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的人物塑造
论歌剧《叶甫盖尼
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音乐分析作者:刘旭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01期摘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谱曲的三幕歌剧。
俄语脚本由作曲家和康斯坦丁·西罗夫斯基(К.С.Шиловский)基于俄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普希金1830年发表的同名长篇诗文小说改编而成。
该剧1879年在尼古莱·鲁宾斯坦指挥下首演于莫斯科马利剧院。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抒情歌剧的典型作品。
歌剧脚本的遣词用字十分贴近普希金的原著,保留了不少普希金的原诗,还有柴科夫斯基添加的音乐和戏剧元素。
本文就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音乐进行分析。
关键词: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音乐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反映出人与社会矛盾冲突背景下的苦闷压抑、美好向往和牺牲精神。
听他的音乐,给人的感受恰如阅读普希金(Pushkin)的诗歌和散文。
聆听他的音乐,内心会有一种美好的情怀,一种莫名的感动。
在他的乐曲里可以找到惆怅和痛苦,可以体会到一腔悲情,但却永远找不到悲观、失望、堕落和失神。
柴科夫斯基描绘的人生画面永远是人性中向上的那股激情,那种气象万千的悲欢和每个人心灵深处的风景。
1作品评价及简介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创作过十一部歌剧。
这部完成于1878年的歌剧《奥涅金》是其歌剧创作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它取材于普希金的同名诗体小说,体现了柴氏一贯的真挚、朴素和抒情的风格。
全剧由三幕构成,分为七个场景,除序曲以外共二十二个音乐段落。
歌剧表现了达吉亚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
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
整部剧的音乐创作方面充分体现了柴氏中期作品的创作态度和风格。
2作曲家简介及创作经过柴可夫斯基一直想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选择富于人情味、接触到内心世界的题材作为歌剧脚本。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连斯基的咏叹调》的解析与演唱
其结构 图示如下 : 是 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 他所承担的意义和作用不同于一般的 为主调 ,
和爱意 , 塔雅 娜基于伦理与道 义坚决地拒绝 了他。这部歌剧
歌剧作品 。 其原诗作者为亚历 山大 ・ 尔盖耶维奇 ・ 谢 普希金 1 7 9年在尼古莱 ・ 8 鲁宾斯坦指挥下 于莫斯 科马利剧 院 ( n Ma b TapMo ha 首演 ,8 1 I eT , c ) 订 18 年转到莫斯科大剧院首演 ,8 4 18 在发表半个世纪之后 , 由作曲家和康 斯坦丁 ・ 罗夫斯基( 年在 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首演 。 西 K. 这部歌剧作 品秉承着 柴可 C. J4 OC H ) I 1IBK  ̄ 改编形成 了俄语歌 剧脚本 , 8年被俄国大 夫斯 基一贯的朴实深情的旋律特点 , .J [ . 17 8 塑造 了几个生动鲜 活的 作 曲家 柴可夫斯 基搬上 了歌剧舞 台。 歌剧 《 叶甫盖尼 ・ 奥涅金》 的故事情节是这样 的: 在一个 音乐形象 , 尤其是其中的几首 咏叹调深切感人 , 表达 了剧 中人
象。
一
中的结构特点 ,对其具体 的结构起始部位以及发展脉络进行
、
结 构 分析
了解 , 才能真正的掌握整首咏叹调的演唱。 连斯基的咏叹调》 《 作品 中常见的结构,具有器乐性 的特点 。整首作品以・小 调 e
这样的结构本身就是器乐 结构分析对于演唱一首声 乐作 品,尤其是咏叹调是 非常 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作 品,
T E NE V C F Y - U( h c d mi P r dc lo h n a g C n ev tr fMu i) H W OI E O UE一F T e A a e c ei i f S e y n o sraoy o s o a c
错位的时代,爱断情伤--观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Love lost in times of turmoil: On the opera Eugene Onegin 文:汪雨腾 图:齐 琦/上海大剧院今年的上海,由瓦赫坦戈夫剧院制作的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马里斯·图米纳斯创意、编写剧本并导演)余热还未消退,金秋九月上海大剧院又为观众呈现了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这个由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涅米罗维奇-丹钦科音乐剧院制作的版本(首演于2007年4月27日),有着精彩绝伦的演绎与诠释,为这部俄罗斯经典戏剧注入了更加鲜活的能量。
错位的时代,爱断情伤——观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的原著不仅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而且富有诗意的抒情气息,完美地将客观描述与主观抒情融为一体。
小说塑造出性格鲜明的角色,围绕奥涅金这个“多余的人”而展开,述说其悲剧性的命运,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性。
柴可夫斯基将小说改编为歌剧,正是因为洞察出这部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抒情性,营造出的抒情氛围是这部歌剧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尤其突显奥涅金与塔季扬娜错位的情感状态,制造强烈的戏剧冲突。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涅米罗维奇-丹钦科音乐剧院的制作深化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整个舞台的布景以白色为基底,一扇石门,竖着的八根大柱子,柱子一半白色一半黑色,会随舞台场景变化而变化。
相比传统的制作模式(如大都会歌剧院版、马林斯基剧院版),此次的舞台制作更加简约,一景到底,力图脱离现实主义,深化歌剧的抒情效果。
此版本最大的亮点在于“移情”与“间离”之间近乎完美的交融,同时强化某些特定的情愫。
在序曲响起前,群演(女仆)将落叶撒满整个舞台;导演亚历山大·泰特尔(Alexander Titel)为歌剧设置了四个哑剧演员(四个白色石像,两男两女),呈斜线排开且纹丝不动地站立在舞台上。
当序曲响起后,仿佛音乐为石像注入了生命,如上了发条般,对角的两个男性石像拿出枪进行决斗,随后四人聚拢分食一个苹果,携手走向舞台后方,站在石门口注视着整个舞台。
《叶甫盖尼·奥涅金》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叶甫盖尼·奥涅金》简析介绍赏析鉴赏《叶甫盖尼·奥涅金》外国文学作品简析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的诗体小说。
作品描写贵族青年奥涅金的生活。
他厌倦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浮华空虚的生活,来到乡间继承叔父的遗产。
经朋友连斯基介绍,结识了当地地主拉林一家。
该家长女达吉雅娜爱上了奥涅金,写信倾吐衷情,奥涅金却因对人生失望而拒绝了她纯真的爱。
达吉雅娜命名日晚会上,奥涅金出于对连斯基一再相邀的报复,故意向其未婚妻大献殷勤,导致这对朋友决斗,结果连斯基被打死。
奥涅金满怀悔恨,外出漫游。
3年后在彼得堡与达吉雅娜相遇,这时她已是将军夫人、京都社交界的王后。
奥涅金转而狂热地追求她,表示炽烈的爱情。
达吉雅娜虽然爱他,但身不由己,无奈地拒绝了他的追求。
奥涅金是俄国社会当时的进步贵族知识分子典型。
他的性格充满着矛盾:生活于上流社会又厌恶上流社会;不满空虚无聊的社交生活又远离朴实的劳动人民;聪明有才华却又没有实际工作的能力;渴望自由、斗争却又没有目标、缺乏勇气;思索整个社会却又陷入个人感情的天地。
结果是想干一番事业却一事无成,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奥涅金性格的矛盾,是当时矛盾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当时的进步贵族青年不满现实,要求改革,但脱离人民,必然失败。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证明了这一点。
作品通过奥涅金形象的塑造,对十二月党人失败的一经验教训作了艺术的总结。
达吉雅娜是俄国文学中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
她出生在乡村,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生长,朴素纯真,温柔敦厚,诚实善良,即使成了显赫的贵妇,仍然向往自然和睦的乡村生活。
作品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知识分子与人民关系的时代问题作了艺术探求,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而且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京城上流社会、外省乡村生活、贵族沙龙、京都市容,以及俄国的经济制度、文艺流派、历史人物、社会风貌等都得到表现。
别林斯基誉它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连斯基咏叹调《青春,你在哪里》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
连斯基咏叹调《青春,你在哪里》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赵杰【摘要】该文通过对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的咏叹调<青春,你在哪里>进行详细的音乐分析,使演唱者在作品的演绎和理解上能准确地把握作曲家的意图.【期刊名称】《鄂州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17)001【总页数】2页(P63-64)【关键词】柴可夫斯基;音乐分析;演唱技巧【作者】赵杰【作者单位】鄂州职业大学,艺术系,湖北,鄂州,4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5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伟大的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1877一1878年柴科夫斯基根据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创作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它为俄国音乐戏剧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前景。
在这部歌剧里,柴科夫斯基在歌剧创作方面的最重要的美学原则得到了充分而多方面的体现。
这部歌剧充分表现了俄国当代人的思想感情,将人物内心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青春,你在哪里》是歌剧第二幕连斯基在决斗前唱的一首著名的咏叹调。
三幕七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的故事梗概是:善良、纯朴而多情的塔吉亚娜对来到她家作客的贵族青年奥涅金一见钟情,于是写信向奥涅金倾诉自己对他的爱恋。
对当时的贵族生活深感空虚厌倦的奥涅金却拒绝了她的爱情,在舞会上反而向塔吉亚娜的妹妹奥尔咖献殷勤,因而激怒了奥尔咖的恋人、自己的好友、青年诗人连斯基,导致两人的决斗,结果,连斯基决斗中丧生。
六年之后,奥涅金在一次社交舞会上,见到已经嫁给了格列敏公爵的塔吉亚娜,端庄、高贵的塔吉亚娜唤醒了奥涅金内心深处的爱情,他向塔吉雅娜表白,而塔吉亚娜最终拒绝了奥涅金。
《青春,你在哪里》是歌剧第二幕第二场连斯基与奥涅金决斗前连斯基演唱的咏叹调,具有强烈的悲剧氛围,音乐语言的特点是旋律优美、朴实、诚挚动人,充分体现了连斯基当时复杂的心情和真实情感。
叶甫盖尼·奥涅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二节《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0)分析一、情节介绍二、人物形象分析1、奥涅金的形象分析(1)“多余人”形象:是在俄罗斯十二党人革命前后时期的特定的时代环境中产生的贵族青年的典型。
他们接受过西方的启蒙思想,对沙皇专制制度统治感到不满,对贵族生活感到厌倦,最初有着改变现实的梦想和期待,却摆脱不了与阶级出身一道带来的劣根性,缺乏实际行动的勇气与精神。
他们找不到出路,陷入苦闷、忧郁的境地。
他们有见识、有能力,不甘心沉沦平庸,但在那样一个沉闷窒息、令人厌恶的社会里痛苦彷徨,愤世嫉俗,无所事事,在事业和爱情上屡屡受到挫折,最后消沉下去,郁郁而终,无所作为,徒劳地耗费青春、生命和能力。
他们既不愿同流合污,又做不到洁身自好,既违反社会的常规也被社会所拒绝。
社会不需要他,他也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而称为“多余人”。
(2)作品通过奥涅金对生活和事业、对爱情、对友谊的态度这三个方面来刻画“多余人形象”的特征A、对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奥涅金对待生活的态度:终日沉醉于上流社会花天酒地的社交生活,流连于饭店、戏院、舞会之间,开始对这种声色犬马、寻欢作乐的生活感到厌倦,生活失去目标,忧郁苦闷,对人生心灰意冷。
他打算著述立说,但缺乏勤奋工作的习惯而放弃。
他决定苦读来增长智慧,但同样中途而废。
他变得玩世不恭,嘲弄一切。
后来继承叔父的遗产,来到乡村,他期望摆脱上流社会的生活,来到乡村生活开始新的生活。
他推行改革,结果遭到周边地主的非难与反对,受到掣肘后他便不了了之。
B、对爱情的态度爱情对他来说不过是逢场作戏,对爱情的厌倦使他再难以唤醒激情。
然而在达吉亚娜成为上流社会雍容华贵的贵夫人后,他内心中却产生强烈的感情,但“他爱的不是钟情的少女,/那个淳朴、胆怯、可怜的村姑,/而是冷若冰霜的公爵夫人——/一位高不可攀的头面人物。
”他对达吉亚娜的感情更多的是来自要征服上流社会最受瞩目的女子,得到风流美名,从中享受成就感和满足虚荣心。
柴可夫斯基歌剧选段《连斯基的咏叹调》的艺术特色与音乐分析
柴可夫斯基歌剧选段《连斯基的咏叹调》的艺术特色与音乐分析摘要: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很多作品都能够反映出社会矛盾冲突下人们内心的苦闷抑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勇敢的奉献精神。
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时,内心会觉得非常安心与舒适以及感动。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柴可夫斯基的重要歌剧代表作,该剧俄语脚本是由康斯坦丁·西罗夫斯基改编普希金的长篇小说而成。
该剧中《连斯基的咏叹调》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歌剧中最具艺术价值的咏叹调之一,它的旋律优美,歌词真挚感人。
本文将对作曲家进行介绍,对连斯基的咏叹调《青春,青春,你在哪里》进行音乐分析,将俄语歌词译成中文,分析咏叹调《青春,青春,你在哪里》的曲式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写作,旨在为研究与演唱此曲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叶甫盖尼·奥涅金》;《连斯基的咏叹调》;《青春,青春,你在哪里》;音乐分析。
一、作曲家的简介柴可夫斯基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它的创作涉及非常多的领域,包括歌剧、芭蕾舞剧、室内乐重奏以及钢琴协奏曲等等,虽然他的创作领域很广,但是在各个领域创作的作品都非常经典,极为出色,在当今世界各地都经常上演。
他的创作时期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早期(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中期(19世纪70年代—80年代后期)以及晚期(19世纪80年代—90年代)。
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代表歌剧有《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以及《约兰塔》,代表舞剧有《天鹅湖》、《睡美人》以及《胡桃夹子》,这些舞剧都成为了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在世界各国的芭蕾舞台上广为流传。
不仅如此,柴可夫斯基还对芭蕾舞音乐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端,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这极大地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二、咏叹调《青春,青春,你在哪里》的歌词译文因为该咏叹调是用俄语来进行演唱,因此我认为将歌词译成中文更有助于歌者理解该歌曲的内涵,在演唱时也更有益于表达出该歌曲的情感,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
演唱柴可夫斯基声乐作品的几点感想
三、《喧闹的舞会》之演唱感想 这是一首体现着“老柴式”忧伤的歌曲,了解柴可夫斯基的 人都知道,柴可夫斯基是抑郁症患者,他总是心情低落,感觉人生 灰暗,即使是在他的作品被大众广泛认同之时,他也只是短暂表现 喜悦之后立马又开始了忧伤,而这写性格特点在他的作品中处处体 现。《喧闹的舞会》中并没有对热闹的舞会场景细致描绘,仅仅用 “喧闹的舞会”一句歌词就交代完毕一个场景。讲述的是舞会上男 主人公邂逅了他喜爱的姑娘,但并没有进行大胆的表白,而是将自 己变得痛苦迷茫,最后将所有的一切变成了一首忧伤的歌曲。柴可 夫斯基的性格也是如此,所以,就将这个故事通过音乐的方式完美 诠释出来,并成为传世经典作品。 整体而言,《喧闹的舞会》是一首让人心灵安静的歌曲,段 落清晰,且旋律起伏小,然而所表现的是主人公内心涌动者的不安 定、不平静,这从歌词和旋律中能体现出来。作品中律动的旋律暗 示了演唱者要把握的情绪色彩与神韵,以及每个乐句都是用弱拍开 始与结束,这一点,在演唱中尤其需要注意,弱起时声音力度的控 制、短句时声音的自如收放,以及长句时呼吸的流畅性,这都非常 体现演唱者的声乐功底 四、结语 本文选用了三首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进行了较为详实的演唱分 析,就演唱技巧而言,要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练习中增强气息的运用 能力,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方式与技巧,合理控制音色;就情感 表达而言,只有理性解读与感性诠释相融合才能呈现出感人灵动的 声音。以上就是笔者在演唱柴可夫斯基声乐作品中的几点感想,希 望能带给相关人士一些启发。■
柴可夫斯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人物奥涅金的演唱研究
圄 刘广 奂
摘 要: l  ̄ g 5 彼・ 伊・ 柴可 夫斯 基的 重要 作 品 , 俄 罗 斯 歌 剧 的 代 表 作 品— — 《 叶 甫根 尼 ・ 奥 涅金 》 , 它同时 也 是 世 界歌 剧舞 台上 的经 典作 品 。 从 它诞 生 至今 的一 百 多年里 , 已在 全 世 界 成 功 上 演 过 无 数 次 。 它 的故 事 在俄 罗 斯家 喻户 晓 , 剧 中一 个个 人 物 在柴 可 夫斯 基 的 音乐 渲 染 下 , 变成 了鲜 活 、 生 动的 形 象 , 刻 印 在观 众心 中 , 其 中 尤 以主 人 公 叶 甫 根 尼 ・ 奥涅 金—— 被 俄 罗斯著 名 思想 家 亚 ・ 伊・ 赫 尔 岑称 为 “ 多 余 人” , 最 为 记 忆 犹 新 。柴 可 夫 斯 基 的 音 乐 唯 美 如 画 , 奥 涅金 的唱 段优 美动 听 , 无 论是 他 的咏 叹调 , 还 是重 唱 , 都早 已成 为世 界歌 剧史 上不 朽 的乐 章 。
奥涅 金 : 男 中音 , 贵族青年 , 成长在优裕 的环境 中, 受过 良好
的文 化教育 。 有高 尚的理想 , 却远离社会 , 对待爱情 自 欺欺人 , 对
待朋 友 过 于利 己 , 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育并未给予他实际 的生存 能力 , 好逸恶劳 是贵族 的恶 习 , 奥涅 金 虽不满 现实 , 但却少 于行动 , 只能 在愤世嫉 俗 中变 得愈发 忧郁 , 无 奈地 度过 自己的一生 。因此 , 奥涅金这一形象 , 虽很有修养 , 但 对人冷漠 , 虽充满理想 , 但 轻蔑现实 , 性情 傲慢却又 孤独 自卑 , 属 于典型的忧郁症 。在演唱中要 抓住人 物的这些特性 , 才能 系
极端的理智演绎无限的诗意——观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182019/10
两两成双的欧式乳白色圆柱。
在圆柱的间隙,分站着四个人,两男两女,男的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手持文明棍,女的穿着束腰礼服裙。
这四位从头到脚通体雪白,界限分明的椭圆形追光定格在每个人身上,仿佛雕塑一般,舞台氛围静谧如一座年代久远的博物馆,而在舞台左后侧的一个简约山花门洞,
开放舞台充满戏剧意味的绝对静态,让喧闹的剧场观众席安静下来。
随后由静到动,在柴可夫斯基充满优美抒情旋律又隐含着悲情意味的序曲中,观众的思绪随着音乐的流淌慢慢走进戏剧当中。
序曲中,四位“雕塑人”始终站在那里没有动,仿佛在聆听,又好像在回忆。
这四位是舞蹈演员,在人
“塔季扬娜”“连斯基”“奥。
随着戏剧的发展,四位“雕塑人”也会游离于戏剧边缘时进时出,具有一种戏剧的象征和隐喻。
全剧音乐充满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作曲家娴熟的技术技巧,将凸显的民族性以富有个性的戏剧性音乐语言表达,抒情性和富有张力的戏剧性交互实现,让音乐与戏剧完美融合在一起。
导演用诗意解读戏剧,舞台有很多借代和象征。
比如八根圆柱可以旋转,也可以略微倾斜。
旋转的柱子呈白色时,代表白桦林;旋转180度成黑色时,则代表室内或宴会厅的廊柱。
人们熟知的俄罗斯风光,如秋天满地金黄的落叶,冬天四野皑皑的白雪,自始至终没有全方位展现。
开场秋天丰收的景象,几位农家妇女打扮的演员,挎着篮子边跑边撒着树叶,不时还会“哈哈”地大笑,这笑声,可以理解成秋天丰收后人们的欢愉,也可以理解成落叶的沙沙声响;雪景的制造也是同样的手法,几个妇人上台边走边撒,只是不再有笑声。
雪景出现在连斯基被杀前后,这一小片雪的作用,
2019
2019/10
2019。
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咏叹调研究
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咏叹调研究戴剑武【摘要】在柴科夫斯基著名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咏叹调《青春,青春,一生的黄金时代,你远远的飘向哪里?》是整个歌剧的核心部分,其结构之独特与精美,表现内涵之丰富,演唱难度之巨大均是其它咏叹调所无法比拟的.文章通过梳理作者身世和学习创作历程,分析歌剧中连斯基的诗人角色和人物性格,并运用典型谱例和音乐结构图例剖析歌剧中的演唱难点,力图为作品的演唱与教学提供借鉴.【期刊名称】《铜陵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4)005【总页数】5页(P87-91)【关键词】《叶夫根尼·奥涅金》;柴科夫斯基;连斯基;咏叹调【作者】戴剑武【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17.2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的柴科夫斯基于1877年至1878年之间创作了《叶夫根尼·奥涅金》。
此剧最为完美地体现了他歌剧创作的理想——歌剧是需要亲切而深刻的表现戏剧的。
这是一部抒情乐剧,它的规模不大,情节简单,没有任何表面的声色华丽与追求舞台效果的场面。
在歌剧中柴科夫斯基只采用了普希金长诗体小说的部分内容,歌剧剧本也只传达了长诗发展的某些线条。
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的伟大与完美,是因为它真实地描写了当时俄国人的精神感受和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形象,歌剧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充满了作者深厚而诚挚的感情,因此,歌剧一经面世便在各阶层听众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柴科夫斯基在《奥涅金》中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以音乐来展现人的细腻的心理活动,探索用音乐准确描绘表现人物的心理奥秘——也是音乐家在这部歌剧中的成功独到之处。
当时,在俄罗斯享有盛名的阿萨菲耶夫院士曾赞誉它完全可以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那些最为优秀的作品相媲美[1]。
在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咏叹调《青春,青春,一生的黄金时代,你远远的飘向哪里?》是整个歌剧的核心部分,其结构之独特与精美,其表现内涵之丰富,其演唱难度之巨大均是其它咏叹调所无法比拟的。
古典音乐扫盲班 B
古典音乐扫盲班(13)-变奏曲--------------------------------------------------------------------------------变奏曲是用变奏的手法发展一个主题,使主题能得到多方面表现的一种乐曲。
所谓变奏,简单地说,就是变化的反复。
变奏是各种音乐作品中常用的发展乐思的手法。
我们在前面讲过的管弦乐曲《森吉德马》前后两段旋律相同,而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和伴奏音型起了变化,就是用了变奏手法。
第一段轻柔缓慢,气息宽广,描写辽阔壮丽的草原景色。
第二段速度转快,节奏活跃,描写草原人民的愉快生活。
这种保持原来的旋律,而变化音乐语言中其他因素的变奏手法,叫做固定旋律变奏。
另一种常用的变奏手法是装饰变奏。
装饰变奏只是保持主题的旋律骨架。
而变化旋律的细节,也就是用装饰音把原来的旋律进行加工,同时也可以变化音乐语言中的其他因素,如速度、力度、节奏、音色、伴奏音型等等。
贝多芬所作《田园交响曲》第五乐章开头的主题,描写雨过天晴时牧人欢乐的歌声。
贝多芬发展这个主题时.既用了固定旋律变奏手法,又用了装饰变奏手法。
主题后紧跟着的两次固定旋律变奏,同一个旋律,一次比一次移低八度,伴奏音型一次比一次加速,力度则一次比一次加强,从而使欢快的情绪逐步加深。
后来这个主题再一次出现时,改用了装饰变奏的手法,在旋律音与旋律音之间,加进了装饰音,把原来的旋律装饰得更加流利欢畅。
以上这两个例子,仅是在乐曲中采用了变奏手法,如果在一首乐曲中,有系统地用变奏的手法来发展主题,那就叫变奏曲。
变奏曲的原则是:先奏出完整的主题,然后依次演奏一个一个变奏。
变奏的次数可多可少,少则三四次,多则二三十次。
十七、十八世纪的组曲中,一首舞曲的后面往往紧跟着同一舞曲的变化反复,称为“复奏”。
这种包含主题和一个变奏的舞曲,是变奏曲的前身。
如巴赫的《b小调乐队组曲》中的波兰舞曲就是。
这首曲子是由长笛和弦乐器演奏的。
芭蕾舞剧奥涅金赏析
芭蕾舞剧奥涅金赏析芭蕾舞剧奥涅金赏析《奥涅金》改编自俄罗斯文学家普希金其中的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
采用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编曲。
下面是店铺为您收集整理的芭蕾舞剧《奥涅金》的艺术赏析,喜欢的可以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芭蕾舞剧《奥涅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现代芭蕾代表作品。
他首演于1965年4月12日,在著名的德国斯图加特国家歌剧院。
《奥涅金》的故事是根据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诗歌体小说进行改编,又为身为编剧和编导的约翰·克兰科对其进行了创造,同时配有柴可夫斯基的著名钢琴曲,并稍加改编和配器。
于是在20世纪诞生出了一部如此恢弘和成功的经典芭蕾剧目。
我十分欣赏这部芭蕾剧目,原因有三点:(一)极具现代芭蕾的艺术特征,将现代芭蕾所想要展现的东西,和其与众不同的地方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表演模式多元化,向传统芭蕾所崇拜的古典唯美主义开战。
全剧并没有像古典芭蕾那样完全套用传统的两大表演模式,即双人舞和性格舞。
而是随着剧情的展开和情节的需要配以适合的舞蹈动作所体现,不显得那么生硬,而让人感觉到非常流畅。
首先,第一幕第一场中的群舞的灵动和活泼,与在后面安静看书的达吉亚娜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衬托出达吉亚娜安静从容的性格。
接下来的散步双人舞,明显表明达吉亚娜和奥涅金的主被动关系,奥涅金动作被动而逃避,达吉亚娜动作主动而迫切,非常巧妙地体现了达吉亚娜对奥涅金的崇拜与爱慕之情,而奥涅金的冷酷和傲慢也跃然舞台之上。
之后的卧室双人舞,也就是达吉亚娜的梦境,奥涅金性情大变,变的温柔多情,以优美,温婉的舞姿展现出达吉亚娜心目中的奥涅金。
与之情的不温不火形成强烈对比,生动,更体现了舞者高超的演技。
所以整个剧目并未完全按照标准的表演模式来演绎,更添戏剧性和可观赏性。
第二,创作思想自由开放,古今中外,为我所用。
奥涅金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舞剧中沿用了小说嗲荡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矛盾冲突紧凑,极具观赏性,加以芭蕾的表演技巧,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叶甫盖尼·奥涅金音乐形象分析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叶甫盖尼·奥涅金音乐形象分析作者:朱飞晔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7期【摘要】在俄国歌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柴科夫斯基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抒情歌剧。
本文以叶甫盖尼·奥涅金咏叹调为主线,分析歌剧中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音乐主题、创作题材、情感色彩,充分体现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关键词】叶甫盖尼·奥涅金;柴科夫斯基;咏叹调;多余人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38-01柴科夫斯基创作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歌剧历史上的一部代表性作品。
该作品是根据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的“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而创作的。
在歌剧中,叶甫盖尼·奥涅金(后文称之为奥涅金)这一人物的音乐诠释,柴科夫斯基运用两段咏叹调来完成,第一段是第一幕第三场奥涅金收到塔吉娅娜信后与她见面,告知自己的想法时唱的一段。
第二段是在第三幕第一场,奥涅金在塔吉娅娜的家中舞会上与塔吉娅娜重逢时,见到她所唱的咏叹调。
而在这部歌剧中最有名的一段关于奥涅金的唱段便是在这幕中的终曲场景——奥涅金与塔吉雅娜所唱的二重唱,而这段唱段是奥涅金音乐形象抒情的高潮段落,通过对这些唱段的分析,来看柴科夫斯基笔下的奥涅金是如何被塑造的。
对于奥涅金的音乐形象,柴科夫斯基运用了一个主导动机(谱例l)贯穿前后,多次运用,形成作品的统一性。
这个动机采用两小节旋律。
在这一动机的趋使下,不断发展、变化,形成奥涅金的主题旋律(谱例2)。
这条主题旋律采用三拍子节拍、规整的节奏,反映出奥涅金性格中的特色,前后旋律没有太过繁冗、悠长,以短小的形式表现小说的叙事性。
第一幕第三场中,奥涅金在面对塔吉雅娜的书信后,告诉塔吉雅娜自己的想法,通过节奏自由的宣叙调旋律开始,这封《您给我写信》的朗诵式旋律渐渐进入到富有激情的咏叹调上,这是这段歌剧的核心。
论屠格涅夫对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的评价
一
看 了柴 氏歌剧《 奥涅金》 的排练。 音乐非 常唯美 , 热烈 , 激昂 , 充满
诗情 画意和活力 , 乐 队很不错 。 ” ③他在信 中还写到 , 他认 同歌剧 是因为它揭示 了音乐的 内涵和风格 ,这就是作家虽不赞 同歌剧 脚 本却 自始至终高度评价歌剧《 奥涅金》 的原因所在 。 屠格涅夫具有敏锐的听觉 ,在连斯基的音乐 中他能轻而易 举 的捕捉到三 四十年代浪漫主义的音调和和声声调 ,这些音乐 联想为他解 释了柴 氏的歌剧与普希金小说在风格上 的区别 。在
的连斯基 比“ 普希金 的高大 ” 是因为柴 氏在连斯 基身上赋予了新
的典 型的时代特征 。②
一
、
屠 格 涅 夫 对 连 斯 基 形 象 的 解 释
喀什金的 回忆使屠格 涅夫鲜为人知 的美 学观点 浮出水面 。 屠格 涅夫对柴 氏《 奥涅金》 中的连斯基 这个形象 的解 释分为两个 方面 : 第一 , 他 是浪漫主义传统的俄罗斯青 年 ; 第二 , 把他作为屠 格涅夫的同时代 的人 。 屠格涅 夫承认 , 是歌剧音乐消 除了他 内心
剧” 罗亭最终未完成。
中, 隐晦的 , 特殊的表达渗入作 家的思维深处 , 使其终其后 半生
进行思考。正如喀什金所言 : “ 屠格涅夫非同寻常的 比较并没有 决出熟优熟 劣,它隐没在我的回忆里 ,并 没有 吸引过多人的眼 球。 ” 但对歌剧最后 的评述是 高瞻远瞩 , 客观公正 的。 他认为柴 氏
关键词 : 屠格 涅夫; 连斯基 ; 《 处女地》 ; 艺术形象
中图分类号: J 8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 1 5 — 0 0 6 1 — 0 2
对连斯基《青春啊,你在哪里?》的探析
对连斯基《青春啊,你在哪里?》的探析
阚诗雨
【期刊名称】《音乐时空》
【年(卷),期】2018(000)014
【摘要】柴可夫斯基根据普希金同名诗体小说改编创作了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在其中融入了自身独特的创作技巧,不仅成功且准确地把握了每一个歌剧人物,更在作品当中彰显了自身比较强烈的创作激情,向世人展现了人性当中比较优美的
内涵.在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当中,无论塔姬雅娜、奥涅金或者连斯基,均并非伟大且崇高的人物形象,但是能够通过其对于庸俗生活的反抗感动世人.各个主要人物
形象在歌剧中均能够表现丰富的内涵,具有精美的结构.本文主要对连斯基《青春啊,你在哪里?》进行探析,在对连斯基人物性格以及《青春啊,你在哪里?》情境作出
了解后,主要从音乐结构、演唱特点、演唱重难点几个角度对《青春啊,你在哪里?》的音乐演绎进行了分析,并且谈到了几点演唱技巧.
【总页数】4页(P1-4)
【作者】阚诗雨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5
【相关文献】
1.连斯基咏叹调《青春,你在哪里》的音乐分析与演唱技巧 [J], 赵杰
2.探析《末日审判》在俄罗斯音乐中的引用原因——以哈恰图良、柴可夫斯基、米亚斯科夫斯基作品为例 [J], 孙文慧
3.一场青春的“豪赌”——第十五届柴科夫斯基音乐比赛琐记 [J], 马慧元;
4.对连斯基《青春啊,你在哪里?》的探析 [J], 阚诗雨;
5.从音乐分析的角度来谈谈演唱前的案头工作——以连斯基咏叹调《青春啊,青春!》为例 [J], 敖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的人物塑造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是他根据普希金同名长篇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改编创作而成。
此歌剧反应出了俄罗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把现实主义带到了音乐戏剧创作里,它的出现成为俄罗斯音乐戏剧中一个不可泯灭的印记。
1879年3月17日,首演于莫斯科音乐学院,这部歌剧不追求丰富的视觉效果,只是通过歌剧演员作为一个抒情剧来演。
歌剧中连斯基的唱段总共有七处,分别出现在第一幕第一场和第二幕的第一场、第二场中。
最能体现出连斯基人物形象的唱段为三处(两个主要唱段和一段剧情演绎),本文通过这三处来分析其人物塑造,以求为更多的声乐学生以及歌剧独唱演员演绎歌剧中连斯基的唱段提供一个借鉴作用。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引言主要介绍柴科夫斯基以及歌剧中连斯基的主要作品;第一章介绍了柴科夫斯基与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的创作背景、剧情梗概;第二章主要通过连斯基的主要唱段分析这个人物角色;第三章是个人演唱对研习连斯基形象塑造的体会;结语部分对连斯基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