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童谣之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童谣之文化内涵
小时候,奶奶常常抱着我坐在院子那张锈迹斑斑的长椅上,我听着奶奶的童谣慢慢入睡,很温馨,很温暖。长大后,随着知识的丰富,我慢慢知道,也开始学习作为潮汕人必懂的潮汕文化——潮汕童谣。
作为潮汕文化的一部分,潮汕童谣历史悠久,它不仅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音韵,对古汉语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其反映的靠海吃海、出洋过番、敬神事鬼等充满海洋气息的民俗风情,彰显着潮汕独特的地域色彩,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但由于时下信息化时代的大众传播,信息获取渠道及娱乐方式的多元化,造成了童谣的边缘化,很多地方童谣多难逃被弱化的命运。但是,潮汕童谣却以其根植于民间厚土的生命活力,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呼唤着地方族群的记忆。研究潮汕童谣我们发现,潮汕童谣除了具有口头性、民间性、歌谣性和儿童性等一般童谣的共同特征外,在词汇使用等方面还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潮汕童谣注重语言的音乐性。强调音韵节奏因素是童谣的一个显著特征,押韵是构成童谣音韵美的重要手段,它能使诗歌产生鲜明的节奏感,从而收到特殊的听觉效果。如《凤鸣》:“凤凰鸣,湖水清,潮州出公卿。凤凰鸣,东湖成,潮州大中兴。”用普通话念这首童谣时发现“鸣”、“清”、“卿”、“兴”都是押[in]韵,“成”在这里就不押韵了。而在潮汕话中“鸣”、“清”、“卿”、“兴”、“成”的韵都是发[en]的,是句句押韵。
保留很多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只在个别书面语中出现的词汇是潮汕童谣的另一重要特点。在潮汕童谣中如:“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钱银知寄人知转,勿忘父母共妻房。”(《一溪目汁》)老鼠拖猫上竹竿,尼姑抱仔去踢跎,人呾尼姑做有仔?尼姑听着无奈何。(《老鼠拖猫上竹竿》)“目汁”,眼睛流出的液体,指眼泪。“踢跎”即游玩。“东司”即厕所。“行”即走。“食”即吃。“晏”即晚等等。这些词语都是古汉语在潮汕方言中的遗留。
另外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由于潮汕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潮汕人常向大海和江河讨生活,海鲜及河鲜成了潮汕人日常饭桌上的菜肴,童谣中也常出现这些水产品的身影,如《天乌乌》:“天乌乌,挈枝锄头去巡埠,巡着鲤鱼偷娶嬷,龟企灯,鳖打鼓,蟟蟜扛新娘,虾姑背囊箱,水鸡担布袋,田蟹来相贺,弟啊弟,你个新娘真秀丽,绿豆目,相公鼻,鼻屎耙落一粪箕。”从这首童谣中我们也认识潮汕地区水产的丰富及水产烹调方式的多样性。
不仅如此,潮汕童谣还深深反映了潮汕人民的生活实况以及风俗习惯,充满着方言的趣味和乡土情趣,承载着潮汕人精明务实、勇于开拓的精神特质,它在词汇使用及反映民俗等方面都彰显着潮汕独特的地域特色。所以,潮汕童谣作为潮汕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应该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以其轻快明朗的语调,蓬勃向上的精神,呼唤着人们对历史和童年时代的回忆,传承和弘扬咱们的潮汕文化,为潮汕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