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全集1
2021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说课稿-12-25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涉及两某些内容,一是能在天体系统中拟定地球所在位置,二是结合太阳燃烧稳定状态和大行星运轨道特性,阐明地球存在生命宇宙环境特性。
这里需要补充太阳大小长期稳定燃烧保证地球表面长期保持适当温度,有利生命进化;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保证地球宇宙环境安全。
这两点宜在讨论地球是特殊行星时补充。
阐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行星要通过引导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找出地球与其她行星在运动特性和构造特性上共性以及轨道位置和自身条件上特性。
运动特性共性涉及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构造特性重要是通过与类地行星比较得出地球在质量和体积方面不具特殊性。
地球上存在生命重要是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因此有适合温度;由于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因此能吸引住大气形成厚度、压力适合大气层;由于地球存在岩浆活动,因此有地球内部氢氧分异化合水汽溢出形成海洋。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涉及地球在宇宙中位置和安全宇宙环境。
2.阐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行星,作为普通行星是与八大行星比较,在运动特性上和构造特性具备共同性和相似性;作为特殊行星是自身和宇宙环境造就了存在生命条件。
(2)过程与办法目的:1.通过引导学生结识天体系统,掌握用框图构造阐明地理事物系统办法;2.2.通过度析图文资料,阐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行星,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性办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学生积极查阅有关资料和参加课堂讨论活动,感受到世界是物质、普遍联系得和运动发展,世界发展是有规律,规律是能为人类结识,从而激发学生摸索宇宙和自然规律兴趣,增进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地球在宇宙中位置。
拟定理由:是核心知识,是阐明地球宇宙环境基本。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一教案 全册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从容说课本节涉及到许多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谈“天”是为了说“地”,讲述天体是说它们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强调宇宙的物质性;讲天体系统是为了说明宇宙有序、有层次,也是有结构的物质世界,要从天体层次中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太阳系的组成和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是为了证明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这些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
教学中要围绕地球这一主体,通过录像的放映和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探索,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镜头一拉一伸,即可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作好铺垫。
教学中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日地距离和地球本身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准确的认识,理解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并由此知道地球的特殊性。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讲义及补充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
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
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课标: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
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
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
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3.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构成科学的宇宙观,激起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文明的兴趣和决心。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必修第一册
[特别提醒] (1)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 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二、行星地球 1.太阳系中的主要行星
(行1)星三大类巨 远类行 日地星 行行: 星星::⑤木 ⑦①星_水天_、_星王_星⑥ 、、_②土_⑧__金星__海_星_王、星③地球、④火__星__ 同向性:绕日公转的方向大都是自__西__向__东__
D.地月系、太阳系、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
(1)C (2)C [第(1)题,本题考查天体的概念。轮廓模糊的星云属 于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属于天体,①正确;地球上的陨石、安全 回家的“神舟十号”宇宙飞船位于地球上,不是天体,②④排除;进 入绕月轨道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在宇宙空间运行的,是宇宙间存 在的物质,属于天体,③正确。综上,C 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 天体系统的层级。根据天体系统层级关系可知,最高级天体系统是可 观测宇宙,银河系的直径约 10 万光年,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地月系 是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属于太阳系。图中甲、乙、丙、丁天体系统分 别表示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C 项正确。]
4.树立宇宙是物质和运动的科学宇宙观。(人地协调观)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概念:宇宙中物__质__存在的形式。 (2)常见类型:星云、恒__星__、行星、卫__星__、彗星、流__星__体__等。
(3)请把常见天体及其特点对应连线。
2.天体系统 (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_吸__引_、相互_绕__转_,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自身条件主要是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 液态水的存在。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全册精品版
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全册精品版教学设计1《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宇宙环境”篇的组成部分。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普通的天体,认识地球的自转及因此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对整个地球环境有个基本的认识,可为后续“自然环境”篇的学习打好基础。
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
是学生从地理事实上升到地理科学的一个平台。
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接下来的地理天体计算等的学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学好这一课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有信心学好地理。
2.学时:一课时(45′)3.教材结构:概念周期恒星日地球的自转太阳日方向速度线速度角速度4.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特征及产生的自然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与角速度。
教学难点:自转的周期:太阳日和恒星日的理解和区别。
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二、学情分析:1.此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这部分内容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的年龄只有16、17岁,具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天性。
其认知水平正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入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
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事例及直观的表象信息,来呈现学习的内容。
此年龄段学生还具有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等特点,因此,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时地改变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2.知识技能基础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的自然现象,并且也有小学初中学过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的知识.并通过借助适当的辅助教学的过程,指导学生参与动手演示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这对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非常有效。
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自转的定义2.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别3.掌握地球自转的周期,区分恒星日与太阳日4.掌握地球自转的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计算方法和规律【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分析图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体验地理学习的思维过程。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优秀7篇)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优秀7篇)高中地理教案篇一第一节教学目标(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过程1、引入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引出本课主题“风”。
2、风的概念。
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
回顾热力环流的知识,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方向。
分三种情况归纳。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理想情况);(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风向垂直于地转偏向力(高空);(3)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时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近地面)。
小结。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和风有关的诗词或成语。
播放《风之谷》主题曲。
过渡:(1)给出材料“二战期间日本向美国发出的风战”,思考氢气球炸弹是如何从日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2)讲解小故事---“马纬度”问题和咆哮西风带的出现,让学生思考原因。
引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5、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6、利用三个假设来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1)假设1: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和公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形成单圈环流(2)假设2:地表均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视频播放:“新闻--全球高温都是副热带高压带惹的祸”重点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高中地理必修1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全套教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为高中地理必修1课程提供全套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
1. 地理学科简介
2. 地球与地图
3. 人口与城市
4. 区域可持续发展
教学计划
1. 第一周:地理学科简介
- 教学目标: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 教学资源:课本、地图、多媒体资料。
2. 第二周:地球与地图
- 教学目标: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图的基本要素。
- 教学方法:实地考察、地图绘制、互动游戏。
- 教学资源:实地考察点、地图制作工具、游戏道具。
3. 第三周:人口与城市
- 教学目标:掌握人口统计和城市发展的基本知识。
- 教学方法: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小组展示。
- 教学资源:人口统计数据、城市规划图、案例分析材料。
4. 第四周:区域可持续发展
- 教学目标: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 教学方法:实地考察、讨论分享、写作练。
- 教学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实地考察点、写作素材。
教学评估
1. 小组讨论与展示:每个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2. 书面测试: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形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3. 实地考察报告: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的情况撰写报告,评估其观察和分析能力。
参考资料
1. 《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
2. 互联网资源:地图软件、数据统计网站等
以上为高中地理必修1全套教案的概要,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全)
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全)课程简介本教案为高中地理必修1的全部教学内容。
该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研究兴趣和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掌握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3. 培养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4. 培养地理研究兴趣和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1. 地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地理学科的分类及各个学科的研究内容。
第二单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1. 地球的形状及其证明;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及其影响。
第三单元:地球的经纬度和地图1. 地球的经度和纬度及其测量方法;2. 地球上地图的制作和使用技巧。
第四单元:地球的自然环境及其变化1.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特点和相互作用;2. 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实验:进行地理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的思维交流和合作能力。
4. 观察和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和实地考察,加深他们对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考察学生对地理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3. 作业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强化概念和知识的掌握。
教学资源1. 教科书:《高中地理必修1》;2.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实验室设备和器材:地球仪、罗盘等;4. 实地考察场所和资料。
参考资料1. 小学地理教育指导纲要;2. 新课标地理教材标准。
以上为《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全)》的简要内容概述。
详细的教案内容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并培养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地球的运动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结合观测,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与方向。
(地理实践力)2.联系实际,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综合思维)3.动手绘制图示,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意义。
(综合思维)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A B C(1)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4.自转周期名称长度参照物恒星日23时56分4秒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太阳日24小时太阳5.(1)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均为15°每时。
(2)自转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特别提醒] 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是人们日常的计时单位,是指太阳东升西落再东升的周期,对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而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公转周期——1年名称参照物1年的长度特点回归年太阳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恒星年其他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公转的真正周期4.轨道特点: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公转速度图中位置时间速度公转位置A点1月初最快近日点B点7月初最慢远日点[特别提醒] 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随日地距离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北半球)夏半年公转速度较慢,用时多;而(北半球)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用时较少。
故北半球夏半年比冬半年时间长。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的含义: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23°26′。
2.影响——决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周期:一个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图表点拨] 教材第5页图1.5,该图展示出(1)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轨道;(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3)黄赤交角为23°26′;(4)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其与黄赤交角互余。
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通用12篇)
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1一、说教材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地理环境有气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构成。
水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陆地水与水循环》这节内容通过对陆地水体类型的介绍,水体类型转化规律的分析和水循环原理的剖析,使学生能对地球淡水资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从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理解水资源的性质,使学生明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海陆间循环的意义。
理解人类是如何水循环规律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能力目标1、通过水体类型及其转化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2、利用水循环过程的学习,学会绘制地理示意图。
德育目标通过陆地水体有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及其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因为这些知识是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正确理解水资源性质的前提。
更能使学生对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教学难点1、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规律。
2020-2021年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案() 中图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教案(2)中图版必修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明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2)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能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综合的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规律性及整体性,树立科学环境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2、教学重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教学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案例分析及学生讨论、探究的方法5、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指导学生进行课前探索:(出示阅读材料)某一地区自然环境中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之后,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面径流增加,对土壤冲刷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大气湿度减小,气候日渐干旱,整个自然地理景观发生了变化。
(学生思考)(1)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2)这一事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师归纳)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地理环境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称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出示案例加强学生的理解)案例1:案例2:案例3:(教师小结)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2)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学生活动)尝试动手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图(情景活动)假如你是旅游爱好者,从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沿途所看到的自然景观有何不同?(教师点拨)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可以说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2021)必修一 全册教案(付,96)
地球存在生命的三个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板书: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几种常见的天体 2、天体系统 3、八大行星 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二、行星地球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2.难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说明编制地质年代表的依据。 2.难点:运用地质年代表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三、教学方法 图表分析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第三节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作为最容易辨认的恐龙之一,是巨型恐龙中的明星,它们体型巨大,最大的身长 超过 36 米,脖子长度超过 6 米,尾巴长度更在 10 米以上。1.5 亿年前,在北美 洲大平原上,它们是最常见的巨型恐龙。然而,现在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通过化石 骨架来认识它们。身材这么庞大的动物为什么没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呢?地 球的环境都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
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说明它们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于圆的椭圆, 我们称之为近圆性。 (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板书]二、行星地球 [启发讨论]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存在生命繁衍的行星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地球为生命物质的存在提供了三个优越的条件,这也是其它行星不具 备的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1.496 亿 km),使地表平均气温为 15 度,有 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于水的液态存在。适合生物 呼吸的大气: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 化,形成了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海洋的形成: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及地 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等形成了原始大洋,地球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备注:此部分可以模拟演示或讲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假 设地球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大气、温度与地球 水的关系) [启发提问]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上存在有生命物质?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具有上述两项条件就可以存在的生命物质,而在宇宙中, 在其他的恒星系统中,是否也会存在像地球这样的天体?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 此,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正在不断地探索。 课堂小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套教案完美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套教案完美版教案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教学目标:- 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地球和环境;2.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3.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流程:1. 导入:引发学生对地理学的思考;2. 课堂讲解: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的兴趣。
教案二:地球的构造和内外圈层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内外圈层的特点;- 掌握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 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构造和内外圈层的特点;2. 地球的内部结构;3. 地壳运动。
教学流程:1. 导入: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球的思考;2. 课堂讲解:介绍地球的构造和内外圈层的特点;3. 实验活动:进行地壳运动的实验;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教案三: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水循环;- 掌握地球的水循环过程;-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上的水资源;2. 地球的水循环过程;3. 节约用水的意识培养。
教学流程:1. 导入:播放与水资源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思考;2. 课堂讲解:介绍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水循环过程;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节约用水;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以下类似,省略)教案四:地球的气候与天气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的气候与天气的基本概念;- 掌握气候与天气的形成与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气候与天气的基本概念;2. 气候与天气的形成与变化规律;3. 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培养。
教学流程:1. 导入: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引发学生对气候与天气的思考;2. 课堂讲解:介绍气候与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形成与变化规律;3. 实践活动:进行气象观测实验;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1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热点链接】2020年3月1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圆满完成。
这次试验充分验证了探测器与地面系统的接口匹配性和一致性,为中国飞船登陆火星打下了坚实基础。
按照科学家的测算,每隔约26个月,会有一段时间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窗口期。
决定最佳窗口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火星与地球的位置关系。
地球和火星绕日公转,每隔约26个月,地球会运行到与火星最近的位置,此时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窗口期。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水平1:通过观察影像资料,辨认主要天体类型;通过地理资料,归纳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水平2:通过图表资料,归纳主要天体的特征,说明天体系统的层级关系,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指出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判断天体类型,描述天体特征,绘制天体系统层次图,分析说明宇宙探索的意义。
水平4:通过图表资料,探讨存在生命的地理条件,探讨行星运动特征的形成机制。
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宇宙垃圾的危害,指出合理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途径,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
综合思维:分析行星运动特征,探讨存在生命的条件。
区域认知:运用地理位置的理论,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理实践力:观察星空,辨认主要天体,说明其所属的天体系统。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1)主要类型:01恒星、星云、02行星、流星体、03彗星等。
04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05云雾状外表的天体恒星由06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07发光的天体行星绕08恒星运行的天体,靠09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卫星围绕10行星运转的天体(2)概念:11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2.天体系统(1)形成: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12相互绕转。
(2)级别:由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13地月系、太阳系、14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汇编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汇编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天体系统的层次。
3.太阳系的组成。
4.地球的普通性与存在生命的条件。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常见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彗星、卫星等。
2.天体系统(1)形成: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
(2)层次: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2.八大行星(1)运动特征①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
②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
③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2)分类: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八大行星分为以下三类:①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②巨行星:木星、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2.存在生命的条件(2)自身的有利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温度适宜,利于生命形成和发展。
②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1.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2.总星系就是宇宙。
(×)3.月球不属于( D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4.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知识点一天体与天体系统[问题探究]结合天体系统示意图和材料,探究问题。
2015年7月13至14日,“新视野号”宇宙探测器飞临冥王星,并对冥王星进行了详细观测。
一年后,“新视野号”探测器将飞出太阳系,与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齐名。
探究1目前,能不能把“新视野号”归类为天体?当初发射时的“新视野号”算不算天体?提示:宇宙中各种存在形式的物质均为天体,目前“新视野号”正运行在太空中,并有独立的运行轨迹,因此可以归类为天体。
但发射时的“新视野号”因为仍在地球上,未进入宇宙,不是独立运行,还不算天体。
高一地理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优秀10篇】
高一地理教案高一地理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地理教案高一地理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完整版)
必修一(教案1)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 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200亿光年(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3)天体系统的形成及层次①形成:宇宙中的天体都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
天体之间由于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 ②层次:总星系⎩⎪⎪⎨⎪⎪⎧A :银河系⎩⎪⎨⎪⎧B :太阳系⎩⎪⎨⎪⎧C :地月系⎩⎪⎨⎪⎧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太阳系(1)组成: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彗星和其他小天体等。
(2)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A→H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颗大行星。
(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①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②巨行星:木星、土星(5)分类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④地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1.普通性:地球是银河系中普通的成员。
而在太阳系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性: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因此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所具备的生命存在的其他条件:(1)充足的水分;(2)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3)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四.运用拓展1.天体的类型和分类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体积、质量木星最大。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
高一年级地理上册教案5篇
高一年级地理上册教案5篇1.高一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4.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5.在实验演示、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难点】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法】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2.高一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
3.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归纳人口增长的特点。
2.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归纳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境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全集1一、课程标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
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2)教学重点•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
(3)教学目标•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
(4)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二、知识结构三、课时安排: 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
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
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
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
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阅读《探索宇宙》,你能说出一个星空神话的故事吗?教师举例:如患难与共的双胞胎兄弟、农神和她的女儿、埃及王后的秀发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上网查阅更多的星空神话。
【讲解】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活动】根据课本P6——活动,思考、计算并回答:①何为光年?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②计算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千米?③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总结】光年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为94608亿千米。
可见宇宙的半径=94608亿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
由此可见,宇宙的范围是极其宽广的,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
宇宙中的奥秘无穷,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板书)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板书)【教师提问】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①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什么天体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多少光年?②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哪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约有多少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的关系如何?③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什么天体系统?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恒星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4.2光年。
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恒星和星云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已超过1250亿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的所有天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
第二课时2、太阳系和地月系(板书)【教师提问】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①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中心天体什么?为何说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②太阳系中的行星可分哪两类?与太阳比其质量和体积有何特点?能否自身发光?③组成地月系的天体有哪两个?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的质量占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约99.86%,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行星包括了九大行星和成千上万颗的小行星两大类,质量和体积比太阳要小得多,本身不发光。
而地月系则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
【小组活动】根据课本P8——图1—3及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并回答:①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是哪九颗?请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排序。
②九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有何共同特征?③请正确描述小行星带的位置④目前已观测到的彗星有多少颗?说明彗星绕日公转的轨道。
【教师总结】九大行星是绕日运行的主要天体,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绕日公转具有共面、同向和近圆性的特点。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目前已观测到的彗星约有1600多颗,彗星绕日公转的轨道为扁长轨道,有些是扁长的椭圆轨道。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哈雷彗星,绕日公转周期约为76年。
【活动】观察月相一个月。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板书)【讲解】从地球的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但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在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从这种意义上说,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学生阅读】课本P10的阅读材料,明确在地球之外,高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极大。
【小组活动】课本P11活动1,思考、讨论并回答:①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有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
②假如太阳光照条件变得不稳定,或者太阳突然消失了,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并对此答案作出解释。
③请从九大行星的运行特征分析,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是否稳定和安全?④除地球外,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个?并简述理由。
【教师总结】①日地距离适中,使温度介于0~100℃之间,水呈液态状态;地球大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大气。
②太阳的光照条件一旦发生变化,那么地球上所得的热量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温度和水的相态,以至于影响到生命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也可能随之而消失。
③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
④因火星与地球在距日距离、公转周期等方面与地球相似,故火星上可能会存在生命物质。
【学生课外活动】选择一种你最为擅长的方式,向家人、朋友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交流。
四、板书提纲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2、太阳系和地月系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从容说课承接上节太阳系内容的教学,本节包括“为地球提供能量”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两部分内容。
“为地球提供能量”中给出四幅直观图片,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因为每个学生对太阳的影响都有亲身体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通过学生的探究过程,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是导致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的形成的根本原因,并学会三维图表分析和地理比较。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教学中,可以用具体的某地某时太阳活动影响短波通讯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投影展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再带领学生认识黑子和耀斑这些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并强调太阳活动的整体性,最后再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相关性)。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学会分析表达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图。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分析图片形成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3.参与探究活动,利用图表分析法初步掌握三维空间分布图的判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书本插图、太阳能量来源录像、课件、投影设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宇宙中有各种天体,那么什么叫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请大家看投影,填写有关内容(投影)天体系统的级别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说出九大行星的位置。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哪些?(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海洋的形成)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什么?(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什么?(太阳)很好,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推进(新知识传授)[教师精讲]师:太阳在宇宙中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生存的地球。
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
“万物生长靠太阳”,靠的就是太阳能够为地球提供能量,这是太阳对地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贡献。
下面请大家看教材P8的四幅图,根据你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