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阅读在阅读中识字,怎样理解词语 (1)
三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三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cf0afa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c.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是文化的瑰宝和语言的精髓。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本文将重点介绍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成语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是学习成语的基础。
成语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字组成,有着特定的意义和用法。
学生在学习成语时,要注重掌握其中的寓意和蕴义。
比如,“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意思是指通过一次惊人的表现而引起大家的惊艳和赞叹。
通过理解成语背后的寓意,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成语,并在写作中展示自己的语言风采。
二、掌握常见成语的用法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常见成语的用法。
成语在语言表达和写作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能够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学生应该了解成语的概念和意义,能够正确地将成语运用到句子中,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例如,“金玉满堂”这个成语,意思是指财富充裕、环境豪华。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运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地方富丽堂皇、气派非凡。
三、培养成语运用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
一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成语造句和成语接龙的活动,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名著和经典故事,积累更多的成语,并学会合适地运用它们。
同时,学生也应该注重使用成语进行写作训练,通过不断地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拓展成语的应用场景成语不仅仅限于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在实际生活和社交场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学生应该了解成语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方式,并能够使用成语与他人进行交流。
比如,“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可以形容一个人讲信用、言而有信。
学生在与他人约定事情时,如果能够正确运用这个成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表达了一个人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五、将成语融入写作中成语的运用能够给写作增色不少,学生要学会将成语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怎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怎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6396b49de53a580216fcfead.png)
怎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移动版] 作者:佚名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怎么办联系上下文准确意会理解词语重要而实用的方法,我们应熟练地去掌握它。
因为我们读书看报经常会碰到生词新词,如果我们碰到生字新词都去查字典、词典,就会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字典、词典总不能随身带着吧。
因此,我们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每一个词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的,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关键是要仔细阅读全文,上上下下地看,前前后后地读,找出文中与词语意思有联系的内容,就能比较准确地意会出词语的意思。
如《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简朴”是什么意思?从上文看总理办公室的陈设,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接后文从总理深夜工作时的饮食有:一杯绿茶,一小碟花生米,花生米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
这样从总理日常工作中的两个方面去思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总理是极其简单朴素的,也就准确地理解了词语。
其实就是查字典词典,也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许多新鲜的事……”“新鲜”这个词在词典中有三个解释:①指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风干等加工;②指空气流通,不混浊;③指不普遍,少见的希罕的事物。
这个词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呢?联系上下文是才能确定是第三种解释,指闰土讲的捕鸟、看瓜等事,这些事“我素不知道”,因此感到“新鲜”。
还有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本来的意思会发生变化,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解释得确切。
如《飞夺沪定桥》一文中“红军的主力渡过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浩浩荡荡”原意是形容水势很大,但在这里是指红军队伍声势的浩大。
1、借用课题概括法。
小学教材中的课文,有一大部分的课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大自然的声音》《齐白石的画》《动物远游》等。
这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去阅读,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方法适合记叙文。
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解析文字中的生字词
![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解析文字中的生字词](https://img.taocdn.com/s3/m/865ea03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2.png)
三年级语文教案学习解析文字中的生字词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开始接触更加复杂的文章和阅读材料,其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生字词,这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词汇积累都是一个挑战。
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教案时,需要注重对文字中的生字词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扩大词汇量。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解析文字中的生字词。
一、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作为教学材料。
这些文章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语言简单易懂,同时又包含一定数量的生字词,以便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解析。
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词汇,提高阅读能力。
二、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字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文章中的生字词。
例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用笔圈出不认识的词汇,然后集中讨论这些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解析生字词的词义和词性在解析生字词时,教师首先要讲解生字词的词义和词性。
通过简单明了的解释,让学生理解这些生字词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例、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用法,加深记忆。
四、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拼写除了词义和词性,学生还需要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拼写。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拼写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词的发音和书写,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巩固生字词的学习成果为了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和活动。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写段落,或者进行词义配对、填空等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生字词的用法。
六、鼓励学生多读多练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读多练,通过不断地阅读和实践,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词汇量。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文章,积累更多的生字词,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综上所述,解析文字中的生字词是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技巧课件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7f7b4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9.png)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技巧课件一、引言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初步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技巧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接触篇幅更长、内容更丰富的文章,因此,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二、理解词语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是读懂文章的第一步。
孩子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理解词语:1、结合上下文让孩子们学会在文章的上下文中寻找线索,推测词语的含义。
比如,在“小明跑得气喘吁吁”这句话中,通过“跑”这个动作和“吁吁”的声音,可以推测出“气喘吁吁”表示呼吸急促、很累的样子。
2、拆字组词对于一些复杂的词语,可以将其拆开,分别理解每个字的意思,然后再组合起来。
例如,“宽阔”这个词,“宽”表示宽广,“阔”也有宽广的意思,所以“宽阔”就是很宽广的意思。
3、找近义词或反义词当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想想它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从而帮助理解。
比如,“美丽”的近义词是“漂亮”,“困难”的反义词是“容易”。
三、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1、抓关键词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能够体现句子的主要意思。
例如,“天空中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关键词是“五颜六色”,突出了气球的色彩丰富。
2、分析句子结构简单的句子要让孩子分清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复杂的句子要引导他们找出从句、短语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3、联系生活实际有些句子的含义需要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常识来理解。
比如,“冬天来了,河水都结冰了”,孩子们可以回忆冬天的景象,从而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重要能力。
1、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题目就概括了主要内容,这时可以对题目进行扩展。
比如,《我爱秋天》,可以扩展为“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段意合并法先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然后将这些段意合并起来。
但要注意去除重复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理和概括。
3、要素串联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将它们串联起来,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解释字义的方法
![小学语文解释字义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c9b6d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c.png)
小学语文解释字义的方法在学每篇课文前,我总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字词方面的预习要求,如:圈出生字、词语,拼拼读读,不理解的词语做个记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解释字义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解释字义的方法一、依词依文解字法语文字义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依词依文解字法。
中国的汉字数目庞大、数不尽数,但各尽其意。
表义、含义、引申义十分复杂,针对不同用法,字义教学的基本方法就是依词解字。
依词解字就是依照一个词(或一段句子)的本义解释字的意义,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例如:小学语文十二册四单元阅读课“小英雄雨来”中的一句话:“刺刀从门帘中挑了进来。
”其中由刺和刀两个字组成的“刺刀”这个词,要依词解字。
表面的意思是锋利的刀,而文章的另一个方面的意思则是借代日本鬼子已经端着上了刺刀的枪进屋搜索。
二、实物图比法实物图比法就是利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幻灯片或简笔画以及动作、表情及形象化的语言来解释字义的方法。
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知、问答、辨认。
利用这些直观手段使学生对字的音义建立直接联系,更好地理解和记住字、词义。
图表的特点简单明了,它能把分散零乱的知识按一定规律对号入座,使知识系统化,便于教与学,尤其适用于复习和巩固。
如教“飞机”“潜水艇”,可用图片或模型进行教学,能使学生一目了然。
如教“乌鸦”“壁虎”可用图片或标本。
一飞一爬,容易分辨。
可见,利用直观的实物图比法可以调动小学生多种感官具体感知某一事物,使他们建立字义、词义的概念。
三、构字法构字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组成规律,引导小学生从汉字的结构方式上去理解字义的方法。
如小土为“尘”,日月为“明”,三人为“众”,三石为“磊”,二人“坐”在“土”上。
这样的字一般都是象形字。
又如“忍、忿、愁、怨”等彤声字,这些形声字都与人的心情及心理活动有关。
四、角色表演法角色表演法是用实例或联系小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自扮演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行会话、表情、动作等表演,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或生疏的字词含义。
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知识梳理
![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d29ba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d.png)
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知识梳理
一、识字和识词
1.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通过学习拼音、形音义等方法,能够认读常见的生字和词语。
为了提高识字能力,我们可以多读多写,积累词汇量。
2.识词是在识字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课文和多种文学作品,理解词语的表达方式和含义。
二、句子与段落
1.句子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要注意语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运用。
句子要表达完整的意思,逻辑清晰,不要出现丢失语句或句子不完整的情况。
2.段落是由多个相关句子组成的,通常包含一个主题或一个论点。
段落要注意开头的承接和结尾的总结,保持逻辑的连贯性。
三、修辞与表达
1.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表达要准确、简洁、生动。
用具体的事例和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体会。
四、阅读与写作
1.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阅读名著、报纸、杂志等不同类型的文本来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
2.写作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要通过写作来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写作要遵循逻辑,注意段落结构和语言准确性。
总结:在三年级第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注重识字和识词,掌握好句子和段落的写作技巧,运用好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表达,同时还要注重阅读和写作的实践。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的语文水平将得到不断提升。
语文识字与词语的认读
![语文识字与词语的认读](https://img.taocdn.com/s3/m/0c104d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e.png)
语文识字与词语的认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识字与词语的认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语文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扎实语文基础的前提。
本文将从语文识字的重要性、识字方法、提升词语认读的策略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语文识字的重要性语文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和起点。
掌握足够的词汇量,不仅可以理解课本中的内容,也能更好地理解报纸、杂志、小说等各种文学作品。
同时,识字能力还是进行写作、阅读理解以及语言表达的必备条件。
只有打牢识字基础,才能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识字方法及技巧1. 注重课文的积累:学习语文不仅要掌握规范的书写,还要多读经典课文,积累常见的字词,增加自己的词汇量。
2. 多读多写:通过多读书、多写作,可以提高识字能力。
通过不断阅读,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丰富了自己的思维。
3.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训练。
可以通过制作词卡、做词语游戏等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记忆效果。
三、提升词语认读的策略1. 深入学习常见词语:重点记忆和学习常见的词语,建立自己的词库,可以通过归纳整理相近词义、词性的方法,提高词语的辨析能力。
2. 搭配应用词语:通过多次重复应用,将所学词语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语言中。
可以结合阅读、写作、口语练习等方式,提高词语的使用频率和熟练度。
3. 灵活运用词语: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后,要学会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理解词语的多义和引申含义。
可以通过参加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
四、做好识字与词语认读的小结语文识字与词语认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掌握了识字与词语的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通过注重课文积累、制定学习计划、多读多写等方法,可以提升自己的识字能力。
同时,通过深入学习常见词语、灵活运用等策略,可以加强对词语的认读能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语文学习中的识字与词语认读有所启发,为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助力。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62d6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0.png)
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点语文是小学生学习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科目之一,而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阅读的知识点。
1. 识字与拼音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小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拼音来掌握汉字的发音和拼写。
在阅读中,正确理解词语的读音和含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 理解段落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讲述一个主题或观点。
学生在阅读时需要学会分析和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并能够准确总结出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 识别主旨文章中的主旨是指文章的核心思想或中心论点。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全文,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概括出来。
4. 掌握语言表达技巧语言表达技巧对于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和隐喻等语言技巧,并理解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
5. 推理和解释在阅读中,学生需要通过推理和解释来理解或思考文章中的隐含意义或作者的用心。
通过自己的推理和解释,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6. 分析作者意图学生需要学会分析作者的意图,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写作背景。
通过分析作者的意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7. 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小学生需要培养一定的阅读速度,同时保证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8. 阅读策略学习有效的阅读策略对于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预测、快速浏览、记笔记和复述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识字与拼音、理解段落、识别主旨、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推理和解释、分析作者意图、培养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以及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阅读材料,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的不断努力和老师的正确引导,相信通过积极学习与实践,学生一定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三年级如何掌握阅读理解解题
![三年级如何掌握阅读理解解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72035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9.png)
三年级如何掌握阅读理解解题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掌握阅读理解解题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阅读理解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那要怎样才能掌握这一技能呢?首先,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可不是简单地翻看书籍,而是要用心去读。
在阅读时,要逐字逐句地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懂的词,不要着急跳过,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向家长、老师请教来解决。
同时,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试着理解文章的意思。
扩充词汇量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但在阅读理解中,还会遇到很多陌生的词汇。
这就需要孩子们在平时多积累词汇,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背诵古诗词等方式来增加词汇量。
当词汇量丰富了,理解文章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学会给文章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在阅读时,可以引导孩子们看看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
比如,有的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那就可以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分段。
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能够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脉络。
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语句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关键语句往往能够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作者的情感态度。
孩子们要学会找出这些关键语句,比如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段落的开头、结尾等。
然后,仔细分析这些语句的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认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很多孩子因为粗心大意,没有看清题目就匆忙作答,结果答错了。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们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弄清楚题目是在问什么,是让找文中的信息,还是让自己总结,或者是让谈谈自己的感受。
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也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对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题目,可以先找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要素,然后把这些要素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对于理解词语意思的题目,如果是文中的生词,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如果是常见的词语,就要想想它在文中的特定语境下是什么意思。
三年级阅读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年级阅读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c97ee9e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f.png)
三年级阅读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课题:三年级阅读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重要性。
2. 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3.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运用这种方法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技巧,如寻找关键词、理解上下文语境等。
能够运用这种方法对常见词语进行准确理解。
2. 教学难点在复杂语境中灵活运用该方法,尤其是当上下文线索较隐晦时。
四、教学方法1. 举例法:通过大量的例句让学生直观感受如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讨论法:让学生讨论给定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激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同学们,咱们在阅读的时候呀,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太明白的词语。
那怎么办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个超棒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哦。
比如说,咱们读一篇故事,里面有个词叫‘琳琅满目’,光看这个词可能不太清楚确切意思,但是如果看了周围描写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东西的句子,是不是就大概能明白这个词是说东西很多、很丰富啦?”2. 讲解老师:“那怎么联系上下文呢?首先呢,要看看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
比如说‘他狡黠地笑了笑’,咱们先看看这个句子里还有啥信息,‘狡黠’这个词不太好懂,但是如果后面跟着‘他心里打着小算盘,想骗别人’这样的描述,咱们就能知道‘狡黠’大概是狡猾、奸诈的意思啦。
然后呢,还要看看这个句子的前后几句,有时候前后几句会给咱们更多的线索呢。
就像‘这个孩子很腼腆,在生人面前都不敢说话,总是低着头’,‘腼腆’这个词,如果只看这一句可能不太清楚,但是结合后面‘不敢说话,低着头’,就能知道是害羞、胆小的意思啦。
”老师:“而且呀,有时候上下文还会有一些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的提示哦。
比如‘这个地方很喧闹,和之前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喧闹’这个词,通过和‘宁静’这个反义词对比,咱们就能知道‘喧闹’是吵闹、不安静的意思啦。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识字与拼音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识字与拼音](https://img.taocdn.com/s3/m/f00d9f4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b.png)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识字与拼音在三年级语文学习中,识字与拼音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通过对汉字的学习与拼音的掌握,学生能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对三年级语文学习中的识字与拼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一、识字1. 基础汉字的识别在三年级,学生要继续学习扩大基础汉字的识别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名、地名、动物、植物等。
通过识字的学习,学生能够逐渐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2. 词语的构成与形义结合除了单个汉字的识别,三年级学生还需要学习词语的构成规律,掌握一些常见的字根、词缀等。
同时,要能够通过形义结合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义。
例如,“兔子”中的“兔”表示动物,“子”表示小的意思,学生可以通过字的组合确定词语的意义。
3. 词语的辨析在识字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辨析同音字、形状相似的字以及近义词。
通过区分这些相似的字词,可以减少在阅读中的歧义,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二、拼音1. 拼音字母表的认识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拼音字母表的发音及书写。
在学习拼音时,可以通过拼读字母、组合字母的方式进行练习,逐渐掌握正确的读音规则。
2. 拼音与字符的对应学生需要学会将汉字与对应的拼音进行对应。
通过拼读和拼写,加深对汉字拼音的记忆。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较准确地发音,并能够逐渐掌握生字词的拼写。
3. 拼音规则与变形音在学习拼音过程中,学生还要了解一些拼音的特殊规则和变形音。
例如,在“zh、ch、sh、r”后面加上元音字母时的发音变化,以及“i、u、ü、üe”等拼音的规则和发音要点。
这些规则与变形音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汉字的拼读。
通过识字与拼音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能够逐渐扩大汉字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请学生多进行阅读练习,积累更多的词汇,同时也要注重听写、写作等实际运用,以提高对汉字和拼音的掌握能力。
以上是对三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识字与拼音的总结。
小学三年级上册阅读技巧
![小学三年级上册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245d62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7.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阅读技巧阅读是小学生学习的基本功之一,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学三年级上册,学生们将进一步学习阅读技巧,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的内容。
1. 注重词语理解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注重学习生字,并通过课文中的上下文来推测生字的意思。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使用词典来查询生字的意思,尤其是遇到生字意义不明确的情况下。
良好的词语理解能力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整体意思。
2. 掌握段落结构了解段落结构对于理解和阅读文章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学会通过标题、首句和尾句等线索来把握段落的主旨,并能够提炼出每个段落的关键信息。
通过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提高对段落结构的敏感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 提炼关键信息阅读时,学生应该学会提炼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整理和总结。
可以教导学生使用标记、划线和做笔记等方法来帮助他们提取关键信息。
同时,学生需要学会归纳和总结,将每个段落的关键信息整理出来,有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 想象与联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尝试借助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
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或绘画的方式将文章中的场景或人物形象化,在脑海中形成图像。
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感受文章,提高阅读的效果。
5. 提问与思考在阅读文章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问题可以包括主题、细节、目的等方面。
通过提问和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文章的内涵和含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理解能力。
6. 多样化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材料,如故事、诗歌、科普读物等。
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和知识储备。
7. 阅读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和思考。
如何理解阅读中的词语
![如何理解阅读中的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5ed08df4af45b307e971978b.png)
如何理解阅读中的词语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寒山拾级【脑筋急转弯】1、有一坛酒埋在地下过了一千年,结果他变成了什么2、哪种水果有品牌手机?【智慧背囊】体会文段中的词语用得好不好,体会文段中的某个句子为什么用得妙,准确地勾出表示一定意思的句子,这些都是短文考试中常常出现的问题。
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揣摩文段中的句子。
一、体会文段中的词语文章中往往有一些词语用得十分精准,短文考试时需要你去体会这些词语。
不但要知道它用得好,还要说得出它好在哪里,可否用其他词语去替换,去掉这些词语对表达效果有什么影响,等等。
体会文段中的词语,主要要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在语境中去体会,而不能缘木求鱼,天马行空。
例如,在小学语文第十册的课文《丰碑》中有这么一段话: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
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2为什么脚步沉重?联系上下文来想一想,因为军需处长牺牲了,大家心中悲痛,心情沉重,于是我们知道了“沉重”的意思是:战士们因为军需处长的牺牲,心中悲痛,心情沉重,因而脚步也显得沉重。
“坚定”又该如何去理解呢?军需处长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精神给了战士们极大的鼓舞,军需处长是为革命而死的,大家决心沿着这条革命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此步伐十分坚定。
因此,“坚定”的意思是:在军需处长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意志更加坚定,于是脚步也显得更坚定。
这样,这两个词语就理解了。
我们一定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学会理解关键词语的方法。
这是十分重要的应试技能。
【独立练习】①白桦树哗哗地响,在他头上不住地号叫。
你是如何理解“号叫”的?②②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从“打扮”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③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小学语文三年级知识汇编字词解析和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三年级知识汇编字词解析和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d5832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1.png)
小学语文三年级知识汇编字词解析和阅读技巧字词解析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为三年级小学生介绍一些常见字词的解析方法,并分享一些建议的阅读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一、字词解析1. 字的解析在解析字词时,可以从字的构造和音形义等方面入手。
(1)构造解析:许多汉字都构造精巧,字的组成部分往往能够提示字的意义。
例如,“门”字由壹个“门”字和两个“一”字组成,表示了人和出入之意。
(2)音形义解析:一些字的发音和字形与字义之间存在关联。
例如,“夕”字的发音为“xi”,与“夜晚”的发音相近,因此可以推测“夕”字的意思是“傍晚”。
2. 词的解析在解析词语时,可以从词的通用意义和上下文语境等方面入手。
(1)通用意义:很多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多个意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例如,“轻”这个词可以表示重量较轻,也可以表示心情愉快。
(2)上下文语境:理解一些固定搭配词的意义,需要结合文章或句子的语境来推测。
例如,“新的一年”中的“新的”表示时间上的更新或改变。
二、阅读技巧1. 提前预习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可以先浏览标题、段落小标题以及插图等,获取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这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力。
2. 注重理解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理解每个字词、词语的意义,并且在脑海中形成对应的形象。
可以通过识字、理解词语的方式来培养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3. 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号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分割和提示的作用,正确理解和运用标点符号对于全面理解文章的意义非常重要。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标点符号的含义,如逗号表示停顿,问号表示疑问等。
4. 细读文段有些文章或故事的关键信息可能隐藏在某些细节中,需要仔细阅读才能发现。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重点句子、段落,理解其中的意义,并进行思考与推理。
5. 多角度思考同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角度。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章,进行多角度思考和分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f4499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3.png)
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学会放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容易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4、用心检查,避免错漏在做完阅读理解题后,不要马上就放到一边。要让孩子养成即时检查的习惯,马上就把这一部分的题目再通读一遍,以免发生做错或漏题的情况。
当然在完成整张试卷后,还会有一次检查的机会,但即时检查也有好处,因为大脑的记忆理解还存在当前的状态。有很多孩子就有漏做题的情况出现,尤其是那些加标点、划横线、划波浪线、找出中心句、选择正确拼音等这类题目,因为题目中没有括号和空格,孩子是最容易把它们放过的。
八、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4、结合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
3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
一、阅读是关键
一般来说,学生做阅读理解时有两种情况,有人习惯先看阅读材料再看题,有人习惯再看题,再返回来看阅读材料,这两种都是找到答案的途径,但就我对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情况的了解,一般来说,我认为先看阅读材料比较好,因为仔细研读阅读材料,整体感知阅读材料内容,这是解答阅读题的至为关键的第一步。
1、对于选择题
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
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三年级语文金子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金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13b3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9.png)
1.词语辨析: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辨析词义、运用词语的能力。
例如,教学中会通过拆解词语结构、区分近义词、熟悉词语的用法等方式进
行词语辨析的训练。
2.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如学会关心他人、珍惜友谊、尊重他人、学会感恩等。
3.阅读理解: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和其他阅读材料,培养学
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
4.作文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日记、小记、读后感等各种
文体的写作技能。
5.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并学
会倾听他人。
6.阅读识字: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使学生在阅读中自然地掌握新的词语。
7.笔顺笔画: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提高书写速度和
笔画质量。
8.语法知识: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性、词义、句子结构等。
9.修辞运用:学习并运用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10.古诗词学习:学习和背诵古代的经典诗词,了解国学文化。
11.句子衔接:通过学习逻辑关系词和连接词,学会正确地连接句子、段落。
以上是《金鼎翻译文库·三年级语文金子》的主要知识点。
这套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和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年级掌握阅读理解基础
![三年级掌握阅读理解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63cab1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3.png)
三年级掌握阅读理解基础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掌握阅读理解基础是语文学习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这就像是建造高楼大厦时打下的坚实根基,只有基础牢固,未来的语文学习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那么,什么是阅读理解基础呢?简单来说,就是能够读懂文章的意思,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观点,并且能够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
这听起来似乎并不难,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却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练习的过程。
首先,认字和识字是基础中的基础。
如果孩子连字都不认识,又怎么能读懂文章呢?所以,在这个阶段,要确保孩子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常用汉字。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认字,比如读故事书、玩识字游戏等等。
接下来,就是理解词语的意思。
很多时候,孩子们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词语,这时候就需要他们学会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语的含义。
比如说,文章中提到“小明高兴得手舞足蹈”,孩子可能不知道“手舞足蹈”是什么意思,但通过前面说小明高兴,就可以大概猜到这个词是形容非常开心、兴奋的样子。
理解句子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三年级的孩子要学会分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不同类型的句子,并且明白它们所表达的语气和情感。
比如,“今天天气真好!”这是一个感叹句,表达了对好天气的欣喜之情。
在阅读文章时,孩子们还需要学会找出关键的信息。
一篇文章可能会很长,但并不是每一句话都很重要。
比如,在一篇介绍动物的文章中,关键信息可能是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孩子们要能够迅速找到这些重要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三年级的孩子掌握这些阅读理解的基础呢?培养阅读习惯是第一步。
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阅读,无论是故事书、童话还是科普文章,都可以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字。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读得比较慢,也不太理解,但坚持下去,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家长和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和孩子交流,问问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引导他们思考。
比如,读完一个故事,可以问孩子“你觉得这个故事里谁是好人?为什么?”这样不仅能了解孩子的理解程度,还能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脊( jǐ )
传来( chuán) 雨夹着雪(jiā )
2.根据句子意思从文中找出的相应的词语,填在句后括号中. (1)盛开的鲜花迎风摇摆,比喻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花枝招展)
(2)凶暴而残忍,本文中形容雨大且猛烈.( 暴虐 ) (3)暗淡、昏暗、不鲜亮.( 暗淡 ) (4)形容雨多而杂乱的样子.( 纷纷扬扬 )
还有一次,别人送曹操一盒点心,然后,
就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就走了,放了几 天都没敢动,后来又是那个杨修拿了一把汤 匙分给众人,每人吃一口。后来,曹操还问 杨修为什么把他的点心分给大家吃,杨修怎 么回答的你知道吗?
《盲童的画》
思考问题
读题目,标段序,扫清字词障碍 思考:
1、盲童画了一幅怎样的画?画了哪些内容? 2、在一般人眼中,没有色彩、线条极简单,这是一 幅很平常的画,为什么走过的人都会细心、长久地 看这幅画? 3、作者是怎样设想盲孩作画时的情形的? 4、她是怎样画出这幅画的? 5、盲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设想一下盲童拿起笔的情形吧:他画太阳,那美丽的太阳准是露出红红的 脸,放射出温暖的光芒,照在每个人身上;她画树,那树准是葱绿葱绿的, 上面栖息着无数的鸟,鸟儿唱着悦耳的歌,他也听到了它们的合奏;他画小 溪,那小溪准是清澈见底,他曾在溪里洗过手,水是那么清凉;他画小屋, 屋里准是充满着亲切的细语,温暖的笑声。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
盲童的画
1、画了什么? 2、怎么画的?
身残志坚、热爱生活
红红 温暖
亲切 温暖
葱绿 悦耳
清澈 清凉
黄
分
金 十
五
识字方法大归纳
1、圈点法。 2、儿歌识字。 3、形近字区别法。 4、形声字识字法。 5、猜字谜识字法。
6、语言环境中识字。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缤纷( bīn) 栖息( q)ī 蕴藏( y)ùn 温馨( ) xīn 2、多音字组词。
4、改正错别字。
①准是清辙见底的溪流.( 澈 )
②盲童有一幅美丽的笑脸.(副 )
③人们看到了心灵上的色采.( 彩) 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蕴藏: 埋藏、包含。
疏疏落落:简单的很少的几笔。
6、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从这里走过的为这幅画是一个盲童画的。他热爱生活,在想象中用自己的
2.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充塞(s√è sāi) 项(hàng xià√ng)链
愤纯怒((ch√n√úùn
lù) qún)洁
3. 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一句话都不说。( 一言不发 ) (2)花费了全部的心思( 费尽心机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恳求( 请求) 愤怒( 恼怒) 署名( 签名)纯洁( 纯净)
暴虐而豪爽: 稳重之夏天暴雨下得大来得猛,说下就下,说停就停 温柔: 文中指春雨轻柔和细密 8.请概括秋雨和冬雨的特点。 春雨: 温柔而妩媚 夏雨: 暴虐而豪爽 秋雨: 绵长细密,充满凉意 冬雨: 刺骨寒冷,雨中夹着雪
《每个人都是圣诞老人》
1.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橱 ( 橱窗 ) 溜( 溜走 ) 恳( 恳求 ) 憾(遗憾 ) 赚( 赚钱 ) 厨 ( 大厨 ) 榴( 石榴 ) 垦( 开垦 ) 撼(震撼 ) 谦( 谦虚 )
(4)惭愧不安.( 愧疚 )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 冷清 忐忑不安------ 泰然自若 6.格兰特的大度表现在哪儿?
严肃-----随和
表现在对曾对他们公司造谣中伤的出版商,没有报复或威胁,而是给予
原谅和诚心的帮助。
《雨》
《每个人都是圣诞老人》
《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意.
季节( jì )
心感悟出美丽的世界,他对美好的生活从满渴望,所以走过的人都要
仔细观看这张没有色彩的简笔画。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公平的对 待,所以就有人改编了歌曲“只要你过得 比我好,我就受不了……”。古人说:宰 相肚里能撑船,今天我们的文章里,也有 一位胸怀宽广的人,一个大度的人。
《大度的格兰特》
大度的格兰特 前些年,曼彻斯特的一位出版商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里面的言辞低级粗野,竭 尽全力地丑化“格兰特兄弟”公司,使其受到公众的讥笑。威廉姆?格兰特十分气愤, 他说写这册子的人一定会后悔的。一些爱看热闹的人又把此话告诉了诽谤者,这个 出版商毫不在意地说:“他不就是认为我以后会欠他债吗?我会小心行事的。”但一 个生意人是不可能自己选择债主的,不巧的是,这个出版商后来真的破产了,而格 兰特手中恰好有一张他的承兑汇票。那是另一个破产的商人转让的,上面还有他的 转让认可签名。 受诽谤者居然成了诽谤者的债主!他们现在可以让那些诽谤者为自己不负责任 的言行而后悔了,如果没有债主的签名,诽谤者便拿不到证明和执照,也就再也不 能经商了。现在,这个出版商已得到了债主的全部签名,除了格兰特那一个,但是, 他又怎么能够奢望“格兰特兄弟”公司补上这最后一个签名呢?让受到谣言伤害的人 们对造谣者毫不计较,怎么可能!出版商感到十分绝望。他的妻子和孩子劝他还是 去试一试,于是他忐忑不安地来到了格兰特公司。 格兰特先生独自一人在办公室,他对造谣者的第一句话是:“关上门,先生!” 语气严肃而有力。造谣者紧张而愧疚地站在格兰特面前,面红耳赤地说明了自己的 情况,然后递上证明。格兰特先生接过证明边看边说:“你曾出版过一本诽谤我的 册子。”出版商于是感到一切都完了,可事实却超出他的想象,格兰特先生很快便 在文件上写了几句,然后把它还给破产者。这个灰心失望的造谣者认为上面一定写 着大骂他诽谤的坏话,可当他绝望地看时,映入眼帘的却是“格兰特兄弟”公司清晰 的签名。
2,找近义词法:放置在文中要通顺
3,结合语境分析:联系上下文
1给加点字注音.
竭尽全力(jié) 诽谤( fěi bàng ) 面红耳赤( chì) 清晰( xī )
奢望(shē )
讥笑( jī )
2形近字组词 谣( 谣言 ) 谤( 诽谤 ) 竭( 竭力 ) 遥( 遥远 ) 傍( 依傍 ) 褐( 褐色 )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打 “√”
(奔腾 )的小溪 ( 刺骨)的寒意
6.根据原文内容所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春雨)像( 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听不见沥沥声音. (2)冬雨是( 雪的使者),也夹着雪,纷纷扬扬,打在人脸上,使人 感到生疼生疼的寒冷。 (3)(秋雨)像用金丝织成的纱,飘在(田野里 ),飘在 (我们的心中)。 (4)夏雨那沉重的(雨柱 )像(闪光的鞭子),从空中凶猛地抽下来, 抽打着人们的背脊。 7.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可是,他心灵上的色彩,他听到的声音,怎么画得出来呢?他是个盲童啊, 他只能画这样一幅简单的画儿,这么疏疏落落的几笔。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 用他那美丽的想象,组成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该是多么不容易呀!
人们正是从这没有色彩的图画上,看到了他心灵上的色彩;从这线简单的 构图中,听到了他听到过的声音。谁都能理解这幅画蕴藏着美好的内容:一 个热爱生活的盲童在向你招手;一棵美丽的生命之树在祖国温馨的阳光下生 长;一颗坚强的、充满希望的心在对你微笑。
5.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正为正确的词语.
“咳”不容缓( 刻 ) “骑”乐无穷 ( 其 ) “鳖”来无恙( 别 ) 一“明”惊人( 鸣 ) 默默无“蚊 ”( 闻 ) 无可替“带”( 代 )
6.缩句。 这是一个温馨得让人心酸掉泪的故事。
这是故事。
7.本文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的作用? 总领全文概括了全文的内容。
这是一位英裔哈佛教授所讲述的真人真事,他只想告诉哈佛的学子们, 只有宽宏的心灵才能装下整个宇宙,包括成功与荣誉。
思考问题
读题目,标段序,扫清字词障碍 思考: 1、诽谤格兰特的公司怎么了? 2、出版商为什么觉得绝望呢? 3、格兰特是如何对待这个出版商的呢?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1,顾名思义:扩充关键字的意思
版( 版本 ) 彻( 彻底 ) 贩( 小贩 ) 砌( 砌墙 )
zhuǎn( √ )
xíng( √ )
转让
行事
kōng( ) 空格
zhuàn( )
háng( )
4根据解释,写出在文中出现过的词语.
kòng( √ )
(1)讥讽和嘲笑.( 讥笑 ) (2)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诬陷.( 诽谤 )
(3)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捏造消息,迷惑众人.( 造谣)
3.形近字组词 特(特别) 温(温暖) 夏(夏天 ) 晶(晶莹) 持(坚持) 湿(湿润) 复 (复习) 品(品德) 4.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第4段中秋雨给人感觉,这个字是( 凉 )
5.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从文中找)
(优美动人 )的舞姿 ( 晶莹洁净)的眼睛 (晶莹 )的水花 ( 跳动)的音符 (衰老)的细胞 (疯狂 )的进攻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很聪明,不仅会打
仗还会舞文弄墨。这个人就是曹操。有天, 他叫人给他家修花园门,手下的人修好了, 就想问问他的意见。可他没说话就在门上写 了个“活”字就走了。大家谁都不明白他是 什么意思。这时,有一个人,就是曹操的谋 事杨修,就告诉手下的人说,门太大了,改 小些。后来,工程完了后,曹操问是谁告诉 他们这样改的,他们说是杨修。你们知道为 什么吗?
作文阅读理解 第一讲
1、在阅读中识字 2、理解文中词语
在阅读中识字
三天 火山 一人 九点 八十八
猜字谜
(晶) (灿) (大) (丸) (米)
猜字谜
开门红 一人在内 太阳的儿子 一字生的巧, 四面八只脚
(间) (肉) (星)
(井)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可不像外国的字,
大多数只表示字的读音。中国的字不仅表示 读音,更多的是表示字义。比如说啊:自大 一点啊,就是“臭”。所以,我们每个人可 不能自高自大啊,否则你就臭了。
jiào( 睡觉) liáo( 了) 不起zháo( ) 着凉hǎo(
)
觉
了
着
好
好心
jué( 觉得) l e ( )好了 zhe ( ) 看着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