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3.0分)
1.小科参加了小区“清理白色污染,还我清净家园”的志愿者服务。
以下是小科在小
区周围捡拾的垃圾,现在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其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塑料袋
B. 奶茶杯
C. 易拉罐
D. 快餐盒
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 )
A. 使用显微镜时,应该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再调节粗准焦螺旋
B.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前,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撤离酒精灯
C. 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在左盘放药品,后将10g砝码放在右盘中
D.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3.洁厕灵、84消毒液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
所示的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有毒气体是Cl2
C.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D. 洁厕灵、84消毒液能混合使用
4.科学研究常常采用转换、模拟等研究方法,下列课本实验中与其他三个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不同的是( )
A. 研究潜水艇的浮沉
B. 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C. 研究浓硫酸注入水放出热
D. 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
A CaO(CaCO3)水溶解、过滤、结晶
B CO2(CO)足量的O2点燃
C HCl(H2SO4)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D NaCl(NaOH)适量的硫酸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6.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
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0~a g时,溶液中有三种离子
B.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 g时,溶液中含两种溶质
C.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 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小
D. 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 g时,溶液呈酸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7.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参加反应的各原子重新组合。
(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种类如图甲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
则“”与“”反应生成了______。
(2)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其反应过程如图乙所示。
写出反应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8.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
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______的优越性能(要求只答一条)。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_(用文字说明)。
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
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A13+②A13+、Fe2+③A13+、Fe3+④Fe2+、Cu2+⑤A13+、Fe2+、Cu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9.2018年11月4日凌晨,福建泉州码头的一艘石化产品运输船发生泄漏,6.97t碳九
芳烃漏入近海,造成水体污染。
虽然海域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当地渔民们仍谈“碳九”色变。
碳九芳烃的主要成分有异丙苯(C9H12)、正丙苯、乙基甲苯等。
(1)由题意可知,碳九芳烃是一种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异丙苯(C9H12)分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3)①异丙苯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和苯等有机溶剂;②用稀硝酸或铬酸氧化生成苯甲酸;③在85℃、紫外线照射下,通入氧气(或在90~130℃、0.1~1MPa下,通入氧气)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
以上属于异丙苯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10.中央电视台“加油向未来”节目向大家科普了夏天不要在汽车
内放置装水的透明水瓶的原因。
在节目现场,主持人模拟了该
实验,将强烈的光线透过装水的塑料瓶照射在黑色的纸上,该
纸片迅速冒烟,继而燃烧起来。
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黑色纸片燃烧的原因。
11.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钠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
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Ⅰ.现取样品16g于烧杯中并加84g水搅拌,全部溶解。
再向烧杯中逐渐滴加26.1%硝酸钡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Ⅱ.在B点开始,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除了Na2CO3外,一定还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2)E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3)求D点时,溶液中硝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精确到0.1%)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2.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21.59.60.165 3.89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科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科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子变瘪,且比装水的更瘪。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敏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实验三:小思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 剩余。
实验中,小思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塑料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
B、纸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
C、铝是金属单质,不是有机物;
D、塑料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
故选:C。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有机物时,不但要看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元素,还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因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要注意理解。
2.【答案】B
【解析】解:A、使用显微镜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防“倒吸”,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撤离酒精灯,故B正确;
C、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应先将砝码和游码调至所需质量,再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C错误;
D、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使用显微镜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进行解答;
B、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实验结束前,为防“倒吸”,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撤离酒精灯
C、根据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应先将砝码和游码调至所需质量,再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进行解答;
D、根据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科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知识覆盖面比较广,解答本题要加强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3.【答案】B
【解析】解: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三种,则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ClO=Cl2+NaCl+H2O,有毒气体为Cl2,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和+1价变为了0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后会因发生反应而失效,不能混合使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4.【答案】A
【解析】解:A、研究潜水艇的浮沉实验采用了模拟的方法,通过向玻璃瓶中注水和抽水实现玻璃瓶的浮沉,模拟潜水艇的浮沉。
B、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采用了转换法,通过矿泉水瓶变瘪的方式将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的性质表现出来。
C、研究浓硫酸注入水放出热的实验采用了转换法,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变化将浓硫酸注入水后放热表现出来。
D、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采用了转换法,通过装置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表现出来。
故研究潜水艇的浮沉与其他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
故选:A。
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为了顺利地完成科学探究活动而采取的方式、策略、技巧等的总称,其基本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象法、逻辑推理法、归纳和演绎法、实验法、对照实验法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H2SO4能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NaOH能与适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Na2CO3先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H2O和CO2,对应图中滴加Na2CO3溶液质量0~a g段,此阶段中溶液中含有H+、Cl-、Ca2+、Na+四种离子,错;
B、继续滴加Na2CO3溶液,Na2CO3开始和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Cl,对应图中滴加Na2CO3溶液质量a~c g段,此阶段中溶液中含有NaCl和CaCl2两种溶质,正确;
C、滴加Na2CO3溶液质量为a g时,溶液中的溶质由原来的HCl和CaCl2转变为NaCl 和CaCl2,HCl和NaCl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CaCl2质量不变,比较HCl和NaCl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知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大,错。
D、继续滴加Na2CO3溶液,Na2CO3开始和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Cl,对应图中滴加Na2CO3溶液质量a~c g段,此阶段中溶液中含有NaCl和CaCl2两种溶质,溶液呈中性,错。
故选:B。
根据0~a g时,碳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a~c g时,碳酸钠与氯化钙发生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较大,关键分析不同阶段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而得出溶液中的溶质。
7.【答案】水 SO2+I2+2H2O=H2SO4+2HI
【解析】解:(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与“”反应生成了水。
(2)由反应过程图乙可知,在反应Ⅰ中,二氧化硫、水和碘发生反应生成了硫酸和氢碘酸,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
故答为:(1)水;(2)SO2+I2+2H2O=H2SO4+2HI。
(1)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回答;
(2)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根据构成写出化学式即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答案】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 Fe2O3+6HCl=2FeCl3+3H2O 硬度大(或机械强度好、或韧性好等)实验Ⅱ中硫酸铜溶液有剩余,而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②⑤
【解析】解:(1)铁在与氧气、水共存时会发生锈蚀;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Fe2O3+6HCl=2FeCl3+3H2O;
(2)合金钢的主要成分是铁、锰、碳,其韧性好,硬度大,纯铁硬度小且脆;所以铁轨用合金钢;故填:硬度大(或机械强度好、或韧性好等);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铝后面,排在铜前面,所以实验Ⅰ中硫酸铝溶液和铁粉不反应;实验Ⅱ中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实验Ⅱ中硫酸铜溶液有剩余,而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粉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为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铝、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即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一下几种可能:铝离子、亚铁离子;铝离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故填:实验Ⅱ中硫酸铜溶液有剩余,而实验Ⅰ中的铁粉又能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②⑤。
(1)根据铁的锈蚀条件以及除锈的原理来分析解答;
(2)根据钢、纯铁的成分性能及主要用途解答;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应用来分析解答。
掌握常见的金属的性质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混合物 9:1 ②③
【解析】解:(1)碳九芳烃是一种混合物;
(2)异丙苯(C9H1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9):(1×12)=9:1;
(3))①异丙苯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和苯等有机溶剂,是物理性质;
②用稀硝酸或铬酸氧化生成苯甲酸是化学性质;
③在85℃、紫外线照射下,通入氧气(或在90~130℃、0.1~1MPa下,通入氧气)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是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1)混合物(2)9:1(3)②③
(1)根据混合物的概念解答即可;
(2)根据元素质量比计算即可;
(3)根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分析。
考查物质的分类、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0.【答案】解: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且黑色物体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比较多,大量的太阳辐射能聚集于一处,使这一处的温度迅速升高,达到纸的着火点,在同时满足有助燃物--氧气、可燃物--纸、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要素时,纸就燃烧起来了。
故答案为:
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且黑色物体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比较多,大量的太阳辐射能聚集于一处,使这一处的温度迅速升高,达到纸的着火点,在同时满足有助燃物--氧气、可燃物--纸、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要素时,纸就燃烧起来了。
【解析】根据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使温度升高,达到纸的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是一道跨学科的综合性试题,需要同学们熟悉相关的物理学和化学知识,使之能够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能更好的服务于生活。
11.【答案】Na2SO4、NaOH HNO3、Ba(NO3)2、NaNO3
【解析】解:(1)图乙中,在BC段加入稀硝酸沉淀的质量不变,说明稀硝酸是先氢氧化钠反应;CD段沉淀的质量减少,说明稀硝酸是在和碳酸钡反应;DE段加入稀硝酸沉淀的质量不变说明沉淀是硫酸钡,故原白色固体中,除了Na2CO3外,一定还含有Na2SO4、NaOH;
(2)在E点稀硝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HNO3和反应生成的Ba(NO3)2、NaNO3;(3)白色沉淀中BaCO3的质量为24.36g-4.66g=19.7g,
Na2CO3+Ba(NO3)2=2NaNO3+BaCO3↓
106170 197
m m1 19.7g
m=10.6g
m1=17g。
Na2SO4+Ba(NO3)2=2NaNO3+BaSO4↓
142170233
m2 m3 4.66g
m2=2.84g
m3=3.4g。
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16g-10.6g-2.84g=2.56g。
NaOH+HNO3=NaNO3+H2O
4085
2.56g m4
解得:m4=5.44g。
BaCO3+2HNO3=Ba(NO3)2+H2O+CO2↑
19744
19.7g m5
解得:m5=4.4g。
则D点时溶液中硝酸钠质量为:
17g+3.4g+5.44g=25.84g,
则D点时硝酸钠溶液质量为:
16g+84g+129.6g+80g-4.66g-4.4g=300.54g,
则D点时溶液中NaNO3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8.6%。
答:溶液中硝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6%。
故答案为:
(1)Na2SO4、NaOH;
(2)HNO3、Ba(NO3)2、NaNO3;
(3)8.6%。
(1)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2)根据生成物和过量的反应物进行分析;
(3)根据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全部是硝酸钠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12.【答案】有白色沉淀产生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解析】解:(2)实验二中,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答案为:(2)有白色沉淀产生;(3)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二中,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
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本考点考查了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解决本考点需要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