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药理其中总结
药理实验报告小结
一、实验背景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对小白鼠的作用效果,探讨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对小白鼠作用效果的不同。
2. 研究不同给药途径对戊巴比妥作用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1. 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定药理作用的强弱。
2. 给药途径不同,吸收速度有差别,药物反应的潜伏期和程度亦有差别,一般是腹腔大于皮下大于灌胃的药效。
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18-22g,2只/组。
2. 实验试剂:苦味酸、1mL注射器、生理盐水、戊巴比妥0.2%、0.4%、0.8%戊巴比妥钠溶液。
五、实验步骤1.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只,分别编号。
2. 将戊巴比妥钠溶液按照0.2%、0.4%、0.8%的浓度配制,分别命名为A组、B组、C组。
3. A组:腹腔注射0.2%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4. B组:腹腔注射0.4%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5. C组:腹腔注射0.8%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6. D组:灌胃0.4%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7. 实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活动情况,包括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潜伏期、作用持续时间等。
8. 实验结束后,对全班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 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作用的结果(小组数据)(此处列出小组数据表格,包括药物浓度、鼠号、体重、药物剂量、给药时间、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潜伏期、作用持续时间等)2. 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对小鼠作用的结果(全班数据)(此处列出全班数据表格,包括药物浓度、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潜伏期、作用持续时间等)3. 分析结果(1)从小组数据和全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小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潜伏期和作用持续时间均呈延长趋势,说明戊巴比妥钠的剂量与药效呈正相关。
药理实训报告自我评价
一、实训背景药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药物效应的科学,是医学、药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学校组织了药理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药理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对本次药理实训的自我评价。
二、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训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训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药理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例如,在药物配伍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药物的性质、作用及相互作用进行合理配伍,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实验技能的提高通过本次实训,我的实验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操作实验器材,并掌握了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撰写实验报告,提高了我的科研素养。
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药理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实验操作、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我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4. 临床思维的培养药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次实训让我对临床用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提高了我的临床思维能力。
三、实训不足1. 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药理学知识方面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实践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2. 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在实训过程中,我的实验操作技能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实验技能,我将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争取在下次实训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3. 沟通与表达能力不足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与同学、老师沟通时,表达不够清晰、准确。
为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我将积极参加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口才和交际能力。
四、未来展望1. 深入学习药理学知识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医学、药学工作,我将深入学习药理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药理学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一、前言药理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对药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我在学校安排的药理学实训中,通过参与实验、观察和分析,对药理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二、实训过程1. 实验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药物提取实验。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不同药物提取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溶剂的选择、药材的预处理、提取过程的管理等。
在提取过程中,我观察到药材的色泽、气味等变化,感受到了提取过程中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2. 药物分析在药物分析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色谱法、光谱法等分析方法。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不同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对药物的成分、含量、纯度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3.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在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我们通过观察药物对动物实验模型的影响,探讨了药物的作用机制。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设置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等。
通过实验,我对药物的作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药物不良反应研究在药物不良反应研究中,我们通过观察药物对动物实验模型的影响,探讨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设置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等。
通过实验,我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三、实训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药理学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这种结合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药理学的内涵。
2. 培养实验技能在实训过程中,我掌握了多种实验操作技能,如药物提取、药物分析、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等。
这些技能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这种能力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实习报告药理学工作总结
实习报告药理学工作总结本次药理学实习,我在医院临床药学部门工作,主要负责药理学相关实验和病例分析。
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药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习的总结和感悟。
一、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的工作中,我主要参与了药物药理性能测试和不良反应检测。
首先,我学会了使用多种实验仪器,如荧光定量PCR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通过操作这些仪器,我能够准确测定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
其次,我还学习了药物毒理学实验,通过检测和评估药物的毒副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时刻保持警惕,并遵循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药物评价与设计在药理学的研究中,药物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经过导师的引导,参与了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我积累了丰富的药物评价与设计经验。
同时,我还学会了使用分析软件,如SPSS 和GraphPad Prism等,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图形展示。
这些数据为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对新药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三、临床药物管理在临床药学部门的实习中,我参与了大量的病例分析和药物管理工作。
通过与临床医师的合作,我学习到了合理用药的原则和方法。
在病例分析中,我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和设计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提高了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我还参与了药物指导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提醒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用药问题。
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我与导师和同事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完成了一系列研究和工作任务。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还改善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团队会议和学术讨论,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这些经验使我更加适应临床药学工作环境,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五、自我提升与展望通过本次药理学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药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药理学实践教学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药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药理学实践教学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药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以下是我对药理学实践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二、药理学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药理学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见习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等基本理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将来从事医药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药理学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药理学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医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4. 促进医、药、护、技等多学科交流与合作药理学实践教学涉及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多个学科,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这种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药理学实践教学中的收获1. 深入理解药理学基本理论通过药理学实践教学,我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等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使我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在药理学实验中,我学会了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操作实验技术,掌握了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这些技能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药理学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了自己的责任心。
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药理学实践教学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实验任务,相互学习、交流,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药学中期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将所学的药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今年七月份开始了药学实习。
实习单位为我国一家知名制药企业,实习岗位为药品研发部实习生。
通过前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药学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将中期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二、实习内容1. 药物研发基本流程学习在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药物研发的基本流程,包括药物靶点筛选、先导化合物设计、药物合成、药理活性评价、毒理学评价、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试验等环节。
通过学习,我对药物研发有了系统性的认识。
2. 药物合成实验操作在药品研发部,我参与了多个药物合成实验,学习了各种有机合成方法,如酯化、酰胺化、缩合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掌握了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的规范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
3. 药理活性评价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药理活性评价实验,学习了各种药理活性测试方法,如细胞毒性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对药物的药理活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4. 毒理学评价毒理学评价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部分毒理学评价实验,学习了急性毒性实验、慢性毒性实验等,对药物的毒理学特性有了初步了解。
5. 药物研发项目管理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药物研发项目的管理,学习了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项目,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拓宽了视野:通过实习,我对药学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4. 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
四、实习总结中期实习已过半,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收获颇丰。
在接下来的实习时间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药理检测工作总结
药理检测工作总结
药理检测工作是药物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通过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药效学和毒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新药的临床应用和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药理检测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经验,现在我将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对药物在体内的代
谢途径、半衰期和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等进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药物在体
内的行为特征,为合理确定药物的用药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次,我们在药物药效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通过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参数和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等进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药物的治
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此外,我们还在药物毒性评价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通过对药物的毒性机制、
毒性参数和毒性评价指标等进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药物的安全性和毒性特征,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总的来说,药理检测工作是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为新药的临床
应用和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药理检测工作的水平,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药理学教学专业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药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药理学教学专业实践。
本文将对我此次实践的经历、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
二、实践内容1. 实习单位简介本次实践单位为某知名医学院校药理学实验室,该实验室设备齐全,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实践期间,我参与了实验室的日常教学工作,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指导等。
2. 实践过程(1)实验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负责实验教学部分。
首先,我熟悉了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原理,了解了实验操作流程。
随后,我协助指导老师完成了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包括实验演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批改等。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包括选题、指导、答辩等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3)毕业论文指导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包括论文选题、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
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我进一步巩固了药理学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实践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践,我将药理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验教学中,我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 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通过与学生互动,我学会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我与实验室的老师们共同完成了教学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团队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共同完成工作。
4. 对药理学教学的思考通过实践,我对药理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认为,药理学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药理课实训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是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我们参加了为期两周的药理课实训。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4. 增强学生对药物作用的认知,为今后从事医疗、药学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训内容1.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和不良反应。
2. 药物分类与作用特点:掌握各类药物的作用特点、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3. 药物代谢动力学: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掌握药物半衰期、生物利用度等概念。
4.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产生药理作用的规律,掌握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5. 药物相互作用:分析药物相互作用的原因、类型和影响,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6. 药物不良反应: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类型和预防措施,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7. 药物临床应用:结合临床病例,学习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四、实训过程1. 实验前准备:认真学习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五、实训收获1.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滴定、离心、过滤等。
2. 深化了对药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药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2023药理实验的心得体会
2023药理实验的心得体会以中药药剂实验为主题的实践,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教学之一。
我在这方面也有所经验,现在就来分享一下我对中药药剂实验的心得体会。
2023药理实验的心得体会(篇1)中药药理实验室是药学生必修的一门实验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中药的药理学知识,还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方法。
我在上这门课程时也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下面我将对我的学习经历进行总结和分享。
第二段:课程内容。
在这门课中,我们学习了中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中药的成分、药效和药理作用等等。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实验操作:比如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药效实验和毒性实验等等。
这些实验具有实践性强、操作过程具有一定难度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实验中不断地探索、调整和改进,让自己的实验操作能越来越熟练。
第三段:学习体会。
在实验操作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药药理学的复杂性和实验技巧的重要性。
只有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和技巧,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我还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发散思维,掌握了系统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这些能力对我的帮助会是非常大的。
第四段:学习成果。
通过这门课程,我掌握了更多有关中药药理学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这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产生了更加明确和清晰的目标和方向。
我相信,这门课程所带给我的知识和技能,将有助于我将来的药物研发和药物治疗方面的工作,也将为其他同学、同行和社会的药物和医疗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第五段:结语。
总的来说,这门中药药理实验室课程虽然内容复杂、有一定的挑战,但它给我带来的也是无比丰富和深刻的体验,让我不仅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也体验到了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挑战。
我相信,这些体验和经验都将是我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财富,也将为我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持和推动。
2023药理实验的心得体会(篇2)第一段:实验的重要性。
药理总结与反思
药理是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和药物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对于医学和药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药理学习的总结和反思:
1.药物作用机制:药理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
作用靶点、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对病理过程的作用。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
用,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2.药物治疗学:药物治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使用药物的一门学
科,包括药物的选用、用法、用量、配伍以及注意事项等方
面。
在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的特性、相互作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3.药物安全性:药物的安全性是临床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
们需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药物对特殊人群的影响,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
4.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
使用时产生的相互作用。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我们需要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等的相互作用。
在药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通过临床实践来加深对药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
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药理学领域的新进展和新药研发,了解药物的最新治疗作用和副作用等方面的信息。
总之,药理学习是医学和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临床治疗和药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药理实习报告总结
随着实习生活的结束,我在这段时间里对药理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药理实习期间,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实践操作,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以下是我对这次药理实习的总结。
一、实习目的本次药理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加深对药物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等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的认识,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职业习惯。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们系统学习了药物的基本概念、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等内容,通过课堂讲授和自学,对药理学有了全面的认识。
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多种药物的实验操作,如药物的溶解度测定、药物浓度测定、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等,掌握了实验操作的规范和技巧。
3. 临床观摩: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药房,了解了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等流程,并跟随医生学习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处方,提高了临床用药能力。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药理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使我对药物的作用机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2. 专业技能提升: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多种实验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3. 职业素养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事、医生、患者沟通,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4. 对临床用药的认识:通过临床观摩,我对临床用药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明白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实习体会1. 严谨的实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我深知严谨的实验态度对实验结果的重要性,因此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 持续学习:药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实习期间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 关注患者:在实习过程中,我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学会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提高自己的临床用药能力。
实验药理其中总结
实验药理学期中总结一、实验药理学概论1.实验药理学的研究内容:①药物的药理作用的试验研究②药物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③药理学实验技术④药理学试验设计⑤实验结果的分析2.实验药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探讨药理学实验的特点和规律,使药理学实验符合科学、规范、准确的要求,能够有效地解决药理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为药理学研究提供合理方法和技术保障。
3.实验药理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以药理学的要求为核心研究实验技术和方法②采用各种可以解决药理学科学问题的技术和方③实验药理学的发展依赖于多学科的发展④实验药理学的核心是创造性的将各种技术方法引入药理学研究中,通过药理学研究实现技术方法的进步和药理学理论的进步。
4.实验药理学的内容是根据药理学的特点进行分类,如:受体药理学,酶药理学,心脏药理学,血管药理学,电生理药理。
分子药理学实验研究5.实验药理学的基本问题1.给药方式:1.1预防给药与治疗给药1.2口服给药与注射(及其他)给药(动物实验)1.3体外实验给药方式:器官实验:药物与器官的接触,药物作用的时间细胞实验:细胞在药物中的暴露时间,药物对细胞生存环境的影响分子水平实验:药物对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药物对生物靶分子的作用2.给药剂量2.1确定药物剂量的基本原则能够反映药物的作用,能够反映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与临床用药密切关联,符合实验要求(如动物给药量,实验环境改变)2.2动物实验给药剂量的确定①动物种属差异②动物接受量的限定(动物胃容量、动物血容量、腹腔注射)③已有药物有效剂量的可能信息(天然产物人用量,已有实验信息等)④合理的计算方法(体重、体表面积等)⑤预实验的必要性(选择适当指标进行多剂量预实验)⑥急性毒性实验(以大剂量进行预实验,最小中毒量、致死量)⑦体外实验的有效浓度(细胞分子水平的实验获得有效浓度,血浆浓度换算)⑧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2.3体外实验药物浓度的设定条件 ①一般实验浓度:符合常用药物合理剂量②实验类型(细胞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③可能的血药浓度,合理的给药量(10-4M -10-6M -10-9M );(100ug/ml ,10ug/ml ) 2.4体外实验剂量设置(分子水平实验)药物作用的数学模型,对数曲线的制作,剂量的设置 2.5新药体外筛选的剂量设置 分子水平筛选方法-药物期待活性 样品的特点-化合物和混合物 一般剂量设置:10ug/ml ,10-5M 3.动物选择 3.1动物选择的原则①符合研究目的(能够反应所需要的症状) ②反应药物作用(易于观察药物作用) ③药物作用机制与人类相近(利于评价) ④符合实验要求(均一、稳定、背景清楚) ⑤符合动物管理规范 6.实验设计的3要素①实验因素:可能影响实验指标的实验因素 ②实验单元:接受实验处理的对象 ③实验效应:反映实验处理效果的标志 8.实验设计的类型和特点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两因素等重复实验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乗估计;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①正交设计:正交表是正交试验设计的工具,根据均衡分散思想,运用组合数学理论在拉丁方和正交拉丁方的基础上构造的一种表格 交互作用的正交实验设计 多指标实验 ②参数设计三次设计: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稳健设计:减少波动,寻找使得质量波动达到最小的可控因素的水平组合 灵敏度设计③均匀设计:全面实验法;均匀设计表;使用表二、膜片钳原理技术膜片钳技术的关键是吸管与细胞膜的封接以及电流的测量。
药理实验课报告总结范文
一、实验背景药理实验课是药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本次实验课主要围绕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展开,旨在让学生掌握药物剂量与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理解药物剂量与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2. 掌握药物剂量效应曲线的制作方法;3. 分析药物剂量对药效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体重18-22g);2. 实验药物:戊巴比妥钠;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1mL注射器、生理盐水、苦味酸;4. 实验试剂:0.2%、0.4%、0.8%戊巴比妥钠溶液。
四、实验方法1. 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只;2. 分别给予小鼠0.2%、0.4%、0.8%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注意注射器勿搞混);3. 给药后仔细观察小鼠活动情况,并记录在表1;4. 实验结束后,对全班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戊巴比妥钠剂量的增加,小鼠的睡眠时间逐渐延长,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 0.2%戊巴比妥钠溶液组小鼠睡眠时间为(20±5)min,0.4%戊巴比妥钠溶液组小鼠睡眠时间为(40±10)min,0.8%戊巴比妥钠溶液组小鼠睡眠时间为(60±15)min;3. 对全班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01,说明0.4%与0.8%戊巴比妥钠溶液作用维持时间有显著差异。
六、实验结论1. 药物剂量与作用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与作用效果成正比;2. 戊巴比妥钠的剂量效应关系表现为随着剂量的增加,睡眠时间逐渐延长;3. 本实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七、实验反思1. 本次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动物出现不良反应;3. 实验数据分析时应注意剔除可疑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4. 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强与同学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药理学期中后总结
第二十二章利尿药与脱水药第二十三章抗高血压药第二十四章抗心律失常药第二十六章抗心绞痛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第二十五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第二十七章血液系统药第二十八章消化系统药助消化药抗酸药(中和胃酸):NaHCO3、MgSiO3、MgO、CaCO3、Ca(OH)2、Al(OH) 3M受体阻滞药:哌仑西平、替仑西平抑制胃酸分泌药H2受体阻滞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抗消化性溃疡药促胃液素受体阻滞药:丙谷胺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前列腺素衍生物:米索前列醇黏膜保护药其他粘膜保护药:硫糖铝抗幽门螺杆菌(Hp)药:甲硝唑止吐药泻药容积性泻药硫酸镁、硫酸钠乳果糖接触性泻药蒽醌类润滑性泻药液状石蜡止泻药利胆药胆石溶解药治疗肝昏迷药第三十一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糖皮质激素类药【大题!!】1、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特点: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都有效对炎症各期都有效抗炎作用具有两重性★机理:1、抑制磷脂酶A2:减少前列腺素类与白三烯类炎性介质生成,降低血管通透性2、稳定溶酶体膜:阻止溶酶体内如组织蛋白酶、多种水解酶的释出,减轻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性反应3、增加血管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4、抑制吞噬细胞功能5、抑制炎症细胞功能6、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的增生7、抑制某些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的产生(2)抑制免疫与抗过敏: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加速致敏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3)抗内毒素(4)抗休克:严重的休克抢救,中毒性休克疗效尤其好(5)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使血中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使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增多(6)允许作用:帮助性激素发挥作用(7)中枢及其他作用:1、退热2、兴奋中枢:氢化可的松可减少脑中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的浓度3、促进消化: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4、增加肾小球滤过率2、临床应用:(1)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替代疗法)(2)严重感染(3)预防炎症的后遗症(4)自身免疫性和过敏性疾病(5)休克(6)血液病(7)局部应用3、不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亢进综合征(2)诱发加重感染(3)消化系统并发症(4)骨质疏松、延缓伤口愈合(5)延缓生长发育(6)肾上腺品质萎缩和功能不全(7)反跳现象(8)诱发精神异常(9)白内障、青光眼第三十二章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第三十三章抗糖尿病药抗糖尿病药化学治疗药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指细菌与抗菌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药理设计实验总结范文
一、实验背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在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一项药理设计实验。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总结。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药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药物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以“探究某药物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为主题,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实验设计: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药物作用机制,确定实验动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等实验参数。
2.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观察实验动物的行为、生理指标等变化。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与文献报道进行比较。
4. 实验报告撰写:总结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提出改进意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动物在给予某药物后,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变化,如活动减少、食欲下降等。
2. 生理指标方面,实验动物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在给药后发生显著变化,与文献报道相符。
3.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该药物对实验动物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并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
五、实验总结1. 本次实验使我们对药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药物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基本知识。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自主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设计、操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实验动物的选择、给药剂量等,为今后实验提供了改进方向。
六、改进意见1. 优化实验动物的选择,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严格控制给药剂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加强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提高实验数据的质量。
药理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药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我于XX年XX月XX 日至XX年XX月XX月在XX医院药理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现将实习报告总结如下。
二、实习目的1. 了解药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2. 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方法;3. 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实习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通过查阅资料、参加讲座、与带教老师交流,我对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抗生素类、抗病毒药物、心血管药物等。
2.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实习期间,我学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报告和处理方法。
通过参与临床病例讨论、查阅文献,我了解了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表现及预防措施。
此外,我还学习了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等问题的处理方法。
3. 药物临床应用与处方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临床用药的处方分析工作。
通过分析处方,我了解了不同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药物选用及用药方案。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调整用药方案。
4. 药物管理实习期间,我了解了药品的采购、储存、分发、回收等流程。
通过参与药品管理工作,我掌握了药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习,我对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在实习期间,我与带教老师、临床医生、护士等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沟通,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职业素养的提升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通过实习,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医药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药理学实训报告心得
药理学实训报告心得引言药理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作用和反应。
在药理学实训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对一些常见的药物进行了研究,深入了解了药物的特性和作用。
实验过程在药理学实训中,我们实验了几种常见的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抗高血压药等。
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了药物的配置和给药。
在给药后,我们观察了动物体内各种指标的变化,比如心率、血压、体重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行动物的解剖学观察,以了解药物对内脏器官的影响。
通过镜下观察动物的组织切片,我们可以看到药物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细胞的损伤情况。
心得体会1. 实践中学习药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药物的作用和效果。
在实验中,我们能亲自操作给药,观察药物对动物体征和组织的影响,增加了对药物作用的实际感受,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 团队合作与沟通在药理学实训中,我们要进行分组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分工合作,我们可以相互帮助和学习,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及时沟通与协商也是十分重要的,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协同工作的能力。
3. 细致观察与记录在实验中,我们要仔细观察动物的各项指标变化,这需要我们细心、耐心和仔细。
同时,我们还需要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结果和数据,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总结。
通过细致观察和记录,我们培养了严谨和细致的科学态度。
4. 责任与安全在进行药理学实验时,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安全意识。
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规范。
同时,对动物也要尽量减少伤害和痛苦,做到尽量少用动物,用动物少痛苦。
总结通过药理学实训,我进一步了解了药物的作用和药理特性,提高了实践操作和科学认识能力。
实验中的团队合作、细致观察和安全意识培养,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药理学总结 期中
第一章药理学的任务1,、阐明药物的药效药动学2、阐明生命化学过程3、创造寻找新药Rudolf Buchheim (1820-1879) :药物作用为细胞和药物相互作用所致,“受体”理论前驱建立第一个药理学实验室,写出第一本药理学教科书,德国第一位药理学教授Oswald Schmiedeberg (1838-1921) 德国药理学家,现代药理学创始人,提出一系列药理学概念;构效关系药物受体选择性毒性FDA: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美国)GMP: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OTC:Over-the-Counter 非处方药Available without a prescriptionADR:Adverse Drug Reaction 药品不良反应TDM:Therapeutical Drug Monitoring 治疗药物监测第二章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物作用:药物与机体大分子间的初始作用。
药理效应: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
肾上腺素激动血管平滑肌受体(作用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效应)药理效应的基本类型兴奋抑制inhibtion药理效应的选择性选择性高,作用范围窄,不良反应少;选择性低,作用广泛,不良反应较多药物选择性低是产生药物副作用的基础药物作用的方式1.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2.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3. 快速效应和慢速效应“药达靶位”才能产生有效的治疗作用病原体与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差异成为药物的选择性作用的靶点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 antibiotis)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起杀菌作用,但对人的毒性很小;治疗剂量的喹诺酮类(quinolones)抗菌药可抑制细菌体内的DNA回旋酶,而对人体内的拓扑异构酶无明显影响,可治疗多种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不同种属之间组织细胞的结构差异也影响药物选择性作用影响叶酸代谢的药物:磺胺药用于抗菌;乙胺嘧啶(pyrimethamine)用于预防疟疾;对氨基水杨酸(aminosalicylate)用于抗结核;甲氨蝶呤(methotrexate)用于抗肿瘤第二节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一、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 1.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2. 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3. 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 therapy)或替代治疗(replacement therapy)二、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1. 机制相关不良反应(mechanisms-based ADR, MBADR): 副反应(治疗剂量,选择性低,固有作用,可预料,难以避免,随用药目的不同而改变)、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用量过大,时间过长,可预知,应避免急性毒性CVS、CNS、R 慢性毒性肝、肾、骨髓、内分泌特殊毒性三致:致突变、致癌、致畸)、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血浓降至阈浓度以下,残存药理效应苯巴比妥催眠次晨头晕、困倦长期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持续数月)、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突停,原有疾病(症状)加剧长期服用可乐定停药次日血压即急剧升高2. 非机制相关不良反应(non-mechanism-based ADR, NMBADR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免疫反应抗原、半抗原与剂量无关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药理性拮抗药无效、致敏物:药物、代谢产物、杂质)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特点:非免疫反应高敏体质,先天遗传异常所致与剂量有关症状与药物固有作用有关药理性拮抗药有效例如:G-6-PD 缺乏者,服用伯氨喹磺胺等药物时发生溶血现象。
药理结课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药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一学期的药理学课程学习,我对药物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现将本学期的药理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学习内容总结1. 药物的基本概念: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药物的定义、分类、药效学、药动学等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2. 药物的作用机制:掌握了药物作用靶点、信号转导途径、受体学说等作用机制,为理解药物作用原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3. 药物代谢与排泄:了解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影响因素以及排泄过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
4. 药物相互作用:掌握了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类型、原因及防治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保障。
5. 药物不良反应:了解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6. 临床用药指导:学习了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合理用药的要点以及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三、学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药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2. 注重学科交叉:药理学与其他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密切相关,学习药理学有助于拓宽知识面。
3. 培养临床思维:药理学课程的学习使我逐渐形成临床思维,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4. 增强责任心: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使我更加注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增强了对患者生命安全的责任心。
四、不足与展望1. 不足: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药物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
2. 展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努力弥补自身不足,深入学习药理学知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五、结论本学期的药理学课程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还为我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药理学期中总结一、实验药理学概论1.实验药理学的研究内容:①药物的药理作用的试验研究②药物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③药理学实验技术④药理学试验设计⑤实验结果的分析2.实验药理学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探讨药理学实验的特点和规律,使药理学实验符合科学、规范、准确的要求,能够有效地解决药理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为药理学研究提供合理方法和技术保障。
3.实验药理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以药理学的要求为核心研究实验技术和方法②采用各种可以解决药理学科学问题的技术和方③实验药理学的发展依赖于多学科的发展④实验药理学的核心是创造性的将各种技术方法引入药理学研究中,通过药理学研究实现技术方法的进步和药理学理论的进步。
4.实验药理学的内容是根据药理学的特点进行分类,如:受体药理学,酶药理学,心脏药理学,血管药理学,电生理药理。
分子药理学实验研究5.实验药理学的基本问题1.给药方式:1.1预防给药与治疗给药1.2口服给药与注射(及其他)给药(动物实验)1.3体外实验给药方式:器官实验:药物与器官的接触,药物作用的时间细胞实验:细胞在药物中的暴露时间,药物对细胞生存环境的影响分子水平实验:药物对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药物对生物靶分子的作用2.给药剂量2.1确定药物剂量的基本原则能够反映药物的作用,能够反映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与临床用药密切关联,符合实验要求(如动物给药量,实验环境改变)2.2动物实验给药剂量的确定①动物种属差异②动物接受量的限定(动物胃容量、动物血容量、腹腔注射)③已有药物有效剂量的可能信息(天然产物人用量,已有实验信息等)④合理的计算方法(体重、体表面积等)⑤预实验的必要性(选择适当指标进行多剂量预实验)⑥急性毒性实验(以大剂量进行预实验,最小中毒量、致死量)⑦体外实验的有效浓度(细胞分子水平的实验获得有效浓度,血浆浓度换算)⑧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2.3体外实验药物浓度的设定条件 ①一般实验浓度:符合常用药物合理剂量②实验类型(细胞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③可能的血药浓度,合理的给药量(10-4M -10-6M -10-9M );(100ug/ml ,10ug/ml ) 2.4体外实验剂量设置(分子水平实验)药物作用的数学模型,对数曲线的制作,剂量的设置 2.5新药体外筛选的剂量设置 分子水平筛选方法-药物期待活性 样品的特点-化合物和混合物 一般剂量设置:10ug/ml ,10-5M 3.动物选择 3.1动物选择的原则①符合研究目的(能够反应所需要的症状) ②反应药物作用(易于观察药物作用) ③药物作用机制与人类相近(利于评价) ④符合实验要求(均一、稳定、背景清楚) ⑤符合动物管理规范 6.实验设计的3要素①实验因素:可能影响实验指标的实验因素 ②实验单元:接受实验处理的对象 ③实验效应:反映实验处理效果的标志 8.实验设计的类型和特点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两因素等重复实验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乗估计;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①正交设计:正交表是正交试验设计的工具,根据均衡分散思想,运用组合数学理论在拉丁方和正交拉丁方的基础上构造的一种表格 交互作用的正交实验设计 多指标实验 ②参数设计三次设计: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稳健设计:减少波动,寻找使得质量波动达到最小的可控因素的水平组合 灵敏度设计③均匀设计:全面实验法;均匀设计表;使用表二、膜片钳原理技术膜片钳技术的关键是吸管与细胞膜的封接以及电流的测量。
1.原理:4.实验环境①自然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季节 ②工作环境:声音、气味、色彩、光线 ③设备环境:灵敏度、精确度、稳定性 ④技术条件:熟练程度、稳定程度 ⑤其他环境条件:试剂、材料、器皿 7.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①随机化原则:以概率均等的原则,随机选择实验单元②重复原则:独立重复和重复测量③对照原则:空白、安慰剂、实验条件、标准、历史膜片钳技术是用玻璃微电极吸管把只含1~3个离子通道、面积为几个平方微米的细胞膜通过负压吸引紧密封接起来,阻值可达10~100G Ω,近似绝缘,这种高阻抗封接,大大减少了记录时的本底噪音,可通过该微吸管电极直接对膜片进行电压钳制,用一个极为敏感的膜片钳放大器测量电流强度,该电流强度就代表单一离子通道电流。
2.膜片钳有四种形式的离子通道电流记录:①细胞贴附式:在正常离子环境中研究递质和电压激活的通道,以及研究细胞膜不同部位的的电流。
②内面向外式:主要用于研究胞质成分对离子通道的影响 ③外面向外式:用于研究细胞膜外侧受体控制的离子通道。
④全细胞记录:在一个细胞上可观察多种离子通道的活性,可测定细胞膜电位和动作电位 3.应用:①金属离子作用于细胞膜行为的研究 ②细胞膜离子通道的性质鉴定及其动力学研究③细胞分泌的研究④信号转导的研究⑤分子生物学研究 三、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防护放射配基结合测定法是可以定量测定配基与受体结合的参数的一种方法。
与受体结合的配基可以是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内源性物质和相关药物。
放射配基结合测定法的基本操作是比较简单的,将含有受体的制备物与适当的放射配基一起温孵一段适当的时间,然后对与受体结合的放射活性进行测定。
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实验:饱和实验,竞争实验和动力学实验。
(一)饱和曲线用一固定浓度的受体蛋白和不同浓度的放射配体一起孵育,将特异性结合与配体浓度作图,可画出一矩形抛物线即饱和曲线。
(二) 竞争结合试验用于测定非标记药物与放射配体竞争同一受体的能力。
常用非标记药物取代50%放射配体与受体结合的浓度(IC 50)来表示。
1.Clark 模型:配体受体结合反应为可逆双分子反应(L+R →LR );所有受体都是等效和独立的;配体本身不代谢,也不与其它位置结合;生物效应正比于结合受体数目。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平衡时(L T )>>(RL) (L T )≈(L)()()[]()()[]()RL RL L RL R RL L R T T -⋅-=)())((K D =(1)故K D =()()[]()()RL L RL R T -(2)(L T )总配体浓度;(L )游离配体浓度;(RL )结合配体浓度;(R T )总受体浓度,即最大结合;KD 平衡解离常数;KA 亲和常数K A =1/K D2.Scatchard 作图:(2)式变换()()()()DDT K RL K R L RL -=(3)()()L RL 用对(RL )作图,可得直线,其斜率为-DK 1,横轴截距为(R T )。
饱和实验的Scatchard 作图3.Hill 作图:当配体受体结合反应不是简单的双分子反应时,R+nL=RLn根据质量作用定律()()()()nD nT L K L R RL +=经变换有log(RLR RL T -)=nlog(L)-log(k D )n 为大于1的整数时,结合过程是n+1个分子反应。
n 不是整数时n>1,正协同作用;n<1,负协同作用协同是一种现象,指配体与受体部位结合后,可影响与另一受体部位的特性。
(二)竞争结合试验用于测定非标记药物与放射配体竞争同一受体的能力。
常用非标记药物取代50%放射配体与受体结合的浓度(IC 50)来表示。
设竞争性抑制剂为I R+L →RLR+I →RI根据质量作用定律K I =()DK L IC +150IC 50的测定:固定放射配体浓度。
受试药选择6-7个不同浓度,测定受试药对放射配体与受体结合的抑制百分数(I%)四、虚拟药物筛选方法✓试述虚拟药物筛选方法及其特点虚拟筛选是应用各种计算软件,针对药物靶点的三维结构或配体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从现有小分子数据库中,搜寻可以与靶点生物大分子契合或符合QSAR 模型的化合物,进行实验筛选研究。
1.基于配体的虚拟筛选(ligand-basedvirtualscreening ) (1)非类药化合物排除(―5‖倍律) (2)假阳性化合物排除 (3)分子相似性分析 (4)药效团与数据库搜索(5)化合物数据库的3D-QSAR 搜索2.基于靶点的虚拟筛选(target-basedvirtualscreening ) (1)分子对接计算虚拟筛选方法,是药物设计方法的延伸与发展,所谓的延伸与发展是指在原有用于药物设计的化学计算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改进与完善,成为计算速度快、计算化合物数量多,适于辅助药物筛选与发现的新技术。
✓试述化合物类药性分析的“5倍”律及其适用范围。
―5‖倍律(Lipinsk’s5-of-rule ) (1)分子量MW<500;(100*5)(2)氢键供体数<5;如-OH,-NH2,etc.(1*5) (3)氢键受体数<10;如O ,N,etc.(2*5)(4)LogP<5(若使用ClogP)或<4.15(若使用MlogP)(1*5) 仅适用于被动转运的化合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定性预测。
对于主动转运的药物则不适用,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维生素及强心甙等。
五、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学遗传概念和质监一、实验动物据微生物分类根据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对实验动物致病性和危害性的不同,以及是否存在于动物体内,将实验动物分成四级: 1. 普通级实验动物(Conventionalanimal ,CV)体内必须排除人兽共患病和烈性动物性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
这类动物只适用于教学示范,不可用于科研性实验。
2.清洁级实验动物(Cleananimal,CL)必须在普通级实验动物的基础上再排除实验动物特有的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
这类动物在我国作为标准实验动物,可用于科研性实验。
3.SPF实验动物(Specialpathogenfreeanimal,SPF)必须在清洁级实验动物的基础上再排除特殊病原微生物,通常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对实验动物致病力较低的条件致病微生物及寄生虫(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或严重干扰实验结果的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
这类动物是最理想的实验动物,也是国际标准级实验动物,广泛用于科研性实验研究。
4.无菌实验动物(Germfreeanimal,GF)体内不存在任何可检测到的微生物及寄生虫。
应该强调的是无菌动物必须是生来就是无菌的动物,而不是无菌状态的动物。
本级动物包括息生动物(Gnotobioticanimal),也称为已知菌动物(Animalwithknownbacterialflora)。
这类动物一般用于特殊科研性实验。
以上四个等级动物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学质量标准检查项目已制定成国家标准。
二、实验动物的遗传分类实验动物品系依遗传学主要分二大类:远交类型和近交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