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历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或促农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历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或促农措施)
●知识梳理
▲经济政策:
1、春秋:(略)。
2、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3、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4、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文帝、景帝继续实行。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5、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
6、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
7、南北朝:刘宋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
8、唐朝:唐太宗“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即民本思想)。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唐玄宗前期重视农业生产。
9、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的交流。
10、金:金世宗推行一些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利用黄河故道屯田;减免受荒地区的租税。
11、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
12、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同时实行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禁止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认识
1、以农立国思想的原因分析:①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统治地位。②农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③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④农业有利于稳定人员,保证兵源,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
2、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在战国时期对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确立起了积极作用。③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的闭塞状态,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特别是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重农抑商政策就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成为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④历史表明,农工商皆“本”,国家才会富强。
3、纵观历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4、历代经济政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则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5、历代经济政策,从动机上看是为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和国家利益,因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1)原因
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者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主要部门,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统治者的阶级地位是剥削压迫农民,重视农业有利于扩大经济利益。因此,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2)表现
①初期
战国兴修都江堰和郑国渠,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水源,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推动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②中期
唐初统治者注重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时间得到了保证,赋役负担减轻。唐中期推行两税法,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兴修水利工程,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分别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农田的水源供给、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③后期
一条鞭法中的“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1669年实行“更名田”,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这样,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引进农作物和推广种棉,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设立关卡、征收重税和闭关锁国,抑制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规律认识】重农抑商具体表现为:①第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强化本末意识。
②第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③第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便于纳税和征役。
④第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如:西汉商人的算赋加倍;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如:西汉推行的盐铁官营;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
3)、影响
①积极(主要在前中期)
巩固政权,促进经济发展,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如战国时期秦国实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势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主要在后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统治者依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