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环境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学生:黄晓龙学号:20141713173指导老师:张丽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本文从环境管理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对策,主要对策包括: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做好环境规划工作;搞好循环经济建设;完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制;提升环保科技水平;支持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相关工作。同时,也要重视农村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制度,对策

一、前言

中国的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都很突出。中国面临着比其它国家更为严峻的经济增长与资源匮乏的压力,环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发展会议之后,中国是在人均GDP不足300美元的条件下开展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30多年来,全国上下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尽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终究难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完全控制住环境恶化加剧的趋势。

在研究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关系时,一种倒U型的关系在1993年被美国经济学家Grossman和Krueger提出,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会呈现一个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杨林,高宏霞等人通过研究发现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倒U型关系不是经济增长内生机制所致,而是诸多外部控制措施作用的结果,环境污染很难随着经济增长而自动减轻,改善环境质量要从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入手,综合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才是根本途径。

二、存在的问题

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转型就放慢下来。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改革开放初期就已提出的方针。但长期以来,只停留在战略理念的层

1

面上,停留在文字和口头上,而实践上仍旧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道路,使环境和资源长期处于高强度的经济增长压力之下。这种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之路不仅使环境走到岌岌可危的边缘,而且使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也走到了尽头。当前,严峻的环境现实已逼迫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战略上充分认识保持经济适度和平稳增长对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和规划时,适度控制增长指标,把改善经济结构和增长质量(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在政策和投资上优先保障,今后10年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要从当前的1%~1.66%提高到2%~3%。同时,综合经济部门和产业部门要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在制定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政策、规划时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要把环境保护的指标和要求纳入国民经济、部门和区域规划中,在发展的源头就能有效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发展,为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创造必要的政策环境。

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孤立地看待和解决环境问题没有结果,只有将环境问题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通过制度创新转变发展方式,谋求出路。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首先要完善科学决策制度,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力度,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其次要强化法治管理制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进程,推动现有法律“生态化”调整;最后要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包括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培育公众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

三、对策及建议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目前环境管理体制立法体系存在的立法顶层设计缺位、各层次不同立法规定之间缺乏协调性、单行立法规定缺乏具体性等问题。第一,需要形成环境管理体制立法体系,一个具有系统性和协调一致的环境管理体制立法体系保障法治社会各行政机构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实现生态文明有力保障。我们应制定综合性的环境管理体制立法,确立环境管理部门的地位、机构组成、各部门的管理职能以及各部门间相互协调、配合和监督的程序等。在这种综合性立法的基础上,再由各部门、各地方将自己的职责具体化,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和协调一致的环境管理体制立法体系。第二,修改《环境保护法》和各单行立法,修改环境保护基本法,原则规定环境监督管理执法主体、资格与基本职责等重大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单行立法对环境管理体制的规定进一步具体化。

做好环境规划工作。环境规划可定义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合理安排。它的根本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基本出发点是保障人们享用有限

的环境承载力,规定人们活动的约束需求,并提出保护和建设环境的方案。环境规划的作用是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障环保活动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有效地获取环境效益,指导各项环保活动.环境规划具有其特定的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以及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等基本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并自觉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使制订的环境规划达到其目的,发挥其作用。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现代经济社会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三大现象。由于大量生产,造成资源大量消耗,但是资源不是无限的,迟早会枯竭,消耗得快,枯竭得也快。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因而造成自然环境破坏,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从资源方面讲,多数矿产资源储采比只有几十年,只有少数达到几百年,而且储量不平衡,供应的保障比较脆弱。当然也可以去地壳深层和海底寻找新的矿藏,也可以利用低品位的矿,但开发成本将会大幅上升。从环境方面讲,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排出的造成温室效应,有毒的化学物质特别是环境荷尔蒙以二恶英为最对环境、人类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如酸雨,水污染,垃圾包围城市等问题。环境问题中最主要的是排放问题如过度排放废水。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资源环境的制约问题。于是提出种种解决办法,如:“环境友好技术”、“绿色技术”、“清洁生产”、“零排放”、高效生产、废物回收利用、综合利用等解决办法,这些都是好办法。但是能够比较全面表达人类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最简洁的方法或者说法,还是用“循环经济”比较好。循环经济的含义是:①投入最小化;②排出最小化;③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④环境的改变尽可能小,有些方面可以恢复。同时,不得不提出的是循环经济符合中国人民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完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制。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有关环境行政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在这些机构之间的划分,不包括全国人大系统这类立法机关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这类司法机关以及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正是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是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提升环保科技水平。“十二五”时期,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各地经济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引导企业加大环境科技投入,鼓励企业自筹资金参与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科研项目,是我国“十二五”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针。作为支撑当地经济腾飞的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如若停滞不前,最终也将会倒在发展与保护的历史大潮之中。针对我国的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复合型、结构性、压缩性环境问题的特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破解当前环境管理和技术难题的重要手段。工业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减排工程技术水平,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考核办法,推进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