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合集下载

第二章01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第二章01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3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
1. 2. 3.
4.
5. 6. 7.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 动态分析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蛛网模型
4
第一节 需求曲线
1、需求的定义: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 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 (或劳务)的数量。
67 9
12 15 18 19 21 Q
线性供给函数 Qs=-c + dP ( c、d>0)
果汁的供给曲线
22
5、供给定律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供给量与价格之 间成同方向变动。
数学特征: 供给函数一阶导数大于0; 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向左下方倾斜。
思考:供给定律有例外吗?
23
*供给法则的例外情况:
1.
D3
P2 P1 P3
37
思考2:

假设电脑生产成本下降,电脑的均衡价 格和均衡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8
5、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P S3 D
P3 P1 P2
需求不变的情况 下,供给增加则使 S1 S2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均衡价格下降,均 衡数量都增加; 供给减少则使供 给曲线向左移动, 均衡价格上升,均 衡数量减少。
Q3 Q1 Q2
Q 39
6、供求定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 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40
均衡分析的三个步骤:
1)根据影响因素,判断影响需求还是 供给?
2)需求或者供给是增加还是减少?曲 线向左还是向右移动? 3)均衡点如何变化?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2.变量
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 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P、Q 外生变量:模型以外的其它因素决定的已知的变量。
α、 β、 δ、 γ
外生变量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外生变量 决定内生变量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 析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 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 数值。
D
4
E
5
F
6
G
7 100
700 600 500 向变动
Qd =α-β•P
O
Q
需求定理(需求量和价格的一般依存关系)

在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 下,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 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需求量与价格 成反向变动。
5.需求定理的特例 (1)吉芬物品 是一种价格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动的特殊 的低档物品 (2)炫耀性物品:为了追求虚荣心而进行 的消费 (3)投机物品:黄金、股票
―愿意——购买欲望”
二者缺一不可
―能够——支付能力”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了打开中国这 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 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 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 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 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 量洋布运到中国。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 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衣服也用自产 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沿需求曲线的移动 VS. 需求曲线的移动
商品自身价格 变动引起的需 求数量的变动 其 他 因 素 变动引起的需 求数量的变动
P
P1 P2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B
0
QA QB
Q
(2)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 指的是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
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 的变动。这些其他的因素指的是除价格以外 的其他因素,如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相 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 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需求的变动:
P
需求
增加
需求 减少
本节的内容:
1、什么是均衡 2、均衡价格的变动 3、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是指经济事物中有 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 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定义P26
参考课本P27的例子
P
4 P0 2
0
E
Q0 400
S
D Q
从图上可以看到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 线,两条线相交于E点,在E点对应的均衡价 格为4元,对应的均衡数量为400单位,在均 衡价格为4元的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 量和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均为400单位,也 就是在均衡数量在400单位的水平上,消费者 的最低价格也为4元,这种状态就是,买卖双 方都能接受的均衡状态。
例题:
某一时期,电冰箱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 原因可以是 ( )
A 电冰箱的价格下降 B 生产者对电冰箱的预期价格下降 C 生产冰箱的要素成本上升 D 消费者的收入上升
例题:
以下因素导致小麦的供给曲线向左 移动 ( ) A 小麦的价格下降 B 小麦的种植技术提高 C 种植小麦的成本上升 D 预期小麦的价格上升
5、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主要是用来区别价格和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 引起需求数量变化的直观描述)
(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 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 的需求量的变动。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需求、供应和平衡价钱知识点总结第一节需求剖析一、需求概括1、需求的含义:指花费者在一准期间内在各样可能的价钱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目。

2、影响需求的要素: 1)商品自己的价钱; 2)花费者的收入水平; 3)有关商品的价钱; 4)花费者的偏好; 5)花费者对商品价钱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d1、含义:Q=f(P)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钱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d2、公式: Q=α - β· 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与 P 成反方向改动。

4、需求定理:其余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商品的价钱和需求量成反方向改动。

三、需求改动1)需求量的改动:商品自己的价钱惹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钱—需求数目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改动:商品自己价钱之外的要素惹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地点发生挪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 因变量的改动比率自变量的改动比率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2)弧弹性:e=Y?X3)点弹性:Xe= dY?YXdX Y2、需求的价钱弹性1)含义:在一准期间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改动关于该商品的价钱改动的反响程度。

或许,在一准期间内当一种商品的价钱变化百分之一时所惹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的改动比率需求的价钱弹性 = —2)计算:A 弧弹性: e d = —Q? P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P Q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钱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P 1P 2 Q 2。

P?Q 1 Q 22B 点弹性: e = — dQP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ddPQ此外,点弹性也能够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 都能够经过由该点出发向价钱轴或数目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种类: e d > 1;e d < 1; e d =1;e d =0; e d =∞。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及有关概念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及有关概念
(4)生产磁带所用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
(5)新产品进入市场,磁带过时了。
(6)消费者收入增加,企业在生产磁带时使用了 节约成本的技术。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供给曲线
P S
0
Q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供给量与价 格同方向变动。
3、供给定律(Law of Supply) – 若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产品价格越高, 供给量越大。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 市场均衡 —— 指在某一段时间内,某一市场中商品需
求量正好和相同时间内商品供给量相等。 1、均衡价格 2、 均衡数量
P
d1
p0 d0
d2
q2
q0
q1 Q
2.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
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 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
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 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
三、均衡点的移动
P
S
P
S
E
S’
E
S’
E’
D
D’
Q
E’
D
D’
Q
• 思考:
1、列出三种可能引起方便面需求增加的因素,这 些因素对方便面的价格和交易量会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在个人电脑需求增加时,其价格却一直 在下降?
3、在下列情况下,磁带的价格与交易量会发生什 么变化?
(1)CD唱片价格上升 (2)录音机价格上升
(3)音乐会的供给增加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1、 需求表(demand schedule)
—— 根据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中对某 种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列成的表。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

供给量(单位数)
0
200
400
600
800
微观经济学·第2章 13
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 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供给定理:供给量与 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价格 P元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S
。b
。a
0
量 Q斤
微观经济学·第2章 14
3.影响供给的因素
厂商的目标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商品本身的价格
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生产

供给函数的数学表达式 Qs=f(a,b,c,d… … n)
其中a,b,c,d… … n为影响供给的因素
假定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 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 s = -δ + γ· P

微观经济学·第2章 16
5.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微观经济学·第2章 5
4.需求函数
Demand Function
需求函数:反映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相 互关系的函数

需求函数的数学表达式
Qd=f(a,b,c,d,„„,n) a,b,c,d,…,n为影响需求的因素
简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仅分析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Qd = f(P)
需求的增加和供 给的减少而增加; 随着需求的减少 和供给的增加而 减少
D↑:P↑Q↑ D↓:P↓Q↓ S ↑: P↓ Q↑ S ↓: P↑ Q↓
P2 P1 P4 P3 E1
E2 S3 E4 E3
O
Q1
Q3 Q2 Q4
Q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
微观经济学·第2章 24
四、经济模型

第2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2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23
§2-4 经济模型与分析方法
经济理论: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 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 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 实的经济事物所进行的系统的描述. 实的经济事物所进行的系统的描述. 经济理论的建立, 经济理论的建立,是对一些非基本因素进 行舍弃, 行舍弃,就经济事物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进行研究, 进行研究,使得经济理论能够说明经济事物的 主要特征和相关的基本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主要特征和相关的基本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 1 ) 内生变量 : 在经济模型中 , 模型所要决 内生变量: 在经济模型中, 定的变量. 定的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 ) ( 2 ) 外生变量 : 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 外生变量: 定的已知变量. Variables) 定的已知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 ( 3 ) ( 模型 ) 参数 : 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 , 模型) 参数: 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 也可以理解成可变的常数. 也可以理解成可变的常数. 问题: 如果把模型参数看作是变量的话, 问题 : 如果把模型参数看作是变量的话 , 它 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2
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 ** (3)相关商品的价格 ** (4)消费者的偏(嗜)好 ** 消费者的偏( (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 (6)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7)政府的消费政策
3
需求的表达之一: 需求的表达之一:需求表
价格—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F
P D
S′ S E′ E
S〃
讨论:均衡价格, 讨论:均衡价格, 数量变化与供给变 动的关系? 动的关系? 同样的方法, 同样的方法 , 可分析需求 曲线) ( 曲线 ) 变动 的结果. 的结果.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 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 所有单个市场均 衡价格的同时决 单个市场均衡价 定 格的决定 单个消费者和生 产者的经济行为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理性 人”(“经济人”)假设 “理性人”假设:经济主体总是力图以最小 的代价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需求量(单位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需求曲线: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关系的 几何形式。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特点: 1)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2)可为直线,也可为曲线; 3)同一需求曲线上的点代表不同的需求量, 不同的需求曲线代表不同的需求; 4)离原点越远,需求越高。
水平的线性需 垂直平的线性需 求曲线上每一点的 求曲线上每一点的 点弹性均为无穷大。 点弹性均为0。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可通过作切线的办 法求得。
直角双曲线形式 的非线性需求曲线 上的每一点的点弹 性均为1。
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 价格(P)×销量(Q)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弹 收 性 入e > 1 e = 1 e < 1 d d d 价格 降价 增加 不变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 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 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 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 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2. 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 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 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 量的变动。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ΔY
e
=
Y ΔX
=
ΔY ΔX
X Y
X
3、点弹性表达式:
ΔY
e=
lim
x0
Y ΔX
=
dY X dX Y
X
Back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弹性的种类很多
在需求函数和供给 函数中,需求量和 供给量是因变量, 因此弹性分为需求 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又可 分为需求的价 格弹性、需求 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 性。
P1
收入减少,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需求减少。
0
Q1
D2 C
B
Q2
Q3
Q
1、需求曲线的移动
PP
P1
A
B
P2
C
P3
D
0
Q1
Q2 Q3
Q
需求量的变动
PP
P1
A
B
C
D2
D0
D1
0
Q1
Q2
Q3
Q
需求的变动
Back
2 、供给曲线的移动
(1)供给量的变动
P
其他因素不变,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P3
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P2
价格
2
B CD E 3 45 6
供给量
0 200 400 600 800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P 7 6 5 4 3
2 A
1
E D
C
B
Qs =- + P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Q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三、均衡价格变动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需求概述1、需求的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1、含义:Q d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d =α-β·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 与P 成反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需求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因变量的变动比例2)弧弹性:e=YX X Y ∙∆∆3)点弹性:e=YX dX dY ∙2、需求的价格弹性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需求量的变动比例2)计算:A 弧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Q P P Q ∙∆∆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 。

222121Q Q P P P Q ++∙∆∆B 点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Q P dP dQ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三、微观经济学鸟瞰
产品和服务
企业
产品价格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劳动、土地、资本、管理

资金
利息
产品市场
家庭
要素市场
储 蓄
金融市场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The Demand Function
1.需求 Demand
需求: 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 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由凡勃伦提出。炫耀性消费:
如果完全用价格来衡量需求程度,在价 格低时买得少,价格高时买得多。
P→Q
P价格
首饰中的黄金与钻石;
向右上方倾斜
茅台酒价格;
这种商品为定位性物品 Positional Goods, 这类商
品具有显示财富的效应。
D
Q量
0 需求定理的特例
茅台酒飞涨仍无法满足, 半年上涨6次
❖ 虽然外界有“买茅台股票不如买茅台酒”的 说法, 但鲜有人会料到, 茅台白酒在半年内 上涨6次, 一次次挑动着市场与百姓的神经。
;劳 动 供 给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Equilibrium
均衡: 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相互作用,所 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均衡的分类: •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 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 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 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0 Q1 Q0 Q2
Q
其他因素
图形表现
不变
曲线上点的移动
变化
整条曲线的位移
(3)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 定义不同 ❖ 图像不同 ❖ 变化情况不同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供给量变动百分比 价格变动百分比
P •A
供给价格弹性
Q
(2)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通常情况下,商品供
给量和商品价格成同 向变动 供给的变动量和价格 的变动量的符号是相 同的。
(3)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求法
规律: 若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 点弹性 与坐标横轴的交点位于坐标 原点的左边,则所有点的弹 性都>1。 C 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 边,点弹性都<1。 若交点恰好是原点,则点 弹性都=1。 P A dP O dQ B
D.E
< 1
缺乏弹性(inelastic〕
P
需求量变动比率<价格变动比率。 比如生活必需品。 在图形上的需求曲线陡直。 病人对药品(不包括滋补品)的需
D4 Q
求的价格弹性<1。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0%,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
需求价格弹性为? 缺乏弹性。
E. E > 1
富有弹性(elastic)
三、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 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假定供给不变)
供给不变
需求增加则使需
P
D3
D1
D2 S
P2 E1 E3
E2
求曲线向右上方移 P1 动,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数量增加; P3
需求减少则使需 求曲线向左下方移 动,均衡价格下降, O 均衡数量减少。
Q3
Q1
Q2
Q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需求点弹性的几何测定: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
P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A F C
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该点 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 线的方法来求得。
令C点为需求曲线上的任

第二章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第二章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三.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1、市场体系的构成:产品和服务市场 、市场体系的构成 产品和服务市场 产品和服务市场, 劳动(要素 市场,货币 或金融)市场 要素)市场 货币(或金融 市场. 劳动 要素 市场 货币 或金融 市场 2、市场机制是市场体系运行的发动机 、市场机制是市场体系运行的发动机.
d1 d2 d Q
• 需求的变化: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 需求的变化:价格不变时, 的变化而引起的需求的变化。 的变化而引起的需求的变化。 • 原因是由于收入、偏好、替代品价格或 原因是由于收入、偏好、 预期的变化会引起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 的变化。 的变化。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的含义 二.供给函数 三.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含义: 一.供给的含义: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和 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向市 场提供某种产品的数量. 场提供某种产品的数量. 两个构成要素: 两个构成要素: 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
二、供给函数
• 供给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供给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Q =f ( P, E, C, T,. …) ) • Q =f ( P)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 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 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 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 就是说, 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 公式: 公式: Lim • Ed= -(△Q/ △P).(P/Q) ( ) ( ) △P 0 • =-(dQ /dp).(P/Q) ( ) ( )
2. 需求函数 Q =f ( P, I,T,E,.…) , , , , Q =f ( P )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P
4
需求
0
Q
完全无弹性(弹性等于零)Ed=0
价 格 提 高 , 需 求 量 不 变
P 需求 5 4
0
1
Q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
即利用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计算。
Q P dQ P ed lim P 0 P Q dP Q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Q 1.供给的价格弹性 Q P Q 弧弹性公式: ed P P Q 1 P P P2 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es Q 2 P Q1 Q2 2 点弹性公式:
dQ P es dP Q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我们不仅要知道供求变化的方向, 更要知道变化的大小,即需求量或 供给量对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我们用弹性来说明这种关系。
我们要知道企业的决策要如何考虑 消费者的反应。
第五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 度。 弹性的一般公式: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弹性系数=
5
4 0 P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
50
100
Q
弹性充足:︱Ed︳>1 奢侈品
缺乏弹性
P
Ed <1
日常用品 柴米油
缺乏替代品
O
D Q
单位弹性(Ed=1)
P
需求
5
4
价格提高 25%,需 求量减少 25%。
100 Q
0
80
完全弹性(Ed=∞)
1,价格高于4元,需求量等于0; 2,价格等于4元,消费者购买任何数量的商品。 3,价格低于4元,需求量无穷大。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汇总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汇总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汇总引言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西方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需求曲线描述了市场上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则描述了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理解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概念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进行概述,并相关的基本概念。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描述市场上消费者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通过需求曲线,可以了解到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需求曲线呈现负斜率,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需求曲线的具体形状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程度、消费者偏好、收入水平等。

需求曲线的概念反映了经济学中的“边际效应”原理。

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更多的商品或服务获得额外的满足感,因此需求量增加;而当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在有限的预算内只能购买较少的商品或服务,因此需求量减少。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描述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通过供给曲线,可以了解到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供给曲线呈现正斜率,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供给曲线的具体形状取决于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

供给曲线的概念体现了生产者在不同价格下的效益考虑。

当价格上升时,生产者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商品或服务获得额外的收益,因此供给量增加;而当价格下降时,生产者可能面临生产成本的上升等问题,因此供给量减少。

需求与供给的平衡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处即为市场的均衡点。

在均衡点上,市场上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市场价格也在该点确定。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点,供给量会超过需求量,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点,需求量会超过供给量,导致市场需求过于旺盛,价格上升。

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分析,可以预测市场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交易量。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1、需求曲线的移动
(1)需求量变动
PP
其他因素不变, P1
商 品 本 身 的 价 格 变 P2 化,引起需求曲线上 P3 点的移动。
A B C
D
O
Q1
Q2 Q3
QQ
1、需求曲线的移动
(2)需求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
P
其他因素变化(收入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D0 A D1
一、供给函数
3、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供
给量的函数。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化,仅 考虑商品的价格对其供给量的影响,供 给函数可以表示为:
Qs=f (p)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 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 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价格-数量组合 A
榜为一门科学。
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我们现在的几何学,是由古希腊数学家 欧几里德(公无前330—前275)创立的。 他在公元前300年编写的《几何原本》, 2000多年来都被看作是学习几何的标准 课本,所以称欧几里德为几何学之父。
《几何原本》问世后,它的手抄本流传 了1800多年。1482年印刷发行以后, 重版了大约一千版次。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 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 时候的价格。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e
O
Qd Qe
Qs
Q
均衡数量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P
D
S
E 均衡价格 Pe
P2 短缺
O
Qs
Qe
Qd
Q
均衡数量
三、均衡价格变动

第2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

第2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
表示某物品需求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Qd P Q d P
等均为参数。
线性需求函数
非线性需求函数
Q d为物品的需求量,P为商品的价格,α 、β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
P
● ● ● ● ● ● ● ●
沿着需求曲线的 变动
P↓D↑

P↑D↓
Q
2、需求的变动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 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是供求均衡时的供求数量。
几何意义:均衡点,是市场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的交点。
P
D
S
PE
E
O
QE
Q
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
P

S>D→过剩
● ●
S
均衡价格


S=D

Qd Qs
“看不见的手”


S<D→短缺

D Q
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的形成
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P
P↓S↓
● ● ●
● ● ●

P↑S↑
Q
2 供给的变动
P
供给曲线的移动
S↓
P1
S↑
Q2 Q1 Q3 Q4
Q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Equilibrium):在经济学中,是指 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 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是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 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Q
需求变动(增加、减少)(供给不变)
P D2 D0 D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S
。b
。a 0
数量 Q斤
3. 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 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 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 而减少。
讨论:供给定理的例外 劳工的供给、证券、珍品的供给等
P,Q ;
P,Q 。

劳工的供给曲线
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
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 Qd = a-b(P) 其中a、b为常数,a为截
P

α
Qd

距,b为斜率倒数。
O
Q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1.需求表
需求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
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 A 1 B 2 C 3 D 4 E 5 F 6 G 7
给显 劳 反劳 曲 曲得 动 就 应动 就 线 就 线几 供 作 ;供 成 稍 成 接乎 给 为 给年 稍年 近没 对 一 对女 向男 于有 于 个 高性 后性 垂反 实 整 工和 弯而 直应 际 体 资青 曲言 。, 工 的 一少 ;, 劳 即资人 般年 动 劳的口 呈而 供 动变而 正言 给 供化言 向, ,,
eg:计算
设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12—2P,供给函数
为S=2P,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
P=3 Q=6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2章
35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2、供给曲线的移动
3、供求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 Demand Shift
需求量(单位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2.需求曲线
价格 P元
D
。a
向右下 方倾斜
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
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 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 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 曲线
。b o
P
量 Q斤
Qd
O
Q
3. 需求定理:The Law of Demand
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 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 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 增加。
讨论:需求定理的例外 ——吉芬商品(P63) ——炫耀商品(P65) ——证券
P,Q; P,Q。
需求定理的例外
(1)吉芬商品Giffen’s Goods : 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P→Q
英国人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
但需求量却反而增加。 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1、均衡价格:The Equilibrium Price
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同
一价格。
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对均衡价格的三种错误理解
1)“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 ------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可能重合 2)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 有时量等,但价格不等 3)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 有时价格等,但量不等 见图:
区分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其他因素不变,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价格 P元
S
P2 。b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鸡蛋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增加
P1 0
。a Q1 Q2
数量 Q斤
(2)供给的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 其他因素变化(成本、技术变化) 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
•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 需求曲线 • 供给曲线 •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区分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1)需求量变动:Shift in the Demand Curve
其他因素不变,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
价格 P元 P0
D
。a
动。 P1 0 Q0 。b Q1
量 Q斤
(2)需求的变动: 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 其他因素变化(收入变) 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收入减少,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需求减少。
P S1 S0 S2
P0
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原因是投 入品价格上升
0 Q1 Q0 Q2
Q
(3)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与需求/需求量同)

定义不同 图像不同 变化情况不同
a.定义不同

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市场上按 照各种不同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 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量——指生产者在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市场上 按照某一特定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 品或劳务的数量
商品本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分 配的公平程度 消费者偏好(嗜好)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价格、收入)
•互替品 •互补品
导致需求增加的因素: 商品本身价格下降 互补品价格降低 消费者收入增加 消费者偏好增强 预期某物品价格要上升
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政府的消费政策 特殊因素
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即
即供给的数学表达式: S=f(a,b,c,d,… n) a,b,c,d,…n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
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 s = -c + d(P)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1.供给表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
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用数字表格的形式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 系。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 A 2 B 3 C 4 D 5 E 6
供给量(单位数)
0
200
400
600
800
2.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 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 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 条曲线 价格 P元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Clearing market 商品价格具 有充分的灵活性,能使需求和供 给迅速达到均衡的市场。 有限度的理性(bounded rational)
市场出清:市场上的供
求均衡,无资源闲置
完全理性:个体的最优
化行为Economic Man

P
P0
D
。a
P D1 D0 D2
P0 P1 0 Q0 。b Q1
Q
0
Q1 Q0 Q2
Q
例题

下列哪一项会导致面包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A.馒头价格下跌 B.收入的下降 C.面包价格的下跌 D.上述哪一项都不会导致面包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2章
43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
Supply Shift

b.图像不同

供给表现为一条供给曲线 供给量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的一个点 P S1 S0 S2
P
P2
S
。b
P0
P1
0
。a Q1 Q2
Q
0
Q1 Q 0 Q2
Q
c.变化情况不同

供给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在图 像上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在图像上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D
Q量
需求定理的特例
茅台酒飞涨仍无法满足,半年上涨6次
虽然外界有“买茅台股票不如买茅台酒”的 说法,但鲜有人会料到,茅台白酒在半年内 上涨6次,一次次挑动着市场与百姓的神经。 2011年元旦开始,茅台全国涨价20%,并强 推“限价令”,终端价格(市场零售价)不得 超959元。但春节之前,市场上最热销的53 度飞天茅台的终端价格已经将限价远远甩在 身后,达到1500元左右。
变动主体 需求量变动 需求变动 Q D 价格P 变化 不变
P D1 D0 D2
P0
0
Q1 Q 0 Q2
图形表现 不变 变化
Q
其他因素
曲线上点的移动 整条曲线的位移
(3)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定义不同 图像不同 变化情况不同


a.定义不同

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市场上按 照各种不同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 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量——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市场上 按照某一特定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 品或劳务的数量
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生产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生产技术的变动
政府的政策
其他因素
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使供 给量减少。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 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生 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 供更多的产量。
3.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

Supply Function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1.供给 Supply
The Supply Fun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