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结构分析详解
织物结构分析与面料选用课件

详细描述
面料的保暖性是指其阻止热量流失的能力。保暖性好的面料能够有效地保持人体的温度 ,防止寒冷。面料的保暖性主要取决于其纤维的导热系数、纤维的排列结构和面料的厚 度。在寒冷的季节,选用保暖性能好的面料能够提高服装的保暖效果,使人感到温暖舒
适。
面料的抗皱性
总结词
描述面料的抗皱性
详细描述
麻织物
透气性好,吸湿性好,抗 菌性好,但手感粗糙。
毛织物
保暖性好,弹性好,手感 柔软,但易缩水变形。
化学纤维面料
涤纶织物
锦纶织物
耐磨性好,抗皱性强,易洗快干,但 吸湿性差。
耐磨性好,弹性好,但易产生静电。
尼龙织物
强度高,耐磨性好,抗皱性强,但易 产生静电。
混纺面料
棉麻混纺
结合了棉和麻的优点,透气性好 ,吸湿性好,抗菌性好,同时具
THANKS
感谢观看
面料的透气性
总结词
描述面料的透气性
详细描述
面料的透气性是指气体在面料内部和外部流动的难易程度。透气性好的面料能够帮助人体散热,保持 舒适。面料的透气性主要取决于其纤维的排列结构、纱线的密度以及面料的厚度。不同的面料透气性 差异很大,因此选用合适的面料对于提高服装的舒适性非常重要。
面料的保暖性
总结词
根据用途选择面料
家居装饰面料
选择柔软、舒适、易于清洁的面料,如棉、麻、 绒布等。
服装面料
根据不同季节和穿着场合,选择透气、保暖、耐 磨、易打理的面料,如丝绸、棉、毛料等。
户外用品面料
选择防水、防风、耐磨、抗紫外线等具有特殊功 能的面料,如尼龙、聚酯纤维等。
根据季节选择面料
春季
选择轻薄、透气的面料 ,如薄棉布、麻布等, 适合春季温暖湿润的气
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分析

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分析织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了解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分析对于提高其品质和应用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讨论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分析,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1.拉伸性能织物的拉伸性能是指在受力时的变形和破坏能力。
通过对织物进行拉伸试验,可以得出其断裂强度、伸长率、断裂韧性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织物在使用中的抗拉能力和耐久性。
2.压缩性能织物的压缩性能是指在受力时的抗压变形和恢复能力。
通过对织物进行压缩试验,可以评估其抗压性能和弹性恢复能力。
这些参数在织物在填充材料、座椅、装饰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弯曲性能织物的弯曲性能是指在受力时的抗弯变形能力。
通过对织物进行弯曲试验,可以得出其弯曲刚度和折叠性能。
这些参数对于织物在服装、窗帘、家具等领域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4.撕裂性能织物的撕裂性能是指在受力时的抗撕裂能力。
通过对织物进行撕裂试验,可以得出其撕裂强度和撕裂延伸率。
这些参数对于织物在户外用品、工业帐篷等领域的抗撕裂要求较高的应用有重要价值。
二、织物材料的结构分析1.纤维结构纤维是织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其结构对织物的性能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纤维的直径、长度、断面形状以及纤维间的排列方式都会影响织物的密度、强度和弹性等性能。
通过扫描电镜等仪器观察纤维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织物的性能来源和改进方向。
2.织物结构织物的结构是指纱线、经纬相互交织的方式和密度。
常见的织物结构包括平纹、斜纹、提花、缎纹等。
不同的织物结构决定了织物的外观、手感和性能特点。
通过对织物结构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指导织物的设计和开发。
3.织物表面特征织物表面的特征对于其外观和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织物的表面特征包括纹理、工艺效果、染色效果等。
通过扫描电镜和表面形貌分析仪等设备对织物表面进行观察和测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织物的质量和外观效果。
织物的组织结构

织物的组织结构
织物的组织结构指的是织物中纱线的排列方式和组合。
常见的织物结构有以下几种:
1.平纹:纱线交叉点呈正方形排列,纱线平行于织物长边和宽边,是最简单、最常见的织物结构。
2.斜纹:纱线交叉点呈菱形排列,纱线呈斜向排列,与平纹相比具有更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3.离子:平纹或斜纹上每个交叉点都有一段相反方向的纱线,使织物表面呈现小方格的效果。
4.缎纹:纱线呈倾斜排列,每个交叉点只有一根纱线通过,使织物表面光滑、有光泽。
5.绒布:框架上的两个或多个不同纱线变化的交叉点,使一些纱线向织物表面伸出,形成毛绒,其中包括天然绒毛和人造绒毛。
6.提花:纱线被改变,以形成规则的花纹。
通常用于纺织品的花边、装饰品、制服、毛毯等。
织物的结构分析详解

实验一织物的结构分析实验内容:(1)织物组织认识(2)梭织物密度、针织物密度的测定(3)纱线线密度的测试。
(4)单位面积织物重量的测试。
实验目的:在织物染整加工和研究过程中,常需对纺织品结构和织物组织有所了解,以便正确地制定研究方案和加工工艺。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常用织物的种类;掌握梭织物密度、针织物密度的测试方法;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单位面积织物重量的测试方法。
一、织物组织认识对给定的几种织物认识其织物组织;了解其织物风格特点。
平纹织物风格特点:(1)纱线在织物中交织最频繁,组织点最多(2)织物结构简单(3)织物平整挺括、坚牢、耐穿、耐用。
斜纹织物风格特点:(1)在纱线粗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时,斜纹织物坚牢度不如平纹织物。
(2)在纱线粗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时,斜纹织物较平纹织物手感柔软。
(3)斜纹织物可以织成紧度较大的织物。
(4)织物表面有经(纬)浮线构成的斜向织纹。
缎纹织物风格特点:(1)布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
(2)质地柔软,有豪华感。
(3)坚牢度不及斜纹、平纹,易勾丝。
经编织物风格特点:(1)经编织物织物卷边性好于纬编织物,基本不卷边。
(2)没有脱散现象。
不易折皱。
(3)受力变形性介于梭织物和纬编织物之间。
纬编织物风格特点:(1)纬编平针组织在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外观。
不易折皱。
(2)横向延伸度近似纵向延伸度的2倍。
(3)边缘具有显著的卷边现象。
(4)具有脱散性。
二、梭织物密度的测定2.1实验仪器及织物织物分析镜(或移动式密度镜);钢尺:5-15cm,分度值为毫米;分析针实验步骤(1)移动式密度镜,内装有5-20倍的低倍放大镜,可借助螺杆在刻度尺的基座上移动,以满足最小测量距离的要求。
放大镜中有标志线,随同放大镜移动时通过放大镜可看见标志线的各种类型装置都可以使用。
(2)将织物摊平,把织物分析镜放在上面,哪一个系统的纱线被计数,密度镜的刻度尺就平行于另一个系统纱线,转动螺杆在规定的测量距离内计数纱线根数。
织物结构分析实验

织物结构分析实验织物结构分析实验是对织物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一个重要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织物中织物纱线的组织密度、编织结构、纱线类型等信息,为织物的质量评价以及改良方案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份关于织物结构分析实验的详细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内容。
一、实验目的:1.了解不同织物的编织结构和纱线类型;2.掌握织物结构参数的测定方法;3.分析不同织物结构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织物分析仪:用于测定织物的线密度、表面密度、空气透气度等参数;2.顺纱试验仪:用于测试纱线的强度、伸长率;3.络度仪:用于测量纱线的线密度;4.显微镜:用于观察织物的织法、纱线类型等。
三、实验步骤:1.取一块待测织物样品,并记录其产地、纱线类型等基本信息;2.使用织物分析仪测定织物的线密度和表面密度,并记录数据;3.使用顺纱试验仪测定织物的纱线强度和伸长率,并记录数据;4.使用织物分析仪测定织物的空气透气度,并记录数据;5.使用显微镜观察织物的纱线类型、织法等,并记录观察结果;6.使用络度仪测量纱线的线密度,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根据织物分析仪测定得到的线密度和表面密度数据,可以计算得到该织物的纱线密度。
较高的纱线密度意味着纱线更细,织物更细密,质量更好。
2.顺纱试验的结果可以反映出纱线的强度和柔软度。
较高的纱线强度和较低的伸长率意味着纱线质量更好。
3.织物分析仪测定的空气透气度可以反映织物的透气性。
较高的空气透气度意味着织物更透气,较低的空气透气度意味着织物更密闭。
4.显微镜观察纱线类型和织法可以帮助确定织物的结构类型,如平纹、斜纹、缎纹等。
不同的纱线类型和织法对织物的外观、手感等性能有影响。
5.根据络度仪测量得到的纱线线密度可以与织物分析仪测定的线密度进行对比,以验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织物结构分析实验可以通过测定织物的线密度、表面密度、纱线强度、伸长率和空气透气度等参数,来了解织物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为织物的质量评价以及改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经编网眼织物的分析与工艺设计

经编网眼织物的分析与工艺设计经编网眼织物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织物,因其具有透气、柔软、轻便等特点,在服装、鞋帽、包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经编网眼织物的结构、性能与工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工艺设计。
首先,经编网眼织物的结构是由一系列纵向和横向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
纵向的经线由纱线或丝线组成,而横向的纬线则由针织或梭织形成。
这种结构使得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空气可以自由流动,增加了织物的舒适性。
其次,经编网眼织物的透气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由于织物的结构特殊,空气可以通过织物中的网眼孔进入并流动,从而提供良好的透气性能。
这种透气性能使得人们在炎热的夏季也能感到凉爽舒适。
此外,经编网眼织物还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轻便性。
由于织物的结构相对稀疏,因此它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良好的柔韧性,非常适合制作运动服装和户外用品。
同时,柔软的手感也增加了织物的舒适度。
在经编网眼织物的工艺设计中,首先需要选择适用的纱线和织造方法。
纱线的选择应该考虑其透气性、柔软性和耐久性。
梭织法常用于具有较大网眼孔的织物,而针织法则常用于较小网眼孔的织物。
其次,在织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织物的密度和网眼孔的大小。
织物的密度决定了织物的坚固度和透气性,而网眼孔的大小则影响了透气性和外观。
因此,需要在织造过程中根据织造机具和纱线的特性进行调整。
最后,需要进行后整理处理以达到所需的效果。
后整理处理可以包括定型、印花和染色等工艺,以增加织物的外观和功能。
综上所述,经编网眼织物具有透气、柔软和轻便的特点。
在工艺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纱线和织造方法,并根据需要进行织物的密度和网眼孔大小的控制,最后进行后整理处理。
这些工艺设计的要点可以为经编网眼织物的生产提供指导,并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和透气性要求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外观效果。
经编网眼织物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织物,由于其透气、柔软、轻便等特点,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经编网眼织物的特性和应用,并详细介绍其工艺设计和相关的生产过程。
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

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织物组织分析是纺织工艺和纺织品质量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对织物组织的分析,可以了解其结构、性能和特点,进而对纺织品的性能和品质进行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织物组织分析方法:1.织物构造分析:织物构造是指构成织物的纱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织物构造分析主要通过观察织物截面、纱线的位置和顺序、织物密度等来确定织物的组织结构。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织物剖面分析、纱线构造分析等。
2.织物密度测定:织物密度是指织物单位面积上的纱线密度。
织物密度的测定一般采用计数器或显微镜进行。
计数器法是将织物缩小到标准尺寸,然后在一个确定的面积上进行纱线计数,从而计算出织物的密度。
显微镜法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所选区域内的纱线数目,并根据已知区域的面积计算出织物的密度。
3.织物断面观察:织物的断面观察可以反映织物的结构和纱线的分布情况。
常见的断面观察方法有显微镜观察和切割法。
显微镜观察方法通过将织物样品切成薄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结构和排列情况。
切割法是将织物样品切割成薄片,然后在光源下观察织物断面的形状和线条。
4.织物重量测定:织物重量是织物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测定方法主要有称重法和浸泡法两种。
称重法是将已知面积的织物样品放在称上,通过称取织物的重量来计算其单位面积的质量。
浸泡法是将织物样品放入水中,使其充分湿润,然后在称上称取其净重,再除以面积,即可得到织物的质量。
5.织物断裂强力测试:织物的断裂强力是指织物在受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时所承受的最大强度。
常用的断裂强力测试方法有抗拉测试、抗剪测试和抗撕裂测试。
抗拉测试通过将织物样品加在拉力机上,逐渐施加拉力,直到织物发生断裂,通过测量拉断强度来评估织物的强度。
抗剪测试是通过将织物样品在一个夹持器的作用下进行剪切,测量织物的剪切强度。
抗撕裂测试是通过将织物样品进行撕裂操作,测量织物的撕裂强度。
织物组织分析方法在纺织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纺织厂了解织物的性能和品质,从而指导生产和质检工作。
织物结构的研究与优化设计

织物结构的研究与优化设计织物是一种线或纤维通过交叉编织或绕线构成的结构,是纺织品的一种。
在服装、家居用品和工业制品等领域中,织物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织物结构的研究与优化设计非常重要。
一、织物结构的研究1. 织物的纹理结构织物的纹理结构是由维和经纱的编织方式,以及不同的机织工艺组合而成。
在面料的制作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织法和不同的材料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
例如,密度高的织物通常比密度低的织物更结实;而材料的选择和编织工艺则可以使面料具有不同的弹性、柔软性和透气性等性能。
2. 织物的纤维结构织物的纤维结构指的是纤维的组成方式和排列方式。
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类。
天然纤维的断面形状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纤维之间的缝隙较大,因此吸湿性和柔软性较好。
合成纤维的断面形状多为多边形,纤维之间的缝隙小,制成织物后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强度和易于保养等优点。
3. 织物的力学性能织物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扭绞角度和弯曲刚度等。
这些指标对于织物的性能和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优化织物结构、材料和编织工艺,可以达到提高面料强度、透气性、灵活性和美观性等目的。
二、织物结构的优化设计1. 织物的材料选择织物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织物的性能和品质。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织物的用途和环境,例如面料用于户外运动服装时,需要选择具有抗风、抗水和透气性等性能的材料;而用于高档西装上衣时,则需要选择质地柔软、面料细密且不易变形的面料。
2. 织物的编织工艺织物的编织工艺是决定面料质量和外观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改变编织工艺,可以得到不同的面料效果。
例如,采用不同的编织密度和纤维交织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双面效果;而采用不同的织法,也可以得到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效果。
3. 织物的表面处理织物的表面处理是使面料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和性能的有效途径。
例如,通过染色,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和光泽效果;而通过涂层处理,可以增加面料的防水和防污性能;通过烫花、压花等工艺,也可以使面料呈现出不同的图案和质感。
织物结构——精选推荐

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
织物组织: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物组织。
织物结构:是指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
经纬纱原料、线密度、密度的配置和经纬纱线的交错境况都是织物结构的参数。
组织点:经纬纱相交处即为组织点。
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凡纬纱浮在经纱上称为纬组织点。
组织循环: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组织点飞数:组织点飞数是指同一个系统中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组织点的位置关系,即相应经(纬)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
飞数用S 来表示。
沿经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经纱相应两个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是经向飞数,用Sj来表示;沿纬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纬纱相应两个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是纬向飞数,用Sw来表示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
上机图是由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四个部分排列成一定位置而组成。
组织图:表示织物中经纬纱的交织规律。
穿综图:表示组织图中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片顺序的图解。
纹板图: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穿综原则: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页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中,而不同交织规律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中。
穿综图至少画出一个穿综循环。
主要有顺穿法、飞传法、照图穿法。
顺穿法:适用于密度较小的简单织物的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穿法: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得顺次穿在每一页综片上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根数Rj等于所需的综片页数Z。
飞穿法:织物密度较大而经纱组织循环较小的,穿法:先将各组中的第一根经纱穿入每片综框的第一列,再依次穿完其它各组经纱。
照图穿法: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但织物中有部分经纱的浮沉规律相同的。
穿法: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片中。
空筘:在经纱穿筘中,由于某些织物结构上的要求,常需要在穿一定筘齿后,空一个或几个筘齿不穿,习惯称为空筘。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

第三章针织织物组织结构针织织物是一种通过织针的交叉循环形成的网状结构的织物,其组织结构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章将详细介绍针织织物的组织结构,包括环结构、平结构和提花结构。
一、环结构环结构是针织织物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环结构由一根或多根织针沿着织物横向移动制成。
环结构通常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适用于制作各种衣物。
环结构可以分为横向环结构和纵向环结构两种。
横向环结构是最常见的环结构,织针沿着织物的横向往复运动,形成一圈一圈的针眼。
纵向环结构是指织针沿着织物的纵向移动,形成一束一束的针眼。
二、平结构平结构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针织织物结构,其特点是由织针交织而成的横纹和直纹呈现出明显的平行条纹和格子花纹。
平结构适用于制作质地较硬的织物,如裙子、外套等。
平结构主要有单平结构和双平结构。
单平结构是指织针交织形成相同的平行针眼,线条清晰明了。
双平结构是指织针交织形成两种不同的平行针眼,线条交错复杂,具有更多的花纹变化。
三、提花结构提花结构是一种通过在织物中插入不同颜色或不同质地的线材,形成花纹和图案的织物结构。
提花结构可以制作出各种复杂多变的图案和花纹,是一种高档的针织织物结构。
提花结构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斜提花、纵提花和横提花等。
斜提花是指提花设计在织物中的斜纱线上,形成倾斜的花纹。
纵提花是指提花线和织物的纱线相平行,形成竖直方向的花纹。
横提花是指提花线穿过纱线,形成横向的花纹。
四、其他结构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针织织物结构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的结构。
例如,术结构是一种通过织针在织物内部进行钩织,形成堆状绒毛的结构;扎绣结构是一种通过织针在织物上刺绣的结构。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针织织物结构,如网状结构、坎巴结构和波普结构等。
这些结构多应用于特殊的针织织物,如针织鞋、针织帽等。
总结起来,针织织物的组织结构多种多样,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了解不同的针织织物结构对于选择适合的织物和进行针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织物的基本结构课件

织物的基本结构
29
1、毛毡
• 这是利用羊毛的缩绒性制成的。将羊毛通过梳毛机做成薄网状的 毛卷,然后整理成平板的形状,经过缩绒剂湿润、紧压、搓揉。 使羊毛产生缩绒而变成布状的毛毡。
织物的基本结构
30
2、树脂粘着非织造布
• 棉、粘纤以及其他合纤短纤维,由于没有羊毛那样成毡的性质, 一般采用合成树脂或合成纤维粘着剂来固定纤维层。先将纤维材 料通过梳棉机或梳毛机做成薄膜状的纤维网,并重迭成必要的厚 度,经加热使低熔点合成纤维软化粘结或在装有树脂溶液的糟中 浸着并不断通过,再用罗拉加压去除纤维网中的余液后加热,纤 维网被固化的树脂粘着而变成不能分离的非织造布。
• 精梳毛织物是用精梳毛纱为原料的织 物;粗梳毛织物是用粗梳毛纱为原料 的织物。
织物的基本结构
12
• 精梳毛织物的特点,是身骨紧密,富有弹性,不易变形,呢面光 洁匀净,织纹清晰,纱线条干均匀,无雨丝痕,坚牢耐穿,一般 适宜做春秋季和夏令服装。精梳毛织物的主要品种,有凡立丁、 花呢、哔叽和华达呢等。
织物的基本结构
26
• 经编针织物用经编针织机编织而成。将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 线在经编机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进行成圈而形成的平幅形的针织 物。经编针织物的延伸性小,弹性较好,脱散性小,宜作外衣、 蚊帐、渔网、花边、头巾等。
织物的基本结构
27
三、非织造布
• 非织造布又称无纺织布,狭义来说,是指由一定取向或随机排列 组成的纤维层通过机械、化学或热粘合而成的织物。
5
织物的基本结构
6
织物的基本结构
7
• 根据原棉纺纱加工系统不同,用精梳棉纱织成的织物,称为精梳 织物;
• 用粗梳棉纱织成的,称为普梳织物;
Chap10 织物的结构与性能.ppt

Chap10 织物的结构与性能
二、织物的耐久性 耐久性质讨论的是织物破坏的力学行
为,其包括拉伸、撕裂、顶破、锐器割刺、 冲击、疲劳、磨损等机械的破坏,以及热、 光、电作用的降解、变形失效和击穿破坏 等。
纺织物理
Chap10 织物的结构与性能
1、拉伸断裂与疲劳破坏
2、织物的双轴向拉伸与顶破
3、紧密织物的几何学
紧密织物中纱线的截面肯定发生变形,如用椭圆形截面, 无法积分解出,故大多采用“跑道形”截面。这种假设,在A、 B之间纱的截面为圆形,仍采用Peirce的模型。
纱的间距为: a B2 h2 (w b)
式中,B=b1+b2为经、纬纱的厚度值之和;w为纱线跑 道距截面的宽度值。
达织物的填充密度。三轴方向,X 为长度方向(纵向 X W / 2);Y
是宽度方向(纵向Y C / 2 );Z T 为织物的厚度; 为纱线的
取向角。并假设纱线为圆形,直径为,当纱向积压时,则有:
X W 2 ;
d 2d
;或 ; Y
d
C 2d
max
2
1
sin cos
X d
tan
1 cos
Z 2d
纺织物理
Chap10 织物的结构与性能
一、织物的结构分类与名称
织物的分类方法众多,可以根据加工方法、成 形方式、基本性能、选用纤维或纱线、织物组织和 结构、厚度和轻重、用途和功能等进行分类。
但作为织物结构、性能和成形的相互关系讨论, 则较多地运用直接相关结构特征和成形方式进行分 类。
纺织物理
Chap10 织物的结构与性能
织物中的纤维填充密度取决于纤维所占的体积,平纹织
物的体积分数Vf为;
纺织材料学织物的组织和结构

织物的空间厚度TC:由纱线在无压力状态下屈曲 形成的厚度,纱线被看成无毛羽的刚体,是织物 结构相支撑面(点)间的距离,又称结构厚度;
织物实体厚度Tr:指织物压扁,只有由经纬直径形 成的厚度,经纬纱被看成为无毛羽的刚体,相当 于织物厚度,简称等支持面厚度Te。
4 组织点飞数:
在织物组织循环中,同一系统纱线中相邻两根纱 线上相应的组织点之间间隔的纱线数。
经向飞数:相邻两根经纱上相应组织点的位 移数,用于经面组织;
纬向飞数:相邻两根纬纱上相应组织点的位 移数,用于纬面组织。
三.基本组织 1.平纹组织 (1)组织图及组织参数
RT RW 2, ST SW 1
针织物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线圈; 纬编针织物:线圈横向连续 经编针织物:线圈纵向连续
一、针织物的结构及参数 1.线圈结构 (1)纬编针织物
线圈由圈干1-2-3-4-5和延展线5-6-7构成。 1-2、4-5 ——圈柱, 2-3-4 ——针编弧, 5-6-7 ——沉降弧。 A—圈踞;B——圈高
② 屈曲波高 织物经纬纱线轴曲波的波峰与波谷间的垂直距离为该
系统纱线的屈曲波高。 波径系数:屈曲波高和纱线直径之积的比值。
③支持面 织物支持面是一定压力下织物与一光滑平面相
接触的面积与织物规定面积之比的百分率。
结构相系数: = hT
hW
零结构相或等支持面结 构相:= dT hT
dW hW
波径系数:HD= hT dT hW dW
(2)织物特点 交织点多,部门平整挺括,断裂强度大,耐磨
性较好,手感较硬,花纹单调,光泽略显暗 淡。 (3)织物结构相 一般处于零或第5结构相 (4)织物结构的变化
织物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分析

织物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分析织物结构在材料力学性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织物结构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强度、刚度、韧性等。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织物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深入分析。
一、平纹结构平纹结构是最简单、最常见的织物结构之一。
它由横经纱和纵纬纱按每根经纱穿过一根纬纱交织而成。
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需要高强度材料的应用。
然而,平纹结构的刚度较高,弹性较小,容易产生断裂。
因此,在某些需要高韧性的应用中,平纹结构并不适合使用。
此外,到处都是连接点的平纹结构也容易导致纱线相互撞击,降低材料的强度。
二、斜纹结构斜纹结构由斜纱和纬纱组成,交叉点呈斜角交织。
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强度,能够在多个方向上承受拉力。
因此,在需要较高韧性和耐磨性的应用中,斜纹结构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然而,斜纹结构的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生产过程较为复杂。
同时,斜纹结构的弹性较小,不适用于需要高弹性的应用。
三、缎纹结构缎纹结构由多根经纱和多根纬纱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
它具有光滑的表面、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抗拉性能。
缎纹结构的强度和柔韧性较好,通常用于制作高质量的织物。
然而,缎纹结构的刚度较小,容易出现偏斜和变形的情况。
此外,由于交织规律的特殊性,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浪费的废料。
四、平纹/缎纹混纺结构平纹/缎纹混纺结构是将平纹结构和缎纹结构进行组合而成。
通过合理的搭配,可以兼顾两种结构的优势,如强度、柔软性和耐磨性。
该结构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然而,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平纹/缎纹混纺结构的生产难度较大,成本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不同的织物结构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织物结构对于满足应用需求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性能指标,综合考虑各种结构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的织物结构,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织物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实践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以实现更好的工程效果。
织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第10章织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第1节织物的分类——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
包括: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编织物、特种织物等严格意义上说,片状织物在厚度方向也存在变化,是典型的三维结构,但织物一般看作二维1. 织物的基本概念(1)机织物——由纱线在机织设备上按一定规律交织成的制品一般为两组纱线垂直交织织造由织前准备、织造和织坯整理三个工序组成。
织前准备工序包括络筒、整经、浆纱、穿经、卷纬等工序。
织造由开口、送经、引纬、打纬和卷取五大运动构成。
织坯整理工序一般包括检验、修织、清刷、烘布、折叠、分等和成包等过程。
现代织造技术中最关键的突破是抛弃传统的梭子引纬原理,直接从专门设计安装的大卷装筒子上抽取纬纱,不用梭子和纬管而采取其它引纬器件把纬纱引入梭口中。
一般把这种不采用梭子的织机称为无梭织机。
(2)针织物由一组或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彼此成圈连接而成的制品线圈是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也是该织物有别于其他织物的标志(3)非织造布——由纤维、纱线或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主特征是纤维成网、固着成形的片状材料。
但不包含机织、针织、簇绒和传统的毡制、纸制产品。
(4)编结物——以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条状物,相互错位、卡位交织在一起, 为机织和针织的源头 结构和造型复杂仍属本类 示意图2. 织物的基本分类方法2.1 按原料构成分 (1)按纤维原料分纯纺织物、混纺织物和交织织物。
交织织物——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原料的纱线的机织物或两种或以上不同原料纱线并合(或间隔)制成的针织物 (2)按纱线的类别分纱织物、线织物、半线织物、花式线织物、长丝织物。
半线织物——经纬纱分别采用股线和单纱制成的机织物或单纱股线并合或间隔制成的针织物2.2 按织物的规格分(1)按织物的幅宽分带织物:0.3~30cm小幅织物:40cm窄幅织物:<90cm宽幅织物:>90cm双幅织物:150cm左右(2)按织物的厚度分轻薄型织物、中厚型织物、厚重型织物2.3 按织物印染整理加工分(1)按织前纱线漂染加工分本色坯布、色织物。
织物的结构分析范文

织物的结构分析范文织物的结构分析是研究纺织品的构造、组织和性能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纺织品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组成成分、纱线的构造、织物的纺织方式等一系列信息,从而推断出织物的性能和用途。
下面将从纱线的构造、织物的编织方式以及织物的性能等方面进行织物结构分析。
首先,纱线的构造对织物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纱线是由纤维或纤维束加工而成,可以是单根或复合纱线。
在纱线中,纤维的种类和质量、纤维之间的结合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纱线的强度、柔软度和耐磨性等性能。
通常,纤维强度高且形成交错结构的纱线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而纤维质地柔软、纤维之间有较好的亲和力的纱线则趋于柔软。
其次,织物的编织方式也是影响织物性能的重要因素。
编织方式决定了织物的密度、纱线的排列方式和拼结方式等。
目前常见的编织方式主要包括平纹、斜纹、提花和针织等。
平纹编织方式属于最简单的编织方式,通过纵横交错地排列纱线,使织物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强度,适用于制作弹性较小的纺织品。
斜纹编织方式通过交叉编织,使织物具有更高的弹性和柔软度,适用于制作高弹性的纺织品。
提花编织方式以图案编织为主,可以制作出各种花样的织物。
针织方式则采用针蒙纱的方法,形成圈针或平针的排列,使织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软性。
不同的编织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织物,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织物的结构分析对于了解纺织品的性能和用途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纱线的构造、织物的编织方式和织物的组织结构,可以推断出织物的柔软度、强度、弹性、厚薄度等性能,并进一步判断织物的用途和适用范围。
因此,织物的结构分析是纺织科学研究、纺织企业生产和纺织品设计的重要基础。
织物结构与基本组织常规图示

(a)点状粘合(b)膜状粘合(c)团状粘合
图15-25化学粘合加固结构示意图
(3)热粘合加固结构
。
三、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指标
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指标有密度、平方米重w、厚度T,纤维排列、加固结构参数,孔隙及分布等。这方面的评价大多以性能和工艺参数为主。作为结构特征的基础,仅介绍w、、T等。
(a)卷边作用(b)歪斜作用
图15-21针织物卷边与歪斜发生示意图
10
第三节
一、非织造布的主结构
1
图15-22纤维网的排列形式
表15-2不同的成网方式与非织造布强力
成网方式
非织造布纵、横向强力比
平行纤网
(10~12):1
交叉纤网
(0.2 ~ 0.6):1
凝聚辊纤网
(5~6):1
杂乱辊纤网
(3~4):1
第一节
机织物是由平行于织物布边或与布边呈一定角度排列的经纱和垂直于织物布边排列的纬纱,按规律交织而成的片状纱线集合体。并由这种交叉排列和屈曲起伏的挤压接触形成稳定的交织结构。其中经、纬纱的起伏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一、机织物的基本结构
1.
“匹长”、“幅宽”、“平方米重”。
“经纱号数×纬纱号数×经密×纬密”
图15-8组织点飞数
三.基本组织
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所以又称为三原组织。
1
平纹组织是最简单的织物组织,经纱和纬纱每隔一根纱线就交错一次。
(1)组织图及组织参数
(2)织物特点
(3)织物结构相
(4)织物结构的变化
2
斜纹组织织物表面有经纱或纬纱浮长线组成的斜纹线,使织物表面有沿斜线方向形成的凸起的纹路。
第三个讨论了平面组织中纱线遵循最低能态的位移与变形,是织物外观特征和手感风格的本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织物的结构分析实验内容:(1)织物组织认识(2)梭织物密度、针织物密度的测定(3)纱线线密度的测试。
(4)单位面积织物重量的测试。
实验目的:在织物染整加工和研究过程中,常需对纺织品结构和织物组织有所了解,以便正确地制定研究方案和加工工艺。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常用织物的种类;掌握梭织物密度、针织物密度的测试方法;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单位面积织物重量的测试方法。
一、织物组织认识对给定的几种织物认识其织物组织;了解其织物风格特点。
平纹织物风格特点:(1)纱线在织物中交织最频繁,组织点最多(2)织物结构简单(3)织物平整挺括、坚牢、耐穿、耐用。
斜纹织物风格特点:(1)在纱线粗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时,斜纹织物坚牢度不如平纹织物。
(2)在纱线粗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时,斜纹织物较平纹织物手感柔软。
(3)斜纹织物可以织成紧度较大的织物。
(4)织物表面有经(纬)浮线构成的斜向织纹。
缎纹织物风格特点:(1)布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
(2)质地柔软,有豪华感。
(3)坚牢度不及斜纹、平纹,易勾丝。
经编织物风格特点:(1)经编织物织物卷边性好于纬编织物,基本不卷边。
(2)没有脱散现象。
不易折皱。
(3)受力变形性介于梭织物和纬编织物之间。
纬编织物风格特点:(1)纬编平针组织在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外观。
不易折皱。
(2)横向延伸度近似纵向延伸度的2倍。
(3)边缘具有显著的卷边现象。
(4)具有脱散性。
二、梭织物密度的测定2.1实验仪器及织物织物分析镜(或移动式密度镜);钢尺:5-15cm,分度值为毫米;分析针实验步骤(1)移动式密度镜,内装有5-20倍的低倍放大镜,可借助螺杆在刻度尺的基座上移动,以满足最小测量距离的要求。
放大镜中有标志线,随同放大镜移动时通过放大镜可看见标志线的各种类型装置都可以使用。
(2)将织物摊平,把织物分析镜放在上面,哪一个系统的纱线被计数,密度镜的刻度尺就平行于另一个系统纱线,转动螺杆在规定的测量距离内计数纱线根数。
(3)将得到的数据转换成10cm长度内包含的根数。
即:(测量值/刻度尺长度)×10 = ?(根/10cm)注:1、密度计算结果精确至0.1根/10cm。
2、当织物由纱线间隔稀密不同的大面积图案组成时,则测定并计数各个区域内的密度值。
三、针织物密度分析针织物密度分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空框塑料板分析;一种是采用直尺和分析镜进行分析。
本实验采用后者。
3.1实验仪器及织物织物分析镜(或移动式密度镜);钢尺:5-15cm,分度值为毫米;分析针;针织物3.2分析方法3.2.1实验步骤(1)将试样放在实验台上,必须使试样平整无折痕或保持不变形,并保持它处在松弛状态,无拉伸。
(2)在待测织物上选取15×15cm测试区,测试区离布边不小于5cm,若织物有装饰花纹应避开。
(3)用直尺量取10cm长度(精确至0.5mm),将起始量点和最终量点用细尖笔作记号。
(4)将分析镜放试样上,使其一边与线圈横列平行,沿线圈横列方向,数取10cm以内的横列线圈数(S1),读数精确到0.5个线圈。
在织物不同位置上共测量4次。
(5)重复3.2.1(3)、3.2.1(4)对线圈纵列方向进行同样量取和计数,得到纵列线圈数(S2)。
3.2.2数据处理将得到的四次测量值分别计算横列、纵列的线圈密度算术平均值(圈数/10cm)线圈密度=S1×S2共计算四次的算术平均值。
或分别分别计算四次测量值横列、纵列的线圈密度算术平均值(圈数/10cm),再相乘。
最后计算结果保留到0.5个线圈。
四、梭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单位面积质量是指单位面积织物内所包含的水量和非纤维物质在内的织物单位质量。
4.1实验仪器及织物天平(精确度为0.001g);钢尺:5-15cm,分度值为毫米;取样器;梭织物;标准温湿度干燥器4.2实验步骤(1)选取试样平整无折痕部分,用取样器裁剪有代表性的样品3块。
或用直尺量取10×10cm的方形试样(精确至0.5mm)。
(2)将试样放入标准温湿度干燥器内,平衡至少24h。
(3)将试样称重,精确度为0.001g 。
4.3数据处理织物单位面积质量(g/m2)= 试样质量(g)×100将计算的三块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取算术平均值。
五、梭织物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5.1实验原理从长方形的织物试样中拆下纱线,测定其中一部分纱线的伸直长度,再对在经实验用标准大气调湿后的试样称重,根据质量和伸直长度的总和,计算线密度。
5.2实验仪器及织物天平(精确度为0.001g);钢尺:5-15cm,分度值为毫米;坯梭织物;标准温湿度干燥器5.3实验步骤(1)选取试样平整无折痕部分,用直尺量取10×10cm有代表性的方形试样2块(精确至0.5mm)。
(2)从每一块试样中拆下至少经纱40根,纬纱50根。
(3)分别量取10根经纱和10根纬纱的长度,精确至0.5mm。
(4)将量取长度的经纱和纬纱分别放回原拆下的纱线中,放入标准温湿度干燥器调湿后称重,精确至0.001g。
5.3数据处理纱线质量(g)经调湿的纱线线密度(tex)= ×106纱线总长度(mm)纱线总长度——平均伸直长度与称重的纱线根数的乘积。
实验3 织物结构分析实验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织物厚度、织物经纬密度试验;织物经、纬缩率和经纬纱特数的测定;织物缩水率测定方法。
要求学生了解织物厚度、织物经纬密度试验程序,掌握国家标准GE8678-88《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机织物密度的测定》中规定的织物厚度、织物经纬密度试验测定方法,以便为设计或仿制新的织物品种提供依据;掌握织物缩水率的测定方法,了解及分析织物产生收缩的原因。
二、基础知识1.织物密度的测定机织物密度是指机织物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根数。
有经密和纬密之分。
经密(即经纱密度)是沿机织物纬向单位长度内所含的经纱根数。
纬密(即纬纱密度)是沿机织物经向单位长度内所含的纬纱根数。
经、纬密能反映由相同直径纱线制成织物的紧密程度,当纱线直径不同时,机织物的紧密程度只能用紧度表示。
机织物的紧度又称覆盖系数,也有经向紧度与纬向紧度之分。
经向紧度是机织物规定面积内,经纱覆盖的面积对织物规定面积的百分率;纬向紧度是机织物规定面积内,纬纱覆盖的面积对织物规定面积的百分率。
机织物的总紧度是织物规定面积内,经、纬纱所覆盖的面积对织物规定面积的百分率。
由于紧度考虑了经、纬纱的覆盖面积,即同时考虑了纱线直径和织物密度,故紧度可用来比较不同纱线直径所组成织物的紧密程度。
机织物密度可用织物密度镜直接测量。
先测出织物经向及纬向5cm内的纬纱根数及经纱根数(因为密度镜的测量标尺长度为5cm),然后换算成经密(经纱根数/10cm)和纬密(纬纱根数/l0cm)。
机织物的紧度不是直接测量值,而是计算值,算式如下:经向紧度E T=d T M T × 100%纬向紧度E w=d w M w ×100%总紧度E=E T+E w-E T E w×100%式中d T、d w为经、纬纱直径(mm);M T、M w为经、纬密度(根/l0cm)。
机织物密度测定的常用方法有3种:1.1 织物分解法分解规定尺寸的织物试样,记录纱线根数,折算至l0cm长度内的纱线根数。
1.2 织物分析镜法适用于所有机织物,特别是复杂组织织物,测定在织物分析镜窗口内所看到的纱线根数,折算至10cm长度内的纱线根数。
1.3 移动式织物密度镜法使用移动式织物密度镜,测定织物经向或纬向一定长度内(5cm)的纱线根数,折算至l0cm 长度内的纱线根数,适用于所有机织物。
2.织物缩水率试验缩水率是表示织物浸水或洗涤干燥后,织物尺寸产生变化的指标,它是织物重要的服用性能之一。
缩水率的大小对成衣或其他纺织用品的规格影响很大,特别是容易吸湿膨胀的纤维织物。
在裁制衣料时,尤其是裁制由两种以上的织物合缝而成的服装时,必须考虑缩水率的大小,以保证成衣的规格和穿着的要求。
缩水率的测试方法很多,按其处理条件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成浸渍法和机械处理法两类。
浸渍法常用的有温水浸渍法、沸水浸渍法、碱液浸渍法及浸透浸渍法等。
机械处理法一般采用家用洗衣机,选择一定条件进行试验。
浸渍法与机械处理法比较,织物受到的作用完全不同。
浸渍法织物受到的作用是静态的,而机械法是动态的。
采用浸渍法可消除织造和染整工艺中产生的变形;使织物达到接近稳定的状态。
机械处理法虽然也可使织物达到消除加工中产生的变形状态,但由于机械处理作用比较激烈,多数场合会使织物产生新的变形,对针织物更加明显。
作为衣料的织物,在洗涤等使用过程中,因外力作用产生变形所造成的收缩问题更多。
故衣料织物目前倾向于采用机械处理法。
干燥法对织物收缩率的影响不能忽视,相同的织物,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收缩率差异较大,常用的干燥方法有6种:(1) 悬挂晾干:将脱水后的试样,按使用方向悬挂在1根绳子或光滑晾竿上(试样长度方向应与晾具垂直,试样上的标记点不得碰到晾具),在室温下的空气中晾干。
(2) 滴干:试样不经脱水,直接悬挂晾干。
(3) 摊开晾干:将脱水后的试样展开(可用手除去折皱,但不能使其伸长或变形),平摊在水平放置的金属网上,自然晾干。
(4) 平板压烫:将脱水后的试样放在平板压烫机的平板上,用手抚平较大的折皱,然后根据试样种类,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一次或多次短时间放下压板,使其干燥。
(5) 翻滚烘燥:将脱水后的试样和增重陪试织物放入翻滚式干燥机,机内鼓风排气的温度对于一般织物不应超过70°C,对于耐久压烫织物或易损织物不应超过50°C,干燥机运转到试样烘干,然后关闭热源继续转动5min,停机后立即取出试样。
(6) 烘箱烘燥:将脱水后的试样摊开铺在烘箱内的筛网上,用手除去折皱,但不能使其伸长或变形,烘箱温度为(60±5)°C,然后使之烘干。
试样的形状与大小对收缩率试验结果亦有影响,一般认为取长矩形(经向)较好。
至少试样的经纬向尺寸应为1:1。
纬编针织物尽可能做成圆筒形为好。
织物缩水率试验的方法较多,影响其试验结果的因素也很多,实用中一方面要根据试验目的选择方法,另一方面要尽量严格控制好已选定的条件,使试验结果重演性好,具有可比性。
各类纺织品在常规试验或仲裁试验中使用的洗涤程序和干燥方法可按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
本实验采用YG701全自动织物缩水率试验机,其程序号1~10为GB8629标准中的1A~9A 及仿手洗的洗涤程序,11~12为IWSTM31标准中5A、7A的洗涤程序。
3.织物中经纬纱织缩率和经纬纱线密度的测定三、实验设备、仪器与用品1.织物密度的测定实验仪器Y511织物密度镜(图3-1)、织物分析镜、分析针、斜线光栅密度镜。
1.丝杆螺栓2.目镜镜头3.标尺4.游标玻璃图3-1 Y511织物密度镜2.织物缩水率试验(1) 试验仪器为YG701全自动织物缩水率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