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胶囊内镜系统介绍

合集下载

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第八章消化道其他疾病典型病变图谱

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第八章消化道其他疾病典型病变图谱

第 8 章 消化道其他疾病典型病变图谱
073
4.10 克罗恩病(图 8-25)
A
B
C
DE图 8-25 罗恩病小肠黏膜可见多发散在溃疡形成
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 73
2015.7.30 7:09:10 PM
069
4.2 小肠溃疡(图 8-17)
图 8-17 小肠溃疡镜下表现
小肠黏膜见一类圆形溃疡,被覆白苔,周边黏膜充血
4.3 小肠隆起(图 8-18)
A
B
图 8-18 小肠隆起镜下表现
小肠壁见一黏膜下肿物,表面光滑
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 69
2015.7.30 7:09:09 PM
070
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谱
071
4.6 淋巴滤泡增生(图 8-21)
A
B
图 8-21 淋巴滤泡增生镜下表现
肠壁见多发白色扁平隆起,呈集簇状
4.7 血管发育不良(图 8-22)
A
B
图 8-22 血管发育不良镜下表现
肠壁见红色糜烂面,上有裸露血管
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 71
2015.7.30 7:09:09 PM
072
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谱
图 8-2 胃憩室镜下表现
遥控胶囊内镜下可见胃体一黏膜向外囊袋状膨出
1.3 贲门吞咽水流(图 8-3)
A
B
图 8-3 贲门吞咽水流镜下表现
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 60
2015.7.30 7:09:09 PM
第 8 章 消化道其他疾病典型病变图谱
061
1.4 胃内金属钛夹(图 8-4)
图 8-4 胃内金属钛夹镜下表现
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 66
2015.7.30 7:09:09 PM

胶囊内镜快速操作指南

胶囊内镜快速操作指南

OMOM胶囊内镜检查快速指南OMOM胶囊内镜检查快速指南系统准备:1.准备好以下物品:影像工作站、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图像记录仪天线单元分布示意图、清肠剂、饮用水等。

2.对图像记录仪充电,使其电量达到饱和状态。

3.用专用USB线连接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

4.开启图像记录仪,登陆影像工作站软件,清空图像记录仪内的数据。

设置及吞服胶囊:1.受检者穿戴图像记录仪,按天线单元分布示意图要求,检查和调整天线单元位置。

2.连接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开启图像记录仪。

3.登陆影像工作站软件,建立受检者信息档案。

4.下载所使用胶囊的序列号及通道号,校对图像记录仪时钟。

5.让受检者从包装中取出胶囊,此时胶囊LED应闪烁,图像记录仪的ACE灯应同步闪烁。

6.让受检者手持胶囊,在影像工作站的实时监视界面,可观察到胶囊所拍摄的图像。

7.将胶囊放入口中,在实时监视功能中可观看到口腔内的图像。

8.用一小口水送服胶囊。

9.根据需要,调节胶囊运行的相关参数,比如图像的亮度、闪光的强度、采样频率等参数。

10.断开图像记录仪与影像工作站的连接,受检者即可离开,离开前,医生需向其强调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成功。

11.约8小时侯后,当图像记录仪ACT指示灯停止闪烁10分钟后,结束检查。

关闭记录仪电源,然后脱下交还给医生。

回收设备:1.对记录仪进行充电;2.清洁图像记录仪背心。

数据处理:1.连接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打开图像记录仪,登陆影像工作站软件,导出图像记录仪保存的图片数据到影像工作站硬盘中。

2.对导入到影像工作站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诊断结论。

3.对相应的数据及结论备份。

胶囊内镜 ppt课件

胶囊内镜  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查过程
PPT课件 6
轻便灵巧的图像接收仪

每秒获取2幅图像讯号;(最多 可记录57,600余幅图像) 显示基本检查数据;(患者名 、ID、剩余电量、错误警告


系统锁定功能;
重:515g(含电池); 采用3600mAh锂电池。
PPT课件
7
胶囊内镜全球应用

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

胶囊内镜在美国被保险公司认可
PPT课件
1
小肠的解剖位置
小肠远离口腔与肛门, 长约3.38~7.85m,游离 于腹腔内并被肠系膜束 缚形成多发复合肠襻。传 统的检查技术受到很大 的限制
PPT课件
2
胶囊内镜简介
胶 囊 内 镜 ( Capsule endoscopy ) 又 名 无 线 胶 囊 内 镜 (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 由以色列Given Imaging公司研制,2000年4月正式面市 2001年8月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允许应用于人体
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尤其爆发型者。
※对高分子材料过敏者 ※18岁以下、70岁以上患者以及精神病患者
禁忌证
PPT课件 10

与传统方法(消化道造影、血管造影和推进式内镜
比较,胶囊内镜诊断率最高) • 对于胃镜和肠镜检查正常的消化道出 血,应首选胶囊内镜检查。

国内外报道诊断率在70%左右
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胶囊被吞下后,借助消化道的蠕动在全消化道内推进。 在胃内停留的平均时间为63min(10-319min),在小肠内停留的平 均时间为194min(70-322min) ,一般在 8~72h 后就会随粪便排出体 外。

胶囊内镜PPT

胶囊内镜PPT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原理:整个过程大概需要8至10小时,期
间病人可离开医院正常工作、生活。时 间到了以后,病人只需送回数据记录仪, 医生根据记录仪内的近8万张照片,查看 食道、胃、小肠、大肠的病变情况,最 后,智能胶囊将自动排出体外。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优点 A、避免了传统胃镜检查的生理痛苦。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特点 1、扩展视野:全小肠段真彩色图像拍摄,
清晰微观、突破了小肠检查的盲区,大 大提高了消化道疾病诊断检出率。 2、安全卫生:胶囊为一次性使用,有效 避免了交叉感染。胶襄外壳采用耐腐蚀 医用高分子材料,对人体无毒、无刺激 性,能够安全排出外。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3、舒适自如:只需吞服颗胶囊,检查过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六大优势 第一、检查精准 范围全面
第二、全程无痛 安全便捷
第三、操作简单 省时省力 第四、立体监测 不留盲区 第五、无毒无害 不会感染 第六、无需留观 轻松自在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程无痛、无创伤、无导线,也无需麻醉, 不耽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4、操作简便:告别繁琐的操作,三个步 骤清晰简便。医生只需回放胶囊所拍摄 到的图像资料,即可对病情做出诊断。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内镜的发展:胶囊内镜
谢谢!
胶囊内镜检查禁忌症 ①明确或怀疑有胃肠梗阻、消化道畸形、
消化道穿孔、狭窄及瘘管者,因为摄像 胶囊有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的危险; ②严重吞咽困难,不能顺利吞入摄像胶 囊者; ③体内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 者,因为电子仪器会干扰胶囊内镜的正 常工作。

胶囊内镜 人体通信原理

胶囊内镜 人体通信原理

胶囊内镜人体通信原理
胶囊内镜是一种医学设备,也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或医用无线内镜。

它用于检查消化道,尤其是小肠。

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胶囊内镜会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这些图像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送到体外的图像记录仪进行存储记录。

在胶囊内镜的工作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人体通信原理:
1. 无线信号传输:胶囊内镜内置的摄像机将拍摄到的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无线方式将这些数字信号传输到体外的图像记录仪。

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信号的编码和解码等通信原理。

2. 电源供应:胶囊内镜的电源由一个外部的磁力充电器提供。

当磁力充电器在体外的特定位置时,它会通过磁力为胶囊内镜的电池充电。

3. 运动控制: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内的运动主要由消化道的蠕动驱动。

但医生可以通过外部的磁场来控制其在某些特定位置的停留,以便更详细地观察某些部位。

请注意,虽然胶囊内镜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便利,但也有其局限性。

例如,它不能对所有消化道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对于某些病变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在使用这种设备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医学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胶囊内镜操作使用说明

胶囊内镜操作使用说明

胶囊内镜MiroCam操作流程[软件介绍]1.sever效劳器,其功能主要是实现数据在软件之间传输。

2.operator传输器,其功能主要是完成数据由记录仪导入其中,将病人病历导入电脑。

3.client阅读器,其功能主要是帮助医生阅读病人图像,编写病人病历。

[软件使用]1.〔1〕、翻开显示器电源。

〔2〕、翻开主机电源。

〔3〕、翻开打印机电源。

2.〔1〕点击效劳器图标,确定在电脑屏幕右下角出现胶囊的图标,显示效劳器已经翻开。

〔2〕点击传输器图标,在选择界面键入密码1,进入操作界面。

在列表处的导入病历处可以完成病历的导入。

在工具栏中的参数设置中可以实现用户信息修改、更改储存途径等功能。

点击记录仪的图标显示出4个借口〔0—3〕在这个借口处可以完成数据的上传,一般我们默认串口0完成数据的上传。

点击上传图标可以完成数据的上传,在病历信息图标中可以完成患者信息的录入,在初始化图标中可以完成记录仪的初始化。

〔3〕点击阅读器图标,进入选择界面,键入密码1,进入读片的界面,在这个界面中是回访视频的按键,是编写病历的图标。

双击选择您要读取的患者病历,双击进入回放视频形式。

,在这个界面中:点击窗口位置图标可以显示出胶囊在人体中的位置;点击单视图按钮可以看到单一图片的影像;点击双视图按钮,可以看到两个画面同时出现的影像;点击四视图显示按钮可以看到四个画面同时出现;点击区域回访按键可以看到总计19张图像同时显现;点击地图阅读形式那么所有的图片将以压缩的形式展示出来。

点击常规播放键那么图像以常规形式播放,在地图阅读形式下选择快速播放那么会显示出精简的病人图像,在这个图像中软件会将重复的图像自动压缩,点击GGIB运行软件会自动挑选出疑似出血点供医生做判断。

在播放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进入条上的旋钮调节播放速度,在播放的菜单项选择项中:播放键是控制播放和暂停的;放映方向选择键是控制播放的方向的;是在不同的播放方向下快进的播放键;抓拍键是用来抓拍病变图像的;界标键是用来对整个病历图像进展分段标示的;通过图像优化处理键可以对图片进展明晰度的调节;全屏形式可以直接进入全屏形式看图;在进度条中可以选择进度按钮选择需要观看的位置;在图集中可以选择我们需要比照的样本图片;在编辑报告中进展报告的编辑:在编辑栏目中可以对样品图进展标记;在图像选择栏中选择要编辑的图像,在图像注释栏中编写对图像的分析,图像注释完毕之后点击回放视频注释对整个病历进展诊断,在其中分别选择转诊理由、诊断内容、诊断概要进展标示。

神奇的智能胶囊

神奇的智能胶囊

龙源期刊网 神奇的智能胶囊作者:吕斌来源:《保健与生活》2013年第06期患者只要吞下一颗普通胶囊药物大小的胶囊内镜,医生就能把隐藏在患者胃肠里的病灶看得清清楚楚,这种让患者无痛苦,又可做胃镜、肠镜检查的全球首台可定位可遥控胶囊内镜机器人,最近获国家药监局注册审批,投入临床使用。

目前多家医疗单位已使用胶囊内镜机器人进入人体侦察病灶。

那么,什么样的胶囊这么神奇?我是个微型机器人我是一颗智能胶囊,先来介绍一下我的出身吧。

2000年我诞生于以色列,只有药丸大小(26毫米×11毫米),重量仅为3.7克。

我主要由LED光源、光学镜头、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电池等组成。

我和图像记录仪、影像工作站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小团队。

我们团队的名字叫作胶囊内镜。

目前大部分医院用的多是国产的OMOM胶囊内镜。

我的作用可大了,可拍摄及传输图像信息。

我主要将照相模块、电池和无线收发模块密封在一起,我的衣服是医用高分子材料做成的,我的任务是实现拍照、编码、调制并将所拍照片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传输到我的队友——图像记录仪上。

到人体内后,我就是个微型机器人,负责收集情报。

队友接收我的“侦察信息”介绍一下我的队友——图像记录仪吧。

图像记录仪用于接收、处理并储存我传送的图像信息。

它由收发信号的天线单元阵列、处理图像信息的记录盒、储存照片的存储体、可充电锂电池组成,使用时天线单元分布于人体腹部周围表面接收我传送的图像信息。

我们俩要配合工作,没有它,我的“侦察信息”就无法呈现在医生眼前,那些破坏人体的敌人就抓不住了。

我的生命只有6~8小时我的生命只有一次,且很短暂,只有6~8小时,不能重复使用;我对人体无毒,无刺激,结构牢固,不会破裂或溶解,能够安全排出体外。

胶囊内镜介绍

胶囊内镜介绍
除外) ▪ 17:00前进食无渣流质饮食(如白粥、汤水),不吃蔬菜、水果等多渣食物; ▪ 20:00第一次清肠,口服甘露醇250ml,10分钟后喝600ml的脉动饮料3瓶(1小
时喝完); ▪ 22:00若是便秘患者,口服甘露醇100ml,10分钟后喝600ml的脉动饮料1瓶
(半小时喝完); ▪ 检查当天: ▪ 05:00口服甘露醇250ml,10分钟后喝600ml的脉动饮料3瓶(1小时喝完);
PillCam Colon1
PillCam Colon2
结肠胶囊内镜 (全消化道,结肠)
PillCam SB2
PillCam SB3
小肠胶囊内镜 (小肠,胃)
PillCam®SB2 小肠胶囊内镜
26.3 mm 11.4 mm
[尺寸] 直径: 11mm 体长: 26mm 重量: 2.8g
三透镜镜头组:微距对焦准确,图像拍 摄效果更加清晰
软管
无线胶囊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神奇的胶囊
贴心
无创伤侵入性 保障受检私密
方便
简单服下胶囊 生活工作轻松
精准
品质高清图片 智能读片系统
Medtronic 旗下 Given Image 品牌
Given Image :全球第一家研发胶囊内镜的公司 全球市场占有率:85%, >300万 患者获益
肠道准备—评估

一般

极好
大量食物或粪便影响观察 有一定量的粪便或暗色液体影响检查可靠性 少量粪便或暗色液体,但基本不影响检查 没有粪便、食物或暗色液体影响观察
25 | Medtronic Confidential
5/11/2021
Poor Fair Good Excellent

安翰光电胶囊内镜机器人——只需吞服一粒胶囊,医生即可观察受检者的胃部情况

安翰光电胶囊内镜机器人——只需吞服一粒胶囊,医生即可观察受检者的胃部情况

安翰光电胶囊内镜机器人——只需吞服一粒胶囊,医生即可观察
受检者的胃部情况
(2014年4月25日)
安翰光电是世界上第一家研制成功“主动精确控制消化道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的公司,遥控胶囊内镜机器人是一个很小的胶囊,但却集成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在独创的磁场精确控制技术的控制下,使被动式胶囊内镜变为“有眼有脚”的胶囊机器人。

它是一种可定位可控制胶囊内窥镜, 不用再预约麻醉,也不用再忍受胃镜检查的痛苦, 只需随水吞服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15分钟左右医生就可以完整地观察清楚受检者的胃部情况. 医生可以遥控胶囊在体内的运动,通过磁场技术,精确控制胶囊在体内的角度和位置,在频闪光的照射下,拍摄并传送体内约5万张图片,了解是否存在病变及其部位,并传输到控制台上的电脑中,就能把隐藏在患者胃里的病灶看得清清楚楚。

具有精确定位和受控的功能,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等优点,是目前发现胃肠肿瘤的最有效方法。

而且采用耐腐蚀医用高分子材料并真空独立包装,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性,能够安全排出体外。

这项创新性技术给老百姓的健康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福音。

无痛无创胶囊内镜机器人检查

无痛无创胶囊内镜机器人检查

无痛无创胶囊内镜机器人检查无痛无创胶囊内镜机器人检查“数说”磁控胶囊内镜诊断胃部疾病的优势(2014年12月25日)内镜检查是当前消化道疾病筛查和诊断的主要手段,但2014中国消化内镜学术大会发布的2012年度全国消化内镜使用情况普查结果发现,我国消化内镜存在资源短缺、与欧美国家及日本之间差距明显、我国内镜医生存在操作不规范、发现早癌的意识不强等问题,亟待加强消化内镜的质控。

2014版《中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指南》指出,胶囊内镜检查经历1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的消化道疾病检查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用磁控胶囊胃镜亦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作为世界首台磁控胶囊内镜,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和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研制的NaviCam™遥控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一经亮相即备受关注,患者只需随水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20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既简单方便、又没有痛苦,为胃病检查带来了全新体验。

2014年我国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与电子胃镜相比,磁控胶囊内镜对胃部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达92.8%,达到了与金标准几乎接近的病变检出率。

该磁控胶囊内镜系统技术已于2013年1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对于提高目前我国消化道健康检查和早期疾病检查率,让消化道的健康、检查和治疗变为一体,(数据摘自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在2014中国消化内镜学术大会的“中国消化内镜技术开展情况”主题报告)■磁控胶囊内镜带来的全新体验及其优势磁控胶囊内镜的四个优点:①体积更小。

胶囊大小为11.8×27 mm,尺寸接近临床用口服胶囊;②可避免X线辐射。

采用磁扫描定位技术来确定胶囊是否存留在体内,避免X线辐射;③图像更清晰,拥有自动调频式图像采集模式、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等实时图像增强技术;④操作性更强,可以实现精确5维Navi控制技术。

2024年深圳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深圳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深圳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本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主题一:物理与传统文化1. 2024年6月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思考乐月月同学踊跃参加了划龙舟比赛,比赛中,思考乐月月同学判断龙舟尾部的旗杆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 龙头B. 船桨C. 河岸D. 鼓槌2. 2024年6月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端午节赛龙舟时,赛事激烈,思考乐财财同学的欢呼声越来越大,这个“越来越大”是指()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速度3. 2024年6月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思考乐丽丽同学发现划龙舟的船桨改成碳纤维的原因()A. 导热好B. 可导电C. 密度小D. 耐高温4. 2024年6月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思考乐佳佳同学发现并行的龙舟不能靠的太近,其中蕴含的原理跟以下哪个一样?()A. 用吸管吸饮料B. 地铁站里有安全线C. 高压锅煮饭D. 佳佳在骑车时需要带头盔5. 2024年6月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运动员停止划桨后,龙舟会向前运动,小丁同学觉得是因为()A. 具有摩擦力向前运动B. 具有惯性向前运动C. 受到重力停止运动D. 受到质量停止运动主题二:物理与航天6.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图是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3D动画模拟图。

嫦娥六号从月球带回月壤,月壤的()A. 质量不变B. 质量变小C. 重力变小D. 重力不变7. 2024年6月2 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图是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3D动画模拟图。

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1发展简史世界胶囊内镜的发展史人类窥探自身体内奥秘的兴趣丝毫不亚于对外部环境的好奇,内窥镜的历史几乎和西方医学史一样长。

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在古希腊时代就曾描述过一种“直肠诊视器”。

自从1806年德国人波兹尼制造了以蜡烛为光源的膀胱直肠镜以来,内窥镜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硬管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到超声和电子内窥镜,医生利用这些设备已经能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清晰地窥视到人体内部的器官。

近二十年来,随着当今科学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技术发展是日新月异,尤其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已成为消化系疾病诊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某些消化系疾病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1981年,以色列国防部的机械工程师伊丹听一位内科医生聊起内窥镜检查的过程,他联想起自己熟悉的智能导弹上的遥控摄像装置,并由此产生了研制无线内窥镜的最初设想。

此后,在伊丹的率领下,以色列专家开始大力开展对无线内窥镜的研究工作,并于上世纪90年代获得了该技术领域最早的专利。

2001年,以色列的Given Imaging公司采用伊丹的专利技术,生产了名为M2A的世界上第一个胶囊式内窥镜,并率先进入临床使用,这一产品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胶囊式内镜的诞生开辟了内镜技术医学应用的新领域,且与胃镜和肠镜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是消化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此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纷纷开始了对消化道胶囊式微型诊疗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推动着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朝着无痛、无创的方向发展。

各类智能胶囊产品纷纷亮相,而且在功能上各有各的特长。

比如,有能在消化道内完成定点给药的“遥控释放胶囊”;还有能在消化道内进行采样的胶囊;美国Diagnostics公司开发的产品“聪明药丸”(Smart pill)则专门用于探测消化道内部的压力、PH值等指标,这些数据对于“胃食管反流症”等胃肠动力性疾病的诊断很重要;韩国科技部组织研制的“胶囊式机器人”更是能在体外遥控下完成药物释放、图像采集、组织活检和治疗等多种功能,不过,这样的全能胶囊还处于样机研究阶段。

“胶囊”机器人让胃镜检查不再恐怖

“胶囊”机器人让胃镜检查不再恐怖

党的生活66广闻博览G【心理课堂】三招免疫负能量日常生活中,免不了遇到负能量“爆棚”的人——他们总是抱怨不已、无事生非,还很容易陷入悲观。

要免受负能量的影响,不妨试试以下三招。

1.不要认为是针对自己。

如果听到别人在说你坏话,或发现同事在暗中打小算盘,不要认为这是冲自己来的。

有些人在处理生活中的困难时所使用的方式很不成熟,周围的人可能会成为他们不健康应对策略的误伤对象。

他们的负能量来自其内心的不安全感,不要将此归咎于自己。

2.寻求独处。

当遇到充满负能量的言行时,不妨走开,自己呆一会儿。

审视对方的心态,体悟自己的内心。

懂得享受独处的人,自然会减少与负能量接触的机会。

3.以幽默化解负能量。

通常情况下,处理负面情况或与负能量的人打交道时,以友善和幽默的方式去对待是最妥善的。

笑以自嘲,对他人报以笑脸,一般都能缓和气氛和心情。

(摘自《家庭健康报》)【是真的吗】哪有赘肉就锻炼哪里?不现实如今,人们越来越注意健身,希望练出一个好身材。

至于怎么练,就各有“高招”了。

有的人觉得自己肚子和腿上的赘肉较多,每次到健身房都会重点练肚子和腿。

这种方法真的有效吗?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曹建民教授表示,人在运动时靠激素促进脂肪分解;而激素是全身性的,并不只作用于正在锻炼的部位,所以无法起到局部减肥的效果。

而且局部运动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动员的肌肉比较少,导致总的能量消耗也就比较少。

另外,如果长期进行局部运动,很容易造成疲劳,出现损伤。

正确的减脂方式是全身性运动(如跑步、健身操等)与局部力量练习的科学结合。

(摘自《百科知识》)【追根溯源】紫色的“逆袭”之路如今,形容一个人名气大、受追捧,通常会说他“红得发紫”。

其实,紫色最初本不能登大雅之堂。

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正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种纯正的颜色,间色是指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等五种由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正色和间色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

我国年1.2亿人需要做胃镜,外交部向世界推荐这款明星产品!

我国年1.2亿人需要做胃镜,外交部向世界推荐这款明星产品!

我国年1.2亿人需要做胃镜,外交部向世界推荐这款明星产品!现实背景:我国每年1.2亿人需要做胃镜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是胃部疾病的高发地区,胃癌发病率更是位居全球首位,每年新发胃癌68万例,死亡50万人,死亡人数是世界第一。

遗憾的是,中国的早期胃癌发现率很低,多达90%以上的胃癌患者发现即晚期,死亡率高达80%。

而早期检查确诊及治疗的患者,治愈率可达90%,治疗效果较理想。

为何会这样,早期胃癌症状和胃炎基本相似,所以检查对于早发现、早治疗、及提高胃癌治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定期胃镜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

据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1.2亿高危人群需要做胃镜,然而传统插管胃镜的痛苦、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及中国医师资源的巨大缺口,使得上亿急需做胃癌筛查的患者放弃了传统胃镜的健康筛查。

磁控胶囊胃镜是什么?近日,磁控胶囊胃镜作为我国自主创新技术走进著名的外交部蓝色大厅,成为外交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球推介会上的“中国名片”,这一高科技自主研发的明星产品,引发了多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负责人、世界500强企业嘉宾以及中外媒体记者的关注。

推介会上,加蓬共和国《团结报》图片部主任让·布莱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安翰磁控胶囊胃镜高度认可。

胶囊机器人技术突破了国内外的被动式胶囊内镜只能随消化道的蠕动而运动、无法定位其在消化道内的准确位置、也不能被医生主动控制的技术局限,在独创的磁场精确控制技术的控制下,使被动式胶囊内镜变为'有眼有脚'的胶囊机器人。

胶囊内镜的概念:'胶囊内镜'全称为'遥控胶囊内镜系统',被誉为'完美胃部检查的胶囊内镜机器人'胶囊机器人另一个名字为磁控胶囊内镜。

它只需患者随水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15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

通过这个系统,医生可以通过软件实时精确操控的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机器人在胃内的运动,改变胶囊姿态,按照需要的角度对病灶重点拍摄照片,从而达到全面观察胃黏膜并做出诊断的目的。

胶囊内镜范文

胶囊内镜范文

胶囊内镜范文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

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

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一、世界胶囊内镜的发展史人类窥探自身体内奥秘的兴趣丝毫不亚于对外部环境的好奇,内窥镜的历史几乎和西方医学史一样长。

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在古希腊时代就曾描述过一种“直肠诊视器”。

自从1806年德国人波兹尼制造了以蜡烛为光源的膀胱直肠镜以来,内窥镜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硬管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到超声和电子内窥镜,医生利用这些设备已经能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清晰地窥视到人体内部的器官。

近二十年来,随着当今科学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技术发展是日新月异,尤其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已成为消化系疾病诊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某些消化系疾病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1981年,以色列国防部的机械工程师伊丹听一位内科医生聊起内窥镜检查的过程,他联想起自己熟悉的智能导弹上的遥控摄像装置,并由此产生了研制无线内窥镜的最初设想。

此后,在伊丹的率领下,以色列专家开始大力开展对无线内窥镜的研究工作,并于上世纪90年代获得了该技术领域最早的专利。

xx年,以色列的GivenImaging公司采用伊丹的专利技术,生产了名为M2A的世界上第一个胶囊式内窥镜,并率先进入临床使用,这一产品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胶囊式内镜的诞生开辟了内镜技术医学应用的新领域,且与胃镜和肠镜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是消化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章
遥控胶囊内镜系统介绍
1 简介
遥控胶囊内镜系统,又称Navicam TM胶囊内镜机器人,是由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和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统称“安翰公司”)研发并生产的,是目前全球首家首次应用于临床的可主动精确控制的消化道胶囊内镜系统。

该系统的原理主要是在第一代胶囊内镜的基础上,内植永久性微型磁极,依靠体外磁场,精确控制进入人体内的胶囊内镜的运动、姿态和方向,实现主动控制、精准拍摄的功能,主要用于胃部疾病的诊断,也可用于小肠等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该系统共由五部分组成:定位胶囊内镜、巡航胶囊内镜控制系统、ESNavi软件、便携记录器和胶囊定位器。

2 系统组成
2.1 定位胶囊内镜
Navicam胶囊(图1-1)为胶囊形状的内镜,外壳为符合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内置有摄像头、无线收发装置、发光二极管和磁感应单元等300余个元器件,主要功能为智能拍摄人体消化道内部影像,并实时
002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谱
无线传输到体外。

磁控胶囊内镜可以在体外磁场的控制下实现五个维度(前后、左右、上下、水平旋转、垂直旋转)的运动,从而实现对胃部腔体的全方位观察。

2.1.1 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长27mm,直径11.8mm,视角140°(摆动范围为±10%),图像原始分辨率为480×480,拍摄帧率为2张/秒,拍摄时长10小时,有5个LED 照明闪光灯。

2.1.2 主要功能
(1)医学影像采集:胶囊进入人体消化道内,置于胶囊内部的闪光灯以自适应的模式闪烁发光,提供照明,前部的摄像头同步进行拍摄,完成对消化道黏膜的图像记录。

(2)图像处理:通过影像采集系统拍摄得到图像后,图像处理系统将图像进行处理,并转换成阅片系统可以识别的图像格式。

(3)无线传输:胶囊内镜将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通过胶囊内部的无线传输系统,实时传输到体外的接收装置中,并进行储存。

(4)磁力控制:胶囊内镜内置磁感应单元,外部的控制设备通过自身的磁场与磁感应单元相互作用,能精确控制胶囊在五个维度方向上的运动,包括上下运动、左右运动、前后运动、水平旋转和竖直旋转。

图1-1 Navicam 胶囊
图1-2 巡航胶囊内镜控制系统
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见表1-1。

表1-1 主要参数
长(mm)宽(mm)
2140±201850±20
1190±20840±20
004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谱
2.2.2 主要功能
(1)平移旋转台:包括检查床、磁球和控制系统。

检查床在受检者检查时使用,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导出或导入,方便受检者上下床。

磁球为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用于控制胶囊的运动。

控制系统可驱动检查床的导入和导出,可实现磁球三轴直线运动和两轴旋转运动。

(2)操作控制台:由相应控制面板、计算机、医学专用显示器及专用打印机组成。

设备操作人员通过在控制面板上的操作即可在显示器上实时进行人机交互,精确控制胶囊的运动。

2.3 ESNavi软件
ESNavi软件安装并运行在控制和影像工作站上,可以实时控制胶囊在胃内的运动并显示拍摄到的消化道中的影像。

软件会自动保存所有检查信息,方便检查后医生阅片和生成检查报告。

该软件还有患者病例管理系统,所有影像和患者信息由数据库管理,安全可靠(图1-3)。

A
图1-3 ESNavi软件操作界面
A.控制界面;B.实时监控界面;C.阅片界面
005
第 1 章 遥控胶囊内镜系统介绍ESNavi 软件的主要功能:
(1)控制胶囊X/Y/Z 三个方向的平移运动,以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旋转运动。

(2)胶囊方向的快捷键控制功能,如垂直向上、垂直向下、水平、360°旋转、倾斜45°等。

(3)实时显示与系统控制功能。

(4)相似性模式和过滤模式阅片功能。

(5)图片增强、病历数据库管理、报告编辑及打印等功能。

(6)可进行动作编辑的胃自动检查功能。

图1-3(续)
C
B
006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谱
(7)可以进行动作姿态的全程记录及回放。

(8)NBI等图像增强功能。

(9)支持与PACS系统连接。

(10)设备运行状态远程监控。

2.4 便携记录仪和检查服
受检者在整个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均必须穿着的马甲式检查服(图1-4),分大小两个型号,该检查服穿戴便捷,活动卡扣可调整,适用于不同身材的受检者。

图1-4 马甲式检查服
2.4.1 主要参数
总质量<1kg,存储介质为4GB容量SD卡(内置),电源为可充电锂电池,充电时间为2~4小时,连续工作时间≥10小时,数据线接口USB 2.0。

2.4.2 主要功能
内置便携式数据接收装置和可充电锂电池,在检查过程中用来接收和存储胶囊无线传输出来的图像数据,可通过数据线与操作台的专用计算机连接,实现图像数据的实时观看和导出。

007
第 1 章遥控胶囊内镜系统介绍
2.5 胶囊定位器
独创磁感应技术,无辐射。

无论胶囊是否处于开启状态,都能随时检测出胶囊是否还在体内以及在体内的位置。

而其他胶囊内镜产品如需确认胶囊是否还在体内,需要去医院接受腹部X线片的检查(图1-5)。

图1-5 胶囊定位器
2.5.1 主要参数
长205mm,宽85mm,厚35mm,质量<150g,探测距离≤150mm,电源为可充电锂电池,充电时间为2~4小时。

2.5.2 主要功能
胶囊定位器主要有两个功能:开启胶囊和探测胶囊。

2.5.3 胶囊探测方法
(1)受检者站立在检查室中间,确保周围无磁性环境、身上无金属物质(例如皮带上的铁扣、铁质纽扣等)。

(2)将处于关机状态的胶囊定位器放置于人体腹部正前方约50cm处,拨动开机按钮,此时绿色的LED灯(RUN)闪烁,而黄色的LED灯(scanning)不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