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梨黄粉蚜防治关键技术
【梨树病虫害防治】梨树如何防治梨黄粉蚜?附图片

【梨树病虫害防治】梨树如何防治梨黄粉蚜?附图片
梨黄粉蚜又叫黄粉虫,在我国北方梨产区发生普遍,以下耕种帮就介绍梨黄粉蚜对梨树的危害、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供网友们参考。
一、梨黄粉蚜对梨树的危害梨黄粉蚜主要危害梨树果实、枝干和果台枝等,叶片很少受害,以成虫、若虫危害。
受到梨黄粉蚜危害的梨果产生黄斑并稍下陷,黄斑周缘产生褐色晕圈,最后变为褐色斑,造成果实腐烂。
梨黄粉蚜喜欢在果实萼洼处危害,成虫、卵常堆集一处,似黄色粉末,因此得名黄粉虫。
梨果受梨黄粉蚜危害严重时自萼洼处褐变腐烂。
二、梨黄粉蚜生活习性梨黄粉蚜每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翘皮下越冬。
此虫多在避光的隐蔽处为害,成虫发育成熟后即产卵,卵往往在虫身体周围堆集,将成虫覆盖。
卵孵化后,幼虫爬行扩散,转至果实上为害。
实行果实套袋的果园,袋内果实很易发生黄粉虫,因袋内避光,加之有潮湿环境,幼虫从果柄上的袋口处潜入,则很难用药防治,易造成危害。
三、梨黄粉蚜防治方法1、在冬、春季刮树皮和翘皮消灭越冬虫卵,也可在梨树萌动前,喷99%机油乳剂100倍液杀灭越冬虫卵。
2、在害虫转果危害期喷施药剂进行防治,药剂可用10%烟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2000~2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
3、在梨果套袋时要使用防虫药袋,并于套袋前喷一次杀虫剂。
如您有更好的建议和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套袋梨园春季要重视梨黄粉蚜的防治

果 园可 增加 1 2次药 , 控 制其 危 害 。防治 药 ~ 可
剂 可选择 风驰 ( . 42 %高 氯 ・ 甲维盐 )瑞功 (%功 、 5 夫 ) 劲风扫 (0 、 1%高效 氯氰菊 酯 ) 。 等
5 食 心 虫 类
主要 包括桃 小食 心虫 、梨 小食心 虫和苹 小
6 苹小卷叶蛾
锐 驰 ( %高氯 ・ 5 甲维 盐 ) 终灭 ( . 、 82 %虫 酰肼 ・ 甲 维盐 ) 金维 特安 (O灭 多威+ %功夫 ) 。 、 2 5 等
・
44・
烟 果 0 - ( 1) 台 树21 2 总1 0 0
袋为 害 。入袋 后 的梨黄 粉蚜 首先 为害 梨果 柄及 果肩 , 入 7月 被害 梨果 开 始脱 落 , 进 8月 中旬落 袋 果 占 3 %~ 0 到采 收 期严 重 的可 达 6 %~ O 4 %, 0 8 %。 0 而不 套袋 的梨 果黄 粉蚜 主要 为 害萼洼 , 为 害高 峰期 在 7月下 旬至 8月 中旬 ,为 害率 一般 在4 %以下 。该 虫 喜干 , 大旱 年份 发生 严 重 。黄 粉 蚜 近距离 靠人 工传 播 ,远距 离靠 苗 木和 梨果 调运传 播 。
1年 发 生 3 4代 , ~ 越冬 代 、 l代 、 2代 第 第 成 虫 的发 生盛期 分别 在 6月 中旬 、 下旬至 8 7月 月 上旬和 9 月上旬 , 成虫发生盛期 向后推 7 1 ~ 0d
是 卵孵化 盛期 , 为药剂 防治适 期 。药 剂可选 择 :
食 心 虫 。桃 小食 心虫 1年 发生 l 2代 , 防 治 ~ 在
~
-
1 发 生规 律
梨 黄粉蚜 属 同翅 目, 瘤蚜科 。 根 该虫 为多 型 性蚜 虫 , 干母 、 通型 、 有 普 性母和 有性型 4种 。 干 母 、 通型 、 母均 为雌性 , 普 性 行孤雌 卵生 。 梨 黄 粉蚜 在 我 国梨 区 1年 发 生 6 l ~ 0代 , 以卵在 枝干 、 老翘皮下 、 台缝 、 果 树皮裂 缝 、 锯 剪 口周 围或枝干 上 的残 附物 内越 冬 ,越 冬 卵于春 季 3月下 旬至 4月初梨 花开 时孵化 ,孵 化 的若 虫 仍在 越冬 处 的嫩 皮 下吸 食 汁液 而不 爬 出 , 长 大后 以孤雌 卵生 的方式 繁殖后代 , 5月 中、 到 下 旬, 由越冬 场所转 移到花梗 附近 的果实 鳞片下 、 高峰 。 防治药 物的选 择 : 在苹果 黄蚜 和瘤蚜发 生 严重 的果 园 , 应选 用 卓 冠 (0 7 %吡虫 啉 ) 或标 冠
梨黄粉虫综合防治技术

梨黄粉虫综合防治技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梨黄粉虫是梨树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虫害,给梨树生长和品质造成了很大影响。
为了达到保证果实品质和产量的目标,必须采取专门的综合防治技术来进行防治。
一、梨黄粉虫的症状1.梨树叶片上出现蜡粉状泡斑,并逐渐扩大。
2.叶片表面出现沉降,卷曲,变形等现象。
3.果实出现痘状斑点,造成果实质量下降。
二、梨黄粉虫综合防治技术1.生物防治梨黄粉虫的卵依附于树枝上,可以用授粉虫、赤眼蜂等寄生昆虫等进行生物防治。
2.物理防治利用超低容量喷雾器等设备对梨树进行规范施药,喷药时间为清晨或傍晚。
同时,在梨树成长的季节里,进行修剪,将侵染病虫害的枝条及害虫卵四节去除。
3.化学防治在施用农药时,应遵循药剂种类多样化,轮换使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同时,要对农药进行货源备案;在使用期间要规范化,按照农药说明进行施药,保证农药的有效成分达标。
4. 套袋在果树生长的季节里,可以使用特定的果袋在果实上进行包裹,避免粘附虫害对果实的侵扰。
5.排水治理保证果树生长区域的排水畅通,是保证果树生长的关键之一。
在生长期间,避免水分积累及水灌溉过量,以防引起果实产生不良现象。
三、注意事项1.防治过程中应注意规范施药,使用农药必须要在施药员持有农药使用证的情况下进行。
2.要遵循当地环保部门发布的关于限制农药和施药时间的政策。
3.避免过度施肥,以免对梨树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综合防治是一种科学的果树防治方式,它的方法多种多样,操作起来不难,但仍需要掌握防治技术,并在实践中为果树科技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到了关于梨黄粉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相关知识,我们应当积极采取综合措施,保障果树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并切实提高果实产量和质量。
套袋梨果黄粉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 1 ] 阴启忠 , 张勇, 宫永铭. 山东省苹果绵蚜发生现状及 防治对策[ J ] . 山东农业科学 , 2 0 0 6 , ( 1 ) . 5 6 — 5 7 . [ 2 ] 赵雪晴 , 龚声信 , 赵高慧等. 几种杀虫剂对苹果绵蚜 的药效试验[ J ] . 中国植保导刊 。 2 0 0 6 , 2 6 ( 2 ) : 3 4 — 3 5 . [ 3 ] 李卫东 , 杨树 春, 石红霞等. 苹果绵蚜 的发生与综合 防治[ M ] . 北京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0 0 3 .
宗殿龙 ( 山东省东 阿县林业局, 2 5 2 2 0 0 )
危害轻者可用手持灭蚊器或大号医用注射器重点对纸袋口处喷药进行防治危害严重者要全园摘袋喷药防治可选用48毒死蜱乳剂1500倍加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进行混合喷雾每隔lo一15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叶
果
树
第4 5
性 较好 , 持 效性不 如阿维 菌素 和毒死 蜱混用 明显 ; 1 . 8 % 阿维菌 素乳 油 4 0 0 0倍 液 药后 1 ~1 5天 的防效
f 4 1 农、 l 昆虫学. 西北 农 大 学 主 编 [ A] . 农、 I 出 版社 , 1 9 9 1 .
套 袋 梨 果 黄 粉 蚜 的发 生 规律 及 防治 措 施
梨果 套袋是改 善梨果 外 观品质 、 减少病 虫害 和降低农药 残 留的主要 技术措 施 。若 果实套袋 前病 虫
浸 湿约 1 / 3 。套 袋后封 严扎 紧袋 口, 要扎 到袋 口以上 的梨柄 处 , 至 少扎 3圈 , 防止黄 粉蚜 钻人 袋 中。⑤ 套 袋后定期 摘袋检 查 , 发 现有 黄粉蚜 人袋要 及时进行 防治 。危害轻 者可 用手持 灭蚊 器或大 号医用 注射 器重点对 纸袋 口处 喷药进 行 防治 , 危 害严 重 者要 全 园摘 袋 喷药 防 治 , 可选 用 4 8 % 毒 死蜱 乳 剂 1 5 0 0倍 加8 0 %敌敌畏 乳剂 1 5 0 0倍液 进行 混合喷雾 , 每隔 1
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方法

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方法梨黄粉蚜虫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它对梨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方法,帮助果农减少损失。
一、预防措施1. 选择健康的苗木:在梨树栽种前,应选择健康的、无病虫害的苗木,以提高梨树的抗虫能力。
2. 清除过冬病虫害:在冬季,要及时清除梨树周围的枯叶、枯枝和落果等,以减少梨黄粉蚜虫的过冬数量。
3. 次年修剪:在春季,要对梨树进行适当的修剪,促进树势旺盛和萌芽均匀,增加梨树的抗虫防御能力。
二、生物防治方法1. 引入天敌:可以引入一些对梨黄粉蚜虫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如瓢虫、寄蝇、金龟子等,帮助控制梨黄粉蚜虫的数量。
2. 施用微生物制剂: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微生物制剂,如包袋菌、酵母菌等,喷洒在梨树上,对梨黄粉蚜虫有一定的驱避和杀灭作用。
1. 喷洒杀虫剂:在果实有害期或虫口密集期,可以使用一些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如氯氰菊酯、多菌灵等,喷洒在梨树叶面上,对梨黄粉蚜虫进行防治。
2. 按时喷洒:在春季和夏季是梨黄粉蚜虫繁殖和发生的高峰期,果农应按时按季进行喷洒,确保药剂的喷洒效果。
3. 轮换药剂:由于梨黄粉蚜虫易发生抗药性,果农可在使用一种杀虫剂一段时间后,轮换使用其他杀虫剂,以避免梨黄粉蚜虫产生抗药性。
四、农业措施1. 疏果和修剪:及时进行适量的疏果和修剪,保持梨树的通风透光,减少梨黄粉蚜虫繁殖的适宜环境。
2.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梨园地面干燥整洁,定期清除杂草,减少梨黄粉蚜虫的藏匿地和滋生条件。
3. 种植抗虫品种:选择一些梨黄粉蚜虫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栽种,以减少梨黄粉蚜虫的发生。
套袋梨果黄粉蚜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树 冠大 小 以及 结果 多少 而 定 ,一 般 株施 腐 熟 人粪 尿
6 0 ~ 8 0 , 或 硫酸 铵 1 . 5 , 或尿素 0 . 5 ~l 。
繁殖 一 代若 虫都 要 逐 步 向树 冠外 部扩 散 。从 6月中
下旬 开7月上
环状 沟 , 沟深 2 0 - 3 0 c m; 撒施 为将 肥料 均匀 地撒 于树
冠下 , 并翻深 2 0 c m。
长O . 2 - 0 . 3 mm, 淡黄色 。若 虫 与成虫相 似 , 仅是虫 体
较小, 呈 淡黄色 。
2 发生 规律 梨黄 粉蚜 在我 县 1 年 发生 8 - 1 0代 ,主要危 害梨
大 的经济 损 失 。为 此 , 我 们在 县林 业 局果 树基 地及周
河 北 果树 HE B E I F R U I T S 2 0 1 3 ( 6 )
嗣
家肥 计算 , 一般盛 果期 果 园 6 6 7 m 施2 0 0 0 ~ 3 0 0 0 k g
有机 肥 。施用 方法 以沟 施或撒 施 为主 , 施肥 部位 在树 冠 投 影 范 围 内。沟 施 为挖 放 射状 沟 或 在 树 冠外 围挖
梨 果套 袋是 改善梨 果 外观 品质 、 减 少病 虫害和 降
低农 药残 留的主 要技 术措 施 , 随 着该 技术 的推 广 , 梨
果套袋 逐年 增多 。但 由于 套袋 前 防治不 到位 、 套袋 操 作不 当 ,以及 套袋 改变 了果 实表 面 的微环 境 , 套 袋后 易诱 发梨 黄粉蚜 等 害虫 的发 生 , 而 入 袋 的黄 粉蚜 由于 受 到纸袋 的保 护 , 用药 剂进 行 防 治很难 奏效 , 从而 引 起 梨 园大 量落 果 , 个别 果 园甚 至绝 产 , 给 生产造 成 巨
套袋酥梨黄粉虫的发生与防治

繁殖与传播途径
繁殖
黄粉虫一年可繁殖多代,且繁殖能力极强。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气流、风、雨水等自然因素进行传播。
03
套袋酥梨黄粉虫的防 治方法
农业防治
合理规划果园
选择远离有害场所,如化工厂、造纸厂等,以减 少环境污染。
加强果园管理
及时清理果园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保持树体清 洁,减少虫害的发生。
合理施肥
黄粉虫主要侵害套袋 酥梨的果实,以果实 表面和袋内壁为主要 栖息地。
黄粉虫喜温暖、干燥 的环境,因此常在夏 季和秋季发生。
发生原因分析
气候因素
夏季和秋季的气候条件适合黄 粉虫的生长和繁殖。
果园环境
果园内湿度较高、通风不良、光照 不足等条件有利于黄粉虫的发生。
果实质量
果实成熟度不够、果皮较薄、糖分 含量高等因素也会增加黄粉虫的发 生率。
虫体结构
黄粉虫具有头、胸、腹三 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 胸部有三对腿。
翅膀
黄粉虫有一对翅膀,但一 般不飞行。
生活习性
食物偏好
黄粉虫主要取食梨树的芽、叶、 果实,以及花和根部的汁液。
活动规律
黄粉虫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下活 动频繁,尤其在套袋酥梨树上, 由于袋内湿度大、温度高,黄粉
虫更容易繁殖。
越冬
黄粉虫以卵在树皮下或树枝上越 冬。
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减少虫害的发 生。
物理防治
人工捕捉
在黄粉虫大量发生的果园,可以进行人工捕捉,以减少虫害的数 量。
粘虫板
使用粘虫板可以有效地粘住黄粉虫,减少其繁殖和危害。
果实套袋
在果实成熟前进行套袋,可以有效地防止黄粉虫对果实造成危害。
生物防治
套袋酥梨黄粉虫发生与防治

套袋酥梨黄粉虫发生与防治1、生活习性黄粉虫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翘皮下或枝干上越冬。
翌春梨开花期卵孵化为干母,若虫于翘皮下嫩皮处刺吸汁液,羽化后繁殖,在肖县6月下旬开始向果上转移,7月上、中旬危害加重,虫先顺着果柄堆积在袋口,寻找间隙,进入袋内。
入袋后先在果肩部吸食梨果,进而移动到梨萼洼处群集危害,使梨果萼部变黑腐烂,最后整个果实烂掉。
梨黄粉虫喜欢荫蔽环境,其发生数量与5、6、7月份降雨有关,雨量大或持续降雨不利其发生,温暖干燥对其发生有利。
2、大发生的原因2.1果园冬春管理较差黄粉虫以卵在树上越冬,萌芽前,在既不清园又不喷药(索利巴尔等铲除剂)的情况下,黄粉虫入袋量大,果实受害率可达18%-54%。
2.2纸袋质量不好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纸袋,有的质量不好,经风吹、日晒、雨打后容易破裂,便于黄粉虫侵入;有的为缝纫机缝制的,针眼稀,黄粉虫可钻进袋中;有的未经药物处理,黄粉虫入袋时未受到触杀。
2.3套袋时扎口不严据1996年调查,黄粉虫大多数是从袋口进入,在果肩部(入口处)为害,扎口松时,黄粉虫人袋为害果率可高达54%。
2.4套袋前防治不当我地酥梨套袋的最佳时间是5月15日一6月5日,部分果农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不管天气如何,不管套袋时间多长,喷一次药了事,防治不彻底,从而导致黄粉虫为害。
有的喷药后不及时套袋,套袋时药效期已过(一般喷药后残效期仅10d),给黄粉虫重新为害的机会,有时喷药后降雨过多,药效期变短,如不及时补喷,也会影响防治效果。
2.5酥梨套袋更适合黄粉虫繁衍黄粉虫成虫喜欢在背阴处栖息取食,若虫有背光性。
黄粉虫入袋后,有适宜的繁衍条件,如果防治不当,必然为害猖撅。
3、防治3.1清理果园降低虫口基数在梨树落叶后,至发芽前刮除粗、老翘皮,并清除树上残附物,集中烧毁。
3.2选择好袋,改善扎口技术最好选择韧性强、透气性好的胶封纸袋,选择机缝的纸袋时,要选针眼密的。
纸袋质量好,可使黄粉虫为害率降为0。
套袋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

套袋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郑晓霞;贾丽;张婧;朱学亮【期刊名称】《落叶果树》【年(卷),期】2016(048)001【总页数】2页(P55-56)【作者】郑晓霞;贾丽;张婧;朱学亮【作者单位】山东省齐河县华店镇林业站,山东齐河251110;齐河县林业局;齐河县林业局;德州市林业局【正文语种】中文套袋有效改善了梨果的外观品质,降低了农药残留,也隔离了部分害虫对果实的直接危害,但同时也为个体小的梨黄粉蚜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2013年齐河县梨果受黄粉蚜的危害率达到40%。
笔者在齐河县殷屯梨园、锦绣千村梨园进行该虫的防治试验,选择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时期、不同用药量进行防治,探索了套袋梨果的黄粉蚜防治技术。
梨黄粉蚜又叫梨黄粉虫,食性单一,只危害梨果,群集于果肩、果柄及萼洼处危害,严重时整个果面呈黄粉状。
该虫喜温暖干燥、喜阴忌光,成虫活动能力差,因果袋恰好为其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故套袋梨果受害严重。
调查发现,梨黄粉蚜在齐河县1年发生6~9代,以卵在翘皮裂缝、果台残橛、秋梢芽旁、剪锯口周围或枝干残附物上越冬。
越冬卵于3月中下旬开始孵化成若虫,开花期达孵化高峰;4月中下旬羽化的成虫开始产卵;5月下旬翘皮裂缝、果台残橛的成虫开始爬至残存的芽鳞片处、未脱落的花序基部危害;6月上旬爬入袋内危害,麦收前后达到入袋高峰,果柄及果肩部位首先受害,7月受害果开始脱落。
黄粉蚜危害不套袋梨果主要集中于萼洼处,雨季受风雨影响危害较轻。
①品种。
梨不同品种受黄粉蚜危害程度有差异,水晶梨、华山梨、德玉梨等受害较重,圆黄梨、爱宕梨、黄金梨等受害较轻。
②气候。
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的年份,虫口增长受到抑制,危害轻,干燥少雨的年做好清园工作,休眠季适当疏剪果台,细致刮除老翘皮,剪除虫卵枝或残桩等残附物,连同落地袋一块集中销毁,消灭越冬虫卵。
选用质量合格的纸袋,将袋口和果柄处包严扎紧,最好扎3圈以上,减少黄粉蚜的入袋数量。
生长季加强管理,干旱时及时灌水,加强夏季修剪,保持梨园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梨如何防治黄粉蚜?有什么危害

梨如何防治黄粉蚜?有什么危害梨在种植进程中容易产生病虫害,黄粉蚜就是很常见的一种,它会危害到梨树果实、枝干、果苔枝等,这种病害会造成果实腐烂,果农也会有一定的缺失,那要如何进行防治呢?有哪些危害?下面小编就来告知大家!一、梨如何防治黄粉蚜?1、化学防治(1)做好袋前袋后施药。
套袋前施一次药特别重要,可杀死树上及部分已经上果的害虫,着落危害率,可上午施药下午套袋,施药后要保证2~3天无雨天内套完袋,否则需重新施药。
由于黄粉蚜世代重叠严重,繁育速度快,袋后间隔10~15天连续用药防治3~4次,直到采收前20天停药。
(2)做到轮换用药。
防治蚜虫不能单一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以免产生抗药性,加重危害。
可挑选50%吡蚜酮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0.2%苦参碱水剂3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倍液,3%啶虫脒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
2、农业措施(1)搞好清园,着落虫口基数梨树落叶后至发芽前彻底刮除粗、老翘皮,排除树皮下缝隙内的越冬害虫,并清除树上树下病虫枯枝,带出园外集中烧毁。
同时用10%吡虫啉或50%吡蚜酮10倍液在距地面10厘米处涂干(涂干要先刮除粗皮至白绿相间处),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源。
开春后,发芽前,3月上中旬喷3~5°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着落虫口基数。
(2)加强栽培管理,破坏虫口生存环境一是搞好冬、春、夏修剪。
①冬季梨树进入休眠期,做好树势低改,疏除内堂过细过密枝条,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树形,调剂树冠结构,调解枝条质量及数量,增进透风透光。
修剪高度控制在2.5米可操纵范畴内,保持树冠不荫蔽,以利透风透光,坚持硬朗、稳固的中庸树势,使盛果期延长。
②春季对树势较旺的植株,要控制旺长,多疏除、少短截,去直立枝留斜生枝,多留花芽,以果压树势,使其趋向于中庸树势;对树势较弱的植株,采取较重的修剪方法,中截强枝,疏去弱枝。
③夏季修剪要剪去竞争、徒长、直立新梢,促发侧梢和副梢,紧缩顶端优势改进树体结构,并及时对侧梢和副梢的嫩枝部分进行修剪,留20厘米长,等第二次梢萌发后再剪留20厘米,幼树可用手指掐去枝头,使梨树枝条充实,枝条充分木质化,利于叶片早熟增大,加强果树光合作用,调剂枝条培养结果枝组,增进来年成花结果,增强树体抵抗严寒能力;对封行,树枝交叉过密荫蔽梨园,应加重修剪,并及时间伐,做到行头通行尾,行行相通,便于农事操作,创造不利于虫口生存环境。
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方法

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方法梨黄粉蚜虫是梨树上常见的害虫,它会大量吸食梨树的汁液,导致梨树叶片黄化、卷曲、失去光泽,并最终影响果实的生长和品质。
及时有效地防治梨黄粉蚜虫对于保护梨树生长和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梨黄粉蚜虫防治方法,希望对广大果农朋友有所帮助。
一、生物防治法1. 天敌调控:梨黄粉蚜虫的天敌主要有瓢虫、瓢虫幼虫、蚜虫终幼虫、寄生性蜂等,可以通过放养这些天敌来控制梨黄粉蚜虫的数量。
果农可以在梨树上放养一些瓢虫来捕食梨黄粉蚜虫,或者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这些天敌的生存环境,帮助它们形成天敌与害虫的生态平衡。
2. 发酵液喷洒:果农可以利用蚜虫繁殖期的特点,针对梨黄粉蚜虫的生活习性,制作发酵液并在梨树上喷洒,以达到减轻梨黄粉蚜虫危害的效果。
发酵液所含物质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杀虫作用,对梨黄粉蚜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二、物理防治法1. 高压水冲洗:在梨黄粉蚜虫爆发初期,果农可以利用高压水枪或水管,对梨树进行强力冲洗,将梨黄粉蚜虫冲落到地面上,以减少它们对梨树的危害。
这种物理防治方法不仅对梨黄粉蚜虫本身有杀伤作用,还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
2. 温度调节:梨黄粉蚜虫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高温和低温都会对其生长繁殖造成影响。
在梨黄粉蚜虫爆发期间,果农可以针对气温进行调节,通过增温或降温的方式来减少梨黄粉蚜虫的数量。
三、化学防治法1. 生物农药喷洒:果农可选用对梨黄粉蚜虫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进行喷洒。
比如可以选择低毒、高效的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生物农药来进行喷洒,以减轻梨黄粉蚜虫对梨树的危害。
2. 化学农药喷洒:在梨树受到梨黄粉蚜虫危害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果农可以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
但在使用化学农药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和用药浓度进行喷洒,并注意喷洒的时间、方式和剂量,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作物产生影响。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防治梨黄粉蚜虫有多种方法,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梨黄粉蚜的发生及其防治

梨黄粉蚜的发生及其防治
一、分布与危害在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发生,只危害梨属植物。
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梨果实萼洼处取食危害,也有在其他部位危害的。
受害果皮表面初期呈黄色稍陷的小斑,以后逐渐变成黑色,向四周扩大呈波状轮纹,常形成龟裂的大黑疤甚至落果。
二、发生规律梨黄粉蚜一般一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梨潜皮蛾危害的翘皮下和枝干上的残附物上越冬。
翌年梨树开花期卵开始孵化。
若虫在树皮下的嫩组织处取食树液、生长发育并产卵繁殖。
6月转移到果实萼洼、梗洼处,继而蔓延到果面等处,8月中旬果实接近成熟时危害最为严重。
8~9月出现有性蚜,雌雄交尾后转移到果台、树皮裂缝等处产卵越冬。
实行果实套袋的果园,因袋内避光、高湿,纸袋成了保护伞,幼虫从果柄的袋口处潜入,则很难受药,易造成危害,应引起套袋栽培者的注意。
三、防治措施(一)冬春季认真刮除老树皮和翘皮,清除树上残附物,以杀死过冬卵。
(二)春季梨树发芽前(3月中下旬)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卵,喷药要周到细致。
(三)鸭梨落花70%~80%时正是若虫孵化期,是防治的关键期,可喷一次2.5%的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进行防治。
(四)梨树套袋前和6月各喷一次8%的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或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
(五)套袋梨园选用优质不易破损的纸袋,在不损伤果柄的前提下把袋口扎严,防止黄粉蚜潜入袋内,也可选用防虫药袋或在袋口处夹药
棉。
梨黄粉蚜虫的防治,应高度重视

梨黄粉蚜虫的防治,应高度重视一、发生规律黄粉蚜虫俗称“黄粉虫”,以卵在树皮裂缝、果苔残缺、剪锯口、梨潜皮蛾幼虫为害的翘皮下或枝干上伤残处越冬,果苔裂缝内最多。
黄粉蚜虫1年发生8-10代,梨树开花时,卵孵化为干母,若蚜在翘皮下嫩皮处刺吸树液,5月上旬开始向果实转移,6月中下旬后,若蚜开始为害果实,7月份后多集中在果柄基部(套袋果)和萼洼处为害繁殖,8月中旬果实接近成熟时为害最为严重,8月-9月出现有性蚜进入粗皮缝内越冬。
5-6月每20天发生1代,7-9月每25天发生1代,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是为害果实的高峰期。
黄粉蚜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对其发生繁殖有利。
高温低湿和低温高湿均对其发生不利。
黄粉蚜虫转移到果树上以后,套袋果内阴暗的环境更适宜于其繁殖、栖息,6-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更是黄粉蚜虫大爆发的重要原因。
梨黄粉蚜在萼凹处危害症状梨黄粉蚜危害后果实形成黑疤二、为害症状被黄粉蚜虫为害部位变成龟裂的大黑疤,表层硬化,俗称“膏药顶”。
受害严重的果实,果肉组织逐渐液化、变臭和腐烂。
严重时果实表面一片黄粉或成堆似的一团黄粉,在有风或有雨的天气里,造成大量落果,尤其干旱的年份为害程度更为严重。
黄粉蚜危害症状三、防治措施1、化学防治是主要的防治方法。
1.1)发芽前喷雾95%的机油乳油1000倍液,杀灭越冬卵。
1.2)在梨芽萌动期,用29%或45%石硫合剂3-5波美度40-60倍液+80%五氯酚钠2000-3000倍液,对植干、翘皮、老皮、树缝、树杈、果苔裂缝等处均匀细致喷雾,可大量杀死黄粉蚜虫越冬卵,降低黄粉蚜虫基数。
1.3)套袋前、套袋后,可用70%吡虫啉3000倍液+80%烯啶·蚍蚜酮2500倍液+5%S――氰戎菊脂2000倍液+有机硅助剂或20%啶虫脒10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0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液+橙皮橘油喷雾防治,交替使用。
因黄粉蚜虫喜欢在套袋的袋口折叠缝内大量繁殖,所以应着重喷雾果袋口部位,10天-15天喷雾一次。
梨果套袋注意病虫防治

梨果套袋注意病虫防治梨果套袋可显著提高梨果质量,且避免了药剂与果实的直接接触,也就避免了幼果对药剂的吸收。
但梨果套袋在保护果实的同时也为喜荫的害虫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加重了少数害虫的危害。
套袋后易发生的虫害主要是黄粉虫、梨木虱、康氏粉蚧等。
黄粉虫也称黄粉蚜,属同翅目、瘤蚜科,最适宜于袋内阴湿环境繁殖和生活。
以若虫和成虫进入袋内,直接在扎口处为害肩部,被害处初呈褐色圆形或月牙形小斑点、随后腐烂,严重时造成落果;梨木虱属同翅目、梨虱科,可隔袋为害和入袋为害。
隔袋危害是梨木虱分沁的沾液从纸袋外渗入侵蚀果面,形成黑色或褐色斑点。
入袋危害则是用刺吸式口器刺进果实吸取汁液,被害处形成内圈深褐色,外圈浅揭色和大小不等的斑点。
据调查套袋梨园袋内黄粉虫等发生率第一年为0.2%,第2~3年为12%~14%,第4~6年为23%~24%,第7~8年为80%~90%,因此要逐年加强对这些害虫的防治。
套袋前喷药套袋前1~2天,细致周到地喷施一次杀菌杀虫剂;如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者说1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5%敌杀死2500倍液、10%蚜虱净2500~3000倍液防治轮纹病、锈病、黑斑病、黑星病、梨蝽象、梨木虱、黄粉蚜、康氏粉蚧等;喷药浓度不要过高或过多的农药混用;施药后、套袋前遇较大降雨或套袋间隔期拉得过长,对未套袋果再喷一次杀菌杀虫剂。
选用药袋选用专制的套果药袋、利用纸袋上的药剂来预防和杀灭病菌害虫;如无专制药袋,也可将自制的果袋放入上述杀菌剂和杀虫剂中浸泡,取出晒干后再进行套果。
注意套袋方法首先果袋大小要适宜,如单果300克以下品种可选用150~185克规格,400克左右的品种选用175~190克规格;其次果袋质地柔韧,通透性要好;套袋时先将纸袋撑开,果与袋壁保持一定距离,果不要紧贴果袋,以防梨木虱和蝽象在袋外危害,也可防风擦伤果面;扎袋时要扎平扎紧,防止虫从缝隙潜入;袋两底角朝下,以防袋中积水。
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方法

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方法梨黄粉蚜虫,属于蚜虫科昆虫,是梨树上的一种常见害虫。
这种害虫以其大量繁殖和吸食梨树的汁液而对梨树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叶片卷曲、发黄甚至枯萎,影响梨树的正常生长和果实的质量。
及时有效地防治梨黄粉蚜虫对于梨树的健康生长和果实的丰产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方法,希望对广大果农朋友有所帮助。
一、生物防治1. 天敌昆虫:一些昆虫,如瓢虫、瓦格特虫等,是梨黄粉蚜虫的天敌,它们能捕食梨黄粉蚜虫,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果农朋友可以通过人工引种这些天敌昆虫,帮助控制梨黄粉蚜虫的数量。
二、农业防治1. 清洗梨树:梨黄粉蚜虫喜欢隐藏在梨树的叶片和嫩枝之间,果农朋友可以定期用清水或清洁剂清洗梨树,将梨黄粉蚜虫冲洗掉,减少害虫数量。
2. 剪除虫源:一旦梨树上发现有梨黄粉蚜虫的存在,果农朋友可以及时将受害严重的叶片和嫩枝剪除,避免梨黄粉蚜虫的繁殖。
3. 喷洒农药:在梨树发生严重的梨黄粉蚜虫危害时,果农朋友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以控制梨黄粉蚜虫的数量。
但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注意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施药,以免对梨树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覆盖保护:在梨树成长的过程中,果农朋友可以在梨树底部设置覆盖物,如塑料布或者纱网等,避免梨黄粉蚜虫的侵害。
四、化学防治1. 化学诱导:一些化学物质,如植物提取物、化学合成诱导剂等,能够吸引梨黄粉蚜虫,并帮助果农朋友进行有效的防治。
对于梨黄粉蚜虫的防治,果农朋友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防治。
但无论采用何种防治方法,都应该注意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治,避免对梨树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希望通过果农朋友的共同努力,梨树能够远离梨黄粉蚜虫的侵害,健康生长,为果农朋友带来丰收的果实。
套袋酥梨黄粉虫发生与防治

套袋酥梨黄粉虫发生与防治1. 引言玉露酥梨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但其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酥梨黄粉虫的威胁。
酥梨黄粉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以玉露酥梨为食,给果树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保护酥梨果树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了解套袋酥梨黄粉虫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套袋酥梨黄粉虫的生活史和发生原因套袋酥梨黄粉虫是一种寄生于果实表面的昆虫。
其生活史可分为虫态、若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2.1 虫态阶段在虫态阶段,套袋酥梨黄粉虫成虫具有黄色的外壳,体长约为2-3毫米。
它们多在夏季繁殖,常聚集在果实的表面。
成虫寿命较短,大约只有2-3天。
2.2 若虫阶段成虫交配后,雌性酥梨黄粉虫会产下卵,并将其贴附在果实表面。
从卵中孵化出的幼虫称为若虫,它们体型较小,通常呈白色或黄色。
若虫主要以果实的汁液为食,会在果皮上形成一层白色的粉状物质。
2.3 蛹阶段若虫发育成熟后,会在果实的附着点上结成蛹。
蛹是静止的不动物体,处于发育和转化的准备阶段。
2.4 成虫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蛹变成成虫。
成虫从果实表面破裂而出,开始寻找其他果实作为食物源。
套袋酥梨黄粉虫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气温适宜:套袋酥梨黄粉虫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和繁殖;•果实受伤:果实受到机械损伤或虫害侵袭后,容易成为套袋酥梨黄粉虫的寄主;•树体弱化:林果树体亏弱或营养不良时,容易受到套袋酥梨黄粉虫的侵害。
3. 套袋酥梨黄粉虫的危害套袋酥梨黄粉虫对酥梨果树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造成果实质量下降套袋酥梨黄粉虫以果实为食,会导致果实受损并表现出凹凸不平的外观。
同时,它们还会分泌一种黏液,粘附在果实表面,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3.2 减少果实产量套袋酥梨黄粉虫在果实表面繁殖并取食,会造成果实的营养流失和减产。
严重的感染情况下,可能导致果实完全失去收获价值。
3.3 传播病害套袋酥梨黄粉虫在果实表面活动时,可能带来病菌的传播,增加果树罹患病害的风险。
梨树黄粉蚜的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梨树黄粉蚜的防治

梨树黄粉蚜的为害症状及发生规律梨树黄粉蚜的防治在梨树生长期间会出现黄粉蚜这样一种虫害,常常导致梨树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影响农户们的种植效益。
下面火爆农资网小编为大家详细总结了梨树黄粉蚜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解决该虫害问题。
梨树黄粉蚜的为害症状:梨树黄粉蚜又叫黄粉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为害梨的果实。
一般不套袋的黄粉蚜发生于果实萼洼处,套袋后主要为害果实梗洼处。
果实受害初期,为害处是黄色微凹陷的小斑,继续扩大变为褐色,并向小斑周围扩散蔓延腐烂。
成虫产卵集中成堆,卵粒较多附于体背呈一团黄粉,故名曰黄粉蚜。
梨树黄粉蚜的发生规律:黄粉蚜主要以卵在梨树枝干、翘皮、果苔鳞芽缝隙等处越冬。
翌年4月上旬梨树开花时越冬卵开始孵化为若虫,在翘皮下嫩皮处吸食汁液,变成成虫进行繁殖。
5月下旬,当温度上升到20℃后,果实膨大至2~3厘米时,梨黄粉蚜开始选择在隐蔽的内堂果为害,6月中旬后黄粉蚜开始大量进入套袋梨果为害,6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黄粉蚜为害高峰期,期间在果实上可繁殖3~4代,先后相继在果实的果柄、果凹、果肩、果臀、萼洼处依次扩散为害,潮湿或雨后腐烂,造成脱落。
果实上的虫体随果实采收而消亡,树上群体则继续繁殖,直至晚秋产卵越冬。
梨树黄粉蚜发生系荫蔽环境,其发生危害程度与当年5~7月降雨关系密切,雨量大或持续降雨则发生轻,干旱季节可引起该虫大面积暴发。
梨树黄粉蚜的防治对策:1.农业措施搞好清园,降低虫口基数梨树落叶后至发芽前彻底刮除粗、老翘皮,消除树皮下缝隙内的越冬害虫,并清除树上树下病虫枯枝,带出园外集中烧毁。
同时用10%吡虫啉或50%吡蚜酮10倍液在距地面10厘米处涂干(涂干要先刮除粗皮至白绿相间处),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源。
开春后,发芽前,3月上中旬喷3~5°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降低虫口基数。
加强栽培管理,破坏虫口生存环境一是搞好冬、春、夏修剪。
冬季梨树进入休眠期,做好树势低改,疏除内堂过细过密枝条,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树形,调整树冠结构,调节枝条质量及数量,促进通风透光。
套袋栽培梨黄粉蚜的防治[农广天地]
![套袋栽培梨黄粉蚜的防治[农广天地]](https://img.taocdn.com/s3/m/84d2ca8faf1ffc4fff47acca.png)
套袋栽培梨黄粉蚜的防治[农广天地]套袋栽培梨黄粉蚜的防治[农广天地]套袋栽培梨黄粉蚜的防治[农广天地]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农广天地]套袋栽培梨黄粉蚜的防治(20141020)随着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梨的套袋种植逐年增多,按照套袋规程操作,减少了病虫危害、增进了果实着色、提高了果皮光洁度和外观品质,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在套袋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发现了没有实施套防结合或套袋技术不规范,会造成套袋梨比不套袋梨遭受梨黄粉蚜的危害要重,损失更大。
梨黄粉蚜喜欢阴暗隐蔽的环境和温暖干燥的生活条件。
由于受到纸袋的保护,入袋的梨黄粉蚜很难再通过药剂来进行杀灭,因而给梨树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这梨黄粉蚜对套袋梨的危害特点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关知识:梨套袋后,外观可明显改善,商品性好,但套袋对梨的甜度有一定影响。
要想提高套袋梨的甜度,可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增施钾肥农家肥用量应为果量的2~3倍,改变过去斤果斤肥的做法,于采收后早秋施入。
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比例,保证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为1∶0.6∶1。
在施肥的同时,在早春和秋季干旱时注意浇水。
也可采用树盘覆盖和全园覆盖的方法保持土壤湿润。
叶面喷肥在果树生长后期结合喷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2~3次,采果后喷0.3%的尿素1~2次,保秋叶,恢复树势。
推迟采摘要适当推迟采摘,套袋梨采摘要在梨八成熟时进行,一般比不套袋的要推迟7~10天。
加强管理要改变树体结构,增强通风透光性,加强防病治虫,提高叶片功能。
疏果套袋技术还未广泛普及,优质商品果少,档次低。
实施推广梨套袋技术非常紧迫。
套袋栽培的具体技术措施如下:一、选择名优品种进行套袋栽培套袋栽培的品种,一定要选择名优品种,主要选择丰水梨、翠冠梨、中梨1号、新世纪等优质品种。
二、选择矮化密植果园进行套袋栽培梨园以亩栽110-330株的果园为主,树体高度保持在2.5米以内。
[专题]梨黄粉蚜防治技术初探
![[专题]梨黄粉蚜防治技术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a273f2f279563c1ec4da71c5.png)
[专题]梨黄粉蚜防治技术初探套袋丰水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山东省费县果业管理局徐明举丰水梨果实套袋是改善丰水梨外观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套袋后诱发了梨黄粉蚜大发生,给梨主产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此于2001,2004年对套袋丰水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田间调查,提出了梨黄粉蚜的综合防治技术。
1 梨黄粉蚜的发生规律梨黄粉蚜俗称黄粉虫,属同翅目,根瘤蚜科。
该虫为多型性蚜虫,有干母、普通型、性母和有性型4种。
干母、普通型、性母均为雌性,行孤雌卵生。
梨黄粉蚜一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残橛、树皮裂缝、剪锯口周围或枝干上的残附物内越冬。
梨果套袋后果台残橛处越冬的卵量明显地高于不套袋果园。
3月中旬卵开始孵化为干母若虫,果台残橛处越冬卵3月16日孵化率达3%,3月28日孵化率达28.6%;树皮缝内越冬卵3月20日孵化率达2%,3月28日孵化率达8.4%。
梨树开花期为卵孵化高峰期,4月8日卵孵化率达83.5%。
4月中旬羽化的成虫开始产卵,4月13日第1代卵占5%,4月22日达77.47%,以后卵、虫均有,世代重叠。
调查发现,5月中旬果台残橛处的成虫陆续出蛰转枝为害,5月下旬树皮缝的成虫出蛰转枝为害。
出蛰后的梨黄粉蚜不停地爬行,爬至未脱落的鳞片处、剪锯口周围、残存的花序基部等隐蔽处进行为害。
6月上旬陆续入袋为害梨果。
发生严重的梨园6月上旬入袋率达20%,6月中旬入袋率达58.8%,果台残橛有虫的高达82%,6月有一个明显的入袋小高峰,7月下,8月中又有一个入袋小高峰。
入袋后的梨黄粉蚜首先为害梨果柄及果肩,进入7月被害梨果开始脱落,8月中旬落袋果占30%,40%,采收期严重的可占60%,80%。
而裸果梨黄粉蚜主要为害萼洼,为害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害率一般在3%以下。
即梨果套袋后由于纸袋的遮阴条件,诱发梨黄粉蚜大发生,且整个生长季节均有梨黄粉蚜入袋为害。
2 加强黄粉蚜入袋前的防治,减少虫口密度0.8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即将越冬的黄粉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 发 生代 次 多 , 繁殖快 , 危 害重
黄 粉蚜 在 陕 西
关 中东部梨园 1 年发生 8  ̄ 1 0 代, 以卵在果台 、 树皮
裂缝 、 翘 皮 下 以及 树 上 的残 附 物 内越 冬 。3月 中旬 气 温回升 , 越 冬 卵 开 始 孵 化 为 干母 若 虫 , 栖 息 在 翘 皮 下 刺 吸枝 干 汁 液 , 花 开 时 孵 化 达 高 峰 。4月 上 旬
环境 , 梨大 面积 实 施 套袋 后 形 成 了非 常 适 宜 该 虫 繁 殖 的 环 境条 件 , 导 致 了近 年黄 粉 蚜 在 陕 西关 中 梨 区 发 生 逐 年 加 重 ,受 害 园 率 高 达 5 0 % ,虫 果 率 一 般 5 %~ 1 0 %, 严 重 的 可达 2 0 %以上 。受 害梨 果 或表 面 形 成 凹陷龟 裂 的大 黑 疤 或 提早 脱 落 , 几 乎 丧 失 商 品 价 值 。经过 几 年 的 田间 系统 调 查 和 防 治 技术 探究 ,
有稳定 的产量。
5 讨 论
雨后应及 时选 用多抗霉素 、 苯 醚 甲环唑 、 戊唑醇等
药剂治疗 ; 由 日灼 造 成 的 叶枯 , 要 在 干 旱 天 气 通 过 灌 水 来 预 防 日灼 的发 生 ; 对 肥 水 管 理 和 气 候 因 素造 成 的 叶枯 , 则要 在明确其原 因的前提下 , 有 针 对 性
很 难判 断是 由何 种 原 因 引起 的 。 比如 我 们 发 现一 些 苹 果树 叶 片表 现 出 类 似褐 斑 病 的 症 状 , 但 仔 细 观察 病 部并 没有 发 现 病 菌孢 子 盘 。 还有 , 2 0 1 3年 7月 中 旬 ,我 们 注 意 到 有 些 叶枯 症 状 多 从 叶缘 开始 表 现 , 到 后期 表现 叶缘 焦 枯 。通 过 观 察 , 排 除 了侵 染 性 病 害的可能 , 怀 疑 是 肥 水 管理 不 当再 加 上 温 湿度 和光 照 因 素 影 响而 导 致 的 。 综上, 要 做 好 叶部 病 害 的 防控 , 首 先 需 要 判 断 叶枯 是 由何 种 因素 造 成 的 。 不 同原 因引 起 的 叶枯 在
防治 方 法上 也 有 很 大 区别 。 如 三 唑类 药 剂 对 炭 疽菌
引 起 的 叶枯 防治 效 果 不好 , 可 以使 用保 护 剂在 连 阴
雨前预 防 , 在 连 阴 雨 后 及 时 选 用 甲基 硫 菌 灵 、 多菌 灵 等 药 剂 治疗 ; 由链 格 孢 菌 引起 的 叶 枯 , 甲基 硫 菌 灵、 多 菌 灵 以及 铜 制 剂 的 防治 效 果 则 较 差 , 在 连 阴
2 0 1 3 . 1 2
矗北园艺
病虫 防治
套袋梨黄粉蚜防治关键技术
刘 艾英 朱 江 雷新 乐
梨 黄 粉 蚜 又 叫 黄粉 虫 ,属 同翅 目根瘤 蚜 科 , 因 我 们 初 步 掌 握 了 该 虫 的 发 生 特 点 和 防 治 关 键
虫体附着黄粉而得名。 由于黄粉蚜喜欢背光干燥 的 技 术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残存 的花 序 基 部等 隐蔽 处 为 害 。 以后 每 隔 1 2 - 1 6天 就可繁殖 1 代, 而且随着气 温的增高 , 繁 殖 速 度 加
8 0 %炭 疽 福 美 7 0 0 ~ 8 0 0倍 液 , 或6 4 %杀 毒 矾 ( 恶 霜 锰锌 ) 1 0 0 0倍 液 等 。 注 意 ,三 唑 类 药 剂 对 苹 果 炭 疽 叶枯 病 无 效 。 另外 , 一 定 要 选 用正 规 企 业 生 产 销 售 的质 量 达 标 的药 剂 , 喷 药一 定 要 细 致 周 到 、 一枝不漏 , 特 别 要 注 意 喷 树 冠 内部 枝 干 ,应 保证 叶 片正 面和 背 面 , 以 及 果 实 上 都 能够 均 匀 着 药 。同 时 , 药 液 雾 化 程 度 越 高, 防 治 效 果越 好 。 4 ) 加强农业防治。 高 温干 旱 期 要 整 修好 灌 排 水 设施 , 以保 证 能够 及 时 灌 水 , 及 时排 除 积 水 。 密 闭园 要 加 强 夏 季 修剪 , 改 善 通 风 透光 条 件 。 病 害发 生 后 , 要 及 时 清 除 落 叶并 带 出园 外作 灭菌 处 理 , 同时 树 体 喷药 杀 菌 。 及 早 摘 除 病果 , 避 免 过 多 消 耗 树体 养 分 。 加 强 中耕 和 施 肥 管 理 , 提 高花芽质量 , 力 争 来 年 仍
一
2 7—
病虫 防治
蚕地国艺
2 0 1 3 . 1 2
快。 5月 中下旬 梨 套 袋 后 , 钻 入 袋 内繁 殖 为 害 , 在 袋 内可 繁殖 6 - 8 代, 种 群 数 量可 由一 两 头发 展 为 几 百
至几千头 , 严 重 者 整个 果 面 变 黑 , 布满 蚜 虫 。 钻 入 时
越 冬成 虫 羽化 产下 一代 卵 , 4月 下 旬 卵 孵 化 达 高 峰, 孵 化 的若 虫爬 至 未 脱 落 的鳞 片处 、 剪 锯 口周 围 、
刘艾英 , 朱 江, 雷新 乐 , 陕 西 省 渭 南 市植 保 植 检 站 ,
邮编 7 1 4 0 0 0。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1 1 —1 3
杀灭 即将 进 入越 冬 场 所 产 卵 的成 虫 。 搞好 清 园可 减 少 3 0 %- 5 0 %的 虫 口。 休 眠 期 彻底 清 扫 园 内枯 枝 、 落 叶、 杂草 、 病虫 残 体 、 废 弃物 , 以及树 上 的残 附 物 , 认 真 刮 除 老 翘 粗皮 , 刷 粗皮 裂 缝 , 结 合 修 剪 剪 除病 虫 枝条 , 并 将 所 有 杂物 带 出园 外集 中销 毁 。 2 . 2 抓 关键 期 防 治 一是花 序分离期 ( 也 是 越 冬
很 多原 因都 可 以引起 苹 果 树 叶 片枯 死 , 感 染 炭
疽 叶枯病是其中的一个原 因。 日灼也 能导致 叶枯 ,
造成伤害 , 从 而 导致 叶片 枯 死 。 还有 一 些 叶枯 症 状
这样效果才会明显。 尤其 是降雨后 , 空气通透性 好 , 紫外线 容易对 叶片 地采取一些 防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