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红楼梦_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刻画赏析

合集下载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欣赏与解读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欣赏与解读

红楼梦中的古诗词欣赏与解读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为一部白话小说,它描绘了一个封建社会家族的兴衰和人性的复杂,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古诗词,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内涵。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部分古诗词进行欣赏和解读。

1. "金玉良缘冷落去"(第五十三回)原文:金玉良缘冷落去,花钿巧笑倩闻香。

聚散离合总无情,一轮秋影到东墙。

解读: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通过抒发贾母对宝玉和黛玉未能成为夫妻的感慨。

其中,“金玉良缘冷落去”意味着宝黛两人本应拥有美好姻缘却被违反天命地推开;“花钿巧笑倩闻香”形容黛玉的美丽和纯洁。

接下来四句“聚散离合总无情,一轮秋影到东墙。

”则揭示了命运无常,人事如梦,不论聚散、离合都没有情感上的变化,“一轮秋影到东墙”表达了岁月易逝、时间荏苒的意味。

2. "萧索连阴雨"(第三十九回)原文:萧索连阴雨,荒凉孤寺寒。

夜静闻钟磬,灵台觅佛骖。

解读:这首诗是贾宝玉在《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对贾府环境与自身情绪的一种抒发。

"萧索连阴雨"给人以沉郁凄凉之感;"荒凉孤寺寒"进一步揭示出冷清和冷漠;"夜静闻钟磬,灵台觅佛骖"则借用佛寺的景象来暗喻自己内心深处的迷茫和孤寂。

3. "东篱乍展新荷花,灞亭初见弈棋杰"(第二十四回)原文:东篱乍展新荷花,灞亭初见弈棋杰。

扬子津门深隐隐,忠静烟波斜带雨。

解读:这首诗是贾宝玉在第二十四回借描写南昌府湖中柳岸异景来表达对黛玉的思念之情。

"东篱乍展新荷花"形容着黛玉急切盼望,象征着爱情和希望;"灞亭初见弈棋杰"则暗示宝玉将与黛玉再次相聚,并期待与她厮守终身。

最后两句提到扬州城门与湖面上的景色,通过表现环境变迁来寄托作者对爱情发展变化的期望之情。

4. "一肩凉、一肩热"(金陵十二钗)原文:红粉佳人走清波,何辞留得乡心照。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诗词鉴赏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诗词鉴赏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诗词鉴赏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人物形象与诗词内涵相互交融,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在红楼梦中,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经历,他们的形象通过诗词的刻画得以展现。

本文将通过鉴赏几个主要人物的诗词,带领读者感受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之美。

首先,我们来看贾宝玉这个富有创造力和敏感的男主角。

他是红楼梦的核心和精神象征。

贾宝玉对艺术和文学有着独特的热爱,他的名字就蕴含着他对诗词的痴迷。

“宝玉”取自《诗经》中的一句诗:“绿兮衣兮,绿衣黄裹。

心之忧矣。

”这句诗传达了一个细腻、浪漫和忧伤的情感,正是贾宝玉的内在特质的写照。

贾宝玉的名字所蕴含的情感在《红楼梦》中得以进一步发展。

他的一生都伴随着各类诗词的创作和演唱。

其中,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与林黛玉之间的感情,他为黛玉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句。

比如,他写道:“黛玉生时想养在庙里,修些文课,学些女红。

”这句诗透露出贾宝玉对黛玉幽默、聪明和独立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黛玉才情和强大意志力的赞美。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贾母这个纸醉金迷的权力之母。

作为贾宝玉的祖母,贾母是一个极具地位和影响力的角色。

她经常利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权威。

贾母喜欢从《白氏新书》中选取诗词作为家规和家训。

她有一次给贾琏的生辰寄语:“今年关玉蟾初满。

昨晚梦中梦见了一出。

是《醒世恒言》上一段事情。

和《乃文坛》皆不似。

过一夜好告诉你。

银斗青鸾劫难从。

德行方圆俱浩劫。

泰山紫薇陨下星。

鸾云被掩玉楼空。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背后的宿命主题。

贾母通过诗词传递她对家族的期望和祝福。

除贾母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林黛玉。

作为一个敏感、才情出众的女孩,黛玉通常用诗词来表达她的情感和内心矛盾。

她的著名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了她对贾宝玉的爱和对命运的无奈感叹。

黛玉的诗词充满了忧伤、离别和追求自由的情感,正是她矛盾与脆弱的内心的真实写照。

综上所述,红楼梦是一个以人物为核心的作品,人物形象通过诗词的刻画得以展现。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与人物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与人物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与人物性格分析引言1.1 概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以细腻、真实地描绘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贵族世家的起伏沉浮和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部巨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篇长文将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进行鉴赏,并结合人物性格进行深入分析,探究诗词与人物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对整个故事中几位主要角色所创作和欣赏的诗词进行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以及他们与其他角色之间相互影响。

1.2 文章结构为了全面而系统地探讨《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与人物性格分析,本文章分为五个主要部分:2.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与人物性格分析:介绍在小说中诗词的重要性以及诗词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的作用,探讨人物性格与他们所读写的诗词之间的关联性。

3. 以探索贾宝玉为例的人物性格分析与相关诗词解读:通过深入分析贾宝玉所创作和喜欢的诗词,来了解他内心矛盾、情感变化以及其他人物对他产生影响的原因。

4. 其他主要角色的诗词鉴赏和性格分析:从林黛玉、薛宝钗等其他主要角色着手,研究他们对于诗词的态度、创作喜好以及与他们性格特点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5. 结论:对整篇文章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拓展引申讨论个人特征与创作风格在文学作品中与人物形象之间动态关联和联系问题。

1.3 目的本篇长文旨在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和人物性格分析展开研究,探索其中隐藏的深层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细致的文本解读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之作,并探讨诗词在文学作品中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也将引申讨论个人特征、创作风格与人物形象的动态相关性问题,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通过深入分析《红楼梦》中的诗词并结合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我们将揭示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之处,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部作品中的光芒。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鉴赏与人物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鉴赏与人物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鉴赏与人物性格分析1. 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其中,贾宝玉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以其特殊的身份和才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贾宝玉不仅具有出众的才情,还经常以诗词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贾宝玉在小说中所创作和引用的诗词进行鉴赏,并结合他个人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他在故事中所起到的作用。

2. 贾宝玉的诗词鉴赏贾宝玉以其卓越的才情和艺术修养,在小说中广泛地创作了许多动人心弦的诗歌。

以下是其中数首代表性作品:•"黛玉脂颜初放霞,含情谱写画堂花。

洞房秋思暖婉转,迷露兰馨梦魂嗯。

”这首诗表达了贾宝玉对黛玉的深情厚意。

他用细腻的词藻和情感丰富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黛玉的痴迷和爱恋之情。

•"纵使无情也动人,爱与不爱同回旋。

侬为倩女嫁吾友,吾作天公待斯人。

"这首诗表达了贾宝玉在与黛玉的感情纠葛中所扮演的角色。

他将自己比作上天神明,将黛玉比作倩女,并表示愿意以朋友身份守护她。

•"烟花三月下才子,荣凤两云舞幽祕。

"这首诗反映了贾宝玉在大观园中享受艳遇时的心境和喜悦之情。

通过以上诗词分析可以看出,贾宝玉的作品风格多样化,既有表达深情厚意的抒发之作,也有形容自己心境和享受生活乐趣的诗篇。

他通过这些作品展现出他敏锐而丰富的感受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世界的思索。

3. 贾宝玉的人物性格分析贾宝玉的人物性格既复杂又矛盾。

他在小说中被描绘成一个感性、纤弱而富有创造力的形象。

以下是贾宝玉几个重要的性格特点:1.敏感且多愁善感:贾宝玉常常因为外界的变故而产生悲伤和忧郁情绪。

他对于人际关系、自身地位和命运等问题都有着深刻的思考,这使得他常常陷入忧愁之中。

2.才情出众:贾宝玉是一个文学灵感源泉,并且具有出色的艺术才华。

他通过创作诗词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美与哀愁,展现了他不同凡响的才华。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曹雪芹的《红楼梦》,不仅令人陶醉于其精美的描写和情感表达,更是通过独特的诗词运用,深刻展现了每个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本文将以红楼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为例,探讨他们与所诵诗词之间的关系。

宝玉,作为小说的主角和一个多愁善感的男子,其性格深受《红楼梦》中的诗词影响。

一句“黛玉负荆扪宿树”描述了黛玉那种感叹命运的忧郁,这也使得宝玉对黛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清楚地了解和欣赏黛玉的才情,与她的相处使他感受到了诗词带来的美好。

而黛玉,具有独立个性的女子,也通过她所读的诗词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她深深被《庆忌》中所写的“庆泣最难忘,泪痕早侵红”所吸引。

这首诗词描绘出了爱情中最后的离别,表达了黛玉与宝玉之间离合悲欢的情感。

正是这首诗词,使得黛玉从此对爱情有了更深的思考,对于生活也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另一个深受诗词所影响的人物是贾母,她是宝玉的祖母,同时也是一个对家族和传统非常重视的女性。

而《清明》中的一句诗“草夷宜食谷,瞿唐某何以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推崇,这也与贾母个性中的节俭传统有关。

她对待家人亦表现出慈爱和关怀,这与《八声甘州》中所表达的“山行行复山,野径径复野”相呼应。

通过这些诗词,读者更能理解到贾母为人慈祥和对传统的坚守。

再看林黛玉,她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也是一个以独立和自由为人处世的女性。

她所读的《醉花荫》,其中“沉醉不知归路近,觉来尚余游子情”这句诗,正好表达了她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束缚的反抗。

黛玉对于爱情的态度较为悲观,这也正由《八声甘州》所展现出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所体现。

这些诗词与黛玉的性格及处境相得益彰,更加深刻地衬托了她的形象。

当然,在《红楼梦》中所穿插的诗词不仅仅是以上几位人物的情感表达,还有其他的人物以及整个故事的背景渲染。

这种独特的结合方式,使得诗词于小说的情节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感受到小说的情节,还能通过诗词的运用更深入地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江苏省苏州市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塑造《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特点使其与其他古典小说显著不同。

曹雪芹在小说中巧妙地运用诗词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和文化修养,同时通过这些诗词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文化精神生活。

《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点缀,而是深入融合在情节发展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在“海棠诗社”的活动中,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女性角色纷纷展示自己的才华,她们所作的诗篇不仅风格各异,而且深刻反映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黛玉的《桃花行》以其风流别致著称,宝钗的《咏白海棠》则含蓄浑厚,湘云的《咏白海棠》则清新洒脱,各有千秋。

曹雪芹在塑造人物时,不仅通过故事情节和直接描写,还借助诗词来强化人物形象。

比如,黛玉的《葬花词》是她身世和情感的集中表达,诗中的哀怨和寂寞,正是她性格和命运的写照。

而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不仅是对白海棠的赞美,也反映了她为人寡语罕言、安分从时、喜欢素朴淡雅的性格特点。

此外,《红楼梦》中的诗词还常常具有预示人物命运的功能。

太虚幻境中的判词和曲,以及小说中的许多诗词,都隐含着对人物未来命运的暗示。

这种“诗谶式”的表现手法,不仅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感,也体现了曹雪芹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和精心安排。

1.下列对《红楼梦》中诗词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红楼梦》中的诗词是小说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古典小说中的诗词不同,它们不是可有可无的闲文。

B. 《红楼梦》中的诗词仅用于点缀故事情节,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C. 小说中的诗词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文化精神生活,展现了曹雪芹对那个时代的深刻洞察。

D. 诗词在《红楼梦》中不仅用于刻画人物形象,还常常具有预示人物命运的功能。

答案:B解析: B项错误,因为《红楼梦》中的诗词并非仅用于点缀故事情节,而是深入融合在情节发展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林黛玉人物性格在其诗词中的体现

林黛玉人物性格在其诗词中的体现

林黛玉人物性格在其诗词中的体现《红楼梦》代表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同时也是一部诗化了的小说杰作, 书中的诗词真可谓佳句叠出, 美不胜收。

这些诗词作品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单从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一面来说, 就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曹雪芹在诗词上付出心血最多的莫过于林黛玉这一灵魂人物, 作为小说中着力描绘的“新人”形象林黛玉, 其个性特征通过她诗人的气质和诗词作品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下面就从林黛玉的诗词作品入手, 对其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1. 顾影自怜、多愁善感林黛玉是贾老夫人的女儿贾敏和林如海的独生女, 自小娇惯使她具有优越感, 进而发展为极强的自尊心。

但她的生活境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父母相继早逝, 她一无所有, 无依无靠, 孤身寄住在外祖母家。

在“都是一双富贵眼”的贾府, 黛玉的处境, 究其实只不过是因仅有一层极不牢靠的亲戚关系的面纱。

多愁善感成为了黛玉的代名词。

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风一雨, 都是她悲泣的对象, 也是她悲剧命运的影射。

多愁善感、自悲自怜这一性格几乎在她的每一首诗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其中《葬花吟》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全部哀音的代表。

诗中写道:“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通过这如泣如诉的诗句, 我们可以看到黛玉在这种处境中所受到的折磨、威胁和摧残, 可以体会到这位叛逆者在预感到自己的爱情理想行将破灭时发出的花落人亡的悲痛和哀愁。

第四十五回中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黛玉的一首堪称悲婉之绝唱, 诉说了“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的愁情和“不知风雨几时休, 已教泪洒窗纱湿”的悲叹。

通过诗句“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 寒烟小院转萧条, 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 已教泪洒窗纱湿。

”我们可以看出, 黛玉在秋花惨淡、秋景萧条、秋意凄凉的气氛中, 由于自己病情渐重, 更由于环境的冷酷, 已没有了《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不平之气和傲世独立的态度, 而是显得更加苦闷、颓伤, 更加消沉了。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与人物刻画分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与人物刻画分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与人物刻画分析一、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在《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中国古代小说中,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来描绘人物、情景和氛围。

这些精心选取的诗句不仅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同时也深化了人物形象,为故事增添了层次和韵味。

1.唐宋诗歌的借鉴:曹雪芹运用了大量唐宋时期名家的诗句,比如杜牧、苏轼等,以其含蓄、典雅、凝练的风格来丰富小说的语言表达。

2.描述环境氛围:通过诗词描写自然景色和环境氛围,作者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例如,在黛玉离别荣府时,作者运用了宫娥们唱《洞仙歌》来烘托离别之情。

3.表达人物情感:通过将角色对故事情节或他人表态的回应转换为诗歌形式,作者巧妙地通过诗句表达了人物的内心感受。

比如,黛玉对宝玉心生怀疑时吟唱的《葬花吟》。

二、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红楼梦》中塑造了许多独特而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以其真实性、复杂性和立体感而闻名于世。

通过对人物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细致描写,曹雪芹成功地将他们带入了读者的视野,并使读者能够与他们产生共鸣。

1.宝玉:作为小说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宝玉是一个敏感、矛盾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物。

他追求精神升华和理想世界,同时也被现实世界所压抑。

2.黛玉:黛玉是一个忧郁、敏感而聪明的女子,她深深地爱着宝玉,但也被命运所困扰。

以其艺术天赋和文学情意才华出众,并通过自己的诗词表达内心世界。

3.贾母:作为贾府家族的女主人,贾母是一个智慧、慈善和权谋并重的人物。

她以其睿智和关怀为贾府的每个成员提供支持和指导。

三、诗词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关系在《红楼梦》中,诗词描写直接影响了人物刻画。

通过创造性地使用诗句来描述人物特征、情感状态和价值观念,曹雪芹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每个角色。

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允许读者深入了解角色内心世界,并使得小说更加生动有趣。

1.通过黛玉吟唱《葬花吟》,读者可以看到她对宝玉复杂而矛盾的情感,同时也在这首诗中暗含了她自己将会面临生命消逝的无奈。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刻画赏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刻画赏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刻画赏析《红楼梦》写尽了清人社会九种垂织而缕缕而又能冷调太庙的芝兰园林中的气象。

它更是完美地呈现出众多人物芳踪,诗词更是借助于众多剧中人物让读者形象地看到了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生遭遇。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共识到的主题就是“新陈代谢”,它们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他们的对诗词的理解也是一样的。

首先,宝玉这个主角,从他充满朝气的精神,从他一次次领悟和心灵深处经历的喜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敢闯敢试、奋发向上的性格。

他把那些世俗的家庭观念视为自由的野心,追求着实现自我价值的自由的梦想。

无论是他被灵慧女娘娘的诗词所鼓舞,还是他写下的唐诗宋词,都表达出他对自由的渴望,和他心灵深处的愿望。

他的性格也体现在他的诗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句诗中,他勇敢的性格不言而喻,无论何种环境,他都敢于放弃安定而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也可以让他获得最终的成功。

其次是林黛玉,她也是一个典型的宋代女性,充满着典雅柔弱的气质,受着文风家风的限制,却也有着无限的勇气。

她在遭受着贫穷、病痛、家庭遭遇的打击,却依然要把自己的心灵和胸怀充满温暖和希望。

她的诗词也深刻的体现了这种特点:“掩泪转谁花下泣,冷暖有意总分明。

”她的性格是可以在痛苦中释怀,在悲伤中坚持,在困境中不断前行的勇气的典范。

紫鹃是另外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即使在因家庭用词使其陷入极大的绝望时,她在诗词中展现出了自己的精神意志,她排斥社会规范,勇敢地放弃对家庭和恩宠的期望。

她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坚守着自己的性格,用诗词诠释出自己灵魂的声音:“犹恐相逢是梦,两心两意永不离。

”这句诗表达出了紫鹃性格上勇敢、坚定的一面,她以自我的方式去终结自己的悲伤,让痛苦凝滞不再。

就这样,我们在《红楼梦》中看到了不同人物性格的鲜明、反映,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他们所写的诗词也体现出了他们的心路历程,每一句诗都像锁着一颗心,打开了他们心灵深处的事物,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人生的景象意境描绘的淋漓尽致。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塑造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塑造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塑造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品中不仅仅是一部爱情故事,更是一部以诗词跋涉的文学之旅。

通过描写人物的诗词特点,曹雪芹刻画出了丰富多样的人物性格,使得这些人物栩栩如生、丰满饱满。

首先,我们来谈谈贾宝玉。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富有诗词才华的人物之一。

他以文采斐然的诗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深度。

他的诗词常常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厌倦,表现出他对于人生的矛盾和苦闷。

比如,《宝玉诗词选》集中收录了他的许多作品,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不愁无处可消除。

”这句诗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闲愁和无处宣泄的无奈。

通过贾宝玉的诗词,我们可以看到他敏感而纠结的性格。

相较于贾宝玉,林黛玉则是一个相对激进的人物。

她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反叛,表达了她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痛苦。

例如,她写道:“燕支应下更无言,便答申公案上书。

109号官司堪打它乾清官闲付扰悲。

”这句诗中的“燕支”是指她的笔名。

通过这句诗,她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

林黛玉的诗词中充满了激情和对真理的追求,展现出她的坚毅和勇敢。

另外一个鲜明的人物是薛宝钗。

与贾宝玉和林黛玉不同,薛宝钗的诗词更多地体现了她的智慧和情商。

她的诗词通常冷静、淡泊而合情理,不带任何夸张和过分的修饰。

她的诗词既传递出自己对人生的淡定和从容,又表现出她对家庭、爱情和友情的责任感和承诺。

薛宝钗的诗句中常常流露出她纯洁和理性的一面,几乎很少出现任何负面情绪。

她的诗词风格给人一种稳定、成熟和优雅的感觉,突显了她内外兼修的人物特点。

此外,红楼梦中还有许多其他人物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诗词风格,如贾母、王熙凤等。

每一个人物的诗词风格都能够反映出他们的性格特点,使得整个故事更具丰富性与多样性。

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诗词与性格塑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曹雪芹借助诗词这一艺术形式,巧妙地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不同人物的诗词风格不同,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独特的性格特点。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创作与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创作与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创作与性格分析一、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主要人物之一贾宝玉是一个具有独特性格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贾宝玉的诗词创作和其背后所展现出来的个性特点。

二、贾宝玉的诗词创作1.贾宝玉才华横溢:在整个小说中,贾宝玉以其才情出众而闻名。

他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在《红楼梦》中频繁地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惯于借古抒情:贾宝玉在写诗时常常借鉴传世名篇,运用典故和隐喻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他通过借古抒怀,将自己对于世俗及人生困境的看法融入其中,展示了他对生活以及命运变幻无常的感慨。

三、性格分析1.敏感多情:贾宝玉是一个感性且敏感的人物。

他对于美的敏锐感知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使他的诗词充满了情感。

2.爱憎分明:贾宝玉对于爱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善于将自己所遭遇的不公和委屈化为文字,通过写诗来宣泄内心里那份痛苦和无奈。

3.悲观厌世:贾宝玉在其诗词中多次表现出对人生的悲观态度。

他面对命运的安排以及社会习俗所带来的限制,常常抱有一种绝望和疑惑。

四、贾宝玉诗词案例1.《荷叶杯·山色空馀雨后》:这首诗表达了贾宝玉对于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他内心深处渴望追求真理和超越尘世纷扰的愿望。

2.《摸鱼儿·衫袖香轻捧戏楼》:这首诗揭示了贾宝玉对自己身份定位的迷茫与困惑,通过表现香格里拉一般纯净的戏楼和自由自在的鱼儿来寄托他对于人世繁华褪去后真正精神家园的向往。

五、结论贾宝玉作为《红楼梦》中一个重要角色,其诗词创作充满了个性鲜明以及对命运和社会压力的思考。

他敏感多情、爱憎分明以及悲观厌世的性格让他成为小说中一个极具争议性且耐人寻味的人物。

通过对他诗词的创作和相关背景进行细致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并加深对整个小说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以上便是针对《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创作与性格分析所做的内容编写。

希望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该角色在小说中的形象描绘和意义展示。

浅析《红楼梦》如何用诗词塑造人物形象以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例

浅析《红楼梦》如何用诗词塑造人物形象以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例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另一重要人物,她端庄稳重、举止大方,拥有贤良 淑德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小说中通过以下几首诗词描绘了薛宝钗的形象:
1、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 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薛宝钗的这首《咏白海棠》表达了她淡泊名利、清高自赏的性格特点。她并 不追求华丽的外表和繁复的情感表达,而是注重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致远的精神境 界。这首诗中,薛宝钗以白海棠为比喻,表达了自己清雅淡泊、从容不迫的处世 态度。
1、西江月·柳絮
无暇修仪,轻纱笼面,清秀容颜如画。诗情画意自天然,才华横溢谁家?玉 手轻挥毫,心随意走,落笔成章。墨香幽雅,情致高远,映衬轻盈步伐。
林黛玉的这首《西江月·柳絮》词作于小说第二十一回,表达了她清新淡雅 的审美情趣和高雅脱俗的诗人气质。通过这首词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林黛玉 的才情和文学造诣,以及她清高脱俗、不随流俗的个性。
浅析《红楼梦》如何用诗词塑 造人物形象——以林黛玉和薛
宝钗为例
基本内容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诗词的运用是其艺术魅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小说中的诗词不仅丰富了情节内容,还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重 要的支撑。本次演示以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例,浅析《红楼梦》如何用诗词塑造人 物形象。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一个才情出众、情感丰富的女 子。小说中通过以下几首诗词描绘了林黛玉的形象:
2、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何必委芳 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 云!
薛宝钗的这首《临江仙·柳絮》表达了她高远的志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词以柳絮为比喻,表达了薛宝钗不随波逐流、不沉溺于情感世界的坚强意志 和高尚品质。也展示了她的远大抱负和向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形象塑造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形象塑造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形象塑造引言《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经典之作,不仅以其丰富的情节、细腻的描写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更因其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而被广大读者喜爱。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诗词,通过诗词与人物形象相互映衬的方式,为人物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个性,使读者对每个角色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以诗词与人物形象塑造为切入点,探讨《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方式和艺术手法。

诗词的作用1. 表达情感在《红楼梦》中,诗词常被用来表达人物的情感。

例如,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感情纠葛,常通过诗词来表达出来。

宝玉曾写下“黛玉向来心性多病,劝诗能克病”,这句诗词表达了宝玉对黛玉体贴关怀的情感。

黛玉也在宴会上以诗词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宝玉的情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些诗词既展示了人物的情感,又为人物形象塑造增添了层次感和魅力。

2. 展示个性诗词也被用来展示人物的个性。

在《红楼梦》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而诗词则成为了展示这些特点的重要媒介。

贾母是一个温和善良的人,她常常以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理念。

例如,“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这句诗词表达了贾母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感情的执着。

与之相反,贾宝玉是一个浪漫而忧郁的人,他常常用含蓄的诗词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些诗词给人物形象增添了鲜明的个性特点,令读者对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1. 对比与衬托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对比与衬托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诗词与人物形象相互映衬,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宝黛之间的对比与衬托。

宝玉具有温柔、细腻的性格,而黛玉则多愁善感、忧郁寡欢。

正因为如此,宝玉常常用诗词来形容黛玉的美丽和才华,增加了黛玉形象的吸引力和神秘感。

例如,宝玉曾赋诗道:“日日花前常病魂,鬓轻毛重梦会稀。

”这首诗词将黛玉的美丽、脆弱和才华完美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对黛玉的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刻画赏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刻画赏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刻画赏析《红楼梦》是黄庭坚和沈约共同著作的著名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以其独特的诗句来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既有坚强的断章,又有略带伤感的序章,以及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深刻刻画都能令读者回味无穷。

首先,《红楼梦》里有很多经典的断句,描写楚楼梦中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林黛玉的断句“薄情寡义”。

林黛玉在小说中一直是一个有着礼仪之美的书香闺秀,但是她一直好色,表面上冷淡,不够圆滑,实际上却有着刻薄冷酷的性格,用“薄情寡义”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了。

另外,贾宝玉青梅竹马的小情侣就有一句能体现他们的性格特点的经典语句,“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处茫茫皆不见”,蕴含着彼此珍惜千里之情,尽管时间很长,却会在一日之内又重新见到彼此,情感深厚。

其次,《红楼梦》中也有不少伤感的序章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序章中有些是关于林黛玉的,比如“此恨绵绵无绝期”,形容林黛玉因为贾宝玉不屑她而流下泪水,表达出林黛玉强烈的爱慕之情。

另外,贾宝玉在被排挤之际,伤心的唱出的“归来江山可凄凉”,表达出他思念故乡的无奈,他在楚楼梦中得不到家乡的温暖,也得不到心仪的爱情,只能静静地流着眼泪,这使他也感到无奈和凄凉。

最后,《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能够用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能够用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比如说,林黛玉有一首断句“婉言还乡情”,以此来形容林黛玉被宠家父来召回家里之后,对家乡的留恋之情,也暗喻了她被家父和贾宝玉赶出家门后心里的空虚和伤感,她芸芸众生中也有着很多普通人一样的情感。

再比如贾宝玉在追忆女儿之时唱出的“古木无人径,寒空自当情”,形容他对女儿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视死子一视同仁的孝顺之情,表明了贾宝玉的良心和正直的品性。

总之,《红楼梦》中的经典断句和情歌能够深刻地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记忆,令读者赞叹不已。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与解读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与解读

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与解读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诗词更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进行鉴赏与解读,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小说情节、揭示人物性格以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逐一分析红楼梦中部分脍炙人口的名篇。

首先要提到《纵酒》这首寥寥数语却意味深长的五言绝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前四字已经被广为传颂了几百年,道出了贾宝玉作为一个才子佳人所具备的优秀天资和命运使然。

紧接着“千金散尽还复来”,则映射了贾府败落后贾宝玉仍能保持自己独特气质,并且暗示着他在未来会重回豪门之位。

整首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在限定空间内展现出主人公身份地位与前程发展。

而在《葬花吟》这首七言律詩里面,“众芳摇落独暄妍”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物是人非的沧桑。

从花开到花落,“众芳”悄然凋零,只剩下“独暄妍”的贾宝玉孤寂地存在。

其中表现出对青春易逝、生命脆弱性格哀怨之意,与整个红楼梦以及主人公贾宝玉身世一脉相承。

在《秋窗风雨夜》中,诗人通过描绘一个普通的秋夜场景来抒发思乡之情。

“何处长安不见君”这六字写尽了作者对离散父亲的思念之情。

而接下来的“泪湿阑干十二更”,则是表达了对家庭不幸遭遇引起心灵创伤后所产生内心挣扎与愧疚感。

“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句话则呈现出一种自我安慰和调适心态,淡化悲伤成分,使其具有隐喻效果。

此外,《黛玉葬花辞栊曲》作为小说中最经典也最动人的篇章之一,展示了极致恐怖美学魅力。

“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凄美,以及“宁为雨歇葵花泪,不似刘郎才一回”的悲情,无不彰显出红楼梦中人物深陷命运漩涡的痛苦和无奈。

这首词以其咏史抒怀之气势、优美动人的语言、精细入微的描写手法,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总结而言,《红楼梦》中的诗词是小说情节与内心世界交织成一幅壮丽画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名篇进行鉴赏与解读,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展示作品背后隐藏的意义,并体味其中艺术之美。

希望今天对于《红楼梦》中部分经典诗词进行简单阐述与分析,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并欣赏到这些美妙的文字之间所表达出来的深邃含义和艺术魅力。

《红楼梦》中的诗词意象解读

《红楼梦》中的诗词意象解读

《红楼梦》中的诗词意象解读1. 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为一部描写官场家族生活的小说,它不仅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关系、社会风俗,还运用了大量的诗词,营造了独特的意境。

本文将以《红楼梦》中的诗词意象为切入点,通过解读其中的诗词作品,探讨其在小说中的意义和作用。

2. 林黛玉与诗词意象2.1 林黛玉的个人形象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形象。

她是一个感情细腻、有着丰富情感的女子,透过她与诗词的关联可以看到她内心世界的表达。

2.2 林黛玉的诗词创作林黛玉在小说中创作了很多诗词,其中包括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诗句。

这些诗词不仅展示了她的文学才华,更深入揭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忧伤。

3. 薛宝钗与诗词意象3.1 薛宝钗的外在形象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个女主角,她与林黛玉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形象也透露出不同的诗词意象。

3.2 薛宝钗的诗词选择与林黛玉不同,薛宝钗在小说中的诗词作品更多地表现出她的风雅和高贵,展现了她的才情和丰富阅历。

4. 诗词意象对情节的影响4.1 诗词意象的背景《红楼梦》发生在一个艳丽而虚无飘渺的世界中,其中的诗词意象为这个虚拟的世界增添了许多特殊的色彩。

4.2 诗词意象对情节的指引在小说中,诗词意象常常被用来指引情节和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

通过诗词的运用,增加了情节的深度和表现力。

5. 诗词意象的象征意义5.1 自然意象的象征《红楼梦》中的诗词意象中常常采用自然景物,这些景物不仅仅是描述,更寓意深远。

比如,梅花常常被用来象征坚贞不屈的人物形象。

5.2 社会意象的象征除了自然意象,小说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社会意象。

比如,牡丹花是皇家贵族的象征,通过运用牡丹花的诗词,可以体现出贵族阶层的特有气质。

6. 诗词意象的美学价值6.1 诗词意象的审美特点《红楼梦》中的诗词意象充满了美感,它们引人入胜、意境深远,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审美体验。

6.2 诗词意象的艺术魅力诗词意象是《红楼梦》中的一大艺术魅力所在。

《红楼梦》中诗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红楼梦》中诗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红楼梦》中诗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用再多的辞藻去赞美它乎都有所不足。

红楼梦作品中有很多的诗词,这些诗词对于人无形想的塑造起着很大的作用。

全书诗词歌赋一共一百多首,但是黛玉一人就独占二十二首。

林黛玉的诗个也是比较经典的。

比如《葬花吟》,还有《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这些诗歌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黛玉当时的性格特征。

《葬花吟》时葬花的孤傲、《秋窗风雨夕》时独处的愁怨、《桃花行》时赏花的哀伤。

黛玉的诗词也就是这样从不同的场合去反映黛玉的性格特征。

曹雪芹在创作黛玉写作的短诗的时候就一直在塑造黛玉本身的一个形象。

不管是她的孤傲,她的悲情,她的哀怨,都在短诗里面体现出来了,但是这些长的诗歌对于黛玉人物塑造来说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仅仅作为诗谶的形式出来暗示剧情。

在黛玉最经典的三个长诗歌里面不管是《葬花吟》还是《秋窗风雨夕》抑或是《桃花行》每一首诗歌都确定了黛玉这个时间的人物塑造,《葬花吟》前面黛玉做了两首藏花阴,反映了黛玉的情绪,但是《葬花吟》把这种情绪确定了下来。

给黛玉实实在在塑造了一个孤傲的形象。

这就是长诗的作用,就是短诗去塑造人物的性格,长诗来确定塑造的这个人物的性格。

《葬花吟》是发生在第二十七回起因是黛玉去找宝玉时,晴雯因绊气未给黛玉开门,而黛玉却听见了宝玉和宝钗两人在打闹嬉戏,于是便动了气,认为宝玉是故意对自己如此的,自己内心十分难过。

待第二日祭花神之时,一个人跑到当年葬花之地哭道《葬花吟》。

《葬花吟》用黛玉的口吻所写,所以还有作者对黛玉命运的暗示以及黛玉性格的揭晓。

黛玉这时候心情十分的悲伤,自己的苦痛也无人可以分享。

所以这时候写出的文章就显得十分凄婉,“红消香断谁人怜”“忍踏落花来复去”。

但是在整个诗歌的创作基调上,这首诗歌感情并不是凄婉的,就如黛玉的一生也不是凄婉的一样,这首诗歌里面的一种傲气,一种失落,一种无可奈何都是林黛玉的种种性格。

虽然哀怨但绝不哀伤。

诗词意境解析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与意蕴解读

诗词意境解析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与意蕴解读

诗词意境解析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与意蕴解读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

其中,诗词的运用更是成为了红楼梦的一大特色。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与意蕴进行解读,通过分析其中的意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红楼梦这一文学巨作。

一、闺怨诗的浪漫情调红楼梦中描写闺怨之情的诗词层出不穷,它们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意蕴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

比如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感情,常常通过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

比如《葬花吟》中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几个字,不仅表达了贾宝玉对黛玉的深情厚意,也凸显了红楼梦中虚无缥缈的境界。

二、山水诗的意境之美红楼梦中以山水诗来描绘景物,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比如薛宝钗出塞诗中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两句诗通过具象的描写,展示了壮阔的河山景色,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这样的描写也折射出贾宝玉对薛宝钗的景仰和向往。

三、寄托哲思的诗词表达除了情感表达和景物描写,红楼梦中的诗词还常常寄托着一种哲思和人生感悟。

比如《庆春朝·杜鹃啼血绿满天》所表达的就是对梦境与现实、生死与生命的矛盾思考。

通过诗词的形式,红楼梦将哲学思辨融入其中,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四、诗词描写人物性格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还通过人物的诗词展现了人物的性格与气质。

比如黛玉写诗《倦夜梦远方归故里》时,描写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这一诗词不仅展示了黛玉的敏感与忧伤,也凸显了她作为一个女性角色的独特性格。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与意蕴丰富多样,它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蕴,为整个作品增添了一种精神的韵味。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所蕴含的诗词之美,以及通过诗词描写所展现的深邃人物性格和生命哲理。

通过对红楼梦中诗词意境的解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作品。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刻画赏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刻画赏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刻画赏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传世之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首。

该著作全篇实用古风叙事,以诗词的形式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使得整部小说的韵味与干净气息,更让人难忘其中所蕴含的禅意以及其显示出来的精神底蕴。

本文就要从诗词及其代表人物性格刻画的角度,来结合红楼梦中各角色的性格特点,以诗词的形式将它们描述出来,进行一番深度的赏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和人物性格刻画密不可分,是整部小说最重要的因素。

在它们中,以林黛玉为主要形象,她在小说中拥有着一副清妙的秀气的外表,同时也有着充满深情的内心。

在《红楼梦》中,独特的人物性格刻画以及特有的诗词使得整部小说更为精致绝伦。

林黛玉在小说中以下面这首诗,描写出自己对这种困境的感受:“风吹落花偏惊蛰,红豆看见君子淡。

人间有情谁懂半,月中长叹孤床寒”。

此句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刻画,展现的是林黛玉的情感深沉、贞节不屈的精神,使她成为一位众所瞩目的受人尊敬的女性人物。

此外,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贾宝玉,以他的风流倜傥的性格和一副乐天知命的容颜,让他在小说中受人推崇。

在《红楼梦》中,他以下面这首诗抒发着他对生活的态度:“江南无所有,山头有佳节;晴翠掩映波,云影入楼台”。

此句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刻画,展现出贾宝玉热爱自然,乐天知命,并不屈服于桎梏的性格,使他在小说中受到赞誉。

此外,小说中另一位受人敬仰的人物是薛宝钗。

他以聪慧过人,温柔善良的性格而著称,是小说中的一个受人喜爱的人物。

在《红楼梦》中,以下面这首诗来描写薛宝钗的形象:“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此句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刻画,展现的是薛宝钗的才具清谈,受人尊敬的性格,使她在小说中得以被最大限度地珍藏和推崇。

总之,《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刻画是小说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以诗词来描述人物,使人物性格更加理解和明确。

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物的性格刻画,尤其是以诗词的形式来描写,使得《红楼梦》小说在文学史上有了独特的地位,受人敬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sumeGuide·CultureResearch■柳健辽宁朝阳财经学校《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人物性格刻画赏析[摘要][关键词]《红楼梦》一书中有很多涉及诗词的地方。

这些诗词在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曹雪芹就是用诗词这种艺术手段塑造出《红楼梦》里面很多人物的艺术形象。

用诗宣泄痛苦和悲愤、抒发欢乐与爱情、表示抗议和叛逆,从中体现人物性格特征。

《红楼梦》人物性格诗词《红楼梦》不仅是一部人生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一部集传统文化大成的宝典。

在这部煌煌巨著中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尤其在描写十二钗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作者曹雪芹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和广博深厚的文化素养。

从开篇到结尾,可以说诗词贯穿《红楼梦》始终,诗词深蕴着文化的内涵,也增强了美的意境,形成真实感很强的人物塑造。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同时他还是一位诗人、画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天才人物。

《红楼梦》代表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诗化了的小说杰作,书中的诗词真可谓佳句叠出,美不胜收。

单从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一面来说,就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红楼梦》中的人物最典型的应该先属于林黛玉和贾宝玉以及薛宝钗,在第三十七回中的诗词对人物性格刻画得十分惟妙惟肖。

在贾玉玉咏白海棠诗句,“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诗中隐寓着与宝玉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宝钗与黛玉。

“出浴太真”似指的是宝钗,“冰作影”是形容宝钗的肌肤;“捧心西子”似指的是多愁多病的黛玉,“玉为魂”是比喻黛玉的心灵。

两个人物恰当的出现在宝玉的诗词中。

同样,黛玉所作的一首咏白海棠的七言律诗。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半卷”、“半掩”,表现了主人潇洒自如,不受羁绊的性格。

“碾冰为土”,可谓奇思异想,表明了白海棠的冰清玉洁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黛玉的聪明智慧,有着超尘拔俗的“咏絮之才”。

颈联“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黛玉咏白海棠,也是在咏叹自己,流露出深藏在这个娇弱女子内心的幽怨与悲泣。

“月窟仙人”、“秋闺怨女”正是黛玉的自我写照。

尾联“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无限心事,无处倾诉,又送走了一个秋日的黄昏。

这恰恰是黛玉的气质与神态。

薛宝钗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这首诗是宝钗按自己的性格来咏白海棠的,她十分自尊自重,“不爱花儿粉儿的”,“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所谓“珍重芳姿”玉洁冰清。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中宝玉以“访菊”为题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题为“访菊”,侧重抒发了对菊花的寻访之情。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倦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既然能够殷勤寻访菊花,可见对菊花情有独钟,那么菊花一定也十分懂得诗人的心意,饮酒赏菊,吟诗作赋,不要辜负大好时光,今朝尽兴,在某正程度上正是宝玉的性格特点。

同样,贾宝玉以“种菊”为题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处处栽。

昨夜不期经雨话,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径绝尘埃。

”以菊花的特点,预示着作者与句话有着相同的超凡脱俗“绝尘埃”的气质和品格。

贾政不在家,宝玉无拘无束地同众姊妹在大观园内尽情玩乐,这是他生活中最惬意的时刻,诗中充满富贵闲人的情趣。

黛玉以“咏菊”为题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与,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

在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

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

而“问菊”也是黛玉以菊为题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颔联与颈联,是“问菊”的具体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带有发问人黛玉浓重的主观色彩,可以说既是问菊又在自问,在这一边串的提问中,隐含着对世道和人情的愤懑与不平。

尾联“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对于黛玉来说也是表达了与菊花有着共同的“孤标傲世”的性格。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黛玉以“菊梦”为题,不是写主人梦见菊花,而是菊花像人似的在作梦,其实所描述的是黛玉本人的如梦似幻的人生。

“登仙”亦是人死的婉词,此联隐寓着黛玉的早逝。

颈联“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无论是梦中还是醒后,总是那样多愁善感,满怀心事。

尾联“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伤心幽怨之情,有谁能理解?对谁去倾诉?颈联与尾联,也分明是黛玉的自我写照。

在《红楼梦》中探春以“簪菊”为题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颔联“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探春性情豪迈,聪明而有才干,颇有男子气,因此将自己比作酷爱菊花的杜牧与陶渊明。

颈联“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进一步渲染了主人豪爽洒脱的性格,因头插菊,鬓角沾上了庭院中的冷露,头巾上染上了秋日的清霜。

尾联“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表现主人清高自负,不随流俗的品格。

史湘云的“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一、《红楼梦》中诗对人物性格的刻画213·214ConsumeGuide·CultureResearch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孤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作者首先从对菊花的描写入手,这一丛丛颜色深浅不同的菊花,大约不是人间的凡花,说不定是从天上移来的呢!表现了菊花品种的高贵。

而“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活画出湘云的性格特征,像一个顽皮的男孩子,不戴帽子对着菊花坐在篱边;在这一片清冷的花香中抱膝而坐,咏诵着咏菊诗。

颈联“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菊花凌霜而开放,堪称“傲世”,诗作者以此引为知己。

在诗中,湘云以一个男性抒情主人公出现,正表现了她豪爽不羁的潇洒风度。

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宝钗的“螃蟹咏”“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从宝钗的诗词中可以渗透着宝钗的性格,宝钗精通世故人情,作诗含蓄老练,为人虽随分从时,平和宽容,却绝不软弱糊涂;她是个很有心机、必要时也能有口角锋芒的强者。

这样的人,吟出这样的诗来,是非常合理的。

让宝钗吟出这样的诗与小说塑造的人物性格、修养也是协调的。

在这些诗句中,作者大部分是以咏物喻人的手法,白海棠也好,菊花也好,以次比如人物的不同个性。

同时在诗句中也以抒情的手法,表达主人公的情思写照。

或喜或悲,或爱或恨,豪爽大度,清雅高洁字里行间渗透着这些个性和品格。

在《红楼梦》中,美丽的词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法。

黛玉到荣府后,宝玉的首次第出现,作者对宝玉的装束和神采作了大力铺张渲染,又写了这两首批宝玉的词。

“批”字是打批语、下判断的意思,与今作“批评”、“批判”解不同。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伯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执挎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字面上是对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

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官僚达人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

两首词句句都是反话。

宝玉的天性,在那样的封建礼教之家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了“寻愁觅恨”、“似傻如狂”方式来渲泄。

“腹内原来草莽”是典型的反语,宝玉读书多,知识博,只是他所学并不是“圣贤”的说教和一文不值的科举时文。

这正表现了宝玉不苟且、不随俗、独立不迁的个性。

这两首诗集中地描绘了宝玉的叛逆性格,这个典型的意义也就在对封建阶级的叛逆上。

在林黛玉进贾府之时,有一赞林黛玉的词:“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比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多愁善感,脆弱多病。

这既与她身世孤单,精神上受环境的压抑有关,也反映了她贵族小姐本身的脆弱性。

赞文中以她弱不禁风的娇态为美,说明了美感是有阶级性的。

虽然我们可以理解和同情处在当时具体环境下的林黛玉,喜欢她的叛逆性格,却未必欣赏这种封建贵族阶级的病态美。

在《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穋曲演红楼梦”中,里面更多的词曲都在人物刻画方面达到一个及至。

曹雪芹要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灵秀的秉赋,对自然美和情感美有独特的领悟,有高深的文化修养。

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说的是贾元春,元春是贾家的大小姐,贾政的长女。

她以“贤孝才德”被选进宫里做了“贤德妃”,是荣府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一位。

贾家煊赫的势力,除靠祖宗功名基业外,还靠着家里出了“皇娘”这层重要关系。

“二十年”,大约是说元春懂事以来的年龄。

她从贵族之家到宫廷,政治上的是非兴衰见的多了。

石榴花开在宫廷里,喻元春的荣耀。

为了她归家省亲,竟然修造一座规模宏丽的皇家式的大观园,再看她元宵节归省时烈烈轰轰的盛大场面,简直无与伦比了。

第三句是说,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的命运无法与元春相比,可是元春的结局也不妙,第四句就说她在寅卯年之交就要一命呜呼!前三句极力渲染元春的荣耀,突然一句跌落下来,让你出一身冷汗。

元春一死,靠山倒了,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载的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

元春虽然在书中出现的机会很少,但她的存在与否与这个大家族的兴衰紧紧联系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