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_new
2016年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
2016年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一)1.纯水是不易导电的,应加入能增强导电性的物质。
可以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实验步骤及观察内容:1)注入水,关闭活塞,注意正负极2)接通电源,仔细观察A. 观察两极附近通电前后的现象,B. 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C. 注意哪个电极产生的气体多,并观察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多少。
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1(正):2(负)D. 验证:让两种气体采用不同的方法:①用带火星的木条②点燃E. 出现的不同的现象: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体积大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氢气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水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不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反应原理:2. 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
2016年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二)1、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
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热胀冷缩)2016年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三)1、分子是一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水分子是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如果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不是分子了。
2、由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是由分子聚集后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个的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完整版)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推荐文档
c.注意:CO 和 H2 O 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值小于 7
12. 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
酸溶液的PH值小于 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 PH 值越小,酸性越弱 PH 值越大。水、中性的硫酸盐、硝酸盐和盐酸盐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PH值等 于7。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可溶的碱溶液PH值大于7。碱性越强 PH 值越大,碱性越 弱 PH 越小
含氧酸(H2 SO4 ,HNO3 , H3 PO4 名称为:某酸) 无氧酸(HCl, H2 S 名称为:氢某酸 )
鉴定酸(鉴定 H+ )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
②加活泼金属 Mg、Fe、Zn 等有氢气放出
10.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
BaSO4
Na2CO3
b.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
NaHCO3
、 Ca(HCO3 )2
、NaH2 PO4
常见的酸式盐的酸根有:HCO3 - 、HSO4 - 、H2 PO4 - 、HPO4
2-
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 (OH)2 CO3 第二种分类方法 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 的盐称为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
4.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 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2016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宝典
2016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宝典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
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6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易错基础知识及做题技巧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是做所有题目的砝码。
熟练掌握一些做题技巧可以帮助大大提高做题速度1.溶解度一定要带上单位g。
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一定不能带上单位。
2.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反应时,盐须可溶,且钾钙钠除外。
3.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一定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4.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5.在加水稀释溶液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则加入水的质量与原溶液的质量相等。
6.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给溶液升温(溶质是水)最多只能升温至100C。
可能此溶液在一百摄氏度时,溶质仍不能完全溶解,注意陷阱。
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置人于死地,但一氧化碳是把人毒死的,而二氧化碳是把人憋死的。
8.在化学方程式中,气体前的系数比就是这种气体的体积比。
9.酸碱盐中,体现酸性的是氢离子,体现碱性的是氢氧根离子。
10.溶液中微溶的物质也可能成为沉淀。
如氢氧化钙、硫酸钙等。
11.可回收物包括:金属、废纸、玻璃、布料、塑料。
做题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循规蹈矩,一步步地将题目解出审题审题是做出一道题的基础,是敲门砖。
仔细地审题,用笔勾画出重点词,有助于解题,能够摆脱粗心1.计算题一定要看准题中有没有明确注明保留约数的问题,对于百分数的保留要更加注意。
有时会在第四大题后面,或者在34、35题后面有提示。
2.对亚要敏感一些(最经常的是亚铁),因为这个字关系到化合价和化学式的改变。
在金属与酸和金属与盐溶液发生反应时,铁就是正二价,为亚铁离子。
在复分解反应中,铁多为正三价,为铁离子。
3.关心药品的过量问题。
第一次实验中过量的药品有可能参与第二次的实验。
还要关心药品的少量问题,因为如果其中一种反应物少量,那么其他的反应物就一定是过量了。
2016年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CO3—2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完整word版)2016年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 质活泼。
稳定结构:
①最外层 8 电子 ②第一层为最外
层 2 电子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 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 原子的最外层有 8 个电子(He 有 2 个),结构
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 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值
7
01 23456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说明:(1)PH 值=7,溶液呈中性;PH 值<7,溶液呈酸性;PH 值>7,溶液呈碱性。
Cu(OH)2;一种红褐色沉淀是Fe(OH)3。 其中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是 AgCl和BaSO4。 62.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63.可以用酒精灯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 64.用滴管往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伸入试管中。 65.CO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66.收集气体应用集气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用量筒;溶解较多固体时应用烧杯;取 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使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镊子。加热时常用酒精灯。 67.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中考总复习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全册笔记总结-精品推荐
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全册笔记总结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单位为“1”,省略不写)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中子(0) 质子(+)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阴离子原子得e 得e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MnO2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2016届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复习28
专题06 组成物质的元素和微粒☞解读考点☞2年中考[2014年题组]1.【2014年福建泉州】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氮气B.氯化钠C.金刚石D.五氧化二磷2.【2014年广东省汕尾市】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3.【2014年河南省】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金和金刚石B.水和氨气C.汞和氯化钠D.干冰和硫酸铜4.【2014年湖南省邵阳市】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D.铝原子与铝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5.【2014年江苏省无锡市】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B.氧气C.金刚石D.硫酸铜6.【2014年北京市】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7.【2014年福建泉州】硒在光照下导电能力提高近千倍,可用作静电复印硒鼓的材料。
元素周期表中“硒”的信息如右图所示。
下列关于硒元素说法错误..的是A.是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34 C.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元素符号为Se 8.【2014年广西省南宁市】氧元素和硫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013年题组]1.【2013年上海市】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B. 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D.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2.【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C60 3.【2013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金属铜C.金刚石D.干冰4.【2013年北京市】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核外电子数5.【2013年重庆市】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A.质子B.电子C.原子核D.分子6.【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2013年5月,质检部门发现了“有毒镉大米”.根据镉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A.镉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C.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克D.镉原子的中子数62 7.【2013年福建省漳州市】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0 B.34 C.44 D.788.【2013年辽宁省营口市】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考点归纳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等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2016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一)
2016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一)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2016中考化学知识点精编word版
物理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形状改变(玻璃破碎等) 、状态改变(干冰升华、水结冰等) 有新物质生成。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燃烧:C—白光、S—蓝紫色火焰(氧气中) 、P—白烟、Fe—火星四射、Al—耀眼白光、 化学 1、物 理化学 变化 物理性质 性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 化学性质 性、 蛋白质 糖类 2、六 大营养 元素 无机盐 油脂 维生素 供能:动物蛋白——鱼、蛋、肉……;植物蛋白——大豆、花生; 人体主要供能物质:淀粉(米面、稻、玉米、马铃薯);葡萄糖;蔗糖(甘蔗、甜菜); 供能与储能:动物脂肪——牛油、奶油;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不供能)蔬菜、水果。缺维生素 A——夜盲症、缺维生素 C——坏血病; (不供能)微量元素缺乏:铁——贫血;锌——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硒——表皮角 质化、癌症;碘——甲状腺肿大;氟——龋齿。常量元素缺乏:钙——佝偻病、骨 质疏松易骨折; 水 (不供能)六大营养素之一。 常伴的 变化 现象 Mg—耀眼白光、H2—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蓝色火焰。都放热 。 气泡——在溶液中生成 O2、H2、CO2 等气体; 沉淀——CaCO3、Cu(OH)2【蓝色】 、 (AgCl、BaSO4) 、Mg(OH)2、BaCO3; 【不溶于酸】 溶液变色——含 Cu2+、Fe2+、Fe3+溶液的生成或消失;石蕊、酚酞遇酸碱溶液 色、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热)性、延展
8、化 学符号
2 2 Fe3、O 2、Ba2、Cl 、H 、SO4 、Na 、CO3 、Ca 2、OH 、Ag 、NO3 、NH 4 、HCO3 、
0 4 2 3 2 4 2 2 1 1 2 1 2 2 1 1 1 1 1
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
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资料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提纲一、应掌握的知识点1 2 3 4 5 6 7 8 9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C、CO。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 。
属于化合物的是C O。
22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 H<7;如:HCl、H SO、CO通入水中;242碱的pH>7;如:NaOH、Ca(OH)、CaO溶于水、Na O溶于水、Na CO2223中性溶液p H=7。
如:水、NaCl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28 2,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2016中考化学备考指导重点知识归纳
2016中考化学备考指导重点知识归纳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2016中考化学备考指导。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初中化学之三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二)测容器--量筒(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2016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全(DOC)
化学复习提纲初中全册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兀走进化学世界........................... . (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 (4)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 (5)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 (5)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 (6)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 (7)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 (8)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8)第九单元溶液..................................... . (10)第十单元酸和碱................................... (11)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 (14)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 (15)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见物质的俗名.................................... . (16)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 (17)常见反应的现象.................................... . (20)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 (22)....多功能瓶..........................................除杂 (24)鉴定 (24)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2016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
2016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2016年中考化学(全册)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
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2016中考化学知识点
2016中考化学知识点(一)室内空气污染目前居室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种:(1)粉尘:如用煤作燃料的炉灶产生的烟尘,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等。
(2)有害气体:①一氧化碳,主要来自各种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吸烟等;②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的炉灶;③甲醛,主要由塑料制品、胶合板、油漆等的老化分解产生,长期接触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染色体异常。
(3)家用电器的电磁波和建筑装修材料放出的放射性物质。
2016中考化学知识点(二)酸与碱的通性1、酸的通性(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2、碱的通性(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2016中考化学知识点(三)氢气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而不纯的氢气(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体积总量的4.0%~74.2%)遇明火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必须要验纯。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使管口始终向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证明已纯。
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再检验时,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氢气检验。
②还原性:实验装置特点: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b.导管伸到试管底部(尽快全部排出空气,使H2与CUO充分接触);c.试管口不加橡皮塞(便于试管中气体导出,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开始时,先通入经过验纯的氢气,然后加热(否则易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时应先撤酒精灯,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为止(否则会使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 MnO 2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单位为“1”,省略不写) 三者的关系:缓慢氧化会引起自燃,两者都是氧化反应 原子核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得e 失e 失e得e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 Cl -HNO 3==H + + NO 3- H 2SO 4==2H + + SO 4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 OH - NaOH==Na + + OH - Ba(OH)2==Ba 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 3==K + + NO 3-Na 2SO 4==2Na + + SO 42- BaCl 2==Ba 2+ + 2Cl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 2CO 3 .10H 2O 、CuSO 4 . 5H 2O )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 2 、CO 、SO 2、H 2S 、NO 等物质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 3(氨气)、CO (一氧化碳)、CO 2(二氧化碳)、CH 4(甲烷)、SO 2(二氧化硫)、SO 3(三氧化硫)、NO (一氧化氮)、 NO 2(二氧化氮)、H 2S (硫化氢)、HCl (氯化氢)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 42-(硫酸根)、NO 3-(硝酸根)、CO 32-(碳酸根)、ClO 3-(氯酸)、MnO 4-(高锰酸根)、MnO 42-(锰酸根)、PO 43-(磷酸根)、Cl -(氯离子)、 HCO 3-(碳酸氢根)、HSO 4-(硫酸氢根)、HPO 42-(磷酸氢根)、H 2PO 4-(磷酸二氢根)、OH -(氢氧根)、HS -(硫氢根)、S 2-(硫离子)、NH 4+(铵根或铵离子)、K +(钾离子)、Ca 2+(钙离子)、Na +(钠离子)、 Mg 2+(镁离子)、Al 3+(铝离子)、Zn 2+(锌离子)、Fe 2+(亚铁离子)、 Fe 3+(铁离子)、Cu 2+(铜离子)、Ag +(银离子)、Ba 2+(钡离子)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 80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a.金属单质。
如:钾K 铜Cu 银Ag 等;b.固态非金属。
如:碳C 硫S 磷P 等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 2(氧气)、N 2(氮气) 、H 2(氢气) F2(氟气)、Cl 2(氯气)、Br 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 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 (氧化镁)、NaCl (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 4(高锰酸钾)、K 2MnO 4(锰酸钾) MgSO 4(硫酸镁)、CaCO 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2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值说明:(1)PH 值=7,溶液呈中性;PH 值<7,溶液呈酸性;PH 值>7,溶液呈碱性。
(2)PH 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 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 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10、物质的结构: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 .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 .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 .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 .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2、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间的关系:物质化合物存在状态表示方法单质 元素符号 元素 宏观组成 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微 观 构 成核外电子(—)表示方法元素符号质子(+)中子(0) 化学式 由原子构成结构表示方法原子核分类无机化合物 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碱氧化物 酸有机化合物化合物盐混合物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离子符号 相对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符号:原子 :分子 :离子 如:5CO 2 只表示5个二氧化碳分子如:4Mg 2+只表示4个镁离子如:3S 只表示3个硫原子 如: 钙离子:Ca 2+如: 氢原子:H如: 二氧化碳分子:CO 2 如正二价的镁元素:Mg +2如:两个氧原子:2O(而不是O 2,O 2是分子); 7个二氧化碳分子:7CO 2; 两个钙离子:2Ca 2+先写出粒子的符号,再在符号前面标出粒子的个CAB abc13、14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固(+固)][固+液]简易装置[固+液] 排水法向上 排空气法向下 排空气法气体氧气(O 2)二氧化碳(CO 2)药品双氧水(H 2O 2)和二氧化锰(MnO 2) [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 3)和稀盐酸(HCl )[固+液] 反应原理2H 2O 2==== 2H 2O+O 2↑CaCO 3+2HCl=CaCl 2+H 2O+CO 2↑仪器装置14的B 或C如14的B 或C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