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大青树下的小学》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1 单元第 1 课《大青树下的小学》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1 单元第 1 课《大青树下的小学》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 1 单元第 1 课《大青树下的小学》重点知识归纳一、引言小学三年级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部编版语文教材上册为同学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文。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梳理电子课本中第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的重点知识,这份归纳将成为大家复习资料的好帮手。

二、课文基础信息1.写作背景:无特定明确写作背景,主要展现了边疆地区一所小学的校园生活。

2.主题:通过描写边疆一所小学里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和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3.文学体裁:散文。

4.作者信息:吴然,原名吴兴然。

云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歌溪》《一碗水》等。

5.主要内容:课文先描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位置和环境,接着描述了孩子们上学、上课、下课的情景。

6.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边疆小学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

三、重点字词1.生字读音、写法和词义:●“晨”(chén),上下结构,部首是“日”。

早晨,指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绒”(róng),左右结构,部首是“纟”。

柔软细小的毛。

●“球”(qiú),左右结构,部首是“王”。

圆形的立体物。

●“汉”(hàn),左右结构,部首是“氵”。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艳”(yàn),左右结构,部首是“色”。

色彩鲜明。

●“服”(fú),左右结构,部首是“月”。

衣裳,服装。

●“装”(zhuāng),上下结构,部首是“衣”。

穿着的衣物。

●“扮”(bàn),左右结构,部首是“扌”。

化装,扮演。

●“读”(dú),左右结构,部首是“讠”。

依照文字念。

●“静”(jìng),左右结构,部首是“青”。

没有声音。

●“停”(tíng),左右结构,部首是“亻”。

止住,中止不动。

●“粗”(cū),左右结构,部首是“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课。

下面是课文原文和对应的教案。

课文原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所小学开在大青树下面。

学校没有教室,只有一个大院子。

院子里有七八副操场。

蓝天、白云、大青树,全都是我们的课堂。

学校里有很多班。

每个班级都有一块黑板,是大青树的树干。

班里有许多座椅,是大青树的枝杈。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桌子,是大青树的树叶。

我们坐在树叶上,我们用粉笔在树干上写字、写数学题,有时还用棍子量地。

大青树下的学校很有趣。

我喜欢玩跳房子,在树叶间爬来爬去。

我们还找出一块石头当跳板,左右起舞。

玩得天昏地暗,大家都笑了出来。

大青树是我们的好朋友,夏天给我们遮阳,秋天给我们蔽风。

我们常常喊:“大青树,您真好!”这样和大青树开心地玩了整整一天。

大青树下的小学,没有校门,我们随时都可以来。

这里没有课本,我们的教室就是大青树的枝叶。

大青树是我们的座右铭!我爱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情景;2. 学生能够读懂课文并理解其内容;3. 能够正确书写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 读懂课文并理解其内容;2. 掌握一些涉及树木的生词。

教学准备:1. 卡片,上面写着树木的词语;2. 大青树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青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2. 呈现:将树木的词语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图片和词语,说出这些树木的名称。

3. 教授生词:教授“蔽”“遮”这两个生词的意思,并让学生尝试读音。

4. 听读课文: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5. 读课文:分散式答读,学生两人一组,交替读课文的每个句子。

6. 理解课文:提问学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 分组默写: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内互相默写课文中的一段话。

8. 背诵课文:学生小组内进行课文的背诵,并逐个展示给全班。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到校园里寻找各种树木,并回到教室上口语课,描述他们所找到的树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教学要求: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3.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五、综合性学习.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篇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通过找近义词、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重点: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说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篇章页”,明确学习目标.(一)课件出示“篇章页”.(二)引语:同学们,打开三年级的语文书,你会发现:与以往一、二年级的语文书相比,在每个单元前多了这么一页学习提示.我们管这一页叫篇章页.1.指名读.2.老师引导概括.适时板书:校园生活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二、看图片说场景,引发阅读期待.(一)看图片,说场景.1.课件出示学生生活、学习的图片;2.学生描述场景;3.揭题,板书课题;(二)设疑,引发阅读期待.这所学校与我们学校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三、默读课文,初步感受其特别之处.(一)根据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找出你认为这所学校比较特别的地方,用“ ”划下相关句子.(二)反馈预习作业,以学定教,学习生字词.1.学习生字;2.学写难写的字;(操作步骤:反馈预习—学生观察、交流—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3.运用“七彩云南风光片”介绍云南,帮助学生认识不熟悉的事物.【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的云贵高原上,那儿四季如春,景色宜人.这里的竹子,形同凤尾,我们把这种竹子叫做凤尾竹;在山与山之间,这里有大片大片宽阔平坦的空地,这就是坪坝;这里的山猫,有豹般的花纹,叫做山狸;这里的铜钟响亮而清脆.云南还是一个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比如傣族、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三)交流反馈,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1.学生反馈;2.教师引导,逐渐形成如下板书:上学路上,绚丽多彩,多民族学校上课时,安静,小动物们听课下课时,热闹,动物们看热闹四、学习第一自然段,聚焦“新鲜”,感受其表达效果.(一)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有新鲜感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二)汇报交流.◆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1.学生自由说说带给你新鲜感的地方;2.引导比较;原句: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改句:早晨,许多小学生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⑴比较不同;⑵引导思考:作者把表示地点的3个词语放在句子的前面有什么用意?(把3个表示地点的词语放在句首,强调了小学生是从四面八方走来的.)3.想象:学生还会从什么地方走来;(预设:田野里、马路上、小溪边……)4.引导思考:这个句子还有没有你认为比较新鲜之处呢?⑴学生交流;⑵思考:作者连用了四个“有……的”用意是什么?(连用4个“有……的”突出了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5.迁移运用;__________(时间),从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来许多小学生,有________________的,有________________的,有________________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的.示例:早晨,从小河边,从田野里,从马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壮族的,有苗族的,有哈尼族的,还彝族的.6.想象画面.⑴老师范读;⑵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示例:我看到了在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坡上,在一片绿油油的坪坝里,一群群孩子穿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有的蹦着跳着,有的唱着歌儿,有的津津有味地聊着,还有的翻着跟头向学校走去.⑶齐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一)课件呈现.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二)老师小结.同学们从这句话中的三个“从……”感受到了孩子们是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连用了三个“有……的”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孩子们在这里开心愉快地学习.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品读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安静、热闹与可爱”.(一)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有新鲜感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二)反馈交流,课件呈现.◆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朗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1.学生自由说;2.思考:大家朗读课文声音“真好听”,到底怎么好听呢?3.课文是怎么写出安静的呢?参考:文章没有直接写,而是用窗外的“安静”,用树枝、鸟儿、蝴蝶的表现来衬托“真好听”.这种写法很新鲜.4.朗读指导5.迁移运用晚上的广场上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归整体,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一)借助板书,学生练说.(二)引导学生不仅要说出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更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四、建立联系,渗透运用,说一说自己的学校.(一)引导:吴然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让我们看到了一所可爱的边疆小学的样子和这所小学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如果请你来向别人介绍一下我们自己的学校和校园生活,你会介绍些什么,怎样介绍呢?(二)提出要求:选择校园里的一个场所,练习说一说它的样子或者同学们在那里学习、活动的场景,说的时候想一想这篇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努力说得既准确又有“有新鲜感”.1.选定场所、情景,独立练习说一说.2.小组内说一说.3.推荐班级内说一说,教师引导评价,关注说准确、说清楚和说得“有新鲜感”.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5971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

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质版

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质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大青树下的小学|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 大青树下的小学知识与能力1.学写13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排比手法写句子。

3.概括小学学习生活的情景,掌握课文中的写作顺序,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概括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2.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把握,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品读重点词句,领悟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2.培养民主团结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和幸福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播放《爱我中华》的音乐或视频片段。

2.引入:在我国的边疆,有一所小学在一棵大青树下,学校里有各种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他们在一起上学、一起玩耍。

看,清晨,他们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

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去看看他们在学校里的生活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指导读好课题,注意“的”的读法。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3.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同时画出有关民族的词语。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根据注音拼读,将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5.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鲜、艳、静、枝、粗”这些生字时,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学习“坝、绒、粗、凤”可以结合图片进行理解;理解“鲜艳、摔跤、服装”等词语可以结合图片理解。

同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附板书)课件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附板书)课件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小学上学路上的快乐,上课时的安静;那下 课后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学习。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 精华的体现,针对这篇课文,我采用了词语式板书。首先整 体概括了课文写了上学的路上,上课时,下课后的情景,然 后提炼出上学路上孩子们是快乐的,上课时周围是安静。这 样,这则板书就成了理清课文脉络的载体,可以一目了然地 看清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重点。
(三)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A.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首先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时所看到的句子。之后 学生汇报,我总结并逐句出示句子: 第一句:……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学生很多,小 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我继续追问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再抓住“有……, 有……,有……,还有……。”让学生再次体会小学生多。然后我出示: 下课了,操场上可热闹了。有……,有……,有……,还有……。在顺势 引导学生用“有……,有……,有……,还有……。”造句,更深刻地体 会民族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来自不同的民族。
第四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 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 再齐读第1自然段,读出各民族之间的友爱,读出校园中穿戴不同,美丽 的场景,读出同学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更深切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 里各民族小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学校的美丽。 这个环节,我利用勾圈画点的方法结合充分的读,让学生以读激情,以 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并 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B.上课的情景 引导学生一起去看看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又是怎么样的。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难点知识习题含答案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难点知识习题含答案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难点知识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大家________不同、________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________。

那________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________。

2.《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________。

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

”这是清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4.读了《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孙中山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将保持这个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二、积累与收获(huò)。

1.仁者_______________,有礼者_______________。

——《孟子》2.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4.童话王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我把自己想象成这个故事中的_______________(谁),和他(她)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2.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前四个单元的课文,我知道了《不懂就要问》中,我们要学习孙中山_____________的精神。

《去年的树》中,我明白了一定要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中,我看到了青头和红头之间美好的_____________,明白了好朋友要_____________,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要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03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生字词学习及运用
01
生字词
02
词语拓展
本课涉及的生字词包括“坝”、“汉”、“傣”等,要求学生能够正 确读写,理解词义,并在实际语境中加以运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展与校园生活相关的词语,如“操场” 、“教室”、“老师”等,丰富词汇量。
修辞手法讲解及实例分析
修辞手法
本课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例如,“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 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朵赋予人的动作和 情感,形象地描绘出花朵竞相开放的场景。
《大青树下的小学》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吴然,1946年生,云南宣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1973年在《云南 日报》发表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海花》。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出版有散文、散文诗 集《歌溪》《凉山的风》《风雨集》《珍珠雨》《小鸟在歌唱》《走月亮》。
鼓励孩子多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如复述课文内容 、编写小故事等,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阅读推荐:相关主题文园里的新 鲜事》等,拓展孩子的阅读视野。
可引导孩子阅读一些适合年龄段的校园小说,如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 伍美珍的《阳光姐姐小书房》系列等,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文章主题突出,通过描绘小学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孩子们的天 真烂漫、活泼可爱,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重点段落分析及朗读指导
重点段落一
第一自然段,描述小学的地理位 置和周围环境。朗读时,要读出 对边疆小学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段落二
第二自然段,描写小学生们上课 时的情景。朗读时,要读出孩子 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场景,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精美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精美课件
窗外
树枝
鸟儿
蝴蝶
读课文
最有趣
猴子
朋友
3.课外阅读。
关于团结的名言:
一人难挑千斤担, 众人能移万座山。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众人拾柴火焰高。
课后作业习题答案
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朗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朗读时,要用欢快活泼的语调和自豪赞美的语气来读,声音清脆欢快。如,描写鲜艳的民族服装的句子,应用自豪的语气来读,重读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 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图书室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老师指导: 可以结合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学校的景物,描绘自己看到的学校;然后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说一说同学们平时在学校里都做些什么。可以选取一个场景来具体说明,尽量说得生动、具体、真实。
再读课文,思考: 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本文描写了这所小学怎样的景象呢?
早晨, 从山坡上, 从坪坝里, 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有汉族的, 有傣族的, 有景颇族的, 还有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
不同穿着的学生从各处来上学, 他们主动给小鸟打招呼, 向老师问好, 给国旗敬礼, 上课了郎朗的读书声传出来, 很多山林里的动物走进校园, 停在窗外静静地听课, 下课了大家一块跳孔雀舞, 做游戏……
精读
早晨, 从山坡上, 从坪坝里, 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有傣族的, 有景颇族的, 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还有汉族的。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 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现了祖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表达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1-4单元课后词语表带拼音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1-4单元课后词语表带拼音

1、《大青树下的小学》早晨(zǎochén) 穿戴(chuāndài) 鲜艳(xiānyàn) 服装(fúzhuāng) 打扮(dǎban) 敬爱(jìngài) 国旗(guóqí) 敬礼(jìnglǐ) 教室(jiàoshì) 朗读(lǎngdú) 安静(ānjìng) 树枝(shùzhī) 好奇(hàoqí) 招引(zhāoyǐn) 粗壮(cūzhuàng) 枝干(zhīgàn) 影子(yǐngzi)2、《花的学校》阵雨(zhènyǔ) 荒野(huāngyě) 跳舞(tiàowǔ) 狂欢(kuánghuān) 功课(gōngkè) 放假(fàngjià) 互相(hùxiāng) 狂风(kuángfēng) 急急忙忙(jíjímángmáng) 自然(zìrán) 能够(nénggòu) 双臂(shuāngbì)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水泥(shuǐní) 放晴(fàngqíng) 明朗(mínglǎng) 亮晶晶(liàngjīngjīng) 金黄(jīnhuáng) 雨珠(yǔzhū) 落叶(luòyè) 闪(shǎn)闪(shǎn)发(fā)光(guāng) 尽头(jìntóu) 平展(píngzhǎn) 排列(páiliè) 规则(guīzé) 歌唱(gēchàng) 迟到(chídào)6、《秋天的雨》清凉(qīngliáng) 留意(liúyì) 颜料(yánliào) 枫叶(fēngyè) 邮票(yóupiào) 果树(guǒshù) 菊花(júhuā) 仙子(xiānzǐ) 气味(qìwèi) 香甜(xiāngtián) 香味(xiāngwèi) 过冬(guòdōng) 丰收(fēngshōu)8、《卖火柴的小女孩》火柴(huǒchái) 围裙(wéiqún) 可怜(kělián) 几乎(jīhū) 哪怕(nǎpà) 暖和(nuǎnhuo) 火焰(huǒyàn) 蜡烛(làzhú) 亮光(liàngguāng) 烛光(zhúguāng) 告诉(gàosù) 离去(líqù) 温和(wēnhé) 赶紧(gǎnjǐn) 寒冷(hánlěng) 痛苦(tòngkǔ) 清晨(qīngchén)6、《在牛肚子里旅行》旅行(lǚxíng) 要好(yàohǎo) 咱们(zánmen) 草堆(cǎoduī) 作声(zuòshēng) 答应(dāying) 做梦(zuòmèng) 来得及(láidejí) 救命(jiùmìng) 拼命(pīnmìng) 大吃一惊(dàchīyìjīng) 消化(xiāohuà) 当然(dāngrán) 刚才(gāngcái) 直觉(zhíjué) 光亮(guāngliàng) 眼(yǎn)泪(lèi)12、《那一定会很好》变(biàn)成(chéng) 门(mén)板(bǎn) 准(zhǔn)备(bèi) 暴(bào)风(fēng)雨(yǔ) 安(ān)心(xīn) 主(zhǔ)人(rén) 墙(qiáng)壁(bì) 母(mǔ)鸡(jī) 注(zhù)意(yì) 根(gēn)本(běn) 蜘(zhī)蛛(zhū) 漂(piào)亮(liang) 因(yīn)此(cǐ)。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课件(共35张PPT)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课件(共35张PPT)
梳理前面找到的特别之处,完善思维导图。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学校真特别真新鲜。那想不想去那 个学校呢?
(三)、借助新鲜感的词句,品味边疆小学的美好。
师:这么特别的学校,又借助了一些新鲜感的词句来表达。那我们继续来找一找哪些词语特别 新鲜?(学生安静默读)你能不能借助思维导图找新鲜在哪些方面?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 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 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根据教材 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 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 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 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 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 含的情感。
完善导图 :安静、和谐、有趣等等
(4)特别之处预设: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 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是一所欢乐、有趣的学校 完善导图:欢乐、有趣
(5)特别之处预设: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 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完善导图:设备不同、优美
师总结:同学们联系以前学过的字,就能发现新字的特点了,就能学的更轻松更扎实。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1.大青树下的小学》原文及内容解析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1.大青树下的小学》原文及内容解析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1.大青树下的小学》原文及内容解析课文原文1.大青树下的小学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层次:上学路上来到学校课上和课下自豪赞美感情点题生字词:蝴蝶孔雀舞重点问题:上课、下课的民族小学是怎样的?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重点句子、段:第三段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学生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体会间接描写的作用及其情趣性,没有具体描写,想象)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重点语句理解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生字注音及组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生字注音及组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生字注音及组词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晨(chén)早晨、清晨、晨报、凌晨、晨练绒(rónɡ)绒毛、驼绒、羽绒、鸭绒、绒衣球(qiú)足球、皮球、踢球、球星、打球汉(hàn)好汉、汉族、老汉、汉子、汉字艳(yàn)艳丽、艳阳、鲜艳、浓艳、争奇斗艳服(fú)服装、衣服、服务、说服、服气装(zhuānɡ)服装、装扮、冬装、假装、假装扮(bàn)打扮、装扮、扮演、扮相、扮鬼脸读(dú)读书、读报、晨读、读写、朗读静(jìnɡ)安静、寂静、静心、清静、静止停(tínɡ)停车、停下、停止、停课、停留粗(cū)粗心、粗壮、粗俗、粗鲁、粗大影(yǐnɡ)影子、影响、人影、树影、倒影2、花的学校落(luò)落下、飘落、落花、落泪、落日荒(huānɡ)荒凉、荒山、荒地、荒废、荒年笛(dí)笛子、长笛、短笛、竹笛、汽笛舞(wǔ)跳舞、舞蹈、歌舞、鼓舞、手舞足蹈狂(kuánɡ)疯狂、狂风、狂喜、狂欢、发狂罚(fá)体罚、罚站、责罚、罚金、惩罚假(jià)休假、假期、放假、请假、假条互(hù)互相、互助、互动、互通、互利所(suǒ)所以、所有、场所、处所、所在够(ɡòu)足够、够本、能够、够用、够格猜(cāi)猜想、猜测、猜谜、猜疑、两小无猜扬(yánɡ)扬帆、飞扬、飘扬、表扬、赞扬臂(bì)臂膀、臂力、手臂、臂章、左臂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寒(hán)寒冷、寒风、寒冬、天寒、寒酸径(jìnɡ)石径、山径、曲径、直径、半径斜(xié)斜线、斜坡、斜阳、斜面、斜射霜(shuānɡ)风霜、霜降、霜花、霜冻、冰霜赠(zènɡ)赠送、赠别、赠言、赠品、捐赠刘(liú)姓刘、刘海、刘邦、刘基、刘三姐盖(ɡài)铺盖、锅盖、盖楼、盖子、盖被菊(jú)菊花、秋菊、菊叶、赏菊、墨菊残(cán)残缺、残暴、残冬、残害、凶残君(jūn)君子、君主、君王、君臣、国君橙(chénɡ)甜橙、橙色、橙子、脐橙、橙黄送(sònɡ)相送、送花、送别、赠送、运送挑(tiǎo)挑动、挑战、挑拨、挑起、挑灯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铺(pū)铺路、铺平、铺张、铺床、铺垫泥(ní)泥土、印泥、枣泥、稀泥、蒜泥晶(jīnɡ)晶莹、晶体、水晶、结晶、亮晶晶紧(jǐn)紧张、松紧、抓紧、紧急、加紧院(yuàn)大院、医院、院落、庭院、戏院印(yìn)印度、印章、脚印、印证、盖印排(pái)排列、排序、排比、并排、排行列(liè)列车、列队、陈列、出列、前列规(ɡuī)规则、规劝、圆规、规定、规划则(zé)规则、法则、细则、总则、以身作则乱(luàn)混乱、杂乱、杂乱、动乱、乱七八糟棕(zōnɡ)棕色、棕毛、棕绳、棕熊、棕刷迟(chí)迟到、迟早、迟钝、迟疑、迟缓6、秋天的雨盒(hé)盒子、饭盒、笔盒、宝盒、烟盒颜(yán)颜色、颜料、颜面、汗颜、五颜六色料(liào)调料、材料、料酒、料理、照料票(piào)钞票、纸票、车票、戏票、售票员飘(piāo)飘落、飘摇、飘动、飘扬、飘零争(zhēnɡ)争吵、争夺、争抢、争论、争执仙(xiān)仙女、神仙、仙境、仙人、仙宫淡(dàn)淡季、淡然、暗淡、冷淡、清淡闻(wén)闻味、见闻、奇闻、闻名、耳闻梨(lí)鸭梨、梨花、梨水、冻梨、雪花梨勾(ɡōu)勾引、勾画、勾结、勾搭、一笔勾销曲(qǔ)作曲、歌曲、曲调、戏曲、元曲丰(fēnɡ)丰收、丰富、丰年、丰厚、丰足第三单元8、去年的树冷(lěnɡ)冷淡、寒冷、冷风、冷冻、冷漠离(lí)离开、分离、距离、离别、离弃等(děnɡ)等候、等待、平等、相等、等级剩(shènɡ)剩下、剩余、剩饭、剩货、剩菜斧(fǔ)斧头、斧子、石斧、木斧、鬼斧神工砍(kǎn)砍头、砍掉、砍树、砍柴、砍价谷(ɡǔ)谷子、山谷、峡谷、五谷、稻谷柴(chái)木柴、柴草、火柴、砍柴、干柴煤(méi)煤炭、煤气、煤油、黑煤、煤球油(yóu)汽油、柴油、酱油、油菜、石油诉(sù)倾诉、诉苦、诉说、告诉、起诉睁(zhēnɡ)睁眼、睁开、眼睁、睁察、怒目圆睁接(jiē)接见、接续、接连、接住、接近10、在牛肚子里旅行旅(lǚ)旅行、旅游、旅客、旅居、旅途咱(zán)咱们、咱家、咱俩、咱村、咱人怜(lián)可怜、怜爱、怜惜、怜悯、同病相怜救(jiù)救人、救护、救助、救火、救国命(mìnɡ)生命、救命、命运、命名、命题拼(pīn)拼写、拼凑、拼音、拼命、拼读扫(sǎo)打扫、扫地、扫兴、扫除、扫射胃(wèi)胃病、胃痛、胃口、开胃、胃液管(ɡuǎn)管家、管理、管教、监管、尽管刚(ɡānɡ)刚强、刚才、刚正、刚巧、刚烈流(liú)流动、流星、流通、流水、流汗泪(lèi)眼泪、泪水、泪珠、热泪、泪花算(suàn)算计、算术、打算、珠算、失算第四单元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洞(dònɡ)洞口、地洞、洞察、山洞、大洞准(zhuǐ)准备、准确、准点、标准、准则备(bèi)防备、备用、预备、装备、具备暴(bào)暴风、暴雨、暴行、暴发、暴病墙(qiáng)土墙、墙纸、墙壁、城墙、围墙壁(bì)壁纸、绝壁、峭壁、石壁、家徒四壁饿(è)饥饿、挨饿、饿狼、饿饭、饿肚子蜘(zhī)蜘蛛、蜘蟟、蛛蜘、蜘蛛网、土蜘蛛蛛(zhū)蛛网、蛛罗、园蛛、土蜘蛛、蛛丝马迹漂(piào)漂亮、干得漂亮、做得漂亮、讲得漂亮撞(zhuànɡ)撞车、碰撞、撞人、撞见、撞击饱(bǎo)饱和、饱饭、饱满、温饱、饱学晒(shài)晾晒、晒书、晒图、晒台、晒太阳第五单元15、搭船的鸟搭(dā)搭车、搭船、搭桥、搭建、搭救亲(qīn)亲人、亲戚、亲近、母亲、父亲父(fù)父亲、父母、祖父、父爱、伯父沙(shā)沙子、沙画、沙土、沙尘、风沙啦(lā)哗啦、呼啦、哇啦、喀啦、沙啦响(xiǎnɡ)响起、声响、影响、响应、一声不响羽(yǔ)羽毛、羽绒、羽翼、羽化、羽扇翠(cuì)翠绿、翠鸟、青翠、苍翠、葱翠嘴(zuǐ)嘴脸、嘴角、张嘴、嘴巴、嘴甜悄(qiāo)悄语、悄悄、悄静、悄悄话、静悄悄吞(tūn)吞吐、吞食、吞服、独吞、忍气吞声哦(ò)吟哦、哦呀、咏哦、哦呵、哦唷捕(bǔ)抓捕、逮捕、捕获、捕食、追捕16、金色的草地蒲(pú)香蒲、蒲草、蒲扇、青蒲、蒲公英英(yīnɡ)英雄、英勇、英武、英明、英才盛(shènɡ)盛开、盛大、旺盛、盛情、盛会耍(shuǎ)玩耍、耍弄、耍赖、戏耍、耍人喊(hǎn)呼喊、喊叫、喊话、喊声、喊口号欠(qiàn)欠钱、哈欠、欠伸、亏欠、欠条钓(diào)钓鱼、钓具、钓台、钓钩、钓杆而(ér)而且、而已、反而、而今、三十而立察(chá)观察、察看、察觉、视察、检察院拢(lǒnɡ)合拢、聚拢、拢总、靠拢、拉拢趣(qù)有趣、趣味、童趣、兴趣、乐趣喜(xǐ)喜爱、喜欢、喜好、欢喜、欣喜睡(shuì)睡觉、睡梦、睡衣、沉睡、睡意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断(duàn)断开、断句、判断、打断、果断楚(chǔ)楚国、楚江、清楚、苦楚、一清二楚至(zhì)至于、至此、至今、至少、至交孤(ɡū)孤独、孤立、孤单、孤家、孤儿帆(fān)扬帆、帆船、风帆、白帆、一帆风顺饮(yǐn)饮料、饮酒、饮茶、冷饮、热饮初(chū)初中、当初、起初、初秋、和好如初镜(jìnɡ)镜子、眼镜、花镜、镜片、望远镜未(wèi)未必、未来、未婚、未成年、未知数磨(mó)磨刀、磨面、磨合、折磨、磨难遥(yáo)遥远、遥望、遥想、逍遥、遥遥无期银(yín)银饰、金银、白银、银河、银两盘(pán)算盘、果盘、菜盘、盘问、开盘18、富饶的西沙群岛富(fù)富强、丰富、富翁、富有、财富优(yōu)优秀、优厚、优胜、优等、优先浅(qiǎn)深浅、浅红、浅显、浅薄、浅陋错(cuò)错误、出错、错题、错字、交错岩(yán)岩石、岩洞、岩层、岩浆、熔岩虾(xiā)龙虾、虾米、虾皮、虾仁、河虾挺(tǐnɡ)挺好、挺高、挺直、笔挺、挺身鼓(ɡǔ)打鼓、鼓动、鼓舞、鼓励、架子鼓数(shǔ)数落、数数,数不清、数一数、如数家珍厚(hòu)厚实、厚书、厚纸、忠厚、深厚宝(bǎo)宝贝、宝物、宝藏、宝马、宝贵贵(ɡuì)可贵、宝贵、贵州、高贵、昂贵19、海滨小城滨(bīn)海滨、湖滨、滨江、滨海、河滨灰(huī)灰色、灰白、银灰、灰心、香灰渔(yú)渔场、渔船、渔业、渔利、渔民遍(biàn)遍地、遍布、普遍、遍及、一遍躺(tǎnɡ)躺下、平躺、躺倒、躺椅、斜躺载(zài)载客、载货、载重、装载、满载而归靠(kào)靠山、靠近、靠边、可靠、依靠栽(zāi)栽花、栽树、栽赃、栽培、栽种亚(yà)亚洲、亚运、南亚、亚军、亚热带夏(xià)夏天、夏季、华夏、夏朝、冬夏除(chú)扫除、除外、除非、消除、除名踩(cǎi)踩踏、踩水、踩草、踩人、踩油门洁(jié)整洁、洁白、洁净、纯洁、保洁员20、美丽的小兴安岭脑(nǎo)大脑、脑袋、头脑、脑干、脑力袋(dài)口袋、布袋、米袋、纸袋、袋子严(yán)严重、严格、严寒、严冬、严办实(shí)实在、实话、实际、诚实、真实挡(dǎnɡ)挡路、挡住、挡风、阻挡、抵挡视(shì)视力、近视、视察、视线、重视线(xiàn)线路、电线、毛线、棉线、线条坛(tán)花坛、坛子、球坛、论坛、酒坛显(xiǎn)显示、显现、显贵、明显、显而易见材(cái)材料、木材、器材、教材、身材软(ruǎn)软弱、软件、软卧、软硬、心软刮(ɡuā)刮风、搜刮、刮掉、刮刀、刮脸库(kù)车库、库房、水库、粮库、仓库第七单元21、大自然的声音妙(miào)妙计、奇妙、美妙、妙笔、妙手演(yǎn)演员、演出、表演、演习、演奏奏(zòu)演奏、合奏、奏章、前奏、伴奏、琴(qín)钢琴、琴声、琴师、口琴、手风琴柔(róu)柔软、柔弱、温柔、柔和、柔情似水感(ɡǎn)感谢、感动、感情、感想、反感受(shòu)感受、遭受、忍受、接受、受苦激(jī)激动、激荡、激励、激情、激活击(jī)击打、痛击、冲击、撞击、游击器(qì)器皿、仪器、乐器、铁器、器重滴(dī)水滴、滴落、点滴、滴管、滴血敲(qiāo)敲打、推敲、敲门、敲击、敲定鸣(mínɡ)鸣笛、共鸣、鸣叫、雷鸣、鸟鸣22、父亲、树林和鸟朝(cháo)朝代、明朝、朝向、朝前、坐北朝南雾(wù)大雾、云雾、喷雾、薄雾、雾霾蒙(ménɡ)启蒙、发蒙、承蒙、迷蒙、蒙昧鼻(bí)鼻子、鼻孔、鼻音、鼻涕、鼻烟总(zǒnɡ)总是、总则、总结、总体、总共抖(dǒu)抖动、发抖、颤抖、颤抖、抖落露(lù)露出、揭露、露珠、露水、甘露湿(shī)湿气、湿地、风湿、湿度、潮湿吸(xī)吸气、呼吸、吸收、吸烟、吸尘器猎(liè)猎人、打猎、猎物、猎狗、猎手翅(chì)鸡翅、翅膀、展翅、鸭翅、展翅高飞膀(bǎnɡ)肩膀、臂膀、膀子、翅膀、左膀右臂重(zhònɡ)重量、重要、重视、慎重、严重23、带刺的朋友刺(cì)鱼刺、刺猬、刺绣、刺刀、木刺枣(zǎo)红枣、冬枣、枣花、枣树、枣泥颗(kē)颗粒、几颗、一颗、数颗、颗粒无收忽(hū)忽然、忽见、忽略、忽视、疏忽乎(hū)在乎、几乎、似乎、忙乎、出乎意料暗(àn)暗号、黑暗、阴暗、暗示、暗自伸(shēn)伸出、伸张、伸手、伸直、伸展匆(cōnɡ)匆忙、匆匆、匆促、急匆匆、兴匆匆沟(ɡōu)水沟、河沟、山沟、沟通、阴沟聪(cōnɡ)聪明、聪慧、聪敏、失聪、聪颖偷(tóu)小偷、偷钱、偷书、偷窃、偷袭追(zhuī)追赶、追击、追问、追寻、追求腰(yāo)腰包、弯腰、山腰、树腰、伸腰第八单元24、司马光司(sī)司机、司长、公司、上司、司法庭(tínɡ)庭院、前庭、法庭、开庭、庭长登(dēnɡ)登机、登山、登高、登陆、登记跌(diē)跌倒、跌打、跌价、跌落、跌跤众(zhònɡ)众人、观众、群众、大众、众多弃(qì)放弃、抛弃、丢弃、舍弃、弃学持(chí)持万、主持、操持、持家、持久25、掌声掌(zhǎnɡ)掌声、手掌、掌握、掌权、巴掌班(bān)班级、上班、班长、跟班、学习班默(mò)幽默、默写、默读、沉默、静默腿(tuǐ)大腿、火腿、长腿、后腿、跑腿轮(lún)车轮、轮胎、轮流、轮换、年轮投(tóu)投靠、投射、投向、投军、弃暗投明调(diào)调动、曲调、调子、对调、单调摇(yáo)摇头、摇荡、摇摆、摇动、摇晃晃(huànɡ)晃动、晃悠、晃荡、摇晃、摇头晃脑烈(liè)猛烈、热烈、烈火、烈日、轰轰烈烈勇(yǒnɡ)勇士、英勇、勇敢、忠勇、勇武26、灰雀雀(què)孔雀、麻雀、雀跃、雀鸟、黄雀郊(jiāo)郊区、郊外、郊游、市郊、郊野养(yǎnɡ)养生、养伤、休养、饲养、养花粉(fěn)面粉、奶粉、粉丝、粉笔、粉色粒(lì)米粒、一粒、微粒、颗粒、麦粒男(nán)男人、男生、男女、男子、男孩或(huò)或者、或许、或时、抑或、或多或少者(zhě)学者、记者、读者、作者、伤者冻(dònɡ)冻结、解冻、冷冻、冻土、霜冻惜(xī)可惜、爱惜、珍惜、怜惜肯(kěn)肯定、中肯、首肯、肯干、宁肯诚(chénɡ)诚实、诚心、诚信、诚然、真心诚意。

部编版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精选6篇)

部编版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精选6篇)

部编版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教学目的: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

会写“晨、绒”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能找出文中有新颖感的句子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颖感的词句,在互相交流的根底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展了亲密接触。

这节课,我们要深化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

如今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1. 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选一个有新颖感的词语给大家造个句子吧!这篇课文中具有新颖感的词句还有那些呢?让我们快速进入课文吧。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1〕指生朗读第一段,这一自然段中你觉得有新颖感的句子是那些?〔2〕考虑: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呢?学生读后交流。

老师提示时间,地点,人物引导学生说出第一自然段主要内容。

〔3〕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上学路上的情景是什么样的练习说句子.〔4〕在文中找一找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

〔5〕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6〕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觉得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之处?2、二、三自然段播放课文二三自然段录音。

(1)老师讲解第二自然段,让学生简单理解过渡段的作用。

(2)他们是怎样读课文的?你从哪里看出他们读的很认真?(3)指生读上课时局部内容。

(4)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非常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似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衬托孩子认真学习,连小动物都被吸引过来--意思讲到就行〕〔5〕下课了,小朋友们又玩了什么?〔6〕读读有新颖感的句子。

人教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

人教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大青树下的小学》人教(部编版)1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人教(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遵循制定教学目标的标准性原则,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

2.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P20)“教学过程的中心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教师。

教学的辩证法就是,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朱慕菊主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219)。

所以,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由一个又一个学生直面任务问题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所构成。

3.达成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学目标导向就是以学定教,所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必须有教学目标依据。

4.强化反馈评价,完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思维过程调整教学,进行指导,实现顺学而导。

5.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维教学目标,让学生亲历语文学习过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习得语文素养。

6.落实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语文课程性质要求,教师“教阅读”“教表达”,学生“学阅读”“学表达”。

教科书分析:1.课文属于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上学、上下课两个场景和环境一个画面,介绍了一所边疆山区的多民族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让我们感受到边疆多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

2.本单元是学生进入第二学段三年级学习的第一个单元,具有过渡性质:会认的字量开始减少,会写的字量开始增加;“学阅读”和“学表达”的学习比重增大,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体现了第二学段三年级的这个学习特点。

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识字与写字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和重视,默读的学习掌握仍要进行,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容量、环节等的合理分配组织,注意使用适合的恰当的教学策略,以有效地进行各教学内容的教学。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下面是整理的6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最大的乐趣哦。

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通过找近义词、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点: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说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流程一、学习“篇章页”,明确学习目标。

(一)课件出示“篇章页”。

(二)引语:同学们,打开三年级的语文书,你会发现:与以往一、二年级的语文书相比,在每个单元前多了这么一页学习提示。

我们管这一页叫篇章页。

1.指名读。

2.老师引导概括。

适时板书:校园生活,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

二、看图片说场景,引发阅读期待。

(一)看图片,说场景。

1.课件出示学生生活、学习的'图片;2.学生描述场景;3.揭题,板书课题;(二)设疑,引发阅读期待。

这所学校与我们学校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三、默读课文,初步感受其特别之处。

(一)根据要求,学生再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找出你认为这所学校比较特别的地方,用“——”划下相关句子。

(二)反馈预习作业,以学定教,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2.学写难写的字;(操作步骤:反馈预习,学生观察、交流—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3.运用“七彩云南风光片”介绍云南,帮助学生认识不熟悉的事物。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的云贵高原上,那儿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教案

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品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人教(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遵循制定教学目标的标准性原则,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

2.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P20)“教学过程的中心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教师。

教学的辩证法就是,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朱慕菊主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P219)。

所以,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由一个又一个学生直面任务问题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所构成。

3.达成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学目标导向就是以学定教,所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必须有教学目标依据。

4.强化反馈评价,完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思维过程调整教学,进行指导,实现顺学而导。

5.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维教学目标,让学生亲历语文学习过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习得语文素养。

6.落实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语文课程性质要求,教师“教阅读”“教表达”,学生“学阅读”“学表达”。

教科书分析:1.课文属于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上学、上下课两个场景和环境一个画面,介绍了一所边疆山区的多民族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让我们感受到边疆多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

2.本单元是学生进入第二学段三年级学习的第一个单元,具有过渡性质:会认的字量开始减少,会写的字量开始增加;“学阅读”和“学表达”的学习比重增大,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体现了第二学段三年级的这个学习特点。

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识字与写字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和重视,默读的学习掌握仍要进行,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容量、环节等的合理分配组织,注意使用适合的恰当的教学策略,以有效地进行各教学内容的教学。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 1.大青树下的小学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 1.大青树下的小学
这所小学美在哪里?
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 中,所以说它很美。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 词语和句子,然后全班交流,简单说说自己 为什么感到新鲜。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美丽的,是热闹的。 我们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 请你用上 “这是一所______的小学。_______。”的 句式说说自己的学校。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校,选择其 中一个场景说一说。
(操场上)
(教室里) (花坛边、大树下)
(教学楼)
复习巩固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本文先写了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 校时的情景,然后写同学们课上认真读书和课 下尽情玩耍的情景,最后进一步赞美了大青树 下的小学。
品析文章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能体现“我们
可爱的小学”十分美丽的语句。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 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 小学生……
字词学习
坪坝 打扮 摔跤
汉族 飘扬 凤尾竹
鲜艳 朗读 洁白
说说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记住这些词语?
坪坝






凤尾竹


拆分法
鲜艳
鲜=(鱼)+(羊)
艳=(丰)+(色)
动作演示法
打扮
朗读
摔跤
我会读
早晨 坪坝 服装 打扮 停止 摔跤 凤尾竹
绒球 飘扬 粗壮
汉族 朗读 影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表达了对可爱的民族 学校的喜爱之情。
课文赏析
1.默读全文,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同学们下课后的 快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2.学校是如何被打扮得色彩斑斓的?
不同民族同学的穿戴不同,鲜艳的民 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凤尾
左右结构


左边的“青”和 右边的“争”都 略窄
安静
右边的“彡”略 窄
身影
词语积累

坪坝
hàn
汉族
bàn
打扮
yáng
飘扬
jié
洁白
dǎi
傣族
yàn
鲜艳
shuāi jiāo
摔跤
jiāng
边疆
d
朗读ú
fèn
凤尾竹

景颇族
词语解释
坪坝:平坦的地方。 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洁白:非常白。
好o
hà 好奇
o
形似字组词
比一比,组词语。
同( 同意 ) ( 间隔)
间( )
根( 树根 )
跟随
跟( )
棵 一棵树
上课
课( )
脉络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早晨,各民族的孩子穿 着不同的服饰来到学校,把学校装扮得绚丽多彩。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课上、课下同学 们一起友好快乐地生活学习。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 嘿……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
谢谢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自豪和 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不同民族同学的穿戴不同,鲜艳的民 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3.同学们在校园中有着怎样的表现?找出相关 动词加以说明。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 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 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 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彬彬有礼
向小鸟打招呼 向老师问好 向国旗行礼
4.同学们上课时,教室外的小动物有什么样 的表现?小动物的表现反映了什么?
会认的字
bà hàn yàn bàn yáng
坝 汉 艳 扮扬
dú shuāi jiāo fèng jié
读摔 跤凤 洁
会写的字

由左边“氵”和 右边“又”组成
左右结构

左边“阝”窄 而略长
左右结构


鲜艳的花朵
左边“纟”和右边 的“戎”都略窄
左边“丰”和右边 的“色”都略窄

装 下
结 构
反映了小动物们被同学们的朗读声所吸引, 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听。
句段精读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 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赏析:这是一组排比句,一方面写出了同学们 有礼貌,而且非常热爱自己的学校、老师及祖 国;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学校是个美丽、和谐 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美好而开心。
3.同学们在校园中有着怎样的表现?找出相关 动词加以说明。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 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 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 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彬彬有礼
向小鸟打招呼 向老师问好 向国旗行礼
4.同学们上课时,教室外的小动物有什么样 的表现?小动物的表现反映了什么?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 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 课文。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课上、课下同学 们一起友好快乐地生活学习。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表达了对可爱的民族 学校的喜爱之情。
课文赏析
1.默读全文,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同学们下课后的 快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2.学校是如何被打扮得色彩斑斓的?
课后思考
1.你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 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尽量用上下面的词语)
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图书馆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2.比较一下,大青树下的小学和同学们的 校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同学们都十分友善,共同学 习共同进步。
不同的是: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同学们 来自不同的民族。我们的同学们大多来自同 一个民族——汉族(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课后思考
1.你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 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尽量用上下面的词语)
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图书馆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2.比较一下,大青树下的小学和同学们的 校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同学们都十分友善,共同学 习共同进步。
不同的是: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同学们 来自不同的民族。我们的同学们大多来自同 一个民族——汉族(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空白演示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自豪和 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新课导入
大家知不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民族?
虽然民族不同,但这些孩 子都在这所学校共同学习祖国 的语言,孩子们,你们想去看 看他们,与他们交朋友吗?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大 青树下的小学吧。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 嘿……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
谢谢
左右结构

左边“讠”和右边 的“卖”都略窄
清晨朗读
左右结构
粗球
粗枝细叶
左边“米”和右边 的“且”都略窄
左边“王”和右边 的“求”都略窄
上下结构
昌鼠
下边的“日”略 宽
半包围结构
凤尾
左右结构


左边的“青”和 右边的“争”都 略窄
安静
右边的“彡”略 窄
身影
词语积累

坪坝
hàn
汉族
bàn
打扮
yáng
飘扬
jié
洁白
dǎi
傣族
yàn
鲜艳
shuāi jiāo
摔跤
jiāng
边疆
d
朗读ú
fèn
凤尾竹

景颇族
词语解释
坪坝:平坦的地方。 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洁白:非常白。
多音字组词
fē 分开,分裂
分n
fè 过分
n

jià 间隔
n
jiā 中间
n
j 茶几
几ī
j 几个
ǐ
hǎ 美好
多音字组词
fē 分开,分裂
分n
fè 过分
n

jià 间隔
n
jiā 中间
n
j 茶几
几ī
j 几个
ǐ
hǎ 美好
好o
hà 好奇
o
形似字组词
比一比,组词语。
同( 同意 ) ( 间隔)
间( )
根( 树根 )
跟随
跟( )
棵 一棵树
上课
课( )
脉络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早晨,各民族的孩子穿 着不同的服饰来到学校,把学校装扮得绚丽多彩。
上面“壮”和下面 的“衣”都略宽
左右结构

左边“扌”和右边 的“分”都略窄
圣诞装扮

晨 下
结 构
上面“日”和下面 的“辰”都略宽
左右结构

左边“讠”和右边 的“卖”都略窄
清晨朗读
左右结构
粗球
粗枝细叶
左边“米”和右边 的“且”都略窄
左边“王”和右边 的“求”都略窄
上下结构
昌鼠
下边的“日”略 宽
半包围结构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 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 课文。
反映了小动物们被同学们的朗读声所吸引, 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听。
句段精读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 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赏析:这是一组排比句,一方面写出了同学们 有礼貌,而且非常热爱自己的学校、老师及祖 国;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学校是个美丽、和谐 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美好而开心。
读摔 跤凤 洁
会写的字

由左边“氵”和 右边“又”组成
左右结构

左边“阝”窄 而略长
左右结构


鲜艳的花朵
左边“纟”和右边 的“戎”都略窄
左边“丰”和右边 的“色”都略窄

装 下
结 构
上面“壮”和下面 的“衣”都略宽
左右结构

左边“扌”和右边 的“分”都略窄
圣诞装扮

晨 下
结 构
上面“日”和下面 的“辰”都略宽
新课导入
大家知不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民族?
虽然民族不同,但这些孩 子都在这所学校共同学习祖国 的语言,孩子们,你们想去看 看他们,与他们交朋友吗?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大 青树下的小学吧。
会认的字
bà hàn yàn bàn yáng
坝 汉 艳 扮扬
dú shuāi jiāo fèng ji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