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讲解培训课件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通过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 断其能量代谢,从而杀死疟原虫。
奎宁
通过与疟原虫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形成复合物,抑制疟原虫的呼吸 作用,导致其死亡。
治疗方案选择和调整原则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感染疟原 虫种类选择治疗方案。
对于重症疟疾患者,应首选静 脉给药,以保证药物迅速达到 有效浓度。
我国疟疾流行特点及挑战
流行特点 我国疟疾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云南、海南、广西等。
发病季节性强,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我国疟疾流行特点及挑战
• 传播媒介主要是中华按蚊。
我国疟疾流行特点及挑战
挑战 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改变可能影响疟疾传播。
流动人口增多,加大了防控难度。 耐药性的出现对治疗提出了新挑战。
、蚊香等。
宣传教育
02
加强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教育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疫苗接种
03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政策,适时接种疟疾疫苗,提高个人
免疫力。
06
社会参与和全球合作
政府部门在疟疾防治中的作用
1 2
制定和执行疟疾防治政策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疟疾防治政策,并确保其有效 执行,包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资金支持。
02
促进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
各国应加强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推动疟疾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03
动员全球资源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积极动员全球资源,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
资金和支持。
THANK YOU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 更换药物或增加药物剂量等。
预防性用药策略和注意事项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疟疾的临床症状
脑型
最常见。其特点: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出现,少数 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躁不安, 进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如治疗 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衰竭 。
肺型
通常出现于恶性疟病程第五天左右,表现为急性肺水肿而致 急性呼吸衰竭,并可出现昏迷,抽搐和尿毒症等表现。
10
疟疾的临床症状
一、典型疟疾
间日疟
常有头痛、乏力、肢体疼痛、怕冷、厌食、 恶心等。初次发作时,可有数日不规则的发热, 随后呈典型的间歇发作。发作周期为48小时。典 型发作可分为三期:寒颤期、高热期、大汗期。 发作2-3次后,脾脏可出现轻度肿大,质软,有 轻度压痛。反复频繁发作后,脾脏肿大明显, 质硬,压痛较重。
4
5
疟疾的流行病学
一、疟疾的病原学 疟疾的致病源是疟原虫,这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细胞内
寄生虫,它们以疟蚊(蚊子的其中一个属,疟蚊属的部分种类) 作为传病媒介,通过雌蚊叮咬吸血来传播病原体。 只有四种疟原虫能够感染人类,这包括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及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其中恶 性疟原虫是非洲流行疟疾的主要病原体,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 高的疟原虫。 中国以间日疟与恶性疟最为常见,三日疟少见,卵形疟极少发生。 恶性疟主要发生在西南与海南。间日疟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
疟疾的流行面极广。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 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 -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 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 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加强疟疾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球每年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 ,其中100万人不幸死亡。
疟疾对孕妇和儿童危害特别大 ,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和社
会经济发展。
加强疟疾防治不仅需要政府和 医疗机构的努力,也需要社会
各界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THANKS
母婴传播
在怀孕期间,如果母亲感染了疟 疾,疟原虫可能会通过胎盘进入 胎儿体内,导致胎儿感染。
疟疾的流行地区和人群
非洲
非洲是疟疾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 撒哈拉以南地区。由于气候适宜蚊子繁殖,加上 贫困和卫生条件差等原因,该地区疟疾发病率很 高。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的疟疾发病率较低,但在某些地区,如 亚马逊河流域,仍然存在疟疾流行。
昏迷等。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涂片、抗原检测和核酸检 测等,其中血涂片是最常用的方 法,可检测疟原虫并确定感染类 型。
其他检查
如超声检查、CT和MRI等,可帮助 医生排除其他疾病,确定病情严重 程度。
疟疾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使用抗疟药物,如青蒿素及其 衍生物等,可有效治疗疟疾。
对症治疗
针对疟疾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如降温、补液、维持电解质平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疟疾的基本信息 • 疟疾的流行病学 • 疟疾的诊断和治疗 • 疟疾的预防和控制 • 疟疾的全球合作与行动 • 案例分析和启示
01
疟疾的基本信息
疟疾的起源和传播
起源
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寄生虫感染引起的,感染者主要集中于热带和亚热带地 区。
传播途径
疟疾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播,特别是雌性按蚊。
疟疾知识培训课件

季节性
疟疾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与蚊媒 密度和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密切相 关。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疟疾,但儿童、孕 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发病率较高。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典型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寒战
患者常突然感到畏寒、寒战, 全身发抖,面色苍白。
高热
寒战过后,体温迅速上升,可 达40℃以上,面色潮红,伴
如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疟疾的确诊和分型。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具备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即可确诊。对于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患 者,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进行鉴别,如病毒性感冒、伤寒、败血症等。鉴别诊断时 应考虑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疟疾知识培训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疟疾基本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 预防策略与措施 • 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估 • 并发症处理及康复期管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01
疟疾基本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 、出汗和贫血等症状。
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 疟和卵形疟等。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疟疾防治知识,提 高公众对疟疾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强化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组织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共 同推进疟疾防治工作,实现全球消除 疟疾的目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建议
01
02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疫苗接种及政策
了解当地疫苗接种政策
在前往疟疾流行区之前,了解当地的疫苗接种政策,按照要求接种疫苗。
关注疫苗研发进展
关注疟疾疫苗的研发进展,及时接种新型、高效疫苗,提高预防效果。
03
疟疾诊断与治疗原则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典型临床表现
寒战、高热、出汗,伴有头痛、乏力 、肌肉酸痛等症状。
诊断标准
具备典型临床表现,且病原学检查( 如血涂片镜检、PCR等)或免疫学检 查(如抗原检测、抗体检测等)证实 为疟原虫感染。
疟疾的预防措施
使用蚊帐、驱蚊剂,清除积水 等蚊媒孳生地,疫苗接种等。
新技术、新方法展望
基因编辑技术
纳米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研究疟原虫的 基因功能,开发新型药物和疫苗。
研发纳米药物和纳米疫苗,提高药物的生 物利用度和疫苗的免疫效果。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全球合作与消除疟疾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疟疾病例进行智能诊 断,利用大数据分析疟疾流行趋势,为防 控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在恒温条件下扩增疟原虫DNA,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适用于基层和现场检测 。
05
现场应急处理与流调技巧分享
现场应急处理流程梳理
防护措施
确保个人防护措施到位,如穿戴防护服、 手套、口罩等。
疫点消毒
对病例居住地进行消毒处理,杀灭蚊虫, 阻断传播链。
病例隔离
迅速将疑似疟疾病例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技术资源和研究成果 ,共同推动全球消除疟疾的目标实现。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在睡觉或休息时使用蚊香、蚊帐等 防蚊用品,有效避免蚊虫叮咬。
避免水生环境
尽量避免在水生环境,如沼泽、湖 泊等附近活动,减少被按蚊叮咬的 风险。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误诊分析
误诊原因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不全、忽 视疟疾可能、实验室检查不规范等。 减少误诊的措施包括提高医生对疟疾 的认识和警惕性,规范实验室操作等 。
14
04
治疗药物与方案选择
2024/1/25
15
常用抗疟药物介绍
子随唾液进入人体而感染。
9
致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致病机理
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后,通过裂体增殖破坏红细胞,释放裂殖子和毒素,引起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导 致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等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典型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恶性 疟疾可引起凶险型发作,表现为持续高热、大量出汗、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 命。
智能化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疟疾监测、预警和防控方面的应用将 逐渐普及,提高防治效率。
26
THANKS
2024/1/25
27
形态结构
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核、细胞质和细胞膜。在红细胞内发育阶段 ,可见环状体、大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等不同形态。
2024/1/25
8
生活史及繁殖过程
2024/1/25
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的红细胞内发育阶段和在按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及孢子增殖 阶段。
繁殖过程
在人体内,疟原虫首先侵入肝细胞进行裂体增殖,然后侵入红细胞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 增殖。在按蚊体内,配子体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动合子,穿过胃壁形成卵囊,内含大 量子孢子,子孢子随蚊血淋巴散布全身,并侵入唾液腺中。当按蚊再次叮咬人时,子孢
全国疟疾日预防疟疾防治培训 课件(共25张PPT)

疟疾的治疗
疟疾是—种可治愈的传染病,在 治疗上已经有很多高效的抗疟药, 只要病人积极配合,做到早就诊、 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早康复。
否则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误,导致重症和死亡 病例的发生。另外患间日疟和卵形疟病例治 愈后,第二年3-4月份还要进行抗复发治疗, 彻底杀灭肝内期疟原虫休眠子,防止复发。
01
02
03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 卫生组织统计,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 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 为1.5亿,死于疟疾者约200万人。
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 解放后,全国建立了
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 疟疾防治机构,广泛
造成大量劳动力丧失;由 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
于当时没有有效药物治疗, 科研工作,疟疾的发
疟疾病死率也很高。
病率已显著下降。
04
05
近几年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 2007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 响,疟疾发病在局部地区尤 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 上升趋势,加强疟疾防治、 每年4月25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 防止其卷土重来具重要意义。 一日或数日作为“世界疟疾日”。
南纬30°之间的热 等地区疟疾流行严重, 地区和安徽、河南、江苏、
带、亚热带和温带 且主要为恶性疟。
湖北等中部地区。
地区。
典型发作 周期性发作 冷(1-2h)—热(4-6h)—汗 “三步曲”
突发,持续20~60分钟。 全身颤抖、皮肤鸡皮样、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等;夏天盖几层棉被也不暖。
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可达40℃以上,面色绯红、皮肤灼热;可伴全身酸痛乏力,头痛,但神智清楚。 小儿或严重成人可发生惊厥、谵亡或昏迷。持续26小时。
疟疾的预防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For most people, symptoms begin 10 days - 4 weeks after infection; may feel ill as early as 7 days or as late as 1 year later
28
疟疾的治疗 treatment
➢ (一)基础治疗basic treatment ➢ 对症处理,降温及补液等, 凶险发热者应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 ,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按虫 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 洗净消毒。Supportive and symptomatic therapy.
以控制发作,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防 止复发,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 使用的药物有: (1)磷酸氯喹(Chloropuine phosphate)简 称氯喹。每片0.25g(基质0.15g)。第一天4片, 第2、3天每天2片,共计8片。 (2)盐酸氨酚喹啉(Amodiaquine dihydrochloridum)作用与氯喹相似。
incubation of malaria in human being? ➢ 疟疾的预防和自我保护?How to prevent
2
➢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马拉热”,是由疟 原虫经蚊子叮咬传播的传染病。 蚊子吸了疟疾病人的血 后,疟原虫进入蚊子体内发育,大约两周时间,原虫完 成发育,这时蚊子如再次叮咬健康人的时候原虫进入人 体,并在人体内发育繁殖,引起发病。多见于夏秋季节 。非洲一年四季都多见。
20
恶性疟 Falciparum malaria
前驱症状常见
发作时可有畏寒,头痛、恶心、呕吐常见
疟疾(疾控讲课)PPT

欧洲地区的疟疾主要分布在南 欧和东欧地区,如意大利、希
腊、土耳其等国家。
流行因素与风险
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是影响疟疾传播的重要因素,如降雨量、温度、湿度等,这 些因素会影响蚊虫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疟疾的传播。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也是疟疾传播的重要因素,如森林、沼泽、湖泊等,这些地 方容易滋生蚊虫,增加疟疾传播的风险。
疫苗研究
针对疟疾的疫苗研究一直是全球科研人员的重要工作,目前 已有多个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部分疫苗在非洲 地区的试验效果显著。
疫苗开发
随着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疟疾疫苗的开发进程也在加速, 多个疫苗生产商正在积极推进疫苗的生产和注册工作,以期 早日实现疫苗的普及接种。
流行病学研究与现场调查
提高资金投入
保障防控工作的经费支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倡议与合作
参与持
分享防控技术和经验,为其他国家提 供支持。
资源共享
共同研发新型防控工具和技术,提高 防控效果。
能力建设与培训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 防控水平。
05 疟疾研究进展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媒介传播
疟疾通过雌性按蚊等媒介昆虫叮 咬人体传播。
人体传播
感染疟疾的人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 等方式将疟原虫传播给其他人。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疟疾后,疟原虫可能通过 胎盘感染胎儿。
疟疾的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04
症状
发热、头痛、寒战、出汗、乏 力、厌食等。
体征
面色苍白、肝脾肿大、黄疸等 。
严重症状
昏迷、抽搐、咳血、呼吸衰竭 等。
疟疾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疟疾知识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疟疾简介•疟疾的致病机制•疟疾的诊断与治疗•疟疾的预防和控制目•疟疾与社会发展•案例分析录01疟疾简介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古代,疟疾曾经是罗马帝国和埃及等地的流行病。
疟疾的起源和历史疟疾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等地区。
尽管全球范围内疟疾的发病率已经下降,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疟疾的全球现状疟疾的历史和现状疟疾的分布地区疟疾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这些地区包括非洲、东南亚、印度次大陆、中国南方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
疟疾的传播方式疟疾通过感染性的雌性按蚊传播。
按蚊在叮咬带有疟原虫的人后,可以将疟原虫带入其血液中,然后再叮咬其他人,从而将疟原虫传播给其他人。
疟疾的分布和传播疟疾的症状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周期性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全身酸痛、乏力等。
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出现黄疸、肾衰竭、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疟疾对孕妇的影响疟疾对孕妇的健康影响非常大。
如果孕妇感染疟疾,可能会导致母体和胎儿的营养不良、早产、流产等问题。
同时,孕妇感染疟疾后还可能将疟原虫传播给胎儿,导致先天性疟疾。
疟疾的预防和控制预防疟疾的主要方法是避免在有按蚊的时段暴露在户外,特别是在晚上和清晨。
此外,使用防蚊剂和蚊帐等防护措施也非常重要。
控制疟疾的主要措施包括杀灭按蚊、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等。
疟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02疟疾的致病机制蚊虫叮咬人体后,疟原虫进入血液,形成感染期。
疟原虫的生活史感染期疟原虫在肝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释放出数以万计的裂殖子进入血液。
裂殖体一部分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发育成雌雄配子体,繁殖后代。
配子体天然免疫人体对疟疾的天然免疫主要是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裂殖子和配子体,体液免疫主要针对配子体和疟原虫抗原。
疟疾发病的免疫机制疟疾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被裂殖子或配子体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出大量血红蛋白,引起血管内溶血反应。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美国政府推出了防治疟疾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国际援助和技术支持,降低全球疟疾负担。该计划与多个国家和国 际组织合作,共同开展抗击疟疾的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02
CATALOGUE
疟疾的预防
控制传播媒介
控制蚊子
通过减少蚊子数量、降低蚊子密 度和阻止蚊子叮咬等措施,可以 有效预防疟疾传播。
防蚊措施
使用蚊帐、驱蚊器、蚊香等防蚊 用品,避免在户外露宿,减少暴 露于蚊子叮咬的风险。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目前全球已有几种疟疾疫苗获得批准 ,包括RTS,S/AS01E疫苗、 Mosquirix疫苗等。
气候条件
湿热、雨季等气候条件有利于蚊 子生长和繁殖,从而传播疟疾。
地理环境
低洼、潮湿、森林茂密等地区容易 滋生蚊子,增加疟疾传播风险。
社会经济因素
贫困、卫生条件差、医疗资源不足 等社会经济因素也会影响疟疾的流 行。
疟疾控制策略与措施
预防措施
主要包括使用蚊帐、驱 蚊剂、室内喷洒杀虫剂 等措施,以减少蚊子叮
和生产效率下降。
增加医疗开支
疟疾高发地区往往医疗资源有限 ,患者需要前往城市或国外寻求 治疗,增加了医疗成本和家庭负
担。
制约经济发展
疟疾流行地区往往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疟疾的防控和治疗对当地 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了经济
发展速度。
疟疾对人口健康的影响
降低生活质量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寒战、出汗等,严 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咬。
治疗措施
对于疟疾病例,需要及 时诊断和治疗,主要药 物包括青蒿素类、奎宁
类等。
监测与控制
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 控制疟疾病例,减少传
疟疾培训ppt课件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
05
结
成功案例介绍
成功案例1
某地区采用新型抗疟药物,有效降低疟疾发病率。
成功案例2
某医疗队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偏远地区提供疟疾诊疗服务。
成功案例3
某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疟疾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1
疟疾培训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疟疾概述 • 疟疾的预防与控制 •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 疟疾的社会影响与应对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疟疾概述
01定义与特点定义 Nhomakorabea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 虫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特点
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与当地的气候、生态环境及社会 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疟疾的传播方式
媒介传播
雌性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叮咬带有疟原虫的感染者,将疟原虫注 入新的宿主,导致感染。
人对人传播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输血、器官移植等,疟原虫也可能通过血液传播。
疟疾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发热、头痛、寒战、出汗、全身乏力等。
体征
脾肿大、贫血、黄疸等。
严重症状
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某项目未能有效控制疟疾传播,原因在于防控措施不到位。
失败案例2
某医疗中心治疗疟疾效果不佳,主要问题在于药物选择不当和治疗 方案不合理。
失败案例3
某地区疟疾防控工作受阻,主要原因是社区参与度低和资源分配不均 。
经验教训与总结
经验教训1
经验教训2
成功的疟疾防控项目需要全方位的措施, 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社区参与。
2024版疟疾培训资料ppt课件

治疗方案。
耐药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疟药物的广泛使用,疟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耐药性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疟疾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病例;推广 使用复方制剂和联合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加强新药研发和推广使用,为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报告内容要求
报告应包括病例基本情况、诊断依据、治疗情况、流行病学史等相 关信息。
应急处置流程梳理
发现疑似病例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疟疾病例后,应立 即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并报告当地 疾控机构。
流行病学调查
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流 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流行病学史、 接触史等相关信息。
实验室检测
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诊 是否为疟疾感染。
疟疾培训资料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疟疾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监测报告与应急处置流程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疟疾概述
01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 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少数 病例可因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 母婴传播而感染。
病例管理和治疗
对确诊的疟疾病例进行规范的管理和 治疗,防止病情恶化或传播给他人。
相关部门职责划分
01
02
03
04
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制定疟疾监测和应急处置 政策,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5

疟疾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按蚊,当 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或带虫者后, 再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疟原虫 传给健康人。
全球疟疾流行现状
流行地区
全球疟疾主要流行于非洲、东南亚、 东地中海、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地区 等,其中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 疟疾发病率最高。
发病与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近年来全球 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 疟疾仍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 一。
03
疟疾预防措施与策略 部署
个人防护措施建议
使用蚊帐
在疟疾传播季节,使用蚊帐尤其是在 晚上和清晨时,能够有效减少蚊虫叮 咬。
防蚊叮咬
及早治疗
一旦出现疟疾症状,如发热、寒战等 ,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疟疾 暴露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尽量减少暴露皮 肤。使用驱蚊剂、蚊香等防蚊产品。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5
目录
• 疟疾概述与流行现状 • 疟疾诊断与治疗技术进展 • 疟疾预防措施与策略部署 • 疫苗研发进展及挑战分析 •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途径 • 跨部门合作与全社会参与机制构建
01
疟疾概述与流行现状
疟疾定义及传播途径
疟疾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 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 播。
挑战剖析
疟原虫基因组复杂,抗原多样性高,使得疫苗研发面临巨大挑战。此外,临床试验规模有限、评估标 准不统一等问题也制约了疫苗研发进程。
未来疫苗创新方向探讨
新型疫苗技术
探索基于mRNA、病毒载体等 新型疫苗技术,提高疫苗保护
效果和持续时间。
多价疫苗研发
针对不同疟原虫株,研发具有 更广谱保护效果的多价疫苗。
制定跨部门联合行动方案
疟疾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10
03
诊断方法与治疗策略
2024/1/25
11
实验室诊断方法
01
02
03
显微镜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患者血液 样本中的疟原虫,是疟疾 确诊的金标准。
2024/1/25
快速诊断试纸
利用免疫学原理,检测患 者血液样本中的疟原虫特 异性抗体或抗原,具有快 速、简便的优点。
国际合作与全球卫生治理
强调了国际合作在疟疾防控中的重要性,呼吁各国加强协作,共同应对全球卫生挑战,推 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5
27
分子生物学方法
如PCR技术等,可检测血 液中极微量的疟原虫DNA ,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
12
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典型临床表现
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三 个基本症状呈周期性发作 ,伴有贫血和肝脾肿大。
2024/1/25
不典型临床表现
部分病例症状不典型,如 单纯发热、头痛等,需结 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详细介绍了疟疾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流行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加深了
听众对疟疾的全面认识。
02
疟疾的诊断和治疗
重点讲解了疟疾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措
施,为听众提供了有效的防控手段。
2024/1/25
03
疟疾的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
阐述了疟疾的预防措施,如减少蚊虫孳生地、使用防蚊用品等,以及控
2024/1/25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25
疟疾消除目标的提出和实现
介绍了全球疟疾消除目标的提出和各国的努力,展望了未来实现疟疾消除的可能性及挑战 。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失败案例:某地区疟疾防治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总结词
某地区在疟疾防治工作中遭遇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吸取教训,改进防治策略。
详细描述
该地区在疟疾防治中存在以下问题:防治措施不力、缺乏有效监测与报告系统、居民自 我保护意识薄弱、医疗资源不足等。这些问题导致了疟疾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 居民的健康状况。从该地区的失败案例中,应吸取教训,加强防治措施的落实和监督,
疫苗接种
目前已有针对疟疾的疫苗, 推荐前往疟疾流行区的人 群接种。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 拥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惯,增强免疫力。
治疗手段
快速诊断
及时进行快速检测,确诊疟疾, 以便早期治疗。
抗疟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疟药物, 如青蒿素等,按照医生的建议进
行治疗。
补液与对症治疗
对于严重疟疾病例,需要进行补 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
地区流行病学调查
针对不同地区疟疾流行特点,开 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疾病传播
规律。
制定防治计划
根据地区疟疾流行情况和资源条件, 制定符合实际的防治计划和措施。
监测与评估
对疟疾防治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 及时调整防治策略,确保取得实效。
03
疟疾防治知识
预防措施
避免蚊虫叮咬
使用蚊帐、驱蚊液等防护 措施,避免在黄昏和黎明 时分在户外活动,以减少 蚊虫叮咬。
教育活动
02
组织专题讲座、培训班等,提高居民对疟疾防治的认识和技能。
媒体宣传
03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提高
公众意识。
监测与评估
监测体系
建立完善的疟疾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 科学依据。
疟疾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2024/1/25
23
本次讲座重点内容回顾
2024/1/25
疟疾的基本概念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寄生虫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寒战、 发热、出汗等症状。
疟疾的流行情况
全球范围内,疟疾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非洲地区最为严重。近年来,随着 全球卫生条件的改善和防控措施的加强,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2024/1/25
12
针对不同人群的治疗方案
成人治疗方案
一般采用氯喹加伯氨喹的联合治 疗方案,疗程为3天。对于耐药疟
疾,可采用青蒿素类药物进行治 疗。
2024/1/25
儿童治疗方案
儿童的用药剂量需要根据年龄和体 重进行调整。一般采用青蒿素类药 物进行治疗,如青蒿琥酯等。
孕妇治疗方案
孕妇感染疟疾后,应及时就医并接 受专业治疗。一般采用安全性较高 的青蒿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疟疾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2024/1/25
1
目 录
2024/1/25
• 疟疾概述 • 疟疾诊断方法与标准 • 疟疾治疗药物与方案 • 疟疾预防措施与策略 •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2
01
疟疾概述
2024/1/25
3
定义与传播途径
2024/1/25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 寄生虫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 播给人类。
学员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疟疾的诊断方法 和治疗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3
在讲座过程中,学员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增 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提高了团队合作能 力。
2024/1/25
疟疾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切断传播途径
采取防蚊、灭蚊措施,减少蚊子传 播疟疾的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儿童、孕妇等 ,可采取预防性服药、使用蚊帐、 防蚊液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03
疟疾防控策略与措施
预防性措施
减少蚊虫叮咬
通过使用蚊帐、蚊香、驱蚊液等 防护措施,降低蚊虫叮咬率。
疫苗接种
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降低感染风险。
效果评估
对防控措施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高防控效果。
风险评估
对疟疾传播风险进行评估,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04
疟疾相关知识拓展
疟疾与人类健康关系
疟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01
疟疾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寄生虫病,它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不容忽视。
疟疾对孕妇的影响
02
孕妇感染疟疾可能导致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死亡。
并发症
严重贫血、代谢性酸中毒、低 血糖等,甚至导致死亡。
02
疟疾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如 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 等,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 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骨髓等标本进 行显微镜检查,发现疟原 虫是确诊疟疾的依据。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 术,对标本中的疟原虫 DNA进行检测,提高诊断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健康教育
加强疟疾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公 众对疟疾的认知和自我防护意识
。
控制性措施
药物治疗
对疑似疟疾病例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减少疾病 传播。
媒介控制
采取灭蚊、防蚊等措施,减少蚊虫孳生地,降低 传播风险。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疟疾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 疫情。
疟疾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一、疟疾临床特点
3、临床症状: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 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 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 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 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 发烧持续约2~6小 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 常以下。 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 寒战、高热发作。
疟疾的诊断
疟疾诊断是疟疾控制的基础,只有及时、 准确地对疟疾病例作出诊断,才能对疟 疾病例进行及时、正确、规范的治疗。
疟疾诊断包括:
1、临床病例诊断
2、实验室诊断 依据WHO的标准,实验室诊断是疟疾病
例确诊的基础。
(一)、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 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2周内 有输血史),发病时有周期性发冷、发 热、出汗等临床症状,脾大等体征,以 及实验室结果,予以诊断。
血 ❖ 代谢缓慢,血浆半衰期较长,约为21-28
天
3、青蒿素类药物
❖ 常用于治疗抗药性恶性疟 ❖ 作用迅速,代谢也快,复燃率较高 ❖ 单方:蒿甲醚,青蒿琥酯和双氢青蒿素 ❖ 复方: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复方磷酸萘酚喹片(青蒿素+萘酚喹) 复方青蒿素片(青蒿素+哌喹 )
(1)蒿甲醚(artemether) ❖ 脂溶性,常用肌肉注射 ❖ 使用简便,但保存要求高(2-10℃) (2)青蒿琥酯(artesunate) ❖水溶性,常用静脉注射 ❖ 使用要求高(临用前稀释),但保持简便(常 温保存)
以村为单位进行全民服药。
六、疟疾的预防
要控制和预防疟疾,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 卫生工作方针。
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吸入疟疾病的血, 再叮咬健康的人时,就会把它唾液中的疟原虫 带进健康人的血液,使健康人发病。因此,防 止疟疾要抓住积极治疗传染源(病人),彻底 灭按蚊和搞好个人防护这三个基本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消除疟疾工作面临挑战
消除疟疾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个较大的问题,即输 入性恶性疟病例逐年增多,每年都有较多死亡病 例。2011年全国28个省份共报告1398例恶性疟, 较2010年上升了19.8%,其中有1366例为境外输 入。1366例输入恶性疟中,有1111例分布在26个 非恶性疟流行省份。非流行省2011年输入恶性疟 较2010年的745例上升了49.13%;疟疾死亡30例, 是2010年的2倍。输入性疟疾疫情不但严重威胁 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也 对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带来挑战。
经过细胞内3~5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进入红细胞的裂 殖子在红细胞内不再进行无性分裂,而逐渐发育成为雌或 雄配子体。配子体在人体内可生存2~3个月,此期间如被 雌性按蚊吸入胃内,则在蚊体内进行有性增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病原学
疟原虫的发育过程分两个阶段,即在人体 内进行无性增殖(裂体增殖)和在蚊体内进行 有性增殖与孢子增殖。四种疟原虫的生活 史基本相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两个时期, 即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和寄生于 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
பைடு நூலக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
1、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stage)当受染的雌性 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循环, 约半小时全部侵入肝细胞,速发型子孢子即进行裂体增殖, 迟发型子孢子则进入休眠状态。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的疟 原虫,经过5~40天发育成熟,胀破肝细胞逸出成千上万 的裂殖子(merozoite)进入血流。进入血流的裂殖子部 分被吞噬细胞吞噬杀灭,部分侵入红细胞并在其内发育增 殖,称为红细胞内期。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休眠后,在肝细 胞内增殖,释放裂殖子入血,即造成疟疾的复发。恶性疟 疾无复发,是由于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无休眠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
2、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 stage)裂殖子侵入红细胞 内,初期似戒指状,红色的核点,兰色环状的胞浆,称为 环状体即小滋养体。环状体发育长大,胞浆可伸出不规则 的伪足,以摄噬血红蛋白,此为阿米巴滋养体或大滋养体。 未被利用的血红蛋白分解成正铁血红素颗粒蓄积在原浆内 呈棕褐色,称为疟色素(malaria pigment)。大滋养体 继续发育,其核与原浆进行分裂,形成裂殖体 (schizont)。原虫种的不同裂殖体中裂殖子的数目也不 一样,成熟后裂殖子数一般间日疟为12~24个,恶性疟 为18~36个,三日疟和卵形疟为6~12个。成熟的裂殖体 破裂,裂殖子逸出,一部分再侵入正常红细胞,一部分被 吞噬细胞吞噬。释出的疟色素也被吞噬。
2011年全国报告疟疾病例4158例 境外输入性疟疾呈上升趋势 我国以间日疟较常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我国疟疾的防控形势
我国曾是疟疾流行严重的国家,经过多年 的防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我国政 府于2010年启动了中国消除疟疾行动,提 出2020年实现全国消除疟疾的目标。自 2010年我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以来,全国 疫情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2011年全国报 告疟疾病例4158例,较2010年的7433例下 降了44.0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病原学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
间日疟原虫(P.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P.ovale)。
我国以前二种为常见,三日疟原虫多见于受血 病人,卵形疟仅发现几例。各种脊椎动物(主 要是禽类、鼠和猴猿类)的疟原虫有100多种, 仅灵长类的疟原虫偶可感染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疟疾的流行趋势
(一)当前全球疟疾疫情形势
疟疾几乎已经在城市和城镇内绝迹的,但仍然流 行于许多农村地区。
全球109个国家有疟疾流行,撒哈拉以南非洲是 疟疾传播最严重的地区。在非洲之外的国家,疟 疾感染率一般低于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疟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 病之一
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 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 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 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 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 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
全球约33亿人口受到疟疾威胁,每年约有5亿人 感染疟疾,其中有100万人因此死亡。在非洲, 每30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疟疾的流行趋势
(二)当前我国疟疾疫情形势
全国疟疾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省疫情发展 趋势不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输入性疟疾防治管理的难点
我国赴非洲、东南亚等高疟区劳务输出、商务、 旅游、学习、维和等出入境人员数量大量增加, 给输入性疟疾防治管理带来更大挑战。出境人员 普遍缺乏疟疾自我防护知识和主动求诊的意识, 不少患者因此错过最佳就医时机,贻误病情,甚 至因此丧失抢救的最佳时机而导致死亡。我国非 疟区、低疟区等很多地区的临床医师普遍缺乏恶 性疟诊治经验及技能,也缺乏特效救治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