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群力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哈尔滨变化调研报告

哈尔滨变化调研报告

哈尔滨变化调研报告哈尔滨作为中国东北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

以下是对哈尔滨变化的调研报告。

哈尔滨的城市建设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哈尔滨的建设不断提升。

新的高楼大厦不断拔地而起,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

同时,城市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道路更加宽敞和便捷,交通流畅度明显提高。

此外,城市的绿化也得到了加强,公园和广场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人们带来了更加美丽和宜居的环境。

在经济发展方面,哈尔滨的变化同样明显。

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哈尔滨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给哈尔滨的经济增长增添了新的动力。

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流入哈尔滨,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新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和文化发展方面也出现了积极变化。

多年来,哈尔滨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教育中心,现在哈尔滨的教育事业发展更加迅速。

高等教育机构不断增多,师资力量不断加强,为哈尔滨的教育水平提供了保障。

同时,文化事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化场馆和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

生活和社会方面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城市的商业繁荣,各种购物中心和商场的兴起,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此外,社会服务也在不断进步,医疗水平和社会福利得到了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得到了增强。

总体而言,哈尔滨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教育和文化以及生活和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既是哈尔滨快速发展的标志,也为哈尔滨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福祉。

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哈尔滨会继续迎来更多积极的变化和发展。

哈尔滨调研报告范文

哈尔滨调研报告范文

哈尔滨调研报告范文【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哈尔滨市的城市规划、人文环境以及冰雪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情况,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促进哈尔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以全面了解哈尔滨市的情况。

【调研内容】1. 哈尔滨市的城市规划我对哈尔滨市的城市规划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相关人士进行了访谈。

通过了解,我得知哈尔滨市在城市规划上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同时也注重科技创新,将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在城市规划方面,哈尔滨市着力打造了一座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2. 哈尔滨市的人文环境在调研中,我还关注了哈尔滨市的人文环境。

哈尔滨市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文化景点和庙宇。

通过实地考察,我发现哈尔滨市的人文环境十分丰富多样,既有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有现代艺术的展示。

这种多元的文化环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3. 哈尔滨市的冰雪资源开发作为全国著名的冰雪旅游城市,哈尔滨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哈尔滨市注重冰雪资源的开发,并且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冰雪项目的开发和推广。

通过实地考察,我发现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项目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这种积极的冰雪资源开发对于促进哈尔滨市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调研结果】通过本次调研,我认为哈尔滨市在城市规划、人文环境以及冰雪资源开发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城市规划上,哈尔滨市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使得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失去历史文化的韵味,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不少亮点。

在人文环境上,哈尔滨市以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独特魅力。

在冰雪资源开发方面,哈尔滨市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在冰雪旅游项目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建议】1. 进一步加大城市保护工作力度,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注重引进新技术,推动城市发展。

哈尔滨市群力新区总体城市设计可修改文字

哈尔滨市群力新区总体城市设计可修改文字

群力新区的发展定位
➢发展驱动力分析
中心城区产业 与人口的外溢
2
1
位于哈大齐工业
走廊和城市对外
发展
交通的重要节点
驱动力
城市深厚的科研
教育资源基础
3
4
迎宾路开发区的
快速发展以及对Βιβλιοθήκη 服务业的需求群力新区的发展定位
➢目标
•群力新区将成为哈尔滨最具国际意向的
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塑造: 哈尔滨的城市新名片 哈尔滨城市建设的创新示范区 充满现代活力的远东最佳商务区 世界一流的寒地生态居住区 东北亚国际文化交流区。
区的过渡地带
•良好的通达性 •城市对外的联系节点
综合区位分析
➢时间的区位-发展阶段
•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30.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折算达2342
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6.4∶35.3∶48.3,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重超过城市第三 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88.1亿元,新兴的商务服务、旅游、金融保险等增长 迅速;
总体概念创意与规划-公共交通结构分析图
➢道路交通系统 •坚持公交优先策略
总体概念创意与规划-道路系统结构分析图
•保证车行顺畅
总体概念创意与规划-建筑密度控制分析图
➢建筑密度控制
总体概念创意与规划-土地开发强度分析图
➢开发强度
总体概念创意与规划-开放空间系统分析图
➢开放空间系统 •全区性开放空间系统 •社区性开放空间 •邻里性开放空间 •庭院半开放空间
群力新区位于城市西南侧,松花江南沿岸,高低漫滩衔接地带。 滨水,位于城市上风向、上游,地下水丰富,水质好。
发展机遇
•城市滨水区设计开发
•松滨水地区是城市一个非

哈尔滨群力新区星光耀广场竞品项目市场研究报告(XX3

哈尔滨群力新区星光耀广场竞品项目市场研究报告(XX3
哈尔滨群力新区星光耀 广场竞品项目市场研究
报告(XX3
2020/11/8
哈尔滨群力新区星光耀广场竞品项目 市场研究报告(XX3
目录
1. 竞品基本信息
2. 竞品卖点及优劣势
3. 对比分析
>>>
哈尔滨群力新区星光耀广场竞品项目 市场研究报告(XX3
一 基本信息
哈尔滨群力新区星光耀广场竞品项目 市场研究报告(XX3
① 项目南北被高层遮挡,无法观江,且视野差; ② 单价价格过高,性价比低; ③ 容积率高,居住舒适性差; ④ 系数高,高层系数1.6-1.7; ⑤ 建筑密度大,楼间距小; ⑥ 单体交付,社区内部配套无法完成,影响居住环境; ⑦ 本地开发商,景观园林和后期物业无法保障;
哈尔滨群力新区星光耀广场竞品项目 市场研究报告(XX3


① 依景观内河水而建,二期嵌入雨阳公园,景观资源优越; ② 1.8的低容积率及43%的绿化率居住舒适性高; ③ 附赠“新风系统 中央空调 诺托五金”产品附赠价值高; ④ 紧邻医大分院,医疗配套齐全; ⑤ 采用优质的五金、门窗,建材品质较高; ⑥ 20年国企品牌,积累大量业主客群; ⑦ 多层区域园林景观实景交付 ; ⑧ 准现房销售;
哈尔滨群力新区星光耀广场竞品项目 市场研究报告(XX3
恒盛皇家花园/基本信息
• 物业地址:道里群力新区群力第四大道与上江街交汇处
• ㎡ ;
• 容积率: 2.30
• 绿化率: 35%;
• 物业费:待定
• 总规划:四栋32层高层,两栋26层高层,两栋24层高层,一 栋17层高层,一栋16层高层,一栋23层酒店式公寓;
• 开 发 商:恒盛阳光(哈尔滨)置业有限公司;
• 投 资 商:恒盛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哈尔滨群力新区研究分析总结

哈尔滨群力新区研究分析总结
现与飞机场、火车站、商业中心等外部交通节点的拼盘对接。 • 群力新区可通过即将升级改造的城市快速路哈双北线和机场高速公路直达哈
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全程约20公里,乘车仅需20余分钟。 • 群力新区与道里商业圈形成紧密的“邻街”位势。从群力新区通过友谊路的
打通、康安路的延续,到市级商业中心直线距离仅为5公里,车行时间仅为5 分钟,20分钟左右便可到达哈尔滨火车站。 • 哈尔滨筹划建设的首条快速公交干道,线路也拟在哈尔滨火车站经铁路西客 站至群力新区之间。届时,从群力到西客站、火车站等方向的出行速度将通 过“地面上的地铁”得到质的提升。 • 通过现有的工农大街及齿轮路的延续,群力新区 与南岗区可到达相互贯通。规划的三环把群力新 区与南岗区、松北区、道外区、香坊区紧密相连。 使群力新区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一个重要新节点。
5
群力新区总体规划
• 199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10年)》和哈 尔滨市“十五”规划,群力新区被正式确定为哈尔滨市城区向西、向南拓展 的主要方向,作为城市西拓的重要先行区域,定位群力为居住新区。群力新 区规划占地面积27.33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3200万m2,新区规划人口32万, 开发期计划13-15年。
哈市城区向西、向南拓展的主要方向,定位为群力居住新区,并多次列入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
• 2003年4月3日,哈尔滨市政府决定组建群力开发办,使群力新区开发建设有了专门的推进协调机构;2004年,群力新 区被哈市市委、市政府列为哈市八大创业板块;2005年,群力新区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市 的五个项目区之一;同年,被列为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启动区,群力堤防工程建设开始前期准备工作,群力新区总体规 划得到哈尔滨市政府批准,群力新区启动资金于年底到位。

哈尔滨调研报告范文

哈尔滨调研报告范文

哈尔滨调研报告范文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情况、旅游资源、交通便利性以及生活环境,为企业投资和发展提供参考,并为个人了解哈尔滨提供信息。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调查了哈尔滨市民对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交通状况和生活环境的看法和满意度。

实地考察主要参观了哈尔滨的主要景点、商业区和交通枢纽,并与市民进行了深入交流。

3. 经济发展情况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受访者对哈尔滨的经济发展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哈尔滨的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有较高的工资和就业机会。

据了解,哈尔滨以农业、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农产品、机械设备和冰雪旅游是其主要出口产品。

4. 旅游资源哈尔滨作为中国的冰雪之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冰雪文化。

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哈尔滨拥有丰富的冰雪景区,如中央大街、太阳岛、冰雪大世界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哈尔滨还有许多历史文化景点,如索菲亚教堂、哈尔滨站等,给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5. 交通便利性调研结果显示,哈尔滨的交通便利性较高。

该市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等,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

此外,哈尔滨还有国内外航班和火车直达线路,方便人们来往于哈尔滨和其他城市。

6. 生活环境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哈尔滨的生活环境比较满意。

他们认为哈尔滨的环境干净整洁,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此外,哈尔滨充满文化氛围,有许多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文化设施,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7.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交通便利性和生活环境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哈尔滨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冰雪资源和独特文化的城市,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冰雪产业和旅游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同时,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哈尔滨的发展水平。

哈尔滨调研报告文字

哈尔滨调研报告文字

哈尔滨调研报告文字调研报告一、概述本次调研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满意度。

二、经济发展状况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如农副产品、冰雪产业和机械制造业。

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府通过鼓励科技创新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努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三、基础设施建设哈尔滨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市内交通便捷,公交车和地铁线路覆盖面广,方便市民出行。

此外,哈尔滨市还建设了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为市民提供了各种购物和娱乐选择。

此外,哈尔滨市还拥有一流的医疗设施和教育资源,满足了市民的基本需求。

四、教育医疗状况在教育方面,哈尔滨市拥有一流的高等学府,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

这些学校不仅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还吸引了许多外地学生前来学习。

同时,哈尔滨市还建设了一批优质的中小学,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在医疗方面,哈尔滨市拥有多家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市民可以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解决了他们的健康问题。

五、市民生活状况和满意度在调研中,我们采访了一些哈尔滨市民,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对市区发展的满意度。

大部分市民认为自己的生活质量较高,城市环境优美,居住条件良好。

他们认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教育医疗资源丰富,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同时,他们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然而,也有一部分市民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他们认为城市的收入差距较大,部分低收入人群生活压力较大。

此外,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社会治安问题等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六、结论和建议综上所述,哈尔滨市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得到了市民的一致赞誉。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如收入差距和环境问题。

哈尔滨变化调研报告

哈尔滨变化调研报告

哈尔滨变化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东北地区的重点支持和发展,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哈尔滨市近年来的变化,并对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动哈尔滨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尔滨市的经济、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
1. 经济发展方面:
(1)哈尔滨市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连续多年保持稳
定增长;
(2)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渐
增加;
(3)外贸出口增长较快,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2. 城市建设方面:
(1)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交通便利性显著提高;(2)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化,保留了历史文化底蕴;
(3)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重视,绿化覆盖率增加,水质和大气质量改善。

3. 人民生活方面:
(1)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增强;
(2)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和教育资源更加丰富;(3)文化娱乐设施丰富多样,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调研总结:
综合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哈尔滨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一切得益于国家对东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和哈尔滨市政府的积极努力。

然而,与其它一线城市相比,哈尔滨市在产业结构转型、人才引进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因此,哈尔滨市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和人才,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哈尔滨群力分析报告

哈尔滨群力分析报告

2007年8月群力开发路网工程启动,标志群力开发建设全面启动。
• 随着城市发展脚步的加快,在距离道里区中心板块较近的区域逐渐得到发展,尤其是新三中搬迁到这里,带动了周边 的繁荣;大型超市的进驻带动了周边的商业发展,政府逐步进行的棚户区拆迁改造,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 目前群力新区整体规划已逐步实施,使这里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人文地理 • 群力新区位于哈尔滨市哈尔滨市西南板块,道里区西部,松花江哈尔滨段上游
南岸。东起河家沟,西至四环路,南起哈双北线,北至群力堤,总面积27.33 平方公里。 • 群力新区处于城市上风向、上游,北邻松花江,西临长岭湖风景旅游区,具 有很强的生态优势,也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6
交通优势 对外交通四通发达 • 以群力新区为基点,向外辐射的交通道路脉络清晰且层次分明。将有效的实
• 哈尔滨在城市扩张的时候,闯到我们眼前的一些新鲜的词汇当中就有一个关 键词——“群力”。其实群力这个词诞生的最早时间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 今天,群力作为城市西部一个规划在建的新区,正在带动薄弱的西南部整体 经济迅速的发展。群力衍生的各种经济现象以及社会现象已经彰显出来。
4
群力新区历史背景
政府最关注的区域
现与飞机场、火车站、商业中心等外部交通节点的拼盘对接。 • 群力新区可通过即将升级改造的城市快速路哈双北线和机场高速公路直达哈
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全程约20公里,乘车仅需20余分钟。 • 群力新区与道里商业圈形成紧密的“邻街”位势。从群力新区通过友谊路的
打通、康安路的延续,到市级商业中心直线距离仅为5公里,车行时间仅为5 分钟,20分钟左右便可到达哈尔滨火车站。 • 哈尔滨筹划建设的首条快速公交干道,线路也拟在哈尔滨火车站经铁路西客 站至群力新区之间。届时,从群力到西客站、火车站等方向的出行速度将通 过“地面上的地铁”得到质的提升。 • 通过现有的工农大街及齿轮路的延续,群力新区 与南岗区可到达相互贯通。规划的三环把群力新 区与南岗区、松北区、道外区、香坊区紧密相连。 使群力新区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一个重要新节点。

哈尔滨变化调研报告总结

哈尔滨变化调研报告总结

哈尔滨变化调研报告总结哈尔滨作为哈尔滨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文基于近期的调研报告,总结了哈尔滨的变化,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哈尔滨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过去几年中,哈尔滨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和改造。

这不仅改善了城市的整体形象,还提升了城市的功能和基础设施。

新建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交通系统使得城市更加宜居,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持续增长。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哈尔滨的经济逐渐由传统的重工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现代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在过去几年中,哈尔滨的GDP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同时失业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外,哈尔滨的文化事业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府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大文化项目的投资力度。

这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例如,哈尔滨的冰雪艺术节、音乐节和文化周等重大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旅游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最后,哈尔滨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由于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哈尔滨的空气和水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市区的绿化覆盖率明显增加,市民的环境素质也有所提高。

这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哈尔滨在近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变化。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事业和环境质量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哈尔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哈尔滨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人口老龄化、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等。

未来,哈尔滨将继续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持续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哈尔滨群力研究报告共119页

哈尔滨群力研究报告共119页
哈尔滨群力研究报告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南岗区可到达相互贯通。规划的三环把群力新 区与南岗区、松北区、道外区、香坊区紧密相连。 使群力新区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一个重要新节点。
7
规划布局 • 群力新区由城市三环路和延伸的康安路,划分成九个功能体,并形成簇状组团模式,各功能体由中央
活动区及居住区构成。在空间结构布局上呈“一核、两带、两轴、七片”的空间格局。 • 一核:为中央活动核心区。 • 两带:一带为沿康安路规划的景观绿化带,在节点处设置主题公园;另一带为沿江规划的游览观光带,
其间设置造型优美的景观建筑。 • 两轴:是指以三环路和群力大道两条主轴线为十字框架的区内交通网络,内部交通纵横通畅。 • 七片:为七个居住区。这7个大型的居住区,统一规划,配备便捷的出行路线,人性化的生活设施,并
设有大型的广场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群力东区起步区(以二期土地供应规划范畴为例图)中可按“价值”分为核心区域、次核心区域、非核心区域、边缘区域。 • 群力第一大道向南至群力第二大道区域,因齐享了江景与景观绿化带两面美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皆佳,注定了其商住项目必
2007年8月群力开发路网工程启动,标志群力开发建设全面启动。
• 随着城市发展脚步的加快,在距离道里区中心板块较近的区域逐渐得到发展,尤其是新三中搬迁到这里,带动了周边 的繁荣;大型超市的进驻带动了周边的商业发展,政府逐步进行的棚户区拆迁改造,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 目前群力新区整体规划已逐步实施,使这里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5
群力新区总体规划
• 199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10年)》和哈尔 滨市“十五”规划,群力新区被正式确定为哈尔滨市城区向西、向南拓展的 主要方向,作为城市西拓的重要先行区域,定位群力为居住新区。群力新区 规划占地面积27.33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3200万m2,新区规划人口32万,开 发期计划13-15年。
• 群力新区隶属道里区,这里曾是城市大型棚户区之一,新区规划前这里发展十分落后,在交通、商业、医疗等配套设
施上均不完善,与道里中心区域相比更有着天壤之别。原住居民多文化程度较低、无正式工作,以务农或经营小生意为
主,治安环境较差。
• 在哈尔滨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届政府均对群力新区非常关注,多次提到该板块建设,关于开发群力新区的提议已有10余年时 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谋划哈尔滨城市未来发展时,就曾提出将松花江南岸防洪堤及友谊路
府首选。
• 199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10年)》和哈市“十五”规划,群力新区被正式确定为
哈市城区向西、向南拓展的主要方向,定位为群力居住新区,并多次列入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
• 2003年4月3日,哈尔滨市政府决定组建群力开发办,使群力新区开发建设有了专门的推进协调机构;2004年,群力新 区被哈市市委、市政府列为哈市八大创业板块;2005年,群力新区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市 的五个项目区之一;同年,被列为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启动区,群力堤政府批准,群力新区启动资金于年底到位。
• 哈尔滨在城市扩张的时候,闯到我们眼前的一些新鲜的词汇当中就有一个关 键词——“群力”。其实群力这个词诞生的最早时间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 了。
• 今天,群力作为城市西部一个规划在建的新区,正在带动薄弱的西南部整体 经济迅速的发展。群力衍生的各种经济现象以及社会现象已经彰显出来。
4
群力新区历史背景
政府最关注的区域
人文地理 • 群力新区位于哈尔滨市哈尔滨市西南板块,道里区西部,松花江哈尔滨段上游
南岸。东起河家沟,西至四环路,南起哈双北线,北至群力堤,总面积27.33 平方公里。 • 群力新区处于城市上风向、上游,北邻松花江,西临长岭湖风景旅游区,具 有很强的生态优势,也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6
交通优势 对外交通四通发达 • 以群力新区为基点,向外辐射的交通道路脉络清晰且层次分明。将有效的实
延伸至群力地区,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防洪能力,美化沿江景观的设想。多年来,哈市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在
寻找机会、创造条件,为适时启动群力新区开发建设做准备。
城市扩张,政府首选区域
• 1998年以后,随着哈尔滨市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市民对住宅的需求逐渐高涨。但在城区开发建设
中,哈市城区发展空间不足、中心城区建筑及人口额度过大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有着诸多开发优势的群力地区便成为政
然为高端产物,可谓核心区。 • 群力第二大道南侧至群力大道区域,虽一线江景被核心区阻隔,但依傍绿化景观带,且地理位置优良顾称之为次核心区域。 • 群力大道以南至群力第七大道区域,因为该区域离江景资源稍远,且环境指数低于核心区域及次核心区域。所以称之为非核心区
现与飞机场、火车站、商业中心等外部交通节点的拼盘对接。 • 群力新区可通过即将升级改造的城市快速路哈双北线和机场高速公路直达哈
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全程约20公里,乘车仅需20余分钟。 • 群力新区与道里商业圈形成紧密的“邻街”位势。从群力新区通过友谊路的
打通、康安路的延续,到市级商业中心直线距离仅为5公里,车行时间仅为5 分钟,20分钟左右便可到达哈尔滨火车站。 • 哈尔滨筹划建设的首条快速公交干道,线路也拟在哈尔滨火车站经铁路西客 站至群力新区之间。届时,从群力到西客站、火车站等方向的出行速度将通 过“地面上的地铁”得到质的提升。 • 通过现有的工农大街及齿轮路的延续,群力新区
哈尔滨群力分析报告
一、群力概况 二、区域内项目研究 三、二次项目补充调 研
2
一、群力概况
3
• 一个中国城市的扩张大多来自于社会化生产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 它代表着经济和人口的整体增长。
• 随着市中心的土地供应越来越紧张,商品房不得不向近郊发展,哈尔滨城市 建设的重点正在一步一步的沿高速公路网和轨道交通线以及城市环线向外、 向郊区转移扩张。同时,城市交通体系的向外辐射也为低密度住宅的发展创 造了基础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