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装裆部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女性裤子裆部结构设计研究

女性裤子裆部结构设计研究
长 的上裆 ,显 得飘 逸 、潇洒 。对 于腿 部肥 胖 的 女性 来 说具 有 很 好 的 修饰 性 ,穿着 起来 比较 舒适 ,有 利于人 体 活动 。
2 .3 紧身牛仔 裤
紧 身裤是 细 窄而 紧身 的一类 裤 子 ,其 臀 围放 松 量很 小 。能 够 充 分 的体 现女性 腿 部完美 线条 感 。1 9 7 8年春 夏 ,在西 欧 等 国家 ,当时 得 到人们 喜爱 在 宽敞 的衣裳 下组 合 细 长 的紧身 裤 ,是 当时 的一 种 时
2 0 1 7年 9月
西部 皮革
服饰与设计
女 性 裤 子 裆 部 结 构 设 计 研 究
孔 羽 婷
( 大连 工业 大学 服装 学 院 ,辽宁 大 连 1 1 6 0 0 0 )
摘 要 :服 装 为人 体所服 务 ,它 的设计 和 结构 必须 满足人 体 的外 形 结构 、体 型 特征 和 穿着 舒适 性 要 求 。裤 子是 下装 结 构设 计
2 女性裤 子裆 部 结构研 究 现在 ,书籍中大部分运用 自己本身经 验比例裁 剪来设计裤子 的裆部 尺寸 ,计算方法单一 ,缺少理论 性依据 ,本 文通过 对裤子 裆部 的设计 ,
穿上 裤子 ,原 本更 方便 行动 ,在 百余 年 前 ,对 女 人 而 言却 是 多 么举 步维 艰 的事 。似乎 只有 以女 扮男 装 为名 ,女 人 才 能悄 悄 地 穿 上
裤装 ,却 隐蔽 起 了专属 的女 性美 ,根 本 别说 拥 有 自己 尺寸 剪裁 、符 合 自己审美观 的裤 装 了。而 这一 切 ,大 概 在一 百 年前 得 到 推 进 ,而 阔脚 裤 ,就是 女人 裤装 里首 先被 接 纳并 推 广 的款 式 。 近些 年来 ,阔 腿裤 的流 行可 谓炙 手可 热 ,受到 大众 的喜爱 与 追 捧 ,与 自身 的百搭 流行 程度 有很 大 的关 系。 阔腿 裤 从 大 腿 处 至裤 脚 上 下 一 样 的 宽度 。 顾名 思义 就是 拥有 宽 阔的裤 脚 。宽松 的轮廓 ,让 你 看 起来 更 加 的 简 洁 大气 。阔腿 裤更 是 问题 型身材 的救 星 ,修 饰 不 完美 的腿 型 ,贴 身 的款 式 又能束 腰 收腹 ,让整 体装 扮 十分 显瘦 。比较 宽 松 的臀 围配 较

裙裤的裆部结构分析

裙裤的裆部结构分析

裙裤的裆部结构分析刘美娜【摘要】紧臀类裤、标准女裤、裤裙类和裙裤是女裤的基本结构形式,其裆部结构的变化存在着内在的制约关系。

通过对女裤类裆部结构各要素的内在关系规律研究分析,有助于设计者在应用结论时充分发挥个性,创造采寸风格,丰富裤类造型。

由裤子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得知,裆部是裤子结构中与人体符合关系最为复杂的部分,是裤子结构设计的难点,裆部处理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裤子的外观造型、合体程度及运动功能。

本文将对裙裤与基本裤装结构进行比较,对裙裤的结构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根据所研究理论自己设计一款裙裤。

【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6(038)016【总页数】1页(P44-44)【关键词】裙裤结构;基本裤装;结构;设计【作者】刘美娜【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辽宁大连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73合体是维持裤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裤子合体性已被广泛地认为是影响其外形及其销售量最重要的单体因素,甚至超过了裤子的款式、色彩、价格及面料质地[1]。

有调查表明,消费者认为尺寸合体是选择裤子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可见女性下体体型研究在女裤设计的系统工程中所处的地位。

1.1 标准女裤规格。

女裤款式风格多样,为了特体裤结构设计更直接、简便和准确,选用合体裤款例作为标准女裤模版进行特体女裤修正,达到优化女特体裤结构。

标准女裤规格如图所示。

1.2 标准女裤裆部结构特点。

标准女裤基本纸样裆部结构特点标准女裤裆部结构是根据标准女体腰臀结构特点设计的,采寸原则是合体和满足人体最基本运动需要,如图所示。

(1)后中线倾角是根据标准女体臀凸量确定的,基本采寸约为10b。

(2)总裆宽是根据标准女体臀沟部人体厚度设定的,基本采寸为0.16H(H为净臀围)。

(3)前后内缝线构成的下裆倾角采寸约为35b。

(4)后翘是为腰部前倾时裤子后身增大设计的,结构上取决于后中线倾角,保持后中线与后腰线呈垂直趋势的结构不变,可用作图法求得后翘量。

妊娠期裤装裆部结构研究

妊娠期裤装裆部结构研究

妊娠期裤装裆部结构研究作者:张雅娜孙玺燕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3年第3期(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分院,陕西咸阳712000;2.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18)【摘要】在前期进行妊娠期人体体型主要部位测量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妊娠期女性裤装裆部结构关系。

此项研究拟为孕妇妊娠中期(17~28周)、后期(29~40周)服装款式设计及服装结构制图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关键词】妊娠;裤装;结构;裆弯;裆宽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3.03.036中图分类号:TS941.1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0101(2013)03-0097-03通过对200名妊娠期女性进行独立随机抽样,并测量了每个实验对象的身高、腰围高、前立裆长、立裆长、上裆长、腰围、腹围、腹臀最大围等尺寸,在科学地分析统计了相关数据后认为:处在妊娠期的女性在身高不变的情况下,身体腹部的各个围度尺寸以及上裆围变化非常大,完全超出了身高变化对它们的影响,造成一种与身高无关或相关性不明显的结果。

1大小裆弯及上裆宽分析妊娠期裤子的裆弯结构是与人体腹部特征、臀部特征以及下肢连结处所形成的结构特征分不开[1]。

观察标准人体的侧面腹、臀部象一个前倾的椭圆形,妊娠期女体的侧面腹部大、臀部小,更象鸡蛋形。

把前倾的椭圆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半的凸点在中腰围线上,为腹凸,靠下较平缓的弧线正是小裆弯。

后一半的凸点在臀围线上,靠下较弯急的弧线正是大裆弯[2]。

妊娠期女体实际穿着腰围线已变得倾斜,腹凸向前延伸,前立裆线延长,小裆弯弧线变得较急转,大裆弯弧线曲率基本不变。

妊娠期女体腹部前凸,使上裆宽采寸会发生变化[3]。

人体前腹至臀沟的厚度决定了上裆宽最小值基准裆宽,基准裆宽=净臀围/6不能满足人体厚度需要,经实验核准,此时,臀围数据显然不能体现前腹至臀沟的厚度,在本研究测量的数据中,腹臀最大围才最具有实际价值。

电子课件-《服装结构制图(第三版)》-A18-3644 第三章 裤装结构制图

电子课件-《服装结构制图(第三版)》-A18-3644 第三章 裤装结构制图

袋盖贴袋及风琴贴袋。
脚口变化 裤装脚口一般为平脚口与翻脚口两类。由于人体脚背是隆起状态,同 时考虑到裤脚口落在脚背上的裁片面料不能有过多的余量,因此前裤片脚 口可以向上略凹进,后裤片脚口可以向下略凸出。
样结构变化
凸肚体裤片纸样处理方法
铅笔裤结构制图
铅笔裤又被称为小脚裤、烟管裤,是指有着纤细裤管的裤子,裤脚很
第一节 裤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第二节 女西裤结构制图 第三节 男西裤结构制图 第四节 牛仔裤结构制图 第五节 裤装的结构变化
第一节 裤装结构与人体的关系
裤装是包裹人体臀、腹并区分 两腿的基本着装形式。裤装的外 形轮廓由裤长、上裆、腰围、臀 围、横裆、中裆及脚口等几大环 节构成。
裤装示意图
一、裤装与人体下肢的关系
单位:cm
女西裤结构图
裁片放缝
女西裤裁片放缝图
女西裤排料
褶裥一般分为正褶裥与反 褶裥两类。
正褶裥是指在裤片正面, 由侧缝方向折向前中心方向的 褶裥;反褶裥是指在裤片正面, 由前中心方向折向侧缝方向的 褶裥。
女西裤排料图
裤装的正褶裥与反褶裥
第三节 男西裤结构制图
男西裤是男士搭配西服穿着的正装裤,适用的面料较广,化纤、毛料 都可以用来制作男西裤。
腿部位多用绑绳与扣子紧固,便于将裤子放置于马靴内。
现代马裤在款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一般采用弹性良好的面料制
作,款式变得贴体,与普通裤子的裁剪方法一致,且多为七分裤,从穿着
角度看与靴裤形式变得一样,失去了传统马裤独有的款式特点。
根据裤长,裤装分为短裤、中裤、中长裤 和长裤四大类。
裤长与人体的关系
三、裤装围度与人体的关系
裤装成品腰围尺寸的设置要考虑到人体呼吸、蹲坐等动作与就餐后人 体腹围的增加以及季节等因素。同时,裤装还要考虑到人体进行坐、弯腰、 下蹲、行走时人体臀部的尺寸变化,根据裤装的宽松度,一般将裤装分为 紧身型、适体型和宽松型三大类。

裤装结构制图

裤装结构制图

裤装结构制图裤装结构设计下装结构种类直身裙(H=H*+4,6cm) 高腰裙装上 A型裙(H=H*+6,12cm) 连腰变基本裆波浪裙(H=H*+,12cm) 低腰化结构裙裤 H 分割结裤装贴体裤 (H=H*+?6cm) 垂褶构较贴体裤 (H=H*+6,12cm) 波浪较宽松裤(H=H*+12,18cm)宽松裤 (H=H*+,18cm)第一节、裤装原型一、裤装的控制部位及规格确定裤装的放松量是指在净体腰围和臀围的基础上所加的宽裕量。

服装放松量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是为了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第二是为了容纳内衣层次的增加;第三是为了表现服装的形态效果。

在量体中,虽然量体的准确与否是十分关键的,但放松量的确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放松量的合理加放一般很不容易把握,这是因为放松量不仅受到人体活动的影响,还受到款式、品种、年龄、性别、体型、爱好、面料等因素的影响。

应对上述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放松量。

因此,我们应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放松量。

表4—1提供了裤装放松量的参考数值:裤装的放松量cm0,1有时为负贴体 1,2 5,8 3,6 值较贴体 2,3 1,2 8,14 6,12若脚口处抽摺,应宽松 14以上 12以上加2,3CM注意事项若内穿一条羊毛裤或尼龙裤,须另加1.5,2;一条绒线裤或毛裤,另加3,4。

图中,贴体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最小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牛子裤、健美裤等;较贴体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合体适中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直筒裤、西式短裤、西裤等;宽松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较大或很大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萝卜裤、太子裤、灯笼裤等。

二、裤装原型裤装原型是所有裤装结构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裤装裁剪结构图。

它高度概括了裤子结构的最主要特征,使之成为不受男、女性别差异、成人、儿童大小差别及季节、内外穿着差异等因素限制的通用裤原型。

此外,它的裁剪结构有很简单,既没有繁杂的比例分配,又没有过多的步骤和线条,任何多变的四季裤子都能从中变化而来。

男装结构设计---男裤装结构设计

男装结构设计---男裤装结构设计

1cm
1/4W-1+裥
男西裤前片结构制图 规部 位 规 格 格 裤 长 103 尺 腰 围 76 寸 臀 围 100
上 裆 30 中 裆 23 脚 口 22
制图
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男西裤前片结构制图
第一步:画长度横线 第二步:定围度线长短尺寸 第三步:连接各点画弧线 第四步: 画定袋口、裥位置
二、裤装结构构成原理
裤装结构
(一)腰围的放松量与比例分配
1、腰围的松量设计 贴体型可加放1~2cm 适体型可加放2~3cm 宽松型可加放2~4cm 2、腰围的比例分配分析 (1)在进行西部规格设计时,腰围由于受臀围前小
后大、裤裆的牵制 作用以及插袋方便,腰围也遵循 前小后大。前腰围=W/4+放松量/4-1; (2)对于肥肚型裤装,由于肚腹增大,腰围可设计 成前腰大于后腰或者 等量设计 (3)对于低腰裤装,由于腰线降低,前后腰围常取 等量设计,以适应前 中缝、侧缝撇势减小的变化。
第三步:连接各点画弧线
上 裆 30 中 裆 23
脚 口 22
制图 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1cm
0.5 22-2
23-2
向上4cm
裤长-4 1cm
15.5 2
上裆-4
第四步: 画定袋口、裥位置
0.7
裥4
4
男西裤前片结构制图 规部 位 规 格 格 裤 长 103 尺 腰 围 76 寸 臀 围 100
(三)立裆深、窿门尺寸设计
1、裤装立裆尺寸设计
直接测量方法: (1)人体站立时测量人体下裆长,然后用裤长减去
下裆长, 得出立裆长。 (2)人体站立时测量腰部最细部位至臀股沟处长度。 (3)人 坐在椅子上,测量腰部最细部位至椅子表

裤装裆部结构分析

裤装裆部结构分析

裤装裆部结构分析摘要:裤子的臀围部分有立裆、小裆宽、开裆、后裆、横裆、围裆等部位的交错组合,形成裤子的上中心结构,这些部位与人体相关,把握住它们之间的机械性和自然性,就能发现问题,处理好问题。

关键词:立裆垂直倾斜角机能性人体运动后翘裤子纸样设计的关键所在是要正确把握大裆弯、后翘和后中线的倾斜角度等参数的比例关系。

而影响裆部造型的主要因素是横裆线以上的结构。

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人的运动和工作。

这就要求裤子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裤子的合体美观性,还要考虑人在进行步行、坐、蹲、上下楼梯等运功时的舒适感。

下面就裤子整体造型优劣的重点裆部展开分析,找出一些合理、科学的结构参数。

1、立裆的构成立裆又称直裆、上裆、与人体的股上长紧密相关。

其尺寸的设定与人体身高和臀围密切相关,以男子裤子号型国家标准中170/76a 规格的人体部位参考尺寸为例,结合人体图来推算出人体的立裆长。

依据颈椎点高145锄减去腰围高102.5㎝得出背长42.5㎝。

再依据坐姿颈椎点高6625cm减去背长4225cm就得出了立裆长24cm(从人体腰围线至裆底的净尺寸)。

该部位直接影响裤子的合体性、功能性以及造型风格,如立裆过短,则成品裤子的裆部与人体没有空间,易出现勾裆现象;立裆过深,则成品裤子的裆部与人体空间太大,容易在人体运动时对裤腿形成一定的牵拉形成吊裆,影响人体活动功能又不美观。

因此,准确地把握立裆总长是十分必要的。

合理的立裆深应该既可保证与人体有一定的空间以便于运动,又能保证适体、美观。

一般而言,较贴体的臀部配较短的立裆,其造型风格显得轻快、利落;较宽松的臀部配较长的立裆,显得飘逸、潇洒。

再实际运用中一般以h/4计算易操作,同时计算所造成的误差在一定范围内还不至于影响裤子的机能性和造型。

2、裤前后上裆部结构处理裤前上裆部得结构设计主要考虑静态的合体性。

人体前腹部呈弧形,故裤的前上裆部为适合人体须在前部增加垂直倾斜角,使前上裆倾斜。

前上裆垂直倾斜角(前上裆腰围处撇进量)为1㎝左右。

西裤的结构基础知识

西裤的结构基础知识

西裤的结构基础知识西裤结构研究西裤结构设计,臀部是关键所在。

西裤的臀围部分,有立裆、小裆宽、开裆、后裆、横裆、围裆等部位的交错组合,形成裤子的上中心结构(见图标1),这些裆与人体有关,把握住它们之间的机械性与自然性,就能发现问题,处理好问题。

一、立裆的形成西裤的立裆,是臀部的前方,是西裤经向(直)的结构,它遮盖着人体的腰、腹、胯,因此还涉及纬向(横、肥)结构。

过去服装技朮是靠师傅带徒弟传授,死的尺寸一代传一代。

形成死的定理,逻辑很难从科学的角度说出原委,人们也只能从实践中根据人体与西裤的通常关系、来处理立裆深,男性以103厘米裤长为中心,用31厘米为基础﹔女性以100厘米裤长为中心,用32厘米为基础,裤长每上下增减3厘米,立裆深相应增减0.3厘米,这样来处理立裆尺寸,仅习惯大众化。

单量单裁的西裤,能够联系测量下裆的尺寸,对具体体型进行具体处理(见图示2)。

基数只要会用,也能收到好的效果。

立裆深的尺寸,国内外有一些推理计算公式,常见的用裤长1/10加17-19厘米定寸。

由于定寸的基数大,因此换算值比较稳固。

也有的用臀围尺寸换算,其公式的目的不外乎求个近似值。

这些公式不管如何,都离不开立裆深的基础规律,假如过分追求公式的准确,相反地会给设计带来失误,由于人体的发育、绝不可能千篇一律,同样身高的人,下裆尺寸往往不一样,有的甚至相差2-3厘米、但由于多数人对这里尺寸不太计较,从而会出现另一种倾向,就是任长不短,这就会绘西裤带来不良后果,上提不足,下垂有余,有的甚至造成拖裆现象(见图示3)。

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单量单裁的西裤,不能简单地按通常规律办事,需要结合材料的性能、穿者的习惯,做出推断。

西裤有的人穿得很上,能提到腹上,有的穿得很低,甚至在腹下胯骨(见图示4、5),这之间的出入很大,特别是一些胖、壮体型的人,穿着习惯更是多样,如不慎重鉴别分析,立裆尺寸就难于准确。

二、围裆的作用西裤的围裆,取臀围端面的综合尺寸(见图示6),使裆部与臀部协调。

女裤裆部结构的回归方程及数字化研究

女裤裆部结构的回归方程及数字化研究
tr s i h e e h oo y o D a e tCAD.Ths a t l ee t h e l r u es p te n a h e n st e k y tc n lg f3 g r n m i ri e s lcS te fmae to s r atr s te c
可 以确保数据采集的精确度 , 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1 实 验 设 计
11 . 实验 对 象 及 研 究 方 法
本 研 究采用 武汉 纺织 大学 引进 的法 国非 接触
式 激 光 三 维 人 体 扫 描 仪T L A ,对 3 0 年 龄 EM T 0名
中的关键技 术 。本 文选取 女裤 板 型 为研 究对 象 , 人体 着装 后腰 腹臀 对裤 装裆部 结构 产 生影响 的 角度 , 从 探 索女 裤 裆部 板 型与 着装后 廓 型 的线 性 关 系。通过 样 衣 实验建 立板 型数 据 库和 着 装廓 型数 据库 , 用 运 数理 统计 学软 件得 出女裤裆 部 关 键参数 之 间 线性 回 归关 系 , 而在 线 性 回 归的 角度 实现女 裤 三维廓 型 从
21年第 3 ( 01 期 总第 19 ) 6期
山东 纺 织经 济
女 裤 裆 部 结 构 的 回 扫 方程 及 数 字化 研 究
李 ( 汉纺 织 大学服 装学 院 武 摘 霁 湖北武汉 4 07 3 0 3)
要 : 着服 装数 字化 工程 建设 的不 断 深入 , 随 实现 三 维廓 型 与二 维 板型 的 转换 是 三 维服 装 C D A
r sac be t s h D b d cn e n sa l h p t r n e e aa ae a d s a e id x s ee rh o jc,u e te 3 o y sa n ra d etbi at n id x sd tb s n h p n ee s e

裤子结构制图

裤子结构制图

裤子结构制图围裆臀围腿根围甬裆)膝围(中踝围(裤臀上] 上裆臀I下裤子结构制图:1、前侧缝。

直线①为前侧缝线。

2、上平线。

垂直前侧缝直线①,是前、后裤片的腰缝线。

3、下平线。

平行于上平线,是前、后裤片的脚口线,②?③间距是裤长一腰宽(3.5 Cm)O4、横裆线。

由上平线②向下量取上裆长一腰宽(3. 5 Cm)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5、臀围线。

由上平线向下量取2/3(上裆长一腰宽)作平行于上平线②的直线。

6中裆线。

由臀围线⑤与下平线③的中点上移 4 Cm作平行于横裆线④的直线。

7、前臀线。

由前侧缝直线①向左量取1/4臀围一1 cm(前后臀差),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直线。

该线也称为前上裆直线。

8、前裆宽线。

亦称前笼门大”由前臀线⑦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④向左量取1 /20臀围-1 Cm取点,该间距为前小裆宽(前笼门大)。

9、前侧缝撇势。

由前侧缝直线①与横裆线④交点起沿横裆线向内量取0. 6 Cm为前侧缝撇势。

10、前烫迹线。

在前横裆宽I/2点作平行于前侧缝线①的直线。

11、前裤口宽。

取裤口尺寸一2 cm,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取点。

12、前中裆宽。

由小裆宽与裤口内侧点作直线交⑥中裆线点,由该点向内量取0. 5 Cm 取点,再以前烫迹线为中心两边均分取点。

13、后侧缝直线。

作平行于前侧缝直线①的直线(13)。

14、后臀宽线。

由后侧缝直线①,沿臀围线⑤向右量取1/4臀围+1 Cm作后臀宽线。

15、后烫迹线。

由后侧缝直线①沿臀围线量取 2/10臀围一 1 Cm 取点,平行后侧缝线作直线。

16、后裆斜线及后翘。

在上平线③后裤烫迹线交点与后臀宽线中点取点,由该点交臀围线⑤该线为后裆斜线,延长至横裆线落下1 cm,由上平线延高2?2. 5 Cm为后翘高点。

17、后裆宽。

亦称后笼门大”由后裆缝线沿横裆线④向右量取1/10臀围+I Cm为后裆宽(后笼门大)。

18、后裤口宽。

以裤烫迹线为中心,按前裤口尺寸两边各加 2 cm,为后裤口宽。

[数学]裤装基本结构分析-精品文档

[数学]裤装基本结构分析-精品文档

SB=0.2H+4=0.2*94+4=23(喇叭裤)
★、※2、制图过程

(1)、制图要领: ①、画基础线:上平线、上档线、臀围线(上平线→上档线/3处)、
裤长线、膝围线或中档线(臀围线→裤长线/2向上2cm处)。

②、前侧缝基准线、后侧缝基准线(H/2+0.14H~0.15H)。 ③、前小档宽=0.04H,前中心点向内撇1~1.5并下落2cm,主要目


Leabharlann 图4.3.1 贴体裤结构设计
§4
较贴体裤装结构设计

一、较贴体型裤装结构 二、 较贴体型裤装结构制图

1、规格设计
BR=1/4H+3~5;
L=0.6G+2; H=H*+6~12;


W=W*+0~2
上档宽=0.15H 2、后档运动舒适性解决方法 (1)、稍加深BR; (2)、后上档倾斜12º 左右。
图4.2.1 裙裤制图方法
§3
贴体裤装结构设计

一、贴体型裤装结构 二、 贴体型裤装结构制图


1、规格设计:在人体WL下2~3cm处开始
BR=1/4H+2; L=0.6G; H=H*+0~6(弹性材料H=H*); W=W*+5(裤腰不在人体最细处) 上档宽=0.14~0.15H(南方:0.14H,北方:0.15H) 2、后档运动舒适性解决方法 (1)、稍加深BR;
裤装基本结构分析

一、裤装上档宽与人体腹臀宽关系
★、※二、裤装上档宽与裤下档 角度关系 ★、※三、裤装纵斜向运动舒适性分析
一、裤装上档宽与人体腹臀宽关系

裤装立裆结构分析

裤装立裆结构分析

第2 0卷 第 1期
20 0 8年 3月
问 南X 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
J OUR NAL OF HE NAN I T TU E OF ENG NE I NS I T I ER NG
V 1 2 No 1 o . 0, .
Ma ., 00 r 2 8
裤 装 立裆 结构 分 析
裤装 的立 裆设 计 与 面料 有 着 密切 的关 系 . 织 机 面料 的裤装 立裆 可 采用 一 般 的设 计 方 法 . 织 弹 性 针
宽松 裤 , 部 与人 体臀 部空 间较 大 , 裆 人体 运动 时不 容
易对裤腿形成一定的牵拉 , 整体也显得飘逸 、 潇洒 ;
较长 的立裆 配较 合体 的臀 围 , 品裤 裆 部 与 人 体臀 成
F g 2 Th n u n e o e p bo y r s n l g i. e i f e c fd e d ie o e l
立 裆尺 寸 的设计 是 裤 子 款 式变 化 的因 素 之一 .

2 1 2 面料 ..
般 而言 , 长 的立裆 配较 宽松 的臀 围 , 品裤子 为 较 成
维普资讯
第 1期
高亦文 裤 装立裆结构分析
・l 3・
素对 立裆 设计 的影 响 ; 弹 厚 重 面料 的拉 伸 变形 性 竖
较 强 , 在 原有 尺 寸 的基 础 上 减 少 0 5 c ~2 c 要 . m m, 面料越 重需减 的尺 寸就 越 大 ; 弹 面料 对 裤装 的影 斜
收 稿 日期 :0 8—0 一 6 20 l 0
面料 由于其 拉 伸变形 性 强 , 在立 裆 设 计 时 应 该 注意 以下 几个 问题 : 横弹 面 料 可 以不 考 虑 拉 伸 变形 性 因

服装结构设计一5裤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一5裤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制作工艺原理
裤装结构设计应考虑制作 工艺的可行性,确保制作 的效率和品质。
裤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原型法
通过制作基础原型,进行局部 调整,达到设计目标。
立体剪裁法
直接在人台上进行剪裁,能够直观 地观察效果,及时调整。
平面裁剪法
通过绘制平面图,进行裁剪,需要 较强的计算和绘图能力。
裤装结构设计的优化
试穿修正
标记裁片
在裁剪好的面料上标记号,以便后续缝制。
裤装结构设计与缝制
缝制前后片
将前后片的裁片按照标记进行 缝合。
细节处理
进行一些细节处理,如缝制口 袋、腰带等。
准备缝纫机
准备完 成裤子的基本结构。
熨烫整理
将裤子熨烫整洁,完成制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裤装制作;同时,智能化制造 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裤装更加精准合身,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02
裤装结构设计基础
人体工学基础
人体测量
裤装结构设计的前提是对人体各部位尺寸的准确测量,以获取合适的松量,确保舒适度和造型美观。
人体静态和动态参数
静态参数包括身高、体重、胸围等,动态参数则涉及活动范围、习惯姿势等,这些参数为裤装结构设 计提供依据。
紧身裤
贴合身材曲线,凸显身材,适合瘦长且有一 定肌肉的人群。
运动裤
宽松舒适,多口袋和弹性腰围,适合运动时 穿着。
不同材质裤装的结构设计分析
棉质
透气性好,易缩水,结构设计时需考 虑缩水率。
丝绸
柔软滑爽,易起皱,结构设计时需考 虑皱纹处理。
皮革
质地坚韧,保暖性好,但结构设计中 需要考虑皮革的延展性。

初学纸样必读—裤装基本结构分析

初学纸样必读—裤装基本结构分析

初学纸样必读—裤装基本结构分析
展开全文
一、裤装上裆宽与人体腹臀宽关系
AB:腹臀宽=0.24H* 成型裤装上裆宽=人体腹臀宽+适当松量-材料的伸长量=0.24H*+松量(随造型而定)-材料伸长量≈0.21H (→0.24 H*)
二、裤装上裆宽与裤下裆角度关系
由图中可看出:○’<○,△’<△;α+β越大,○+△-(○’+△’)越大;因此,一般裤装上裆宽<0.21H;当α+β→30º,○’+△’
→0.15H~0.16H;
·贴体裤上档宽=0.14H~0.15H (α+β较大,材料弹性大)
·较贴体裤上档宽=0.15H~0.16H
·较宽松裤上档宽=0.15H~0.16H
·宽松裤上档宽=0.14H~0.15H (α+β较小,材料弹性小)
·裙裤上档宽=0.21H (α+β=0)
三、裤装前、后上裆倾角
1. 前上裆倾角:
1)形成原因:腹凸平缓,呈弧形,为适合人体,需在前部增加上裆倾角。

2)结构处理:一般在前腰围处撇去1cm的量。

特殊情况下,撇去量≤2cm。

2. 后上裆倾角:
1)形成原因:臀凸较大,为适合人体,在后部增加上裆倾角。

2)结构处理:出现后腰翘。

裙裤类:0°;
宽松类:0 - 5 °;
较宽松类:5 - 10 °;
较贴体类:10 - 15 °
(常用10-12 °);
贴体类:≥15 °
四、裤装结构功能区域划分。

裤子裆部结构设计

裤子裆部结构设计

的外 观造 型 、合体程 度及 运 动功 能.
的立 裆值 由净立裆 值 加 1~1.5 cm 确 定 ,以补 足肌
目前 ,书本 上 大 多采 用 经 验 式 比例 裁 剪来 设 计 肉压 缩量 .
裤 子 的裆 部尺 寸 ,计 算 方 法 简单 ,缺 乏理 论 依 据 .本 1.2 间接计 算法
个 因素控 制立 裆深 尺 寸 ,对 于特 殊 体 型 是 比较 合 理 的.例 如 ,对于特 别 胖 的人 ,臀 围尺寸 就会很 大 ,这样 如果 只用 H/4确定 立裆 ,其尺 寸 就 会很 大 ,而 用 H/ 10+L/10+6 cm 或 H/IO+号/10来确 定立 裆 ,臀 围
短 ,则成品裤子的裆部与人体的没有空间 ,易出现勾 裆现象 ,穿 着不舒 适 ;立 裆过 长 ,则 成 品 裤子 的裆 部 与人体 空 间过大 ,容 易 在 人 体 运 动 时对 裤 腿 形 成 一 定 的牵 拉 ,产 生 吊裆 现 象 ,既 影 响 人 体 运 动 又 不 美
第 22卷 第 3期 2010年 9月
河 南 工 程 学院 学报 (自然科 学 版 )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Vo1.22.No.3 Sept.2010
裤 子 裆 部 结 构 设 计
张艳 红
(陕西工业职业技 术学院 服装艺术学 .
2.1.3 裤子 的宽 松程度 裤子 的宽 松程度 是影 响后 中线 倾斜度 的直 接因
素.当裤 子贴身 程度较 高时 ,人 体动 作牵制 裤 片的程 度 就越大 ,后 中线 的倾 斜度就 越大 ;当裤子 较为宽松 时 ,人体 动作牵制 裤 片的程度 就相对 减小 ,后 中线 的 倾斜 度也应 小一 些. 2.2 后 中线倾斜 度的计 算方 法

男西裤结构制图

男西裤结构制图
女西裤框架图 公式:中裆+2
15:3.2
公式:中裆-2
劈势0.5
1
女西裤结构图
2
女西裤结构图
不同点: 1、后省量与省的定位方法。 2、袋位(前片、后片)
3
男西裤结构图
内部结构线:裥、省、袋的绘画
4
不同点:
1、省、裥的量(由款式决定)
5
2、脚口绘画 (短裤下裆低落的原因
短裤装后裆缝低落原理 :
• 后裆缝低落量大于普通长度的西裤,达 2-3厘米,主要是为了使前后裤片拼接后 弧线仍保持圆顺。(按一般低落量0.7厘 米左右制成的西短裤结构图,其脚口拼 节后效果(脚口弧线不圆顺,有凹角)
• 后裆缝低落量加大之后,在前后裤片中, 脚口弧线与侧缝、下裆缝组成的角度均 为近似直角,因此前后裤片拼接后脚口 弧线能保持圆顺状态。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裤装裆部结构分析
摘要:裤子的臀围部分有立裆、小裆宽、开裆、后裆、横裆、围裆等部位的交错组合,形成裤子的上中心结构,这些部位与人体相关,把握住它们之间的机械性和自然性,就能发现问题,处理好问题。

关键词:立裆垂直倾斜角机能性人体运动后翘
裤子纸样设计的关键所在是要正确把握大裆弯、后翘和后中线的倾斜角度等参数的比例关系。

而影响裆部造型的主要因素是横裆线以上的结构。

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人的运动和工作。

这就要求裤子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裤子的合体美观性,还要考虑人在进行步行、坐、蹲、上下楼梯等运功时的舒适感。

下面就裤子整体造型优劣的重点裆部展开分析,找出一些合理、科学的结构参数。

1、立裆的构成
立裆又称直裆、上裆、与人体的股上长紧密相关。

其尺寸的设定与人体身高和臀围密切相关,以男子裤子号型国家标准中170/76a 规格的人体部位参考尺寸为例,结合人体图来推算出人体的立裆长。

依据颈椎点高145锄减去腰围高102.5㎝得出背长42.5㎝。

再依据坐姿颈椎点高6625cm减去背长4225cm就得出了立裆长
24cm(从人体腰围线至裆底的净尺寸)。

该部位直接影响裤子的合体性、功能性以及造型风格,如立裆过短,则成品裤子的裆部与人体没有空间,易出现勾裆现象;立裆过深,则成品裤子的裆部与人体空间太大,容易在人体运动时对裤腿
形成一定的牵拉形成吊裆,影响人体活动功能又不美观。

因此,准确地把握立裆总长是十分必要的。

合理的立裆深应该既可保证与人体有一定的空间以便于运动,又能保证适体、美观。

一般而言,较贴体的臀部配较短的立裆,其造型风格显得轻快、利落;较宽松的臀部配较长的立裆,显得飘逸、潇洒。

再实际运用中一般以h/4计算易操作,同时计算所造成的误差在一定范围内还不至于影响裤子的机能性和造型。

2、裤前后上裆部结构处理
裤前上裆部得结构设计主要考虑静态的合体性。

人体前腹部呈弧形,故裤的前上裆部为适合人体须在前部增加垂直倾斜角,使前上裆倾斜。

前上裆垂直倾斜角(前上裆腰围处撇进量)为1㎝左右。

在特殊情况下,如当腰部不作省道、褶裥时,为解决前部臀腰差,该撇去量要≤2cm。

根据人体运动变形量分析,人体后上档的运动变化率为20%左右,按标准计算运动变量约为4/5∽5㎝,这个量在裤装的结构处理中为,人体后上档运动变形量(裤装后上裆运动量)等于后上裆垂直倾斜角增大产生的增量加上上档长增量再加材料弹性伸长量。

后上裆垂直倾斜角的设计受其结构造型宽松度的影响。

其一般规律为:较宽松裤类5°∽10°;宽松裤类0°∽5°;较贴体裤类10°∽15°;贴体裤类15°∽ 20°后上裆长增量变化规律为:较宽松裤类为1∽2cm;宽松裤类为2∽3㎝;较贴体裤类为0∽1㎝;贴体裤类为0cm。

3、裆部宽度的构成
裆部宽度的设计与人体臀部及下肢所形成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主要反映了人体臀胯部的厚度和用以改变臀部和下肢活动环境。

裆部宽度的大小与臀部的密度密切相关,即臀围的大小对其所影响的区域成正比。

裆的宽度过小会导致臀部绷紧,使下肢运动不变;裆的宽度过大则会影响横裆尺寸和下裆线的弯度。

因此,在正常的裤子结构中,臀围越大横裆越宽。

裆部宽度基本按0.15h∽0.16h计算,此h是按规格设计的,臀部丰满的可做加法,臀部扁平的可做减法。

裆部宽度的分配可按:合体裤约为1/4比3/4;宽松裤约为1/3比2/3。

这样既可满足人体体形,又可使裤装的裆宽减小,造型美观。

4、后翘与后裆坡度的关系
所谓后裆起坡度,是指后裆的直线与裤中线的垂线而言,从定理上看后裆的坡度,是以臀围与裤腰围的互差值来决定,在臀围同样大大小的条件下,腰围越大,后裆坡度越小:裤腰围越小,后裆度越大,从而产生后翘的变化规律,后翘的高低以后裆坡度来决定。

实际运用时,一般按角度计算,即后裆倾斜角度。

其规律为:较贴体类12°∽16。

较宽松类8°∽12°;宽松类0°∽6°。

其中若面料拉伸性好且裤装主要考虑静态美观时,后上裆倾斜角≤12°,若面料拉伸性差且裤装主要动态舒适性时,后上裆倾斜角取值趋向≤14°。

人体腹臀部的特殊形态以及下肢的运动性能决定了裤子既要达到合体性要求,又要具备良好的运动性能,故裤装必须满足人体
的静态体态及动态变形的需要。

后翘是后裆坡的延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满足人体的活动需求,人体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现的弯腰、蹲、跨、跳、走、坐等动作,无不影响着后裆上部自然的伸长,因此后翘就成了裤子后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后裆起翘量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是人体常有下蹲、抬腿、向前弯曲等动作,必须增加一定的后裆缝长度满足人体活动需要,因为倘若后裆缝过短会牵制人的下体活动,裆部会有吊紧的部适感。

二是由于后裆缝困势的产生而形成的。

为了适应人体下肢蹲、起、行走、坐的需要,除应调整前后上裆增量,后上方面的因素裆倾斜角度外,还应根据裤子的功能、人体的体形特征等适量增加后腰起翘。

后翘高度与后裆倾斜角度成正比,即后中线倾斜角度越大,后翘高度就相对较大;后中线倾斜角度越小。

如果后翘过高,人体站立时后腰至于臀部起涌;后翘过低,裤子则向下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