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室内空间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室内空间的基本知识
————————————————————————————————作者:————————————————————————————————日期:
2
第二章室内空间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2-1 室内空间环境中的感知规律
2-2 室内空间的类型及特征
2—3 室内空间的处理
2—4 室内空间要素的组合
课程目的:熟悉室内空间环境中的感知规律,熟悉室内空间的类型及特征,掌握室内空间的处理和室内空间要素的组合方法。
课程重点:室内空间的类型及特征;室内空间的处理。
课程难点:室内空间的处理和室内空间要素的组合方法。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
第一节室内空间环境中的感知规律
一、室内空间的概念
室内空间是相对于自然空间而言的,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有序组织生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相对于室外空间的无限来说,室内空间是有限的。
抽象的空间要素点、线、面、体,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实体建筑中,表现为客观存在的限定要素。建筑就是由这些实在的限定要素:地面、顶棚、四壁围合成的空间,就像是一个个形状不同的空盒子.
建筑中表现为实体的空间限定要素呈四种形态:地面、柱与梁、墙面、顶棚。
地面是建筑空间限定的基础要素,它以存在的周界限定出一个空间的场。
柱与梁是建筑空间虚拟的限定要素。它们之间存在的场构成了通透的平面,可以限定出立体的虚空间。
墙面是建筑空间存在的限定要素。它以物质实体形态存在的面,在地面上分隔出两个场。
顶棚是建筑空间终极的限定要素。它以向下放射的场构成了建筑完整的防护和隐蔽性能,使建筑空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室内。
二、人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感知规律
空间的大小首先必须满足功能的要求,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来研究人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感知规律.感受是人对建筑艺术最初的审美层次,是通过环境气氛获得的。室内空间的效果影响着人们情感的控制与变化。
1.空间尺度
空间的尺度直接影响到人对空间的感受。在设计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握功能要求与精神感受方面的关系。当空间的尺度比人体尺度大很多倍时,就会给人带来超常的心理感受。
如:人民大会堂观众厅\圣索非亚大教堂空间尺度非常大,创造出高大、雄伟、庄严、神秘的气氛。
2.空间高度
空间的高度对人的影响很大,可从两方面加以分析:一是绝对高度,即以人为尺度,过低会使人感觉压抑,过高会使人感觉空旷、不亲切。另一方面是相对高度,即空间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
3
相对高度越小,顶与地面的吸引力越强。
3.空间的形状与感受
(1)高而窄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上的感觉,高而直的教堂就是利用它来形成宗教的神秘感。
(2)细而长的空间会使人产生向前的感觉,利用这种空间可以造成一种无限深远的气氛。颐和园的长廊就是这样的实例。低而宽的建筑空间会使人产生侧向广延的感觉。
(3)隆形空间具有向心、内聚而收敛的感觉.
北京天文馆的设计具有一种向心内聚的感觉。
(4)中央低四周高、圆形平面的空间具有离心扩散的感觉。
意大利某疗养中心,可以使人产生一种离心、扩散的感觉。
(5)当中高两旁低的空间具有沿纵轴内聚感。如北京展览馆中央大厅。
(6)当中低两旁高的空间具有沿纵轴外向的感觉。
(7)弯曲、弧形或环形的空间可产生一种导向感,诱导人们沿着弧形方向前进。
4.行为模式与人的感受
人的行为模式是将人在环境中的行为特性加以总结和概括得来的。
将人在环境中的主要行为、在各个空间的行走过程、逗留的空间分布用图形表现出来以使其模式化,也就是空间行为模式.
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的定位
人在空间中需要对自己进行合适的定位。这个位置的选择不仅与周围环境有关,而且与其他人的活动及心理素质有关。
(2)个人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是直接在每个人的周围的空间,通常是具有看不见的边界,在边界以内不允许“闯入者”进来。它可以随着人移动,它还具有灵活的收缩性.
人与人之间的密切程度就反映在个人空间的交叉和排斥上。
(3)领域性
“领域性”是从动物的行为研究中借用过来的,它是指动物的个体或群体常常生活在自然界的固定位置或区域,各自保持自己一定的生活领域,以减少对于生活环境的相互竞争,这是动物在生存进化中演化出来的行为特征。
人也具有“领域性”, 来自于人的动物本能,但与动物不同。因为“领域性”对人已不再具有生存竞争的意义,而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影响。
与“个人空间”所不同的是,“领域性" 并不表现为随着人的活动可移动的特点,它倾向于表现为一块个人可以提出某种要求承认的“不动产”,“闯入者”将遇到不快。
(4)人际距离
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大小取决于人们所在的社会集团(文化背景)和所处情况的不同而相异。人际距离的大小确定了双方的亲疏关系,而且这种距离是伴随着不同地区空间的改变和不同时代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
5.心理空间与人的感受
4
人对空间的感知是一个能动的行为过程。
对心理空间的认知可以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人的心理空间感知遵循整齐、对称、简单的“完形趋向率”,有秩序的力的整体构成(即心理空间)能够诱发人的丰富情感和欢愉心态。
心理空间作为一种虚幻的空间真切地表达了人的感受,反映了人类感知的规律。根据人的认知特点,心理空间可以分为实用功能型空间和气氛营造型空间。
三、室内空间设计应符合人的认知特点及规律
1.室内空间重点的处理
室内空间重点是整个空间的核心因素,是实用性发挥和最终风格形成的关键.在实际的设计中就必须依照这些具体规律,对各种不同的空间和部位作一些特别处理,以最终符合人的感知的特点,实现设计的效果和理念.
对其进行强调的具体方式有:一方面对其形状、大小、尺度进行调整,影响人对这一空间的感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人的行为模式,在室内设计中作一些引导,把人的视觉中心和行动趋势引向空间重点。
2.领域感的营造
公众空间的特点为“公”和“动”,私密空间具有“私”和“静”两大特点。
要注意使用影响感知的因素如形状、尺度等来营造合适的领域感。
3.弹性空间的利用
弹性空间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同一功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要求的变化.
通过调整空间的大小、尺度,形成不同效果,产生不同气氛,以影响人的心理感受。
4.空间性格的形成
空间性格是空间环境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反应的人格化。各种不同的装饰风格、组合方式给人带来的不同的印象感觉,我们称之为空间性格.
空间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间的造型设计,同时又受到空间功能、尺度、色彩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第二节室内空间的类型及特征
根据室内空间的形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固定空间和可变空间
1.固定空间
固定空间是在建造房屋时形成的,是由墙、顶、地围合而形成的,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功能明确,位置固定的空间所以可称为室内的主空间。如住宅中的厨房、卫生间。
在固定空间内用墙、隔断、家具、绿化、水体等把空间再次划分成不同的空间,就是可变空间,即次空间.
2.可变空间
可变空间是指空间在不同的时间或同一空间兼具不同的功能,可设计构思活泼,可采用多功能备用设计。如书房兼客房,客房兼储藏等。
二、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