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总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用:
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
27
.
2020/12/6
十五络穴
手太阴肺经之络 手少阴心经之络 手厥阴心包经之络 足太阴脾经之络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之络 任脉之络 鸠尾
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之络 通里 手太阳小肠经之络 内关 手少阳三焦之络 公孙 足阳明胃经之络 大钟 足太阳膀胱经之络 蠡沟 足少阳胆经之络 督脉之络 长强 脾之大络
E、十二经脉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22
.
2020/12/6
十二经脉气血循环流注
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周流全身,维持各 脏腑组织器官功能
“为针之要,气至而有效。”
8
.
2020/12/6
气功
古称“导引”、 按跷、行气。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气蓄丹田” “小周天” “大周天”
9
.
2020/12/6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
10
.
2020/12/6
经脉
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奇经八脉
11
.
2020/12/6
(1)十二经脉 (十二正经)
6
.
2020/12/6
体表反应点
指前人在临床实践 中诊察到某一内脏 或某一部位有病时, 有时会在体表的一 定部位出现压痛等 感觉,或在皮肤上 出现结节以及色泽 变化等表现。
7
.
2020/12/6
针刺感应现象
当针刺一定部位时,会有酸胀的 感觉沿着一定的径路放散,温灸 时也会有热感由施灸部位向远处 扩散,推拿时也会产生温热、酸 麻等感觉沿一定的经路传导。 “得气” 、“行气”、“针感”
14
.
2020/12/6
B、十二经脉名称分类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 侧,阳经行于外侧)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前部
手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上肢
中部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后部
太阴脾经
阳明胃经
前部
足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下肢
中部
少阴肾经 太阳膀胱经
后部
15
.
2020/12/6
1四肢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四肢部
2
.
2020/12/6
1、经 络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
经络是经脉和络
脉的总称,是人体 运行气血的通道。
3
.
2020/12/6
2、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经脉
和络脉相互联接 的体系。通过经 气运行气血、协 调阴阳,使机体 保持协调平衡。
4
.
2020/12/6
3、经络学说
胸腹部第一侧线……足少阴肾经 胸腹部第二侧线……足阳明胃经 胸腹部第三侧线……足太阴脾经 胁、腰侧面………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17
.
2020/12/6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头面部
六条阳经经脉,皆上循头面 手足阳明经脉……头面部 手足少阳经脉……侧头部 足太阳经脉……头顶部, 手太阳经脉……头颊部
18
偏历 支正 外关 丰隆 飞扬 光明 大包
28
.
2020/12/6
(5)经筋与皮部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
脉循行分布于筋肉关节 的体系。其作用是约束 骨骼,维护关节的运动 的功能。
•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
脉在体表皮肤的一定部 位的分区,十二经脉的 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
29
.
2020/12/6
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2、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30
.
2020/12/6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3
.
(2)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 起于四肢,循行体内脏腑深
部,上出颈项浅部。 作用: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
联系的两经之间的联系,并 能通过达到某些正经未能达 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来补 充正经之不足。
24
.
2020/12/6
(3)奇经八脉
阳阴阳阴带冲督任 跷跷维维脉脉脉脉 脉脉脉脉
.
2020/12/6
C、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19
.
2020/12/6
手足阴阳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
头
胸
腹 足
20
.
手
2020/12/6
D、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
21
.
2020/12/6
阴经(脏)
阳经(腑)
循行部位
手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足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上
前线
肢
中线
后线
下
前线
肢
中线
后线
16
.
2020/12/6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躯干部
手三阴经均起自胸部, 手三阳经经过肩部,颈部而上达头面
手太阴肺经
手三阴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三阴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12
.
2020/12/6
13
.
2020/12/6
A、十二经脉命名原则
1 内为阴,外为阳 2 脏为阴,腑为阳 3 上为手,下为足
25
.
2020/12/6
奇经八脉的作用
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其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 中,同出会阴而后分三路循行,故
称“一源三歧”。
26
.
2020/12/6
(4) 络脉
概念:
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加之躯干 部的任脉(身前)督脉(身后)各一条络脉, 及脾之大络(身侧),总称十五络脉。
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 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脏腑相互关 系的学说,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灵枢.经脉》云:“经络者,所以 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5wenku.baidu.com
.
2020/12/6
4、经络的发现
A、体表反应点和针刺感应现象的归纳 B、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 C、解剖生理知识的综合 D、气功锻炼中“行气”现象的总结 E、病候诊断和治疗的综合
经络腧穴学总论
1
.
目的和要求
经络学总论
1、掌握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2、了解经络的发现及形成发展。 3、熟悉十二经脉的命名及分布规律、表里络属。 4、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及相接规律。 5、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及作用。 6、掌握经络的生理作用,熟悉经络学说的应用。 7、了解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
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
27
.
2020/12/6
十五络穴
手太阴肺经之络 手少阴心经之络 手厥阴心包经之络 足太阴脾经之络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之络 任脉之络 鸠尾
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之络 通里 手太阳小肠经之络 内关 手少阳三焦之络 公孙 足阳明胃经之络 大钟 足太阳膀胱经之络 蠡沟 足少阳胆经之络 督脉之络 长强 脾之大络
E、十二经脉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22
.
2020/12/6
十二经脉气血循环流注
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周流全身,维持各 脏腑组织器官功能
“为针之要,气至而有效。”
8
.
2020/12/6
气功
古称“导引”、 按跷、行气。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气蓄丹田” “小周天” “大周天”
9
.
2020/12/6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
10
.
2020/12/6
经脉
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奇经八脉
11
.
2020/12/6
(1)十二经脉 (十二正经)
6
.
2020/12/6
体表反应点
指前人在临床实践 中诊察到某一内脏 或某一部位有病时, 有时会在体表的一 定部位出现压痛等 感觉,或在皮肤上 出现结节以及色泽 变化等表现。
7
.
2020/12/6
针刺感应现象
当针刺一定部位时,会有酸胀的 感觉沿着一定的径路放散,温灸 时也会有热感由施灸部位向远处 扩散,推拿时也会产生温热、酸 麻等感觉沿一定的经路传导。 “得气” 、“行气”、“针感”
14
.
2020/12/6
B、十二经脉名称分类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 侧,阳经行于外侧)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前部
手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上肢
中部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后部
太阴脾经
阳明胃经
前部
足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下肢
中部
少阴肾经 太阳膀胱经
后部
15
.
2020/12/6
1四肢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四肢部
2
.
2020/12/6
1、经 络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
经络是经脉和络
脉的总称,是人体 运行气血的通道。
3
.
2020/12/6
2、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经脉
和络脉相互联接 的体系。通过经 气运行气血、协 调阴阳,使机体 保持协调平衡。
4
.
2020/12/6
3、经络学说
胸腹部第一侧线……足少阴肾经 胸腹部第二侧线……足阳明胃经 胸腹部第三侧线……足太阴脾经 胁、腰侧面………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17
.
2020/12/6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头面部
六条阳经经脉,皆上循头面 手足阳明经脉……头面部 手足少阳经脉……侧头部 足太阳经脉……头顶部, 手太阳经脉……头颊部
18
偏历 支正 外关 丰隆 飞扬 光明 大包
28
.
2020/12/6
(5)经筋与皮部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
脉循行分布于筋肉关节 的体系。其作用是约束 骨骼,维护关节的运动 的功能。
•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
脉在体表皮肤的一定部 位的分区,十二经脉的 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
29
.
2020/12/6
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2、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30
.
2020/12/6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3
.
(2)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 起于四肢,循行体内脏腑深
部,上出颈项浅部。 作用: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
联系的两经之间的联系,并 能通过达到某些正经未能达 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来补 充正经之不足。
24
.
2020/12/6
(3)奇经八脉
阳阴阳阴带冲督任 跷跷维维脉脉脉脉 脉脉脉脉
.
2020/12/6
C、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19
.
2020/12/6
手足阴阳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
头
胸
腹 足
20
.
手
2020/12/6
D、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
21
.
2020/12/6
阴经(脏)
阳经(腑)
循行部位
手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足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上
前线
肢
中线
后线
下
前线
肢
中线
后线
16
.
2020/12/6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躯干部
手三阴经均起自胸部, 手三阳经经过肩部,颈部而上达头面
手太阴肺经
手三阴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三阴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12
.
2020/12/6
13
.
2020/12/6
A、十二经脉命名原则
1 内为阴,外为阳 2 脏为阴,腑为阳 3 上为手,下为足
25
.
2020/12/6
奇经八脉的作用
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其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 中,同出会阴而后分三路循行,故
称“一源三歧”。
26
.
2020/12/6
(4) 络脉
概念:
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加之躯干 部的任脉(身前)督脉(身后)各一条络脉, 及脾之大络(身侧),总称十五络脉。
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 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脏腑相互关 系的学说,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灵枢.经脉》云:“经络者,所以 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5wenku.baidu.com
.
2020/12/6
4、经络的发现
A、体表反应点和针刺感应现象的归纳 B、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 C、解剖生理知识的综合 D、气功锻炼中“行气”现象的总结 E、病候诊断和治疗的综合
经络腧穴学总论
1
.
目的和要求
经络学总论
1、掌握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2、了解经络的发现及形成发展。 3、熟悉十二经脉的命名及分布规律、表里络属。 4、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及相接规律。 5、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及作用。 6、掌握经络的生理作用,熟悉经络学说的应用。 7、了解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