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理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归纳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6e6fdb3186bceb19e8bbbc.png)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归纳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国(海陆位置);中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纬度位置)。
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
2、我国领土的四端:最北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
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多)。
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的五个时区,采用东八区的区时,即“北京时间”。
3、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从北往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东临太平洋。
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4、我国三大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两大海峡:台湾海峡(属东海)、琼州海峡。
5、我国陆上疆界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按逆时针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自北向南依次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6、我国三级行政区划:①省(自治区、直辖市)②县(自治县、县级市)③镇(乡)。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7、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为13.7亿,约占世界的1/5,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最多的省是广东,最少的是澳门。
8、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大体可从黑龙江的黑河市到云南的腾冲县划一条直线(即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面积占43%,人口占94%;此线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人口稀疏,面积占57%,人口仅占6%。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知识点考点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知识点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ee1aa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4.png)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知识点考点第一章疆域和人口--从世界看中国1.1辽阔的国土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
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我国东部临海,海岸线较长,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西部内陆可与欧洲往来。
大部分处于温带,气候南北差异大,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我国海陆兼备,对外交往优越。
3.我国疆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南沙群岛南缘北纬4°附近的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4.邻国: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隔海相望:韩、日、菲、马、文、印。
5.我国从北向南依次分布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舟山群岛是我国的群岛。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6.我国的专属经济区,为我国领海以外并邻接临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伸至200海里。
7.北回归线由东到西依次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8.省级行政区简称来历:取全称中的一个字,如京、津、黑;用山水名称,如皖、陇、闽、赣;用本省历史名称,如晋、冀、鲁、豫。
1.2众多的人口1.2005年1月6日,我国总人口已达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西北部人口稀疏分散。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4.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回族。
5.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第二章自然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八上地理湘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上地理湘教版第一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e797f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6.png)
第一章必背知识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中国东临太平洋,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位于亚洲的东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对比之前学过的日本(海洋国家),我国的邻国蒙古、不丹、尼泊尔与老挝都属于内陆国家。
)(2)纬度位置:A.温度带(寒温热):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北回归线穿过我国领土的南部“云南省(云)、广西(桂)、广东(粤)、台湾(台)”,没有寒带。
B.纬度带(低中高):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有一部分的低纬度。
(3)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2.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利于多种农业经营和旅游业的发展。
(纬度影响气候!!)(2)海陆位置:①东临太平洋,有利于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夏季风或叫做东南季风)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给我国带来降水的是夏季风,使得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②东临太平洋,海洋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进行贸易往来。
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常考察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3.中国领土四点(1)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53°N(2)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4°N(3)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 135°E(4)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
→73°E(1)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2)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
(3)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
(4)陆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
三沙市是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行政区,是全国总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城市。
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中国的岛屿:台湾岛(我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第二,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的近海:自北向南(面积由小到大):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中国的内海:渤海、琼州海峡中国的海峡:琼州海峡、台湾海峡我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在东海,属浙江(浙)中国有14个陆上邻国(与我国海陆相邻的国家:朝鲜和越南)朝鲜、俄罗斯(与我国有两处不连续接壤)、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与我国有三处不连续接壤)、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5.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我国行政单位分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区)、镇(乡)我国各省份的名称(写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要记牢,打好基础。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c86e9552cc58bd63086bd85.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或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或中纬度),小部分在热带(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没有寒带(北极圈没有穿过我国)。
2.位置的优越性(此部分作为了解,常见为选择题)(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辽阔的疆域3.领土的四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约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产生气候差异。
例如:当海南岛春耕大忙的时候,黑龙江仍是冰天雪地。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约135°E)。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约73°E)。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2°),产生时间差异。
例如:当我国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却繁星满天。
注意:我国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
4.我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5.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注意方向):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
6.我国岛屿众多,台湾岛为第一大岛。
热点岛屿:钓鱼岛(属于东海)、黄岩岛(属于南海);领海宽度为12海里。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知识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e3877331b765ce050814f9.png)
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
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辽阔的疆域:1、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最西: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居第3位。
1、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平洋。
海岸线长1.8万千米。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三、众多的邻国1、陆界线:2万多千米2、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早在春秋战国,清朝影响最大。
二、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2、 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3、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1)名称:P6的三字经(2)简称和行政中心:P8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1、总量:2000年达12.95亿;占世界21.2%。
2、省区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门。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2、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直线上升。
3、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人口迁移三、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
(沿海河湖、平原、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2、农村、城镇人口他布特点: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通用6篇)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444f0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8.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通用6篇)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篇第一节中国的气候我国气候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多特殊天气;④多旱涝灾害。
一、气候复杂多样1、气候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1) 气温分布与温度带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大。
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的影响。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气温都较高。
成因:纬度位置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处是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区;气温最高处是海南省南部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夏季温度低的原因是海拔高。
(2)我国习惯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这样划分是根据≥10℃的积温来划定。
另外,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P35的表格,记图2-22、23、24、25、26、27、28(2)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干湿地区空间上分布即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受夏季风影响。
时间上分布即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降水年际变化大。
(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数渐少,总量渐少,但集中在7、8月;降水年际变化渐大)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的东北部的火烧寮(雨极),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我国的干湿地区:P37表格科学家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干湿地区的植被类型1、季风气候显著,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1) 什么是季风:夏季——偏南风(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冬季——偏北风(2)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降水和时空分布(降水分配不均,集中于夏季,且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 夏季风影响雨带推移及带来的旱涝灾害,P40第二段(1)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为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和我国的一月份( 0℃ ) 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 ), ( 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一致。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___湘教版_5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___湘教版_5](https://img.taocdn.com/s3/m/d4291e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5.png)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居世界第三位, 位于亚洲东部, 太平洋的西岸。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小部分位于热带。
2.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为中心线,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海南), 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新疆),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黑龙江)。
3、我国东临海洋, 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第一大岛台湾岛, 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4.我国陆上国界漫长, 达2万平方千米, 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
有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自北向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5.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 包括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6、目前人口数为13.7亿。
东西人口分界线: 黑河—腾冲线以东南人口密集, 以西北人口稀少。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部人口多, 西部人口少。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8、我国共有56个民族, 各民族中, 汉族人口最多, 少数民族中, 壮族人口最多。
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 交错杂居。
汉族分布最广, 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部地区。
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的泼水节;中华民族的端午节。
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9、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10、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气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 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降水;②交通: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湘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课本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课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27c2a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b.png)
湘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课本知识点总结要学好一本书,读好一本书,用好一本书,就要认真研究运用八年级地理目录这个眼睛,先从目录开始。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上学期地理课本目录湘教版, 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课本目录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三节中国的人口第四节中国的民族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五节自然资源概况第六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七节中国的水资源第八节中国的海洋资源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第二节工业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湘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课本知识点总结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两大主要特征。
季风气候的特征是: 冬季吹偏北风, 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 温暖湿润。
季风和季风的形成: 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
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
其界线大致是: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气温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南北差异大;降水主要受海陆位置(季风)的影响, 东西差异大;地形, 指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的影响, 地形多种多样使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3.气候的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优点是:复杂多样的气候, 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 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季风气候区广大, 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 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 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
我国气候的主要缺点是:受季风强度的影响, 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 易产生水旱灾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 危害农作物的收成。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06710f05f5335a8102d220c4.png)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位置和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岛屿:台湾岛、海南岛;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d7fb5b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d.png)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第一单元:地球面貌-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椭球体的-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四季: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所以地球离太阳近的时候季节较热,远离太阳时季节较冷第二单元:大洲与大洋- 大洲的特点:大陆大体上呈东西走向,北部高南部低- 大洲的划分:按极地与非极地划分,共分成两大洲- 大洲的分布:大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大部分是洋面第三单元:水资源与水环境- 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 水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水资源供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 水环境的保护: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防止水污染第四单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自然环境的地域特点:自然环境根据地表形态、气候、植被等因素的不同,呈现出地域特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较大,如开发利用、污染等- 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保护自然环境关乎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应重视环境保护第五单元:人口与城市- 人口的分布: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等地- 人口的变动:人口变动受出生率、死亡率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的划分与特点:城市根据人口规模、功能等因素进行划分,具有发达的经济和社会功能第六单元: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类型:农业可分为农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 工业发展的意义:工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的分布:工业分布主要受能源、原料、交通等因素的影响第七单元:交通与通信- 交通方式的分类:交通方式可分为水路、陆路、空运等- 交通发展的特点:交通发展具有技术先进、高速度、大运量等特点- 通信的发展:通信方式从传统的书信交流到现代的手机、互联网等第八单元: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的形成:各地域特色的形成受地理条件、气候、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地域特色的体现:地域特色体现在地貌、资源、民俗等方面- 地域特色的保护与利用:保护地域特色,发展旅游业等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知识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a097dac1c708a1284a44d1.png)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大部分属北温带,2、国土辽阔: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 3 位3、领土四至:最北端为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4、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
较大的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
第一大岛台湾岛。
我国领海宽度是12海里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有14 个陆上邻国,。
六个海上邻国。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与朝鲜,越南两国海岸相邻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1、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中国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第三节:中国的人口1、中国总人口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3、我国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4、我国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待续增长,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5、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也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成员。
汉族人口众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被称为少数民族。
八上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湘教版
![八上地理第一章知识点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54bf56a417866fb84a8e98.png)
八上地理知识点总结1.1位置和疆域1.我国地理位置:东半球 、北半球;亚洲(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位于 中纬度地区,属于 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 热带,无寒带。
2.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东临太平洋,降水丰富,利于农业生产; 沿海多港口,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对外交流与合作 。
3.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万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3位,仅次于 俄罗斯和加拿大。
领土四至点:最北端:黑龙江省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N 53多) 最南端:海南省 南沙群岛曾母暗沙(N 4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省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E 135多)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E 73附近)4.疆域辽阔:(记图P5)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2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14个陆上邻国: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斯坦,还有阿富巴斯坦;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缅甸老越南。
6个隔海相望: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2个海岸相邻:朝鲜、越南。
划线的国家掌握地图上的位置。
岛屿与群岛(最大的岛台湾岛、海南岛、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黄岩岛、钓鱼岛)。
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海峡(琼州海峡、台湾海峡)。
5.行政区划:(P8图表)熟记34(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个省的名称、位置、简称、行政中心、形状。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云或滇)、广西(桂)、广东(粤)、台湾(台)。
跨纬度最大的省海南省,跨经度最大内蒙古,面积最大、邻国最多新疆,面积最小澳门特别行政区 ,全部位于热带的海南、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2人口和民族6.我国人口突出特点是人口数量第一,人口增速较快,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为了使人口数量增长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8a09c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c.png)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学习方法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中的文字资料、图表,以及其他资料,包括习题和课外阅读材料等,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纬线和经线:纬线是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3、纬度和经度:纬度是指某点沿地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经度是指某点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
三、世界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温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温带针叶林气候。
3、寒带气候:极地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四、世界人口和民族1、世界人口:目前世界上约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0个。
2、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西部和欧洲北部。
3、民族和语言:世界上约有2000个民族,使用约3000种语言。
五、世界地理区域1、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复杂多样。
2、欧洲: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地势平坦,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洲。
3、非洲:非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热带草原面积广阔。
4、大洋洲: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个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5、南美洲和北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北美洲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六、世界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全球土地资源总量有限,但各国土地资源的情况不同。
2、水资源: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不仅在地区上分布不均,而且在时间上分布也不均。
3、矿产资源:全球矿产资源的储量有限,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储量不同。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2c864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6c.png)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的位置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海陆兼备的国家。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少部分处于热带,没有寒带。
中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有三个方面:一是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中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二是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于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中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三是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辽阔的疆域中国的领土四端分别是:最北的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的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最西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中国的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岸线长1.8万千米。
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领海宽度12海里。
中国的陆地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行政区划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县、镇三级及特别行政区,共有23个省和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如下: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一,2010年达到13.7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
湘教版八上地理知识点
![湘教版八上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5065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5.png)
湘教版八上地理知识点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主要包括地球与地理、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中国、中国工业大省等几个知识点。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理1.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呈略扁球形,自西向东自转,同时沿着椭圆形的轨道绕太阳公转。
2.地球的结构与圈层: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圈层包括固体圈层、流动圈层和环流圈层。
3.七大洲的分布: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七大洲,即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4.五大洋的分布:地球上的海洋主要分布在五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和北冰洋。
5.地球上的天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等。
第二部分:中国幅员辽阔1.中国的位置与边界:中国位于东亚,东临韩国和日本,南临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西邻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北濒俄罗斯和蒙古国。
2.中国的形状与气候:中国东部三面临海,形状宛如一只鸡。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3.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平原、盆地、山地和丘陵等。
4.中国的城市与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5.中国的交通与通信:中国交通发达,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交通,通信工具普遍使用。
第三部分:资源丰富的中国1.中国的农业资源:中国农业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农田、水资源以及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等。
2.中国的水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资源等。
3.中国的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铝矿石等。
4.中国的林产资源:中国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主要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竹林等。
5.中国的能源资源:中国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水电、风能和太阳能等。
第四部分:中国工业大省1.工业大省的定义与特点:工业大省是指工业发展相对较快、工业规模较大的省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b560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c.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研究地球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探索地球上的各种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
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地理科学研究的方法。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到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地图及其使用地图是地理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通过地图可以观察和研究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
地图的使用需要了解地图的构成要素和表示方法。
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比例尺、图例、方位标识和地图题名等,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地图的表示方法包括分级法、符号法、色阶法和等高线法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展示不同的地理现象。
在使用地图时,我们需要注意比例尺的换算、图例的解读以及方位标识的理解。
二、地理坐标和地图格网地理坐标是描述地球表面位置的方式,主要包括经度和纬度两个方面。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用来表示东西方向位置。
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与赤道之间的夹角,用来表示南北方向位置。
通过地理坐标,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位和描述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地图格网是为了更加方便地定位和描述地球上各个地理要素而设置的网格系统,它将地球表面分割成无数的小方格,并通过网格线标示出不同的地理坐标。
三、地理环境和地理要素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要素所构成的整体。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主要指的是地球上的地貌、气候、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
人文环境主要指的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要素。
地理要素是地理环境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土地、气候、植被、水系等自然要素和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等人文要素。
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地球上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
四、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略呈扁球状的椭球体,其极轴和赤道轴的长度不同,造成了地球的形状不规则。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
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进行旋转,一次自转完成称为一日,它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湘教】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2c185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c.png)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中国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3)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
(4)优越性:①跨纬度大,气候多样,自然环境复杂,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①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多良港可以发展海洋事业;陆上邻国众多,陆上交通便利,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2.辽阔的疆域(1)陆地大国:领土四至点最北点: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o N附近)最南点: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o N附近)最东点: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o E附近)最西点:帕米尔高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3o E附近)东西跨经度有62o多,跨5个时区;——产生时差南北跨纬度近50度,约为5500多公里。
——产生温差(2)海洋大国:①临四海一洋:临海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海岸直接临太平洋。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①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领海宽度是12海里;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大的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
(3)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我国的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
面积最大的两个岛屿是:台湾岛和海南岛。
3.众多的邻国(1)陆上国界线长2万多千米,共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2)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
4.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省级行政单位:共有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省级行政区之最: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是新疆。
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
既有临海又有邻国的是:辽宁省(渤海、朝鲜)、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海、越南)(4)北回归线穿越的省区(自西向东):云南、广西、广东、台湾(5)有两个简称的省区:云或滇、贵或黔、川或蜀、陕或秦、甘或陇、沪或申速记顺口溜: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5.人口和民族(1)人口数量:中国总人口数为14.1亿(2020年),约占世界总人口数1/5,人口基数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理,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5、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
(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辽阔的疆域: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居第3位。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1)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海岸线长1.8万千米。
(2)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3)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领海宽度12海里。
(4)钓鱼岛位于东海、黄岩岛位于南海。
(P5地图)
三、众多的邻国
1、陆界线:2.2万多千米
2、陆上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部还有缅甸,老挝,越南。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2、 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我国有北回归线穿过的行政单位自东向西依次是:台湾省(台)、广东省(粤)、广壮族自治区(桂)、云南省(云或滇)
我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行政单位
简称
行政中心
行政单位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海南省
琼
天津市津
天津安徽省皖
合肥上海市沪或申上海江西省赣
南昌重庆市渝
重庆青海省青
西宁河北省冀
石家庄
贵或黔贵阳河南省豫
郑州甘肃省甘或陇兰州山西省晋
太原陕西省陕或秦西安山东省鲁
济南四川省川或蜀成都湖北省
武汉
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湖南省湘
长沙
香港
港
香港
广东省粤
广东
澳门
澳
澳门
黑龙江省黑
哈尔滨台湾省台
辽宁省
辽
沈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乌鲁木齐
吉林省
吉
长春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江苏省
苏
南京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浙江省
浙
杭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福建省
闽
福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总量:2010年达13.7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2、省区分布:最多:广东省;最少:澳门。
3、我国人口突出特点: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2)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稠密);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稀疏)。
(分布特点:沿海河湖、平原、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
2、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3、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澳门;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西藏自治区
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坚持落实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一、56个民族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91.5%,少数民族占8.5%。
2、少数民族人口不一: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多。
3、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
二、这是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台湾为高山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1彝族——火把节,葫芦丝傣族——泼水节、孔雀舞,两面鼓维吾尔族——手鼓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马头琴汉族——赛龙舟,端午节朝鲜族——长鼓舞、跳板
藏族——晒佛节高山族——丰收节回族——开斋节壮族——三月三苗族,侗族——芦笙
2 侗族的特色建筑——风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