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通用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通用9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篇1【教材分析】《陈太丘与友期》是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
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本课作为古文阅读在此册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主要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懂礼识仪。
文中“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借“陈元方责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学情分析】这篇文言文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很大困难。
初一的学生毕竟才接触文言文,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思考质疑的习惯非常重要。
【课型】新授【教学方法】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激趣法。
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利用不同方式的朗读及自主学习感悟故事的内容。
4、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学习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良好美德。
2.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一些小故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制作教学课件;2.布置学生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图片猜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画面,表现了少年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表现机智聪明少年的文章《陈太丘与友期行》。
(板题)二、明确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2、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三、文学常识检查(填空,师强调)《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一、文学常识【解题】《陈太丘与友期》出自《世说新语》“方正”门,方正即为人方方正正,品德正直,作风正派。
汉朝选拔人才设“贤良方正”科,始于汉文帝,被举荐者对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
《世说新语》设“方正”门,所记均为有“方正品德”之人的轶事。
课题中的陈太丘指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其勤奋好学、德行高尚,为官清正廉明,文为德表,范为士则,以操守严正闻名于朝野。
期行,为约定时间一同出行之意。
二、作者介绍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佚。
三、课文朗读读通读顺这是一则文言小故事,学习文言文,读是手段,读通读顺是基础。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走进这个小故事吧!自由诵读全文两遍,要求:自正字音、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四、疏通文意(一)补齐省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二)疏通文意结合文后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你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下这个故事吗?(明白有几个人,讲的什么事即可)去后乃至这里有个副词很特别,请同学们关注一下“乃”,请问“乃”有哪些意思?于是、才。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3.重点词汇与句式:解析课文中出现的生僻词汇和特殊句式,如“期行”、“诺言”等,并举例说明。
4.价值观教育: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友情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中诚信的基本概念。《陈太丘与友期行》展示了古人如何重视诺言和友情。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它体现了个人品质和道德准则。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陈太丘与友人的故事。这个案例展示了诚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讲解《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对诚信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也让我深感欣慰。
在讲授过程中,我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和实际案例来阐述诚信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古汉语词汇方面仍有一定困难,比如对“期行”这个词组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诚信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三、教学方法:朗读、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讨。
四、教学过程:一。
设置情境,激情导入:上个星期,我和一个朋友约好早晨8点出发爬山,可时间到了,他还没来,我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古代有一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是怎么做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课题:陈太丘与友期二、检查学生预习课文到底讲了什么内容?预习时看懂了吗?请一生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仔细听,若有出入,等这个同学讲完后指出。
三、朗读课文,疏通词句。
1、边朗读,边口译全文。
要求:先自由读,易于品味、揣摩(1)联系前几篇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借助下面注释,运用手头的古汉语字典,可运用加字法、换字法;同时,把原文省略的的成分补充上去。
(2)自己无法解决的,前后桌可以相互探讨。
(3)还是无法解决的,圈出来,等会儿集体交流、探讨。
2、疑难字词交流。
补充: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3、请一生口译全文。
其他同学仔细听,用铅笔画出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等会儿交流讨论。
4、自由朗读全文,看是否还有词句上的疑问。
同时根据对句意的理解处理朗读节奏。
5、集体朗读。
6、分角色朗读。
(注意二人前后语气的变化)四、课堂讨论:1、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1)陈太丘:“太丘舍去”——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2)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惭,下车引之”——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知错能改(3)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入门不顾”(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守信识礼,(聪明机灵)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人教版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教案:《陈太丘与友期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理解《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及句式结构。
o通过分析文本,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诚信、礼貌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o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o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信守承诺的良好品质。
o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体会文中蕴含的传统美德。
•难点:深入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含古代生活场景图片、配乐、文本内容等)•《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注释材料•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扇子等)•小组讨论任务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活动设计:1.故事导入:教师讲述一个与诚信相关的现代小故事,如“守信的商人”或“诚实的孩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揭示主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古代的世界,通过一篇小古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来感受古人对诚信和礼貌的重视。
”目的:通过现代故事与古代文本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初读感知(约10分钟)活动设计:1.自主阅读:分发《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注释材料,学生自行阅读,标注不认识的字词或难以理解的句子。
2.字词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标注,集中讲解重点字词及句式结构,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
3.整体感知:请几位学生尝试朗读文本,其他同学闭眼聆听,想象故事场景。
目的: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知文本内容,为深入分析打下基础。
三、精读分析(约20分钟)活动设计:1.情节梳理:o提问:“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有哪些关键情节?”o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情节进行详细分析,准备分享。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正式)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正式)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为主线,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内容。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掌握故事中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3)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故事背景陈太丘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他以道德品质高尚、博学多才而著称。
有一次,他与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朋友未能如约而至。
2.2 故事情节陈太丘等候朋友的过程中,遭遇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履行约定,最终等到了朋友。
2.3 人物形象(1)陈太丘:坚守诚信,有责任心,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2)友:未能如约而至,但在故事结尾处表现出愧疚和懊悔之情。
第三章:故事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3.1 诚信陈太丘在故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诚信品质,他坚守约定,即使面临困难也不退缩。
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为本的价值观。
3.2 责任陈太丘在面对朋友的失约时,没有抱怨和指责,而是自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责任、自律自强的精神。
3.3 友谊故事结尾处,朋友表现出愧疚和懊悔之情,陈太丘则予以谅解,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珍惜友谊、宽容待人的美德。
第四章:案例分析与讨论4.1 分析陈太丘在故事中的行为和品质;4.2 讨论故事中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4.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诚信、责任、友谊等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陈太丘与友的对话场景;5.2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承担责任、珍惜友谊等价值观;5.3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本章内容以陈太丘与友期行为主线,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一教学地点:温州第二中学多媒体教室一、课前闲聊:学生入坐,老师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
小女生:老师,你是几班的老师?是十一班的?老师笑笑,另一女生:老师,你教哪个级段的?是初二的吧?一男生:老师可能不是我们学校的。
师:你们猜猜看,猜测也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聪明的表现。
小女生:老师,你会吸烟吗?把手给我看看。
老师笑着把手伸到她的眼前。
女生在老师的手指上嗅了嗅:老师,你会吸烟!师:我二十来岁的时候吸过,现在不吸了。
女生:难怪还有一股淡淡的香烟味,我对烟味有敏感。
师生大笑。
男生:老师,你喝酒吗?师:喝,但中午没喝,怕上课时你们敏感。
全堂大笑。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二、情景导入:师:刚才与同学们聊天,很开心!同学们对我这个新老师很好奇,很想了解我的一些情况。
看来同学们很聪明,很有探究的精神。
看到你们,不由使我想起冰心的诗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
”(课件一)师生齐读。
师:是啊,自古以来,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至今流传,成为人们的美谈。
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少年儿童的故事呢?生纷纷举手回答:“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丕称象”、“王冕画画”一生:“陈太丘与友期”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书上看的。
师:很好,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
哎,你是这么知道今天我来上这一课的?生:我们老师说的。
师:噢,原来你们是有备而来的!预习是个好习惯,这位同学已经养成了,是位好学者!好,我们来读读课文的题目。
生齐读。
师:要注意停顿,“陈太丘/与友期”,再读一遍。
三、朗读指导:师:好,《陈太丘与友期》中讲的是哪位机智少年呢?请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停顿”。
(课件三(1))学生自由朗读。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其他同学作好点评的准备。
一生朗读。
生:这位同学翘舌音读的不太准,总体还可以。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期、便、委、顾”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用法。
2. 理解文章大意,能够准确复述陈太丘与友人约定的出行事件。
3.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诚信认识和礼仪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文章大意,准确复述事件。
2. 难点: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以及如何将这种道理应用到平时生活和学习中。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课文的翻译、生字词以及图片等辅助材料。
2. 准备录音机,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
3. 安排学生预习课文,通过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尝试理解文章大意。
4. 准备一些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故事或案例,用于教室讨论和拓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砚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非常优秀的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
(板书文题)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期行”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期行”就是相约而行的意思。
(二)介绍作者及文言文基础知识1. 作者简介。
2. 文言基础知识。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义1. 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纠正错误读音。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停留。
3. 分组疏通文义,教师巡视指导。
4. 指定一组同砚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5. 老师进行补充讲解。
(四)细读课文,理解文意1. 提问:文章写了哪几件事?(友人失约、元方入门不顾)明确文章主要讲了两件事。
2. 具体分析这两件事。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3. 教师归纳总结。
对于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件事说明陈元方有错必纠,是尊重事实、讲究礼仪的好孩子。
对这件事分析一下。
(讨论后回答)明确:陈元方知错必纠,这体现了陈元方的诚实、正直、勇于承认错误的优秀品质。
正是这种品质赢得了友人的尊敬。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 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可分组、也可全班)5.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可让几生讲,互相补充)6. 请学生把故事翻译一下。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3)能够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友善的品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字词解释和句式理解。
(2)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3)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培养。
2.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词语的理解。
(2)对课文内容深层含义的解读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1)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教学目标和要求。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PPT、图片、视频等。
(3)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堂活动安排。
3.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背景。
(2)复习相关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如词语解释和句式结构。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询问教师,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
4.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翻译和解释课文中的重点句式和词语。
(2)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5.2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找寻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或故事,扩展知识面。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5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5篇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把握文中消失的根本字词,翻译并且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指导学生把握朗读时的语气、停顿,并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形象进展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白“做人做事讲诚信”是立世之本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消失的重点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品尝人物语言从不同的标准对人物形象进展评价分析。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聪慧机灵的孩子,同学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吗?(同学答复,教师总结)有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曹植作《七步诗》、王冕四岁学画、王羲之七岁通书法这些都是大家的典范,今日就让我们伴着古人的脚步走进另一个孩子—元方的世界,看看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二、读古诗,品诗味1、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
小说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选自“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行。
2)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洲)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洲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2、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朗读课文,然后指名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对同学的朗读进展点评,由教师总结,读的时候不仅仅要把字音读准,同时还要留意停顿以及感情,最终全班齐读。
(暂设5分钟左右)课堂细节:为什么同学们“尊君在不”要读成“fǒu”?指出这是通假字,请同学们思索下,在我们学过的文章中还有哪些是通假字?《童趣》中“项为之强”,《论语十则》中“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重新读一遍,男生、女生、教师合作,读旁白、元方、友人)3、依据文章解释和工具书,给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小组争论,翻译全文,并且把遇到的不明白字词圈出来,全班解释。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5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5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__主要内容,归纳主旨。
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三、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读时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情感。
探究评价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评价。
四、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激兴导入。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背着七个背囊赶路,这七个背囊分别装着“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
他来到渡口,渡船刚开出时风平浪静,过了不久,小船上下颠簸,十分危险。
船家说:“客官,我的船小负载太重,你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
”可是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如果你是这个年轻人,你会丢弃哪个背囊?学生:“金钱”、“荣誉”、“美貌”……故事中的`年轻人思考一会儿,把“诚信”抛进水里。
结果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因为失去了诚信,找工作四处碰壁,与人交朋友也没人愿意相信他,这时他才醒悟到诚信的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诚信”的文言故事——《陈太丘与友期》。
2、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老师指出__应注意的字词:舍(shě)不(fǒu)通“否”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读准节奏。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把握朗读的语气:“尊君在否?”(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要读出什么语气,指名2个学生朗读,评价,然后强调疑问要读升调,并在小黑板上标出升调,齐读这句话。
“非人哉!”,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候要注意语调,由于这是骂人的话,所以要重读,而且要读出生气发怒的语气,指名读。
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3篇
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篇6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统编教材七上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第二则,是一篇精读课文。
在单元主题上均围绕着丰富多样的亲情去写的。
作为人间最真挚而又美好的亲情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单元教学的要点:在继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到作品人物间的浓浓亲情,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一篇,它之所以不被放在“夙惠”门是因为:文中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
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懂得为人的道理。
“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
二、学情分析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本文是学生继《咏雪》之后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尽管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有限,但该文内容浅显,且故事性强,学生在多读之中能够感悟大意,借助详细的注解基本上能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美德可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较为封闭见识浅薄的农村学生,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和知识有必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训练或推荐来完成。
至于文言文的快速背诵要有技巧,这一点也需要有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善于抓住关键词快速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不同方式的朗读,及自主学习感悟故事内容;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
(3)情感与态度:传承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优良品德。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积累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学习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良好美德。
四、教法、学法1,教法(1)激趣导入法,用解题激趣导入新课,渲染氛围。
(2)诵读法,采用不同形式的诵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体会人物的情感。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优秀4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能准确识别并翻译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2.能用现代文翻译全文。
3.通过朗读、讨论等说出文中儿童所具有的品质。
4.学习古代少年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1.用现代文翻译全文。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他们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难点:能准确识别并翻译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教学设计:一、导入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
(请一位学生讲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孔融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很懂事,四岁的他就已经知道人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他的家乡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
课本翻开至《陈太丘与友期》。
二、整体感知1.范读: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
2.请学生自己找出本文应注意的字词:舍(she)不(fou)3.学生自由朗读4.齐读三、疏通文意1.刚才同学们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进行了朗读,但是对于有的语句的停顿,可能同学们还有疑问,为什么在这里要断句呢?这就需要对文意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下面,我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小组内的同学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小组内四人讨论合作解决。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2.质疑(关于字词句)【明确】期日中:约定;太丘舍去:离开(区分古今异义);过中不至:到;去后乃至:才;相委而去:丢下、舍弃;下车引之:拉;君、家君、尊君3.文言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简洁,正因为如此,有的内容因为与上文重复,作者就会将其省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文言文初学者,像我们各位同学,带来一些阅读困难,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我们试着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4.这句话只是一个例子,文中还有几处省略的地方,请同学们拿起笔,将本文中你认为是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陈太丘与友期行》。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与友期行”、“太丘”、“待其母”等。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境,增强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信、友善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组织学生进行背诵,加强记忆。
2. 课文解析:(1)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与友期行”、“太丘”、“待其母”等。
(2)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如陈太丘的宽容、友人的诚实等。
(3)探讨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如诚信、友善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
(2)分析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探究,发现课文中的奥秘。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片,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增强体验感。
(3)情景模拟: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测试评价: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诚信和礼仪的重要性。
3.学习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朗读文言文,理解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
1.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翻译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1.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诚信和礼仪的看法。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
1.学生自由朗读文言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6.
1.逐句翻译文言文,理解课文意思。
2.分析陈太丘与友人的行为,体会诚信和礼仪的重要性。
7.
分析人物形象
8.
1.分析陈太丘、友人、元方的人物形象。
2.讨论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优点。
9.
总结升华
10.
1.总结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和礼仪的意识。
11.
拓展延伸
12.
1.让学生讲述自己身边的诚信和礼仪故事。
2.推荐阅读其他古代文言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时,故事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理解文言文内容和分析人物形象方面做得较好,但在理解实词和虚词时,需要更多的练习和讲解。
拓展延伸部分的故事讲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诚信和礼仪的重要性,但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七上8《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流畅朗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和敬谦词,培养文言语感。
2.品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欣赏学习古代少年的智慧和方正品格。
3.感受魏晋士人风貌及世族家庭文化修养和家庭教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品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欣赏学习古代少年的智慧和方正品格;感受魏晋士人风貌及世族家庭文化修养和家庭教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冰心曾说过说: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从上节课《咏雪》中的“盐絮之争"中,我们认识了聪慧的谢道韫。
《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聪敏机智的少年,如“不取道旁李”的王戎,以“孔雀是夫子家禽”巧妙回应的杨氏之子等等。
今天,我们通过《陈太丘与友期行》认识一位聪颖机智的,在《世说新语》里的出场频率特别高的少年——陈元方。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文章标题。
(解题)同学们标题里也暗含小文化:用官名或地名称呼名人,是古人的一种习惯,就如陈太丘。
再如:柳宗元(柳河东)、王安石(王临川)、杜甫(杜工部)、陶渊明(陶彭泽)等。
那我们班的李XX,如果将来他有一番大作为,为咱长沙增了光,咱们可以叫他李长沙。
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在这件事中是如何表现的呢,让我们一起读文赏文。
二、走进“方正”,感受魏晋风度学习任务一:流畅朗读,把握文言重点1.自读课文,读准节奏。
明确: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检测预习,解决翻译疑难。
(1)昨天布置了预习单作业,让大家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故事情节,不知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老师先出几个简单的检验一下,不太记得可借助右边的成语进行推测。
专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朋友失约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处理朋友间诚信和礼仪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句式结构和成语典故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分析和文化背景介绍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言文阅读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翻译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来翻译文言文句子。
-人物行为与道德观念:分析陈太丘与友人的行为背后的道德观念,对于现代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需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对比讲解,加深理解。
-文化背景理解:学生对古代礼仪文化的认识有限,理解文章中的礼仪行为和人际交往规则可能存在障碍,需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具体举例:
-教学重点中的句式结构,可以举例如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这里的“期日中”是省略了主语的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期(于)日中”,表示约定在正午时分,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需要学生掌握。
3.发展学生的思维素养,通过讨论文章中的典故和成语,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引导学生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美和内涵美,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5.强化学生的表达交流素养,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技巧,增强合作意识。
陈太丘与友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陈太丘与友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一):教材分析1.新课标要求构成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本事, 这是篇课内阅读课文, 要求学生经过学习有自我独特的见解, 感悟浓浓的父子情, 亲情是人间真挚而完美的#39;感情, 这一单元体现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 从而引起我们的共鸣。
2.本节课要学生学习元方小小年纪就明白维护父亲的尊严, 感悟亲情, 明白诚信与礼貌的重要,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1.课文短小精悍却反映了道理, 要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 自我感悟出道理。
并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从文言字词到感悟, 再到进一步谈自我的看法。
3.学生认知障碍点:如何看待元方的做法, 构成自我的见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本事:积累文言词语, 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理解课文资料, 并争取能背诵。
过程和方法:读并体会故事的资料及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感知资料, 准确理解课文资料。
诵读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对诚信与礼貌的感悟。
教学难点:领悟深刻的做人道理教学过程导入:这节课教师想领同学们再次走进精典故事, 去认识一位小朋友, 它穿越时空, 沿着中华文化的长河正向我们走来, 让我们一齐去见见他好不好?[引出课题}这是一篇文言文, 究竟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我们来读懂它初读感知1、学生朗读, 同学评价2、齐读译后再读, 合作学习1、对照注释边读边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2、落实重点词句3、学生讲故事4、引导朗读, 注意停顿与重音, 把握感情, 师生点评。
学生互相挑战诵读, 熟读背诵。
品味探究1、读了这篇课文, 你悟到什么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3、如果是你怎样办设题意图:经过对问题的品味探究, 让学生了解资料, 构成自我对课文深刻道理的理解, 对父子情的感悟, 明白诚信与礼貌的重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教师点拨: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尝试用诚信、宽容、理解的方式去与人沟通课堂小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传统, 为人真诚守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计1.
我们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设计2.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在项羽的麾下有个将军叫季布,因为他多次围困刘邦,在项羽兵败后,刘邦便出千金捉拿他。
由于季布平时重承诺,深得人心,所以人们冒着诛九族的危险来藏匿他。
当时楚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最后刘邦只好特赦了季布,并升他为江东太宗。
这就是“一诺千金”和“季布一诺”的典故。
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啊!今天就来认识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小元方是怎样对待他的吧!出示课题《期行》。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尊君在不(fǒu)
2.作者名片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
曾任荆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世说新语》就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3.作品简介
《世说新说》,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请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1)教师教读《期行》;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学生齐读。
2.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
【点拨明确】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
(1)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期:约定。
乃:才。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约定。
委:丢下,抛弃。
(3)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二)内容探究
齐读课文,深入理解,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如:
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区别?
【点拨明确】“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2.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明确】不守信用、没有礼貌、暴躁、易怒的人。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点拨明确】这个问题是探究性的,学生可以发表不同见解。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
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和有涵养吗?
(三)诵读练习
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
1.投影展示: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请一名学生尝试读课文,应读出停顿、语气来。
3.全班齐读,背诵。
(四)走进写法
通过研读这篇短文,其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点拨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四、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期行》让我们结识了一个不讲信用的人。
不讲信用的人,连七岁的小孩都看不起,可见“信”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来结识另外两位朋友,看看他们是怎样待人处事的。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华歆
..(huà xīn)辄.(zhé)拯.(zhěnɡ)邪.(yé)
2.文言词语
(1)重点词语
辄:当即。
幸:幸而,恰巧。
尚:还。
可:肯,同意。
拯:救助。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所以:……的原因。
纳:接纳,接受。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2)词类活用
歆辄难.之(意动用法,对……感到为难)
(3)特殊句式
何为不可?(宾语前置句,
“何为”是“为何”的倒装)
(4)古今异义
宁古义:难道。
(宁可以急相弃邪)
今义:宁愿,宁可。
三、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乘船》;学生自由朗读;学生齐读。
(2)疏通文意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
(3)复述课文
(二)深层理解
1.这则短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是怎样刻画他们的?(语言)角色朗读,从文中找出对比(写作手法)的句子,从两个人这两次行为的对比中,你能看出这两个人有怎样的性情品质呢?
【点拨明确】原句(略)王朗轻诺寡信,不负责任。
华歆重诺守信,考虑周全,救人救到底。
2.同学们查找过《世说新语》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吗?题目是什么?你认为哪个题目好?为什么?
【点拨明确】《救人救到底》。
“救人救到底”这个题目好,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点拨明确】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不能轻诺寡言。
4.你们从这篇短文中还悟到了什么道理?
【点拨明确】不能在危难关头舍弃别人。
越是在危难的时候,越是能检验出一个人品质的高低。
四、拓展延伸
《世说新语》中还记录了有关华歆的故事如下:
《割席绝交》: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园种菜,看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把金子当瓦片石头一样,不管它,仍旧挥动锄头;华歆则捡起金子,把它扔得远远的。
又有一次,他俩曾同坐一张席子读书,门外有乘坐华丽马车的贵官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丢下书本跑去看热闹,管宁就割断席子,跟华歆分开坐,说道:“华歆,你不是我求学问道的朋友!”
听了这则故事,你又该怎么评价华歆这个人呢?
【点拨明确】一分为二,追求富贵,不专心读书,但也有可取之处,在本文中救人救到底的品质就非常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