胶印机台看样的方法与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印机台看样的方法与技巧

曲阜师范大学印刷工程系余节约

从原稿到印刷品的复制过程,一般要分为扫描分色、输出底片并晒版和印刷三个阶段来完成的。其中印刷过程是保证正确复制的最后的、关键性的步骤。其原因在于:首先,影响印刷过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多而复杂,是印刷材料、印刷机械和印刷工艺等各个方面的集中表现。尤其是其中有些因素在印刷过程中还是动态的变量,如油墨乳化、油墨温度、纸张含水量、印版磨损、橡皮布起脏等,需要操作人员随时对发生的变化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持印刷复制质量的稳定性。其次是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复制过程的三个阶段,印前部分的分色和图像处理技术发展很快,使原本很复杂的阶调、灰平衡和色彩的校正和控制变得容易,而且可以得到很理想的效果。输出底片和晒版的过程,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设备和材料,工艺方面相对比较简单。印刷过程的复杂性和质量控制技术相对落后,通常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印刷过程的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是通过频繁地视觉评估或仪器检测,来分析比较印张色和样本色在视觉效果方面出现的差异,及时调节印刷机使它们相匹配并保持稳定。正确地分析比较印张和样本的颜色是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条件。这方面的技术应用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国内大多数的印刷厂还是单纯依靠操作人员的视觉评估来比较颜色,视觉评估有它的好处:一是印刷品始终是给人看的,人们的主观爱好有一定的共同性。二是从原稿到印刷品在色域和反差一般都要受到压缩,即使是从打样样张到印刷品由于生产材料和工艺的标准化做得不好,使得印刷品的颜色不能和原稿、样张匹配,也必须结合人们的主观感受来评估印刷质量。但依靠视觉评估来检查、分析印刷品,具有局限性,容易受外在的环境、操作人员的能力和主观感受的不稳定性影响。本文就讨论一下胶印机台在这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达到更准确地对印刷品进行评估的目的。

一、注意光源问题

反射印刷品的颜色是对照射它的光源的光的选择性地吸收和反射的结果,印刷品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评估反射印刷品的标准光源是D65标准光源,光源的显色性要求不少于80%。光源的显色性对于评价色彩是极其重要的,有条件的工厂应尽量采用显色性高的人造光源作为印刷看样台的照明光源,但目前的印刷生产中最普遍使用的还是日光灯,因为日光灯省电、方便。但日光灯显色性约在80%,只能勉强满足要求。

光源的照度范围要求在500—1500Lx 之间,照度的均匀程度要大于80%以上,要求在观察面上产生均匀的漫射光照明。光源照度的大小虽然并不影响色彩的呈现,但是光源的光照射在印刷品的墨膜上,首先会在比较平滑的墨膜表层产生镜面反射,这种反射光还没有经过墨膜的选择性吸收,反射的是光源的白光,不呈现印刷品的颜色。当有较多的表层墨膜的镜面反射光进入眼睛时,就干扰了人眼对经过墨膜选择性吸收后从纸张表面反射的有色光的评估,尤其影响对明度的评估。当光源的照度较大时,会有更多的第一表面的镜面反射光干扰视觉评估。当印刷大面积底色时,我们很看重底色是否均匀。在印刷油墨确定的情况下,影响底色是否均匀的主要因素是墨层的厚度是否相同所引起的底色深浅是否一致问题,而第一表面的镜面反射白光对明度的评价影响较大,因此印刷大面积底色时,适宜让光源的照度低一些。但印刷过程中我们还频繁地需要检查印刷品的细节问题,如套准、起脏、和网点是否变形等,需要在较高的照度下才能看得清楚,因此光源最好由多个开关控制,分别为观察细节和辨色时提供不同的照度。看样台使用的日光灯要注意及时更新,因为日光灯用太久了,照度和色温都会发生变化,不能让日光灯使用到点不亮为止。

二、注意环境色的问题

被观察物体周围邻近物体的颜色称为环境色。由于环境色反射的有色光照射在被观察物体上,会使所看到的被观察物体的颜色发生改变。另外,观察者的眼睛在环境色反射的有色光的影响下,会产生颜色适应现象,造成对被观察物体的颜色观察误差。因此,看样台周围不应有有色光源,四周的环境应是灰色或白色,不要在看样台的四周悬挂其他印刷品,看样台的桌子也应该刷成灰白色。

三、注意观察方式问题

观察反射样稿或印刷品的颜色时,眼睛所在的位置应避开光源镜面反射光的回路,一般来说光源应垂直于观察面的上方,观察者从观察面斜上方45°角观察。光泽度越好的产品,第一表面的镜面反射光造成的对视觉评估的干扰越严重,越要注意调整观察角度。

由于人的眼睛对色彩的记忆能力极差,要比较二种物体的颜色时,应尽量将它们置于同一视场内,使人的眼睛能同时看清楚要比较的两种颜色。如比较印刷产品和样张之间的色彩时,可将印刷品折叠至要比较的相应位置;比较同一印张的不同位置是否墨色均匀时,可一次从印刷机上取出二张印张,然后平行移动上一印张或将上一印张旋转180°,将二张印张的不同位置置于同一视场内来比较,更准确地判断印张的不同位置是否墨色均匀。

四、合理地选择参照样本

胶印印刷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应选择不同的参照样本。首先是根据印版的版面情况对墨量和位置进行粗调;接着是以客户签样的打样样张为依据进行色彩匹配和套准的调节,直到得到满意的印张;然后应以这张“满意”的样张为依据,在尽可能保持色彩稳定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大量的生产复制。

印刷开始时的调节阶段,打样的样张是参照的样本。由于打样的工艺和印刷工艺不同,打样所用的材料和印刷所用的材料也往往不同,要匹配出与样张完全相同的颜色是不现实的。印张与样本之间只能在某种生产条件下尽量达到最近似的匹配。

对于同一批印刷品,因为工艺和材料等生产条件相同,在及时正确地控制印刷变量的情况下,是有条件达到视觉无法分辨的色彩一致性的。在印刷生产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印刷品和原稿的颜色相似外,也非常看重大批量的印刷品的颜色的稳定性。由于人眼对于发现色彩差别的能力远大于量化色彩差别的能力。在大量的印刷过程中如果以“满意”的印张为样本,可以通过不断地及时地比较发现印张和样本之间的色彩差别,然后调节印刷机来消除这种差别以保持色彩的稳定。如果在大量的印刷过程中还是以打样样张为样本,则需要通过量化印张和样本之间的色彩差别,然后控制印刷机使差别保持在某一程度。显然前者要比后者容易得多。

五、注意看样的要点。

对于评估一种彩色印刷品是否在视觉效果上与样本匹配来说,人眼对色相差异的灵敏度要远胜于对饱和度差异的灵敏度,因此,印刷过程中看样要特别注意色相方面的变化。影响彩色印刷品色相变化的因素方面,网点面积的变化要比实地密度的变化要重要的多,因此,看样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印张的网点变化情况,用放大镜观察网点是否有重影、变形和网点扩大比例。如果是工艺故障造成网点面积的变化应及时予以纠正。与样本色相比,因材料、工艺等原因无法及时纠正的网点面积变化应通过改变实地密度,也就是墨层厚度来控制网点面积的变化,虽然这样做使得色彩的饱和度不匹配,但一般要首先满足色相匹配的需要。

胶印水墨平衡的原则是在印版不起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润湿液的用量。印刷过程中许多动态变量的改变都容易导致水墨平衡被打破,操作人员需要积极检查预防版面起脏,检查的重点应该优先落在以下这些最容易起脏的部位。

1、细小的反白文字或线条容易起脏,特别是当印版没有层次部分,版面只有大面积实地时,一般墨层比较厚,容易向空白部分铺展导致起脏糊版。

2、层次版的暗调部位容易先糊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