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沈从文 大学语文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与沈从文

刚拿到这个题目其实有一点疑惑,两个人虽然都是耳熟能详的,但似乎从气质上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听到鲁迅这个名字,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跃然脑中,严峻的面容,尖锐的犹如山峰的头发,人血馒头,黑暗,愤慨。诸如此类的词语涌入脑海中。而想起沈从文,从文非习武,仅名字就流露出来文雅儒雅的气息。边城,湘西,凤凰,古镇,小桥流水,一股股犹如乡镇古镇古韵的风气扑面而来,仿佛生活中只有优雅和舒适,没有任何的黑暗与压迫。

两个似乎截然不同的人如今放在一起,让我们走进看看他们的内心与笔下流露的世界。

鲁迅

鲁迅早年弃医从文,相信只有救活了人民的思想,国家才有救。人们现在也总是说路鲁迅的文字看不懂,甚至很多时候倡导者要去鲁迅化,鲁迅确实没有说给更广大的人民听。他是说给那些有些文化的人听的。革命这个事,往往不仅仅是底层来搞。仅仅是底层搞,往往就成了义和团了。革命需要先锋队,你可以去百度查查相关词,就会明白什么叫“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些人大多是知识分子。先锋队带领人民去革命,是革命的核心。也就是说知识分子阶层里诞生了革命的核心。鲁迅就在对这些人说话,而且他们也听懂了。所以他的文字给中国的文人敲响了警钟。别当看客,心怀同情。在一个国家风雨飘摇的时代,人们畏畏缩缩,不愿意站出来,害怕枪子打到自己身上,但是鲁迅站出来了。

一直到大学其实都不知道人血馒头是什么意思,直到有一天去看了鲁迅写的原作。前几天的无锡高架桥侧翻事件发生后,知乎又出现了一大批文章,诸如“一夜之后,他再也没回家”。满满的看去,全是营销带节奏的样子。下面有人评论道:别吃人血馒头。鲁迅先生的话,可能其描述的普遍性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的现象。无论是中国在被侵略的时候,还是中国繁荣富强发展的时候。鲁迅的话都可以成为一个警钟,时时刻刻敲响我们,告诉我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他的文字在我看来似乎总是弥漫一层悲恸的感觉,祥林嫂,闰土,一个个名字

鲜活生动,他可以描述一个战乱年代在门口玩耍的孩子,孩子玩得很开心,但你看的

可以很揪心。人民啊,黑暗啊,什么是一个文人心头该有的结,什么是一个文人能做

的事,鲁迅用自己证明给了世界看,他在呐喊。

鲁迅的文字都是从自己的身边着手写的,鲁迅那时接受现代教育的人少。所以能想到“这不就是我老家的李秀才吗?”,也是需要一点文化的。但是一个文章的影响,往往并不只在读者。比方说过去有人看百姓很苦,就写了文章,呈给国君看。国君看了觉得

很对,宣布宽免税负,于是普天之下大多数的人都得到了拯救。这个人写文章只给一

个人看,却拯救了很多人。

因为他写给“立法者”看,就可以通过立法者来影响很多人。我们现在也是一

样,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齐王设三赏,下赏是“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我们现在有些事,虽说是相互传播,有些实际上大多数的传播都是在做一个事:传达一个民意信

息给上面。这也是给少数人说的,也可以影响全国。

前一段时间自杀的韩国水蜜桃崔雪莉,又引发了韩国民众的请求立法。有人嘲

笑的说韩国是一个出了问题就立一个法律条例的国家。鲁迅当时做的事情,也许就是

在培养人们反抗的精神。

一直到现在,鲁迅的课文还有很多保存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很长,很多,都

不太懂。相比起来一些现代的作家,鲁迅也许显得太死板了。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

还需要时时刻刻去想着我们被侵略的历史警醒后人吗?需要,鲁迅是名族的鲁迅,只

要中华名族还在一天,鲁迅的文字就在鞭策一代的人们。

沈从文

说自己并不很了解他,这是很真实的。只有小的时候课本里有一篇边城的节选,记住了翠翠这个女孩的名字。与鲁迅相比,他似乎就是中国文学的良机,一个是激昂派的,一个是从容派的,他的文字有着中国京派的美感,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保留了中国古典的美感,从自然入手,但也不过于的隐士气息,多了很多的人间烟火。这个文学不一定是感时忧国的或是革命情爱的,沈从文告诉大家,中国的文学可以只是保留了中国的气韵的。

沈从文的文学特点独树一帜,沈从文的文笔并非严格的学院派文笔,他深受湘西巫鬼、巫楚文化的影响,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行文也较少约束。沈从文具有传统的美学理想,采取的是“节制”的审美视角,所以在他文中你是看不到“情感”的。比如不少作家喜欢大发议论或将景色都带上个人色彩,而纵观沈从文,他笔下的景观和人物都是审美对象。他的文字是没有情感的,他在描述一朵花,就是在描述一朵花,你感觉不到他对这朵花的喜爱或是厌恶,只能感觉到你对花的感觉。他的文字独一无二,完全不同,因而更加创造了它独特的文学意义。

沈从文是一个政治的受害者,人生死之前,他说我对这个世界无话可说,他经历了情感断崖式的跌落,导致最后的几十年退回到文物堆里。文字是从脑海中自然生成的,把他们写在纸上就犹如把自己的思想给别人看,从这一点说,我是同情沈从文的。

《唐诗近体》评《江南逢李龟年》时说:“含意未伸,有案无断;而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经乱离合,年华盛衰,这八个字,说得多好。这就是沈从文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