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4-证书主体身份标 识及鉴别控制(征求意见稿)
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2018年第一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的通知-国认科〔2018〕21号
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2018年第一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的通知正文:----------------------------------------------------------------------------------------------------------------------------------------------------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2018年第一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的通知国认科〔2018〕21号研究所、认可中心、认证认可协会,各相关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经审查,现将《有机产品认证目录评估准则》等23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予以发布。
国家认监委2018年3月23日2018年第一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1RB/T164-2018有机产品认证目录评估准则2018-10-12RB/T165.1-2018有机产品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技术规范第1部分:植物类产品2018-10-13RB/T165.2-2018有机产品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技术规范第2部分:畜禽养殖2018-10-14RB/T165.3-2018有机产品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技术规范第3部分:淡水水产养殖2018-10-15RB/T166-2018有机羊毛地毯认证技术规范2018-10-16RB/T167-2018有机葡萄酒加工技术规范2018-10-17RB/T168-2018有机液态乳加工技术规范2018-10-18RB/T169-2018有机产品(植物类)认证风险评估管理通用规范2018-10-19RB/T170-2018区域特色有机产品生产优势产地评价技术指南2018-10-110RB/T171-2018实验室测量审核结果评价指南2018-10-111RB/T172-2018实验动物机构标识系统要求2018-10-112RB/T173-2018实验动物人道终点评审指南2018-10-113RB/T174-2018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专业要求2018-10-114RB/T175-2018生物质能可持续性认证要求2018-10-115RB/T220-2018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信息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要求2018-10-116RB/T251-2018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2018-10-117RB/T252-2018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2018-10-118RB/T253-2018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2018-10-119RB/T254-2018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2018-10-120RB/T255-2018电石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2018-10-121RB/T256-2018合成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2018-10-122RB/T257-2018甲醇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2018-10-123RB/T258-2018乙烯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2018-10-1——结束——。
关于发布2010年第2批自愿性产品认证检查员确认名单的通知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文件中认协注 [2010] 38号关于发布2010年第2批自愿性产品认证检查员确认名单的通知各相关认证机构:经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评价,曹雅娟等376人符合《自愿性产品认证检查员确认方案(第2版)》的有关要求,予以确认。
自本文件发布之日起确认人员(见附件)可按确认级别和认证机构评价的专业从事相应认证活动,确认有效期3年。
确认人员与聘用机构解除聘用关系,其确认资格即行失效。
如今后CCAA正式建立自愿性产品认证检查员注册制度,确认人员应自注册制度建立之日起3个月内按注册制度的要求向CCAA申请注册,超过3个月确认资格失效。
特此通知。
附件:自愿性产品认证检查员确认名单二○一○年三月二日附件:自愿性产品认证检查员确认名单 序号 姓名 级别 聘用机构1 曹雅娟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 陈其刚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 陈世杰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4 陈晓东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5 陈振中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6 程栋柱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7 程文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8 崔庆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9 丁思学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0 丁晓训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1 都本刚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2 窦慧东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3 杜春平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4 杜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5 樊民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6 方葆春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7 房海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8 冯苏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0 高春旭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1 高鹏燕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2 高强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3 顾国峰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4 关巍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5 郭利民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6 郭丕生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7 韩方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8 韩业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9 何浩文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0 何晓龙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1 胡柏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2 胡守东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3 胡小平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4 胡志才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5 华正荣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6 黄代文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7 贾永增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8 蒋贵山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9 蒋建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40 金忠哲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42 黎英武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43 李海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44 李冀平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45 李家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46 李津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47 李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48 李录文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49 李树国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50 李思慧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51 李翔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52 李彦明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53 李玉灿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54 李占洪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55 李志士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56 林华恩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57 刘承波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58 刘诚波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59 刘德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60 刘海利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61 刘华昌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62 刘会林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64 刘建伟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65 刘均良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66 刘起峰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67 刘荣和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68 刘喜双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69 刘振民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70 刘智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71 柳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72 卢福明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73 鲁象魁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74 吕革运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75 吕海青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76 罗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77 罗欣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78 麻殊愚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79 马占川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80 毛振平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81 门立新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82 孟福贵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83 孟令江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84 苗立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86 欧阳龙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87 乔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88 秦宝泉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89 秦建春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90 秦诗仑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91 桑红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92 尚军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93 沈浩淳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94 沈荃法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95 施忠伟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96 时大胜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97 时丽红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98 宋伟东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99 孙刚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00 孙广海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01 孙宏伟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02 孙建伟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03 孙景朋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04 孙茂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05 谭挺谊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06 唐世凯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08 王怀明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09 王晖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10 王江红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11 王琳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12 王鹏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13 王清甲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14 王世通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15 王向明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16 王英路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17 王运琦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18 王泽顺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19 王泽宇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20 韦随旺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21 魏培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22 吴榕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23 吴顺松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24 吴学洪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25 肖崇利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26 熊霁荣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27 熊建中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28 徐峰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30 许全生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31 鄢胜全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32 闫海锋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33 闫文玉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34 闫雪源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35 严世栋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36 颜志旺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37 杨丹华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38 杨德驹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39 杨杰超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40 杨首彦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41 杨晓明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42 杨应华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43 姚广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44 于祥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45 岳群成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46 张宝庆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47 张超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48 张洪才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49 张建华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50 张利民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52 张群才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53 张世强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54 张伟鸿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55 张玉平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56 张煜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57 张忠玉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58 章培德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59 赵昆毅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60 赵庆华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61 赵永锋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62 赵志强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63 赵重武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64 支开国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65 周会东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66 周丽萍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67 周全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68 邹凤起 高级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69 毕义春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70 蔡其文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71 曹文礼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72 陈德利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73 陈红亮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74 陈辉刚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75 陈剑波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76 陈解新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77 陈泰富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78 陈万江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79 成继生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80 程金盛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81 初新全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82 褚会来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83 丛杰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84 崔清涛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85 戴忠贤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86 丁克武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87 丁始文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88 杜春雨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89 杜军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90 付省平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91 付湘祥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92 高德利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93 高华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94 高永发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196 葛英俊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97 耿英琪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98 顾澄忠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199 郭建良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00 果利生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01 郝明吉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02 何长明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03 贺东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04 黄耀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05 纪耀胜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06 贾守华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07 姜长英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08 姜树武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09 蒋玉峰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10 荆军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11 康建兴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12 冷宗昇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13 李大海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14 李德民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15 李国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16 李国彪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18 李海涛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19 李鸿波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20 李家庆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21 李建春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22 李江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23 李解华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24 李孟福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25 李少华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26 李树民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27 李文栋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28 李文杰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29 李文林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30 李喜旺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31 李晓明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32 李晓宇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33 李勇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34 李玉民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35 李振国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36 李正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37 廉小敏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38 梁小建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40 林宝容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41 林杰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42 刘昉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43 刘国友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44 刘金海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45 刘俊清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46 刘联春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47 刘明刚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48 刘胜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49 刘曙光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50 刘伟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51 刘晓彪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52 刘晓强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53 刘循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54 路建国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55 吕国平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56 罗宗文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57 马久臣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58 马伟东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59 毛廷军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60 米立秋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62 潘延安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63 浦中力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64 齐全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65 曲伟峰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66 任大海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67 芮向辉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68 佘兴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69 申辉军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70 史同建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71 宋俊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72 苏勇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73 孙长喜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74 孙恩军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75 孙明伟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76 孙中文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77 谭海波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78 谭海平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79 唐纯玉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80 田继星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81 万朝霞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82 王长生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284 王继华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85 王杰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86 王君贵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87 王立民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88 王琦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89 王双学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90 王文蓉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91 王文泽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92 王鑫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93 王亚成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94 王炎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95 王英辉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96 王玉道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97 王玉东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98 韦宝球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299 魏慎维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00 魏世明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01 温昊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02 温慧明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03 吴刚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04 吴若鹏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06 吴晓伟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07 吴星海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08 伍文斌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09 肖云川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10 谢瑞刚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11 邢党生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12 徐继芃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13 徐振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14 许宝建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15 许国培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16 宣学工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17 舒友军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18 杨华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19 杨建中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20 杨连生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21 杨瑞林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22 余家捷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23 俞国平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24 岳新汉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25 詹成富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26 詹德和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28 张舫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29 张机能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30 张家富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31 张建中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32 张景山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33 张宁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34 张强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35 张叔元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36 张小勇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37 张晓勇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38 张永顺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39 张勇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40 张振河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41 张振祥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42 章淼军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43 赵爱平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44 赵呈珍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45 赵嘉宾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46 赵景思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47 赵良玉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48 赵先文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350 郑国胜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51 周昌柳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52 周敏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53 周文中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54 祝晓石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55 左红磊 检查员 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356 郑飞霞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57 苏庆华 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58 柯晓东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59 杨晓婕 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60 麻明湖 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61 薛莉 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62 龙中南 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63 石源 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64 蔡红兵 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65 赵育红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66 袁铭新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67 宋海宁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68 程明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69 陈坚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70 胡昭键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371 孔颖蓓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72 黄清云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73 贾宏伟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74 苗建武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75 哈斯巴根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376 尹向伟 高级检查员 杭州汉德质量认证服务有限公司。
CNAS-CC01:2015 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ISO17021)
第 2 页 共 46 页
目
次
目次 ........................................................................................................................ 2 前言 ........................................................................................................................ 4 引言 ........................................................................................................................ 5 1 2 3 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5 5.1 5.2 5.3 6 6.1 6.2 7 7.1 7.2 7.3 7.4 7.5 8 8.1 8.2 8.3 8.4 范围 .................................................................................................................. 6 规范性引用文件 ................................................................................................. 6 术语和定义 ........................................................................................................ 6 原则 .................................................................................................................. 8 总则................................................................................................................ 8 公正性 ............................................................................................................ 9 能力................................................................................................................ 9 责任.............................................................................................................. 10 公开性 .......................................................................................................... 10 保密性 .......................................................................................................... 10 对投诉的回应 ............................................................................................... 10 基于风险的方法 ............................................................................................ 10 通用要求 ......................................................................................................... 11 法律与合同事宜 ............................................................................................ 11 公正性的管理 ............................................................................................... 11 责任和财力 ................................................................................................... 13 结构要求 ......................................................................................................... 13 组织结构和最高管理层 ................................................................................. 13 运行控制 ...................................................................................................... 13 资源要求 ......................................................................................................... 14 人员能力 ...................................................................................................... 14 参与认证活动的人员..................................................................................... 15 外部审核员和外部技术专家的使用 ............................................................... 16 人员记录 ...................................................................................................... 16 外包.............................................................................................................. 16 信息要求 ......................................................................................................... 16 公开信息 ...................................................................................................... 16 认证文件 ...................................................................................................... 17 认证资格的引用和标志的使用 ...................................................................... 17 保密.............................................................................................................. 18
EN 473中文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和认证
欧洲标准
EN473 取代 EN473:1993 和 CR12459:1996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和认证 一般原理
本欧洲标准于 2000 年 9 月 17 日获得欧洲标准委员会的同意。 欧洲标准委员会的成员约定遵守欧洲标准委员会/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委员 会(CEN/CENELEC)关于在不进行任何改动的情况下使欧洲标准具有国家标准 效力的条件规定。 可以向中央秘书处或任一欧洲标准委员会成员索取有关国家标准的最新清 单和参考目录。 欧洲标准有三种正式版本(英、法、德)。在欧洲标准委员会成员的负责下 将任一语言版本翻译成本国语并通知中央秘书处具有与正式版本同等的效力。 欧洲标准委员会成员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 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 瑞士和英国的国家标准组织。
EN45013:1989 负责人员认证的发证单位的一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了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资格鉴定
使无损检测人员能够正确进行无损检测任务的培训、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 以及身体适合度的凭证。 3.2 认证
用于证明无损检测人员在方法、水平和门类的资格鉴定并最终颁发证书的程 序。认证不包括作业许可。 3.3 认证机构
根据本标准的要求管理无损检测人员认证程序的单位,满足 EN45013 的要
求。 3.4 授权的资格鉴定机构
由发证单位授权的准备和管理审核的不受任何利益支配的机构,对无损检测 人员进行资格鉴定。
注:授权的资格鉴定机构属于发证单位管理的系统中的部分。 3.5 考试中心
经认证机构批准的进行资格考试的中心。 注:考试中心为认证机构管理的系统组成部分之一。 3.6 验检员 通过考试达到 3 级并得到认证机构授权的人进行监督和评定无损检测认证 考试。 3.7 证书 根据本标准规定的鉴定系统发放的文件,说明指定的人有能力进行证书说明 的无损检测任务。 3.8 无损检测应试者 寻求获得资格鉴定和认证的个人和在合格人员的监督下工作同时获得适当 资格鉴定经验的人(见 3.24 条)。 3.9 雇主 应试者通常为其工作的组织,雇主同时可以是应试者。 3.10 经营许可 雇主根据证书规定的个人的能力发放的书面文件。除证明外,特殊任务评估 时需要其它因素,包括特殊工件知识、技能和实际能力。 3.11 无损检测方法 在无损检测中应用实际原理的法则(例如:超声波测试) 3.12 无损检测技术 利用无损检测方法的特殊方式(例如:超声浸没探伤技术)。 3.13 无损检测程序 根据已经制订的标准、规范或技术条件,在特殊试验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时 需要遵循的所有主要参数和注意事项的书面说明。无损检测程序可以包括不止一 种无损检测方法或技术的应用。 3.14 无损检测指令 根据制定的标准、规范、技术条件或无损检测程序,在测试中需要遵循的具 体步骤说明。 3.15 技术规范 表述要求的文件。 [ISO8402:1994] 3.16 门类 使用专门的无损检测惯例的专门的工业或技术门类,要求与知识、技能、设 备或培训有关的特殊产品。门类可以指一种产品(焊接产品、铸造等)或工业(航 空、实际使用测试等)(见附录 A) 3.17 多项选择问题 一个问题有 4 个可能的答案,其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其它 3 个不正确或不完 整。 3.18 资格认证考试
信息安全技术_网络和终端设备隔离部件安全技术要求
ICS 351></a>.040 L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279—200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和终端设备隔离部件安全技术要求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 requirements of separation components of network and terminal equipment 2006-05-36></a><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发布2006-<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0<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0279—2006 目次前言................................................................................ V 引言............................................................................... VI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范围...............................................................................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3 术语和定义.........................................................................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4 安全环境........................................................................... 2 4.<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物理方面......................................................................... 2 4.2 人员方面......................................................................... 2 4.3 连通性方面....................................................................... 2 5 隔离部件分级安全技术要求........................................................... 2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物理断开隔离部件................................................................. 2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基本级要求..................................................................... 2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访问控制..................................................................... 2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配置管理..................................................................... 3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3 交付与运行................................................................... 3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4 安全功能开发过程............................................................. 3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5 指导性文档................................................................... 3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6 测试......................................................................... 4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7 生命周期支持................................................................. 4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增强级要求..................................................................... 4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访问控制..................................................................... 4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2 不可旁路..................................................................... 5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3 客体重用..................................................................... 5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4 配置管理..................................................................... 5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5 交付与运行................................................................... 5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6 安全功能开发过程............................................................. 5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7 指导性文档................................................................... 6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8 生命周期支持................................................................. 6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9 测试......................................................................... 6 5.<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0 脆弱性评定.................................................................. 7 5.2 单向隔离部件..................................................................... 7 5.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基本级要求..................................................................... 7 5.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访问控制..................................................................... 7 5.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配置管理..................................................................... 8 5.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3 交付与运行................................................................... 8 5.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4 安全功能开发过程............................................................. 8 5.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5 指导性文档................................................................... 8 5.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6 测试......................................................................... 9 IGB/T 20279—2006 5.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7 生命周期支持................................................................. 9 5.2.2 增强级要求..................................................................... 9 5.2.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访问控制..................................................................... 9 5.2.2.2 不可旁路....................................................................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0 5.2.2.3 客体重用....................................................................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0 5.2.2.4 配置管理....................................................................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0 5.2.2.5 交付与运行..................................................................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0 5.2.2.6 安全功能开发过程............................................................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0 5.2.2.7 指导性文档..................................................................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5.2.2.8 生命周期支持................................................................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5.2.2.9 测试........................................................................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5.2.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0 脆弱性评定.................................................................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5.3 协议隔离部件....................................................................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5.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第一级........................................................................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5.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访问控制....................................................................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5.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身份鉴别....................................................................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3 5.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3 数据完整性..................................................................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3 5.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4 配置管理.................................................................... <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5 交付与运行..................................................................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3 5.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6 安全功能开发过程............................................................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3 5.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7 指导性文档..................................................................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3 5.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8 测试........................................................................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4 5.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9 生命周期支持................................................................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4 5.3.2 第二级........................................................................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4 5.3.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访问控制....................................................................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4 5.3.2.2 身份鉴别....................................................................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5 5.3.2.3 客体重用....................................................................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6 5.3.2.4 审计........................................................................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6 5.3.2.5 数据完整性..................................................................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7 5.3.2.6 配置管理....................................................................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7 5.3.2.7 交付与运行..................................................................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7 5.3.2.8 安全功能开发过程............................................................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7 5.3.2.9 指导性文档..................................................................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8 5.3.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0 生命周期支持...............................................................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8 5.3.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测试.......................................................................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8 5.3.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脆弱性评定.................................................................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9 5.3.3 第三级........................................................................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9 5.3.3.<B制.................................................................... <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9 5.3.3.2 标记........................................................................ 20 5.3.3.3 身份鉴别.................................................................... 20 IIGB/T 20279—2006 5.3.3.4 客体重用.................................................................... 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5.3.3.5 审计........................................................................ 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5.3.3.6 数据完整性.................................................................. 22 5.3.3.7 密码支持.................................................................... 22 5.3.3.8 配置管理.................................................................... 22 5.3.3.9 交付和运行.................................................................. 22 5.3.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0 安全功能开发过程........................................................... 23 5.3.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指导性文档................................................................. 24 5.3.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生命周期支持............................................................... 24 5.3.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3 测试....................................................................... 25 5.3.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4 脆弱性评定................................................................. 25 5.4 网闸隔离部件.................................................................... 25 5.4.<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第一级........................................................................ 25 5.4.<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访问控制.................................................................... 25 5.4.<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身份鉴别.................................................................... 26 5.4.<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3 数据完整性.................................................................. 26 5.4.<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4 配置管理.................................................................... 26 5.4.<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5 交付与运行.................................................................. 26 5.4.<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6 安全功能开发过程............................................................ 26 5.4.<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7 指导性文档.................................................................. 27 5.4.<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8 测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9 生命周期支持................................................................ 28 5.4.2 第二级........................................................................ 28 5.4.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访问控制.................................................................... 28 5.4.2.2 身份鉴别.................................................................... 29 5.4.2.3 客体重用.................................................................... 29 5.4.2.4 审计........................................................................ 29 5.4.2.5 数据完整性.................................................................. 30 5.4.2.6 配置管理.................................................................... 30 5.4.2.7 交付与运行.................................................................. 30 5.4.2.8 安全功能开发过程............................................................ 30 5.4.2.9 指导性文档.................................................................. 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5.4.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0 生命周期支持............................................................... 32 5.4.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测试....................................................................... 32 5.4.2.<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脆弱性评定................................................................. 32 5.4.3 第三级........................................................................ 32 5.4.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访问控制.................................................................... 32 5.4.3.2 标记........................................................................ 34 5.4.3.3 身份鉴别.................................................................... 34 IIIGB/T 20279—2006 5.4.3.4 客体重用.................................................................... 34 5.4.3.5 审计........................................................................ 34 5.4.3.6 数据完整性.................................................................. 35 5.4.3.7 密码支持.................................................................... 35 5.4.3.8 配置管理.................................................................... 35 5.4.3.9 交付和运行.................................................................. 36 5.4.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0 安全功能开发过程........................................................... 36 5.4.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 指导性文档................................................................. 37 5.4.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2 生命周期支持............................................................... 38 5.4.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3 测试....................................................................... 38 5.4.3.<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4 脆弱性评献............................................................................. 40 IVGB/T 20279—2006 前言(略)VGB/T 20279—2006 引言本标准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要求系列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指导设计者如何设计和实现具有所需要的安全等级的隔离部件,主要从对隔离部件的安全保护等级进行划分的角度来说明其技术要求,即主要说明为实现基于GB<B 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7859-<Bstyle='color:white;background-color:#00aa00'>1999的各个保护等级的安全要求对隔离部件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各安全技术要求在不同安全级中具体实现上的差异。
国家认监委关于认证机构开展分包认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认可〔2011〕66号
国家认监委关于认证机构开展分包认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国家认监委关于认证机构开展分包认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认证机构:为规范认证机构分包认证业务管理,根据《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开展分包认证业务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分包认证业务是认证机构通过合约方式分包境外认证机构的部分认证业务。
开展分包的应是为满足中国出口贸易所需的特殊认证项目。
二、认证机构开展分包认证业务应当经国家认监委批准。
认证机构可通过“认证认可行政审批在线服务系统”或质检总局政务大厅等方式提交分包申请,分包认证业务申请所需提交的材料及要求可从国家认监委网站行政审批专栏或认可监管部子网站获得。
三、认证机构开展的分包认证业务应为境外认证机构获相应国际组织直接授权的认证业务,或者是获得相关政府或认可机构直接指定、承认或认可的认证业务。
四、一个境外认证机构的同一认证项目只能外包给一个认证机构。
五、申请从事分包业务的认证机构应当首先取得相应认证领域的从业批准,并具备分包认证业务的条件和技术能力。
六、开展分包认证业务的认证机构应当具备有效措施,约束获得分包认证证书的企业组织如实宣传分包认证结果、正确使用分包认证标志,不得将分包认证结果在与出口贸易无关的国内生产或经营活动中宣传或使用。
七、获批准开展的分包认证业务不得向其他认证机构转包。
八、认证机构开展分包认证业务应遵守《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确定的行为规范,接受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
二○一一年十月十三日——结束——。
节能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打印机 扫描仪和多功能一体机 说明书
GB21521 《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认证依据标准发生变化时,网安中心依据换版要求制定标准转换实施方案, 并在网安中心网站上公布。
4 认证模式
认证模式如下: 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
认证的基本环节包括: 1) 认证委托的提出与受理 2) 型式试验 3) 初始工厂检查
7.1
型式试验 ........................................................................................................................... 3
7.2
初始工厂检查 ................................................................................................................... 5
7.3
认证结果评价与决定 ....................................................................................................... 6
8
获证后监督 ....................................................................................................................... 7
8.1
监督检查 ........................................................................................................................... 7
CNAS-CC1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
CNAS—CC1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IAF GD 2:2005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Operating Assessment and Certification/registrationof Quality System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二〇〇六年六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认可降低了业界及其顾客的风险,向他们保证被认可的机构有能力实施其承担的工作。
国际认可论坛要求作为其成员的认可机构以最高标准运作,这些认可机构又要求他们认可的认证机构遵循适当的国际标准和IAF对这些标准的应用指南。
以认可制度等效性为基础,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的认可机构成员所批准的认可,允许组织持有在世界的某一地区已被认可的合格评定证书能在世界的任何地区被承认。
因此,被IAF多边承认协议成员所认可的认证机构在管理体系、产品、服务、人员和其它类似的合格评定领域所颁发的证书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信任。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目录IAF指南引言 (51.总则 (61.1 范围 (6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1.3 术语和定义 (6CNAS-CC12对CNAS-CC11的1.3的指南(G.1.3.1~G.1.3.3.................................. .. (72.对认证机构的要求 (82.1 认证机构 (82.1.1 基本规定 (8CNAS-CC12对CNAS-CC11的2.1.1的指南(G.2.1.1~G.2.1.9 (82.1.2 组织 (9CNAS-CC12对CNAS-CC11的2.1.2的指南(G.2.1.10~G.2.1.36 (102.1.3 分包 (14CNAS-CC12对CNAS-CC11的2.1.3的指南(G.2.1.37~G.2.1.39 (152.1.4 质量管理体系 (15CNAS-CC12对CNAS-CC11的2.1.4的指南(G.2.1.40~G.2.1.41 (162.1.5 批准、保持、扩大、缩小、暂停和撤销认证的条件 (17CNAS-CC12对CNAS-CC11的2.1.5的指南(G.2.1.42~G.2.1.45 (172.1.6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18CNAS-CC12对CNAS-CC11的2.1.6的指南(G.2.1.46~G.2.1.47............................. . (182.1.7 文件 (18CNAS-CC12对CNAS-CC11的2.1.7的指南(G.2.1.48..................................... . (192.1.8 记录 (192.1.9 保密 (19CNAS-CC12对CNAS-CC11的2.1.9的指南(G.2.1.49~G.2.1.50......................... .(202.2 认证机构人员 (202.2.1 基本规定 (20CNAS-CC12对CNAS-CC11的2.2.1的指南(G.2.2. 1~G.2.2.8 (202.2.2 审核员和技术专家的资格准则 (21CNAS-CC12对CNAS-CC11的2.2.2的指南(G.2.2. 9 (212.2.3 选择程序 (22CNAS-CC12对CNAS-CC11的2.2.3的指南(G.2.2.10~G.2.2.12 (22 CNAS-CC12对CNAS-CC11的2.2.3.2的指南(G.2.2.13~G.2.2.16 (23 2.2.4 审核人员的聘用 (232.2.5 审核人员的记录 (242.2.6 审核组程序 (242.3 认证要求的变更 (242.4 申诉、投诉和争议 (24CNAS-CC12对CNAS-CC11的2.4的指南(G.2.4.1~G.2.4.3 (243认证要求......................................................................................... (25 3.1 认证申请 (253.1.1 程序信息 (25CNAS-CC12对CNAS-CC11的3.1.1的指南(G.3.1.1 (263.1.2 申请 (263.2 审核准备 (26CNAS-CC12对CNAS-CC11的3.2的指南(G.3.2.1~G.3.2.2 (273.3 审核 (27CNAS-CC12对CNAS-CC11的3.3的指南(G.3.3.1~G.3.3.3 (273.4 审核报告 (28CNAS-CC12对CNAS-CC11的3.4的指南(G.3.4.1~G.3.4.7 (293.5 认证决定 (30CNAS-CC12对CNAS-CC11的3.5的指南(G.3.5.1~ G.3.5.12 (303.6 监督和复评程序 (32CNAS-CC12对CNAS-CC11的3.6.1的指南(G.3.6.1~ G.3.6.2 (32 CNAS-CC12对CNAS-CC11的3.6.2的指南(G.3.6.3~ G.3.6.14 (323.7 证书和徽标的使用 (34CNAS-CC12对CNAS-CC11的3. 7的指南(G.3.7.1~ G.3.7.5 (343.8 对供方投诉记录的调阅 (35CNAS-CC12对CNAS-CC11的3.8的指南(G.3.8.1~ G.3.8.5 (35附件1 认可范围 (37附件2 审核员时间 (39附件3 多场所认证 (441.定义 (442.组织的资格准则 (453.认证机构的资格准则 (464.抽样准则 (47附件4 已认可认证的转换...................................................................... . (500. 引言 (501.定义 (502.最低要求 (50附件5 高级监督和复评程序................................................................... . (520. 引言 (521.最低要求 (52IAF指南引言ISO/IEC导则62:1996是一份国际导则,它为实施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的认证机构设立准则。
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关于开展2024年中韩电器产品检测能力验证的通知
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关于开展2024年中韩电器产品检测能力验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8.30•【文号】认秘函〔2024〕41号•【施行日期】2024.08.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其他规定正文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关于开展2024年中韩电器产品检测能力验证的通知认秘函〔2024〕41号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各有关检验检测机构:为落实《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和中韩合格评定分委会第二十次会议精神,推动《中韩经贸合作联合规划》《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国家认监委决定组织开展中韩电器产品检测能力验证工作,验证IECEE-CB体系实验室技术能力,促进中韩合格评定领域深入合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测试项目和参加要求本次能力验证的测试项目为:适配器的输入功率和插头放电试验。
本次能力验证活动委托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协同韩方组织实施。
中方具备相关项目测试能力的CB实验室应当参加本次能力验证(名单详见附件);因故不能参加的,须提交书面情况说明。
韩方拟参加本次能力验证的实验室由韩国政府机关确定。
二、检测标准和样品信息本次能力验证采用的检测标准为: IEC 62368-1 (Ed. 3.0) Audio/Video,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 Part 1: Safety requirements。
本次能力验证的测试样品为适配器,采用传递样品的方式进行,满足常温运输要求,每个实验室发放2台样品(1台进行输入功率试验,1台进行插头放电试验)。
三、时间安排(一)报名时间:2024年9月15日(二)样品传递:2024年9月至11月(三)结果收集及反馈韩方:2024年12月(四)技术分析报告:2025年1月至2月四、其他事宜(一)本次能力验证活动不收取费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EV高级证书业务规则版本号:2.03生效期:2013-07-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证书业务规则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EV高级证书业务规则版本控制表目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 (I)EV高级证书业务规则 (I)1综述 (8)1.1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 (8)1.2角色与责任 (8)1.2.1安全管理委员会 (8)1.2.2首席安全管理员 (9)1.3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注册中心(RA) (9)1.4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本地受理点(LRA) (10)1.5证书申请者 (10)1.6证书持有者及依赖方 (10)1.7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EV CPS (11)1.8EV CPS的适用性、修改及发布 (11)1.9EV CPS解释权 (12)1.10与应用标准的一致性 (12)1.11数字证书策略概述 (13)1.12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PKI架构 (13)1.13处理投诉程序 (13)2技术 (13)2.1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构架 (14)2.1.1密钥对使用期限 (14)2.1.2密钥的保护 (14)2.1.3密钥的恢复 (14)2.1.4密钥的生成过程 (15)2.1.5密钥的归档 (15)2.1.6密钥的备份 (16)2.1.7密钥的改变流程 (16)2.1.8密钥销毁 (16)2.1.9发放给证书使用者的CA根的公钥 (17)2.1.10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物理操作 (17)2.1.10.1物理地址 (17)2.1.10.2访问控制 (17)2.1.10.3文件及资料传递 (18)2.1.10.4电力及空调 (18)2.1.10.5自然灾害 (18)2.1.10.6防火及保护 (18)2.1.10.7媒体介质存储 (18)2.1.10.8场外备份 (18)2.1.10.9保管印刷文件 (19)2.1.10.10废料处理 (19)2.1.10.11电磁防护 (19)2.1.10.12其他安全程序 (19)2.1.11年度评估 (20)2.2数字证书的管理 (20)2.3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储存库 (20)2.4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证书类型 (21)2.5EV高级证书有效期 (21)2.6扩展和命名 (21)2.6.1数字证书的扩展 (21)2.7证书申请者私钥的生成和证书请求过程 (22)2.7.1私钥的生成 (22)2.7.2文档要求 (22)2.7.3申请者角色要求 (22)2.7.4EV高级证书申请请求 (23)2.8证书申请者私钥的保护和备份 (23)2.9证书申请者公钥的传输 (24)2.10颁发证书的传输 (24)2.11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EV高级证书构架 (24)2.11.1EV高级证书的根证书结构 (24)2.11.2EV根CA证书的相关说明 (24)2.11.3EV高级证书的内容及主题 (25)2.11.4密钥用法扩展项 (26)2.11.5EV高级证书策略 (28)2.11.6加密算法和密钥长度 (29)2.12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EV CRL及其构架 (30)2.12.1EV CRL发布 (30)2.12.2EV CRL构架 (31)2.13在线状态查询(OCSP) (31)2.13.1OCSP发布 (31)2.13.2OCSP结构 (32)2.13.3OCSP请求 (33)2.13.4OCSP响应 (33)2.14安全控制 (33)2.14.1计算机安全控制 (33)2.14.2生命周期技术安全控制 (34)2.14.3网络安全控制 (34)3组织架构 (34)3.1对EV高级证书业务规则的遵从 (34)3.2证书颁发机构业务的终止 (34)3.3记录存档的格式 (35)3.4记录存档保留期 (35)3.6业务连续性计划和灾难恢复 (37)3.7注销数据的可用性 (37)3.8关键信息的发布 (38)3.9机密信息 (38)3.9.1机密信息的类型 (38)3.9.2非机密信息 (39)3.9.3机密信息的访问 (39)3.10计算机安全审计程序 (39)3.10.1记录事件类型 (39)3.10.2处理记录的次数 (40)3.10.3保存期限 (40)3.10.4审计追踪记录保护 (40)3.10.5审计追踪记录备份 (40)3.10.6安全事件通知 (41)3.10.7脆弱性评估 (41)3.11员工的管理和规则 (41)3.11.1员工身份验证 (41)3.11.2培训及技能 (42)3.11.3职责分离 (42)3.12EV审计 (42)3.13信息的发布 (43)4业务规则 (43)4.1EV高级证书申请 (43)4.1.1单域名EV高级证书 (43)4.1.2多域名EV高级证书 (45)4.1.3申请方法 (46)4.2EV高级证书的续费 (46)4.2.1单域名EV高级证书续费 (46)4.2.2多域名EV高级证书续费 (47)4.3EV高级证书的补发 (48)4.3.1单域名证书补发 (49)4.3.2多域名证书补发 (49)4.4EV高级证书的变更 (50)4.4.1多域名EV高级证书域名变更 (50)4.5EV高级证书的年检 (51)4.6EV高级证书验证过程 (51)4.6.1申请者依法存在及身份的验证 (52)4.6.2申请者匿名或假名 (53)4.6.3申请者物理运营地址及联系电话的验证 (53)4.6.4申请者营运存在的验证 (53)4.6.5申请者域名的验证 (54)4.6.6主管人及经办人的名称、职务、权限的验证 (54)4.6.7证书请求及用户协议的验证 (54)4.6.8.1高风险的申请者 (55)4.6.8.2拒绝签发名单及其他黑名单 (55)4.7EV高级证书的废止 (55)4.7.1废止请求的流程 (56)4.7.2证书问题报告和相应机制 (56)4.7.3处理废止请求的时限 (56)4.7.4单域名EV高级证书的废止 (56)4.7.5多域名EV高级证书的废止 (57)4.8签发接受EV高级证书 (58)4.8.1单域名EV高级证书的签发 (58)4.8.2多域名EV高级证书的签发 (58)4.8.3证书发布 (59)4.8.4废止信息发布形式 (59)4.9审计 (59)5证书颁发的法律条款 (59)5.1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的责任和义务 (59)5.2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责任的豁免 (60)5.3证书持有者的责任和义务 (60)5.4证书持有者的保证 (62)5.5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注册中心(RA)的责任和义务 (62)5.6依赖方的责任和义务 (63)5.7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储存库的责任和义务 (63)5.8证书责任限制通知 (63)5.9CNNIC可信网络中心对有缺陷的EV高级证书所承担的责任 (65)5.10证书废弃列表的发布 (65)5.11信息的发布 (65)5.12信息准确性 (65)5.13保险计划 (66)5.14条款冲突 (66)5.15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所有权 (66)5.16管辖法律 (66)5.17司法机构 (66)5.18分割性 (67)5.19费用 (67)5.20退款 (67)专有名词及术语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认证中心CP:Certificate PolicyCPS:Certification Practice Statement证书业务规则CRL: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证书废止列表CSR:CVC:EPKI:EV高级证书: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国际电信联盟ITU-T:MDC:OCSPOID: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PKIX: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X.509公钥基础设施X.509 PKCS:RA:Registration Authority注册机构SGC: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字层TLS: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X.509:公钥:私钥:依赖方:根证书:主题:证书持有者:1综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以下简称“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为组织机构、政府、以及企业根据此业务规则提供域名增强型可信服务器证书安全服务(也称“EV高级证书”服务),因此根据CA/Browser 论坛提供的《EV指导准则》编写了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的EV高级证书业务规则(以下简称“EV CPS”),作为CNNIC可信网络服务中心的EV高级证书相关业务和系统的运行规范。
《有机食品认证的一些基本要求》
《有机食品认证的一些基本要求》[日期:202x-07-21]中国有机食品消费网|:///作者:松州咏鹤编辑[字体:大中小]在网上看见这个帖子,感觉很不错,感觉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具体地了解有机食品认证的一些基本的、具体的要求。
转发在这里,,同时,也感谢本帖的原作者------编者按语有机食品认证的基本要求。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的建立、追踪体系的确立。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申请有机食品认证企业(单位),须按《有机食品认证技术准则》的要求,建立并完善涵盖如下内容的管理体系:(一)、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手册是阐述企业质量管理方针目标、质量体系和质量活动的纲领指导性文件,对质量管理体系作出了恰当的描述,是质量体系建立和实施中所应用的主要文件,即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长期遵循的文件。
质量管理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1)企业概况(2)开始有机食品生产的原因、生产管理措施(3)企业的质量方针(4)企业的目标质量计划(5)为了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土地管理的措施。
(6)生产过程管理人员、内部检查员以及其它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7)组织机构图、企业章程等(二)、操作规程所有的操作规程都是为了将《质量保证手册》具体化的程序和方法的文件,必须经过企业内部的共同讨论通过并切实地实行。
1)、作物栽培部分(1)、作物栽培部分操作规程①种子和种苗的选定及处理方法②田地的准备方法③播种及育苗方法④基肥和追肥的制作方法⑤基肥和追肥的施肥管理方法⑥病、虫、草害防除的方法⑦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轮作制度⑧对来自水源及周边的污染的防范和处理方法⑨异常和办理发生时的处理或报告方法⑩收获的方法(包括防止与普通农产品混合的措施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2)、原料收获的管理规程①收获方法②有机原料识别批次号编号方法③从收获到出货的各道工序的批次号编号管理方法(3)、收获后的各道工序的规程①从田地到加工厂的运送方法②加工厂的接货检查程序③筛选、加工、清洗的作业程序④临时保管方法(与普通农产品的区分方法、有机标志等)⑤包装程序⑥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法(4)出货规程①保管方法②出货的程序(如何与普通农产品的区分方法)③不合格产品的处理(5)、机械、设备的维修、清扫规程①使用前的清洗方法②维修方法③灭菌消毒方法(6)、客户投诉的处理①投诉的处理方法②投诉处理记录的完成方法③投诉原因的调查、改正及预防措施(7)、给认证机构的报告及接受检查规程①认证机构的检查计划②年度栽培计划、实际栽培结果、收获累计、生产损耗及不合格产品的数量、分客户的销售业绩。
2024年中国行业产品证书和标志使用协议
中国行业产品证书和标志使用协议介绍中国的许多行业都有专门的证书和标志来表明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证书和标志是由专门的机构或部门颁发的,呈现在产品上,以建立产品的信誉和市场认可度。
然而,作为使用者,想要使用这些证书和标志,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定。
本文将介绍中国行业产品证书和标志使用协议。
什么是中国行业产品证书和标志?中国行业产品证书和标志是由中国的行业机构或部门颁发的,以证明产品已通过严格的质量和安全标准测试,并已达到特定的标准要求。
同时,这些证书和标志有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公共安全和促进行业发展。
中国行业产品证书和标志的作用中国行业产品证书和标志的作用是以充分证明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标准,同时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证书和标志的使用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开展业务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中国行业产品证书和标志使用的协议1. 获得证书或标志要在产品上使用中国行业产品证书或标志,首先必须在相关的部门或机构通过测试并获得证书或标志。
在获得证书或标志后,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协议和规定,以确保证书或标志的正规使用。
2. 确认证书或标志的有效期中国行业产品证书或标志均有其有效期,使用者必须在证书或标志失效前,进行更新和延期操作。
在证书或标志失效后仍然在产品上使用,将导致证书或标志的无效使用。
3. 使用符合要求的产品使用中国行业产品证书或标志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标准。
对企业所生产销售的所有产品进行严格质量检验,确保产品从设计、生产、使用到后期服务环节的全过程质量安全可靠。
4. 不得更改或篡改证书或标志中国行业产品证书或标志是经过专门机构或部门的审核和认证授予的,使用者不得篡改或削弱其原始含义。
若被发现篡改或削弱证书或标志,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5. 监控和检测有关部门有权监控和检测使用中国行业产品证书或标志的产品,以确保证书或标志使用的合规性。
若被发现证书或标志的使用存在任何非法行为,将被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证书主体身份标识及鉴别控制征求意见
证书主体身份标识和鉴别控制及证书分发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信息安全协调司二零一零年一月第一章总则部分第一条(制定本规范的目的)为了保障电子认证服务的可靠性,规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相关义务,促进电子认证服务业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的机构(以下简称“电子认证服务机构”)。
第三条(规范涉及的相关概念)本规范所称的证书主体可定义为证书公钥对应的实体,它可以是个人、机构、设备(如防火墙、路由器、服务器)等,体现在证书主体公钥项1中。
本规范所称的身份标识是指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对证书主体对应的实体身份和相关属性进行命名和标识的规则。
本规范所称的证书主体身份鉴别控制,是指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在颁发证书之前如何验证及确定证书主体对应的实体身份的过程。
本规范所称的证书分发控制,是指证书主体对应的实体接受电子认证服务机构颁发数字证书的过程。
第四条(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业和信息化部1证书主体公钥项的引用自《GB/T20518-2006 》。
”)依法对电子认证服务业务中的证书主体身份标识与鉴别控制及分发控制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证书类别及证书主体身份标识第五条(证书类别)根据证书主体所标识的身份类别,证书可分为个人证书、机构证书、设备证书与其它类型证书。
个人证书是指以个人名义申请,在证书主体身份标识中含有个人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机构证书是指以机构名义申请,在证书主体身份标识中含有机构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设备证书是指以个人名义或机构名义申请,在证书主体身份标识中含有设备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例如服务器证书、VPN设备证书、网关设备证书等。
其它类型证书是指以个人名义或以机构名义申请,在证书主体身份标识中含有其它相关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
第六条(证书主体身份标识内容总体要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签发的数字证书应当根据证书主体的身份类别,在证书主体公钥项中体现相应的身份标识,以确保电子签名依赖方能够证实或了解数字证书所载内容及其它有关事项。
医用电气设备第2-4部分:心脏除颤器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征求意见稿)
ICS 11.040.10C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9706.8—20XX代替GB9706.8-2009医用电气设备 第2-4部分:心脏除颤器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Part 2-4: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cardiac defibrillators(IEC 60601-2-4:2010,MOD)(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目次前言 (III)201.1 范围,目的和相关标准 (1)20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201.3 术语和定义 (2)201.4 通用要求 (5)201.5 ME设备试验的通用要求 (6)201.6 ME设备和ME系统的分类 (6)201.7 ME设备的识别、标记和文件 (6)201.8 ME设备对电击危险的防护 (9)201.9 ME设备和ME系统机械危险的防护 (14)201.10 对不需要的或过量的辐射危险的防护 (14)201.11 对超温和其他危险的防护 (14)201.12 *控制器和仪表的准确性和危险输出的防护 (15)201.13 危害处境和故障条件 (17)201.14 可编程医用电气系统(PEMS) (17)201.15 ME设备的结构 (17)201.16 ME系统 (21)201.17 ME设备和ME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21)201.101 *充电时间 (21)201.102 内部电源 (23)201.103 *持久性 (24)201.104 *同步器 (25)201.105 *除颤后监视器和/或心电输入的恢复 (25)201.106 *充电或内部放电对监视器的干扰 (28)201.107 *心律识别检测器的要求 (29)201.108 除颤器电极 (29)201.109 *体外起搏 (31)202 *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试 (34)附录C (资料性附录)ME设备和ME系统的标记和标签要求指南 (37)附录AA (资料性附录)专用指南和原理说明 (39)附录BB (资料性附录)GB 9706.8第二版与GB 9706.8:201X的内容映射 (49)参考文献 (53)索引 (54)图201.101对ME设备不同部分能量限值的动态试验 (11)图201.102允许的电流与应用的试验电压 (13)图201.103需要进行测试的电线固定装置的举例(见 201.15.4.101 b)) (20)图201.104软电线及其固定装置的试验装置(见201.15.4.101 b),试验2) (21)图201.105除颤后恢复试验装置(见201.105.1) (26)图201.106监护电极在海绵上的放置(见201.105.2) (27)图201.107除颤后恢复试验装置(见201.105.2) (27)图201.108对充电和内部放电产生的干扰的试验装置(见201.106) (28)图201.109测定失调不稳定性/内部噪声的试验电路 (34)图201.110除颤器起搏输出电路过载试验的试验电路 (34)表201.101分散的基本性能要求 (5)表201.102心率识别检测器分类 (29)表201.C.101心脏除颤器或它的部件外部的标记 (37)表201.C.102心脏除颤器的控制器和仪表的标记 (37)表201.C.103随机文件和概述 (37)表201.C.104随机文件使用说明 (37)表201.C.105随机文件技术说明 (38)表BB.1GB 9706.8第二版与GB 9706.8:201X的内容映射 (49)前言GB9706《医用电气设备》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和并列要求;第2部分:专用要求。
信息安全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要求
信息安全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要求目录1. 相关政策文件及通知 (2)1.1 福建省财政厅通知: (2)1.2 (财库〔2010〕48号)主要内容: (2)1.3 《关于调整信息安全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要求的公告》(2009年第33号)文件重点内容: (3)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法规: (3)3. 防火墙产品ISCCC认证级别与等级保护要求对比: (4)3.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要求: (4)3.2 防火墙ISCCC认证技术要求: (5)3.3 技术要求对比结论 (6)4. 经常接触产品的ISCCC认证情况: (7)5. 目前获得ISCCC认证的产品名录: (14)1. 相关政策文件及通知1.1 福建省财政厅通知:省直各单位,各设区市财政局、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质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质检总局、财政部、认监委《关于调整信息安全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要求的公告》(2009年第33号)要求,规范政府采购信息安全产品行为,现将《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认监委关于信息安全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通知》(财库〔2010〕48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一0年五月十九日1.2 (财库〔2010〕48号)主要内容:一、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统称采购人)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信息安全产品的,应当采购经国家认证的信息安全产品。
二、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一在政府采购招标文件(包括谈判文件、询价文件)中应当载明对产品获得信息安全认证的要求,并要求产品供应商提供由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按国家标准认证颁发的有效认证证书。
三、对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未按上述要求采购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予以处理,财政部门视情况可以拒付采购资金。
1.3 《关于调整信息安全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要求的公告》(2009年第33号)文件重点内容:根据《关于调整信息安全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要求的公告》(2009年第33号)规定,在政府采购法规定范围内实行强行认证,未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和未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不得进入政府采购领域。
CNAS GL 《实验室认可指南》
5.8.1 监督评审 ......................................................................... 19 5.8.2 复评审 ............................................................................. 20 5.8.3 扩大认可范围 .................................................................. 20 5.8.4 认可变更 ......................................................................... 20 6 其他事项........................................................................................ 21
2018 年 03 月 01 日发布
2018 年 03 月 01 日实施
CNAS-GL001:2018
第 4 页 共 21 页
实验室认可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是 CNAS 对检测实验室、校准实验室、医学实验室、司法鉴定/法庭科 学 机 构( 以 下 统 一 简 称 为 实 验 室 )等 开 展 认 可 活 动 的 程 序 和 要 求 的 解 释 ,供 申 请 或已获 CNAS 认可的所有实验室参考使用。
认证主体的授权书
尊敬的认证机构:我,[授权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现代表[授权人所在单位名称],以下简称“我方”,特此授权[被授权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以下简称“被授权人”,代表我方参与[具体认证项目名称]的认证活动。
一、授权范围1. 被授权人有权以我方的名义申请[具体认证项目名称]认证,并接受认证机构的调查和审查。
2. 被授权人有权代表我方与认证机构进行沟通、协商,处理与认证活动相关的各项事宜。
3. 被授权人有权代表我方签署与认证活动相关的文件、合同等。
4. 被授权人有权代表我方接受认证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5. 被授权人有权代表我方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和检查。
二、授权期限本授权书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具体授权期限],即[授权期限起止日期]。
授权期限届满或发生以下情形之一时,本授权书自动失效:1. 我方或被授权人提前书面通知对方解除本授权书。
2. 被授权人不再担任原职务或因故无法履行授权事项。
3. 我方或被授权人因故被吊销认证资格。
4. 本授权书约定的其他情形。
三、保密义务1. 被授权人应严格保守我方的商业秘密,未经我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我方的商业秘密。
2. 被授权人在授权期限内,不得利用授权事项谋取不正当利益。
四、责任承担1. 被授权人在授权期限内,因授权事项导致我方权益受损的,我方有权依法追究被授权人的法律责任。
2. 被授权人因授权事项造成的损失,由被授权人自行承担。
五、其他1. 本授权书一式两份,我方和被授权人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本授权书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特此授权。
授权人(盖章):[授权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签字):[授权人姓名]授权日期:[年月日]被授权人(签字):[被授权人姓名]授权日期:[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书主体身份标识和鉴别控制及证书分发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信息安全协调司二零一零年一月第一章总则部分第一条(制定本规范的目的)为了保障电子认证服务的可靠性,规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相关义务,促进电子认证服务业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的机构(以下简称“电子认证服务机构”)。
第三条(规范涉及的相关概念)本规范所称的证书主体可定义为证书公钥对应的实体,它可以是个人、机构、设备(如防火墙、路由器、服务器)等,体现在证书主体公钥项1中。
本规范所称的身份标识是指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对证书主体对应的实体身份和相关属性进行命名和标识的规则。
本规范所称的证书主体身份鉴别控制,是指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在颁发证书之前如何验证及确定证书主体对应的实体身份的过程。
本规范所称的证书分发控制,是指证书主体对应的实体接受电子认证服务机构颁发数字证书的过程。
第四条(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对电子认证服务业务中的证书主体身份标识与鉴别控制及分发1证书主体公钥项的引用自《GB/T20518-2006 》。
控制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证书类别及证书主体身份标识第五条(证书类别)根据证书主体所标识的身份类别,证书可分为个人证书、机构证书、设备证书与其它类型证书。
个人证书是指以个人名义申请,在证书主体身份标识中含有个人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机构证书是指以机构名义申请,在证书主体身份标识中含有机构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设备证书是指以个人名义或机构名义申请,在证书主体身份标识中含有设备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例如服务器证书、VPN设备证书、网关设备证书等。
其它类型证书是指以个人名义或以机构名义申请,在证书主体身份标识中含有其它相关身份信息的数字证书。
第六条(证书主体身份标识内容总体要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签发的数字证书应当根据证书主体的身份类别,在证书主体公钥项中体现相应的身份标识,以确保电子签名依赖方能够证实或了解数字证书所载内容及其它有关事项。
第七条(个人证书主体身份标识内容)个人证书的证书主体公钥项中应当包含可用于标识个人身份的信息,个人身份信息是指个人实名身份证件上的身份信息,其中个人实名身份证件2包括:(1)居住在境内的中国公民,为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2)居住在境内的16周岁以下的中国公民,为户口簿;(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为军人身份证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为武装警察身份证件;(4)香港、澳门居民,为港澳居民实名身份证件或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为台湾居民实名身份证件或来往大陆通行证或者其他有效旅行证件;(5)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其它实名身份证件;(6)居住在境外的公民,为符合当地法律、行政法规和该国有关规定的实名身份证件。
第八条(机构证书主体身份标识内容)机构证书的证书主体公钥项中应当包含可用于标识机构身份的信息,机构身份信息是指机构身份证件上的身份信息,其中机构身份证件包括:(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事业单位法人证书;(3)组织机构代码证;(4)税务登记证;2证件类型参照《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但第4与第6条考虑到了证书办理的特有情况。
(5)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其它机构身份证明;(6)境外机构的身份证件,为符合当地法律、行政法规和该国有关规定的机构身份证件。
第九条(设备证书主体身份标识内容)设备证书的证书主体公钥项中应当包含可用于标识设备身份的信息,设备信息包括:互联网域名、IP地址、或其它可以标识设备的信息。
第十条(其它类型证书主体身份标识内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在签发其它类型的证书时,必须有合理的机制确保证书主体公钥项中的信息与证书主体的真实身份信息相关联:(1)制订相应的证书策略;(2)在证书策略中明确对此类证书中所采用的主体身份标识规则;(3)在证书主体公钥项中标明该类证书所对应的证书策略。
第十一条(证书主体身份证件类型的标识方法)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当根据证书信息中的身份证件类型,在证书主体公钥项中对证件类型进行标识。
第十二条(需要附加标识的证书)某些特殊的证书,除了在证书主体公钥项中须含有身份信息之外,还须在证书主题备用名、扩展域或其它域中附加相应的标识信息,如电子邮件证书须附加电子邮件地址信息,代码签名证书须附加该证书为代码签名证书的信息。
第十三条(有特定需求的身份信息标识方法)对于有信息保密需求的特定证书,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可根据证书策略应用需求,将需要保密的证书主体身份标识信息以适合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后体现在证书主体公钥项中,但必须将证书信息与真实的证书主体身份标识信息相关联,且应在证书策略中明确应用的范围与规则。
第三章证书主体身份鉴别要求第十四条(身份鉴别的总体要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当根据证书策略,为每类证书所对应的证书主体制定相应的身份鉴别机制,明确证书申请人应提供的申请材料,并严格执行对证书申请人身份进行查验的程序。
第十五条(个人证书的鉴别材料要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接受个人证书申请人申请材料时,应根据公布的证书策略及对应的身份鉴别机制,按照如下方式进行:需要个人证书申请人到达证书申请现场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要求证书申请人出示本规范第七条中所列示的至少一种个人实名身份证件;当证书申请人授权他人代为办理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要求代理人同时出示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以及授权证明;不需要个人证书申请人到达证书申请现场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要求证书申请人将个人实名身份证件的影印件以传真或邮寄等方式发送至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但材料是否可信还需要通过相应证书策略公布的其他身份鉴别机制进一步确认。
第十六条(机构证书的鉴别材料要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接受机构证书申请人申请材料时,应根据公布的证书策略及对应的身份鉴别机制,按照如下方式进行:需要机构证书的授权申请人到达证书申请现场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要求授权申请人出示本规范第八条中所列示的至少一种机构身份证件,授权申请人的个人实名身份证件,以及机构授予申请人的授权证明;不需要机构证书的授权申请人到达证书申请现场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要求授权申请人将第条中所列示的至少一种机构身份证件,授权申请人的个人实名身份证件,以及机构授予申请人的授权证明的影印件以传真或邮寄等方式发送至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但材料是否可信还需要通过相应证书策略公布的其他身份鉴别机制进一步确认。
第十七条(设备证书的鉴别材料要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接受设备证书申请人申请材料时,应根据公布的证书策略及对应的身份鉴别机制,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若设备证书主体公钥项中对应设备的所有者为个人,电子认证服务机构除应按照本规范第十五条的规定要求设备证书申请人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外,还应同时要求证书申请人出示该设备归属于申请人的所有权证明或被授权使用证明,如服务器证书需提供域名、IP地址的相关证明;若设备证书主体公钥项中对应设备的所有者为机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除应按照本规范第九条的规定要求机构证书的授权申请人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外,还应同时要求证书申请人出示该设备归属于申请人的所有权证明或被授权使用证明,如服务器证书需提供域名、IP 地址的相关证明。
第十八条(证书鉴别流程中告知要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在受理数字证书申请前,应向申请人告知:1、证书申请人应按照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公布的证书策略、电子认证业务规则以及相关的协议要求提供真实、完整和准确的身份信息;2、在鉴证流程中双方的责任范围;第十九条(证书鉴别流程中受理申请材料的要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指定证书申请材料接收人员接收申请材料,进行初步的完整性检查,确保材料符合鉴证要求。
第二十条(证书鉴别流程中鉴证总体要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指定证书鉴证人员,按照相应证书策略的要求,对不同证书类别的证书申请人身份信息进行鉴别。
第二十一条(证书鉴别流程中个人证书的鉴证要求)个人证书的鉴证应采用查询第三方身份信息数据库的方式,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本机构及证书依赖方信任的其它信息渠道,确认个人身份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第二十二条(证书鉴别流程中机构证书的鉴证要求)机构证书的鉴证应采用查询第三方身份信息数据库的方式,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本机构及证书依赖方信任的其它信息渠道,确认机构身份信息与授权申请人身份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以及授权信息的真实性;第二十三条(证书鉴别流程中设备证书的鉴证要求)个人申请设备证书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除了按照个人证书的鉴别要求进行鉴别之外,还应采用查询第三方身份信息数据库的方式,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本机构及证书依赖方信任的其它信息渠道,确认设备归属于证书申请人所有权的真实性或被授权使用证明的真实性;机构申请设备证书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除了按照机构证书的鉴别要求进行鉴别之外,还应采用查询第三方身份信息数据库的方式,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本机构及证书依赖方信任的其它信息渠道,确认设备归属于证书申请机构所有权的真实性或被授权使用证明的真实性。
第四章证书的签发与分发控制第二十四条(证书签发流程中录入审核的要求)证书申请材料鉴证人员完成鉴证后,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指定录入人员将申请信息录入至证书签发系统中,并经审核人员审核无误后,方可签发证书。
第二十五条(证书签发流程中签发类型的说明)根据各类证书的不同签发要求,证书的分发可分为三种情形;证书申请人向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交所需申请材料的同时,提交证书公钥信息;证书申请人只向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交所需的申请材料,不提交证书公钥信息;上述两种情形以外的其它情形。
第二十六条(证书签发流程中签发类型一的要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要求证书申请人在提交申请材料的同时,须提交证书公钥信息时,应要求证书申请人按照国际通用的证书申请请求标准生成包含证书公钥信息、证书主体身份信息的证书申请请求电子文件。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对该电子文件中所包含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确保该信息与经鉴证的证书主体身份信息完全匹配。
验证通过后,在签发证书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还应验证证书申请人持有与证书公钥信息所对应的私钥,以上验证均通过后方可签发证书。
第二十七条(证书签发流程中签发类型二的要求)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不需证书申请人同时提交申请材料与证书公钥信息时,应先将证书下载凭证以安全可靠的方式,如密码信封、挂号信件、安全电子邮件等途径发放给证书申请人,并告知证书申请人证书下载途径。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保证所提供的证书下载途径真实、安全、可靠。
证书申请人通过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约定途径下载证书前,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告知证书申请人证书请求的生成方式、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要求证书申请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