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结构分析实验
Janus_织物的结构设计及其单向导湿性能
Janus 织物的结构设计及其单向导湿性能单明景,安春耕(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87)摘要:针对传统单向导湿Janus 织物制备方法生产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利用存在润湿性差异的莫代尔和涤纶2种纤维构建Janus 织物,探究接结点数量、织物组织等结构参数对Janus 织物基础性能和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莫代尔纤维和涤纶纤维通过机织法可以制备Janus 织物;随着接结点数量的增加,织物的单向导湿性能降低;平纹组织的单向导湿效果优于2/2纬重平、2/2斜纹组织;接结点数量为1,两侧均为平纹组织时Janus 织物的单向传递指数可达382.72,单向导湿性能相对最优。
关键词:Janus 织物;结构设计;单向导湿;接结点数量;织物组织中图分类号:TS10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员远苑员原园圆源载(圆园24)园2原园园36原07收稿日期:2023-03-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2102300)通信作者:单明景(1974—),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用纺织品开发。
E-mail :*****************Structural design of Janus fabric and its unidirectional moisture conductivitySHAN Mingjing ,AN Chungeng(School of Texti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gong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oor stability of preparation methods for traditional unidi鄄rectional moisture conductive Janus fabric袁Janus fabric was constructed using modal and polyester fibers with differences in wettability.The influences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such as number of junction points and fabric weave on the basic and unidirectional moisture conductive properties of Janus fabric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鄄sults showed that Janus fabrics could be made of modal and polyester fibers by weaving.Unidirectional moisture conductivity of fabric got wor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junction points.Unidirectional moisture con鄄ductivity of plain fabric was better than those of 2/2weft-backed plain and 2/2twills fabric.When the number of junction points is 1and both sides are plain weave袁unidirectional transfer index of Janus fabric has reached382.72袁and unidirectional moisture conductivity is relatively optimal.Key words :Janus fabrics曰structural design曰unidirectional moisture conductivity曰number of junction points曰fabric weaveDOI :10.3969/j.issn.1671-024x.2024.02.006第43卷第2期圆园24年4月Vol.43No.2April 2024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允韵哉砸晕粤蕴韵云栽陨粤晕GONG 哉晕陨灾耘砸杂陨栽再自然界中存在很多有趣的单向导湿现象。
面料织物成分及结构分析PPT课件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面料织物成分及结构的分析, 了解其性能特点、品质差异和用途范 围,为纺织品的生产、研发、品质控 制和市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意义
有助于提高纺织品的性能和品质,满 足消费者需求;有助于推动纺织行业 的科技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有助 于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耐磨性好,弹性好,但易产生静电。
混纺纤维成分
棉麻混纺
结合了棉花和麻的优点, 既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 性,又有快干性。
涤棉混纺
结合了涤纶和棉花的优点, 既有棉花的柔软舒适,又 有涤纶的耐磨性。
毛涤混纺
结合了羊毛和涤纶的优点, 既有羊毛的保暖性和弹性, 又有涤纶的不易变形性。
03
面料织物的结构分析
表面结构分析
纱线结构
分析纱线的细度、捻度、股数等 结构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织物 的质地、弹性和耐磨性的作用。
织物密度
测量织物的经纬密度、纱线密度 等参数,以评估织物的紧密程度
和工艺水平。
织物组织结构分析
织物组织
研究织物的组织结构,如平纹、斜纹、缎纹等,以及不同组织结 构对织物的外观、手感和性能的影响。
交织规律
表面纹理
描述织物表面的凹凸、颗粒、起 绒等纹理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
织物外观和触感的影响。
表面光泽
分析织物表面的反射和折射特性, 以及如何影响织物的光泽度和视觉 效果。
表面疵点
识别和分析织物表面可能存在的瑕 疵、破损、色差等问题,以及这些 问题对织物品质的影响。
内部结构分析
纤维排列
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分析
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分析织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了解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分析对于提高其品质和应用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讨论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分析,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织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1.拉伸性能织物的拉伸性能是指在受力时的变形和破坏能力。
通过对织物进行拉伸试验,可以得出其断裂强度、伸长率、断裂韧性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织物在使用中的抗拉能力和耐久性。
2.压缩性能织物的压缩性能是指在受力时的抗压变形和恢复能力。
通过对织物进行压缩试验,可以评估其抗压性能和弹性恢复能力。
这些参数在织物在填充材料、座椅、装饰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弯曲性能织物的弯曲性能是指在受力时的抗弯变形能力。
通过对织物进行弯曲试验,可以得出其弯曲刚度和折叠性能。
这些参数对于织物在服装、窗帘、家具等领域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4.撕裂性能织物的撕裂性能是指在受力时的抗撕裂能力。
通过对织物进行撕裂试验,可以得出其撕裂强度和撕裂延伸率。
这些参数对于织物在户外用品、工业帐篷等领域的抗撕裂要求较高的应用有重要价值。
二、织物材料的结构分析1.纤维结构纤维是织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其结构对织物的性能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纤维的直径、长度、断面形状以及纤维间的排列方式都会影响织物的密度、强度和弹性等性能。
通过扫描电镜等仪器观察纤维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织物的性能来源和改进方向。
2.织物结构织物的结构是指纱线、经纬相互交织的方式和密度。
常见的织物结构包括平纹、斜纹、提花、缎纹等。
不同的织物结构决定了织物的外观、手感和性能特点。
通过对织物结构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指导织物的设计和开发。
3.织物表面特征织物表面的特征对于其外观和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织物的表面特征包括纹理、工艺效果、染色效果等。
通过扫描电镜和表面形貌分析仪等设备对织物表面进行观察和测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织物的质量和外观效果。
实验报告
3.织物单位面积经,纬纱重量测试
将上述称重好的织物试样分别分离出经纱和纬纱,分别称重.
试样一
经纱重:____ ____ 平均值:
纬纱重:____ ____ 平均值:
试样二
经纱重:____ ____ 平均值:
纬纱重:____ ____ 平均值:
试样三
经纱重:____ ____ 平均值:
总紧度:
6.织物组织结构分析,画出结构图.画配色模纹图
见附录1
(二)试样纱线结构及基本性能测试
1.纱线线密度测试
在每块织物中经向和纬向各裁取长10cm,宽大约包含50根纱线的式样.从每块试样中拆下并测定十根纱线的伸直长度,然后再从每块试样中拆下至少40根纱线与同一试样以测取长度的10根纱线形成一组.
1.织物耐磨性测试
选取试样一和试样三进行测试.采用织物平磨仪,观察外观变化,记录摩擦次数,然后称重,计算重量损失,记录实验结果.
试样一
转数: 摩擦前重量: 摩擦后重量: 重量损失:
试样二
转数: 摩擦前重量: 摩擦后样一
平均值 cv值
试样二
平均值 cv值
3.织物折皱恢复性能测试
试样三
实验次数
厚度
平均值:
CV值:
试样四
实验次数
厚度
平均值:
CV值:
试样五
实验次数
厚度
平均值:
CV值:
2.织物平方米重量测试
每种织物裁取10cm×10cm的试样,分别称重.
试样一:____ ____ 平均值:
试样二:____ ____ 平均值:
试样三:____ ____ 平均值:
试样四:____ ____ 平均值:
《织物结构与设计》实验指导书2
《织物结构与设计》实验指导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纺织工程系2012年9月织物结构与设计实验指导书前言织物组织是纺织品赖于存在的重要因素,它是形成织物千变万化的内在依据,解析它的组织结构,探其变化原因,掌握设计技能成了织物设计的重要手段。
材料、工具、技术、知识、经验是织物设计的五大要素,也是织物设计构思敏锐的美的感情表现的基础,但是这些知识与技能如果缺乏实践的体验,通常难于变成有机的学问。
加强实践性环节不仅能使它们超于有机的深化,同时也能使设计思考力富于弹性,以适应现代织物设计的需要,并有所建树。
实验一了解自动剑杆织样机的工作原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自动织样机的各主要机件的作用与相互的配合;2、了解穿综、穿筘、投纬、绘制纹板图等准备工作;3、了解在织样机上的织造方法;4、进一步理解上机图中各图的作用。
二、实验设备及功能(一)SUⅢ型全自动剑杆织样机SUⅢ型全自动剑杆织样机从开口、引纬、选色、打纬、送经、卷取等等动作皆可为全自动操作,所以打样品质控制非常精密。
织样机的运转速度可依需求而作适当地调整,最快可达到40rpm,与传统人工打样或半自动织样机的速度比,可节省非常多的时间。
采用该种自动小样机的目的在于,严格控制织物的紧密度,随时掌控布面质量,使织物尽量符合实验要求,以便实验顺利进行,数据更加准确。
SUⅢ型全自动剑杆织样机的运作过程中,除了经纱卷取是由马达带动外,其余动作皆由汽缸驱动。
因此,还配备一个4.0~7.5bar的空气压缩机。
钢筘的宽度为12英寸。
SUⅢ型全自动剑杆织样机共有二十片综框,其中前两片由系统控制,作为绞纱与废边之用。
而第三片综框才是纹板图上的第一片,其余依次类推,所以纹板图设计最多可达十八片综框。
每片综框最多可安装280~300根综丝。
(二)设备具有的功能1、可输入相应的数字来修改机上纬密。
2、可以找寻断纬。
3、在显示区,显示了设计文件名、总梭数、当前梭数、纬密、开口情况(哪些综框提起)、选色情况和当前织机的运转情况。
织物的结构分析详解
实验一织物的结构分析实验内容:(1)织物组织认识(2)梭织物密度、针织物密度的测定(3)纱线线密度的测试。
(4)单位面积织物重量的测试。
实验目的:在织物染整加工和研究过程中,常需对纺织品结构和织物组织有所了解,以便正确地制定研究方案和加工工艺。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常用织物的种类;掌握梭织物密度、针织物密度的测试方法;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单位面积织物重量的测试方法。
一、织物组织认识对给定的几种织物认识其织物组织;了解其织物风格特点。
平纹织物风格特点:(1)纱线在织物中交织最频繁,组织点最多(2)织物结构简单(3)织物平整挺括、坚牢、耐穿、耐用。
斜纹织物风格特点:(1)在纱线粗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时,斜纹织物坚牢度不如平纹织物。
(2)在纱线粗细度和织物密度相同时,斜纹织物较平纹织物手感柔软。
(3)斜纹织物可以织成紧度较大的织物。
(4)织物表面有经(纬)浮线构成的斜向织纹。
缎纹织物风格特点:(1)布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
(2)质地柔软,有豪华感。
(3)坚牢度不及斜纹、平纹,易勾丝。
经编织物风格特点:(1)经编织物织物卷边性好于纬编织物,基本不卷边。
(2)没有脱散现象。
不易折皱。
(3)受力变形性介于梭织物和纬编织物之间。
纬编织物风格特点:(1)纬编平针组织在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外观。
不易折皱。
(2)横向延伸度近似纵向延伸度的2倍。
(3)边缘具有显著的卷边现象。
(4)具有脱散性。
二、梭织物密度的测定2.1实验仪器及织物织物分析镜(或移动式密度镜);钢尺:5-15cm,分度值为毫米;分析针实验步骤(1)移动式密度镜,内装有5-20倍的低倍放大镜,可借助螺杆在刻度尺的基座上移动,以满足最小测量距离的要求。
放大镜中有标志线,随同放大镜移动时通过放大镜可看见标志线的各种类型装置都可以使用。
(2)将织物摊平,把织物分析镜放在上面,哪一个系统的纱线被计数,密度镜的刻度尺就平行于另一个系统纱线,转动螺杆在规定的测量距离内计数纱线根数。
织物结构分析实验
织物结构分析实验织物结构分析实验是对织物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一个重要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织物中织物纱线的组织密度、编织结构、纱线类型等信息,为织物的质量评价以及改良方案提供依据。
以下是一份关于织物结构分析实验的详细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内容。
一、实验目的:1.了解不同织物的编织结构和纱线类型;2.掌握织物结构参数的测定方法;3.分析不同织物结构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织物分析仪:用于测定织物的线密度、表面密度、空气透气度等参数;2.顺纱试验仪:用于测试纱线的强度、伸长率;3.络度仪:用于测量纱线的线密度;4.显微镜:用于观察织物的织法、纱线类型等。
三、实验步骤:1.取一块待测织物样品,并记录其产地、纱线类型等基本信息;2.使用织物分析仪测定织物的线密度和表面密度,并记录数据;3.使用顺纱试验仪测定织物的纱线强度和伸长率,并记录数据;4.使用织物分析仪测定织物的空气透气度,并记录数据;5.使用显微镜观察织物的纱线类型、织法等,并记录观察结果;6.使用络度仪测量纱线的线密度,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根据织物分析仪测定得到的线密度和表面密度数据,可以计算得到该织物的纱线密度。
较高的纱线密度意味着纱线更细,织物更细密,质量更好。
2.顺纱试验的结果可以反映出纱线的强度和柔软度。
较高的纱线强度和较低的伸长率意味着纱线质量更好。
3.织物分析仪测定的空气透气度可以反映织物的透气性。
较高的空气透气度意味着织物更透气,较低的空气透气度意味着织物更密闭。
4.显微镜观察纱线类型和织法可以帮助确定织物的结构类型,如平纹、斜纹、缎纹等。
不同的纱线类型和织法对织物的外观、手感等性能有影响。
5.根据络度仪测量得到的纱线线密度可以与织物分析仪测定的线密度进行对比,以验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织物结构分析实验可以通过测定织物的线密度、表面密度、纱线强度、伸长率和空气透气度等参数,来了解织物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为织物的质量评价以及改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织物原料分析实验报告
织物原料分析实验报告引言织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由不同的纤维所组成。
了解织物的原料成分对于选择合适的洗涤方式以及保养方式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织物原料分析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了解织物的成分及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测试方法,分析织物的原料成分。
材料与方法材料:- 纯棉织物样品- 涤纶织物样品- 醋酸- 碘液- 湿润试纸- 酒精灯- 显微镜- 试管方法:1.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纯棉织物样品和涤纶织物样品。
2. 将纯棉织物样品撕碎成小块,并放入试管中。
3. 加入适量的醋酸,放置片刻。
4. 加入少量的碘液,观察是否出现变色反应。
5. 使用湿润试纸测试织物样品的酸碱性质。
6. 重复以上步骤2-5,用涤纶织物样品进行实验。
7. 使用显微镜观察两种织物的纤维结构差异。
实验结果1. 纯棉织物样品:- 在醋酸中放置片刻后,织物样品未出现明显变色反应。
- 使用湿润试纸测试时,织物样品呈现中性。
- 在显微镜下观察,纯棉织物的纤维结构呈现交织状。
2. 涤纶织物样品:- 在醋酸中放置片刻后,织物样品未出现明显变色反应。
- 使用湿润试纸测试时,织物样品呈现中性。
- 在显微镜下观察,涤纶织物的纤维结构呈现平行排列。
分析与讨论纯棉织物的主要成分为纯棉纤维,它是天然的植物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在实验中,纯棉织物在醋酸中未发生明显的变色反应,表明它对酸性物质相对稳定。
使用湿润试纸测试时,织物呈现中性,进一步佐证了其稳定性。
纤维结构的交织状也是纯棉织物的特点之一。
涤纶织物的主要成分为涤纶纤维,它是合成纤维之一,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抗皱性。
在实验中,涤纶织物在醋酸中未发生明显的变色反应,说明它对酸性物质相对稳定。
使用湿润试纸测试时,织物呈现中性,进一步佐证了其稳定性。
纤维结构的平行排列也是涤纶织物的特点之一。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织物原料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纯棉织物主要由纯棉纤维组成,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织物面料分析之详解步骤
织物面料分析之详解步骤第一步:选择样品从需要分析的织物中选择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应该是符合要求的典型织物,而非次品或异常织物。
第二步:观察外观对选定的织物样品进行外观观察,包括颜色、纹理、光泽、表面质感等。
通过外观观察可以初步判断织物的质量和特点。
第三步:纤维组成分析首先进行化学试剂测试,例如试剂滴定法、溶解法等,以确定织物的纤维组成。
常见的纤维有棉、麻、羊毛、丝、化纤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织物的断面,进一步确定织物的纤维成分。
第四步:纱线密度测定纱线密度是指织物中经纬纱的线密度,用于判断织物的粗细程度。
通过检测织物的纱线密度,可以推测织物的质量和用途。
纱线密度的测定可以使用专业的纱线密度计进行。
第五步:织物结构分析织物的结构包括经纬纱的排列方式、纱线的交织方式以及纱线的密度等。
通过显微镜观察织物的结构,可以了解织物的密度、均匀度、纱线强度等性能指标。
第六步:力学性能测试对织物进行拉伸、撕裂、抗磨、耐磨等力学性能测试,以了解织物的强度、耐久性和抗磨性等。
这些测试可以使用专门的力学性能测试仪进行,也可以通过手动测试。
第七步:功能性能测试根据织物的用途和要求,进行吸湿性、透气性、防水性、防光性等功能性能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进行,如吸湿性测试仪、透气性测试仪等。
第八步:化学成分测试有些织物样品可能含有一些化学成分,如染料、助剂等。
通过化学成分测试,可以确定织物中的化学物质,并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九步:环保性能测试对织物进行有害物质检测,如重金属含量、致敏物质含量等。
这些测试可以用来评估织物的环保性能,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第十步:结果分析和总结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对织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和总结。
综合判断织物的质量和适用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经编网眼织物的分析与工艺设计
经编网眼织物的分析与工艺设计经编网眼织物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织物,因其具有透气、柔软、轻便等特点,在服装、鞋帽、包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经编网眼织物的结构、性能与工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工艺设计。
首先,经编网眼织物的结构是由一系列纵向和横向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
纵向的经线由纱线或丝线组成,而横向的纬线则由针织或梭织形成。
这种结构使得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空气可以自由流动,增加了织物的舒适性。
其次,经编网眼织物的透气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由于织物的结构特殊,空气可以通过织物中的网眼孔进入并流动,从而提供良好的透气性能。
这种透气性能使得人们在炎热的夏季也能感到凉爽舒适。
此外,经编网眼织物还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轻便性。
由于织物的结构相对稀疏,因此它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良好的柔韧性,非常适合制作运动服装和户外用品。
同时,柔软的手感也增加了织物的舒适度。
在经编网眼织物的工艺设计中,首先需要选择适用的纱线和织造方法。
纱线的选择应该考虑其透气性、柔软性和耐久性。
梭织法常用于具有较大网眼孔的织物,而针织法则常用于较小网眼孔的织物。
其次,在织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织物的密度和网眼孔的大小。
织物的密度决定了织物的坚固度和透气性,而网眼孔的大小则影响了透气性和外观。
因此,需要在织造过程中根据织造机具和纱线的特性进行调整。
最后,需要进行后整理处理以达到所需的效果。
后整理处理可以包括定型、印花和染色等工艺,以增加织物的外观和功能。
综上所述,经编网眼织物具有透气、柔软和轻便的特点。
在工艺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纱线和织造方法,并根据需要进行织物的密度和网眼孔大小的控制,最后进行后整理处理。
这些工艺设计的要点可以为经编网眼织物的生产提供指导,并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和透气性要求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外观效果。
经编网眼织物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织物,由于其透气、柔软、轻便等特点,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经编网眼织物的特性和应用,并详细介绍其工艺设计和相关的生产过程。
纬编基本组织—纬编织物线圈长度和纱现细度的测定
2、线密度计算 根据测量的一组纱线的长度,计算10根纱线的总长度,按公式计算纱线线密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式中: —纱线的总长度,单位m; —纱线的总重量,单位g —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0.5cN/tex±0.1cN/tex
长丝纱
2.0cN/tex±0.5cN/tex
注:如张力不能使纱线卷曲消除或已使其伸长,也可另行选择张力,并在报告中注明
2.确定线圈数量:在规定的长度内拆取一定数量的完整线圈纱线,做好标记线并记录完整线圈的数量3.测定伸直长度:将做好标记线的纱线拆下,用捻度仪夹钳夹住,施加步骤(1)得到的伸直张力,测量并记录夹钳内纱线伸直长度,精确至1 mm。按照上述方法共取10根纱线进行测量并记录。4.称取被测纱线重量:将被测伸直长度的10根纱线,依次剪下两标记点之间纱线,组合起来在天平上称重,精确至0.01g,并记录。注:如果在针织物中存在不同的横列类型,则在每种类型上进行线圈长度测量计算。 如果织物有多种纱线参加编织,每种纱线的线密度都要分别测量计算。
二、纬编织物线圈长度和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五)结果计算1、 线圈长度计算对一组测定的10根纱线,计算平均伸直长度,保留一位小数。按公式计算线圈长度C,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式中: C —线圈长度,单位为毫米(mm); —纱线伸 直长度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 N—完整线圈的数量。
二、纬编织物线圈长度和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四)操作步骤 1.确定伸直张力值:从织物样品中拆取5根纱线,在纱线长度测量装置(比如捻度仪)上测量纱线的伸直长度,称取质量,得出纱线线密度的估算值。根据估算值,按照下表确定伸直张力。
二、纬编织物线圈长度和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纱线的类型
(完整版)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完整版)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第⼀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第⼀节织物及其结构的概念⼀、织物的概念织物可分为机织物、编织物和⽆纺织物(⾮织造物)。
[出⽰样布]1、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经纱和纬纱),按⼀定的规律相互交织⽽成的织物。
编织物是指由单独⼀组线编连⽽成的织物,分经编和纬编两种。
⾮织造布是将松散的纤维⽤粘合法或针刺法⽽连成的织物。
2、织物的分类:(1)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棉、⽑、丝、⿇、化纤;纯纺、混纺、交织物。
(2)按织物的⽤途分:⾐着⽤织物:外⾐、内⾐、衬⾥等,约占50%;装饰⽤织物:窗帘、床罩、帷幔等,约占30%;产业⽤织物:传动带、⽔龙带、帘⼦布等,约占20%。
三者所占⽐例随⽣活⽔平的提⾼⽽改变。
(3)按织物组织(织物交织规律)分: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复杂组织、⼤花纹组织。
⼆、织物的量度1、匹长(⽶):约25—40⽶⼯⼚⼀般以联匹形式:厚重织物⼆联匹,中厚织物3—4联匹,轻薄织物4—5联匹。
2、幅宽(厘⽶):织物向宽幅发展。
窄幅织物:80—120厘⽶;宽幅织物:127—168厘⽶。
织机分44”、56”、65”、75”等。
(1”=2.54cm)3、厚度(mm):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织物的耐磨性、保暖性随织物厚度的增加⽽增加。
4、重量(克/平⽅⽶):指每平⽅⽶织物的⽆浆⼲重的克数。
它与纱线细度和织物组织等有关。
三、织物组织的概念1、经纱和纬纱:经纱——沿织物长度⽅向的纱(与布边平⾏的纱)。
纬纱——沿织物宽度⽅向的纱(与布边垂直的纱)。
2、织物组织和组织点:(1)织物组织: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的规律。
(2)组织点:经纱和纬纱交织处。
经组织点⽤涂⾊表⽰,纬组织点⽤空⽩“⼝”表⽰。
(3)组织循环(完全组织循环)R:经、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在织物中重复是时的纱线数。
分经纱循环数Rj和纬纱循环数Rw。
3、织物组织的表⽰⽅法:⽤组织图表⽰:纵⾏表⽰经纱,次序从左到右;横⾏表⽰纬纱,次序由下⽽上。
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
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织物组织分析是纺织工艺和纺织品质量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对织物组织的分析,可以了解其结构、性能和特点,进而对纺织品的性能和品质进行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织物组织分析方法:1.织物构造分析:织物构造是指构成织物的纱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织物构造分析主要通过观察织物截面、纱线的位置和顺序、织物密度等来确定织物的组织结构。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织物剖面分析、纱线构造分析等。
2.织物密度测定:织物密度是指织物单位面积上的纱线密度。
织物密度的测定一般采用计数器或显微镜进行。
计数器法是将织物缩小到标准尺寸,然后在一个确定的面积上进行纱线计数,从而计算出织物的密度。
显微镜法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所选区域内的纱线数目,并根据已知区域的面积计算出织物的密度。
3.织物断面观察:织物的断面观察可以反映织物的结构和纱线的分布情况。
常见的断面观察方法有显微镜观察和切割法。
显微镜观察方法通过将织物样品切成薄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结构和排列情况。
切割法是将织物样品切割成薄片,然后在光源下观察织物断面的形状和线条。
4.织物重量测定:织物重量是织物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测定方法主要有称重法和浸泡法两种。
称重法是将已知面积的织物样品放在称上,通过称取织物的重量来计算其单位面积的质量。
浸泡法是将织物样品放入水中,使其充分湿润,然后在称上称取其净重,再除以面积,即可得到织物的质量。
5.织物断裂强力测试:织物的断裂强力是指织物在受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时所承受的最大强度。
常用的断裂强力测试方法有抗拉测试、抗剪测试和抗撕裂测试。
抗拉测试通过将织物样品加在拉力机上,逐渐施加拉力,直到织物发生断裂,通过测量拉断强度来评估织物的强度。
抗剪测试是通过将织物样品在一个夹持器的作用下进行剪切,测量织物的剪切强度。
抗撕裂测试是通过将织物样品进行撕裂操作,测量织物的撕裂强度。
织物组织分析方法在纺织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纺织厂了解织物的性能和品质,从而指导生产和质检工作。
织物分析实训范文
织物分析实训范文1.引言织物分析是一种通过对织物的组织结构、性能特点以及成分进行分析,来了解织物特性的方法。
本次实训的目的是通过采集样品、制备试件、测试性能以及分析结果,进一步了解织物的性能特点和适用领域。
2.实验过程2.1采集样品: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织物样品,包括棉织物、涤纶织物和羊毛织物。
每种材质的织物样品我们都选择了不同的厚度和纺织方式的织物,并进行标记以便后续的分析。
2.2制备试件:我们根据实验要求,从每个织物样品中裁剪出一定大小的试件,以便进行后续的性能测试。
2.3测试性能:我们对每个试件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包括强度测试、耐磨性测试、抗拉伸性能测试等,以获取织物的物理特性。
2.4分析结果:我们通过对测试结果的比对和整理,对每个织物样品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3.实验结果3.1棉织物:棉织物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和舒适性,但其强度相对较低,容易变形或破损。
棉织物的耐磨性较好,适用于制作夏季服装、床上用品等。
3.2涤纶织物: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且容易清洗和干燥。
但其透气性较差,容易产生静电。
涤纶织物适用于户外运动服装、家居纺织品等。
3.3羊毛织物:羊毛织物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和柔软度,但对水的吸湿性较弱,容易起皱。
羊毛织物适用于冬季服装、毯子等。
4.分析和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和分析4.1织物的性能特点受材质和纺织方式的影响。
不同的材质和纺织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织物特性,如强度、舒适性、耐磨性等。
4.2织物的适用领域应根据其性能特点来确定。
对于需要透气性和舒适性的产品,如夏季服装、床上用品等,可选择棉织物;对于需要耐磨性和易清洗的产品,如户外运动服装、家居纺织品等,可选择涤纶织物;对于需要保温性和柔软度的产品,如冬季服装、毯子等,可选择羊毛织物。
4.3织物的性能还可以通过纤维混纺来改善。
不同纤维的混纺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织物的综合性能。
5.结论通过本次织物分析实训,我们对棉织物、涤纶织物和羊毛织物的性能特点和适用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的纺织结构优化研究
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的纺织结构优化研究合成纤维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材料,广泛应用于衣物、家居用品、工业材料等领域。
其中,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作为一种重要的纺织品类型,其优化纺织结构对于提高品质、增强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的纺织结构进行研究和优化探讨。
首先,需要对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的纺织结构进行分析。
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通常由两种或多种纤维混合编织而成,其结构特点决定了其物理性能和外观效果。
通过对纺织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编织结构对于漂白效果的影响。
其次,针对纺织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研究。
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颜色不均匀、尺寸变形、强度不足等。
通过优化纺织结构,可以提高其漂白效果和性能,同时提升产品的质量。
对于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颜色不均匀的问题,可以通过改变纤维的覆盖度来解决。
提高纤维的覆盖度可以增加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接触点,提高染料的上浆量,从而减少颜色不均匀现象的发生。
对于尺寸变形问题,可以通过优化编织结构的张力分配来解决。
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的尺寸变形主要由编织密度的不均匀引起。
通过调整纱线的紧度、改变针板的编织密度分布等措施,可以实现纺织结构的均匀张力分配,减少尺寸变形。
对于强度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编织物的层数或者增加纤维的拉力来解决。
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的强度主要受到纤维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纤维的强度影响。
通过合理设计编织物的层数和纤维的拉力,可以增强其强度,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纺织结构来提升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合成纤维通常较差的透气性和舒适性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通过改变编织物的开孔率、纤维的断面形状等方式,可以提高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的透气性和舒适性,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的纺织结构优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纺织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提升合成纤维漂白经编织物的品质、性能和用户体验。
纺织品分析实验总结
纺织品分析实验总结
首先,我们对纺织品的成分进行了分析。
通过化学方法和光谱技术,我们确定
了纺织品的原材料组成,包括纤维类型和含量。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纺织品的品质和用途,为生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我们对纺织品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
我们使用了拉伸试验、撕裂试验、磨损试验等方法,评估了纺织品的强度、韧性、耐磨性等指标。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纺织品的物理特性,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我们还对纺织品的色彩和印染性能进行了分析。
我们使用了色牢度测试、印染牢度测试等方法,评估了纺织品的色彩稳定性和印染效果。
这些测试结果对于纺织品的设计和选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色彩不褪、不褪色。
最后,我们对纺织品的功能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估。
我们综合考虑了纺织品的成分、物理性能、色彩和印染性能等因素,对其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的表现进行了分析。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纺织品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要求,为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纺织品分析实验,我们对不同类型的纺织品有了更深入的
了解,为纺织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分析方法,为纺织品行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服装材料学实验讲义
《服装材料学》实验讲义服装材料与针织教研室2011.9实验一服用纤维的吸湿性测试(2学时)参考:《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moisture regain of textile-Oven-drying method)GB/T 9995一1997代替GB 9995-a8一、目的要求测定纺织服用纤维的回潮率、含水率,建立在通常的温湿度条件下,不同纺织纤维的回潮率不同的概念,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纤维的吸湿性能。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Y802型或Y802A型烘箱,天平,干燥器,称重容器(称量瓶),试样为各种纤维原料。
三、基本知识恒重constant mass——纺织材料干燥处理过程中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称重,当连续两次称见质量的差异小于后一次称见质量的0.1%时,后一次的称见质量。
烘干质量oven-drying mass——将试样置人规定温度的烘箱内烘燥得到的恒重。
含水率moisture content——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纺织材料中水的量,以试样的烘前质量与烘干质量的差数对烘前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回潮率moisture regain——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纺织材料中水的量,以试样烘前质量与烘干质量的差数对烘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G____纤维湿重(g)、G0____纤维干重(g四、实验原理试样在烘箱中暴露于流动的加热至规定温度的空气中,烘燥过程中的全部质量损失都作为水分,并以含水率和回潮率表示。
供给烘箱的大气应为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如果实际上不能实现时,可把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测得的烘干质量修正到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数值。
修正方法详见GB/T 9995一1997附录A。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1 烘燥时间的确定不同的纺织材料试样,因内部结构、含水量及试样各部分在烘箱内暴露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烘燥时间特性,为防止产生虚假的烘燥平衡,不同的试样应采用不等的烘燥时间及连续称重的时间间隔。
织物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分析
织物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分析织物结构在材料力学性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织物结构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强度、刚度、韧性等。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织物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深入分析。
一、平纹结构平纹结构是最简单、最常见的织物结构之一。
它由横经纱和纵纬纱按每根经纱穿过一根纬纱交织而成。
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需要高强度材料的应用。
然而,平纹结构的刚度较高,弹性较小,容易产生断裂。
因此,在某些需要高韧性的应用中,平纹结构并不适合使用。
此外,到处都是连接点的平纹结构也容易导致纱线相互撞击,降低材料的强度。
二、斜纹结构斜纹结构由斜纱和纬纱组成,交叉点呈斜角交织。
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强度,能够在多个方向上承受拉力。
因此,在需要较高韧性和耐磨性的应用中,斜纹结构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然而,斜纹结构的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生产过程较为复杂。
同时,斜纹结构的弹性较小,不适用于需要高弹性的应用。
三、缎纹结构缎纹结构由多根经纱和多根纬纱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
它具有光滑的表面、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抗拉性能。
缎纹结构的强度和柔韧性较好,通常用于制作高质量的织物。
然而,缎纹结构的刚度较小,容易出现偏斜和变形的情况。
此外,由于交织规律的特殊性,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浪费的废料。
四、平纹/缎纹混纺结构平纹/缎纹混纺结构是将平纹结构和缎纹结构进行组合而成。
通过合理的搭配,可以兼顾两种结构的优势,如强度、柔软性和耐磨性。
该结构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然而,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平纹/缎纹混纺结构的生产难度较大,成本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不同的织物结构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织物结构对于满足应用需求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性能指标,综合考虑各种结构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的织物结构,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织物结构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实践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以实现更好的工程效果。
织物的结构分析范文
织物的结构分析范文织物的结构分析是研究纺织品的构造、组织和性能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纺织品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组成成分、纱线的构造、织物的纺织方式等一系列信息,从而推断出织物的性能和用途。
下面将从纱线的构造、织物的编织方式以及织物的性能等方面进行织物结构分析。
首先,纱线的构造对织物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纱线是由纤维或纤维束加工而成,可以是单根或复合纱线。
在纱线中,纤维的种类和质量、纤维之间的结合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纱线的强度、柔软度和耐磨性等性能。
通常,纤维强度高且形成交错结构的纱线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而纤维质地柔软、纤维之间有较好的亲和力的纱线则趋于柔软。
其次,织物的编织方式也是影响织物性能的重要因素。
编织方式决定了织物的密度、纱线的排列方式和拼结方式等。
目前常见的编织方式主要包括平纹、斜纹、提花和针织等。
平纹编织方式属于最简单的编织方式,通过纵横交错地排列纱线,使织物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强度,适用于制作弹性较小的纺织品。
斜纹编织方式通过交叉编织,使织物具有更高的弹性和柔软度,适用于制作高弹性的纺织品。
提花编织方式以图案编织为主,可以制作出各种花样的织物。
针织方式则采用针蒙纱的方法,形成圈针或平针的排列,使织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软性。
不同的编织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织物,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织物的结构分析对于了解纺织品的性能和用途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纱线的构造、织物的编织方式和织物的组织结构,可以推断出织物的柔软度、强度、弹性、厚薄度等性能,并进一步判断织物的用途和适用范围。
因此,织物的结构分析是纺织科学研究、纺织企业生产和纺织品设计的重要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物厚度仪
测试原理
将试样放置在基准板上,用压脚对试样 施加压力,测量接触试样的压脚面积与 基准板之间的距离,即为厚度值。
测试步骤
(1)清洁基准板和压脚表面,放下压脚, 调节指示表读数为0。 (2)升起压脚,将试样平整、无张力地 放在基准板上。 (3)轻轻放下压脚,在压脚接触到试样 开始,经过30秒立即读数。
织物结构分析实验
织物结构要素
织物结构要素包括纤维品种、纱线结构、 织物组织结构、织物正反面、经纬向判 别、织物密度紧度、织物厚度、单位面 积质量等。
一、织物中纤维品种分析
同纺织纤维鉴别
二、织物正反面判别
1、 原理:根据织物的外观效应加以判别 2、 判别方法 (1) 大多织物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 (2) 观察织物的布边,光洁整齐的一面为正面 (3) 具有条格等外观的织物正面花纹清晰悦目 (4) 凸条或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 案凸纹,而反面较粗糙,有较长的浮长线。 (5) 起毛织物 单面起毛织物,起毛绒一面为织物正面 双面起毛绒织物,绒毛光洁、整齐的一面为正面 (6) 双层、多层及多重织物,一般正面具有较大的密度 或正面原料较佳。 (7) 纱罗织物,纹路清晰,绞经突出的一面为正面 (8) 毛巾织物,以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紧度:又称覆盖系数,是指纱线在织物上的投影 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紧度分为经向紧度、 纬向紧度和总紧度。是可以用纱线细度和密度求 得的相对指标,可用于比较不同细度纱线构成的 织物的紧密程度。 算式如下: 经向紧度 ET=dT MT ×100% 纬向紧度 EW=dWMW×100% 总 紧 度 E= ET+ EW -ET EW×100 %
图1 平纹织物组织图与结构图
图2斜纹组织及其截面示意图
图3 8 枚5 飞纬面缎纹组织
图4 8 枚3 飞经面缎纹组织
五、织物密度测定和紧度计算
1、 基本概念
机织物密度是指织物单位长度内的纱线根数, 分为经密和纬密 经密:沿织物纬向单位长度内的经纱根数,根 /10cm 纬密:沿织物经向单位长度内的纬纱根数,根 /10cm 经纬密大小只能反映相同直径纱线制成的织物 的紧密程度,纱线直径不同的织物,比较其紧 密程度只能用紧度表示。
结果计算
计算各次测得厚度的平均值,用mm表示, 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七、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与纤维种类、纱线 线密度、织物厚度及紧密程度有关,它 不仅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而且是经济 核算的重要依据。织物单位面积质量一 般用织物在公定回潮率下每平方米的重 量克数表示。
测试原理
测量位置的规定
距布的头尾不少于5m,纬密必须在每匹经向不 同的5个位置测量;经密必须在每匹全幅上同一 纬向不同的位置检验5处。 每处最小测定距离:
密度(根/cm) 最小测定距离cm
10以下 20~25 25~40 40以上 10 5 3 2
测定方法步骤
将密度镜指针与直尺零线对齐,作为点 数的起点,放在织物上2根纱线间空隙的 中间,转动螺杆开始点数,直至最小测 量距离内测数完毕,将纱线根数精确到 0.5根。
Ntex
d=0.0357 式中:dT、dW分别为经、纬纱直径(mm); MT、MW分别为经、纬纱密度(根/10cm) E>100%说明织物中纱线有重叠
2、 织物密度的测定方法
密度的测定方法有:移动式织物密度镜 法、织物分解点数法、间接推算法等
往复移动式织物密度镜法
仪器结构:放大镜(10×,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各一),5 cm (2英寸)直尺,有机玻璃指针片,螺杆
八、织物的经纬纱织缩率和经 纬纱特数测定
另见单独列出
裁剪已知面积的试样,测定出其在公定 回潮率下的质量,折算到每平方米克重。
试验步骤
(1)试样准备 在经过调湿处理的织物样品上,用大样板标出 一个正方形,其对角线分别沿经纱和纬纱方向, 在该正方形中间用小样板标画一个面积不小于 150cm2的正方形,,其各边分别与经纱和纬纱 平行,从样品中裁取试样。 (2)试样称重 利用电子秤称出试样质量,计算出织物单位面 积的质量 ,以g/m2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结果计算
将测得的结果折算到10cm长度内所含纱 线的根数,并分别计算经、纬向平均值, 精确到0.1根/10cm
六、织物厚度的测定
织物的厚度与织物的体积重量、膨松性、刚柔 性、保暖性、耐磨性等有关,织物的厚度取决 于纱线线密度、织物组织、结构相、密度以及 纱线结构等。 织物厚度用织物厚度仪测量,加压大小、加压 时间、测试次数等试验参数需按 GB/T1380— 1997的有关规定执行。 织物厚度是指在一定压力下,织物正反两面间 的距离。
三、织物经纬向判别
机织物由经、纬向两个系统纱线交织而成,判别经纬向 是其他结构分析项目的先决条件。 判别方法 1 、观察布边,与布边平行的方向为经纱,与布边垂直 的方向为纬纱 2、含有浆料的是经纱,不含浆料的是纬纱 3 、一般织物密度大的一方为经纱,密度小的一方为纬 纱 4、筘痕明显的织物,筘痕方向为经向 5 、织物中若纱线的一组是股线,而另一组是单纱时, 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 6、若织物中两个方向的单纱成纱的捻向不同时,一般Z 捻的为经向,S捻纱为纬向 7 、若织物中纱的捻度不同时,一般捻度大的为经,小
三、织物经纬向判别
8、 若织物的经纬纱特数、捻向、捻度差异都不大, 则纱线条干均匀,光泽较好的为经纱 9、 毛巾类织物,其起毛圈的纱线为经纱,不起圈者 为纬纱 10、条子织物其条子方向通常是经纱 11、若织物有一个系统的纱线具有多种不同特数时, 这个方向即为经向 12、纱罗织物,有扭绞的纱线为经纱(绞经),无扭 绞的为纬纱 13、在不同原料交织中,一般棉毛或棉麻交织的织物, 棉为经纱;毛丝交织中,丝为经纱;毛丝棉交织中则 丝、棉为经纱;天然长丝与绢丝交织物中,天然长丝 为经纱;天然丝与人造丝交织物中,则天然丝为经纱。
四、织物组织判别
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称为组 织。织物组织包括原组织(平纹、斜纹、缎 纹)、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复杂组织。 原理:根据经纱沿纬向顺序浮起和下沉的规律 来进行判断。 方法: 对于较简单的组织,可直接于放大镜或密度镜 下观察经纬纱沉浮规律 对于较复杂的组织,可采用拆纱法,同时在意 匠纸的方格内描绘出经纬纱沉浮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