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中的差分技术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确度
致读者的一封信:亲爱的读者,当您看到这个内容的时候,表示您已进入了知识的世界,非常感谢您付出宝贵的时间对我们的文章进行阅读。
我们从小就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成就未来,知识可以开拓您的思维,知识可以让您打开眼界;愿所有人都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知识的世界里翻滚;知识文库:知识的力量Tel:将为您提供最专业最全面的学习资料,助您快速成长。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大家动动鼠标点击关注!PS:以上内容下载后,直接删除即可!所有内容下载后可可以自行去除页眉页脚,处理方法如下:如您使用的是word:页眉清除方法:页脚清除方法:如您使用的是wps:页眉清除方法:页脚清除方法:最后再次感谢大家;欢迎大家下载全文使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确度前言2020年7月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
北斗既是大国重器,又是寻常百姓常用的生活工具,为了让普通大众更好的理解北斗原理、了解北斗的用途,作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推出一系列的故事来讲解北斗的原理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北斗及高精度技术北斗,即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历经30多年的论证、规划、建设,于2020年7月全球组网。
同美国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同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定位、通讯、授时服务。
北斗卫星的发展史及特点北斗定位的原理是用“手机”测量出到北斗卫星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手机”就可知道解算出它所在的位置。
由于卫星距离地面遥远,其信号从太空传达到地面时,受到了很多干扰、影响,导致定位信息不准确,就是我们常说的定位精度低。
这对于普通大众的生活影响并不大,但对于特殊用户来说,就远远不够了,就需要一些技术手段来提高接收机的定位精度。
影响北斗接收机精度的主要因素差分,是一种提高北斗定位精度的技术。
由于单北斗系统提供的定位精度是15米左右,而为得到更高的定位精度,我们通常采用差分技术: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台北斗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上进行观测。
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解析
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解析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导航卫星系统,它以独立自主的方式为我国全域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导航。
本文将对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和解析。
一、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原理北斗导航系统是由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五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约30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的。
其中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主要负责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时间服务和广播信息,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主要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定位服务,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主要为地区提供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卫星和接收机之间的信号传输和测距定位技术。
卫星发射的信号经过空气传播到达接收机,接收机通过收集卫星信号和解算数据,计算出自身的位置以及时间信息。
北斗导航系统还借助了差分定位技术以提高准确性,该技术通过在不同位置安装测量设备,将多个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比较和计算,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场景1.汽车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汽车导航系统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和路线规划,使驾驶者能够更好地规划出行路线,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增强行车安全。
2.物流运输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物流运输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定位,确保运输物品的追踪和监控,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
3.灾难救援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灾区进入作战部队和救援队伍提供精确定位,提高抢险救援的效率和准确度。
4.渔业和农业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渔民和农民提供精准的气象预测和天气信息,帮助他们规划农业和渔业生产活动,提高产量和效益。
5.军事领域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军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敌情信息的追踪,为战争胜利提供重要保障。
三、结语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导航卫星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北斗导航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斗+RTK差分基站+蓝牙室内外无缝切换定位系统
北斗和RTK差分基站结合室内蓝牙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以及蓝牙技术进行高精度室内外定位的方案。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北斗卫星和DGPS获取室外位置信息,通过蓝牙技术获取室内位置信息,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精准定位。
一、原理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国家安全性和独立性。
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可以获取用户在室外的位置信息。
2.DGPS:DGPS是一种基于差分测量技术的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消除卫星信号传输中的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3.蓝牙技术:蓝牙技术可以实现在室内建立局域网,并通过连接多个蓝牙信标实现对用户位置的监测和计算。
二、室内方案在室内环境下,可以部署多个蓝牙信标,并将其与移动设备(如手机)相连。
当用户进入该区域时,移动设备会自动连接最近的信标,并获取其ID号码和距离信息。
通过收集多个信标的ID号码和距离信息,系统就能够计算出用户所处位置,并将其显示在地图上。
三、室外方案在室外环境下,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DGPS获取用户位置信息。
首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大致的位置信息;然后,通过DGPS技术对该位置进行精度校正,以提高定位精度。
四、方案选型选择合适的方案需要考虑场景需求、预算限制等因素。
如果需要在室内外都能够实现高精度定位,则可以采用北斗和RTK结合室内蓝牙定位的方案。
如果只需要在室内进行定位,则可以选择单独使用蓝牙技术的方案。
五、定位精度该方案在室内可实现2-5米的定位精度,在室外可达到50厘米左右的高精度定位效果。
这得益于蓝牙技术对于近距离监测的优势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DGPS对于远距离监测的优势。
六、适用场景该方案适用于需要进行高精度定位且具有室内外转换需求的场景,如商场、医院、机场等大型室内设施。
同时,该方案还可以应用于车辆自动驾驶、工业生产等领域。
总之,北斗和RTK结合室内蓝牙定位是一种高精度定位技术,通过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用户位置的准确监测和计算。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RTK 在城市测量中的优势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RTK 在城市测量中的优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并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完全自主控制权,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和基础设施。
在城市测量中,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RTK)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精度,具有以下优势:1. 高精度定位技术RTK技术是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的缩写,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测量移动接收器和一组基准站的距离差异,来计算出接收器的精确位置。
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的定位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服务。
在城市测量中,由于城市环境复杂,信号容易被阻挡或者反射,导致传统定位技术的精度大打折扣。
而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RTK技术可以通过多基准站建立起基线,有效地解决城市环境下信号多次反射、噪声干扰等问题,提高定位精度。
2. 强大的鲁棒性由于城市环境复杂,传统的测量技术经常面临信号干扰、误差累积等问题,从而导致定位精度下降。
而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RTK技术具有强大的鲁棒性,能够克服这些问题。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RTK技术可以通过多星定位、动态差分等技术,减小误差的影响,大幅提高定位精度和鲁棒性,在城市测量中表现出色。
3. 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RTK技术能够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在城市测量中,要处理的数据量往往十分庞大,需要进行实时计算,这对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RTK技术可以通过高效的算法和优化的数据处理流程,快速处理大量的数据,并实现高精度、实时的定位服务。
4. 广泛的应用场景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RTK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测量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建筑物测量、道路测量、隧道测量等。
在城市规划中,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RTK技术可以实现地形测量、建筑物立面测量、道路测量等工作。
在建筑物测量中,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RTK技术可以实现大型建筑物的立面测量、悬挑物的测量、建筑物维修和施工等工作。
基于北斗RDSS的GPS区域差分技术
p e r f o m e r d i n DS P a n d F P GA. Th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c o mp a i r s o n o f e x p e i r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u s e o f r e g i o n a l d i fe r e n t i a l GP S t e c ni h q u e b a s e d o n COM P AS S R DS S C n s a i g n i ic f nt a l y i n c r e a s e GPS n a v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 a t i o n p o s i t i o n i n g a c c u r a c y .I t wo u l d f a c i l i t a t e
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设计及其差分定位精度分析
2020.02科学技术创新许多物料厂普遍存在物料成堆存放,货车进出料场采用刷卡有一定监管过程,铲车向货车堆货缺乏监管,造成货车与铲车司机串通对物料厂造成巨大损失,物料厂24小时作业,采用人工监管手段需耗费大量人力,采用定位方式识别记录铲车的位移,可以把控物料的管理。
技术的关键是定位方式,目前市面上通用定位技术有卫星定位,WiFi 定位等,卫星定位应用最普遍,GPS 对民用领域限制,精度仅达到10m 左右,北斗定位系统可达到2.5m 的精度,配合地面基站增强定位,选用北斗可以很好的监测铲车轨迹。
1卫星定位导航原理卫星定位采用无线电测距方式,光速量级很大需要测得时延精确,卫星原子钟误差可达到每2000万光年1秒,但原子钟价格昂贵,一般用户采用石英晶振,但误差比原子钟大1万倍。
定位要指导用户经纬度与时钟,每颗卫星可测一次距离,需同时收到四颗卫星发射信号。
卫星原子钟每日通过地面校准,传播时延收到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1]。
采用单纯卫星定位精度只能到米级,卫星定位收到多种因素影响产生误差,卫星轨道误差的影响对定位精度影响最大。
可采用差分定位技术,在已知精确坐标点建立地面观测基站,通过卫星坐标得到坐标数据,与已知数据插值作修正值发送终端用户,可通过修正值修正自身位置信息,使精度达到亚米级。
铲车轨迹识别系统框架RTK 差分定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RTK 是实时动态差分测量技术,可以测得观测站指定坐标系中三维定位结果,最早应用于GPS 高精度定位,在北斗高精度定位中得到快速推广。
基准站将测得载波相位值通过广播发送终端用户,采用动态差分算法求得与基准站相对位置,根据坐标值求得用户瞬时坐标位置,可以通过无线电台进行数据的广播。
RTK 技术的优点是误差可达厘米级,具有超高的作业效率,采用RTK 技术可达到全天候测量,其缺点是受电离层影响,卫星状况限制,基站覆盖范围受到无线通信距离影响。
实际工作中要对使用仪器设备有充分的了解,合理规划作业流程。
北斗导航系统移动基准站差分定位算法
北斗导航系统移动基准站差分定位算法王一军;杨杰;余明杨【摘要】针对复杂测量环境无法建立固定基准站及进行精密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移动基准站差分定位算法,即基准站与流动站同时运动并实现高精度差分定位的算法.基于载波相位测量值,在动态短基线条件下,对数据进行站间和星间双差处理,消除接收机钟差以及其他公共误差.对多频观测值进行线性组合,构造双差载波相位超宽巷、宽巷、中巷及窄巷观测量.对上述观测量进行窗口滑动均值滤波并采用逐级模糊度确定法固定整周模糊度,即沿着从超宽巷到窄巷的顺序依次求解整周模糊度.为验证算法有效性,设计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轨道外部几何参数检测仪进行实验,实现毫米级静态相对定位精度和厘米级RTK相对定位精度.%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fixed measurement environments cannot establish a fixed base station and thus cannot carry out precise positioning,a differential positioning algorithm for mobile base station based on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was proposed,which means achieving high-precise differential positioning while the base station and the rover both moving.Based on the carrier phase measurement,under the condition of dynamic short baseline,the datum were inter-station and inter-satellite double-difference processed,eliminating receiver clock error and other common errors.Based on the linear combination of multi-frequency measurement,the observation of the super-wide lane,the wide lane,the middle lane and the narrow lane was obtained,the window-moving average filter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ambiguities were fixed by the stepwise ambiguity determination method,that is,along the order from thesuper-wide lane to the narrow lane to solve the ambiguity.In order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a verification experiment of the external geometric parameter detector based on the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was designed to realize the static relativ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millimeter and the RTK relativ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centimeter.【期刊名称】《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6页(P45-49,138)【关键词】移动基准站;双差载波相位窄巷组合;逐级模糊度确定法;线性组合【作者】王一军;杨杰;余明杨【作者单位】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载波相位差分定位中基准站一般都必须固定不动。
北斗高精度定位原理
北斗高精度定位原理
北斗高精度定位是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技术,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智能交通、地质勘探等领域。
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北斗系统由一系列位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向地面发射电磁波信号,接收器可以用来测量信号的到达时间和强度。
2. 多观测值组合:北斗高精度定位利用多颗卫星同时观测目标,通过组合多个观测值来提高定位精度。
常用的组合方法包括载波相位观测值和伪距观测值的组合。
3. 差分定位:差分定位是北斗高精度定位的一种常用技术,它通过将一个已知位置的参考站的观测值和未知位置的用户站的观测值进行比较,来消除测量误差。
差分定位可以提高定位精度,特别是对精密测量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4. 数据处理和解算:北斗高精度定位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解算,将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转化为位置、速度等相关信息。
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到信号传播延迟、大气误差等因素的校正。
总的来说,北斗高精度定位利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提供的信号进行观测和测量,通过多观测值组合和差分定位等技术手段来
提高定位精度。
这种定位技术在各种领域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升与信号强化技术
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升与信号强化技术近年来,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北斗导航系统在我国的定位服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不断提升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以及增强信号的技术手段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升与信号强化技术。
一、定位精度提升技术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是影响其实际应用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升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以下几种技术手段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1.1 北斗差分定位技术差分定位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接收机接收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将差分电离层延迟、差分多径效应等误差减小的技术方法。
差分定位技术结合了测量站点与参考站点的观测数据,通过差分处理消除大部分系统误差,从而提高定位的精度。
1.2 多频率测量技术传统的单频率测量技术在面临多径效应、电离层延迟等误差时容易出现定位精度下降的情况。
而多频率测量技术通过接收多个频率的信号,可以消除多径效应和电离层延迟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从而提高定位的精度。
这是因为多频率测量技术可以利用多个频率之间的差异来消除误差。
1.3 强化载波相位技术载波相位是北斗导航信号中包含的重要信息之一,通过对载波相位的精确测量,可以提高定位的精度。
强化载波相位技术通过对载波相位的精确度进行增强来提高定位的精度。
例如,采用较长的载波积累时间、提高载噪比以及使用高精度的GPS同步技术等手段可以有效提升载波相位的精确度。
1.4 多站组网技术多站组网技术是指通过在不同地理位置安装多个接收站点,利用这些接收站点之间的信号交叉检验,从而消除误差,提高定位精度的技术。
多站组网技术可以利用不同站点之间的差分处理结果来提高定位的精度,尤其在遭受多径效应等复杂环境影响时,其优势更为明显。
二、信号强化技术在北斗导航系统中,信号强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保证定位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增强北斗导航信号的强度,以下几种技术手段被研究和应用。
2.1 空中信号增强技术空中信号增强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卫星上增加天线阵列来提高信号传输强度的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工作原理与GPS卫星导航工作原理的区别
北斗卫星导航工作原理与GPS卫星导航工作原理的区别引言概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PS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世界上两种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
它们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但在工作原理上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详细阐述北斗卫星导航工作原理与GPS卫星导航工作原理的区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差异。
一、北斗卫星导航工作原理1.1 北斗卫星系统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卫星组成,其中包括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
这些卫星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上,以确保全球范围内的定位和导航覆盖。
1.2 信号传输原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卫星向地面用户发送导航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地面接收机接收并解码,然后计算出用户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北斗系统采用的是CDMA(码分多址)技术,即将不同用户的信号编码在同一个频带上传输,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效率和抗干扰能力。
1.3 差分定位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采用了差分定位技术,通过与地面基准站进行通信,获取基准站位置的精确信息,并将其传递给用户,以提高定位的精度。
这种技术在农业、测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GPS卫星导航工作原理2.1 GPS系统组成GPS卫星导航系统由一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上,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每颗卫星都携带有高精度的原子钟和导航设备。
2.2 信号传输原理GPS卫星通过向地面用户发送导航信号,地面接收机接收并解码这些信号,然后计算出用户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GPS系统采用的是距离测量原理,即通过测量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来计算距离,进而确定位置。
2.3 差分定位技术GPS卫星导航系统也采用了差分定位技术,通过与地面基准站进行通信,获取基准站位置的精确信息,并将其传递给用户,以提高定位的精度。
差分定位技术在航空、航海、测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北斗卫星导航工作原理与GPS卫星导航工作原理的区别3.1 卫星数量和分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拥有更多的卫星数量,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上,以提供更全面的定位和导航覆盖。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差分定位技术性能分析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差分定位技术性能分析庄皓玥;原彬;张睿【摘要】针对目前高精度定位的应用需求,本文分析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差分定位技术,重点研究了差分技术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的模型,搭建了动态跑车试验平台,在动态环境下对不同定位模式的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伪距差分定位精度优于2m(2σ),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精度优于0.04m(2σ),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可满足高精度定位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工程应用价值.【期刊名称】《现代导航》【年(卷),期】2018(009)003【总页数】5页(P172-176)【关键词】北斗;单点定位;伪距差分;载波相位差分【作者】庄皓玥;原彬;张睿【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 71006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 71006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71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80 引言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为美国的GPS,我国的北斗、欧洲的伽利略等卫星导航系统都在快速的建设发展中。
无论是GPS、北斗还是伽利略系统,它们的定位原理相同,都是利用用户测量到多颗卫星的距离进行定位。
传统的单点定位精度在米级甚至十米级以上,为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满足用户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差分技术应运而生。
依据修正信息种类的不同,差分技术可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及载波相位差分三种。
就定位精度而言,前两种差分方式的定位精度为米级或分米级,而载波相位差分的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甚至毫米级。
本文介绍了伪距差分及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其模型,搭建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动态跑车试验平台,通过开展大量的动态跑车试验,对不同定位算法的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可大幅提高北斗卫星系统的定位精度。
1 卫星导航差分技术原理1.1 北斗定位的主要误差源用户接收到的北斗导航信号包含多种误差,可分为空间部分误差、传播路径误差及用户部分误差三部分。
北斗rtk定位原理
北斗rtk定位原理
北斗RTK定位原理是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技术。
它是通过接收多颗北斗卫星的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最终确定接收器的位置坐标。
北斗卫星系统是由一系列位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以不同的轨道高度和角度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上。
北斗导航卫星通过发送射频信号,将自身的位置和时间信息传输到地面上的接收器。
北斗RTK定位系统中的接收器通过接收到的多颗卫星信号,以及卫星的位置和时间信息,进行测距和定位计算。
具体来说,接收器会测量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并通过测距公式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然后,接收器根据接收到的多颗卫星信号,使用三角定位原理计算出自身的位置坐标。
北斗RTK定位原理的核心在于差分技术。
差分技术是通过同时接收两个接收器的信号,其中一个接收器位于已知位置上的基准站,另一个接收器位于待测位置上的移动站。
基准站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与其真实位置进行比对,计算出卫星信号的误差。
然后,将这个误差信息传输给移动站,移动站根据接收到的误差信息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定位的精度。
北斗RTK定位原理的优势在于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通过使用多颗卫星的信号,以及差分技术的修正,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同时,北斗卫星系统具有全球覆盖的特点,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定位服务。
北斗RTK定位原理是一种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技术。
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并使用差分技术进行修正,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这种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农业、建筑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北斗导航的应用及定位原理
北斗导航的应用及定位原理一、北斗导航的应用北斗导航系统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下面列举了几个主要的应用方向:1.交通运输领域:北斗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包括汽车导航、物流车辆调度、船舶导航等。
通过北斗导航系统,人们可以实时获取车辆位置、路况信息,并进行快速路径规划,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2.农业领域:北斗导航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农民可以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确定地块边界、精准施肥、灌溉等。
北斗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气象信息、农业市场信息等,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
3.应急救援:北斗导航系统在应急救援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事故救援,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准确迅速地定位受灾或受困人员,并提供导航引导,加速救援行动。
4.资源勘探:北斗导航系统可以被用于资源勘探,如石油、矿藏等。
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定位勘探设备的位置,提高勘探效率。
5.公共安全:北斗导航系统在公共安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城市中,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实现警力调度和安防监控,提高治安管理水平。
另外,北斗导航系统也可用于实施人员定位、家庭监护等社会安全的管理需求。
二、北斗导航的定位原理北斗导航系统通过卫星定位的方式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下面是北斗导航系统的基本定位原理:1.定位原理一:北斗系统由一组地球同步卫星和一组地球固定卫星组成,地球同步卫星分布于地球一个特定的轨道上,而地球固定卫星则固定在地球静止上空的特定位置。
接收机通过接收并解码从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计算出接收机与卫星的距离,然后利用三角测量原理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2.定位原理二:北斗导航系统采用了多信号多频点,具有多用户和高精度的定位能力。
接收器可以接收多颗卫星发射的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通过对信号的处理和计算,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定位结果。
3.定位原理三:北斗定位的精度主要受到多路径效应、大气延迟以及钟差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北斗导航系统采用了差分定位技术。
GPS差分技术原理及使用方法详解
GPS差分技术原理及使用方法详解引言在现代社会,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为导航提供了便利,还在地质勘探、气象预报、航空航海、农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GPS的定位精度常常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差分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GPS差分技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该技术。
一、GPS差分技术原理1.1 单基站差分技术原理单基站差分技术通过相邻两个接收机(基站和流动站)之间的距离差来消除卫星和接收机间的误差。
接收机将基站接收到的GPS信号和自身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比较,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误差差异,得到卫星发射信号的真实误差。
然后,将这些误差差异应用于流动站的GPS信号处理过程中,从而提高了定位的精度。
1.2 多基站差分技术原理多基站差分技术是在单基站差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更为高级的差分技术。
它通过使用多个基站来进一步减小测量误差。
具体来说,多个基站接收到的GPS信号被同时处理,并通过对比差异,计算出卫星发射信号的真实误差。
然后,这些误差信息被应用于测量对象的GPS信号处理中,从而提高定位的精度。
二、GPS差分技术使用方法2.1 高精度测量中的应用GPS差分技术在高精度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地质勘探、大地测量、建筑工程等。
在进行测量前,需要设置好差分基站和流动站的位置,并确保它们之间的通信正常。
接下来,通过差分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可以得到更准确、更精确的测量结果。
2.2 车辆导航中的应用差分技术在车辆导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GPS导航系统常常遇到由于建筑物、电线等遮挡物而导致的定位不精确的问题。
通过使用差分技术,车辆导航系统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位置信息,减少误差并提供准确的导航指引。
2.3 农业中的应用差分技术在农业领域被广泛应用。
农民可以借助差分技术精确定位农田的边界和位置,从而更好地规划种植布局和施肥浇水。
此外,在农业机械作业中,差分技术也可以提供更精准的定位信息,有助于农民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北斗导航系统是如何定位的
北斗导航系统是如何定位的
一、卫星定位
1.接收卫星信号:用户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多颗北斗导航卫星的信号。
2.测量接收时间:用户设备记录每颗卫星信号的接收时间。
3.计算距离: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卫星信号的时间延迟,通过测距算法
计算出与不同卫星的距离。
4.多边定位:根据与多颗卫星的距离,结合卫星的位置信息,使用三
角定位或多边定位算法,计算出用户的位置坐标。
5.精度提高: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可以使用多频率接收信号,通过接
收多频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确度。
卫星定位的优点是全球覆盖、实时性好、定位精度较高,但在一些特
殊环境下,如山谷、高层建筑群等对卫星信号接收有一定的阻碍,会影响
定位精度。
二、差分定位
差分定位的基本原理如下:
1.基准站观测:在已知位置的基准站上,设置接收设备进行卫星信号
观测,并记录观测结果。
2.数据传输:将基准站观测数据传输到参考站。
3.参考站处理:在参考站上,利用基准站的观测数据和卫星星历数据
进行数据处理并计算误差修正量。
4.差分定位:用户设备通过接收参考站传输的误差修正量,对卫星信号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定位的精度。
差分定位通过基准站对卫星信号进行误差修正,可以有效降低终端设备的定位误差,并提高位置的精确度。
综上所述,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方法主要包括卫星定位和差分定位。
卫星定位通过卫星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测量来确定用户的位置,而差分定位通过对卫星信号进行误差修正,提高定位精度。
两种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提供更为精准的定位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如车辆定位、船舶导航、灾害救援等。
北斗-GPS高精度差分定位应用—港口车辆精确定位管理解决方案
港口车辆精确定位管理解决方案本文介绍北斗卫星差分定位技术来解决港口车辆高精度定位难题,包括工作原理、使用条件等。
一、背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物流通道的枢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港口继续向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呈现出专业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设备不厚实的现状。
自动化设备不多及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不高,对港口运输车辆精确定位迫切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瓶颈。
二、建设目标为配合港口自身发展的需求,建立完善高效的集疏装卸系统,帮助港口精确了解作业车辆的位置,为统筹调度提供准确,快速的位置信息资料.1、对港口作业车辆进行厘米级定位2、对港口运输车辆的轨迹一目了然,各种异常行为实时报警3、电子围栏,可以为每台在港口作业的车辆划定行驶范围,避免管理混乱4、驾驶员不良行为驾驶行为后台实时报警,规范驾驶行为,降低作业风险后台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如行车报表,超出围栏警戒报表,司机不良行为驾驶报表三、解决方案(一)北斗定位系统依靠美国的GPS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是存在巨大风险的,为此中国发展了自己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用于抗衡美国的GP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除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交通运输行业,我国9个示范省市的8万多辆旅游包车、大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都安装了北斗车载终端系统,利用北斗“火眼金睛”加强对交通运输安全的监管。
在气象领域,中国气象局开展了“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预警示范应用工程",完成了北斗探空仪和探空系统的研发、生产任务,湖北、广东等省市北斗水汽电离层监测区域网已投入运行。
初步验证表明,基于北斗的气象应用可大幅提升传统业务水平。
据悉,我国北斗车载导航终端技术已经成熟,导航型芯片模块定位精度、测速精度、可用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已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总体性能相当于美国SIRF的第二代、第三代芯片水平,已具备进入车辆、手持设备的条件,目前正向批量生产过渡.北斗车载的应用将逐步进入大众消费市场。
差分北斗定位原理
差分北斗定位原理主要是通过求差消除公共误差源,如大气层延迟、多路径效应等对定位的影响,以得到高精度的位置信息。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已知位置的基准站和移动站观测相同卫星的同步观测信息,得出同一卫星的同步卫星观测值之差,并送入解算器,得到差分电压,再通过传输系统,将差分电压送给移动站,用于改正移动站用户的观测量。
具体来说,差分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基准站上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观测,并求得各卫星的伪距观测值和各卫星的卫星钟差。
然后根据基准站和移动站的同一时间、同一卫星的伪距观测值求得各卫星的整周模糊度。
基准站和移动站同时观测相同的卫星,由于两站距离很短,其内部系统误差影响也大体相同,求得的整周模糊度差异就主要代表了外周误差,也就是这两站对该位置而言的外部公共误差信息。
然后在移动站利用基准站发送的这些误差信息来修正自己的观测数据。
当把修正后的伪距观测值带入一个可支持伪距观测值解算的算法模型中即可求得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精度位置信息。
以上就是差分北斗定位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差分定位能够显著提高定位精度,尤其适用于解决高精度位置服务的问题。
卫星导航GPS差分技术(RTK、PPP、GBAS等)
• GBAS的国际标准正在逐渐成熟,地面站的发展也接近完善, 目前已可实现精密二类进场着陆的能力。GBAS的典型应用为 美国的LAAS系统。
15
差分GPS技术(RTK/PPP/GBAS等)
4.星基增强系统——SBAS
• 在SBAS中,用户接收的增强信息 来 自 星 基 发 射 机 。 SBAS 由 地 面 监 测站、主控站、地面地球站(GES) 及同步轨道通讯卫星组成。系统 以辅助的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向 GNSS 用 户 广 播 导 航 卫 星 的 完 好 性 和差分修正信息。
16
差分GPS技术(RTK/PPP/GBAS等)
4.星基增强系统——SBAS
• 监测站测量所有可见卫星的伪距值,并完成部分完好性监测; 测量数据经由数据网络传送到主控站。主控站对观测数据进 行处理,产生三种对伪距的校正数据:快速校正、慢校正 (卫星钟差和轨道误差)、电离层延迟校正;同时主控站也 要进行完好性监测。包括校正和完好性信息的数据通过地空 数据链发到同步卫星,再由该卫星转发到用户接收机,这时 采用的信号频段和数据格式与导航卫星一致,这样可保证用 户接收机的最大兼容和最小改动。
21
差分GPS技术(RTK/PPP/GBAS等)
6.陆基区域增强系统——GRAS
• 根据这些需求,澳大利亚进行了投 资效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最好 的方案是用地基增强系统(GBAS)作 I类精密进近,同时用SBAS作航路 导航与非精密进近。因此,提出了 建设GRAS来提高GPS/GNSS性能。
22
的系统误差影响,包括: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卫星轨道误差、以
及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延迟误差等的影响。
• 当流动站与参考站间距离较近时,如以参考站为中心15km范围内,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伪距差分定位技术分析
进行作业,一台称为基准站接收机,一台称为移动站接收机, 两台接收机互相协助作业。工作情况如下:两台接收机同时观 测与接收由北斗卫星传出的卫星信号,基准站接收机将根据已 知坐标点的坐标数据以及北斗的定位数据,对得出的数据进行 差分解算,然后将修正的误差数据发给移动站接收机,移动站 接收机将接收并且再次由数据进行修正,而后将数据传给卫 星,卫星将再次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修正,通过该方法,可达 到提高信号定位精准度的目的[1]。
引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
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使用范围覆 盖全球,向全球用户开放,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 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随着人们对于 定位精准度的高度需求,也就产生了差分技术,差分技术根据 修正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位置差分、载波相位差分以及伪 距差分三种,本文将通过对伪距差分技术进行分析,简述其对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准定位的影响。
2.2 伪距差分技术的应用现状 伪距差分技术能够得到米级定位精度,是目前差分技术当 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差分。值得注意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伪 距差分技术的定位精准度会随着移动站接收机与基准站接收机 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相距距离越短,北斗系统定位精准度越 高。伪距差分技术的应用优点是:基准站提供所有卫星的改正 数,用户接收机只需观测任意4颗卫星就可以完成精准定位;其 缺点就是前文说到的:差分精准度会随基准站到用户的距离改 变而改变,这就会导致在某些时候,会出现较大技术误差。
4 结束语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准度一直是我国致力于研究的科研
项目,且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各国科技竞争日益加 强的今天,还需要不断的探索进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伪距差 分定位技术在导航系统中运用越来越广泛,精度也越来越高,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至今,已 成为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第3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 统。目前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也还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需要对差分技术等相关技术做出更多的研究与探讨,选用合适 的技术,才能完成这一重要的科研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中的差分技术应用
作者:李俊炜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7年第03期
摘要:文章利用差分GPS相关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差分定位技术,解决了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关键词: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差分技术;定位精度
1.北斗导航系统研究背景
2000年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初步建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卫星数量逐渐增多,系统逐渐完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事业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打破了美国、俄国在卫星导航领域中的垄断局面。
2.导航定位差分技术
当前GPS差分定位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其对应的原理:在固定的(站台)地点,通过测地获得其“精确位置数据”,再将该站台的“所测位置数据”进行传输,利用一个c/A码用户接收器来接收该数据信息,通过“所测位置数据”和“精确位置数据”的差异分析,就能得知“GPS定位误差修正量”。
其次通过无线电发射机传播这些“定位误差修正量”,而区域内的其他c/A码用户的接收器正好接受,并将接收器的定位数据进行修正。
“差分式GPs系统”的应用,使得c,A码用户接收器有了更精确的定位,是之前定位精度的10倍多。
GPS定位时有3部分误差,分别是:第一是用户接收机都存在的如卫星钟、星历、电离层、对流层等方面的误差;第二是传播延迟误差,这类误差是用户测量不成或者是校正模型计算不出的;第三是用户接收机自身存在的固有误差,表现在内部噪音、通道延迟、多径效应方面。
差分技术的应用,完全消除了第一种误差,并将第二种误差消除掉大多数,这要由基准接收机与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来决定,而对于第三种误差,差分技术则不起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差分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大的改善GPS中的定位功能。
通过各用一台GPS基准接收机和用户接收机,以实时处理技术或者是事后处理技术,就能消除用户测量中的误差源,即电离层效应与对流层效应。
事实上,差分技术就是对1个测站进行2个目标的观测量和2个测站进行1个目标的观测量的差的求值,或者说是和1个测站进行一个目标的2次观测量的差的求值。
最终的目的是将
包括公共误差与公共参数在内的公共项进行消除。
这早在无线电定位系统中就有了普遍的应用。
3.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中的差分定位技术
通过差分定位技术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实现差分定位技术主要有伪距单点定位算法与载波相位测量算法。
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中的伪卫星技术借鉴了传统的全球定位系统中的导航算法。
通过地面上的卫星接收站来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
用户可以同时接收北斗信号以及卫星信号,能够实现快速定位。
如果卫星的数量多于两颗,那么可以连同北斗系统形成四星的卫星定位系统。
接收站1通过测量距离4颗星的距离,一般是通过测定信号传输的时间来乘以光速来计算相应的距离。
伪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是模拟的GPS导航定位系统,其中伪卫星是用于模拟卫星发出GPS信号,伪卫星基站模拟卫星信号接收的地面基站,也就是接收站。
卫星基站的设置中通过将其中一个基站设置为差分基站,可以实现差分定位。
由于已经知道差分卫星的精确坐标可以计算出其距离卫星的实际距离,然后将其与观测伪距进行比较并进行修正,最终将上述实时数据发送出去。
利用修正过的伪距进行定位计算,最终求得用户接收机的精确位置。
由于通过修正能够导致其中的公共误差消失,比如卫星时钟偏差、星历误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因而可以较好地提高系统定位精度。
伪卫星定位技术与GPs全球定位系统所采用的技术类似,本文以GPS定位技术为基础,对于伪距观测单点定位算法以及载波相位技术来对算法的精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1)伪距单点定位算法。
其中P i为第,颗卫星的伪距观测值,(x j,y j,z j)与△ts第j颗卫星的位置以及时钟差,通过电文数据可以获取到,其中(x,y,z)与△t为接收机的位置和时钟差,为需求的量。
由于初始情况下接收机的粗略位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如果在线性化的过程中消去高阶项会引起较大的线性误差,在卫星坐标计算的过程中时间参数也无法精确确定,上述未知参数都会导致求解的最终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一般采用迭代法求取线性方程组中的解。
得到近似数值之后再代入方程进行一步步的迭代直到迭代结果收敛,就可以得到最终的解。
3.2坐标转换
在定位算法实现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地心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在导航定位算法中,需要建立某种空间坐标系,以此来确定卫星的轨道参数以及接收机的位置参数以及速度等。
卫星导航技术中的诸多位置参数一般是采用地理坐标来进行表示,也就是经纬度,而卫星的空间位置一般采用轨道参数来表示。
因而在选择建立的坐标系的过程中要便于实现上述不同坐标之间的转换与联系为宜,并且便于考虑到卫星的空间运动以及地球自转的影响。
所以
卫星导航系统一般采用的地心直角坐标系。
坐标系的原点为地心,坐标系的xoy面与赤道面重合,oX轴指向格林尼治子午线与赤道交点,oz轴与地球的极轴重合。
用户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一般表示为地理坐标也就是经常所说的经纬度,其被称为大地坐标系,然而地球并非是正圆球体,其地球表面的起伏非常大,因而为了提高定位的精度,需要一种与地球表面较为吻合的椭球体来代替地球,所选取的原则为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之间的高度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在实践中一般采用椭球体来代表地球,采用椭球面来代替大地基准面,一般采用WGS-84椭球体模型,来代替地球。
在导航定位系统计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大地坐标系和地心直角坐标系之间转换,如果定位的精度不高,会对最终的定位结果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转换的关系表示如下列公式所示,其中入为经度,V维度,h为高度。
再计算出相应的地理坐标也就是大地坐标之后要将其转换为直角坐标,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单次转换的精度比较高,所造成的误差基本可以忽略。
通过对初始设定的经纬度数值进行修改可以看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比较小,但是误差也会随着计算次数的增多而逐渐累加,因而在计算过程中尽量避免中间转换,在计算最后进行统一转换。
4.结语
综述,在进行GPS差分技术的分析后,文章提出了对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较为适合的差分定位技术,以北斗卫星、伪卫星的组合导航定位的原理与算法为基础,实现地合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之间的相互转换这种算法,从而利用差分定位技术提高GPS的定位精度。
这一计算得到了良好的伪距单点定位与伪距差分定位结果,通过与对应硬件的结合实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