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确定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十二五”期间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新材料产业作为当今科技和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产业发展具有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已成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提升企业、地区竞争力的源动力。我市材料产业资源广,加工能力比较强,发展新材料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明显优势。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有机高分子材料、高技术陶瓷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金属新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截止2010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已达1800多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五分之三,全市新材料领域的规模以上企业约560家,全市19家上市公司中有14家新材料企业。拥有新材料领域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3家(国家级3家),院士工作站15家。我市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与综合实力居省内领先,部分领域技术规模全国领先,在高技术陶瓷、化工新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领域,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生产总量,在全国都有重要影响。尤其依托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在国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2010年9月,中国材料领域最高学术机构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正式命名淄博为全国首个“新材料名都”。
尽管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我市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对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和要求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品技术水平不高。大部分新材料产品处于中低档次,很多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尚未突破。二是产业链条短。基础材料生产能力相对较强,材料应用和后续加工少,制品加工
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综合配套能力不强。三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新材料产品市场开拓工作相对落后,一些档次高、技术含量高的新材料产品不能及时推广和应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方式、调结构主线,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支撑,加强产学研联合,集中优势资源,突出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技术,拉长产业链,加快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园区建设,实现新材料产业的有效集聚,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加工体系,做大、做优、做强新材料产业。
(二)基本原则
市场化发展原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新材料产业的调节和推动作用,着力向深加工和下游产品发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优化,加快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高新化发展原则。立足自主创新,高起点的开发关键技术,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材料工业,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形成和巩固我市新材料产业的优势和特色。
集群化发展原则。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加快新材料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加快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进一步延伸完善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原则。用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使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际化发展原则。立足利用全球资源,引导外资投向,加强与国外企业集团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化水平。
(三)目标
研究开发一批新材料领域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拉长产业链,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协调加工体系;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实现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建立一批支撑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的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到“十二五”末,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新材料产业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水平总体上接近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新材料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成为全市竞争能力强、强势企业多、发展后劲大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5大类19种新材料,突破制约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拉长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新材料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
(一)化工及新型有机高分子新材料
全氟离子膜。重点加快推广东岳集团全氟离子膜应用,提高产业化水平。围绕盐化工、能源等产业,加快ETFE膜、PVF膜、PVDF中空纤维膜、锂电池用PVDF复合膜、溴化物等新型阻燃剂的发展。
氟硅材料。依托东岳集团,重点开展有机氟硅材料生产技术和有机氟硅精细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发展新型氟材料,研究开发汽车、电子和信息技术、医学等领域用高端含氟材料。重点加大氟硅材料的研发力度,以磺酸树脂规模化生产为基础,研究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催化剂;重点拉长6F含氟芳族高聚物系列高分子
工程材料和功能材料及其中间体的产业链,加快研发氟橡胶(FKM)、聚偏氟乙烯(PVDF)、聚全氟乙丙烯(FEP或F46)、四氟乙烯与乙烯共聚物(ETFE或F40)等含氟高端聚合物,形成氟硅产业链。
工程塑料。以清源集团、齐鲁塑编、蓝帆塑胶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聚碳酸酯、聚甲醛、聚酰胺、改性聚丙烯等通用工程塑料,进一步提升高质化性能,积极开发具有耐寒、耐热、阻燃等性能的ABS工程塑料,推进在电子电器、汽车、建材及包装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聚氨酯。依托蓝星东大、东大一诺威公司等企业,重点开发第四代新型MDI成套技术,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关键生产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快发展高性能聚氨酯材料下游产品,开发高附加值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汽车及高速列车等用高性能聚氨酯表面材料、水性聚氨酯树脂及绿色聚氨酯发泡剂和催化剂等产品。
新型化工助剂。大力发展新领域专用精细化学品,重点研究开发塑料、橡胶、纺织、造纸、制革鞣剂等轻工纺织助剂;高效阻油剂和处理剂、耐高温阻水剂和防砂固井剂等油田开采、选矿用化学品;研究开发用于石油加工和化工生产的新型高效催化剂,重点发展系列裂化催化剂、系列加氢处理催化剂及特种催化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以金达管业、齐鲁科力化工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及制品,满足冶金、电力、石油、纺织、造纸、食品、化工、机械、电气等产业领域的应用。
(二)陶瓷新材料。
依托中材高新、硅苑科技、淄博华创等骨干企业,以工程陶瓷应用制品研发为重点,研究开发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和电子陶瓷三大系列陶瓷新材料及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