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慧被誉为“中国翻译界六长老之一”
关于近代翻译人才的感谢
近代翻译人才
一、严复
严复,生于福建,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被尊为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第一人。
(一)翻译思想
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
“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
“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
(二)主要译作
1. 亚当·斯密《原富》;
2. 孟德斯鸠《法意》;
3. 赫胥黎《天演论》。
二、林纾
林纾,生于福建,先后译书180余部,被尊为“译界之王”。
主要译作有《巴黎茶花女遗事》(即《茶花女》)、《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等。
翻译文化成就终身奖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沙博理、许渊冲、草婴、屠岸、李士俊简介“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沙博理简介沙博理先生1915年12月2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37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法律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美国陆军服役,成为一名高射炮士兵。
美国由于时局的需要,决定培养一批军人学习世界语言,沙博理被派去学中文和中国的历史文化。
退伍后沙博理利用退伍津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化,后转到耶鲁大学继续学习。
1947年4月他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在上海接触了进步的中外人士,由同情转而投身于中国革命。
他曾用做律师所得到的钱,支持中国同志创办进步刊物《人世间》。
1948年,他与著名演员和进步作家凤子结为夫妇,并于1949年10月1日,和凤子应邀参加了开国大典,沙博理从此定居中国,并以外国专家的身份满腔热忱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沙博理先在对外文化联络局做英文翻译,1951年英文版《中国文学》创刊后,他来到杂志社从事审译工作。
作为新中国文学向西方传播的前驱使者,他相继翻译了美国出版的第一部反映“红色中国”的小说《新儿女英雄传》、著名作家巴金的《家》、茅盾的《春蚕》以及《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创业史》、《月芽》、《孙犁小说选》等著名小说。
196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沙博理加入了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
十年动乱期间,沙博理翻译完成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成为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品,并为之赢得中国文联最高翻译奖。
笔耕之余,由于夫人凤子的关系,他还走上银幕,在《停战以后》、《长空雄鹰》、《西安事变》三部影片中客串过角色。
1971年以后,沙博理先生十余次访美探亲。
在美国期间,他应邀到许多地方做报告,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
为外刊撰文,介绍中国的情况。
1972年,沙博理先生到人民画报社任英文改稿专家。
多年来,沙博理先生除了倾全力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外,还陆续撰写了自传体著作《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和《我的中国》,以及研究中国问题的著述《四川的经济改革》、《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中国学者研究古代中国的犹太人》、《马海德传》等书,先后在中国、美国、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出版,引起很大反响。
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简介
• •
1. 各类文体翻译研究回顾 进入80年代,我国翻译结束了经验式的封闭性的翻译理论研究,开始对各种 文体翻译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了文学翻译,大量的国外名著被翻译介绍到国 内,相继出现了法律翻译、新闻翻译、社科翻译、应用文翻译、科技翻译和 经贸翻译等各相关学科的专门翻译的研究。口译翻译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现代文体翻译具有以下特征:1. 题材和体裁丰富;2. 实用性、针对性强; 3. 文体特征研究细致。文学翻译在诗歌方面,英诗汉译以卞之琳为代表,既 译神也译形,提出了格律移植宽严有度,“以顿(汉语中口语的基本节奏单 位)代步(指英诗的音步)”的主张。江枫进一步提出“以形传神,立形存 神”的观点。汉诗英译方面翁显良有独到见解,以意象和节奏为本色,以不 切为切,浅中见深。许渊冲提出用:一(identification)、艺(re-creation)、 异(innovation)、依(imitation)、怡(recreation)、易(rendition)六个 字概述了译诗的目的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常道与变道。高健和刘炳善对散 文翻译颇有研究,提出“意之所到,风格随之”,巧劲来自真功夫。许国璋 主张学术翻译要“切译”,自成一体。程镇球对政论性文稿的翻译以严谨著 称,陈忠诚译法律以精确驰名。刘先刚提出建立企业翻译学的构想,使科技 翻译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外公文、合同、广告、招标文件等应用性文 体的翻译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口译研究也得到了发展。
• 第五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清末的严复翻译了许多 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 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的《群学肆言》 (The Study of Sociology)、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On The Sociology • On Liberty)、甄克思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 Liberty A Politics)等。 他提出了“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对我们的翻译具有指 导意义。第六个时期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 近代翻译史的先驱鲁迅和瞿秋白等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 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文 的丰姿。”第七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lecture 1 中国翻译理论
1935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经郭沫若 之手翻译到中国;1947年,马克思的另一部理论著作《艺术的真 实》也由郭沫若翻译出版。除此以外,《查拉图斯屈拉钞》前半 部、《新时代》、《爱尔兰约翰沁孤戏曲集》、《屠场》、《美 术考古发现史》、《煤油》、《生命之科学》、《日本短篇小说 集》等一大批国外优秀作品都经郭沫若之手介绍到中国,为当时 中国文坛吹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在翻译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同时,郭沫若还将“苏活古代文献生命, 倡导古书今译”当作自己翻译的另一个方向。他将古籍整理与学 术研究紧密结合一起,念念不忘让古代文献通过自己的手再现风 采。《<屈原赋>今译》、《再生缘》前十七卷校订、《崖州志》 校勘等,从不同领域、不同侧面展示出郭沫若在古籍整理方面的 特色和成就。其中,以《管子集校》最有代表性。在版本搜集、 对勘下大功夫中,发现不同的版本系统,同时尽可能无遗漏地网 罗了以往校释《管子》的诸家著述。全书写有2000余条“沫若 案”,总字数不下20万字。以校为主,校注一体;校释与辨伪、 断代结合;运用甲骨文、金文、隶、草等新旧文字,并注入现代 经济学等学科思想,将《管子》一书的整理推向新的高度。
真谛
印度人,在南北朝时代,应梁武帝之聘, 来中国译了49 部经,其中最值称道的是 《摄大乘论》, 对我国佛教思想影响很 大。
玄奘
曾于唐太宗贞观2年(公元628年)去印度 求经,17年后带回57部佛经。并将75部 译为汉文。更重要的是他首次进行汉译 外的尝试,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为梵文。 成为汉以外的鼻祖。在理论上,他提倡 “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 对后世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深远。 玄奘、鸠摩罗什和真谛一直被视为我国 佛教学三大翻译家。
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最新道安五失本三不易 浅谈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
一、 引言
由于语言障碍、思想冲突、文化隔阂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
在东印度教东渐的过程中,释道安堪称“中国佛教界的第一建设者”。然而,今天我们对于释道安的认识仅停留在其“五失本,三不易”的历史话题,对于该话题的历史蕴含及其对翻译史的启迪作用,今人研究的还很少。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位东晋先贤,拨开历史的迷雾。
2)关注的对象不同:“五失本”从客体角度论述翻译本体论,侧重语法、词汇、语音、文字等语言方面的障碍,以及文体文风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不能忠实于原文。“三不易”从主体性差异角度论述翻译本体论,侧重的是由于文化隔阂,思想冲突等造成的读者与译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从译者与作者的关系、读者与作者的关系等翻译活动的主体性差异的角度论证翻译的不可能性。
正确认识释道安的“五失本”思想,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原作者―原交―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对于古代翻译理论体系的再认识也十分重要,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翻泽理论也不无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裕锴.中国佛教阐释学研究:佛经的汉译[M].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71-80.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认为:道安为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道安在译论方面亦有颇高建树,他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颇为繁多,但是最著名的要数载于《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的“五失本三不易”一说。钱钟书在其《管锥编》中亦曾写道,“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由此可见,道安本人及其这一理论在翻译史上地位之重。
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理论系统阐述了佛经翻译中遇到的难题。他认为佛经翻译在物种情况下会失去其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不易,因此必须慎之又慎。所谓“五失本”即:1、佛经是梵语,其词序在我们看来是完全颠倒的,汉译时被强行改从了汉语语法;2、经文质朴无华而汉语辞藻华丽,追求文采,为了迎合广大读者,译文有了一定的修饰成分在内;3、佛经论述往往反复再三,翻译时被删繁就简;4、经文有”义说“类似于汉语总结性的”乱辞“,内容重复,或千字,或五百字,翻译时也被删去;5、佛经原文中在讲完一事,另述他事时,会前话重提,而这些话,也未保留。而所谓的”三不易“则是指:1、经文是按照当时的说法来的,如今时代不同,改古适今,颇为不易;2、”圣人“大智大慧,大彻大悟,并非凡夫俗子可以企及,要把圣人的微言大义讲给后世普通大众,很不容易’3、佛祖之后,其大弟子阿罗汉等人尚且反复斟酌,兢兢业业,如今由普通人来译经,谈何容易。
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翻译家
林纾(1852—1924年)中 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译 家。 空前绝后用在林纾(Lin Shu) 的翻译上,应该是非常恰当 的。这是中国翻译史上唯一 的一朵奇葩,以后不可能再 出现“林纾现象”了。
林纾简介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 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 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福建闽县 (今福州)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林纾少孤,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 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 于精熟。自十三龄至于二十,“杂收断简零篇用 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二千余卷。三十一岁结 识李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 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 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朱理学,读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 饫粱肉”,却能揭露“宋儒嗜两庑之冷肉,凝拘 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 亦不敢少动”的虚伪性,嘲笑“理学之人宗程朱, 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 模糊”。他维护封建礼教,指责青年人“欲废黜 三纲,夷君臣,平父子,广其自由之途辙”,还 说“荡子人含禽兽性,吾曹岂可与同群”,又敢 把与封建礼教不相容的《迦茵小传》整部译出。 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云: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杨宪益 (1915年1月10日——2009年11月23日),生于天津,祖籍安 徽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鲍集镇梁集村,中国著名翻译家、外 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享年95岁。 文化贡献: 杨宪益与英国夫人戴乃迭一起致力于中国翻译事业,翻译作 品遍及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各个门类,共计近 千万字,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 品格: 他有中国式的机智和英国式幽默,在他去世后,人们凭吊他 时评价为 “是真名士自风流”。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 杨宪益与英国妻子戴乃迭都密不可分,这对伉俪合译的中英文名 著不下百种,堪称中外翻译史的典范。在58年婚姻生涯中,二人 虽历经磨难,却始终心心相印。1999年妻子去世后,杨宪益也停 止了翻译工作。如今,两位老人在天堂重逢,留在人间的是隽永 的作品和感人至深的情感传奇。 经典语录: 什么东西都可以翻译。《离骚》也不例外。 没有被多灾的生活磨难搞成精神崩溃,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是光明 的。
中国著名翻译家
中国著名翻译家中国著名翻译家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拥有众多优秀翻译家的国家。
他们通过翻译,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将世界的先进文化引入中国。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位中国著名的翻译家。
许渊冲,中国翻译界的泰斗级人物之一,擅长翻译英美文学作品。
他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忠实于原著,力求将作者的思想、风格、语言精确地传达给读者。
他翻译的《骆驼祥子》、《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高度赞誉。
施蛰存,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和学者,擅长翻译俄国文学作品。
他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等作品成功地引入中国,通过翻译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杨宪益,中国翻译界的重要人物,曾任中国外文局局长。
他翻译的《雾都孤儿》、《哈士奇儿》、《挪威的森林》等作品广受赞誉,被誉为中国最杰出的翻译家之一。
魏德昭,中国著名的英文翻译家和作家,以翻译英语犯罪小说而闻名。
他主要翻译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包括《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等经典作品。
他的翻译作品精确传达了原著的悬疑和惊悚感,使读者深入体验到英国侦探小说的魅力。
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
他擅长翻译日本文学作品,包括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等作品。
他以其精湛的翻译技巧和对作品深刻的理解,成功地将日本文学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中国读者。
这些著名翻译家通过翻译,架起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文化桥梁。
他们将外国文学艺术作品引入中国,丰富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全球。
他们的翻译作品不仅是对原著的忠实再现,更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推动力量。
他们的贡献不仅在于推动了文学翻译的发展,也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气中国·态度
大气中国·态度作者: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2013年第47期郑永慧:“信”字当头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大家、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永慧先生,于2012年9月9日清晨逝世,享年94岁。
在很多读者的印象中,郑永慧是一个钟情于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了雨果、巴尔扎克、福楼拜、梅里美、大仲马、左拉、纪德、乔治桑、莫泊桑等人的作品共计40余部,600多万字。
郑先生的译文首先强调一个“信”字,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达”,是否“雅”要视其原文的雅俗程度而论,依此做到“信的雅”或“信的俗”。
这是他几十年来恪守的基本原则。
1949年以后,最具影响力的法国文学译者当属傅雷,但郑永慧有一次还是因为翻译问题,很不给面子地挑了傅雷译本的诸多错误。
有一次他谈到自己译《高龙巴》时,有意识地对傅雷的旧译本进行纠正,又发现傅先生本子中“任意删削”和由于理解错误进而自以为是地做发挥性注解的错误达几十处。
“我写了一篇文章,叫作《浅谈翻译的‘信’》,发表在1990年第3期的《世界文学》上,文中从文学翻译的三原则‘信、达、雅’,谈到傅雷译的《高龙巴》,列举了一些例子,批判了傅雷的译文。
”在文章结尾,郑永慧说:“由此可见,翻译要做到绝对的‘信’,是何等困难。
傅雷尚且如此,遑论我辈!在翻译上从来没有捷径,只有多一分谦虚谨慎,才能少一分失误。
”对于郑永慧先生长达半个世纪的翻译工作,余中先评价说:“我曾翻译过梅里美和罗伯·格里耶的作品,但这些东西之前都已经由郑先生翻译过了,所以仔细研究了他的译作,他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忠实于原著。
”【素材运用】郑教授挑错的工作似乎不很讨喜,但他还是坚持做了。
因为他认为对傅雷译的错误“不顾面子或没面子”地进行修正,为的是给读者留下完美的遗产。
正如一句话所说:“所谓真理如油在水中自然浮现,识者自会分辨是非。
”【适用话题】原则至上坚守使命感政府微博背后的“80后”有了网络微博的政府,等于有了“第二张脸”。
中国翻译史(各时期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与翻译观点)
时期
人物
观点
代表作
西汉至唐宋的译经时期
鸠摩罗什
“天竺国,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尊。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天竺辞体华美,可以配上音乐合唱。但译成汉语,则美处全无,虽然保存了大意,辞体却很不相类,好似把饭嚼烂了给别人吃,非但美味,而且令人恶心呕吐。)
梁实秋
(“信”与“顺”的统一)“翻译要忠于原文, 如能不但对原文的意思忠实, 而且还对‘语气, 忠实, 这自 是最好的翻译。虽能使读者懂而误译原文, 这种翻译是要不得的。既误译原文, 而还要令读 者‘硬着头皮’ 去懂, 这是太霸道了。’”
《莎士比亚剧本》;《呼啸山庄》;《沉思录》等
鲁迅
“宁信而不顺”
《幸福》、《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死魂灵》;《毁灭》等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文学翻译
傅雷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巴尔扎克全集》;《米开朗基罗传》等
钱钟书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人于“化境”。”
《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
利玛窦
“反复辗转,求合本书之意,以中夏之文重复订正,凡三易其稿”。
“合儒,补儒,超儒”,认为只要先了解对方的文化,扫清文化上的障碍,语言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迎刃而解。
中国译协六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通过协会2014年工作要点、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任中国译协秘书长
出版物刊名: 民族翻译
页码: 18-1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中国译协;中国翻译协会;工作要点;朱英璜;中国外文局;常谦;闻生;副局长;常务理事会议;工作总结
摘要:<正>2014年1月24日,中国翻译协会六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长李肇星,顾问宋书生、刘习良、林戊荪、蔡祖铭,第一常务副会长郭晓勇,常务副会长唐闻生、朱英璜、施燕华、赵常谦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副会长、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
会议重点审议并通过了常务副秘书长姜永刚所作的《中国译协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要点》的报告。
与会领导对2013年协会工作在服务大局、行业管理、学术研讨、产学结合、国际交流、会员服务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要求协会。
中国翻译史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多年的光辉历史。
早在公元前六年西汉哀帝时代,伊存到中国口传一些佛教经句,但还谈不上佛教的翻译。
佛经的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两年(公元148年)开始的,译者是安世高,他是安息人(即波斯),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过些时候,娄迦谶来中国,因为他是月支人,所以又称支娄迦谶。
他也译了十多部佛经,但文笔生硬,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个问题了。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又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就在那时,月支派里出现了一个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175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但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释道安设置了“译场”,成了有组织的活动,他本人不懂梵文,惟恐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在这期间他请来了天竺人(即印度)鸠摩罗什,他全改以前群家的直古风格,主张“意译”,他的译著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到南北朝时,一个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应梁武帝之聘来到中国,他译了49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从隋代(公元590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隋代有个释彦琮,梵文造诣很深。
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他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他自创了“新译”。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清学”时期,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现象,但却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林纾和他的合伙人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160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记》、《王子复仇记》等。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等到八国联军战役以后,他避居上海,搞翻译工作,他“曾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破天荒第一次在《天演论·译例言》里正面提出了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
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
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
主张直译,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一是音译要统一,外文以英语为准,中文以京语 (即国语或官语)为准,而制一中西对照表,以为 参照。
二是对译之名,虽间有声读之误,而依约定俗成 之例,仍可沿用。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在近代译学理论史上,直译意译一 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涉及 这个问题论旨如此全面的,当推梁 启超。
他翻译每一部作品都有明确的目的性,
都体现着他的一贯的翻译思想。他所 以特别重视翻译被压迫、被损害的弱 小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文学,因为这 些作品富于挣扎、反抗、怒吼的精神。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必 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 生。”“转移性情,改造社会。”这 是鲁迅从事整个文学活动,包括文学 翻译活动的宗旨。
梁启超这种翻译爱国、翻译强国的思想, 不仅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影响了一 代又一代翻译工作者,对树立中国文学翻 译思想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2).译书“当首立三义”
梁启超对翻译有精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1897年,他在《论译书》中系统而深人地 阐述了他的翻译主张。该文论述了翻译的 目的性,并结合马建忠关于当时翻译界的 弊病的论述,进而提出: 故今日而言译书,当首立三义:一曰,择当 译之本;二曰,定公译之例;三曰,养能 译之才。
2.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
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笔名“饮 冰”、“曼殊主人”等,广东新会人。
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 童年时期就显示出众的才智,11岁中秀才, 补博士弟子员,从此进人广州著名的学海堂 学习,16岁中举人。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
中国翻译发展史的3个历史时期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史可上溯到西汉哀帝时代,差不多有两千年的历史。
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第一阶段:东汉桓(huan)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到南北朝,历经四百多年。
中国翻译史的一页是从翻译佛经时揭开的,译者是安世高,波斯(今伊朗)人,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后来月支国(西域)人娄迦谶(chen)来中国,他译了十多部佛经。
支娄迦谶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一类问题了。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就在那时,月支派里还出现了一个名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行为。
到了符秦时代,翻译事业出现了一大进步,成为有组织的活动。
在释道安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
道安自己不懂梵文,惟恐翻译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因此在他主持下翻译的《鞞(bi)婆沙》便是一字一句地翻译下来的。
道安在这期间请来了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考证了以前的佛经译者,批评了翻译的文体,检讨了翻译的方法。
他全改以前群家的古直风格,主张意译,改正了过去音译(transliteration)的弱点,并提倡译者署名。
再后来,一个名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四十九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1.2第二阶段:从随代(公元五九O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的鼎盛时期。
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经都不多,其中有释彦琮(cong)(俗姓李,赵郡人)者,梵文造诣很深。
他对于翻译理论,曾有比较透彻的发挥,认为译者应该:(一)“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二)“襟(jin)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三)“耽于道术,澹(dan)于名利,不欲高炫”。
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出发去印度(天竺zhu)求经,十七年后才回国。
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是五四运动前的第一次翻译高潮
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是五四运动前的第一次翻译高潮,以后近千年内,我国共翻译佛经1500多部,丰富的翻译实践造就了一批佛经翻译理论家,他们是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的支谦、东晋的道安、六朝时代的鸠摩罗什,隋代的彦综和唐代的玄奘。
支谦的《法句经序》是我国第一篇有关翻译的论文,道安总结了比较完善的直译原则,鸠摩罗什是主张全面意译的第一人。
彦综和玄奘生活在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玄奘亲自去印度取经,带回经书600余卷,其中一半以上由他+译出,译文具有“意译直译、圆满调和”的品味。
他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力求忠实与易懂并重。
宗教术语,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化的词语,通过异化移植的方法被大量引进汉语中,如“佛陀”(Buddha,指修行达到三觉具备者),“菩萨”(Bodhisattva,指修行到达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陀的人),“阿弥陀佛’(Amitabha,指大乘佛教三世佛之一,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通常在前面加的“南无”则译自Namo一词,表示信仰、皈依),“弥勒佛”(Maitreya,指未来佛),“菩提”(Bodhi,指彻悟的智慧和达到彻悟的途径)等等。
这些外来的佛教术语,历经千载,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佛教文化也渐渐融人中国的主流文化之中。
第二次翻译高潮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中国的士大夫与传教士联手将欧洲的宗教、哲学、科学、技术和文学等“西学”介绍到中国来,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6卷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还独译了不少天文地理等方面的著作。
李之藻翻译了10卷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概论》,最早介绍西方逻辑学,他创用的某些逻辑术语已成为逻辑学的专门词语,沿用至今。
第三次翻译高潮指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学翻译。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组织了一大批学者翻译有关西方自然科学书籍。
在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一大批介绍西方政治思想、科学方法的译作和文学名著的译本问世。
其中最有名的当推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原富》、《法意》和《社会通全》等。
中国翻译史
翻译史--中国翻译简史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秦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
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
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
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
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
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
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
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
他们三人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
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竺法护。
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
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
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
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
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
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文,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
当时的佛经《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的今天,翻译界早已将郑永慧视作法文翻译的大家,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翻译的泰斗,其成就可与傅雷比肩。
但何曾想到,60多年前,郑永慧的翻译,还因为有傅雷,受到了不少出版社的冷落。
郑永慧出生于1918年,祖籍广东香山,生于越南海防。
1942年,郑永慧在上海震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毕业,历任助教、讲师。
郑永慧原名郑永泰,取“永慧”之名,是为了感激妻子。
郑永慧之子郑若麟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往往每天要译至深夜,母亲总是在旁服侍,还做宵夜慰劳。
父亲为感激妻子,特取母亲邓慧群名字中的“慧”字,组成译名“郑永慧”。
他对法国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翻译法国文学作品。
他翻译的第一本书是巴尔扎克的《苏城舞会》、《猫打球商店》和《钱袋》三部全集。
由于当时傅雷也在翻译巴尔扎克,国内的巴尔扎克译本几乎全是傅雷版。
事实上,就在郑永慧完成上述三部巴尔扎克译稿后,出版社却不敢出版。
因为当时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很受读者欢迎,尽管这三部小说傅雷尚未翻译,但出版社却也不敢出版郑永慧的译本,怕引起傅雷不安。
不过,时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的李采臣欣赏郑永慧的译文,将其推荐给了国际文化服务社,郑永慧的译本才得以出版。
从此,他就走上了翻译之路。
随着翻译作品越来越多,郑永慧被认为翻译成就比肩傅雷。
他逐渐意识到,法文翻译要做到“信”很不容易。
一次在翻译《高龙巴》时,郑永慧发现傅雷的旧译本中,由于理解错误和自以为是的发挥性注解而“任意删削”的错误达到几十处。
郑永慧纠正了这些错误,并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世界文学》上。
在文章结尾,他说:“由此可见,翻译要做到绝对的‘信’,是何等困难。
傅雷尚且如此,遑论我辈!在翻译上从来没有捷径,只有多一分谦虚谨慎,才能少一分失误。
”
郑永慧一生共翻译40余部共600多万字的法文作品。
法语翻译家余中先对郑永慧有这样的评价:“我曾翻译过梅里美和罗伯·格里耶的作品,但这些东西之前都已经由郑先生翻译过了,所以仔细研究了他的译作,他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忠实于原著。
”
翻译大家尚且无法完全做到“信”,“达”,“雅”,更何况我们这些后辈呢?在这里知行翻译小编也提醒客户:不要为了图一时之利,而轻信投机者,让自己蒙受更大的损失,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即使出现了馅饼,旁边一定全是陷阱,“一分价钱,一分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