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第五小学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随着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居住,享受城市户籍待遇的未成年子女。

由于他们的父母在城市中务工,这些随迁子女往往面临着较大的教育困难,他们在享受城市生活的同时,也需要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是为了确保这些孩子能够平等接受优质的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全民教育素质。

二、目标1.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3.增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融入感和归属感。

三、主要内容1.完善政策支持(1)制定并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有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2)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学杂费,并制定相关补贴政策,保障其学习的基本需要;(3)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资助基金,用于资助其教育费用和必要的学习用品。

2.教育资源保障(1)增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位供给,增设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为有特殊需求的随迁子女提供专门的教育服务;(2)在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中,合理划定学校教育用地,保证足够的教育资源;(3)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协调和整合,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3.教育管理支持(1)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其教育信息的完整和流转;(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为随迁子女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四、重点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补助资金;2.加强对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合理分配;3.加强与农村学校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促进城乡教育的协同发展;4.建立健全随迁子女的教育信息管理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5.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随迁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五、督导机制1.由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委员会,负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督导和协调;2.每年对各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3.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设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专门机构,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

普定县第五小学2018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普定县第五小学2018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普定县第五小学2018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为了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建设工作,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校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现代化水平再提升,推进我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化发展,我校积极响应县政府及县局的号召,有计划、有序推进我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创建的各项工作,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1.普定县第五小学坐落于原普定县城关镇青村村新寨组,始建于1957年,于1996年重新建设校舍,2012年扩建,现体育活动场地、围墙、绿化乃在建设中。

学校现有学生1166人,设22个班级,其中各班均等于或小于55人。

学校教师64人,期中专任教师61人,高于规定学历专任教师数61人,占专任教师学历总数的100%;专任教师小学一级教师职称3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66%;35岁以下教师1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14%;35岁至54岁教师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3.77%;师生比为1:20。

2.学校占地面积32400㎡,生均27.79㎡,学校校舍建筑面积7020㎡,生均6.02㎡;体育活动场地7290㎡,生均6.25㎡;厕所共324㎡,生均0.28㎡;食堂一间700㎡,教师周转房1栋共20套合计960㎡。

3.生均图书册数:现有28574册,生均24.5册,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基本达标,配备有图书室管理人员,实行专人兼管。

4.学校现有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配备学生电脑110台,每百名学生拥有电脑9.43台。

学生专用电脑配备达标,合理开设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能够学习到信息基础知识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5.学校实现了网络带宽全覆盖,现配备有班班通网络教室22间,各班利用“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人人通”优质资源培训率达100%,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值7万元,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7.教学用功能室配备有图书室、计算机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留守儿童之家、仪器保管室、少先队活动室、体育器材保管室等功能室,且正常投入使用。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一、工作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他们的随迁子女在教育、生活、心理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1、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2、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他们与城市学生的融合。

3、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4、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入学、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享有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权利,不歧视、不排斥。

2、关爱帮扶原则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3、因材施教原则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案,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4、协同合作原则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合力。

四、工作措施(一)保障入学权益1、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制度,简化入学手续,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入学。

2、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增加学位供给,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

3、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入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优化教育教学1、学校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混合编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评价。

2、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基础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采取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三)关爱心理健康1、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

普定县第五小学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普定县第五小学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第五小学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维护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3]78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特拟定本方案。

一、深化认识,增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的人口素质,也关系到当前社会的稳定和谐。

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我校“两基”成果、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任务。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强化措施,切实加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随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校入学,学校认真做好接收就读和教育教学工作。

对于在划定范围内的学校不能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要求的,应按相对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在相邻学校入学。

三、积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努力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关爱、教育和管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积极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

我区全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权利

我区全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权利

我区全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权利
桂文
【期刊名称】《广西教育》
【年(卷),期】2024()4
【摘要】本刊讯记者近日从自治区教育厅获悉,2023年我区共保障86.8万名学生在流入地就读义务教育学校,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比例达到93.1%。

为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题,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部署要求,积极完善政策,强化保障能力,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问题。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桂文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的对策研究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平等机会再思考——基于对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活动的田野调查
3.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4.杭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规模化入学带来的义务教育布局和入学难题及应对之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随迁子女就学工作计划

随迁子女就学工作计划

随迁子女就学工作计划
一、就学安排:
1. 根据原就读学校是否需要转学,选择继续在原学校完成本学年学习,或办理转学手续就读新地区学校。

2. 迁入新地区后一个月内办理子女入学手续。

了解新学校规定,并按时交纳学费和办理其他手续。

3. 审核子女原学校成绩单和学习情况,提供新学校作为分班考核依据。

4. 根据子女年级和学业水平,选择适当校区和年级,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5. 及时联系原校帮助交接学业和相关文件,保证子女学习过程无间断。

二、工作安排:
1. 调研新地区就业形势,了解本行业发展状况和就业机会。

2. 优先考虑原工作单位是否有调整岗位的可能,与原单位保持联系。

3. 活动投递简历和参加面试,争取在一定时间内找到满意工作。

4. 签订劳动合同后一个月内迁入新单位上班,适应新工作环境。

5. 结合家庭支出情况,制定妥善的经济安排方案。

三、相关流程:
1. 及时与原工作单位和学校进行告别交接。

2. 安排搬家工作和资产转移事宜。

3. 申领子女奖学金或借款助学贷款等辅助资金。

4. 了解并挑选适合家庭需求的新住房贷款产品。

5. 办理社保转移、公积金提取等手续,保障生活和年老退保。

以上就是一个初步的"随迁子女就学工作计划",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日后在实施过程中还需不断调整和优化。

普定县第五小学2017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

普定县第五小学2017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

普定县第五小学2017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贵州省教育厅下发的《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贵州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基本普十五”30条要求的通知》(黔教督[2014]36号)及《贵州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标准及其统计计算和评定办法(试行)>的通知》(黔教督[2015]36号)、普教科字[2017]65号等文件精神,为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共享优质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特制定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要坚持“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扎实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升我校薄弱学科、薄弱师资、薄弱管理为突破口,均衡配置班子、经费、设施、设备、教师等办学资源,缩小城乡办学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二、工作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通过学校教育资源自查摸底,弄清现有资源情况,拟定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具体目标、步骤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协调发展,全面提高。

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带动薄弱学科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

三、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统筹兼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目标。

力争在2017年5月上旬完成我校的各项攻坚任务,按计划、分阶段进行落实,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2017年1月至2月)在建设方面:督促承建方按时完成围墙、体育活动场地建设,争取在6月份投入使用。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一、引言说到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咱们常常会想到那些在城市生活的小朋友。

他们背负着家庭的希望,面临着种种挑战。

想一想,这些孩子在陌生的城市里,离开故乡,心里肯定会有些失落。

我们需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帮助他们融入这个新环境。

要让他们在这座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可是个大工程。

1.1 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首先,教育资源问题是头等大事。

城市里的学校数量多,但质量参差不齐。

随迁子女常常被分配到条件较差的学校,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

我们得想办法打破这种不公平。

比如,可以通过相关部门的引导,鼓励优秀学校接收这些孩子。

这样,大家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不能让这些孩子掉队。

1.2 心理健康的关注还有,心理健康问题也不能忽视。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适应新环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焦虑,甚至自卑。

我们需要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让专业的心理老师为孩子们提供帮助。

可以在学校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让孩子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交朋友,减轻压力。

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

二、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2.1 社区活动的开展社区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比如文艺演出、运动会、绘画比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也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种互动可以让他们更快地融入新环境。

2.2 家长的参与除了孩子们,家长的参与同样重要。

我们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提供交流的平台。

家长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讨论孩子的成长问题。

通过相互扶持,家长们也能感受到温暖,不再孤单。

让家长们参与进来,形成一个支持网络,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2.3 志愿者服务的引入再说说志愿者的作用。

可以招募一些大学生、社会工作者来帮助这些孩子。

志愿者可以担任学习辅导员,帮助孩子们补习功课,或是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

平行分班制度

平行分班制度

普定县第五小学现2018年春季学期平行
分班制度
为了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实现学生受教育公平,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班额不超过45人,坚决取缔重点班、实验班、特长班。

为更好地把均衡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分班制度。

一、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下达的指标招收一年级新生,确保学区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不擅自招收择校生和借读生。

二、适龄儿童报名、登记、注册后,由学校教科室统一录入计算机管理,通过电脑排序平行分班,做到每班人数基本一致,男女学生搭配基本合理。

三、学校按计划配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确保每班师资力量均衡。

四、班主任通过抓号的方式,确定所带班级学生,教科室把班主任、任课教师名单进行公示,接受家长监督。

五、学生分班后,任何人不得随意调班,一旦发现,学校将进行严肃批评,并责令调回原班。

六、严格履行学生转入转出手续,对符合条件的转入学生由学校审查有关手续后,开据入班证明。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04.16•【字号】皖教基[2010]8号•【施行日期】2010.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通知(皖教基〔2010〕8号)各市、县(区)教育局:近年来,我省各地采取了积极措施,以公办中小学为主,建立了一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定点就读学校,初步实现了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同等待遇。

为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现提出如下要求:一、进一步改善就学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各地要增强法制意识,依法承担起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就学的政府责任,将其全面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扩大教育资源并统筹配置,改善接受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为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就学创造条件,切实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纳入接收学校的经费预算中统筹安排,按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在校生数拨付经费,予以保障。

积极采取措施,对接收学校予以经费支持和奖励。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依法治教,依据城市人口变动、城镇化进程和进城务工农民需求等因素,合理布局中小学校,完善就学管理办法,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努力实现“进得来、学得好”的目标。

二、积极推进就学零障碍各地要创新工作机制,畅通入学渠道,降低就学门槛,简化就读手续,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少年一样就近、方便、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逐步使所有符合条件要求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学实现零障碍。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工作实行筹划(2016-2017学年)依据上级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有关请求,联合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成长状态及实际需求,更好地施展先生和黉舍少先队等组织的育人功效,更好地开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工作,存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健康成长,深刻推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心理健康教导,特制订本实行筹划.一.指点思惟建立“以工资本”的教导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优越气氛,切实抓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关爱工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健康成长.二.工作目的经由过程对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根本情形及广泛问题的查询拜访.剖析与研讨, 找到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用的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营造健康.快活.平等.协调的成长情形.同时,要加强引诱,形成合力,大力宣扬,建立目的义务制和完美的工作考评轨制,不竭进步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工作的水温和成效.三.重要措施(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引诱.1.成立引诱小组,明白职责分工.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引诱小组,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同一引诱和治理,包管各项工作请求周全卖力落实到位.组长:凃义安副组长:毛克武.杜登共.唐鸿组员: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1)进修上优先指点.班级要从进修方面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一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剖析学生的学业情形,制订进修帮扶筹划,明白帮扶时光.内容和阶段性后果.每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由教师牵头确立一逻辑进修辅佐,教师要对结对帮扶后果进行按期检讨.(2)生涯上优先照顾.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高兴.家长宁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患病时,要实时诊治,悉心照顾.(3)运动上优先安插.高度看重并卖力组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介入集体运动,或依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运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造就自力生涯才能.3.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轨制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交心,随时控制留守学生的思惟动态,引诱他们健康成长.促使更多的帮扶先生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按期访问与暂时监护人交换,实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形,帮忙做好儿童的思惟工作.对已缺掉的家庭教导进行抵偿,使他们走出孤单和愁闷的暗影,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先生和同窗的关怀和爱护下健康成长.4.建立健全教师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交心交心轨制黉舍要按期召开帮扶教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请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交心交心一次,具体填好记载卡.对少数进修不卖力.人格成长不健全.道德成长掉衡的“问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要制订个体教导治理筹划,侧重进行矫治和帮忙,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5.开展人文关爱运动.经由过程按期举办主题班会.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各类运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介入,使他们生涯在欢快.和气的气氛中,找到家的感到,加强进修.生涯的信念,领会到进修的快活.成长的快活.6.重视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心理健康教导.针对品格行动误差和心理障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班级要侧重上恶意理教导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改正运动,按期开展思惟教导.情绪教导.自力生涯教导和谅解怙恃教导等,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觉得备受关爱,体验到性命成长的快活与痛苦,清除不良情绪体验,建立乐不雅向上的生涯立场,造就准确的人生不雅.价值不雅.让留守学生经由过程教师和集体的暖和填补亲情缺掉对其人格成长的消极影响.(二).不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刻高效开展.1.全部教职工要充分熟悉这项运动的重要性.紧急性和实际意义,要从办人平易近满足教导.进步全平易近本质.构建协调社会.办事新农村扶植,保护社会稳固的大局和高度动身,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2.各年级要联合本筹划制订响应的运动筹划,确保运动有序进行.3.宽大教职工要积极合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运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情势,让我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4.不竭总结经验,凸起特点,大力宣扬,扩展运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学生.石门县思源试验黉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复查监测迎检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复查监测迎检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复查监测迎检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督(2017〔6〕号文件》《贵州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黔教督(2018〔48〕号文件》《普定县人民政府普教督(2018〔6〕号文件》,为有序有效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复查监测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复查监测评估认定,为创建“教育强校”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2017年11月国家评估组的反馈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复查监测迎检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部教督(2017〔6〕号文件》《贵州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黔教督(2018〔48〕号文件》《普定县人民政府普教督(2018〔6〕号文件》为依据,开展对照自查,明确存在问题与不足,落实整改提高措施,确保我校义务教育各项工作达到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标准指标要求,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复查监测评估认定,为创建“教育强校”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围绕2018年我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优质均衡通过国家复查评估认定的目标,按照整改任务分解表提出的主要问题、整改意见、整改时限,加强整改工作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工作责任,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复查评估认定。

三、工作重点(一)切实抓好薄弱整改我校要成立整改复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整改过程的组织领导工作,有序有效地推进整改工作进程;要严格对照《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细则》、《普定县人民政府普教督(2018〔6〕号文件》的要求,组织开展对照自查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整改工作的针对性;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细化整改任务,明确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倒计时安排整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薄弱项目整改工作任务。

(二)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一要规范课程设置。

要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得出现教师擅自调课现象;对于个别学科师资配备不足的问题,要采用其他学科教师兼课等办法解决相关课程的开设,确保按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修订)开齐开足各门课程。

教师关随迁子女工作计划

教师关随迁子女工作计划

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各地做好随迁子女教育工作。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和帮助随迁子女,使其在新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本工作计划旨在指导教师如何做好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1. 提高随迁子女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2. 帮助随迁子女适应城市生活,融入校园;3. 关注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心态;4. 增强随迁子女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工作内容1. 优化课堂教学(1)针对随迁子女的学习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课程进度;(2)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随迁子女的学习困难,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

2. 加强班级管理(1)建立随迁子女档案,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2)关注随迁子女的日常生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困难;(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进随迁子女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帮助他们融入校园生活。

3. 心理健康教育(1)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提高随迁子女的心理素质;(2)设立心理咨询室,为随迁子女提供心理咨询服务;(3)关注随迁子女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与家长、学校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4. 家校合作(1)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随迁子女的家庭情况,共同关注他们的成长;(2)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信任和合作;(3)定期召开家长会,共同探讨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5. 社会实践(1)组织随迁子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社区服务等,拓宽他们的视野;(2)鼓励随迁子女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随迁子女的课余生活。

四、工作措施1. 加强自身素质提升,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 定期参加培训,了解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3. 建立随迁子女关爱小组,定期开展关爱活动,关注他们的成长;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5.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随迁子女的视野。

普定县第五小学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普定县第五小学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普定县第五小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入学管理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我校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70%左右,特制定本制度。

二、凡是农村进城务工子女要求入学,学校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文件要求,及时办理其入学手续,不得随意拒绝。

三、对农村进城务工就读的子女,生活上要爱心、爱护,学习上要帮助,学校师生对他们不存在歧视、排斥、打骂等现象,要加强管理和教育,他们若违犯纪律,学校也不能随意开除,或者劝其退学、转学等。

四、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后,学校视为正式学生,要按要求编入学校学籍、学校有责任尽量保证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不辍学,顺利受完规定学业。

五、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后,因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变动或其它原因正当要求休学、转学的,我校按照县教育局规定的学籍管理办法及时办理。

六、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后,同样享受国家“两免一补”和其他相应的资助政策。

七、凡是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工作,做得较差的,或有人举报有违背以上规定,事实确凿的,当年年终考评视为不合格。

八、未尽事宜,由学校负责解释和解决。

普定县第五小学
2017年2月20日。

普定县第五小学免试就近入学规定

普定县第五小学免试就近入学规定

普定县第五小学免试就近入学规定普定县教育局下发的《普定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我校对学生入学、转学、辍学、借读、学籍管理、考评等方面作出规定。

直升式不再允许跳级或留级,义务教育阶段每一学段内升级采用直升式,不允许跳级或留级。

所有毕业生均应升入初中就读。

完成义务教育规定年限的学生,均可参加高中阶段入学考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剥夺其参加中考的权利。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可以根据其学习能力安排在相应年级学习相应科目或其他学习内容。

处分学校不得开除学籍对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应予以奖励。

学生获奖情况,应全面详实地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对违反纪律和犯有错误的学生,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批评或处分。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三类。

学校不得对受处分的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得以任何理由劝其退学或开除学籍。

学生处分决定存入学生学籍档案,处分撤销后,应及时将处分记录从学生学籍档案中撤出。

入学我校免试就近入学,我校均实行秋季招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免试就近入学。

由教育行政部门划定招生区域,实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

户籍的最后统计日为2017年 8月31日。

进本辖区内落户的居民在义务教育学龄段的子女入学,与居住本辖区内居民子女同等对待,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及儿童、少年的户籍或居住证明,到我校办理入学手续。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本学区或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考评学业成绩以等级呈现我校将建立学生成绩及身心发展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从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方面评价学生并将结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学生学业成绩(按平时学习成绩,期中、期末考试、考查或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及综合素质评价实行等级制。

等级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等级和综合评语呈现。

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排队或公布名次。

随迁子女平等入学实施方案

随迁子女平等入学实施方案

随迁子女平等入学实施方案随迁子女是指随父母或监护人由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并在迁移地区就读的学生。

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动日益频繁,随迁子女入学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针对随迁子女平等入学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以期解决这一难题。

一、政策保障1.1 随迁子女享有与当地户籍学生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户籍制度为由拒绝随迁子女入学。

1.2 对于随迁子女,学校应当提供必要的入学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入学手续。

1.3 政府应当加大对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关注和投入,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确保随迁子女平等入学的权利得到保障。

二、学校资源2.1 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教育资源,确保随迁子女有足够的学位供其入学。

2.2 学校应当加强对随迁子女的关爱和帮助,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学习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3 学校应当加强对随迁子女的多元文化教育,促进他们融入当地学校和社会。

三、家长支持3.1 学校应当积极引导随迁子女家长关注子女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参与度。

3.2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加强与随迁子女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3.3 学校应当加强对随迁子女家长的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子女的教育权利和义务。

四、社会支持4.1 社会各界应当加大对随迁子女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资源。

4.2 社会应当加强对随迁子女的多元文化教育,促进他们融入当地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3 社会应当加强对随迁子女的心理关爱和帮助,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相信可以有效解决随迁子女平等入学的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健康快乐地成长。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随迁子女的教育之路铺平坦坦,为他们的未来插上美好的翅膀。

普定县第五小学学校规划

普定县第五小学学校规划

普定县第五小学2017—2020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普定县第五小学2017年11月6日普定县第五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7—2020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本着承上启下、与时俱进的原则,以国家、省、市、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导向,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促使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结合学校实际与发展需要,制定我校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概况(一)学校概述普定县第五小学始建于1957年创办的民间私塾,后曾历经民办,公办。

现有专任教师61人,开设有22个教学班,学生1166名。

占地面积3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20平方米,硬件建设日趋完善。

目前,学校配有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录播室、计算机教室、现代化多媒体教室等,各办公室配置齐全,完全能满足目前办学需要。

近年来,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创新管理的工作思路,以奋斗目标凝聚人,以教学改革培养人,以事业发展提高人,以机制改革激励人,以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团结人,以公正务实的形象感染人。

(二)学校优势1.地域位置位于普定县城西南黄桶街道青山村,距离县城四公里,与穿洞文化遗址、普定县火车站毗邻。

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交通便利。

是一所针对返乡农民工、外来务工创业人员子女的生源学校。

2.校园基础设施2016年秋季,我校新教学楼、学生食堂投入使用,校园齐全的教学用房、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现代化的教学硬件为我校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校园文化。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悄无声息的影响着师生成长。

4.制度保障学校有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近几年来,学校的管理改革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前提下,致力于建立规范完善的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不仅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校面貌井然有序,而且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5.师资队伍教师专业发展欣欣向荣。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活在城市,却常常感觉像个“局外人”。

这些孩子面临着很多挑战,教育、心理、社交,这些都成为了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我们的实施方案,就是要为他们铺平道路,让他们在城市中茁壮成长。

1.1 教育支持首先,教育是重中之重。

要确保随迁子女能够享受到与本地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很多时候,家长为了生计辛苦奔波,孩子们却因为户籍问题而无法上学。

咱们要积极协调,让这些孩子能够入学。

比如,学校可以开放部分名额,给他们提供一些优惠。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在同一个课堂上学习、玩耍,彼此之间也能增进了解。

1.2 师资培训当然,教育不仅仅是让他们上学。

我们还得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那些教导随迁子女的老师。

专业的师资培训非常重要。

老师们要懂得如何关心这些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到温暖,而不是压力。

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心理关怀2.1 心理辅导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

随迁子女常常面临身份认同的问题,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医生,为孩子们提供帮助。

通过倾诉、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关爱。

就像那句老话,心病还需心药医。

心理健康是孩子们成长的基础。

2.2 社交活动社交活动是孩子们锻炼自我的好机会。

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交到朋友,增强自信心。

人际交往的能力,关乎他们未来的发展。

2.3 家庭支持家庭的支持也不可忽视。

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互相分享经验。

亲子活动同样重要,让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参与游戏、学习,拉近彼此的距离。

家庭的温暖,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社区参与3.1 社区服务社区是孩子们生活的第二个家。

要通过社区服务,帮助随迁子女更好地融入这个大家庭。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建设一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缓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的通知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建设一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缓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的通知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建设一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缓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12.04•【字号】黔教计发[2012]448号•【施行日期】2012.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建设一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缓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的通知(黔教计发〔2012〕448号)各市(州)、各县(市、区、特区)教育局: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剧增,城镇人口增长迅猛,地级市和县城所在地教育资源短缺,“大班额”现象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矛盾凸显。

为缓解这一矛盾,充分体现教育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要求,我厅决定2013年在部分县(市、区、特区)建设一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或初中均可,以下简称项目学校)。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建设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意义。

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城镇增加义务教育资源,是优化城镇公共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力度,落实土地和资金问题。

要着眼于城市发展教育功能配套,按最紧迫、最急需的原则科学选址定点,抓紧落实项目学校建设用地。

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按照以县为主的原则,各县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省将整合教育专项资金对项目学校进行以奖代补,除2010-2012年已安排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土建项目的34个县不再给予资金补助外,支持其余58个县(市、区、特区,含管委会)(名单见附表1)政府所在地各新建或改扩建1所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三、认真做好项目规划。

学校用地、校舍建筑面积和专用教室的设置等按《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执行,其规模小学需达到1200-2400人;初中需达到1500-3000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受教育
工作计划
一、充分认识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有效实施“双转移”战略的现实需要,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

各校、各部门要统一思想,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政治责任感,高度重视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二、基本情况
普定县第五小学有1166人,女生:569人,少数民族:372人,其中,随迁子女外省8人,省内外县82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进城务工农民对其子女教育方法学习较少,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他们很少参加学习、接受家教培训,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误区。

有的家长因为自己有某种理想没有实现,于是就把成功的希望转嫁到孩子身上。

但在管教孩子方面显得束手无策。

有的家长把教育看成一种“跳农门”的功利行为,认为只要学习好不管怎样都行,事事顺从孩子,从而忽视了教育本身价值取向,导致学生的理想非常盲目,不切实际,甚至出现很多不良习惯却麻木不仁。

有的家长对孩子精神
生活不够关心、认为孩子只要能吃好喝好就行,物质上满足孩子,“不能让孩子受半点委屈”。

在精神上关爱却不足,很少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生活、劳动等方面的能力,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成绩不很理想表现为对孩子很不满,经常非难、责骂,甚至对孩子进行侮辱、体罚。

这类型的家长往往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严格要求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家庭虐待。

2.缺乏亲情的抚慰导致生活问题。

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济显得较为宽裕,对子女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生活(主要是物质生活)上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尽量答应,有的是宁可委屈自己也要答应孩子,因此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满意度较高;但由于条件所限,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存在自卑心理,又爱慕虚荣,觉得当地孩子有的东西自己为什么不能达到,甚至不愿被同学瞧不起。

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忙于挣钱,与孩子交流的时间较少,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都认为生活状况一般。

3.家庭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

从居住条件看,他们76.49%以上是租房,而且,最多的租过6次房,居住条件较差,80%以上的学生没有自己单独居室和专用书桌,学生在家庭中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条件,学习和生活不得不受很多外事干扰,这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教育的开展。

家长个人行为具有表率作用极少,大多数家长言谈举止随意性强,很少考虑对孩子的影响。

4.户籍管理与学籍管理脱节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固定居住地,入学后根据家长的工作变化随意流动,有的来了不办转入手续,走了也不带学籍,或人在学籍不在,或学籍在人不在,容易造成学生流失,这给各学校学籍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5.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由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随时插班跟班就读,影响教学进度;二是有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合拍,还有的来自外省,教材不一致,学习态度不同,学习习惯不适应,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四、改进措施
1.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籍管理,全省乃至全国一盘棋,加强学籍网络管理,学号或学籍管理卡随学生异动,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流失。

2.随着学校布局调整,许多边远规模小、教育效益差的学校将撤并,大量的学生将进城上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也将增多。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保育寄宿条件的改善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3.注重学业辅导。

利用优秀教师等资源,采用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与定点学校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结对,组织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志愿者开展各类专业课业辅导,全面提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水平。

4.注重亲情陪伴。

组织专业志愿者深入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与培训;对单亲及其他特殊家庭提供亲情哺育等服务,为他们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氛围。

5.注重自护教育。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厌学、仇富、功利等不良心理状况和心理瑕疵,建议医疗卫生机构组织专家者开展各类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

普定县第五小学
2017年8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