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农民工流动及就业情况分析,农民工流入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图」
统计局发布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
01
02
03
收入水平偏低
农民工的收入普遍偏低, 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工作环境欠佳
部分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环 境恶劣,存在安全隐患和 健康问题,进一步影响他 们的生活质量。
居住条件不佳
很多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 件简陋,缺乏基本的生活 设施和服务,难以享受城 市文明带来的便利。
就业压力与竞争
1 2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
很多农民工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培训,难以适应 现代化产业的需求,从而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3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部分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中介环 节繁多等问题,增加了农民工的就业难度和不确 定性。
保险种类覆盖不全
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险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等少数几个险种,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险种覆 盖相对较少。
缴费与待遇问题
由于农民工收入相对较低,部分农民工在缴纳社保时存在 缴费困难,同时,社保待遇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劳动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
合同签订率逐步提升
01
随着劳动监察力度的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有所提高,
06
CATALOGUE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
加强技能培训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其技能水平 和就业竞争力,增加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议价能力。
促进稳定就业
推动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 精准对接,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波动性,提高就业稳定性。
THANKS
感谢观看
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不足
社会保障缺失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 第八章人口 第二节人口迁移
下图为辽宁省2010年-2019年当地常住人口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4、5题。
4.2011年-2019年辽宁省的人口迁移特点是 ( )
A.每年人口迁入数量大于迁出
B.人口由净迁入变净迁出
C.每年人口迁入数量小于迁出
D.人口由净迁出变净迁入
5.2011年—2019年辽宁省的人口迁移导致当地 ( )
A.避免产生社会治安问题
B.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C.修缮年久失修的房子
D.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
【解析】1选B,2选C,3选D。第1题,“空心村”是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 的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而产生的现象。第2题,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就业方向和生活消费等都会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相当比例的农民工农转非,完善了城市社会保障体制,避免 产生社会治安问题,这是对城市的积极影响;乡村空间优化,统一规划建房,改善乡 村居民的生存环境,这是对乡村发展的作用。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而迫使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准确把握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发展变化: (1)社会经济因素已然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 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高 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 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核心考点·突破】 突破1 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海南卷)
6.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和着陆在月球表面时,日期都相同的城市是( )
A.北京、洛杉矶 B.伦敦、莫斯科 C.北京、伦敦 D.伦敦、洛杉矶
7.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到着陆月球期间,北京( )
A.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日落时间推迟 C.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D.正午太阳高度
减小
2017 年有网友爆出的一张照片呈现出如下美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
根据木造建筑、坐北朝南、屋顶以厚的稻草和茅草覆盖、屋顶陡峭、呈“人”字形,简要说明“合 掌造”建筑特点对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作用。
23.[选修 3:旅游地理](10 分)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乐山大佛”( 见下图)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是在紫红色的砂岩 上 历时约九十年开凿而成,至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通高 71 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古代 石刻 弥勒佛坐像,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乐山大佛因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 下,大佛 胸腹部开裂残损。 为此,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决定,从 10 月 8 日起对大 佛进行区 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根据勘测工作方案,2018 年 10 月 8 日至 2019 年 2 月 4 日,将自下而上搭建脚手架对大佛进行近距离勘测调查。 此阶段,大佛除腿部 被遮挡外,其他 区域仍可正常观瞻,但出于安全考虑,游览大佛的九曲栈道将在勘测期间暂时关闭,游客不能通
读某地局部示意图,图中 X、Y 为等高线(等高距为 50 米),对角线为经线,L 为河流。据此
回答 4~5 题。
4.图中河流 L 的流向为 ( )
A.从东流向西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西流向东
D.从西南流向东北
1
5.若 X 数值为 500 米,图中 A 所在地 ( ) A.海拔小于 500 米 B.海拔高于 550 米 C.海拔大于 500 米 D.海拔低于 450 米 2018 年 12 月 8 日 2:23 嫦娥四号探测器带着中国人的满心期望发射升空。2019 年 1 月 3 日 10:26 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图 1 为世界时区略图。读图回答 6~7 题。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20-04-30 15:00一、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一)农民工规模继续扩大,省内流动继续增加2019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比上年增加241万人,增长0.8%。
其中,本地农民工11652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增长0.7%;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比上年增加159万人,增长0.9%。
在外出农民工中,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500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图 1农民工规模及增速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就业的农民工9917万人,比上年增加245万人,增长2.5%;跨省流动农民工7508万人,比上年减少86万人,下降1.1%。
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56.9%,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除东北地区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重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以外,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就业农民工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0.1、1.4和1.2个百分点。
表 12019年外出农民工地区分布及构成(二)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人数增加最多,增量占到新增量一半以上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输出农民工10416万人,比上年增加6万人,增长0.1%,占农民工总量的35.8%;中部地区输出农民工9619万人,比上年增加81万人,增长0.8%,占农民工总量的33.1%;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8051万人,比上年增加133万人,增长1.7%,占农民工总量的27.7%;东北地区输出农民工991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增长2.2%,占农民工总量的3.4%。
表 2农民工地区分布注:其他地区指港、澳、台及国外。
(三)东部、东北地区吸纳就业的农民工减少,中西部地区吸纳就业的农民工继续增加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700万人,比上年减少108万人,下降0.7%,占农民工总量的54%。
其中,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农民工2208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人,增长0.9%;在江浙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391万人,比上年减少61万人,下降1.1%;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4418万人,比上年减少118万人,下降2.6%。
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城市人口吸引力、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
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城市人口吸引力、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一、2019年中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2019年全国各大城市人口数据排名中,沿海地区与其他省会城市人口数量都增长比较快,在当地常住人口数据排名中。
重庆以3000万人口数量排名第一。
北京上海人口数量为2000多万,广州深圳成都1000万,除却北上广深的人口数量较多之外,天津、武汉、苏州、西安、郑州、杭州、长沙、青岛、南京、济南等省会城市人口数量也比较多,均在1000万以上。
另外,宁波、无锡、东莞、佛山、合肥、常州、嘉兴、厦门、珠海等城市人口数量也在百万以上。
二、2019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及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流动情况分析流动人口是指一个地区的非常住人口。
包括寄居人口、暂住人口、旅客登记人口和在途人口。
在建筑和运输部门做临时工的外地民工,进城经商、办企业、就学或从事各种第三产业劳动的外地人口,探亲访友人员,来自外地参加各种会议、展览、购货、旅游的人员,都构成了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的构成、数量受城镇性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所制约。
各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革命与历史纪念性城镇,风景名胜旅游区,生产规模较大的名优土特产区,流动人口就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随着《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的发布,国家放宽了对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就业生活的限制,促进了农村人口的乡城转移,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至1990年的2135万人,年均增长约7%。
第二个阶段是1990~2010年,流动人口规模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1990年的2135万人增加至2010年的22143万人,年均增长约12%。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以来至今,这段时期相对缓和,2010~2015年的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年均增长约2%。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及其原因分析摘要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再加上劳动力短缺造成了劳动力工资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形势异常严峻。
文章分析了这些特征背后的原因,并指出了在此基础上我国劳动力市场未来可能会遭遇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转移;长期性;工资上涨压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736X(2011)11-0172-04一、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并存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异常复杂,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并存成为其中较为典型的特征。
(一)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表现为劳动力供给绝对总量依然丰富2011年春节以后,全国各地又出现了新一轮的“民工荒”,除了东部沿海地区之外,包括传统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等在内的中西部省区同样遭遇了“招工难”,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纷纷展开了一场农民工“争夺战”。
与此同时,农民工工资面临着新一轮上涨的压力,甚至出现提高工资也有招不到工人的情况。
在如此背景下,学术界中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论重新浮出水面,不断有人声称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中国经济即将进入一个由劳动力短缺所导致的低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被倒逼调整的阶段。
而本文并不这样认为。
数据表明,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伊始,我国劳动力市场有2000多万农民工返乡,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妥善安置的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吸纳就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等等,这些举措部分解决了农民工返乡的就业问题。
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阶段性特征,农民工的返乡就业呈现出极大的临时性,而且。
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因此,目前仍有大量的返乡农民工滞留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赵显洲,2010)。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
地区间的经济开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时机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
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开展议题中的重要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兴旺地区向经济兴旺地区的流动。
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开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开展作出奉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构造。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2.2亿人(图1),到达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
、和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
大局部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21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那么有近82%来自农村。
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21年(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人口迁移含答案
2022新高考地理专题训练:人口迁移一、选择题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0.48‰。
在内地31省市中,东北三省出生率垫底,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出生率分别为6.45‰、6.05‰、5.73‰。
下图为2014-2019年全国总出生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出生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A.国家生育政策B.生育观念改变C.经济发展较快D.人口增长惯性2.东北三省人口出生率全国最低,说明东北地区()A.人口迁入增多B.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C.劳动力平均年龄偏高D.经济发展水平较高3.下列因素中,对我国目前低生育率影响最不明显的是()A.育龄妇女年龄B.教育成本C.就业环境D.二孩政策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时期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性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因素中对迁入人口规模影响最小的是()A.工资水平B.房价C.空间距离D.教育资源5.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下列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北京B.上海C.广东D.安徽6.图示西藏人口迁移状况的形成原因是()①国家政策的影响及交通的快速发展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中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迁移D.从内陆国向沿海国迁移8.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世界人口迁移的的主要拉力是()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高的经济收入C.更多的休闲时间D.更优的自然环境读图,回答问题。
9.若图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则与该图相符的是()A.甲地为欧洲,乙地为非洲B.甲地为亚洲,乙地为北美洲C.甲地为北美洲,乙地为拉丁美洲D.甲地为大洋洲,乙地为欧洲10.若右图乙地为攀枝花,其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首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优越B.经济迅速发展C.西部大开发D.矿产资源开发下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口流动状况,箭头粗细代表人口流动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高一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人口迁移》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在中国跨区域人口流动中,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地区以人口流出为主。
近年来,人口回流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中国城镇化中的新现象。
下图为江西某县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从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回流的人口多属于主动回流,主要原因为()A.沿海地区经济不景气B.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C.收入差距逐渐缩小D.交通条件不断改善2.影响该县大部分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城乡距离①产业基础①气候舒适度①教育水平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C 2.A【解析】1.人口主动回流,是受到回流地的吸引,与沿海地区经济不景气、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关系不大,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收差距逐渐缩小,加上城市消费水平、物价水平、住房压力大,于是人口不断的主动回流,C正确,ABD 错误,所以选C。
2.由图中信息可知,回流人口主要选择在县城定居,一般外出务工的多为农村人口,县城距离农村相对接近,方便照顾家人,①正确;相对而言,县城的产业基础条件较好,就业机会较多,对当地回流人口吸引力较强,市区的产业基础也好,但市区生活成本较县城高,且离农村较远,①正确,气候舒适度、教育水平不是主要影响因素,①①错误,综上所述,A 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东京都市圈包含1都3县,即东京都(核心城市)、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
1960年东京都城镇化率已高达92%,而此时埼玉县、千叶县和神奈川县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6.9%、28.7%、70.0%。
从1960年以来,东京都经历了郊区化和“都心回归”。
左图示意东京都市圈行政区划范围,右图示意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净迁入率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材料中关于1960-201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迁移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埼玉县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 .神奈川县发展水平较高对人口吸引力较强C .千叶县人口总量呈下降的趋势D .东京都“都心回归”的人口数量先升后降 4.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下列措施能最有效促进东京都“都心回归”的是( )A .扶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B .大力发展商品零售类第三产业C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落户的门槛D .培植新兴产业,吸引高素质人才居住【答案】3.B 4.D【解析】3.结合图文材料可以看出埼玉县、千叶县人口净迁入率都是先高后降低再增高,所以埼玉县和千叶县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AC 错误;神奈川县1960年城镇化率已高达70.0%,迈入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人口吸引力较强,B 正确;图上可以看出东京都人口净迁入率先为负数,后慢慢增长为正数,说明该地人口数量先减少后增加,D 错误,故选B 。
我国农民工现状及社会保障情况分析
我国农民⼯现状及社会保障情况分析2019-10-29[摘要]农民⼯背井离乡,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的劳动为城市的建设作出贡献。
⽬前,我国农民⼯还以中青年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终将⽼去,当他们没有劳动能⼒的时候,是否能够在⾃⼰建设过的城市⾥颐养天年?农民⼯的养⽼保险问题,⼀直被⼈们所关注,并⼀直在积极地推进中,但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化⽔平低,⼯资⽔平低,⽣活质量不⾼,参加社会保障的⼈数太少,东西部地区⼯资⽔平不均衡。
从上世纪末,农民⼯养⽼保险问题就开始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由于农民⼯养⽼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困难、保险⾦额偏⾼等原因,造成了农民⼯养⽼保险参保率低、退保率⾼的现象。
本⽂在具体分析该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养⽼保险制度;问题与对策⼀、我国农民⼯的基本现状及参保情况分析(⼀)我国农民⼯的基本状况1.农民⼯的队伍不断壮⼤在我国就业⼈⼝时增时减的情况下,农民⼯⼈数却在稳步增长,其⼈数已经在就业⼈⼝中占有越来越多的⽐重。
到2012年⽌,我国农民⼯⼈数已经占到我国就业⼈⼝的34.20%。
但是由于农民⼯⾃⾝具有流动性⼤,收⼊低,⽣活质量差,⽂化程度低的特点,使得⼤多数的农民⼯都没有加⼊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病,意外等情况产⽣之后,⼤多数的农民⼯都没有办法解决。
⽬前我国各地⼏乎没有专门为农民⼯设⽴的机构为他们的利益服务,让他们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2.农民⼯的⽂化⽔平低我国⼤多数的农民⼯具有初中程度的⽂化⽔平,达到60.5%,有14.3%的农民⼯具有⼩学⽂化,13.3%的农民⼯具有⾼中⽂化程度,拥有⼤专及以上⽂化程度的农民⼯⼈数⾮常少只有5.7%。
这体现我国农民⼯的⽂化素质较低,往往⽆法从事⾼技术⾏业。
其低的⽂化程度决定了⼤多数的农民⼯只能从事苦脏累的⼯作来谋⽣。
这些⼯作时间长,⼯资低决定了⼤多数的农民⼯只能勉强解决当前⽣活,没有太多的经济能⼒考虑以后的⽣活,使得他们的⽣活在产⽣意外时没有经济能⼒解决。
第一章人口练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人口练习题一、单选题回流人口是指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务工后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多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
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之前的被称为第一代回流人口,他们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农业;之后的被称为新一代回流人口。
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人口流动状况在我国中西部人口流动中代表性较强,下图示意该地新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一代回流人口相比,新一代回流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年龄失去了优势B.职业技能有显著提升C.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D.中西部就业机会增加2、调查发现,相比吉安中心城区,更多的回流人口愿意回到吉安市的下辖县城,主要原因可能是( )A.县城与原户籍地的距离更近B.县城各项政策更具有吸引力C.中心城区城镇化问题更严重D.中心城区就业机会少于县城常住人口=户籍常住人口+常住外来人口。
下表示意2017~2022年北京市户籍常住人口数量与常住外来人口数量变化。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户籍常住1338.91343.51346.61349.41353.81359.2人口数量(万人)常住外来855.5848.2843.5839.6834.8825.1人口数量(万人)3、2017~202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密度( )A.先升后降B.持续上升C.先降后升D.持续下降4、近年来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社会经济发达②生活成本高昂③户籍政策影响④产业转型升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近年来,我国城市职住分离(即工作区与居住区相分离)现象愈发明显。
职住分离系数越高,代表职住分离状况越为突出。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职住分离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下表为我国三个特大城市职住分离系数、平均通勤时间和平均通勤距离对比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职住分离系数平均通勤时间/min平均通勤距离/km北京0.545613.2广州0.39458.8上海0.335412.45、与三个特大城市职住分离程度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有( )①通勤时间与通勤距离①城市空间结构①流动人口占比①现代交通的发展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6、北京市并未遵循职住分离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规律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城市结构较为紧凑B.城市交通状况较为拥堵C.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小D.首都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大“招聘棉花采摘工,包吃包住、每公斤棉花1.8元,报销回家路费,不报销车费可提高至1.9元每公斤……”这是一则新疆棉花采摘工的招聘信息。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分析一、现状分析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为4800多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为3200多万人,目前仍有6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进一步开发转移。
1.转移就业取得新成就。
截至2013年10月底,河南省实现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90万人,其中75.6万人省内就近就业,占新增转移就业总数的84%;14.4万人输出省外,占新增转移就业总数的16%。
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660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523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57.26%;省外输出1137万人,占转移就业总量的42.74%。
省内转移就业人员累计超过省外输出386万人。
从表1看出,近五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省内外人数变化情况看,一是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在逐年增加,在人力资源方面支撑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区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是自2011年起,省内转移就业人数开始首次超过省外,出现了拐点。
表明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省内就地就近就业;三是政府需要为转移就业人员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以及子女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任务更加繁重。
2.人员结构出现新变化。
据统计,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中,男女比例由1.4∶1变为1.3∶1,女性外出务工比例略有增加。
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49%,50岁以下的占88%。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转移就业总数的60%。
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占转移就业总数的43%。
目前,全省技能培训的任务还很繁重。
3.非农产业人员呈现新特点。
据统计,目前省内转移就业1523万人,其中约48%跨市县转移就业,52%在本县域内就地就近就业;省外就业1137万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长三角350万人,珠三角350万人,京津地区200万人,东南沿海100万人,中西部地区100多万人。
他们主要集中在电子加工、服装加工、制造及建筑、服务业等二、三产业中,分别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的53.8%和35.9%。
中国劳动力和就业人员的历史变化行和行业数据分布数据分析
中国劳动力和就业人员的历史变化行和行业数据分布数据分析
中国的劳动力和就业人员数量在近年来有了巨大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历史数据和行业分布数据的分析:
1. 劳动力总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劳动力总量为8.74亿人。
这个数字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但在未来几年可能会逐渐下降。
2. 城市化率:中国的城市化率正在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60.6%,这意味着有大量的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流动。
3. 行业分布: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不同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金融业等)的就业人员占比为5
4.5%,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等)占比为27.6%,第一产业(农业)占比为17.9%。
4. 地区分布:中国的劳动力和就业人员数量在不同的地区分布不均。
东部地区的城市化率和就业率更高,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迁移和工作机会缺乏。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和就业人员的历史变化和行业分布数据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特征与影响
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特征与影响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转移人口在中国占据重要地位。
农业转移人口是指在农业不景气时期,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
他们为城市提供了劳动力,也为自己寻找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特征与影响。
一、农业转移人口的数量和流动农业转移人口的总数一直在增长。
近年来,农村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农村贫困、就业机会匮乏等问题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已经超过3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二、农民工的流动范围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范围广泛,不仅局限于省内流动,还有很多农民工跨省流动。
根据数据统计,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东部沿海省份是农民工流动最集中的地区,同时还有少量人员流动到中西部地区。
三、农民工的流动原因农民工的流动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农村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农民无法在家乡找到满意的工作。
其次,农村的工资相对较低,生活水平不高。
再次,农民工可以通过打工赚钱支持家庭,得以改善生活质量。
最后,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比农村更好,吸引了农民工向城市流动。
四、农民工的职业分布农民工在城市的职业分布也非常广泛。
大部分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体力劳动工作。
由于农民工缺乏技术专长和教育背景,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低技能、低薪水的工作。
五、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由于农民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特殊性,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很多困境和不公平待遇。
农民工工时长,工资低,缺乏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
他们基本上没有稳定的工作合同,经常被欠薪、拖欠社保等问题困扰。
六、农村人口外流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对农村和城市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农村人口的外流减轻了农村的就业压力,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
其次,农民工的汇款回流到农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农村人口的外流也导致了农村老龄化问题和农村经济的不稳定。
七、农村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的融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人口迁移(配套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1.2 人口的迁移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在经历了近40年的东移之后,开始陆续返乡。
随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农民工净迁出现象,如图为京津冀、江浙沪、珠三角地区2018年、2019年农民工净增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与2017年相比,2019年京津冀地区农民工()A.数量上升B.受教育程度提高C.数量下降D.多从事第三产业2.江浙沪、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大量迁出,其主要原因是两地区()A.第二产业规模缩小B.第三产业发展缓慢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生活成本不断提高3.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
2021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
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A.北京市B.重庆市C.河南省D.河北省4.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差异化区域政策的实施,直辖以来重庆市人口分布已经呈现出自身的特征。
下表为1982~2020年重庆市及各区域人口总量(单位:万人)。
2000—2010年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人口数量减少的推力因素是()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国总人口100818113368126583133972141178重庆市人口27062887305128853205主都市区15281635176317652112渝东北三峡岸区城镇群901952987837806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277300302284287A.自然灾害B.环境问题C.国家政策D.经济因素5.如图为2020年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B.人口迁入,该市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C.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6.当前,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持续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首要因素是()A.经济B.交通C.气候D.文化7.近年来,我国黑龙江的很多老人到海南定居,影响因素主要是()A.资源B.气候C.政策D.婚姻家庭8.目前,造成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原因B.历史原因C.经济原因D.民族原因9.国际人口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人口迁入地区,转为人口迁出地区的是()A.北美地区B.拉丁美洲C.欧洲D.非洲10.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所具有的趋向性是()A.趋向平原、沿海和郊区B.趋向高原、沿海和城市C.趋向平原、内陆和城市D.趋向平原、沿海和城市11.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31讲 区域发展与资源跨区调配(学生版)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31讲区域发展与资源跨区调配一、单选题1.(2021·浙江)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
下表为2019年中部四个省发展状况部分数据。
完成下列小题。
(1)中部地区承接的产业类型,主要为()①资金密集型②技术密集型③劳动密集型④资源密集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关于中部四个省承接产业转移比较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江西省经济水平高B.湖北省第二产业产值高C.山西省农业基础好D.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2.(2020·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工程I、Ⅱ分别是()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2)工程I、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①减轻大气污染②缓解能源短缺③减轻水土流失④缓解洪涝灾情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2019·江苏)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2)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能源结构B.人口密度C.资源条件D.出行方式4.(2019·浙江会考)辽中南地区是我国工业起步较早地区之一,但目前面临着资源开发与开持续发展的矛盾。
为实现辽中南工业区的振兴,重点在于()①关停钢铁等传统企业②转变传统生产方式③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④鼓励产业人口外迁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5.(2017·江苏)下图为“某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图”。
农民工社会流动研究以个案访谈为例
农民工社会流动研究:以个案访谈为例[ 摘要]深圳、苏州、北京、成都四个城市的个案访谈资料表明:农民工城市社会地位的获得受到诸多制度性障碍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地域排斥等方面。
在城市生活中,农民工主要通过教育和技能实现向上流动,而逆向流动则是他们面临城市社会排斥的一种无奈选择。
[ 关键词] 农民工;社会流动;地位获得;向上流动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阶级阶层关系也有了很大调整。
以两大阶级为基本单元的二元社会结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城乡二元板块逐步瓦解。
特别是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打工。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认为,目前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 2 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 亿人。
事实上,农民工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农民工的社会流动非常关注。
李培林认为农民工的流动具有三重含义:一是在地域上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的流动;二是在职业上从农业向工商服务等非农产业的流动;三是在阶层上从低收入农业劳动者阶层向其他较高的职业阶层流动。
李强从职业流动的角度考察了农民工的初次与再次职业流动情况,认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和工作变动较为频繁,农民工初次职业流动后职业地位普遍上升,农民工的再次职业流动地位变化微小。
王春光认为,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农民工得以流动的主要社会机制,强关系有助于农民工获得信息、经济和精神的支持和帮助,但是却难以使他们实现更大的社会地位的“跃进”和提高,这也是农民工大多停留在水平流动上的一个主要原因。
国外学者对社会流动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庞大和固定的研究领域。
在有关中国社会流动问题的研究中,边燕杰从总体上考察了中国1980 年以来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状况,认为市场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崛起,使得过去以城乡分割、工作单位分界、干部―工人二分法以及政治分类这些制度化区分得以瓦解,社会流动几乎成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几百万农民现在工作(在非正规部门) 和生活在城镇。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清北1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文安县第一中学清北1、2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每年夏天,瑞士科学家都会把数英里长的保护毯覆盖在波状冰丘上,采用这种极端方式保护阿尔卑斯山脉最古老的隆河冰川。
2022年8月,为了保护西藏达古冰川,我国运用新型纳米材料为其“盖被子”。
图为冰川“盖被子”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冰川“盖被子”可以()A.减少达到冰川的太阳能B.增强地面辐射C.增强地面的保温作用D.增强大气辐射2.为冰川“盖被子”的最终目的是()A.阻止冰川融化B.延缓冰川融化C.加快冰川融化D.防止冰川污染【答案】1.A 2.B【解析】1.冰川“盖被子”可以增加冰川表面的反射率,阻挡太阳光的直接照射,从而减少冰川得到的太阳辐射,可以减缓冰川的消融速度,A正确;到达冰川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升温慢,地面辐射减弱,B错误;冰川“盖被子”降低地面温度,C错误;地面辐射减弱,大气辐射减弱,D错误,该题选A。
2.冰川“盖被子”可以增加冰川表面的反射率,阻挡太阳光的直接照射,从而减少冰川得到的太阳辐射,可以减缓冰川的消融速度,B正确,C错误;无法阻止冰川融化,A 错误;冰川“盖被子”和冰川污染无关,D错误,该题选B。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在经过大气的传播过程中,小部分被②大气反射、大气吸收及散射,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使地表增温。
2.大地暖大气地表增温的同时又以长波辐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即地面辐射;近地面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在吸收了大多数的长波辐射后增温。
3.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长波辐射,即为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即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地面留失的部分热量潜送回地面。
2021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第二节人口迁移 ( 第二课时) 提升题
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必修II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第二课时)提升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战乱不断、持续动荡等原因,大批难民外涌。
德国是目前为止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
下图是难民迁移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有关图中所示的难民迁移,说法正确的有()①属于国内人口迁移②是西亚、北非的难民迁往欧洲③主要目的是躲避自然灾害④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对德国产生的影响是()A.缓解社会矛盾B.减轻交通拥堵C.加剧人口老龄化D.加大环境的压力报告显示,某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分别比上年下降2.4%和7.6%,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
下图为该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关于该年我国农民工流向变化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流向西部的农民工数量多于流向东部B.流向东部的农民工占流动农民工的比例最低C.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东部地区D.东部地区的生活成本上升6.缓解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用工荒”,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吸引海外移民,鼓励生育C.减小投资规模,改善工业布局D.降低生活水平以减少生活成本图示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正数表示人口净迁入,负数表示人口净迁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国农民工流动及就业情况分析,农民工流入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图」
一、全国农民工总量情况
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关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政策逐渐发生变化,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劳动力市场转移,农民工的流动性明显增强,农民工总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91亿人,同比2018年增长0.8%。
2013-201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及其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中,本地农民工数量达1.16亿人,同比增长0.7%,占农民工总量的40.07%;外出农民工1.74亿人,同比增长0.9%,占农民工总量的59.93%。
外出农民工仍然占据主要比重,但近年来占比略有下降,在外出农民工中,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5亿人。
2014-2019年全国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数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农民工流动现状
按输出地划分,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外出农民工总量分别为4792万人、6427万人、5555万人、651万人,其中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主要以省内流动为主,中、西部地区跨省流动则占据较大比重。
2019年按输出地分外出农民工总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农民工输出主要以东、中部地区为主,2019年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民工输出量分别占农民工总量的35.8%、33.1%,东北地区占比相对较少,但近年来增速高于东、中部地区,此外,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人数增加133万人,增量最高。
2018-2019年农民工输出地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内容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公共就业服务行业投资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随着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一大批产业和企业将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民工流入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虽然目前东部地区农民工输入量仍然占据主要比重(达54%),但总量呈现下降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吸纳量则明显提升。
2018-2019年农民工输入地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农民工画像分析
我国农民工主要以男性为主,女性占比较小,但近年来女性在农民工中的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女性农民工占比达35.1%,与2014年相比提高2.1个百分点。
此外,在全部农民工中,有配偶的人群居多,占比达80.2%,而本地农民工有配偶的占比达91.3%。
2014-2019年农民工性别分布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年龄结构呈现明显老龄化趋势,2019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0.8岁,比2018年提高了0.6岁,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达24.6%,比2014年提升了7.5个百分点。
2014-2019年农民工年龄构成分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主要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占比达56%,但近年来农民工整体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持续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源质量持续升级。
2018-2019年农民工学历分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农民工就业情况
我国农民工就业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近年来农民工就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2019年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占比为48.6%,比2014年下降8个百分点,而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占比则提升8.1个百分点至51%。
2014-2019年农民工从业行业分布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农民工月均收入平稳增长,2019年我国农民工月均收入达3962元,同比增长6.5%,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及其增速均明显高于本地农民工。
2013-2019年农民工月均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6-2019年外出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及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区域发展水平来看,东部地区收入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201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达4222元,同比增长6.8%,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差不大,2019年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3794元、3723元,同比增速6.3%,东北地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2018-2019年农民工月均收入区域发展水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产品类别内容说明
研究报告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市场供需态势、发展前景预测、投资策
略、趋势研判
产业咨询园区发展规划、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产业招商招商策划、招商推介、客户邀约
产业数据房地产、土地出让数据、海关数据
定制服务政策研编、专项定制服务、商业文案撰写、企业公文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