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历程及应用展望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历程及应用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cff8a98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69.png)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者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物质制成的制剂[1],具有选择性高、对环境污染小、不易产生抗药性、可利用资源多等特点[2],20世纪80年代以前被广泛用于农林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防治。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学农药逐渐成为农林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其在减少作物损失、保障粮食安全、抑制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和蔓延、改善生活环境卫生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化学农药的滥用、误用等不当使用行为带来的环境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杀伤、生物多样性丧失、害虫抗药性增强、农药残留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
基于绿色发展的需求,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通过提高生物、物理防治覆盖率的绿色防控手段及统防统治等措施,实现化学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新时期,重提发展生物农药,对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降低化学农药负面影响、改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回顾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历史,综述了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应用前景,以期对解决生物农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生物农药的发展提供参考。
1生物农药的发展历史1.1生物农药的定义生物农药目前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生物农药定义为源于自然界的、可以以类似于常规化学农药的方式配制和应用的、通常用于短期有害生物控制的物质,如微生物、植物源物质、化学信息素[3]。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将生物农药定义为从天然材料(如动物、植物、细菌和某些矿物质等)中提取的农药,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和转基因植物农药(Plant-Incorporated-Protectants ,PIPs )[4]。
根据2019年8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733号建议的答复》的阐释,我国的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收稿日期:2022-02-24作者简介:袁杨(1993—),女,云南普洱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农业。
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44e0b7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4.png)
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规模产业化的进步。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对生物学了解的提高,生物制剂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制剂的定义、类型、特点、应用领域和前景展望。
一、生物制剂的定义生物制剂是指从微生物、动植物和动物体中提取出的活性物质,如细菌素、蛋白质、酶、抗体、细胞核酸等,用于医学、医药、农业、环保和食品等领域。
二、生物制剂的类型根据来源不同,生物制剂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 微生物生物制剂: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等,如四环素、链霉素、青霉素等。
2. 动物生物制剂:包括血浆、酶制剂、血清、抗毒素等。
3. 植物生物制剂:包括植物提取物、植物活性成分、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4. 基因工程生物制剂:指人工合成或改造的遗传物质,如重组DNA技术等。
五、生物制剂的特点生物制剂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1. 高效性:因为生物制剂是天然来源的活性物质,所以其效果更具针对性,可以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2. 安全性:相比化学合成的药品,生物制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低毒性,因为大多数生物制剂来源于天然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所以药品的副作用比合成药品小得多。
3. 可再生性:生物制剂非常容易通过发酵、提取等方法进行制备,因此剂量和用途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和修改,具有可塑性。
4. 治愈率高:生物制剂针对性强,作用效果较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治愈疾病。
五、生物制剂的应用领域生物制剂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领域:1. 医疗领域: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如抗生素、疫苗、免疫调节剂、肿瘤抑制剂、胰岛素等。
2. 农业领域: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生产、动物饲料和生物农药的生产,如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动物营养保健品等。
3. 环保领域:生物制剂可以用于治理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例如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治疗污水等。
农药使用的新技术与新趋势
![农药使用的新技术与新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439ed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0.png)
农药使用的新技术与新趋势随着全球农业的发展,农药的使用已经成为农民们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重要手段。
然而,传统的农药使用方式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技术和新趋势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农药使用的新技术和新趋势,并探讨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智能农药喷洒技术传统的农药喷洒方式往往浪费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而智能农药喷洒技术则能够根据农作物实际情况进行喷洒,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和损失。
这种技术基于传感器和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可以精确感知作物状态和病虫害情况,将农药喷洒量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二、生物农药的广泛应用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生物农药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进行防治的一种手段。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小,且不易产生农残。
近年来,许多新型生物农药如拮抗菌、病毒农药和昆虫杀虫剂等被开发出来,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环境友好型的防治选择。
三、绿色防治方法的推广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防治方法开始得到广泛推广。
绿色防治方法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调节农田生态系统内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危害。
常见的绿色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轮作、生物多样性增加和物种多样性管理等措施。
这些方法既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又可以提高农作物的自然抵抗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提升为了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监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并且容易出现误判。
然而,近年来,新型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如基于质谱仪的检测方法、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检测方法等,都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保障了人们的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随着农药使用的新技术和新趋势的出现,农业生产逐渐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生物农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生物农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f631c739b6648d7c1c746cf.png)
生物农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对于满足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需要, 缓解农药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已成为我国科技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阐述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 探讨了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技术和产业的角度展望了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农药)(现状)(发展趋势)生物农药是具有农药特性的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和转基因产物。
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全,环境兼容性好,不易产生抗性,易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来源广泛等优点。
因此,高效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1我国生物农药的现状分析1. 1发展现状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扶持下,已逐步形成了具有良好试验条件的科研院所、高校、国家及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其他具备一定工作条件的研究单位。
在生物农药的资源筛选评价、遗传工程、发酵工程、产后加工和工程化示范验证方面已经自成体系,拥有大约4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1]。
近10年来,我国在生物农药研究的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农用抗生素、棉铃虫NPV、杀虫真菌剂等技术产品已经达到或部分超过国外同类先进水平,不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变化,而且走出国门,进入亚洲和欧美市场。
1. 2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近年,生物农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可喜的研究进展,新品种不断涌现,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应用面积持续扩大。
然而,在生物农药开发与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生物农药的健康发展,亟待解决。
我国生物农药发展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仿制国外产品多,原创性拳头产品少;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重学术水平,轻技术创新;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及应用推广难度大;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意识等[ 2] 。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探讨与研究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探讨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db733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8.png)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探讨与研究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各种技术和方法。
微生物作为地球上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生物群体,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研究。
一、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改善植物营养状况。
常见的微生物肥料包括根瘤菌肥、固氮菌肥、解磷菌肥、解钾菌肥等。
例如,根瘤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素;固氮菌则可以在土壤中独立固氮,为植物提供氮源。
微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2、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类农药。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常见的微生物农药有细菌类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真菌类农药(如白僵菌)、病毒类农药(如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寄生、毒杀、抑制生长等方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3、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饲料,包括单细胞蛋白饲料、青贮饲料、发酵饲料等。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分解饲料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物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
同时,微生物还能产生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等,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生长性能。
4、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来提高土壤质量。
例如,一些有益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还有一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有机酸等物质,降低土壤的 pH 值,缓解土壤酸化问题。
生物农药的开发
![生物农药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f81ea8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f.png)
生物农药的开发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日益突出,农业领域对于高效、环保的农药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传统的化学合成农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毒性大、残留污染等,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生物农药作为一种替代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对生物农药开发的原理、优势和前景进行探讨。
一、生物农药的原理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体或其代谢物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农药。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生物体所具备的生理、生化及生态机制对害虫、病菌等进行干扰、阻断或消灭,以达到农作物保护的目的。
生物农药可以来源于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昆虫等生物体,如病毒、细菌、真菌、植物提取物和昆虫等。
二、生物农药的优势1.低毒性:相比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对人畜的毒害作用较小,对环境污染也较少。
生物农药可以被迅速分解并转化成无害物质,减少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高效性:生物农药针对特定的害虫或病原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其杀虫、杀菌的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农作物遭受害虫和病菌侵害的风险。
3.可持续性:生物农药采用生物体或其代谢物作为活性物质,具有天然供给和可再生的特点,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物农药的研发进展目前,生物农药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微生物领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使其产生具有杀虫、杀菌等活性的化合物。
例如,利用生物农药工程改造了一种昆虫特殊细胞内共生菌,成功产生了一种高效的杀虫剂。
在植物提取物领域,研究人员通过筛选和鉴定植物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杀菌、杀虫等功能的生物农药。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昆虫的生物农药也相继问世。
四、生物农药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生物农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生物农药以其低毒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优势,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物农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农业的绿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生物农药的开发是为了满足农业领域对绿色环保农药的需求。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7dd31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d.png)
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广阔,种植作物种类多样,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常常受到多种病虫草害的危害。
化学农药因其适用范围广、作用效果迅速、使用方便等被广泛用于防治各类病虫草害,但使用化学农药也容易造成人畜中毒、杀害有益生物等,同时由于化学农药的滥用使得部分害虫、致病菌和杂草的抗药性增强,导致防治难度加大。
相比于化学农药,以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为主要成分的生物农药对生物和环境更加友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农药迅速发展,行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生物农药可分为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等,经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查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在有效登记状态的农药登记产品为45172个,其中生物农药产品2159个 (未包括农用抗生素和天敌),占全部农药总数的4.78%,占比非常低。
在生物农药中,微生物农药是研究热点之一。
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规定,微生物农药是指以天然的或经基因修饰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活体为有效成分的农药,按用途可分为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和微生物除草剂等。
该类农药具有有效成分来源广泛、选择性强、对人畜毒性低等优点。
经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查询,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已登记微生物农药有效成分42个,到2022年12月31日,已达56种,可见微生物农药呈逐年增长趋势。
我国的微生物农药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阶段,生防微生物不断增多,各种新型微生物农药也不断涌现。
已有研究对微生物农药常见剂型种类及特点、产品质量、安全性评价和使用技术相关标准、助剂研发、管理现状、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但尚缺乏典型微生物农药在防治重大病虫害方面应用情况的综述报道。
鉴于此,本文梳理了我国近几年一些原创的、新型的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在生防菌株筛选、产品创制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农药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旨在为行业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参考。
生物农药在绿色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生物农药在绿色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2e82c1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0.png)
生物农药在绿色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策生物农药在绿色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生物农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农药替代品,在绿色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和昆虫调节剂等天然成分制备的农药,具有较低的毒性和环境风险。
在绿色农业生产中,生物农药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杂草,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产品残留物的风险。
同时,生物农药也可以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和营养品质。
在应用方面,生物农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施用,如喷雾、覆膜、浸种等,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和生产环境。
一些常见的生物农药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昆虫调节剂等。
例如,利用病毒制剂可以有效控制某些昆虫害虫,而利用真菌制剂可以对抗一些植物病原真菌。
此外,还可以利用植物提取物制备的生物农药来控制杂草。
然而,生物农药在绿色农业生产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发展对策。
首先,目前市场上的生物农药种类较少,品种不够丰富,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和投入。
其次,生物农药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生物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施药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农民需加强对生物农药的认知和培训,提高其正确使用生物农药的能力。
为了推动生物农药在绿色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大对生物农药的研发投入,并建立配套的生产和推广体系。
同时,加强对生物农药的监管和标准制定,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此外,还应加强与农民的合作和交流,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帮助农民正确使用和管理生物农药,推动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生物农药在绿色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和杂草,并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
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推动其发展。
病虫害防治中的生物学防治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病虫害防治中的生物学防治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af1c29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2.png)
生物学防治技术概述
生物学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来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
主要包括天敌昆虫利用、病原微生物利用、农用抗生素、植物性农药和动物源农药等。
分类
定义
优势
对环境友好,不污染环境,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可以长期控制病虫害,不易产生抗性等。
局限性
见效慢,受环境影响大,防治效果不稳定等。
03
CHAPTER
常见生物学防治技术及应用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危害。
定义
如瓢虫、草蛉、蜘蛛等捕食性天敌,以及赤眼蜂、蚜茧蜂等寄生性天敌,可被用于多种害虫的防治。
应用
长期效果显著,对环境友好。
优势
可能存在与害虫竞争食物和栖息地的问题。
局限
定义
应用
优势
基因工程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为生物防治微生物的改良提供了更高效、精确的方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生防菌的基因组,提高其抗逆性、繁殖能力和生防效果。同时,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生防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促进有益基因的转移和扩散。
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同作用
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培训与宣传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生物防治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生物防治技术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使用生物防治技术。
06
CHAPTER
结论
环境友好性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学防治技术具有更高的环境友好性,减少了化学物质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生物农药试题及答案
![生物农药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cead9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c.png)
生物农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生物农药主要来源于以下哪种生物?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无机物答案:C2. 下列哪种不是生物农药的优点?A. 环境友好B. 残留低C. 毒性强D. 选择性高答案:C3. 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主要用于防治哪种病虫害?A. 细菌性病害B. 病毒性病害C. 真菌性病害D. 所有选项答案:D4. 生物农药的主要成分不包括以下哪种?A. 蛋白质B. 脂类C. 重金属D. 酶答案:C5. 生物农药的施用方法不包括以下哪种?A. 喷雾B. 拌种C. 土壤处理D. 直接食用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
答案:微生物、植物、动物2. 生物农药的施用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喷雾、拌种、土壤处理3. 常见的生物农药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苏云金杆菌、绿僵灵、植物源农药4. 生物农药的分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5. 生物农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答案:高效、低毒、环境友好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有哪些优势?答案: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高效,能够针对性地防治特定病虫害;二是低毒,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较小;三是环境友好,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四是可降解,残留低,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影响小。
2. 举例说明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案: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使用苏云金杆菌防治鳞翅目害虫;使用绿僵灵防治地下害虫;使用植物源农药防治蚜虫、粉虱等小型害虫。
3. 阐述生物农药的施用原则。
答案:生物农药的施用原则包括:一是针对性,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生物农药;二是适时性,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农药的作用机理确定施用时间;三是适量性,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确定施用量;四是安全性,确保施用方法和剂量不会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农药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
![农药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698d61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e.png)
农药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农药是指用于控制、杀灭或防止农作物、林木、禽畜、鱼虫的害虫、病害或杂草的化学物质。
自从农业出现以来,人类就一直在通过各种方法来保护农作物和家畜,种植更多的粮食和蔬菜,以此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技术手段,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农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埃及人就开始使用石硫合剂来防止储存粮食的害虫。
然而,现代农药的发展则始于20世纪初期,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进步和战争对化学物质的需求,人们开始生产有机合成农药。
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石墨烯、马拉硫磷等有机氯类农药开始广泛使用,并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进入了黄金时期。
在70年代,国际上开始倡导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的理念,抑制有机氯的使用并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变得更加重要。
未来的农药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药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例如,有科学家探索利用纳米技术生产农药,通过纳米材料对农药进行修饰,既提高了药效,又降低了残留,因而保护了环境和人体健康。
此外,无人机、智能化农业等现代技术也能够促进农药的精准使用,提高农药使用效率。
未来的农药将更多地利用新技术,不断完善和专业化。
2. 绿色、生物农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绿色、有机、环保的农业理念,而绿色、生物农药符合这种理念。
生物农药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使用昆虫、细菌、真菌、病毒、植物等天然生物制剂杀灭或限制害虫、杂草、病原微生物的一类农药,它们不会污染土地和水源,没有对人体安全造成明显危害。
国内外的生物农药研究已经成为政策高度鼓励的产业,未来绿色、生物农药将成为农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可以有效保护农作物的健康,同时提高土壤质量,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人工智能的应用在未来,人工智能也将被应用于农药领域。
在过去,农民可能需要仔细观察土壤和植物,研究害虫和病害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模式,才能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法。
植物抗病小肽:新一代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植物抗病小肽:新一代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2923593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3.png)
植物抗病小肽:新一代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Plant defense peptides, also known as plant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 are small peptides that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of plants against pathogens. These peptides are synthesized in response to pathogen attack and are involved in various defense mechanisms, such as direc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cell membrane disruption, and mod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Plant defense peptides exhibit a broad spectrum of activity against a wide range of pathogens, including bacteria, fungi, viruses, and even insects. They are typically cationic and amphipathic in nature, meaning they have both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regions. Thi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allows them to interact with and disrupt the lipid membranes of pathogens, leading to their death or inhibition of growth.In addition to their direc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plant defense peptides also have the ability to modulate the plant's immune system. They can induce the expression of defense-related genes, activate signaling pathways, and stimulate the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that further contribute to pathogen resistance.Furthermore, plant defense peptides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low toxicity towards mammalian cells, making them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antimicrobial agents for human and animal health. Their small size and stability make them attractive for use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to protect crops from diseases.Overall, plant defense peptides are important players in the plant immune system and hold great promise for both agricultural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future.中文回答:植物抗病小肽,也被称为植物抗微生物肽(AMPs),是一类在植物免疫系统中对抗病原体起关键作用的小肽。
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10
![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10](https://img.taocdn.com/s3/m/8c5f1b6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67.png)
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
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全球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而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经过60年左右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2012年),目前已拥有30余家生物农药研发方面的科研院所、高校、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并且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井冈霉素、阿维菌素、赤霉素生产国。
从综合产业化规模和研究深度上分析,井冈霉素、阿维菌素、赤霉素、苏云金杆菌(简称Bt)4个品种已成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中的拳头产品和领军品种。
随着农产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生物农药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2011年我国生物农药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
2011年1-12月全国生物源农药制造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30.6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4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54.5%,增长远高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占农药投资结构的比重为45.9%,较2010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2012年1-12月全国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业资产总计1 69亿,同比增长7.0%,主营业务收入321亿,增长43.4%,利润总额为28亿,同比增长60.0%。
生物农药行业前景趋势分析:生物产业是七大新兴产业之一,而生物农药产业是生物产业的一部分,未来生物农药行业相对于化学农药行业而言将在相关政策方面会有一定的优势。
生物农药具有安全、环保、无残留等特征,是未来农药产品的发展趋势,而且我国生物农药的研发制造已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
因此,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的发展前景乐观。
生物农药的发展与前景
![生物农药的发展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3fd833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61.png)
生物农药的发展与前景进入21世纪以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农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愈加密切,使得生物农药在国际、国内获得了又一次发展的机遇。
《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将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一部分,把农业生物药物与生态农业作为优先发展主题,有害生物控制作为需求导向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领域和方向之一。
一、生物农药定义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毒性小、环境兼容性好、病虫害相对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更符合现代社会对农业生产及农药的要求。
从广义讲,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这类农药也叫生物源农药。
但更为确切地说,生物农药是经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合格),利用生物所生产制备的农药,它包括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等。
优先发展生物农药,并以生物农药带动其他高科技农药的全面发展,应成为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方向。
二、生物农药的种类我国生物农药类型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天敌昆虫农药等类型。
目前大量研究及应用的微生物杀虫剂主要有真菌类、病毒类和细菌类。
其中细菌类(以Bt为代表)国内外已经形成了工业化生产技术和大量的产品,进入成熟的商品化阶段。
微生物杀虫剂是目前微生物农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防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对靶标害虫特异性强、不易杀伤天敌和有益生物、防治效果好、对人畜安全、毒性小、不破坏生态平衡以及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近年来,微生物杀虫剂的种类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研究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微生物杀虫剂是利用微生物的活体制成的,具有以下特点:①防治对象专一,选择性高;②药效作用较缓慢;③药效易受外界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的影响;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
20100326病毒生物农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20100326病毒生物农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a60768da360cba1aa811da80.png)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防治棉铃虫和烟青虫
科云系列产品几乎无安全间隔期,
在蔬菜基地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针对抗性害虫(小菜蛾)的应用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了批量出口
新型高效病毒生物农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 、展望
建设内容
① 4条健虫饲养生产线(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 ② 4条病毒扩增生产线(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
品开发少
以 手 工 作 坊 式 的 生 产 模 式 为 主
二 、合作开发
河南省济源白云实 业有限公司位于“愚 公移山”的发祥地河 南省济源市,2007年 3月正式组建,是由 中国科学院参股,集 研发、生产、销售于 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主要研制生产生物农 药等生物技术产品。
愚公移山
(一)工艺技术突破
非中毒死亡
技术瓶颈
宿主昆虫饲育 病毒接种感染 病毒增殖
决定产量
技术瓶颈
病毒分离提纯 决定品质 冷冻干燥 气流粉碎 病毒原粉 混合造粒 真空干燥 决定效果 质量检验 包装入库 质量检验 包装入库
技术瓶颈
制剂产品
病毒生物农药生产工艺流程
当前病毒生物农药的发展状况
生产技术落后,产业化规模小,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没有集团化的成果转化平台 产学研关系不顺,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 很多产品的关键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技术产品陈旧,新产
系列新型高效病毒生物农药 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程 清 泉
一、项目的意义和背景
耕地面积仅占全球7%
粮食安全 因病虫害损失粮食20% 食品安全 环境安全 高残留农药使用居高不下 化学农药80万吨占全球25%
微生物杀虫剂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微生物杀虫剂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3045ce4bf7ec4afe04a1df8c.png)
鳞翅目幼虫 (Lepidopterous larvae)
鳞翅目幼虫 (Lepidopterous larvae)
马铃薯叶甲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土栖甲虫 (Soil-inhabiting beetles)
蚊、蚋幼虫 (Mosquito & blackfly larvae)
农药论坛 CHINA AGROCHEMICALS
微生物杀虫剂的 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邓金保 (湖南化工研究院)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以及它们 在农药中的应用,生物农药的兴起已成为历史发展的 趋势,而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微生物防治和生物农 药已成为农业生物工程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近十多年来,由于各国的重视,生物农药研究和生产 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化学农药每年以2%的速度递 减,而生物农药却以5%的速度递增。已有研究表明, 由于生物防治(包括微生物防治)的特殊优势,温室 作物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不再需要使用传统的化学农 药了。下面对微生物防治及生物农药的现状及其发展 前景作一阐述。
鳞翅目和鞘翅目 (Lepidoptera & Coleoptera)
蚱蜢和蝗虫 (Grasshoppers & locusts)
Bactospeline, DiPel, Condor, Delfin Thuricide, Foray, Cutlass M/C, XenTari, Florbac, Agree
全球
全球
美国
美国
美国,德国,加拿 大,意大利 美国 新西兰
日本,法国,美国, 印度
日本,瑞士,法国, 澳大利亚 美国 美国,印度
法国,澳大利亚
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 anisoplia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律 , 有抗性的昆虫个体便得以保留下来 , 并可以 繁衍增殖 ,它们在虫 口内的比例 ,便会逐步上升。
收稿 日 :2 1-.6 期 0 1 1 2
性 ,刺激人们 的购买欲望 。
5 构建完整的贮藏 、保鲜、加工链 、
多数稀特蔬菜收获期较集 中,而市场消费量少 , 消费时间长 ,这一矛盾必须通过贮藏、保鲜 、 ̄T技 / _ n 术来解决。在收获旺季 ,可将过剩的产品进行贮藏 、保鲜 、加工,待淡季上市供应。稀特蔬菜经加工后 ,
容易贮运 , 并且延长了货架期 ,有利于销售。目前很多稀特蔬菜加工技术已较为成熟 ,如发菜干制 、蕨菜 腌制 、青花菜速冻 、芦笋罐制等。
物或者化学农药作 用于虫体 ,降低 了害虫的免疫 力, 使害虫更易感染病毒 ,病毒随即进入害虫体内 大量复制增殖 ,并迅速扩散到害虫全身各个部位 ,
使害虫失去危害作物的能力直至全身化水而亡 ; 同
时 ,病毒通过死虫的体液 、 粪便继续传染其它健康
害虫和下一代害虫 ,形成 “ 虫瘟” ,从而能够较长
所以生产 区应选在城市郊 区, 或者蔬菜种植历史较长,有着完善的蔬菜营销渠道 的地 区, 并以销量确定种
植面积。稀特蔬菜生产应分期播种 ,分期收获 , 周年生产 ,周年供应 。这样可 以长期与销售商合作 ,有利
于确定长期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
4 精 细 包装 ,加强 宣传 。引导 消费 、
由于稀特蔬菜一般是组织柔嫩 、 营养丰富的高档蔬菜,因此应对产品进行精细包装 , 如以礼品包装净 菜上市。可以在产品包装上写明其营养成分 、 烹调方法及药用保健价值 , 使消费者了解稀特蔬菜的优 良特
而这些具抗性的群体出现的快慢 、比例的多少 , 会 因施药 的浓度 、使用的频率 , 抗药个体原来的比例
等因数而受影响。
3 问题 之三 :农 药 残 留量 增 加 ,环 境 受 到污 染 , 人 畜健 康 受到 危 害
在自 然界中喷洒农药 , 直接作用于 目标害虫的 仅 占 01 . %,而 9 . 9 %进入环境 中,残毒和生物富 9
『 北楫保 期
2 1 年第2 总ml 4 01 期 期 2
廒 远 生 化
病毒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缪 华军
( 武汉 武大 绿 洲 生物技 术有 限公 司, 40 7 3 00) 中 图分 类 号 :¥ 8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0 — 1 4 0 4) 0 — 1 0 42 0 5 6 6 4 一 2 2 — 2 1
严重 。不合理使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也是引起城市生 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之一。
1 问题 之 一 :有 益生 物被 杀伤
积直接威胁人类和动植 物的生存。据估算 ,全世界 每年有 10 0 万人因农药中毒 ,2 万人死亡 。现在越 来越 多科学报告指 出,化学农药与不少疾病有关
联, 包括癌症 、不育 、 柏金森症 、多发性神经疾病
有风味独特 、 外形新奇 、营养丰富以及特殊 的药用保健功效等特点 ,一时成为消费时 尚, 很多菜农也通过
种植稀特蔬菜获得 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地方 由于不顾销路 , 目发展稀特蔬菜种 盲
植 ,导致效益不佳 ,甚至亏损 。那么应如何发展稀特蔬菜呢?
1 以销 定产 ,循 序 渐进 、
( p lnuoahe )等 。 oy e ptis r
杀虫剂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 也杀伤了有益 生物天敌 、 蜜蜂 、 野生生物等 , 引起害虫再度猖獗 , 使害虫的发生频次增加 。如桃蚜在包头 6 0年代发
生频率为 1 %,7 年代大发生频率上升到 7 %以 0 0 0 上, 近年来每年都猖獗发生 , 大发生频率在 8 %以 5
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一份 2 0 0 1年的报告 , 在东
南亚 7个发展中国家 中,从 19 96至 2 0 00年期 间 ,按 比例计算 ,每年约有 1 2万人 因为农药中毒
而入院, 中约 5 的死亡与农药 中毒有关 , 其 % 不断 发生的 “ 毒菜事件”中, 有农民滥用或误用化学农
武大绿洲公 司采用病 毒和其他生物农药 或者
化学农药复配的制剂 ,作用于害虫时 , 首先其他生
时间控制作物上 的虫害 , 并能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种 群数量 ,达到了标本兼治的 目的。
如 何 发 展 稀 特 蔬 菜
稀特蔬菜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 面积较小 , 人们不大认识 ,消费不多的蔬菜种类。由于具
稀特蔬菜均为人们初步认识 的蔬菜 , 市场需求量不可能很大 , 人们的消费量必定有一个逐渐增多的过 程 。农户种植前 ,先要 自己或委托农协组织进行市场调研 ,了解市场动态 , 确定有市场销路后 ,开始少量
试 种 ,逐 渐增 加栽 培 面积 。 2 小 批 量 、 多品种 种植 、
消费者是在尝鲜 、 猎奇的心态下开始购买稀特蔬菜的,这一消费特点决定了稀特蔬菜上市量较小 , 所
药 ,导致过量农药残留在蔬菜上 , 令吃了它的人中 毒 。但即使农 民依照安全标准 ,小心使用 ,化学
农药一样可能会对环境 、对人类造成危险。 4 病毒生物农药的研究现状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 《 十一五” “ 生物产业发展规 划 》将生物农药等农业生物技术确定为国家生物产 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 同时明确我国将构建高水平病 毒生物农药研发平 台, 进一步阐明了病毒农药在未
以对稀特蔬菜应小批量生产 ,多品种供应。多品种发展稀特蔬菜种植 , 一方面可满足消费的不 同需求 , 拓 展销售渠道 ,另一方面也可互为补充 ,保证种植者效益。
3 适地 生产 ,周 年 供应 、
由于稀特蔬菜价格较高 , 主要消费群为城镇 中收入相对较高的人 , 以及供应大型的超市、 宾馆和饭店 ,
2 问题 之二 :害虫抗 药 性 日趋 严 重
目前已有 54 0 种害虫与螨类对一种或数种化学 农药产生了抗性 。有 的害虫如温室 白粉虱 1 O年 内 对菊脂类农药的抗性增加 了 5 O倍 。由于害虫抗药 性的产生 ,防治时化学农药浓度猛增 , 导致防治成 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加重 ,形成 防治“ 效益 比” 逐年下 降的恶性循环 。 园林 中形成了“ 在 虫害” 越重越打药 , 越打药虫害越重的怪圈。 究竟抗性是怎么发展 出来 的呢?科学家发 现 部分昆虫天生 已有抵抗某种农药的能力 , 例如他们 体 内有解毒酶素可分解农药为无害物质 , 或者表皮
半 个多世纪 以来, 用化学农 药防治病虫 害对农 作物增产增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长期依赖和大量 使用化学农药所带来的环境及农产品污染 、 生态失 衡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也 日益显现。化学农药在使 用过程 中产生的 “ R 三 ”问题 ,即残留(ei e、 R s u) d
抗 R stne和 害虫 再 猖獗 (eugne) 来 越  ̄( eiac) s R srec 越
来不可替代 的地位 , 作为全 国病毒农药的龙头企业 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走在时代的前列 , 公司现 已实现 8 种昆虫病毒杀虫剂 的产业化 , 拥有 防治蔬菜 、茶叶、棉花、森林和城市卫生害虫的昆 虫病毒新型生物农药产品。 5 病毒生物农药的特点和机理
形态能令农药不容易渗入体 内, 来自者作用 的 目 标部 病毒农药的最大特点是病毒来源于昆虫 , 对人
『 期北极保
类和环境没有任何伤害 ,以虫养毒 ,以毒杀虫 ,昆 虫也不易产生抗药性 ;同时采用病毒和化学农药以
及 其他生物农 药复配 的品种 即降低 了化学农 药和 其他生物农药的使用量 , 可以延缓或者消除昆虫对 化学农药和其他生物农药 的抗性 ,同时可以延长杀 虫 的持续时间,克服了一种病毒农药只对一种标靶 起作用 的弊端 。
.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