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综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综合能力
摘要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音乐教师应提高个人魅力,改变教学方式,加入情感教育使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展现。以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审美情趣为出发点,同时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个人魅力教学观念情感教育
音乐课是一门具有开发价值的课程。它对儿童思想品德及人格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它还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艺术。它在表演、欣赏、创作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创新意识和独到的创造行为。当前音乐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音乐课上教师以教学生唱歌为主,整个课堂显得枯燥无味,从根本上背离了音乐课“寓教于乐”的特点。为此,音乐教师应采取有效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提升教师个人魅力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人格也非常重要。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人格是内在的,但内在的人格光辉总会向外显露出来,产生非凡的魅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吸引学生
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特别是上课的前几分钟,音乐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在课堂上不要整天牵着孩子的鼻子跑,要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少些命令式的语气,多些商量的口吻。用“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说怎么办?”之类的话语,激发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尊重学生的意见。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把关爱和笑容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我们都知道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那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些特点。为我所用,为教学所用。不断去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从一堂课的开始做起,设计一个轻松、欢快、愉悦的情境导入。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的美感之中,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好动”是小学生一个突出的特点,动是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我们可以编排一些生动形象的小动作配合音乐,让他们唱起来跳起来。动静结合,不仅调动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做到“寓教于乐”。单调的歌谱教学已经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同学们充当音乐里面的角色,让他们玩个痛快,这样同学们更容易投入学习,并且每个人都能踊跃发言,气氛活跃了,学习兴趣也来了,教学效果也提升了。
三、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创新意味着对陈规的突破,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如果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创新能力,又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大部分教师总是“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课相似”,重复着昨天的教学方法,依葫芦画瓢,故步自封。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学方法也要求不断创新。只是提提问题唱唱歌的教学方式,单调、枯燥、无味,根本就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发挥积极主动性更是难上加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设计出生动有趣、富有创造性的内容、形式和情景,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创造美的同时,通过动手、动脑、运动肢体等方式发展想象力,增强创造意识,激发他们大胆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课中可以打破常规,开设“艺术大比拼”、“音乐大擂台”等活动。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无法估量的。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发他们创新的潜力。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鼓励他们自由创作。让他们享受音乐之美的同时也创造美。
四、音乐课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是一门艺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课堂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尽情想象、尽情释放感情的平台。让他们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用音乐的方式变成旋律释放出来。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深入分析教材,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创作时的意境、风俗人情等,做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唤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