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
三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三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民权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老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这是中国国民党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由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组成。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防止了欧洲和美国现行制度的滥用,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建和公投四种权力(政治权力)来管理政府,而政府有立法、司法、行政、审查和监督五种权力(权力)来治理国家,其核心概念强调直接公民权利与权力的区别,即政府有权执政,人民有政治权力。
民族主义:反对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和外国列强的侵略,推翻与帝国主义勾结的军阀,寻求中国各民族的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生主义: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则,一个是平均土地权,另一个是控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家生计)。
实际上,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救国救国、探索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思想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在这些思想和经验成为理论之后,它们在指导和推动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的革命行动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民主义历史意义
三民主义历史意义三民主义内容:三民主义(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权主义(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组成。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它为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三民主义历史意义: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
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不仅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民生三个方面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其含义宏远、思想深邃,直到当下仍然对中国的民主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民主义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而且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民主义指导同盟会和国民党先后推翻了满清封建王朝和北洋军阀政府,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影响。
三民主义的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孙中山还以旧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1、公开提出以武装斗争的手段来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明确提出反对满族贵族的民族压迫,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民主革命精神。
2、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后要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资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前途与方向。
3、土地纲领也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强烈革命愿望。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先生最终将其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也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人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近代的中国处于满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下。
清政府压迫百姓,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在清政府统治的末期,统治权集中于慈禧太后手中,她为了个人奢侈的生活,出卖主权,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将四川部分铁路修建权卖给欧洲四国集团银行以换取能为其继续奢侈生活的资本。
同时,孙中山先生指出,民族主义不单单是排满,不是针对一切满人,而是“要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手段、专制不平等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法、勒派之苛捐以及满洲政府所纵容的虎狼之官吏,一切扫除。
也就是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的政策。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创立民国,也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这就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政治革命。
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并行。
孙中山先生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压迫人民与封建专制的满清政府。
民权要实现就要建立新的国家。
可是孙中山先生却忽略了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
人民群众往往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稳固的政权需要人民群众的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因为忽略了这个问题,从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社会革命。
孙中山先生当时给全国土地进行了定价,但其所有权仍然归属于原来的主人,而革命之后增加其价格,到时候土地归国家所有,为国民所有。
而且国家可以按照土地原有的价格进行收购。
孙中山先生认为土地是民生的根本,只要解决了土地的分配问题也就能一劳永逸,还可以避免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从而避免社会危机。
为此,他想通过革命,来实现这一远大的目的。
三民主义在当时的社会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及经济上面的利益需求,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以及民主权利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袁世凯
逼迫清帝退位,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的统治
(1912-1928 )
以袁世凯为首的军事集团执政的政府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
政治: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北京;改组内阁,委任亲信;
削弱革命派力量;胁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军事:
镇压革命党人,加强北洋军
专制
辛亥革命解放人们的思想,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共和
各阶层的反对
护国运动
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郁郁而死
欧美列强反对
军阀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地派系之争凸显出 来,很快分类为三大派系,分别是张作霖的奉系 军阀、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冯国璋
段祺瑞
张作霖
陆荣廷
派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4)结果: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2、护国运动 (1)原因: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
条”。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2)时间:1915——1916年 (3)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战争,全国响应
(4)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代表人物 冯国璋、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唐继尧
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 美、英 日 日 美、英 美、英
军阀混战、 四分五裂、 动荡不安
“二次革命”的发动和失败
? ① 性质: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
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
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
袁世凯失败原因: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三民主义的含义
1.民族主义:基本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面对中国人在西方列强侵略面前所表现出的浑浑噩噩、萎靡不振的状况,孙中山将民族问题作为三民主义的首要问题提出来,确立了近代思想文化运动的更高的奋斗目标。
民族主义将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因而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内容和新含义。
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
在革命派看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由于中国的积弱,只要推翻清政府使中国振作起来,帝国主义各国就会与中国平等相待,并且可能会赞助中国革命,甚至幻想以承认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和特权,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不能不说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2.民权主义: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学说的核心部分,其基本含义就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民权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对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起了推动作用。
但是,民权主义的矛头主要指向皇帝和封建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为汉族的旧官僚、地主、军阀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
3.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是他的“社会革命”纲领。
孙中山认为,在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后,实行民生主义,就可以“思患预防”西方社会的弊端。
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是孙中山设计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这一方案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
即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民生主义。
这时期的三民主义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其实质,也称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主要内容
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比较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民主义包括哪些内容并且如何评价
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为什么失之交臂?
项目 性质 目的 参加者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反帝,反教会。 参加者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吸收方 式:贫困和愚昧使他们的反抗斗争只能沿袭过 去农民起义利用秘密结社的办法,采取设立神 坛的方式发展组织,操练拳术,吸引群众。) 贫苦农民的流民,还有手工业者、城市贫民、 小商贩和水陆运输工人,以及散兵游勇 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 斗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 教会斗争的总爆发。 “扶清灭洋”政治口号的提出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 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 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辛亥革命的发起者,当时代表先进文化的主要 是接受了西方思想熏陶的海龟和中国的传统知 识分子中得自强者。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孙中山, 而后者主要是黄兴。而大多数为辛亥革命抛头 颅撒热血的先驱们,大多是集封建科举的秀才 和海龟为一身的仁人志士。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 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 生的。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 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 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 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 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为什么失之交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义和团运动是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的发展, 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斗争的总爆发。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 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 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 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 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新三民的内容
新三民的内容
新三民,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提出的新的三民主义理论。
新三民主义是在原有三民主义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
它强调了人民民主、民族独立和民生幸福的重要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三民主义强调人民民主。
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他们的意愿和利益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
因此,新三民主义提倡人民民主,要求实现人民民主的各项制度和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只有实现了人民民主,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和优势。
新三民主义强调民族独立。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重要的民族之一。
新三民主义认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新三民主义提倡民族独立,要求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新三民主义强调民生幸福。
人民的幸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国家的发展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
新三民主义提倡民生幸福,要求国家重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祉,改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让每个人都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新三民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理论指导。
新三民主义强调了人民民主、民族独立和民生幸福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们要深入学习新三民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民主义的解释
三民主义的解释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
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哎呀,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要团结一致,抵抗外敌。
比
如说,咱中国以前被列强欺负,民族主义就是要让咱中国人团结起来,把那些欺负我们的家伙赶出去!(就像一家人齐心协力对抗外人欺负
一样。
)
民权主义呢,这就像是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家里的大事小情。
每个
人都能参与政治,发表自己的意见,选举出能为大家办事的人。
(这
不就像家里的成员都能参与家庭决策嘛。
)
民生主义呀,简单说就是要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
就如同要让家里的每个人都能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
(和让家里人都生活得舒适一个道理呀。
)
我觉得三民主义真的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它为中国的革命和发展指
明了方向,是推动中国进步的强大动力!。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阐述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阐述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组成。
同盟会纲领是孙中山在 1905 年创立同盟会时提出的政治纲领,其内容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首要部分,它反对清朝的专制统治,主张推翻满族政权,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
民权主义强调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主张建立一个民主的政府,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
民生主义关注人民的生活和福祉,主张通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手段,解决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叠和联系。
同盟会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与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相对应,都强调反对满族统治和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
“创立民国”则与民权主义相呼应,强调建立民主政府和保障人民权利。
“平均地权”则与民生主义有关,关注土地问题和社会公平。
总之,三民主义和同盟会纲领都是孙中山为实现中国民主革命而提出的重要理论和政治纲领,它们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新三民主义政纲
新三民主义政纲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述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1.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核心是反对清政府,推翻清政府的政权。
中国五千年来,汉民族文化是历史文化的主体。
虽然有一段短暂的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但并没有改变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
大多数人仍然希望汉族人能够统治世界,管理九州。
旧民族主义的口号是驱逐满族,恢复中华。
其目的是通过发挥汉族的作用来满足政治要求。
这种民族主义中仍有强烈的民族差异意识。
这种思想可能是受中山先生自己的阶级和附属团体的影响。
2.民权主义。
要解释民权,首先要谈政治,政治就是人民的事,治理就是管理,管理人民的事就是政治,管理人民的事的权力就是政治权力,而管理人民的事就叫民权。
我们所说的自由是国家的自由,而不是个人的自由。
个人的自由会使我们成为一盘散沙,而国家和民族的自由需要人民的团结。
提倡民权人在政治地位上的平等,打破君权,民权人人平等,博爱与我们的民族精神是相通的,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为四亿人民谋幸福。
自由和平等的本质是民权,因为有了民权,自由和平等才能存在。
3.民生主义。
中山先生认为,民生的最大问题是吃饭。
中国的人口在过去10年中减少了9000万。
为什么?除了社会动荡之外,就是因为没有食物可吃。
中国没有粮食吃的最大原因是农业没有进步,其次是外国经济的压迫,每年损失12亿人民币。
如果把这些钱用来购买粮食,就足够中国人吃了。
要解决中国人需要增加粮食产量的问题,就必须保护农民的权利。
平等的土地所有权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只有耕者有其田,农民的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在解决了生产问题之后,我们应该注意分配问题。
粮食多的时候要注意储备。
如果中国的粮食不够用,绝对不允许运到外国去卖。
只有以民生为目标,不以赚钱为目标,才能保证中国的粮食。
打扮也是民生之本。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农业和工业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增加原材料的生产,另一方面要加强纺织业的发展,这样才能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
新旧三民族主义的内容和区别
新旧三民族主义的内容和区别
内容:
旧三民主义是民族、民权、民生。
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工农。
区别:
1、提出背景不同:
旧三民主义的提出,是由于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各种救国方案先后失败。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以美国、法国的民主思想作为政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生前对其“三民主义”思想作出的最后一个修正版本,是孙中山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和依靠农工的思想的体现,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并且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起来。
2、内容不同:
①民族主义:旧提法强调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新提法更突出反帝、反对外来压迫,这与共产党的反帝主张相一致。
另外,新提法强调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这有利于团结各民族民众一起反帝,争取解放。
②民权主义:旧提法中有推翻君主专制体制,建立国民政府和国民平等问题;新提法强调一般平民共有民权,享有一切权利和自由。
这就
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扩大了阶级基础,能更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革命。
③民生主义:新加上了节制资本,就是“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一大宣言还提出了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的主张。
大会以后,孙中山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这就使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的政策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民主义是什么
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指人民、民族、民主的主义。
三民主义提出了三个主要内容:
人民主义:指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政党、社会组织的工作都应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通过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民的幸福。
民族主义:指为保护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坚持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反对外来文化的侵害,建设民族国家。
民主主义:指建立以人民为主体、以民主为方式、以法治为保障的社会制度,通过广泛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选举等方式,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人民主体地位。
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
孙中山三民主义评论
孙中山三民主义评论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探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这些思想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介绍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孙中山认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必须强调民族独立和自主。
他将反对外来侵略和内部腐败作为实现中国民族独立的重要手段。
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潮之一。
我们将探讨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
孙中山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应该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他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民主政治。
他的民权主义思想促进了中国政治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将讨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孙中山认为,人民的生计和生活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政府应该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他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改革措施,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
他的民生主义思想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潮流之一。
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领会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将其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孙中山与三民主义的背景介绍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是孙中山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思想。
在孙中山生活的时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
为了拯救国家和人民,孙中山积极投身革命事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在这个过程中,孙中山逐渐形成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
孙中山强调民族主义的重要性。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1]背景
1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 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
但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这些方案屡屡碰壁、
3 19世纪末当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2]提出
1950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提出。
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指导思想:民族,民权,民生。
[3]内容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又国民共享。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几十年革命实践和理论的结晶,又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重要理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对孙中山研究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研究的深入,国内学术界对三民主义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每一主义的具体评价也存在某些分歧,有过争论。
1.民族主义关于民族主义的争论,主要表现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孙中山早年民族主义中是否具有反帝思想。
通常的看法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分为两个阶段,有旧、新之分。
孙中山晚年的新三民主义中具有明确的反帝思想,对此无大歧异,但对早年的民族主义思想中是否具有反帝思想?则有明显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有。
50年代时李光灿称孙中山早年的民族主义是在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面临亡国灭种灾难时激发出来的,“在早期的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里,既然还没有明确的系统的反对帝国主义思想,但反对外来民族侵略、压迫的思想,已经萌生并开始茁壮起来了”。
①苑书义等看法与此类似,认为孙中山早期民族主义思想中带有一定的反帝要求,其反满活动首先就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所刺激出来的,并且主要是以避免世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为出发点的。
⑥第二种意见认为无。
80年代,冬青在《学术月刊》发表文章,认为孙中山早年的民族主义思想中并没有明确的反帝思想,这一方面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所致,“另一方面也有历史的原因,因为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
中国人民真正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进而提出反帝或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那是五四运动前后的事。
”①持相同见解的还有一些人,认为在兴中会时期,孙中山只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朴素的民族意识,“但对民族危机的前因后果实在还不甚了然,革命的纲领也末臻明确,当然就谈不上具备反帝思想了”。
②,二是如何评价民族主义中的“大亚洲主义”。
所谓“大亚洲主义”,指孙中山曾提出的联合东方日本以抵抗欧洲列强的主张,对这种主张,李光灿认为这是“含有消极因素而事实上也不能实现的方法”。
三民是指什么主义
三民主义是民族,民权,民生,三大方面,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对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进行的高度概括。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它为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1、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2、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
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3、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三民主义的诗词
三民主义的诗词
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种政治思想,它的核心是“民族独立、民主政治、人民幸福”。
下面是三民主义的诗词:
1.《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国家之基石,
民族独立,民主政治,
人民幸福,三者不可少。
2.《三民主义之歌》
三民主义,光辉灿烂,
民族独立,国家强盛,
民主政治,人民自由,
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3.《三民主义》
民族独立,国家强大,
民主政治,人民自由,
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三民主义,伟大思想。
4.《三民主义之歌》
三民主义,伟大思想,
民族独立,国家强盛,
民主政治,人民自由,
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5.《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国家之根本,
民族独立,国家强盛,
民主政治,人民自由,
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以上是一些关于三民主义的诗词,它们都表达了三民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即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人民幸福。
这些诗词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和政治变革,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