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维生素的测定复习题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c6fc912e3f5727a4e962cb.png)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X型题1.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第一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时,若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nm范围内,并由第15题项下计算出的吸收度比值的差值均不超过±0.02,则于328nm波长处测得的吸收度(A328)则应A.直接代入=A328/(C·L)计算B.直接代入A328(校正)=3.52(2A328-A316-A340)计算C.不能用本法,应改用第二法测定含量D.不能用本法,应改用皂化法测定含量E.应按A325(校正)=6.815A325-2.555A310-4.260A33n进行校正后计算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2.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维生素E中特殊杂质--生育酚的检查如下:取本品0.10g,加无水乙醇5ml溶解后,加二苯胺试液1滴,用硫酸铈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硫酸铈滴定液(0.01mol/L)不得超过1.0mI。
计算维生素E中生育酚的限量为(生育酚的分子量为430.0,生育酚与硫酸铈的摩尔比为1:2)A.4.0%.B.2.5%.C.8.0%.D.4.0%.E.1.8%.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特性部分是A.类似糖的结构B.二烯醇C.羰基D.内酯环E.多羟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4.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加硝酸呈色反应鉴别维生素E时,溶解试样的溶剂应为A.水B.乙醇C.无水乙醇D.乙醚E.无醇氯仿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5.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时的换算因数(1900或1830)是表示A.IU/gB.效价(IU/ggC.效价(IU/g)/ (λmax)D.效价(1U/g)/AmaxE.(λmax)×1900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6.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等波长差法测定的维生素类药物应为A.维生素AB.维生素A醇C.维生素ED.维生素A1E.维生素A醋酸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7.维生素A不溶于以下哪种溶剂A.乙醚B.氯仿C.乙醇D.水E.环己烷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8.若[A328(校正)-A328]/ A 328 ×100%.所得值小于-15%.或大于+3%.,此时处理的方法是A.改用第二法进行测定B.按A325(校正):6.815 A325-2.555 A310-4.260A334式校正C.按A328(校正):3.52(2A 328-A316-A340)D.不用校正,可直接用于测定E.色谱法分除未皂化部分后再测定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9.《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检查维生素C中铜与铁的方法是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可见分光光度法D.TLCE.荧光分析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10.第二法测定维生素A醇的重要步骤是A.皂化B.水解C.酯化D.氧化E.纯化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11.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维生素A的含量表示方法为A.百分含量(g/ml)B.单位含量C.百万分之几D.百分含量(g/g)E.生物效价[国际单位(IU/g)]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12.以下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中,不依据药物还原性者为A.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B.硫色素反应鉴别维生素B1C.硝酸反应鉴别维生素ED.GC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E.铈量法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或检查维生素E中游离维生素E的限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13.每1国际单位维生素A醇相当于本品的重量为A.0.344μgB.0.300μgC.0.344mgD.0.344ngE.0.300mg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14.JP(14)采用HPLC测定维生素E含量时的具体方法为A.对照品对照法B.内标法C.面积归一化法D.保留时间法E.内标加校正因子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15.取某一维生素类药物适量,加无水乙醇溶解后,加硝酸,75℃加热15min,溶液则显橙红色,该药物应为A.维生素EB.维生素CC.维生素AD.维生素B1E.维生素类药物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16.《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A.维生素AB.维生素A胶丸C.维生素CD.维生素EE.维生素B1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17.维生素C的鉴别试验是A.水解后氧化反应B.与硝酸银试液的反应C.红外光谱法D.与二氯靛酚钠的反应E.硫色素反应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18.维生素A的来源主要为A.植物中提取B.动物中提取C.鲸鱼D.鱼肝油E.人工合成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19.《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第一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时,其测定波长有A.325nmB.328nmC.310nmD.316nmE.340nm正确答案:B,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20.常用于维生素A的鉴别试验为A.硫色素反应B.紫外吸收光谱C.三氯化锑呈色反应D.硝酸呈色反应E.薄层色谱正确答案:B,C,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21.不能使维生素C褪色的试剂为A.碘试液B.亚甲蓝试液C.2,6-二氯靛酚钠试液D.甲基橙酸性指示液E.结晶紫的冰醋酸溶液正确答案: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22.由维生素A被氧化而产生的杂质为A.环氧化物B.过氧化物C.维生素A醛D.生育红E.维生素A酸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23.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时,选择波长的原则为A.第1点的波长为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λ1)B.第1点的波长为维生素A的最小吸收波长(λmin)C.第2点和第3点的波长在λ1的左侧D.第2点和第3点的波长在λ1的右侧E.第2点和第3点的波长在λ1的两侧(λ2与λ3)正确答案:A,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24.采用水解后氧化反应鉴别维生素E时,应使用的试剂为A.醇制氢氧化钾B.乙醚C.三氯化铁的乙醇液D.硝酸E.2,2’-联吡啶的乙醇液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25.维生素A的氧化物一般为A.维生素A醇B.维生素A3C.维生素A酸D.维生素A醛E.环氧化物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26.维生素B1的沉淀反应为A.与三氯化铁反应B.与硝酸反应C.与碘化汞钾反应D.与硅钨酸反应E.与苦味酸反应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27.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的原理主要基于A.杂质的最大吸收范围在310~340nmB.物质对光吸收具有加和性C.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范围在325~328nmD.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波长范围内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增加,吸收度变小E.维生素A和杂质的吸收光谱互不重叠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28.水解后氧化反应鉴别维生素E所需用试剂有A.硝酸B.三氯化铁试液C.醇制KOH试液D.乙醚E.2,2’-联吡啶的乙醇溶液(0.5→100)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29.《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主要依据是A.维生素A中含有杂质B.溶剂油干扰测定C.杂质吸收在310--340nm范围内呈一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加吸收度变小D.物质对光吸收的合性E.Lmmbert-Beer定律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0.维生素A不具有的性质为A.紫外吸收B.还原性C.与强酸的呈色反应D.与硝酸银试液的沉淀反应E.与三氯化锑的呈色反应(Carr-Price反应) 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1.《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GC测定维生素E含量的色谱条件是A.载气为氮气B.硅酮(OV-17)为固定相C.检测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D.热导检测器E.三十二烷为内标物质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2.维生素E的鉴别试验有A.水解后氧化反应B.与硝酸银的反应C.与二氯靛酚钠试液的反应D.硫色素反应E.与硝酸的反应正确答案:A,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3.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时,需用的试剂有A.盐酸溶液(9-1000)B.稀醋液C.淀粉指示液D.碘化钾淀粉指示液E.碘滴定液(0.1mol/L)正确答案:B,C,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4.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等波长差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所选用3个点的相应波是A.λ1=325nmB.λ2=310nmC.λ1=328nmD.λ2=316nmE.λ3=340nm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5.若第15题中计算得的吸收度比值与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的比值分别进行比较,有一个或几个超过±0.02时,则应A.直接用于328nm波长处测得的吸收度(A328)B.于326~329nm波长范围内选数个波长并分别测定吸收度后,求出平均值,计算结果C.按×100%.计算所得数/1328值在±3%.范围内,可直接用A328D.若按×100%.计算所得几328数值在-15%.~-3%.之间,A328必须按规定进行校正后方可用于计算结果E.若按×100%.计算所得数值小于-15%.或大于+3%.,则不能采用第一法,而应采用第二法(皂化法、6/7定位法、等吸收度法、几何法)进行测定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6.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的鉴别维生素E的反应为A.硝酸呈色反应B.水解后氧化反应C.与2,6-二氯靛酚反应D.硫色素反应E.与硝酸银反应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7.维生素E中特殊杂质生育酚的来源、检查原理与方法是A.维生素E酯键断裂生成生育酚B.生育酚具还原性C.以硫酸铈氧化生育酚D.用硫酸铈滴定法进行检查E.以消耗硫酸铈滴定液(0,01mol/L)的体积(1.0ml)控制其限量为2.15%.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8.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时,需用的试剂有A.丙酮B.甲醛C.淀粉指示液D.稀醋酸E.碘滴定液(0.1mol/L)正确答案:A,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39.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因素有A.异构体B.氧化物C.溶剂油D.中间体E.共存物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40.维生素E中生育酚的检查所用试剂有A.硝酸B.三氯化铁C.乙醚D.硫酸铈滴定液E.二苯胺试液正确答案: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41.规定检查维生素C中的铜与铁的原因在于A.铜与铁可和维生素C成盐B.铜与铁可与维生素C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C.铜与铁可促进维生素C的氧化D.铜与铁会加速维生素C的分解E.铜与铁会降低维生素C的生物活性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42.硫色素反应鉴别维生素B1时,所需试剂有A.NaOH试液B.醇制KOH试液C.正丁醇D.铁氰化钾试液E.三氯化铁试液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43.维生素B1(盐酸硫胺)的鉴别反应为A.水解后氧化呈血红色反应B.沉淀反应C.硫色素反应D.与碱性酒石酸铜的反应E.与碘的反应正确答案:B,C,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44.维生素E含量测定的方法一般有A.硫酸铈滴定法B.HPLCC.GCD.TLCE.IR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45.维生素A的药用形式为A.维生素A醇B.维生素A醛C.维生素A酸D.维生素AlE.维生素A醋酸酯正确答案:A,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46.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时,按照三点波长的选择方法不同又分为A.等波长差法B.代数法C.等吸收度法D.6/7定位法E.几何法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47.维生素B1的鉴别反应有A.与硝酸银试液的反应B.与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的反应C.与硝酸的反应D.硫色素反应E.Cl-的反应正确答案: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48.维生素B1能与碘、碘化汞钾、三硝基酚(苦味酸)、硅钨酸等发生沉淀反应的原因在于A.维生素B1分子结构中的氯离子B.维生素B1分子结构中芳伯氨基C.维生素B1分子结构中的杂环结构D.维生素B1分子结构中的嘧啶环E.维生素B1分子结构中的噻唑环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49.水解后氧化反应鉴别维生素E的原理包括A.维生素E于碱性溶液中水解为生育酚3+</sup>氧化为对-生育醌,Fe<sup>3+</sup>被还原为Fe2+” value1=“B”>B.生育酚被Fe3+氧化为对-生育醌,Fe3+被还原为Fe2+C.Fe2+与2,2’-联吡啶生成血红色的配位离子3+</sup>与联吡啶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 value1=“D”>D.Fe3+与联吡啶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E.Fe2+与铁氰化钾生成蓝色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50.维生素C规定检查的杂质有A.硒B.氡C.铜D.铁E.钙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51.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GC测定维生素KB寸的色谱条件包括A.氮气B.硅酮(OV-17)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D.三十二烷E.热导检测器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52.维生素C的鉴别试验为A.与硝酸银的反应B.与亚甲蓝、高锰酸钾、磷钼酸、碘、碱性酒石酸铜等氧化剂的反应C.与2,6-二氯靛酚的反应D.糖类性质的反应E.紫外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53.维生素E与硝酸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原理包括A.维生素E的还原性B.维生素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生育酚C.生育酚再被硝酸氧化为生育红D.硝酸氧化维生素E呈桃红色E.维生素E与硝酸生成盐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54.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方法有A.紫外分光光度法B.三点校正法C.第一法D.第三法E.第二法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55.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杂质为A.维生素A2B.鲸醇C.维生素A的异构体D.维生素A氧化物E.维生素A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56.维生素A中的杂质有A.异构体B.中间体C.氧化物D.聚合物E.去氢维生素A和去水维生素A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维生素C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维生素C的提取及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23c17663b3567ec102d8ab4.png)
多酚氧化酶的性质
• 多酚氧化酶的作用 :催化的反应 • 多酚氧化酶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 底物专一性(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 ) • 底物浓度 • 酶浓度 • 氢离子浓度 (移液管)
四、操作要点
• 公用试剂的使用、玻璃器皿清洁、定量、定时
离心机及其使用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对混合液(含有固形物)进行 分离和沉淀的一种专用仪器。 普通(非冷冻)离心机:转速小于4000rpm(Rotate Per Minute ),台式高速离心机最大转速可18000rpm。 低速冷冻离心机 :转速一般不超过4000rpm 高速冷冻离心机 :转速可达20000rpm,收集微生物、 细胞碎片、细胞、大的细胞器、硫酸沉淀物以及免 疫沉淀物等。 超速离心机 :转速可达50000rpm,能使亚细胞器分 级分离,并用于蛋白质、核酸分子量的测定等。
五、思考题
• 为什么滤液为红色时应重新取材提取多酚氧 化酶?
• 怎样可以使切好的土豆丝不变色? • 怎样配制1000ml柠檬酸缓冲液(0.05mol/L,
pH4.8)
O
C
14
HO C O
HO C
HC
HO CH
H2C OH
- 2H + 2H
O
C
14
OC O
OC
HC
HO CH
H2C OH
L-抗坏血酸
脱氢抗坏血酸
*若脱氢维生素C进一步氧化,则失去活性
维生素C的功能
维生素C是重要的 供氢体
促进胶原合成— 坏血病
新鲜水果及 蔬菜: 橙类 、番 茄 、辣椒
来源
转头
JA17 Rotor
JA 20.1 Rotor
JA-18 Rotor
(完整版)食品检验复习题(16)
![(完整版)食品检验复习题(16)](https://img.taocdn.com/s3/m/46074c67b8f67c1cfbd6b879.png)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一、选择题1、测定水分最为专一,也是测定水分最为准确的化学方法是(C)A 直接干燥法B 蒸馏法C卡尔•费休法D 减压蒸馏法2、在95~105℃范围不含其他挥发成分及对热稳定的食品其水分测定适宜的方法是(A)A 直接干燥法B 蒸馏法C卡尔•费休法 D 减压蒸馏法3、哪类样品在干燥之前,应加入精制海砂(C)A固体样品B液体样品C浓稠态样品D气态样品4、减压干燥常用的称量皿是(B)A玻璃称量皿B铝质称量皿 C 表面皿 D 不锈钢称量皿5、常压干燥法一般使用的温度是(A)A 95~105℃B 120~130℃D 500~600℃ D 300~400℃6、确定常压干燥法的时间的方法是(A)A干燥到恒重 B 规定干燥一定时间C 95~105度干燥3~4小时D 95~105度干燥约1小时7、水分测定中干燥到恒重的标准是( A )7A 1~3mgB 1~3gC 1~3ugD 两次重量相等8、测定蜂蜜中水分含量的恰当方法是( B )8A常压干燥B减压干燥 C 二者均不合适D二者均可9、下列那种样品应该用蒸馏法测定水分( D )9A 面粉B味精C麦乳精D香料10、样品烘干后,正确的操作是( C )10A从烘箱内取出,放在室内冷却后称重B 在烘箱内自然冷却后称重C从烘箱内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D 迅速从烘箱中取出称重11、蒸馏法测定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是( A )11A甲苯、二甲苯B乙醚、石油醚C氯仿、乙醇D四氯化碳、乙醚12、减压干燥装置中,真空泵和真空烘箱之间连接装有硅胶、苛性钠干燥其目的是( A )A用苛性钠吸收酸性气体,用硅胶吸收水分B用硅胶吸收酸性气体,苛性钠吸收水分C可确定干燥情况D可使干燥箱快速冷却13、可直接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常压干燥的样品是(A)13 A乳粉B果汁C糖浆D酱油14、对食品灰分叙述正确的是(D)A灰分中无机物含量与原样品无机物含量相同。
B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样品”相关文档)共9张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样品”相关文档)共9张](https://img.taocdn.com/s3/m/82e7dda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a.png)
➢ 量取样品提取液10mL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以2,6—二 氯酚靛酚溶液滴定样品提取液,呈微弱的玫瑰色,持续5秒钟 不退为终点,记录所用2,6—二氯酚靛酚的mL数。整个滴定过 程不要超过2min。
➢ 另取10mL用10%盐酸酸化的蒸馏水做空白对照滴定。
➢ 样品提取液和空白对照各做3份。
计算结果
V=滴定时所用去染料m1数 T=1m1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mg数
W=10 m1样液相当于含样品之g数
实验流程
1.制备含维生素C的样品提取液。
新鲜蔬菜和水果类:水洗净,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 然后称取30g,置研钵中研磨,放置片刻(约10min),用2层 纱布过滤,将滤液(如浑浊可离心)滤入50mL容量瓶中。反复 抽提2~3次,将滤液并入同一容量瓶中。最后,用酸化的蒸馏水定
容,混匀,备用。
容量瓶、锥形瓶、微量滴定管、研钵、漏斗、纱布、药物天平、吸量管、滤纸 新鲜蔬菜和水果类:水洗净,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 反复抽提2~3次,将滤液并入同一容量瓶中。 新鲜蔬菜(辣椒、青菜、西红柿等)、新鲜水果(桔子、柑子、橙、柚等)。 整个滴定过程不要超过2min。 另取10mL用10%盐酸酸化的蒸馏水做空白对照滴定。 新鲜蔬菜(辣椒、青菜、西红柿等)、新鲜水果(桔子、柑子、橙、柚等)。 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学习维生素C定量测定法的原理和方法。 最后,用酸化的蒸馏水定容,混匀,备用。 用微量滴定管,以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样品提取液,呈微弱的玫瑰色,持续5秒钟不退为终点,记录所用2,6—二氯酚靛酚的mL数。 最后,用酸化的蒸馏水定容,混匀,备用。 V=滴定时所用去染料m1数 容量瓶、锥形瓶、微量滴定管、研钵、漏斗、纱布、药物天平、吸量管、滤纸 整个滴定过程不要超过2min。 样品提取液和空白对照各做3份。
食品分析《维生素的测定》(第8章)
![食品分析《维生素的测定》(第8章)](https://img.taocdn.com/s3/m/e9c69066f242336c1fb95e01.png)
注意事项:
★ 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会干扰测定,可将干样品用
正已烷溶解,以氧化铝为吸附剂,丙酮-已烷混合液为
洗脱剂进行层析分离;
★ 三氯化锑腐蚀性极强; ★ VA含量高的样品可直接加无水硫酸钠研磨后,加乙 醚提取,加三氯甲烷溶解后即为待测的处理样品; ★ 显色剂除用三氯化锑外,还可用三氟乙酸、三氯乙 酸。
三氯化锑比色法测定VD 说明与讨论: ★ VD常与VA、VE、胆固醇等在一起,且量要大大超过VD, 严重干扰其测定,因此要经柱层析去除这些干扰成分; ★ 操作时加入乙酰氯可消除温度的影响;
★ 此法不能区分VD2和VD3,测定的是二者的总和;
维 生 素 E 的 测 定
概述: VE有八种,又称生育酚,属于酚类化合物;其中以α-生育酚的
荧 光 法 测 定 维 生 素 B1
基本原理: VB1在碱性高铁氰化钾溶液中,能被氧化成一种蓝色的荧光化 合物——硫色素,在没有其它荧光物质存在时,溶液的荧光强度与 硫色素的浓度成正比。所含杂质需要用柱色谱法处理,测定提纯溶 液中VB1的含量。 操作步骤: (1)样品处理: (2)提纯: (3)氧化: (4)标准与标准空白制备: (5)测定:
第8章:维生素的测定
Chapter 8 Analysis of Vitamin
浙江科技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刘铁兵 tbliu@
食品分析
浙江科技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刘 铁 兵 tbliu@
概
述
1)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天然有机 化合物。其种类很多,目前已确认的有30余种,其中被
1分钟,或再加4滴0.5%淀粉,水呈蓝色;去除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蒸馏时,瓶内
维生素
![维生素](https://img.taocdn.com/s3/m/95cd51232f60ddccda38a099.png)
第九章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练习思考题1.将维生素A溶于无水乙醇-盐酸溶液中,测定紫外吸收光谱,在326nm波长处有一吸收峰,而将此液置水浴上加热,冷却后,在300-400nm范围内出现3个吸收峰,这是为什么?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时,采用三点校正法的目的是什么?3.药典规定以什么表示维生素A的质量,它与重量关系如何?4.维生素A用紫外法测定含量时,要应用校正公式,此校正公式的推导有哪两种方法?分别说说每一种方法中λ2、λ3是怎样选择的?5.按照中国药典维生素A测定法测定时,什么情况下需应用校正公式?什么情况下需用第二法测定?6.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中的换算因数1900的含义是什么?含量计算公式中的E1%cm与通常意义的E1%cm有何不同?7.维生素E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和性质?8.维生素E中游离生育酚的检查原理是什么?9.中国药典、美国药典、日本药局方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10.维生素B1具有怎样的性质?可用哪些方法进行鉴别?11.盐酸硫胺的特殊反应是什么?说明其原理。
12.重量法测定维生素B1时,为什么要加盐酸?硅钨酸量对含量测定有何影响?13.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维生素B1时,其重量换算因数0.1939是如何求得的?14.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维生素B1中,生成的沉淀为什么要依次用煮沸的盐酸溶液、水和丙酮洗涤?15.维生素B1除用硅钨酸重量法、非水碱量法测定含量外,还可采用什么方法测定含量?试举2~3例,并说明测定原理。
16.维生素C具有哪些鉴别反应?17.药典采用什么方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该法测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8.用2,6-二氯吲哚酚测定维生素C含量时,如何判断滴定终点?19.维生素D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HPLC法,该法所用的色谱柱和流动相与一般反相色谱法有何区别?药典收载了几种测定方法,分别用于什么情况下维生素D的含量测定?选择题一、最佳选择题1. 维生素A具有易被紫外光裂解、易被空气中氧或氧化剂氧化等性质,是由于分子中含有( )A、环已烯基B、2,6,6-三甲基环已烯基C、伯醇基D、乙醇基E、共轭多烯醇侧链2. 维生素C能与硝酸银试液反应生成去氢抗坏血酸和金属银黑色沉淀,是因为分子中含有( )A、环已烯基B、伯醇基C、仲醇基D、二烯醇基E、环氧基3. 维生素C一般表现为一元酸,是由于分子中( )A、C2上的羟基B、C3上的羟基C、C6上的羟基D、二烯醇基E、环氧基4.中国药典测定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为( )A、气相色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碘量法D、荧光分光光度法E、紫外分光光度法5.下列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铁氰化钾后,再加正丁醇,显蓝色荧光的是(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6.紫外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时,测得λmax在330nm,A/A328比值中有一个比值超过了规定值±0.02,应采用什么方法测定( )A、多波长测定B、取A328值直接计算C、用皂化法(第二法)D、用校正值计算E、比较校正值与未校正值的差值后再决定7.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已知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3,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维生素C的量为( )A、17.61mgB、8.806mgC、176.1mgD、88.06mgE、1.761mg3.需检查特殊杂质游离生育酚的药物是(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EE、维生素D9.重量法测定时,加入适量过量的沉淀剂,可使被测物沉淀更完全,这是利用( )A、盐效应B、酸效应C、络合效应D、溶剂化效应E、同离子效应10. 2.6-二氯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终点时溶液( )A、由红色→无色B、由蓝色→无色C、由无色→红色D、由无色→蓝色E、由红色→蓝色11.硫色素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1溶液,测得对照液荧光强度为45%(浓度2.0μg/mL),空白液荧光强度为5%;样品液荧光强度为55%,空白液荧光强度为5%。
实验三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
![实验三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e6fc6d89eb172dec63b773.png)
实验三维生素C 的定量测定(2, 6-二氯靛酚滴定法)一、 原理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其还原型能还原染料 2,6-二氯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酸性溶液中,2, 6-二氯靛酚成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可用 2,6-二氯靛酚滴定样品中含有的维生素 C ,当样品中的维生素C 被 完全还原后,在滴加过量的 2, 6-二氯靛酚,溶液变为淡红色,即为终点。
如无其他杂质干扰,则样品液所还原的2, 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有维生素 C 的量成正比。
二、 实验仪器新鲜水果、吸管、容量瓶、滴定装置、锥形瓶、研钵、漏斗三、 实验试剂1、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 50毫克纯抗坏血酸,溶于1%的草酸溶液中,并稀释至 500毫升,即浓度为0.1mg/ml , 贮棕色瓶,冷藏保存,最好临用时配制。
2、 2%草酸溶液:草酸2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3、 1%草酸溶液:1克草酸溶于100毫升的蒸馏水中。
4、 0.01% 2,6-二氯酚靛溶液:溶50毫克2,6-二氯酚靛于300毫升含有104毫克NaHCO s 的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至500 毫升,滤去不溶物,贮于棕色瓶内。
(4C 约可保存1周)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四、 实验步骤(一) 提取水洗净新鲜的蔬菜(水果),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称取 5克剪碎加2%的草酸5毫升,置研钵中研成浆,倒入 100 毫升的容量瓶内,用2%草酸洗涤数次,最后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后过滤。
(二) 滴定1、 标定2, 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量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l 和9ml 1%草酸于50ml 锥形瓶1中,同时量取10ml 1%草酸加入另一个50ml 锥形瓶2中作空 白对照V 2,用已标定的2 , 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红色出现,15秒不退色。
记录所用的毫升数,计算每毫升 2, 6-二氯酚靛酚所 能氧化抗坏血酸的毫克数(K )。
2、 样品的测定:取50ml 锥形瓶2个,分别加入滤液10ml (V 3),用已标定的2, 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以微红色能保持 15秒不退色为止,整个滴定过程宜迅速,不宜超过2mi n ,记录两次滴定所得的结果,求平均值 V ’。
食品分析复习题(较全面)
![食品分析复习题(较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b62a7a52a8956bec0975e3e1.png)
食品分析复习题专业年级: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2、3班任课教师:李国胜第一章绪论1、食品分析检验所包括的内容是什么①食品安全性检测②食品中营养组分的检测③食品品质分析或感官检验2、食品分析检验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感官检验、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特点:感官检验法直观方便,比较依赖检验人员的主观分析。
仪器分析法方便准确,精确度高,但成本也高。
化学分析法一般精确度没有仪器分析法高,且一般操作起来不那么方便。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名词解释:采样;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
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
检样:由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
检样的量按产品标准规定。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样品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检验用者称为平均样品。
精确度:精确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n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互符合的程度。
精确度的好坏常用偏差表示,偏差小说明精确度好。
(精确度是指多次重复测定某一样品时,所得测定值的离散程度。
精确度通常用标准差或相对标准差来表示)准确度:准确度指实验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其高低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准确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
准确度通常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
)灵敏度:2.采样的原则是什么?采样的步骤有哪些?采样的原则:代表性原则、典型性原则、适时性原则、程序性原则采样的步骤: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检验样品,复检样品,仲裁样品)3.样品预处理的原则。
①消除干扰因素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③使被测组分浓缩4.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
有机物破碎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5.提高分析精确度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2)、减少测定误差(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随机误差(4)、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5)、标准曲线的回归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法1.感官检验的种类;2.感官检验常用的方法;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1常用的物理检验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测定;2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药物分析药分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复习
![药物分析药分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6c4504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4.png)
药物分析药分6.7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复习1.维生素A能与下列哪个试剂反应而用于鉴别()A.盐酸B.三氯化锑的氯仿液(正确答案)C.硝酸D.三氯化铁E.氢氧化钾醇溶液2.维生素A可用紫外吸收光谱法鉴别,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具有()A.共轭双键(正确答案)B.环己烯C.苯环D.甲基E.醋酸酯3.目前各国药典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常采用的方法是()A.高效液相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E.三氯化锑比色法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第一法中的校正公式为()A.A325校正=6.815A325-2.555A310-4.260A334B.A328校正=6.815A325-2.555A310-4.260A334C.A328校正=3.52(2A328-A316-A340)(正确答案)D.A325校正=3.52(2A328-A316-A340)E.A328校正=3.52(A328-A316-A340)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第二法中的校正公式为()A.A325校正=6.815A325-2.555A310-4.260A334(正确答案)B.A328校正=6.815A325-2.555A310-4.260A334C.A328校正=3.52(2A328-A316-A340)D.A325校正=3.52(2A328-A316-A340)E.A328校正=3.52(A328-A316-A340)6.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中校正公式是采用()A.一点法B.二点法C.三点法(正确答案)D.四点法E.五点法7.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时,维生素B1与高氯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5B.2:1C.1:3D.1:2(正确答案)E.1:18.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时,需要加入丙酮,其目的是()A.保持维生素C的稳定D.加快反应速度E.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干扰(正确答案)9.《中国药典》对维生素E中游离生育酚的检查,采用的方法是()A.铈量法(正确答案)B.高锰酸钾法C.比色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色谱法10.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时,采用的内标物是()A.正三十烷B.正十二烷C.三十二烯D.正三十二烷(正确答案)E.苯丙酸诺龙11.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时,需加入新沸过的冷水,其目的是()A.使维生素C溶解D.消除水中溶解氧的影响(正确答案)E.除去水中二氧化碳的影响12.下列哪个药物能与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显紫红色()A.维生素A(正确答案)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B6E.维生素D13.维生素E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应显()A.橙红色B.黄色C.血红色(正确答案)D.蓝色E.绿色14.维生素B1进行硫色素反应鉴别而显荧光的条件是()A.酸性B.碱性(正确答案)C.中性D.弱酸性E.弱碱性15.维生素B1中加入下列哪个试剂后就不再发生生成蓝靛酚反应()A.硼砂B.硝酸C.盐酸D.磷酸E.硼酸(正确答案)16.维生素C能使2,6-二氯靛酚钠试液颜色消失,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A.氧化性C.酸性D.碱性E.两性17.硫色素反应鉴别维生素B1所显荧光的颜色为()A.红色荧光B.黄色荧光C.蓝色荧光(正确答案)D.绿色荧光E.紫色荧光18.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时,维生素C与碘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B.1:1C.1:2(正确答案)D.1:3E.1:419.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时,为消除抗氧剂焦亚硫酸钠的干扰,加入下列哪个作掩蔽剂()A.丙酸B.丙醇C.酒石酸D.丙酮(正确答案)E.甲醇20.维生素C与碱性酒石酸铜发生反应的产物是()A.Cu2O(正确答案)B.CuOC.CusO4D.CuECu(NO3)221.可用硫色素反应进行鉴别的药物是()A.维生素A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22.《中国药典》规定维生素C原料、片剂、注射剂中有色杂质的量的控制应采用()A.HPLC法BGC法C.荧光分光光度法D.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E.酸碱滴定法23.《中国药典》维生素B1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为()A.非水溶液滴定法B.碘量法C.紫外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D.硫色素荧光法E.异烟肼比色法24.维生素E与硝酸反应,最终的产物是()A.生育红(正确答案)B.生育酚C.配离子D.酯类E.硝酸盐25.《中国药典》测定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是()A.碘量法B.紫外分光光度法C.荧光分光光度法D.气相色谱法(正确答案)E.高效液相色谱法26.维生素A含量用生物效价表示,其效价单位是()A.IU(正确答案)B.gC.mlD.ug27.有关维生素E的鉴别反应,正确的是()A.维生素E与无水乙醇加HNO3,加热,呈鲜红→橙红色(正确答案)B.维生素E本身易被氧化D.维生素E无紫外吸收28.检查维生素E中的特殊杂质—生育酚时,所采用的检查方法为()A.HPLCB.TLCC.硫酸铈滴定法(二苯胺为指示剂)(正确答案)D.双相酸碱滴定法(甲基橙为指示剂)29.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是因为分子中含有()A.羟基B.二烯醇结构(正确答案)C.朕基D.内酯基30.维生素B1的含量测定()A.原料药物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片剂和注射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B.原料药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片剂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C.原料药物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片剂采用荧光分析法D.原料药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片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31.需检查游离生育酚杂质的药物是()A.地西泮B.异烟肼C.维生素(正确答案)E32.可与2,6-二氯靛酚试液反应的药物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正确答案)D.维生素DE.维生素E33.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维生素B1时,维生素B1与高氯酸的摩尔比是()A.1:5B.1:4C.1:3D.1:2(正确答案)E.1:134.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采用的溶剂是()A.甲醇B.丙酮C.乙醚D.环已烷(正确答案)E.三氯甲烷35.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规定在300nm、316mm、328nm、340nm、360nm五个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比值与药典规定的吸光度比值之差不超过以下数值时,用在328mm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计算含量(D)A.±0.1(正确答案)B.±0.2C.±0.0136.需要检查麦角甾醇杂质的药物是()A.维生素EB.维生素(正确答案)D2E.维生素A37.维生素B1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是()A.碘量法B.酸性染料比色法C.双相滴定法D.酸碱滴定法E.非水溶液滴定法(正确答案)38.维生素B1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是()A.非水溶液滴定法B.异烟肼比色法C.紫外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D.Kober反应比色法E.碘量法39.具有硫色素反应的药物为(C)A.维生素A(正确答案)B.维生素ED.维生素CE.青霉素钾40.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的含量,中国药典规定采用的检测器是()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热导检测器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正确答案)E.质谱检测器41.既具有酸性又具有还原性的药物是()A.维生素AB.咖啡因C.苯巴比妥D.氯丙嗪E.维生素C(正确答案)42.维生素A含量的效价(IU/g)系指()A.每g维生素A药物中所含维生素A的量B.每g药物制剂所含维生素A的效价C.每克供试药品中所含维生素A的国际单位(正确答案)D.每克供试药品中所含维生素A的国内单位E.每克供试药品中所含被测药物的含量43.维生素A多种异构中生物效价最高的结构类型为()A.顺式维生素AB.反式维生素AC.全反式维生素A醇(正确答案)D.全反式维生素A酸E.顺式维生素A醋酸酯44.维生素A具有易被紫外光裂解易被空气中氧或氧化剂氧化等性质,是由于分子中有()A.环己烯基B.2.6,6-三甲基环己烯基C.伯醇基D.乙醇基E.共轭多烯醇侧链(正确答案)45.维生素A在盐酸酸性条件下加热后,在350-390nm波长间出现3个吸收峰(共轭双键数增加),是由于维生素A发生了()A.氧化反应B.水解反应C.异构化反应D.聚合反应E.脱水反应(正确答案)46.具有氨基嘧啶环和噻唑环结构的药物为()A.盐酸硫胺(维生素(正确答案)B1)C.维生素E47.下列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铁氰化钾后,再加正丁醇,显蓝色荧光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1(正确答案)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48.显氯化物特征反应的维生素为()A.维生素AB.维生素B1(正确答案)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49.具有二烯醇与内酯环结构的药物为(C)A.苯巴比妥(正确答案)B.维生素ED.地西伴E.硫酸阿托品50.具有糖的性质和反应的药物为(D)A.维生素A(正确答案)B.维生素B1C.维生素E51.在三氯醋酸或盐酸存在下,经水解脱羧失水后,加入吡咯即产生蓝色的药物应是()A.氯氮罩B.维生素AC.盐酸普鲁卡因D.盐酸吗啡E.维生素C(正确答案)52.维生素E中特殊杂质生育酚的检查方法应为()A.TLC高低浓度对比法B.HPLC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C.双相滴定法D.铈量法(正确答案)E.亚硝酸钠滴定法53.利用药物分子的极性而设计出的含量测定或鉴别实验方法为()A.GC(正确答案)B.Kober反应比色法C.紫外分光光度法D.红外分光光度E.旋光度法54.下列药物的碱性水溶液,经氧化可显强烈荧光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1(正确答案)C.维生素CD.维生素B6E.泛酸55.能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如硅钨酸)反应产生组成恒定沉淀的药物是()A.维生素CD.维生素B1(正确答案)E.普鲁卡因56.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时,加新沸过放冷的水溶解样品与加稀醋酸酸化被滴定溶液的目的应为()A.使终点便于观察B.加快反应速度C.使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D.使维生素C不被分解破坏E.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正确答案)57.以下药物的质量抑制方法中,不依据药物还原性者为()A.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D.GC测定维生素(正确答案)E的含量58.ChP规定维生素C及其制剂含量测定去为()A.铈量法B.碘量法(正确答案)C.溴量法D.酸碱滴定法E.非水溶液滴定法59.中国药典采用下列何种反应鉴别维生素E()A.三氯化铁联吡啶反应B.与硝酸银反应C.硫色素反应D.与浓硫酸反应E.硝酸反应(正确答案)60.紫外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时,测得λmax在333nm,A/A328比值中有一个比值超过了规定值±0.02,应采用什么方法测定()A.用皂化法(第二法)(正确答案)B.取A333值直接计算C.多波长测定D.用校正值计算E.比较校正值与未校正值的差值后再决定61.维生素E的特殊杂质是()A.有关杂质B.硫色素C.其他维生素D.游离生育酚(正确答案)E.铜盐62.某药物溶液加AgNO3试液,则生成Ag的黑色沉淀。
(完整版)维生素的测定复习题
![(完整版)维生素的测定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1502606bec0975f565e248.png)
(完整版)维生素的测定复习题Chapter10维生素的分析测定复习题一、填空题:1。
维生素是从营养观点归纳而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属于溶性维生素。
2.测维生素C通常采用草酸溶液直接提取,原因是:在一定浓度的酸性介质中,可以消除某些还原性杂质对维生素C的破坏作用。
3.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方法之一是2,6-二氯酚靛酚法,其原理是染料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颜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酚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用标准的2。
6—二氯靛酚染料溶液滴定含维生素C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于15秒内不褪色为终点.二、判断1.(√)比色法检测维生素A 时,必须在比色槽内反应.三、选择题:1。
(A)“GB/T5009.159—2003”中规定的还原型总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是 .A. 固蓝盐B比色法B. 2,6-二氯靛酚滴定法C。
荧光法 D. 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四、简答题1.测定脂溶性维生素时,通常采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是什么?答:皂化样品→水洗去除类脂物→有机溶剂提取脂溶性维生素(不皂化物) →浓缩→单样→溶于适当的溶剂→测定.↓多样→分离(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单样(同上)五、综合题1。
请详细介绍实验室中测定食品中维生素A含量时的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用比色法测定的原理、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答:皂化样品→水洗去除类脂物→有机溶剂提取脂溶性维生素(不皂化物)→浓缩→溶于适当的溶剂→测定。
在皂化和浓缩时,为防止维生素的氧化分解,常加入抗氧化剂(如焦性没食子酸、维生素C等)。
在氯仿溶液中,V A与三氯化锑可生成蓝色可溶性络合物,在 620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与V A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故可比色测定。
•适用范围及特点本法适用于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各种样品(高于 5—10μg/g ),对低含量样品,因受其他脂溶性物质的干扰.不易比色测定:该法的主要缺点是生成的蓝色络合物的稳定性差。
维生素测定
![维生素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693e89d5c1c708a1284a445e.png)
二、选择题。
1、若要检测食品中的胡萝卜素,样品保存时必须在( )条件下保存。
A.低温 B.恒温 C.避光 D.高温
2、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用比色法测定维生素A,比色测定必须在( )内完成。
5、×
6、√
7、√
二、选择题。
1、C
2、B
3、B
4、B
5、A
6、CD
三、填空题。
1、皂化 提取
2、0.3
四、问答题。
1、说明三氯化锑比色法测定维生素A的原理,皂化、提取的目的。
答:在氯仿溶液中,维生素A与三氯化锑可相互作用,生成蓝色可溶性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溶液中所含维生素A的含量成正比。在620 am波长最大吸收处,其吸光度与维生素A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故可比色测定。
2、一国际单位等于__________μg维生素A。
四、问答题。
1、说明三氯化锑比色法测定维生素A的原理,皂化、提取的目的。
2、简要说明维生素D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3、简要说明β-胡萝卜素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维生素测定 答案: 一、 Nhomakorabea断题。
1、√
2、×
3、√
4、×
A.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B.试液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匹配
C.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 D.被测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太大
三、填空题。
1、测定脂溶性维生素时,通常先用__________法处理样品,水洗出去类脂物,再用有机溶剂___________脂溶性维生素,浓缩后溶于适当的溶剂后测定。
临床生物化学复习题与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复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93a2a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b.png)
临床生物化学复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66题,每题1分,共66分)1.血清 ALB 是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下降。
其正常参考浓度为 ()A、30B、25C、<25g/LD、35正确答案:D2.肾小球滤过率检测的金标准是 ( )A、葡萄糖清除试验B、菊粉清除试验C、BUND、Na+正确答案:B3.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好的方法是:()A、FT3B、测定C、TSD、甲状腺E、TT3正确答案:C4.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所有的B、只能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正确答案:C5.小儿佝偻病是那种元素缺乏 ( )A、汞B、硒C、钙D、锌正确答案:C6.下列哪种方法是当今大多数临床实验室用于测定血清总钙的方法()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B、分光光度法C、火焰光度法D、离子选择电极法正确答案:B7.关于 PTH 作用的叙述下面哪种是错误的()A、对骨的作用是促进溶骨B、对肾的作用是促进钙重吸收C、对维生素D、-D3-1E、对小肠的作用是促进钙的吸收正确答案:C8.要求用全血作 TDM 标本的药物是 ( )A、地高辛B、苯妥因钠C、氨茶碱D、环孢素正确答案:D9.诊断灵敏度又称真阳性率,漏诊率又称假阴性率,因此灵敏度与漏诊率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是()A、互补关系B、二元关系C、替代关系D、一元关系正确答案:A10.连续流动式分析仪特有的结构部件是()A、孵育装置B、反应杯C、透析器D、加样器正确答案:C11.酶的活性国际单位 (U) 是指()A、在特定的条件下,每分钟催化B、在规定条件下,每秒钟催化C、在D、在正确答案:A12.急性心肌损伤后,血中最早回复至正常水平的是()A、CK-MB、MbC、LD1D、cTn正确答案:B13.下列心肌标志物中半寿期最短的是()A、MbB、CK-MC、cTnID、AST正确答案:A14.血气分析标本使用的抗凝剂应为()A、肝素B、氟化钠C、草酸钠D、枸橼酸钠正确答案:A15.现已阐明肾小管细胞膜上有 4种与氨基酸吸收有关的载体,下面哪种不是?()A、酸性氨基酸载体B、中性氨基酸载体C、碱性氨基酸载体D、丙氨酸载体正确答案:D16.鉴别黄疸是否因肝癌引起时,首先应考虑测定下列哪一指标 ( )A、A/B、AFPC、γ-GTD、AST正确答案:B17.关于口服给药错误的描述为 ( )A、口服给药不适用于首过消除强的药物B、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C、多数药物口服方便有效,吸收较快D、口服给药不适用于昏迷病人正确答案:C18.下列哪项不是 HDL 的作用()A、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B、输送肝细胞外的过量胆固醇进入肝脏后排泄C、激活脂蛋白脂肪酶D、促进血浆中胆固醇酯化正确答案:C19.酶活性国际单位和 katal 间关系正确的是()A、16.7UB、1UC、16.7UD、1U正确答案:B20.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 )A、尿素B、氨基酸C、谷胱甘肽D、肌酐正确答案:D21.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酶分子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结构区B、酶分子上含有必需基团的肽段C、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D、酶分子与辅酶结合的部位正确答案:A22.测定血糖的标本最常采用的抗凝剂和防腐剂组合是()A、叠氮钠B、冰醋酸C、氟化钠D、氟化钠正确答案:C23.某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由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清除率是 ()A、100%B、75%C、0%D、1%正确答案:C24.血管外注射给药时,吸收的主要方式是()A、主动转运B、被动扩散C、易化扩散D、滤过正确答案:D25.有害的微量元素是()A、硒B、钴C、铝D、锰正确答案:C26.在胸痛发生后 10 小时至 5天内,诊断 AMI 的临床敏感性为100% 的指标为()A、cTnTB、CK-BC、cTnID、CK-M正确答案:A27.下列哪种物质是成熟破骨细胞的主要标志 ()A、降钙素B、骨碱性磷酸酶C、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D、骨钙素正确答案:C28.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单剂静脉注射时,消除速率常数 k与半寿期 t1/2 的关系是()A、k=0.693/t1/2B、k=0.5/t1/2C、k=t1/2/0.693D、k=t1/2/正确答案:A29.理想的 TDM 应测定 ( )A、血中总药物浓度B、血中游离药物浓度C、血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浓度D、血中与有机酸盐结合的药物浓度正确答案:B30.到目前为止, AMI 发生后出现最早的可检测的标志物之一为()A、CK-MB、CK-BC、cTnID、Mb正确答案:D31.HbA1c 检测的金标准是()A、化学免疫发光法B、电化学免疫发光法C、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离子交换D、法)E、电泳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 65 页共 91 页32.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 ( )A、先天性红细胞膜遗传性缺陷B、红细胞溶解致胆红素产生过多C、肝细胞内接胆红素D、新生儿肝细胞正确答案:A33.乳酸脱氢酶一般形成的同工酶的种类有()A、5B、4C、3D、2正确答案:A34.回收试验检测的是()A、恒定误差B、系统误差C、比例误差D、偶然误差正确答案:C35.免疫抑制法测定 CK-MB ,最常使用哪类抗体()A、抗巨B、抗线粒体C、抗D、亚基抗体E、抗正确答案:D36.ALT 在人体各组织中含量最多的是()A、肾脏B、心脏C、骨骼肌D、肝脏正确答案:D37.对同工酶描述错误的是()A、可由等位基因编码B、可由不同基因编码C、可由同一基因编码D、同工酶基因不可能会相同正确答案:D38.关于α 2-巨球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血浆中分子量最大的糖蛋白B、含量降低C、低清蛋白血症D、严重的急性胰腺炎时E、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F、含量可显著增高正确答案:E39.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是构成组织细胞成分之一B、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C、全部由食物供给D、有些溶于水、有些溶于脂肪正确答案:D40.阳性似然比是()A、=B、=C、=D、=正确答案:A41.下列那种情况 AFP 不会升高 ( )A、原发性肝癌B、原发性肝癌手术后肠转移C、来源于内胚层的肿瘤D、膀胱肿瘤肝转移正确答案:D42.人体内 CK-MB 占总 CK 比例最高的组织是()A、脑B、肝C、心肌D、骨骼肌正确答案:C43.Ⅲ 型高脂蛋白血症是指空腹血浆中()A、CMB、LDLC、VLDLD、IDL正确答案:D44.Apo(a) 有高度同源性的是()A、蛋白激酶B、纤溶酶原C、肝脂酶D、胰脂酶正确答案:B45.骨折时血清 LD 同工酶上升最高的是()A、LDlB、LD2C、LD3D、LD5正确答案:D46.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是()A、铁B、镁C、钙D、磷正确答案:C47.串联试验则可提高诊断的(),降低误诊率。
第八章 维生素的测定
![第八章 维生素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ff1da1fb7360b4c2e3f6401.png)
(3) 浓缩与定容
石油醚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钠(约5g)(脱 水) →与旋转蒸发器蒸发瓶; 用约l0ml石油醚冲洗分液漏斗及无水硫酸 钠3次,洗液→旋转蒸发器蒸发瓶;
于55℃水浴中减压蒸馏回收石油醚→待瓶 中剩下约2ml石油醚时→取下蒸发瓶,用氮气 冲干→加入2.00ml石油醚定容。
(4) 纸层析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索的测定
一、水溶性维生素的性质 1. 易溶于水,而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等大多 数有机溶剂; 2. 在酸性介质中很稳定; 3. 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易于分解;
4. 易受空气、光、热、酶、金属离子等的影响, 维生素B2 对光,特别是紫外线敏感,易被光 线破坏;维生素C对氧、铜离子敏感,易被氧 化。
将醚液经过无水硫酸钠滤入三角瓶中→用 约25m1乙醚冲洗分液漏斗和硫酸钠两次,洗 液并入三角瓶内→水浴蒸馏,回收乙醚→减 压抽干,立即准确加入一定量三氯甲烷(约 5m1左右),使溶液中维生素A含量在适宜浓度 范围内(3—5ug/m1)。
(2)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维生素A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绘制曲线。 准确吸取维生素A标准溶液0,0.1,0.2,0.3,0.4, 0.5mL于6个10mL容量瓶中,用三氯甲烷定容 制备标准系列使用液→制成标准比色系列→调节 光度法零点→将标准比色系列按顺序移到光路前,迅 速加入9mL三氯化锑一三氯甲烷溶液,于6s内测定吸 光度(每支比色杯都在临测前加入显色剂)。 取6个3cm比色杯顺次移入标准系列使用液各1m1, 每个杯中加乙酸酐 l滴,在620nm波长处,以 l0mL三氯甲烷加1滴乙酸酐。
(8)维生素C标准使用液:准确吸取适量标准维 生素C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10g/L草酸 溶液稀释定容,使1.0mL含0.02mg维生素C。 (9)2,6-二氯靛酚溶液:称取52mg碳酸氢钠, 溶解于200ml沸水中,然后称取50mg2,6一二氯 靛酚,溶解于上述碳酸氢钠溶液中,冷却后, 于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定容,过滤于 棕色瓶内,贮存冰箱,每周至少标定1次。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2317b4376baf1ffd4fad79.png)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实验目的1.学习定量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微量滴定技术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
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它还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对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
维生素C是具有L-系糖构型的不饱和多羟基化合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它分布很广,植物的绿色部分及许多水果(桔类、草莓、山楂、辣椒等)的含量都很丰富。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加热并有氧化剂存在时,维生素C易被氧化而破坏。
在中性和微酸性环境中,维生素C能将染料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的2,6—二氯酚靛酚,同时将维生素C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
氧化型的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兰色。
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在维生素C尚未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被还原成无色。
但当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好全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时溶液呈红色。
所以,当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好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从滴定时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仪器、试剂(一)仪器:研钵、天平、容量瓶(100ml)、量筒、移液管、锥形瓶(50ml)、微量滴定管、漏斗(二)材料、试剂1、新鲜蔬菜或新鲜水果2、1%草酸溶液1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3、2%草酸溶液2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4、标准维生素C溶液准确称取20mg纯维生素C 粉状结晶于1%草酸溶液中,稀释至100ml,再取其中10ml稀释至100ml,即得0.02mg/ml的维生素C溶液。
在使用前临时配制。
5、0.02%2,6—二氯酚靛酚溶液溶解50mg2,6—二氯酚靛酚于约200ml含有52mg的NaHCO3的热水中,冷后稀释至250ml,过滤,装于棕色瓶中,放入冰箱中保存。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二)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二)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https://img.taocdn.com/s3/m/862084c73169a4517623a369.png)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二)(总分42, 做题时间90分钟)一、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的鉴别维生素E的反应为SSS_MULTI_SELA 硝酸呈色反应B 水解后氧化反应C 与2,6-二氯靛酚反应D 硫色素反应E 与硝酸银反应分值: 1答案:A,B2.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因素有SSS_MULTI_SELA 异构体B 氧化物C 溶剂油D 中间体E 共存物分值: 1答案:A,B,C,D3.硫色素反应鉴别维生素B1时,所需试剂有SSS_MULTI_SELA NaOH试液B 醇制KOH试液C 正丁醇D 铁氰化钾试液E 三氯化铁试液分值: 1答案:A,C,D4.维生素A的来源主要为SSS_MULTI_SELA 植物中提取B 动物中提取C 鲸鱼D 鱼肝油E 人工合成分值: 1答案:C,D,E5.《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主要依据是SSS_MULTI_SELA 维生素A中含有杂质B 溶剂油干扰测定C 杂质吸收在310--340nm范围内呈一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加吸收度变小D 物质对光吸收的合性E Lmmbert-Beer定律分值: 1答案:C,D6.维生素C的鉴别试验为SSS_MULTI_SELA 与硝酸银的反应B 与亚甲蓝、高锰酸钾、磷钼酸、碘、碱性酒石酸铜等氧化剂的反应C 与2,6-二氯靛酚的反应D 糖类性质的反应E 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值: 1答案:A,B,C,D,E7.《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第一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时,其测定波长有SSS_MULTI_SELA 325nmB 328nmC 310nmD 316nmE 340nm分值: 1答案:B,D,E8.维生素E中生育酚的检查所用试剂有SSS_MULTI_SELA 硝酸B 三氯化铁C 乙醚D 硫酸铈滴定液E 二苯胺试液分值: 1答案:D,E9.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时,选择波长的原则为SSS_MULTI_SELA 第1点的波长为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λ1)B 第1点的波长为维生素A的最小吸收波长(λmin)C 第2点和第3点的波长在λ1的左侧D 第2点和第3点的波长在λ1的右侧E 第2点和第3点的波长在λ1的两侧(λ2与λ3)分值: 1答案:A,E10.《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SSS_MULTI_SELA 维生素AB 维生素A胶丸C 维生素CD 维生素EE 维生素B1分值: 1答案:A,B11.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GC测定维生素KB寸的色谱条件包括SSS_MULTI_SELA 氮气B 硅酮(OV-17)C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D 三十二烷E 热导检测器分值: 1答案:A,B,C,D12.维生素B1的沉淀反应为SSS_MULTI_SELA 与三氯化铁反应B 与硝酸反应C 与碘化汞钾反应D 与硅钨酸反应E 与苦味酸反应分值: 1答案:C,D,E13.计算l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维生素C 8.806mg所需用的数据与公式有B、1mol维生素C可消耗碘的摩尔数C、碘滴定液的摩尔浓度D、维生素C的毫摩尔量(176.13)E、T=0.1×V×l/2×维生素毫摩尔量SSS_MULTI_SEL分值: 1答案:B,D,E14.采用水解后氧化反应鉴别维生素E时,应使用的试剂为SSS_MULTI_SELA 醇制氢氧化钾B 乙醚C 三氯化铁的乙醇液D 硝酸E 2,2'-联吡啶的乙醇液分值: 1答案:A,B,C,E15.维生素E含量测定的方法一般有SSS_MULTI_SELA 硫酸铈滴定法B HPLCC GCD TLCE IR分值: 1答案:A,B,C16.由维生素A被氧化而产生的杂质为SSS_MULTI_SELA 环氧化物B 过氧化物C 维生素A醛D 生育红E 维生素A酸分值: 1答案:A,C,E17.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的原理主要基于SSS_MULTI_SELA 杂质的最大吸收范围在310~340nmB 物质对光吸收具有加和性C 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范围在325~328nmD 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波长范围内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增加,吸收度变小E 维生素A和杂质的吸收光谱互不重叠分值: 1答案:B,D18.维生素E与硝酸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原理包括SSS_MULTI_SELA 维生素E的还原性B 维生素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生育酚C 生育酚再被硝酸氧化为生育红D 硝酸氧化维生素E呈桃红色E 维生素E与硝酸生成盐分值: 1答案:B,C19.维生素C的鉴别试验是SSS_MULTI_SELA 水解后氧化反应B 与硝酸银试液的反应C 红外光谱法D 与二氯靛酚钠的反应E 硫色素反应分值: 1答案:B,C,D20.《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GC测定维生素E含量的色谱条件是SSS_MULTI_SELA 载气为氮气B 硅酮(OV-17)为固定相C 检测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D 热导检测器E 三十二烷为内标物质分值: 1答案:A,B,C,E21.维生素A的氧化物一般为SSS_MULTI_SELA 维生素A醇B 维生素A3C 维生素A酸D 维生素A醛E 环氧化物分值: 1答案:C,D,E22.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等波长差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所选用3个点的相应波是SSS_MULTI_SELA λ1=325nmB λ2=310nmC λ1=328nmD λ2=316nmE λ3=340nm分值: 1答案:C,D,E23.维生素A中的杂质有SSS_MULTI_SELA 异构体B 中间体C 氧化物D 聚合物E 去氢维生素A和去水维生素A分值: 1答案:A,B,C,D,E24.规定检查维生素C中的铜与铁的原因在于SSS_MULTI_SELA 铜与铁可和维生素C成盐B 铜与铁可与维生素C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C 铜与铁可促进维生素C的氧化D 铜与铁会加速维生素C的分解E 铜与铁会降低维生素C的生物活性分值: 1答案:C,D25.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时,需用的试剂有SSS_MULTI_SELA 丙酮B 甲醛C 淀粉指示液D 稀醋酸E 碘滴定液(0.1mol/L)分值: 1答案:A,C,D,E26.水解后氧化反应鉴别维生素E的原理包括SSS_MULTI_SELA 维生素E于碱性溶液中水解为生育酚B 生育酚被Fe3+氧化为对-生育醌,Fe3+被还原为Fe2+C Fe2+与2,2'-联吡啶生成血红色的配位离子D Fe3+与联吡啶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E Fe2+与铁氰化钾生成蓝色分值: 1答案:A,B,C27.维生素E的鉴别试验有SSS_MULTI_SELA 水解后氧化反应B 与硝酸银的反应C 与二氯靛酚钠试液的反应D 硫色素反应E 与硝酸的反应分值: 1答案:A,E28.维生素B1的鉴别反应有SSS_MULTI_SELA 与硝酸银试液的反应B 与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的反应C 与硝酸的反应D 硫色素反应E Cl-的反应分值: 1答案:D,E若第15题中计算得的吸收度比值与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的比值分别进行比较,有一个或几个超过±0.02时,则应SSS_MULTI_SELA 直接用于328nm波长处测得的吸收度(A328)B 于326~329nm波长范围内选数个波长并分别测定吸收度后,求出平均值,计算结果C 按×100%计算所得数/1328值在±3%范围内,可直接用A328D 若按×100%计算所得几328数值在-15%~-3%之间,A328必须按规定进行校正后方可用于计算结果E 若按×100%计算所得数值小于-15%或大于+3%,则不能采用第一法,而应采用第二法(皂化法、6/7定位法、等吸收度法、几何法)进行测定分值: 1答案:C,D,E30.维生素E中特殊杂质生育酚的来源、检查原理与方法是SSS_MULTI_SELA 维生素E酯键断裂生成生育酚B 生育酚具还原性C 以硫酸铈氧化生育酚D 用硫酸铈滴定法进行检查E 以消耗硫酸铈滴定液(0,01mol/L)的体积(1.0ml)控制其限量为2.15%分值: 1答案:A,B,C,D,E31.维生素B1(盐酸硫胺)的鉴别反应为SSS_MULTI_SELA 水解后氧化呈血红色反应B 沉淀反应C 硫色素反应D 与碱性酒石酸铜的反应E 与碘的反应分值: 1答案:B,C,E常用于维生素A的鉴别试验为SSS_MULTI_SELA 硫色素反应B 紫外吸收光谱C 三氯化锑呈色反应D 硝酸呈色反应E 薄层色谱分值: 1答案:B,C,E33.维生素C规定检查的杂质有SSS_MULTI_SELA 硒B 氡C 铜D 铁E 钙分值: 1答案:C,D34.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方法有SSS_MULTI_SELA 紫外分光光度法B 三点校正法C 第一法D 第三法E 第二法分值: 1答案:A,B,C,E35.不能使维生素C褪色的试剂为SSS_MULTI_SELA 碘试液B 亚甲蓝试液C 2,6-二氯靛酚钠试液D 甲基橙酸性指示液E 结晶紫的冰醋酸溶液分值: 1答案:D,E36.水解后氧化反应鉴别维生素E所需用试剂有SSS_MULTI_SELA 硝酸B 三氯化铁试液C 醇制KOH试液D 乙醚E 2,2'-联吡啶的乙醇溶液(0.5→100)分值: 1答案:B,C,D,E37.维生素A不具有的性质为SSS_MULTI_SELA 紫外吸收B 还原性C 与强酸的呈色反应D 与硝酸银试液的沉淀反应E 与三氯化锑的呈色反应(Carr-Price反应)分值: 1答案:C,D38.维生素A的药用形式为SSS_MULTI_SELA 维生素A醇B 维生素A醛C 维生素A酸D 维生素AlE 维生素A醋酸酯分值: 1答案:A,D,E39.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时,按照三点波长的选择方法不同又分为SSS_MULTI_SELA 等波长差法B 代数法C 等吸收度法D 6/7定位法E 几何法分值: 1答案:A,B,C,D,E40.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时,需用的试剂有SSS_MULTI_SELA 盐酸溶液(9-1000)B 稀醋液C 淀粉指示液D 碘化钾淀粉指示液E 碘滴定液(0.1mol/L)分值: 1答案:B,C,E41.维生素B1能与碘、碘化汞钾、三硝基酚(苦味酸)、硅钨酸等发生沉淀反应的原因在于SSS_MULTI_SELA 维生素B1分子结构中的氯离子B 维生素B1分子结构中芳伯氨基C 维生素B1分子结构中的杂环结构D 维生素B1分子结构中的嘧啶环E 维生素B1分子结构中的噻唑环分值: 1答案:C,D,E42.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杂质为SSS_MULTI_SELA 维生素A2B 鲸醇C 维生素A的异构体D 维生素A氧化物E 维生素A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分值: 1答案:A,B,C,D,E1。
13 维生素的测定习题 (3)
![13 维生素的测定习题 (3)](https://img.taocdn.com/s3/m/9fac68e5a6c30c2258019e93.png)
维生素的测定一、填空题1、测定脂溶性维生素的常用分析方法有和。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2、测定蔬菜中VC含量时,加入草酸溶液的作用是。
答案:防止VC被氧化3、固液层析法分离样品,主要是利用固体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的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
答案:吸附力4、液液层析法分离样品,主要是利用样品的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不同答案:分配比5、维生素分类:可分为和两大类。
答案:脂溶性;水溶性;6、维生素A极易被光破坏,实验操作应在处进行,防止阳光照射,或使用。
答案:暗;棕色玻璃仪器7、乙醚为溶剂的萃取体系,易发生。
在提取、洗涤操作中,不要用力过猛,若发生,可加几滴破乳。
答案:乳化现象;乳化;乙醇8、测定食品中的维生素A含量时,需在样品提取前加入KOH的乙醇溶液进行,其作用是。
答案:皂化;去除脂肪9、维生素C在介质中很稳定,在介质中不稳定,易于分解,故测定维生素C时,一般都在中进行前处理。
答案:酸性;碱性;酸性溶液10、维生素C的测定中,2, 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的是的含量;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的是的含量。
答案:还原型Vc的含量;总Vc11、维生素A测定中,所用氯仿中不应含有,因三氯化锑遇会出现沉淀,干扰比色测定。
故在每毫升氯仿中应加入乙酸酐1滴,以保证。
答:水分;水;脱水二、选择题1、测饮料中L-抗坏血酸含量时,加草酸容液的作用是()A. 调节溶液pH值B. 防止Vc氧化损失C. 吸收样品中的VcD. 参与反应答案:B2、若要检测食品中的胡萝卜素,样品保存时必须在( ) 条件下保存。
A.低温B.恒温C.避光D.高温答案:C3、吸附薄层色谱属于( )A.液-固色谱B.气一固色谱C.液一液色谱D.气-液色谱答案:C4、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正确的是()A .预热20minB .调节“O”电位器,使电表针指“O”C .选择工作波长D .调节100%电位器,使电表指针至透光100%答案:C5、用薄层色谱法对待测组分定性时,主要依据( )。
食品营养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1a03f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7b.png)
食品营养学复习题及答案1、下列烹饪方法对维生素C破坏较少的是()A、熬B、长时间煮C、爆炒D、加碱烹调答案:C2、毛囊角化主要是由于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EC、尼克酸D、维生素B12答案:A3、以下营养素中宜采用尿液检测方法评价其营养水平的是()A、蛋白质B、脂肪C、脂溶性维生素D、水溶性维生素答案:D4、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EC、维生素DD、维生素B1答案:D5、()参与糖和脂肪的代谢,帮助皮肤和头发维持最佳状态。
主要来源于绿叶蔬菜、乳品等食物。
A、VitKB、VitB2C、VitDD、VitB3答案:B6、与机体钙营养状况关系最为密切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DD、维生素E答案:C7、下列食物中必需脂肪酸的最好来源是( )。
A、植物油B、猪油C、动物内脏D、瘦肉答案:A8、吃饭后人的体温会升高,是由于( )。
A、饭后体温调节中枢上调B、饭后消化道血液增多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D、食物中含有特殊供能物质答案:C9、成人摄入混合膳食时,因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约相当于基础代谢的( )A、5%B、10%C、15%D、20%答案:B10、以下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A、苹果B、桃C、鲜枣D、草莓答案:C11、为了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建议一天饮食中酸、碱性食品比例应为()A、1﹕3B、1﹕2C、1﹕1D、3﹕1答案:A12、239千卡相当于()A、1kJB、4.18kJC、1MJD、18MJ答案:C13、采用回顾询问法进行膳食调查时,回顾的时段应该是()A、最近12小时B、最近24小时C、最近36小时D、最近48小时答案:B14、引起人类患坏血病的原因是缺乏()A、维生素B1B、维生素A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C15、一成年男性身高170厘米,体重70千克,则该男性的标准体重为()A、55千克B、60千克C、65千克D、70千克答案:C16、食物中钙的利用情况会影响磷的吸收,当钙利用充分时,磷的吸收( )。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精)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精)](https://img.taocdn.com/s3/m/0bac6becc1c708a1294a4400.png)
实验三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实验目的】1. 学习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及方法2. 掌握微量滴定法的操作技术【实验原理】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中性和微酸性环境中,能将染料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的2,6-二氯酚靛酚,同时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
氧化型的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当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好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从滴定时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器材与试剂】器材:1. 研钵2. 天平3. 容量瓶(50ml) 4. 量筒5. 刻度吸管6. 锥形瓶(50ml)7. 玻棒8. 微量滴定管9. 漏斗10. 新鲜蔬菜或新鲜水果11. 滤纸试剂:1. 2%草酸溶液 2. 标准维生素C溶液3. 0.02% 2,6-二氯酚靛酚溶液【实验步骤】1. 提取:称取新鲜样品约4g,置于研钵中,加入5ml2%草酸溶液研磨成浆状,残渣再次研磨,一同转入50ml容量瓶中,草酸总量为35ml,加水定容。
2.过滤:提取液充分混匀后,过滤。
3. 样品滴定:准确吸取滤液5或10ml于50ml的锥形瓶中,立即用标定过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粉红色,15秒不褪色。
记录所用染料的毫升数(重复测定2~3次)。
4. 空白滴定:准确量取35ml2%的草酸,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准确吸5或10ml 于50ml的锥形瓶中,立即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粉红色,15秒不褪色。
记录所用染料的毫升数(重复测定2~3次)。
5. 计算维生素C含量(mg/100g样品)=(V1-V2)VK/W)×100式中:V1为滴定样品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ml数V2为滴定空白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ml数K为1ml染料相当于维生素C的mg数W为样品质量g数*标定2,6-二氯酚靛酚:取维生素C标准液5ml及1%草酸溶液5ml于50ml的锥形瓶中,用配制好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标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10维生素的分析测定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维生素是从营养观点归纳而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属于溶性维生素。
2.测维生素C通常采用草酸溶液直接提取,原因是:在一定浓度的酸性介质中,可以消除某些还原性杂质对维生素C的破坏作用。
3.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方法之一是2,6-二氯酚靛酚法,其原理是染料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颜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酚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用标准的2.6-二氯靛酚染料溶液滴定含维生素C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于15秒内不褪色为终点。
二、判断
1.(√)比色法检测维生素A 时,必须在比色槽内反应。
三、选择题:
1. (A)“GB/T5009.159-2003”中规定的还原型总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是。
A. 固蓝盐B比色法
B. 2,6-二氯靛酚滴定法
C. 荧光法
D. 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四、简答题
1.测定脂溶性维生素时,通常采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是什么?
答:皂化样品→水洗去除类脂物→有机溶剂提取脂溶性维生素(不皂化物) →浓缩→单样→溶于适当的溶剂→测定。
↓
多样→分离(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单样(同上)
五、综合题
1.请详细介绍实验室中测定食品中维生素A含量时的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用比色法测定的原理、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答:皂化样品→水洗去除类脂物→有机溶剂提取脂溶性维生素(不皂化物) →浓缩→溶于适当的溶剂→测定。
在皂化和浓缩时,为防止维生素的氧化分解,常加入抗氧化剂(如焦性没食子酸、维生素C等)。
在氯仿溶液中,V A与三氯化锑可生成蓝色可溶性络合物,在620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与V A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故可比色测定。
•适用范围及特点
本法适用于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各种样品(高于5—10μg/g ),对低含量样品,因受其他脂溶性物质的干扰.不易比色测定:
该法的主要缺点是生成的蓝色络合物的稳定性差。
比色测定必须在六秒钟完成,否则蓝色会迅速消退,将造成极大误差。
注意:
1. 维生素A见光易分解,整个实验应在暗处进行,防止阳光照射,或采用棕色玻璃避光。
2. 三氯化锑腐蚀性强,不能沾在手上,三氯化锑遇水生成白色沉淀.因此用过的仪器要先用稀盐酸浸泡后再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