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学案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2. 掌握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分类。

教学内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定义。

2. 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分类。

教学活动:1. 引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2. 通过实例讲解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分类。

练习题:1. 什么是物质的变化?2. 什么是物质的性质?3. 物质变化和性质有哪些分类?第二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目标:1.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教学内容: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练习题: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哪些特点?第三章:物质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

2. 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分类。

教学内容:1. 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定义。

2. 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分类。

教学活动:1. 引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概念。

2. 通过实例讲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分类。

练习题:1. 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2. 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分类?第四章:物质的物理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

2. 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分类。

教学内容:1. 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定义。

2. 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分类。

教学活动:1. 引入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概念。

2. 通过实例讲解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分类。

练习题:1. 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2. 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分类?第五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应用教学目标:1. 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能够运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讨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解决实际问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和意义。

使学生掌握物质性质的基本概念。

1.2 教学内容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物质性质的概念和分类。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关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物质性质的体现。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1.4.2 讲解讲解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讲解物质性质的分类,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4.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物质性质的体现,如酸碱指示剂的变化。

1.4.4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区分物质变化和性质的例子。

1.5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实例,并进行分析。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类型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物质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

让学生能够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2 教学内容物质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扩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变化的过程。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实验演示,引出物质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

2.4.2 讲解讲解物质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并强调其特点。

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如是否有新物质。

2.4.3 实验观察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变化的实际过程。

2.4.4 对比分析提供实例,让学生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5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并记录物质变化的过程。

第三章:物质性质的基本概念3.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物质性质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了解物质性质的分类和特点。

3.2 教学内容物质性质的概念和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性质的特点和表现。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物质性质的体现。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观察方法。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定义。

物质变化和性质的观察方法。

1.3 教学步骤引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

讲解物质变化和性质的观察方法。

进行实例演示和观察。

1.4 教学评估学生能正确回答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定义。

学生能运用观察方法对物质变化和性质进行观察和描述。

第二章:固体的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掌握固体性质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2.2 教学内容固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的性质。

固体的溶解性和熔点的性质。

讲解固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的性质。

讲解固体的溶解性和熔点的性质。

进行实例演示和观察。

2.4 教学评估学生能正确回答固体的基本性质。

学生能运用观察和描述方法对固体性质进行观察和描述。

第三章:液体的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掌握液体性质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3.2 教学内容液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的性质。

液体的溶解性和沸点的性质。

3.3 教学步骤讲解液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的性质。

讲解液体的溶解性和沸点的性质。

进行实例演示和观察。

3.4 教学评估学生能正确回答液体的基本性质。

学生能运用观察和描述方法对液体性质进行观察和描述。

第四章:气体的性质让学生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掌握气体性质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4.2 教学内容气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的性质。

气体的溶解性和沸点的性质。

4.3 教学步骤讲解气体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的性质。

讲解气体的溶解性和沸点的性质。

进行实例演示和观察。

4.4 教学评估学生能正确回答气体的基本性质。

学生能运用观察和描述方法对气体性质进行观察和描述。

第五章:物质的变化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类型。

让学生掌握物质变化过程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5.2 教学内容物质的变化类型: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物质变化过程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复习学案(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复习学案(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复习课学案班级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常见的化学变化及其基本形式;2、初步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①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②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自学导航】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等;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碱性、金属活动性等;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汽油挥发,水结成冰,矿石粉碎等。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一写(写化学式)二配(配平)三等(划等号)四注(反应条件、↑、↓)2、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基本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观察法等。

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按下列反应特点,请试各举一例,并将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1. 化合反应(1)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2)非金属+氧气 →非金属氧化物:(3)金属氧化物+水 →碱:(4)非金属氧化物+水 →含氧酸:2. 分解反应(1)氧化物的分解:(2)含氧酸的分解(H 2CO 3):(3)盐的分解(KClO 3 、 KMnO 4):3. 置换反应(1)金属+酸 →盐+氢气:(2)金属+盐 →金属+盐:(3)非金属+金属氧化物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4. 复分解反应(1)酸+碱 →盐+水:(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3)酸+盐 →新酸+新盐:有无新物质 生成 基本反应类型 (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变化分)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剧烈 缓慢氧化 —— 钢铁腐蚀、自燃 燃烧 爆炸 条件 与氧气接触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按反应热效应分 放热反应——可燃物的燃烧(氧化)、中和反应等 吸热反应——煅烧石灰石、制取水煤气等(4)碱+盐→新碱+新盐:(5)盐+盐→新盐+另一新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2.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C.镁条逐渐变短 D.放出大量的热【例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分层检测】一、选择题1、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学习过程:【一、合作交流】阅读课本6--8页,完成下列内容1.物理变化是指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化学变化常伴有、、、、等现象。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中才能表现出来。

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即能表现出来。

例如、、、、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碳C 氢H 氧O 氮N学习研讨:一、物质的变化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㈠、物理变化1、概念: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实验,填写记录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两个变化都有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㈡、化学变化1.概念: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①,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二、物质的性质㈠、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①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②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二)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复习教案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复习教案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复习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类,包括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2. 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 元素的性质:原子序数、原子量、电子排布等。

3. 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式、分子量、键的类型等。

4. 混合物的性质:组成、比例、性质等。

教学活动:1. 引入物质的分类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

2. 通过示例,讲解元素的性质,如原子序数、原子量的计算方法。

3.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化合物的性质,如化学反应、键的类型等。

4. 通过实验或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混合物的性质,如空气的组成、溶液的配制等。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掌握各种变化的特点和区别。

教学内容:1. 物理变化:状态变化、形状变化、大小变化等。

2.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新物质等。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

教学活动:1. 引入物质的变化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物理变化的特点,如水的沸腾、冰的融化等。

3. 通过实验或案例,展示化学变化的特点,如燃烧、酸碱反应等。

4. 引导学生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如是否有新物质。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变化的原理。

教学内容: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性质决定变化。

2. 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变化:如利用酸碱性质进行中和反应、利用氧化还原性质进行氧化反应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之间的关系,如性质决定变化。

2. 通过实验或案例,展示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变化的原理,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第四章:物质的检测与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检测与分析的方法和原理。

2. 掌握常用的检测与分析技术。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四、课时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

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

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学生:我也曾梦想有一件特殊材质制成的衣服,它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冬暖夏凉,它可以随着光的强度改变颜色,在烈火中它是避火衣,在大海中它是救生圈……!我们这些美好的愿望和看似奇异的梦想,正在通过化学家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逐渐实现!化学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学生:愿意!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复习教案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复习教案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变化类型及特点;(2)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能够运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例分析,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2)强化环保意识,关注物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变化类型(1)物理变化:定义、特点、实例;(2)化学变化:定义、特点、实例。

2. 物质的物理性质(1)定义、分类;(2)常见的物理性质及实例。

3. 物质的化学性质(1)定义、分类;(2)常见的化学性质及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的变化类型及特点;(2)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运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物质的变化类型之间的区别;(2)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质的变化,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实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兴趣;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物质的变化类型、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进行实验演示;3. 实例分析:教师提供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物质变化类型及特点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物质变化与性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拓展1. 参观实验室或工厂,让学生实地观察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2. 开展科普活动,如举办物质变化与性质的讲座或科普展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类型。

1.2 教学内容物质变化的定义与分类。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及其与变化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变化的定义和分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类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物质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

让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变化。

2.2 教学内容固态、液态、气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相变、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区别。

吸热、放热、无热变化的分类。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模型等辅助教学,让学生理解不同变化类型的特点。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变化。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第三章: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准确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让学生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和区别。

3.2 教学内容物理变化的定义、特点和实例。

化学变化的定义、特点和实例。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和区别。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第四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常见性质。

4.2 教学内容物质的性质的定义和分类。

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常见性质。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物质变化与性质的知识。

激发学生对物质变化与性质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5.2 教学内容5.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学案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学案

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知道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难点: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以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课前预习】:1.是物理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二者的本质区别是。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常表现为等现象。

3.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等,这类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4.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

如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来,乙醇可做,可用于制铅笔芯。

【同步学习】: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演示】实验1-1,1-2,1-3,1-4实验1-1、1-2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3、1-4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举一反三】: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⑴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⑵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⑶纸张燃烧。

⑷瓷碗破碎。

⑸铁生锈。

⑹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蒸气。

2、下列成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滴水成冰 D蜡炬成灰阅读教材P7: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发生。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思考: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举一反三】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⑴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案教案主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2.学习物质的性质和性质的分类;3.能够通过实例判断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重点:1.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2.物质的性质和性质的分类。

教学准备:1.教案制作PPT;2.黑板、彩板、白粉、饭菜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新课,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听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个概念?物质有哪些变化形式?”二、讲解物质的变化(10分钟)1.解释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经过某种方式或条件的改变,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类。

2.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具有新的性质,如燃烧、腐烂等。

3.物理变化:物质的形态或状态发生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不变,如热胀冷缩、溶解、熔化等。

三、分析物质的性质(15分钟)1.解释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所具有的特征或表现形式,包括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密度、导电性等。

2.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不同的状态。

3.物质的性质还可以根据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化学性质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体现出的性质,如燃烧性、腐蚀性等;物理性质指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如熔点、沸点、相对密度等。

四、实验验证物质变化和性质(20分钟)1.给学生分发实验器材,让他们观察下列实验并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 实验一:将黑粉倒入水中搅拌,黑粉完全溶解。

- 实验二:将彩色粉末倒入盆中,加水搅拌,颜色依次融合。

- 实验三:将白粉倒入烧杯中加热,温度升高后白粉变成透明液体。

2.让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并分析实验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五、总结(5分钟)1.总结物质的变化:物质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称为化学变化,物质的形态或状态改变但组成不变称为物理变化。

2.总结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特征或表现称为性质,可以根据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自行查找并整理两个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实例,并写成小组汇报。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复习+学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复习+学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复习学案——活动与探究学习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孩子们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一些课外实验的开展则锻炼了他们的探究动手能力,并以此训练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物质。

教学设计:一、学法指导: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二、前置检测: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点燃镁带C、加热碳酸氢铵D、蜡烛熔化2、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B、有光和热产生C、有气体或沉淀D、没有新物质生成3、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A、熔化B、锈蚀C、爆炸D、升华4、在下列短文中的括号里用序号..填上其相应变化或性质: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把块状硫粉碎(),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说明了硫具有可燃性()。

三、活动与探究:1、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_______;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_________,同时石蜡又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________,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________。

2.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蒸发B.冰雪融化C.动植物的腐败D.山体滑坡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木炭的可燃性B.汽油的挥发性C.氧气的氧化性D.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4、用序号..填空下列描述物理变化的是;描述化学变化的是;描述物理性质的是;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5、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_______,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________,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______,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__,不可燃____,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______。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课前预习】1.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或者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描述你所熟悉的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你能将这些性质进行分类吗?【课堂探究】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思考:(1)你所列举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中哪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哪些不需要?(2)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说出二者的区别。

(3)在上一节做过的实验中分别表现出物质的哪些性质?你还能列举的更多吗?(4)物质的物理性质只有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吗?试举例说明。

(2)密度3. .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4.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是否有关系呢?独立完成习题,然后交流讨论:(1)仔细辨别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分别说明理由。

5.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你的猜想:(2)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由物质具有的性质推测物质的用途火柴慢慢地(3)探究结论:氧气可,二氧化碳可用来,说明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了物质的性质。

你的收获:【当堂训练】1.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铁能传热导电B. 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金属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D.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酒精可作燃料B.铜丝可做导线C.金钢石制作刀具D. 钢材制铁轨3.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A.水和食醋B.铜片和铝片C. 水和澄清石灰水D.铁粉和食盐4.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金刚石可以燃烧。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对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质变化,能作出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断。

3.能够初步区分物质的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4.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2.能正确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判断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三、学习过程【课前活动】1.复习“化学”的定义。

【答案】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

2.说一说你身边的物质发生的变化。

【答案】略。

【课堂活动】3.记录实验中变化的现象,完成下表,并分析其变化后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答案】(1)产生气泡,遇冷凝结成水珠;液态的水;无;(2)变为蓝色粉末;蓝色粉末状的胆矾;无;(3)产生蓝色沉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有;(4)产生气泡,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4.对比分析,归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定义。

(1)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征:其他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又叫做。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其他物质生成。

【答案】1.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没有;2.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有。

【思考与讨论】(1)物理变化没新物质生成,会伴随什么现象?(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经常伴随什么现象?(3)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蜡烛被点燃后发生了什么变化?(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联系?【答案】(1)物理变化一般是物质的外观、状态、大小等发生改变。

(2)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表现为发光、吸热、放热等。

(3)点燃蜡烛过程中,石蜡会先熔化、气化,发生物理变化;气化后的石蜡燃烧,发生化学变化。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5.对比分析,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

(完整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完整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课时)授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看法及差异,并能运用看法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看法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3)认识平常生活中哪些是化学变化那些是物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1)经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解析,学会概括整理(2)用化学知识讲解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感神态度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自己着手做实验的能力和慎重务实的科学作风。

重、难点:(1)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的变化。

(2)能正确的区分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哪些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授课方法:情况设计、比较、谈论、讲解、实验授课用具:小玻璃·细铁丝·纸片·酒精灯·试管·水·研钵·课件等。

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授课妄图【课堂引入】(经验引入法)【聆听和想象变化的前经过化学史的知识引同学们再上课以前老师先问你们几个问题,在后】入新课,这不但激发了我们平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铁制品放置在润湿的环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让境中,过不久后我们就会看到他生锈,纸燃尽后就学生学习了课本以外成了灰,冬天下雪的时候你发现放在外面的水变成的知识。

了冰,铁丝轻轻一折它就形变了,这些东西可否是在前后发生了必然程度的变化?它们个属于什么变化以及它们变化的实质是什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授课妄图【学生实验】指导学生们亲自着手实验,把学生分【做实验】做相关的实验让学生自己着手,亲自八组实验:划燃火柴,燃烧纸片,揉碎纸片,折弯并观察实验现象。

感觉变化过程,印象深细铁丝。

刻。

【学生实验】实验 1-1 水的沸腾【回答】仔细仔细观察实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加热到水沸验后,坐在一起的几位同纳总结实验现象能力,腾。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一

复习课题1:物质的变化一、知识梳理1、定义没有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2、特征物理变化其他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其他物质生成。

3、伴随现象(1)物理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物质的三态变化),位置的移动(如蒸发、挥发等现象),热量的变化(物理性的吸热或放热)等;(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发光、放热或吸热、产生、放出、变色、变味等。

4、微观解释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有或没有)改变,只是发生改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发生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5、判断依据看是否有生成。

6、联系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发生化学变化。

二、本节知识网络三、题型探究1、中考题型-------考查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例题: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纸张燃烧C、水分蒸发D、矿石粉碎2、易错题型-------误将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当成判断的依据例题: 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四、题组训练A组【基础练习】1、用来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镁条迅速变短B、发出耀眼的白光C、生成白色的氧化镁D、放出热址2、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镁带燃烧B、火柴梗被折断C、干冰升华D、玻璃碎了3、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熔化矿石粉碎B、食物腐烂光合作用C、酒精挥发镁条燃烧D、汽油燃烧干冰升华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A湿衣服晾干B、菜刀生锈C、水结成凉D、开水沸腾B组【近两年模拟题组】一、选择题1、(2013北京西城一模,12,1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石墨能导电---用作电极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C、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2、(2013湖北武汉调研,1,1分)厨房是家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教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定义2.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3. 常见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和解释4. 物质的性质及其表现5.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常见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和解释。

2. 教学难点:物质性质的表现,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掌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酸、碱、盐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4. 安全防护用品:防护眼镜、手套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兴趣。

2. 讲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阐述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3. 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

4. 分析物质的性质及其表现,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加深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2.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现象和解释。

3. 思考和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准确性、安全性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知道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难点: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以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课前反思: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的科学。

2、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A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同步学习: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演示】实验1-1,1-2,1-3,1-4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
1-1 液态的水
1-2
块状的粉笔
1-3
燃烧纸张
1-4 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
【思考】:
实验1-1、1-2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3、1-4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叫做:__________。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新物质生成。

【举一反三】:
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⑴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⑵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⑶纸张燃烧。

⑷瓷碗破碎。

⑸铁生锈。

⑹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蒸气。

2、下列成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滴水成冰 D蜡炬成灰
阅读教材P7: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发生。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
...同时发生化学
..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
变化。

思考: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阅读】课本P7~P9有关内容,完成下列习题。

1.化学性质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稳定性等均为化学性质,铁能生锈就是铁的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是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熔点、沸点、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酒精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举一反三】
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⑴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⑵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⑶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⑷一辆是为原料能酿酒。

⑸铜的熔点是1083℃。

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
............
量气体飘进鼻孔。

........
水可以用来灭火,酒精可作燃料,这些事实都表明,物
质的性质
..。

..反映着它们的性质..决定着它们的用途
..,反过来,它们的用途
思考:为什么一个苹果被分成许多小块,甚至榨成果汁仍然能吃,而腐烂后却不能再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叙述中有“能、会、易、是、具有”等一般叙述的是物质的性质;叙述中有“了、在”的一般为物质的变化。

【自我测评】
1、下列各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
B.研碎胆矾
C.湿衣服晾干
D.铜表面产生铜绿
2、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鲜奶制酸奶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果榨果汁
4、下列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
A.一定会发光、发热
B.一定有气体生成或改变颜色
C.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
D.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5、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 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辨别它们,并写出鉴别方法。

⑴铁丝与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白糖与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白醋与白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汽油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后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还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