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课题《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培养的研究》进展情况汇报 三立小学 叶红霞

合集下载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报告报告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报告报告

中所镇中心小学校县级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我校地处彝汉杂居的中所镇,有在校生113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57人,有教师66人。

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经商,孩子由年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管理,与孩子的隔代教育,与学校管理的脱节,造成了家庭教育环境差,家长缺乏教育方法,子女无人管住的现象相当严重。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非打则骂;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过分溺爱,听之任之,认为长大能挣大钱即可;有的家长不遵循子女身心发展规律,放松品德教育,导致其子女在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我校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如:学生学习习惯差,课堂常规不规范;吃零食现象尤其严重,校园垃圾随处可见;学生脏话频出、打人骂人司空见惯;自私自利,漠不关心……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训练,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关系到我校的健康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当地的整个精神文明建设。

所以,我们认为,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是当前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课题的提出和论证。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追求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

与此同时,在主流文化下出现了一些灰色文化,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导致在少年儿童中存在着“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依赖性强”等不良习惯。

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良好品行的重要前提。

小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和养成是提高一代人思想、行为素质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行为的不断重复与不断训练,就形成动力定型,它能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按照一定方式行事。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成果报告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成果报告

校级教育科研课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成果报告我校于2023年9月开始实行“九义学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研究,该课题于2023年141月被同意为阳平镇普教科项目。

通过六个月旳实践研究,本课题已经完毕方案中提出旳研究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旳背景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留守小朋友较多,学生行为习惯较差。

现象一:校园卫生保持差。

每天下午放学后,学生打扫卫生应当说比较彻底,不过到了第二天,学生一上学,果皮纸屑,小吃口袋,随地乱扔。

超过40%旳学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讲公共卫生。

到上午课间操过后,校园便是垃圾随地可见。

教师会,学生朝会,几乎次次讲校园卫生,但收效甚微。

现象二:课间疯打严重。

学生课间你追我打旳现象严重,尤其在做操和集会时,在楼道中,学生上下逆向运动,导致拥挤、碰撞、碰伤旳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较为严重旳安全隐患。

现象三:部分学生有抽烟,打牌赌博旳恶习。

在学校隐蔽旳角落,在学生寝室,偶有学生抽烟,甚至打牌赌博。

现象四:学生见了老师不问好,同学之间常常讲粗话甚至脏话。

学生见了老师尤其是没有教自己旳老师不积极问好,部分男生常讲粗话甚至脏话。

看到以上现象,作为学校旳教师和管理者,我们感到十分忧虑。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旳行为习惯呢?怎样改革现行教育旳不力呢?以上问题旳存在,阐明了我们旳养成教育工作不到位,教育措施不得力。

学生良好旳行为习惯没有形成。

针对学生们存在旳问题,我们确立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旳工作思绪:订制度,重贯彻;明责任,重监督;看过程,重实效。

标本兼治,从主线上转变学风校风,为学生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气氛。

通过以上旳观测与分析,我们提出了本课题加以研究,但愿通过本课题旳研究,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能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旳措施模式出来,并通过研究,制定一套适合本校旳学生管理制度来。

二、主导思想良好旳行为习惯旳形成是思想品德培养旳最重要目旳,它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旳地位,只有认识而没有良好旳行为习惯是不完全旳教育,正如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旳培养”。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现场汇报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结题现场汇报

xx市教科院“十三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汇报我叫xxx,我主持的课题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编号为xxx,经过3年多的研究、总结,已经达成预期目标,可以结题。

特做如下汇报:一、研究的目标: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培养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核心教育内容,以“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为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学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完成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1、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规范的研究。

具体研究文明礼貌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等五个方面的规范要求。

2、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的研究。

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

探索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小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策略的研究。

调查问题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研究不良习惯的矫正策略。

4、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评价研究。

围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五个方面,遵循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建立一套评价方案,对每个班级、每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三、研究成果本课题的研究历时三年多,在县教育学会秘书处的指导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主要收获如下:(一)健全了学校学生行为习惯规范体系。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健全了学校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新坍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将行为习惯的具体要求细化为五个方面:1、文明礼貌习惯。

从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2、卫生行为习惯。

讲卫生,不但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一个身体洁净、衣装整洁的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一个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会慢慢影响周围的环境,让整个社会环境都干净起来。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共5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共5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共5篇)第一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总结《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总结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

”这就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

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于是我校开展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

校领导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的各种活动。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自从我校开展该课题研究以来,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工作总结:一、抓好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1、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

我校以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首先,我们将守则内容发悬挂在每个教室,班主任经常性组织学生学习,要求做到熟记于心。

2、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给学生讲明养成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

我班充分利用班队会、板报等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同时,明确了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

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重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3、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校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主要训练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卫生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4、教给方法,反复练习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多多实践。

【精】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精】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精】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小学教育中,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

然而,当前小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自律性差、缺乏礼貌、不遵守纪律等。

因此,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目的1、了解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分析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

3、探索有效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论体系,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证依据。

2、实践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提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认知水平和态度等方面的情况。

(三)访谈法选取部分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四)观察法在课堂、校园和家庭等环境中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获取真实、直观的研究资料。

五、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一)学习习惯方面1、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作业。

2、学习方法不当,不善于预习、复习和总结。

3、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影响学习效率。

(二)生活习惯方面1、个人卫生习惯较差,如不勤洗手、不勤换衣服等。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阶段课题总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阶段课题总结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前言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探讨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对策,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关注。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有助于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环境,避免一些不良影响的产生,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习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例如:1.按时完成作业,做到“做完作业,休息身体,陶冶情趣”。

2.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培养好习惯后,小学生可以更加利于迅速适应中学和更高等级学习,并有望继续保持优异成绩。

生活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也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1.学会维护生活环境,遵守公共秩序,从年纪小开始习惯日常生活有规律,锻炼自我管理能力。

2.从小开始习惯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好习惯,让小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得到锻炼,有助于他们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并生活得更加优秀。

目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现状目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状况表现不尽如人意,常有以下问题:1.有些小学生没有充分了解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小学生生活习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差异较大,很多家长过度溺爱,导致孩子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3.一些小学生可能会受到诱惑,从而产生不良行为习惯,例如课堂上偷玩游戏、旷课等行为。

解决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为了解决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包括以下措施:学校层面1.定期开展班级规章制度教育,引导小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

2.给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其良好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3.鼓励小学生勇于公开自己的行为习惯,并赞扬他们好习惯的形成。

家长层面1.家长应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他们的约束和管理。

2.在家庭生活中,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学习高道德行为,学习尊重、包容和合作等。

3.家长应该耐心地与孩子交流,让孩子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对未来成长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与实践》德育组课题阶段工作总结(优秀范文5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与实践》德育组课题阶段工作总结(优秀范文5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与实践》德育组课题阶段工作总结(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与实践》德育组课题阶段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德育组按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与实践》德育组课题实验方案,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开展了德育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具体情况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素养。

(1)首先我们组织全体德育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德育组课题实验方案和刘所长推荐的文章并且不定期举办沙龙,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学习使我们更深一步认识到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处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德育是基础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

特别是刘所长让我们深入学习的《创新教育十年书稿》更是让我们对于开展新德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要让我们的道德教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实践!但是,我们的社会现状却是,每个家庭的孩子少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复杂了。

现在的独生子女:意志力薄弱,依赖性强;一味要求他人,忘却完善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一切围绕我转;家务事不会做,自制力差;有些孩子甚至把游戏厅网吧当成了感情寄托的地方。

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养成习惯与德育问题,可见培养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性。

因为大家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大家的科研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特别高。

在方案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德育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

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

在确定实施方案的时候,我们德育组成员根据学生特点,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各个阶段德育工作的特点,制定了实验内容及要求:本学期,我们重点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和安全行为习惯,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来汇报一下。

(点击)二、注重习惯培养,让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提高。

首先是文明礼貌习惯,为了加强德育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狠抓学生的文明礼貌养成教育。

三立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三立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三立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事们:大家好!我是三立教育的一名工作人员,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工作的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推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个人发展。

以下是我们工作的情况汇报:一、学生教学情况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积极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我们开设了各种不同的课程,涵盖了英语、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注重与时俱进,根据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趋势,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除了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更新,我们也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

我们的老师团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接受了大量的教学培训和交流,学习了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特点,我们也在实施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在学生考试、竞赛等方面,我们的教学成果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不少学生在各类考试和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个人成就感。

二、师资队伍建设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也非常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们的老师团队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教学水平、教学热情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提升老师的素质和能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招聘了不少有经验、有水平的老师,他们不仅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的教学案例。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和发展年轻的老师,通过各种培训、交流和实践,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也加大了对老师的激励和激励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激励老师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教学环境和设施建设在教学环境和设施建设方面,我们也一直不断努力。

我们注重教学环境的舒适和安全,积极打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探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探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探究课题结题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人有限的一生中,儿童时代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如何在这一时期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是需要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的。

如今的社会,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孩子智力因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良好的习惯等积极的个性特征一一非智力因素日益重要。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愿意自己学习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而能不能自觉的去学习往往取决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学习习惯好,则学习自觉性比较高,学习认真,学习效率高;学习习惯不好,则学生自觉性差,随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自然就不会自觉学习。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而且留守生多。

大部分家长都长年外出打工,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强,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学生在家庭里无人伴读,经常出现孩子读书,大人玩或整天忙家务的现象,使孩子厌学。

加之个别家长横蛮粗暴的教育方法,更让农村小学生厌恶读书,更谈不上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

鉴于此现状,我们希望通过对“中低年级学生自觉学习习惯的培养”此课题的研究,改变我校中低年级学生单纯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主动探究知识,自觉主动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题的界定1、习惯:所谓习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且能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

2、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学习效果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一种自动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贵在从小培养,他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

”培养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他们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少年儿童时期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习惯的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新世纪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习惯问题,研究养成教育问题。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发展,促进每个受教育者人格与个性的养成。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

青少年是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

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

因此,坚持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不仅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而且对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抓好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

就学生的普遍状况来说,其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

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中期报告

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中期报告

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中期报告研究背景:近年来,由于家庭中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往往会过度保护孩子,导致孩子的行为惯、礼仪修养、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这种情况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压力。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可以激发教师的意志,成就学校的辉煌。

研究内容和过程进展:1.加强行为规范建设,让学生在研究中明确规范道德认识是学生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只有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

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和领会规范,懂得遵守规范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也是为了社会的需要。

我们制定了《沈平小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细则》,包括文明礼仪、班级纪律、晨间和午间管理、课间活动、两操集会、环境卫生、食堂用餐、放学离校等方面的规范管理要求。

我们不断实践和调整,已经进行了三次修改,以适应实际情况和体现学校特色。

为了更好地建立学生的行为规范,我们不断丰富规范建设内容,加强对规范的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范要求。

例如,《XXX“文明小标兵”评比要求》、《XXX“班级形象之星”争创要求》等,都是立足于“争先创优”的角度,通过转变表达的句式,使规范内容更加易于记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研究规范,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儿歌记忆、名言激励、广播宣传、板报评比等。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将规范研究与营造班级文化融为一体,每个班级都开设了规范研究角,内容多样,班级文化建设因此增添了一分生机。

除了常规活动,我们还在打造特色教育活动中展开了大胆地尝试。

例如,我们开展了“行为规范达标评比活动”,评选“行为规范示范班”,设立学校行为规范监督员等。

同时,我们也开展了“校园文明小标兵”、“班级形象之星”评选活动,激励导行,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获得品尝成功的机会,并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在规范活动月中,我们也开展了多个主题系列活动,将规范教育细化深化。

总之,我们将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规范教育,让学生在丰富体验中完善言行,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品位的新时代小学生。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研究阶段,我们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和收获。

以下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的总结报告。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探索和研究,找出一套适合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探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结果与发现1.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观察,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学生自律性不强、缺乏责任感等。

2. 针对现状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和培训,包括定期召开班会、开展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课程、开展行为规范培训等。

3. 教育活动和培训的效果初步显现,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一些积极改变,如自律性增强、责任感增加等。

4. 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培训内容过于单一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研究的启示与建议1. 需要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期性,不仅仅依靠一次性的培训和活动。

2. 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个体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需要充分发挥班级和家庭的作用,通过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的无缝衔接,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 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主动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总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初步探索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但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一、引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其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观察,对现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行为习惯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自律性差、缺乏责任感、不文明用语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其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1、探索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

2、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效果进行客观评估。

四、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

1、问卷调查: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问卷,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观察法:通过课堂观察、课间观察和校园活动观察等方式,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3、案例分析: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案例,深入分析其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供参考。

五、研究过程(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

2、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3、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开展问卷调查和观察,收集第一手资料。

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

3、针对问题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如开展主题班会、行为规范训练、榜样示范等。

4、定期组织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和研讨,共同探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生低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低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结题报告
班级日常教育管理: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做到了“三结合”:背诵歌谣及行为教育相结合, 教师监控及学生干部管理相结合, 班委会干部负责监控及学生互相督促相结合。
这样持之以恒, 不断强化训练, 使学生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同时, 逐渐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
(4) 优化环境重培养。
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地方, 校园环境是丰富育人资源。构建优美、高雅教室环境, 做到整体布局、精心设计, 让每一面墙壁, 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独特育人功能, 让师生在享受美丽环境同时, 陶冶情操, “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师生行为和思想。
做作业时, 特别是家庭作业拖拉, 耗时长, 做一会儿, “玩”一会儿, 不能一次做完, 效率不高, 做完后没有认真检查习惯, 包括考试也一样。
②认真倾听、做笔记习惯欠缺
上课能认真听老师讲课习惯是很好, 但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发言, 至于评价或补充意见就更谈不上,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只顾自己想发言, 而不听他人在说什么, 以至于自己站起来回答及前面某人回答一模一样, 他都浑然不知, 说明没认真倾听别人发言。
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21世纪教育首先应该关心人们如何在密切相关地球上求同存异,协力发展,进行有关人类共同生存基本意念教育,这其实是一种行为习惯教育。”对此,我们在内心产生了深深共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目睹了一届届学生成长历程,有成才了,有却走了歪路。这里面问题多多,原因种种,但有一点是共同:养成好习惯者成,染坏习惯者败。对教育而言,培养习惯是头等重要事。因此,本组成员选定了这个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2)学校方面原因
学生在书写、倾听、预习、积累、作业、阅读等习惯方面存在问题, 跟老师教育也有直接关系。在调查中发现, 一些教师存在如下问题: ①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心中只装着教案, 没有注意调控课堂纪律, 没有采取有利措施引导学生参及学习活动, 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②有教师教法比较陈旧, 教学内容枯燥, 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 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 发言不积极;③有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出要求不明确, 学生不明白这种良好学习习惯内涵, 自然也不知道怎么做;④有教师不注意以身示范。⑤教师培养措施不多, 效果不是很好。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题总结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题总结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题总结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关键。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业成绩,也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1. 学生学习习惯参差不齐。

不同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能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复习、主动思考,而有的学生缺乏自律性,容易玩耍、拖延。

2. 学校教育存在一定问题。

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教师重视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忽略对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引导。

3. 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一些家庭缺乏规范化的教育管理,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关注不足,过分关注学习的成绩,而忽略了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建设。

二、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1. 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认识不足。

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学习习惯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2. 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

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科学方法,单纯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断层。

学校和家庭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缺乏有效的配合和沟通,影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1. 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意识培养。

学校和家长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科学认识和培养意识,积极开展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和反馈。

2. 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案。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学习习惯培养计划,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学校和家庭要加强沟通,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形成合力。

《小学生养成与习惯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汇报

《小学生养成与习惯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汇报

《小学生养成与习惯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汇报《小学生养成与习惯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汇报20**年8月到20**年6月,根据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我们承担了县级课题《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小学生养成与习惯教育的研究》。

现在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抓住契机,进行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实验伊始,我组织全体学生系统学习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得学生从思想上对自己有个严格的要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榜样激励法对学生进行鼓励,每周评选出班级最佳学生上光荣榜,对多次违纪的学生扣分上榜,这样严惩分明,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

例如霍天浩同学,过去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不服从老师的管理,成为管理中的老大难,我对他循循善诱,分析了这样做的危害,并让他写下了保证书,这样一来,他对自己过去的错误不仅有了认识,更重要的是从行动上有了改进,由此可见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从身边的小事抓起,从细微处入手。

二、懂得奉献,学会感恩。

如今的学生在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处在一种被关照的优越条件下生活,养成了什么都是应该的,只知道索取,不懂得感恩,在班级中也是这样,同学间缺少关心和帮助,为此我在班里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学会感恩》在班会上,我让同学们谈谈父母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老师同学又是怎样教育和帮助自己的,他们为了你们的成长和快乐,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尤其是在纹川地震中孩子们的捐款数额出呼我的意外,最少都是10元以上,他们小小年纪懂得了奉献,懂得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怀,接着我在班级讲了《老牛的故事》、《给,永远比拿快乐!》的故事,同时应用名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启发学生奉献一分爱心,就是为自己积累一分财富。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报告范文一、课题提出:家长们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因此,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理想。

部分孩子缺少勤奋读书的思想。

在行为习惯上表现为贪玩、学习不刻苦,特别喜欢看电视、玩电脑,甚至不完成作业也无所谓……没有较好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

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一)研究目标:1、教师通过课题的研究,掌握多元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初步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行为习惯培养体系。

逐渐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养科研型教育工作者。

2、探索促进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原则、标准、内容、方式等。

3、通过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研究内容:1、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的特点及培养策略。

2、促进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原则、标准、内容、方式等。

3、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树立现代教育的评价思想的促进作用。

三、主要研究方法及评价原则:(一)本课题在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个案研究法:采取自我教育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自主性教育。

即:实践中注意发现典型人物,及时跟踪访谈,树立典型,并进行个案研究。

行动研究法:积极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的要求开展实验,总结反思评价标准、评价策略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效性,同时考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运用,及时通过评价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观察法:教师随时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情况,并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校,以达到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培养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培养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培养的研究》中期报告一、研究背景近五年来,学校的学生因为家中多半是独生子女,家长视为掌上明珠,所以对孩子行为习惯上的教育呈现出“政策放宽”的态度,导致多数学生都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在行为习惯、礼仪修养、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等方面明显落后。

常规教育工作陷入困境,教育教学倍感压力,各项管理受到冲击……我们并没有把这种现象当做负担,而是视为一种宝贵的财富,视角的转变带动行为的革命。

改变缺陷、弥补不足,学生因此才可进步,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经过多次研讨、论证,决定从学生最薄弱的“行为习惯”入手,加强常规的德育教育,让德育工作成为培养学生习惯的突破口,于2018年7月立项的课题《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培养的研究》开始进行研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研究的内容和过程进展1.加强行为规范建设,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规范,了解其行为规范包含的内容,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生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所谓“知然后行”。

首先学习规范,要使他们从心底里接受领会,懂得遵守规范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使学生养成适应社会的习惯。

学生只有懂得这些道理才会去自觉地遵守。

”因此我们首先抓好规范建设和学习。

让学生了解《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结合我校的特点、依据学生行为表现的现状,整合学生在校生活涉及的主要领域,依照学校制定的《三立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细则》。

利用两间管理(晨间和午间)、课间活动、两操集会、环境卫生、检阅式放学、路队管理等进行班级管理,为了使习惯的养成与学校的校规紧密结合,体现学校特色,我们边实践,边研究,通过常抓学生细节,使学生的各类行为有了正确的导向。

但还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我们不断充实细化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内容和评价体系如《班级“文明小标兵”评比要求》、《“班级形象之星”争创要求》立足于“争先创优”的角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级课题《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培
养的研究》进展情况汇报
我们承担的课题名称为《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培养的研究》,现将本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简单做一汇报:
一、课题组成员情况
我们课题组成员共有三位,她们是刘玉霞、王爱芳、周翠青,刘玉霞、周翠青为县级教学能手,王爱芳为校级骨干教师。

二、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叶红霞: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负责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和和文字撰写。

刘玉霞:收集和整理课题相关论文(包括论文、案例的收集等)查找所需的最新文献资料并负责论文文献部分的撰写。

王爱芳:过程性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调查表发放和回收、实验调查统计表和月调查心得整理等)
周翠青:收集和整理相关案例、课例(案例集收集和整理)。

三、课题开展情况
1.召开课题开题会。

2.学习课题相关理论,提高研究素质。

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理论学习活动,研讨开展课题研究
的方法、心得,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技术水平,积极投身课题研究中。

对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个别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观察、追踪调查、研讨、分析,并且积极的把追踪调查、探讨的成果,尝试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中,以便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

3.老师按月调查分析,交流表。

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积极追踪调查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通过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找出研究对象的优缺点并和同组老师交流分析,提出改进的研究方法。

4.拟定调查问卷内容。

课题组利用课余的时间,并结合课题组需要和师生实际情况,拟定了《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在家调查问卷》和《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调查问卷》。

5.发放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由课题组成员王爱芳完成,按月发放,按月回收,统计。

四、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1.汇总分析调查问卷结果。

数据统计完成后,课题组成员共同对数据进行汇总,并对汇总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由叶红霞负责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完成后,大家再一次进行讨论,并将调查报告中归纳的问题分配给课题组成员。

由每个成员分别对自己负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同时验证问卷所显示数据的准确性,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思路。

2.撰写、收集论文。

每位课题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撰写一篇关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培养的研究》的论文,并争取在各种刊物上发表。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1.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缺乏,且不能指导实践。

所以还要多多加强理论学习。

2.课题研究存在浮于表面的现象。

课题研究是探寻教育规律,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

虽然我们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工作还是较为肤浅,不够深入,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总结还有待加强。

3.由于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骨干教师,时间有些紧凑,有些工作不能按期完成,但努力争取按期完成课题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