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历史人民版精品课件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四四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册课件【完整版】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册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cb85826edb6f1afe001f8c.png)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 战争与和平全册课件【完整版】
目录Biblioteka 0002页 0034页 0062页 0113页 0141页 0220页 0306页 0335页 0374页 0415页 0512页 0556页 0613页 0615页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二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四 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 一 冷战阴影下的局部“热战” 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一 争取人类和平 学习与探究之一 二战主题影视歌曲演唱欣赏 学习与探究之三 “走向多极的世界”演讲赛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 争与和平全册课件【完整版】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 争与和平全册课件【完整版】
目录Biblioteka 0002页 0034页 0062页 0113页 0141页 0220页 0306页 0335页 0374页 0415页 0512页 0556页 0613页 0615页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二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二 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四 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 一 冷战阴影下的局部“热战” 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一 争取人类和平 学习与探究之一 二战主题影视歌曲演唱欣赏 学习与探究之三 “走向多极的世界”演讲赛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 争与和平全册课件【完整版】
一 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 争与和平全册课件【完整版】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205903caaedd3382c4d30d.png)
ppt精选
10
考法4 《凡尔赛和约》
1.巴黎和会: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 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共27 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 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 重新瓜分世界,策划镇压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另外,还策划干涉苏 维埃俄国,并决定成立国际联盟。1919年4月30日,巴黎和会将德国 在山东的权益判交日本。
巴黎和会的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ppt精选
11
2.《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规定德国及其各盟国承担发动战 争的罪责。
领土 殖民地
军事 赔款
阿尔萨斯—洛林交还法国;承认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独立,将 波兹南等一部分领土划给波兰等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人数不得超过 10 万;莱茵河东岸 50
ppt精选
8
考法3 一战的性质与影响
1.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1)经济实力:同盟国处于劣势。 (2)战略失误:“施里芬计划”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3)内部矛盾:同盟国集团各国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4)力量对比: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日本参战,使 德国失去亚太地区势力范围;意大利倒戈,使同盟国失去重 要盟友;美国、中国参战,增强协约国实力。
千米内不得设防 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3.凡尔赛体系形成
对德国
对奥地利
《凡尔赛 和约》
《圣日耳 曼条约》
对保加利亚
《纳伊条 约》
对匈牙利
《特里亚 农条约》
对土耳其 《色佛尔条
约》 《洛桑条约》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https://img.taocdn.com/s3/m/5264cad384254b35eefd3469.png)
中苏关系 友好互助 破裂对立 敌对对峙 逐步缓和 战略合作 苏联 针锋相对 争霸蓄势 战略进攻 全面颓势 国家解体
美 苏 40中后 中后- 50中 60中后 中后80末 40中后- 50中后- 60中后80末80年代 时间 80年代 关 50中后 60中后 70末 90初 50中后 60中后 70末 90初 系 美国 冷战霸权 占据优势 全球收缩 主动强势 冷战胜利 中美关系 敌视颠覆 孤立对峙 缓和建交 时冷时热 对话协作
美国
势
80年代末—90年代 苏联 极 冷战 代
#4. 束
4
思考题 : 冷战初期,两极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提示: 以美苏两强为首的两大阵营针锋相对 美国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组织
#2. 幻灯片 2
苏联 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组织 华约组织
美苏争霸晴雨表— 美苏争霸晴雨表—美苏对华关系
#17. 幻灯片 17
思考题 : 1 雅尔塔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雅尔塔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2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有何影响?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有何影响? 3雅尔塔体系下国际关系发展概况? 雅尔塔体系下国际关系发展概况? 雅尔塔体系下国际关系发展概况 4冷战格局有何影响? 冷战格局有何影响? 冷战格局有何影响
#17. 幻灯片 17
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 世纪八九十年代, 世纪八九十年代 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B ) A 核战争消失,各国注重发展经济 核战争消失, • B 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历史两大主题 缓和与紧张并存, • C 美日欧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对手 美日欧的矛盾突出, • D 社会主义力量对比处于有利地位 10 下列对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C ) 下列对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 A 用联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 B 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实力 C 用非战争手段遏制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用非战争手段遏制遏制共产主义, D 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
美 苏 40中后 中后- 50中 60中后 中后80末 40中后- 50中后- 60中后80末80年代 时间 80年代 关 50中后 60中后 70末 90初 50中后 60中后 70末 90初 系 美国 冷战霸权 占据优势 全球收缩 主动强势 冷战胜利 中美关系 敌视颠覆 孤立对峙 缓和建交 时冷时热 对话协作
美国
势
80年代末—90年代 苏联 极 冷战 代
#4. 束
4
思考题 : 冷战初期,两极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提示: 以美苏两强为首的两大阵营针锋相对 美国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组织
#2. 幻灯片 2
苏联 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组织 华约组织
美苏争霸晴雨表— 美苏争霸晴雨表—美苏对华关系
#17. 幻灯片 17
思考题 : 1 雅尔塔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雅尔塔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2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有何影响?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有何影响? 3雅尔塔体系下国际关系发展概况? 雅尔塔体系下国际关系发展概况? 雅尔塔体系下国际关系发展概况 4冷战格局有何影响? 冷战格局有何影响? 冷战格局有何影响
#17. 幻灯片 17
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 世纪八九十年代, 世纪八九十年代 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B ) A 核战争消失,各国注重发展经济 核战争消失, • B 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历史两大主题 缓和与紧张并存, • C 美日欧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对手 美日欧的矛盾突出, • D 社会主义力量对比处于有利地位 10 下列对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C ) 下列对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 A 用联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 B 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实力 C 用非战争手段遏制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用非战争手段遏制遏制共产主义, D 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
课件4: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PPT
![课件4: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4b8f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b.png)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1)德国入侵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德军长驱直入,苏军 节节败退。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942年元旦,美、中、苏、英等26国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德国失败,被迫转入战略 防御。此次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2.国际联盟 (1)由来: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2)成立:巴黎和会上起草了国联盟约,1920年初,国联在日内瓦正式成立。 (3)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秘书处。 (4)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5)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美国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 其不利,拒绝参加) (6)主要内容:“维护和平”的原则,实行“集体安全”,对战败国殖民地的“ 委任统治”。 (7)解散: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2.启示 (1)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 (2)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纵容。 (3)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4)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和平共处、友好合作。 (5)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四、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1)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 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国际关系体系,该体系 即雅尔塔体系。 (2)主要内容:成立联合国;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 犯;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
高考历史 专题精讲:专题十六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0张ppt)
![高考历史 专题精讲:专题十六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4f90b9b0717fd5360cdccf.png)
雅尔塔体系 (1)“冷战”: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成
整 合
的条约。成立国际联盟、处 为“冷战”的序曲;“杜鲁门主义”的 置战败的德国(领土、军 事、赔偿、殖民地等)、处 内 容 置其他战败国 (2)华盛顿会议签署《四国 出台成为“冷战”正式打响的标志;马 歇尔计划与经互会对抗;北约与华约对 抗 (2)美苏争霸:20世纪50~60年代,美苏
提 能 专 训
博 学
第七部分 专题十六
第 5页
项目 性质
整 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1)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 精神损害 (2)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和殖民主 义力量,美日两国迅速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1)基本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 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 人心 (2)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 变化,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 蓬勃发展 (3)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4)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博 学
第七部分 专题十六
第11页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 项目
整 合
主要原因
概况
影响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提 能 专 训
以美国为首 1950~ 朝鲜 战争
的资本主义 1953年, 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 国家企图扼 中朝并肩 性局部战争;是“冷 杀社会主义 作战,取 战”的产物,是“冷 国家 得胜利 战”中的“热战”
整 合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6 年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以及 日德兰海战。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 过程 约国一方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1917 年,美国和中国等国加入协约国作 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 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被迫投 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 败宣告结束
2012【优化方案】历史人民版精品课件: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三四
![2012【优化方案】历史人民版精品课件: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三四](https://img.taocdn.com/s3/m/c722fd4ecf84b9d528ea7a3a.png)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 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 。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 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
【全解全析】
审 材 料
罗斯福的这段话强调了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 同盟的合作,打败法西斯,实现和平。
第(1)问彩虹的寓意可以从彩虹的构成来认识, 审 彩虹是七彩组成的,所以寓意应指二战中的 设 合作,共同对抗法西斯势力,实现和平。第 问 (2)问“诺曼底登陆”的意义要结合当时欧洲
经典例题探究
例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 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 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 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 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 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 的演讲
化等决议,并决定战败后的德国由苏、美、英、 法四国分区占领。 (2)关于苏联对日作战问题,三国签订了雅尔塔秘 密协定。 ①苏联:承诺欧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将参加 对日作战。 ②美英:作为交换条件,美英承认_外__蒙__古___的独 立;库页岛南部等岛屿交还苏联;中国的旅顺港 由苏联海军租用,大连商港国际化;中苏合办中 东铁路和_南__满__铁__路____;千岛群岛交给苏联。
2.目的:为协调各国的作战行动,商讨战后 _世__界__安_排_____问题。
3.开罗会议
(1)时间:1943年11月。
(2)国家:中、美、英。
(3)内容 ①讨论了_对__日__作__战____和战后远东的处置问题。
②发表了《开罗宣言》,重申美、英、中三国将 继续联合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关于战后 远东的处置问题上,宣言明确宣告要将日本窃取 的中国领土满洲、台湾、__澎_湖__列__岛___等归还中国 ,恢复朝鲜的自由独立。 (4)意义 ①开罗会议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参加的反法西斯大 国首脑会议,它表明中国的_大__国__地_位____得到国际 社会的承认。
历史人民版精品课件: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四一共29页
![历史人民版精品课件: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四一共29页](https://img.taocdn.com/s3/m/7a9a38bbe45c3b3566ec8be2.png)
4.战后初期在美苏力量对比中,美国处于相对优 势的地位,因此比苏联具有更强烈的争霸进攻意 识,挑起了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 战。 针对训练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战时同 盟关系走向冷战对峙的原因有( ) ①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 ②美苏军事均势形成 ③社会制度不同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④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三次首脑会议形成的以《_雅__尔__塔_协__定___》为主 体的国际关系,称为雅尔塔体制。 3.影响 (1)积极影响 ①雅尔塔体制维护并扩大了_集__体__安__全____原则, 对最后打败法西斯国家、结束战争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 ②它倡议建立的__联__合_国____促进了国际经济、文 化交流,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 的作用。
(3)英国 ①经济实力衰弱:战争使英国由债权国变成了债 务国,海外投资缩减,出口贸易下降,_黄__金___储 备几乎耗尽。 ②国际地位下降:战后英国已下降到___二_流____国 家的水平。
③对殖民地控制能力的减弱:战后英国不得不放
松对殖民地的控制,让其中一些国家和民族获得 _独_立_____。
3.影响:西欧国家的衰落,使其无力继续充当资 本主义世界的_主_角_____,其在近代史上控制世界 、决定世界事务的中心地位彻底丧失。 二、美苏的强盛 1.美国 (1)表现 ①经济上:1948年,美国的工业生产资本占到资 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黄金储备占世界储备的 四分之三。
(2)消极影响 雅尔塔体制带有明显的_大__国__强__权__政_治____色彩, 也反映出苏美对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不同意图 和矛盾,为战后两极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
要点轻巧突破
要点一 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抗的原 因
1.随着二战的结束和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美 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意识形态和不同社会制度之 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的关系。 2.客观上,二战使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 大变化,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登上了 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苏联也依靠其军事力量 和扩大的政治影响而成为唯一与
2012【优化方案】历史人民版精品课件: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四三
![2012【优化方案】历史人民版精品课件: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四三](https://img.taocdn.com/s3/m/d00ac8287375a417866f8f44.png)
(2)原则:规定了各会员国__________、不得干 原则:规定了各会员国 主权平等 、 原则 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3)安理会的主要职能和行为 安理会的主要职能和行为 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负有主要责任。 ①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负有主要责任。 在履行其职能时, ②在履行其职能时,应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 原则及其有关规定,在一切实质性问题上, 原则及其有关规定,在一切实质性问题上,都遵 大国一致 原则 但和平解决某一争端时, 原则, 守__________原则,但和平解决某一争端时, 争端的当事国不得参加表决。 争端的当事国不得参加表决。 5.联合国的作用 . (1)防止发生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防止发生战争, 防止发生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
②和平组织和反战世界大会 美苏日益加剧的__________和核试验 和核试验, 美苏日益加剧的 军备竞赛 和核试验 , 促成了 1955年《 罗素 爱因斯坦宣言》 年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的发表 , 出现 爱因斯坦宣言 的发表, 了一批固定的和平组织; 同年, 了一批固定的和平组织 ; 同年 , 亚非新兴国家在 赫尔辛基 举行反战世界大会 __________举行反战世界大会,呼吁裁减军备和 举行反战世界大会, 核武器。 核武器。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③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1961年,第一次 年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首脑和 政府宣言》 政府宣言》和《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 主张用___________的原则代替冷战和可 明》,主张用 和平共处 的原则代替冷战和可 能发生的全面核灾难。 能发生的全面核灾难。
1.背景 . (1)冷战对峙中的美苏展开了激烈角逐, 使世界笼 冷战对峙中的美苏展开了激烈角逐, 冷战对峙中的美苏展开了激烈角逐 罩着战争的阴影, 罩着战争的阴影 , 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 (2)人们厌倦战争, 渴望持久和平, 在世界范围内 人们厌倦战争, 人们厌倦战争 渴望持久和平, 掀起了声势浩大的________________。 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群众性反战运动 。 2. 2.表现 (1)第一次 第一次——反对核战争 第一次 反对核战争 和平签名运动:面对美国使用核武器的威胁, ①和平签名运动:面对美国使用核武器的威胁, 在各国共产党和群众团体的努力下, 在各国共产党和群众团体的努力下,出现了三次 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 大规模的 和平签名运动 ,要求禁止使用核武 促成了各类和平组织的建立。 器,促成了各类和平组织的建立。
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套PPT课件
![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5d1217ed630b1c59eeb5f5.png)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法
德
(1)法德矛盾
铁血宰相俾斯麦
这场战争直接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巴黎公 社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这场战争帮助普鲁士最后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完成 了德意志的统一,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法国战败:①法国把阿尔萨斯与洛林割让予德国; ②规定法国付出五十亿法郎作为赔偿德国在战争所失; 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要求报仇雪恨. 德国则唯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
——2005全国卷
结合课本思考:当时欧洲有关国家 有哪些利益要求?
阅读思考:
结合课本思考:当时欧洲有关国家有哪些利 益要求?结成了几对主要矛盾
A 德:a 维护欧陆霸主地位,压制法国,
防止其崛起复仇。 b 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殖民地。
B 法:复仇,夺回欧洲霸权。 C 英:维护霸权 殖民地,维持欧陆均势。 D 俄:争夺巴尔干地区。 E 奥匈:视巴尔干地区为其势力范围。 F巴尔干国家:反对外来奴役,争取独立
影响?(结合教材和必修二)
材料二
垄断组织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至1914年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国家基本瓜分完毕。 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 中,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成。
一、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
1、原因:
——据 邵锡昌《以史为鉴开创未 来》《东南大学学报》958期)
“本世纪被称为是普通人的世纪” “因为普通人遭受了最大的痛苦”
——丘吉尔
这个模块“着重反映的是20 世纪战争与和平运动发展的重 要内容”。
你想和平吗?那么你 就准备战争吧!
——克劳塞维茨(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精品课件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8cc3a9e53a580216fcfebc.png)
战争的爆发:
事后不久,德奥集团即欣喜若狂的叫嚣 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1914年7月28 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 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各国相互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征兵招贴画
问题探究1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 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 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
C
D
A
5.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 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事件 不能体现这句话中政治意义的是( ) A.英国签订《英法协约 B.英国签订《英俄协约》 C.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D.英国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6.下列盟约或协定缔结的先后顺序是( ) ① 英俄协约② 法俄军事协约 ③《德奥同盟条约》 ④ 英法协约 ⑤《三国同盟条约》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①④ C.③⑤②④① D.③②⑤④①
一、欧洲三条战线和交战双方
决定意义 东线:俄国——德奥 主要战线 西线:英法比——德国 南线:塞尔维亚——奥匈
二.“施里芬计划”的破产(战争第一阶
段 1914)
1、西线: 马恩河战役 德 法 进入相持阶段 2、东线: 俄败 (德)普鲁士 俄 俄胜 奥地利
特点:双方 形成对峙局 面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
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 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 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问: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什么现象?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实质: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一 次重大调整,实质是在不放弃美国“全__球_责__任____” 的同时,要求其他国家分担更多的责任。
6.实施 (1)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外交的 主要手段,积极推行__多__极__均_势___外交,让其盟 友分担更多的责任。 (2)改善美国的国际政治环境。 ①使越南战争实现“_越_南__化____”,缓解了国 内困境。 ②在中美共同努力下,改善双方关系。
_艾__森__豪_威__尔___举行戴维营会谈。
4.挫折:1962年,苏联向古巴秘密运输导弹, 引 发 了 _古__巴__导__弹_危__机____ 。 在 美 国 的 强 硬 态 度 面 前,苏联撤除了在古巴的导弹。
二、尼克松主义 1.提出背景 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 中的_经__济___地位明显下降,其扩张战略受到国外 的广泛谴责,国内的__反_战__运__动___ 此起彼伏。
③把战略重点转向苏联,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谋 求与苏联“__对_话____”,试图用军控协议限制苏联 扩充军备,用满足苏联的某些要求的经济协议,换 取苏联对扩张行动的克制。
④重新调整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支持欧洲 _统__一___进程,强调经济合作,强调西方防务不可 分割,不再反对英法独立的_核_政__策_____,向日本归 还冲__绳__岛____,使“日美安保条约”顺利延期。
②苏联:勃列日涅夫主政后,随着苏联经济和 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苏联意欲与美国分享世 界霸权,积极开展__和__平___外交攻势。
(2)表现 ①国际局势出现了缓和契机。美苏双方签署了一 系列的文件,保证尽力避免军事冲突,防止 _核__战_争___,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在限制战略核 武器方面,在保持双方战略核力量大体均__衡____的 同时,也给双方进一步发展核武器技术留下很大 的余地。 ②美苏关系中的经济色彩逐渐加强。但同时,美 国外交政策中添加了“__人_权___”这一新成分,企 图以此来压垮苏联,化被动为主动。 (3) 影 响 : 在 美 苏 “ 缓 和 ” 外 交 的 推 动 下 , _欧__洲_大__陆___也吹起了“缓和”之风。
4.主要内容 (1)美国将信守它的一切条约义务。 (2)如果美国的“盟国”或对美国以及对整个地区 安全“至关重要的国家”受到威胁时,美国将提供 _援__助___。 (3)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__由____国家的全部 责任,只在受到请求时,才提供适当的军事和经济
援助,但在人力方面,该国应承担主要责任,避免 卷入越_南_____式的战争。
2.日本和西欧的崛起 (1)原因: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它们开始谋求在__国__际_事__务___中更多的发言权。 (2)表现 ①西欧积极实行以_经__济_联__合___促进政治联合,
2.20世纪80年代的缓和外交 (1) 背 景 : 美 苏 争 霸 带 来 的 激 烈 的 军 备 竞 赛 , 不仅使苏联疲惫不堪,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 经济包袱。 (2)表现 ①美国明确表示支持_戈__尔__巴__乔__夫___的改革。 ②美国由不愿同苏联达成重大裁军协议,不给 苏联喘息时机,变为愿意做重大裁军交易。
③同意就__军_备__控__制____问题展开谈判,并签署 有关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的条约,分阶 段削减两国核武器。
④在_阿__富__汗__问题上,美国改变了过去消耗和 孤立苏联的做法,转而寻求政治解决。
⑤两国在扩大双边接触、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 了进展,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协议。
四、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1.美苏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下降 (1)美国 ①全球性的扩张给美国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两次 世界性_能__源__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冲击。 ②美苏争霸带来的_军_备__竞__赛____导致美国军事工业 非常发达,但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却日趋
2.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调整对外战略,在苏共二十大上,他 提出和平共处、__和_平__竞__赛____和和平过渡的主 张,力争在新的基础上同美国平__起__平_坐_____,共
同主导世界格局。 3.实
占领,并与__联_邦__德__国___建交。 (2)1959 年 , 赫 鲁 晓 夫 访 美 , 与 美 国 总 统
三、美苏“缓和外交” 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缓和外交 (1)背景 ①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势头逐渐消失,通货膨胀
率居高不下,对外贸易逆差逐年增加,黄金储备
不断减少,被迫放弃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陷 入 __越_战____ 泥 潭 , 反 战 运 动 高 潮 迭 起 ; 日 本 、 西 欧与美国分庭抗礼的格局逐步形成。在这种情况 下,美国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达到和__平__取__胜____ 的目的,开始和苏联接触。
衰退,造成其国际收支失衡;而正在崛起的西欧和
日本不断以美元兑换黄金,动摇了以美元为主导的 _国__际_货__币___体系。
③美国强行推行其价__值__观__遭到了世界人民的反对 。
(2)苏联 ①在世界各地进行了与其自身_综__合__国_力____不相 称的扩张,耗费了大量财力和人力,使国民经济 不堪重负。 ②长期的军备竞赛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 调。 ③与美国在全球展开争夺,干涉他国内政,加深 了与西方的矛盾,引起了_第__三__世__界____国家的不 满,使苏联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孤立。 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苏联随意干涉其他社 会主义国家和“兄弟党”的内部事务,使各国对 苏联的__离_心___倾向不断增强。
2.战略目的 在不危及西方安全和美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实行_全__球__战__略__收_缩____,借助美国以外的力量牵 制苏联,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 3.提出 (1)1969年,尼克松在出访亚洲途经__关__岛__时 发表外交政策演说,宣布了对亚新政策。 (2)此后,在历年的国情咨文中,尼克松把这 一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以及处理与其__盟__友__全 面关系的总方针。
6.实施 (1)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外交的 主要手段,积极推行__多__极__均_势___外交,让其盟 友分担更多的责任。 (2)改善美国的国际政治环境。 ①使越南战争实现“_越_南__化____”,缓解了国 内困境。 ②在中美共同努力下,改善双方关系。
_艾__森__豪_威__尔___举行戴维营会谈。
4.挫折:1962年,苏联向古巴秘密运输导弹, 引 发 了 _古__巴__导__弹_危__机____ 。 在 美 国 的 强 硬 态 度 面 前,苏联撤除了在古巴的导弹。
二、尼克松主义 1.提出背景 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 中的_经__济___地位明显下降,其扩张战略受到国外 的广泛谴责,国内的__反_战__运__动___ 此起彼伏。
③把战略重点转向苏联,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谋 求与苏联“__对_话____”,试图用军控协议限制苏联 扩充军备,用满足苏联的某些要求的经济协议,换 取苏联对扩张行动的克制。
④重新调整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支持欧洲 _统__一___进程,强调经济合作,强调西方防务不可 分割,不再反对英法独立的_核_政__策_____,向日本归 还冲__绳__岛____,使“日美安保条约”顺利延期。
②苏联:勃列日涅夫主政后,随着苏联经济和 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苏联意欲与美国分享世 界霸权,积极开展__和__平___外交攻势。
(2)表现 ①国际局势出现了缓和契机。美苏双方签署了一 系列的文件,保证尽力避免军事冲突,防止 _核__战_争___,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在限制战略核 武器方面,在保持双方战略核力量大体均__衡____的 同时,也给双方进一步发展核武器技术留下很大 的余地。 ②美苏关系中的经济色彩逐渐加强。但同时,美 国外交政策中添加了“__人_权___”这一新成分,企 图以此来压垮苏联,化被动为主动。 (3) 影 响 : 在 美 苏 “ 缓 和 ” 外 交 的 推 动 下 , _欧__洲_大__陆___也吹起了“缓和”之风。
4.主要内容 (1)美国将信守它的一切条约义务。 (2)如果美国的“盟国”或对美国以及对整个地区 安全“至关重要的国家”受到威胁时,美国将提供 _援__助___。 (3)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__由____国家的全部 责任,只在受到请求时,才提供适当的军事和经济
援助,但在人力方面,该国应承担主要责任,避免 卷入越_南_____式的战争。
2.日本和西欧的崛起 (1)原因: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它们开始谋求在__国__际_事__务___中更多的发言权。 (2)表现 ①西欧积极实行以_经__济_联__合___促进政治联合,
2.20世纪80年代的缓和外交 (1) 背 景 : 美 苏 争 霸 带 来 的 激 烈 的 军 备 竞 赛 , 不仅使苏联疲惫不堪,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 经济包袱。 (2)表现 ①美国明确表示支持_戈__尔__巴__乔__夫___的改革。 ②美国由不愿同苏联达成重大裁军协议,不给 苏联喘息时机,变为愿意做重大裁军交易。
③同意就__军_备__控__制____问题展开谈判,并签署 有关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的条约,分阶 段削减两国核武器。
④在_阿__富__汗__问题上,美国改变了过去消耗和 孤立苏联的做法,转而寻求政治解决。
⑤两国在扩大双边接触、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 了进展,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协议。
四、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1.美苏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下降 (1)美国 ①全球性的扩张给美国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两次 世界性_能__源__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冲击。 ②美苏争霸带来的_军_备__竞__赛____导致美国军事工业 非常发达,但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却日趋
2.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调整对外战略,在苏共二十大上,他 提出和平共处、__和_平__竞__赛____和和平过渡的主 张,力争在新的基础上同美国平__起__平_坐_____,共
同主导世界格局。 3.实
占领,并与__联_邦__德__国___建交。 (2)1959 年 , 赫 鲁 晓 夫 访 美 , 与 美 国 总 统
三、美苏“缓和外交” 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缓和外交 (1)背景 ①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势头逐渐消失,通货膨胀
率居高不下,对外贸易逆差逐年增加,黄金储备
不断减少,被迫放弃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陷 入 __越_战____ 泥 潭 , 反 战 运 动 高 潮 迭 起 ; 日 本 、 西 欧与美国分庭抗礼的格局逐步形成。在这种情况 下,美国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达到和__平__取__胜____ 的目的,开始和苏联接触。
衰退,造成其国际收支失衡;而正在崛起的西欧和
日本不断以美元兑换黄金,动摇了以美元为主导的 _国__际_货__币___体系。
③美国强行推行其价__值__观__遭到了世界人民的反对 。
(2)苏联 ①在世界各地进行了与其自身_综__合__国_力____不相 称的扩张,耗费了大量财力和人力,使国民经济 不堪重负。 ②长期的军备竞赛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 调。 ③与美国在全球展开争夺,干涉他国内政,加深 了与西方的矛盾,引起了_第__三__世__界____国家的不 满,使苏联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孤立。 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苏联随意干涉其他社 会主义国家和“兄弟党”的内部事务,使各国对 苏联的__离_心___倾向不断增强。
2.战略目的 在不危及西方安全和美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实行_全__球__战__略__收_缩____,借助美国以外的力量牵 制苏联,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 3.提出 (1)1969年,尼克松在出访亚洲途经__关__岛__时 发表外交政策演说,宣布了对亚新政策。 (2)此后,在历年的国情咨文中,尼克松把这 一政策延伸为全球政策以及处理与其__盟__友__全 面关系的总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