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诗老中医运用独活寄生汤经验
独活寄生汤临证治验举隅
![独活寄生汤临证治验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9ac7fadac1c708a1284a44ab.png)
独 活 寄 生 汤 临证 治 验 举 独 活寄 生汤 ; 中医药疗法 ; 治验举隅 中图分类号 : R 2 4 9 . 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l 4 ) 0 4— 0 0 5 0— 0 1
独 活寄生 汤出 自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 著《 备 急千金 要方》 , 川芎 1 0 g , 熟地 黄 1 5 g , 杜仲 2 0 8 , 牛膝 1 0 g , 党参 1 5 g , 茯苓 3 0 g , 炙 其 功用为祛风湿 、 止痹痛 、 益肝 肾 、 补 气血 。主治痹证 日久, 甘草 6 g , 1 5剂 J 。每 日 1剂 , 水 煎分 2次温 服。服完 1 5剂后 , 肝肾两亏 , 气血不 足。腰 膝疼痛 , 肢 节屈伸 不利 , 或麻木 不仁 , 诸症大减 , 可以下地行走 。又 续服 上药 月余 , 能 照常上 班。后 畏寒 喜温 , 心悸气短 , 舌淡苔 白, 脉 象细弱者。笔 者运用独 活寄 嘱服用独活寄生丸 , 以善其后。 生汤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腰椎 间盘 突出症 、 骨质疏松 症等 , 疗 效 3 骨质 疏 松 症 骨质疏松源于年老 肾气渐衰 , 筋骨懈 堕 J 。现代 医学 则认 满意。现不避浅 陋, 举例介绍 , 不妥之处 , 请同道斧正 。 1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为是多 因素所致全身 骨量减 少 , 骨组 织微 观结构 破坏 , 骨脆 性 强直性脊 柱炎属 中医痹证范畴 , 古人称之为 “ 龟背 风…‘ 竹 增大 , 容易发生骨 折为主要特 征 的一种代谢 骨骼 疾病 , 属 于 中 节风 ” 。系先天禀赋不 足 , 或后 天 调摄 失节 , 遂致 。 肾督 阳气 不 医肾虚 、 骨痹 、 骨瘘 等病症 范畴 , 临床 可见腰 背酸 痛、 骨 松膝 软 足, 复因风寒湿 三气 杂 至, 内外合 邪 , 深 入骨 髓 、 脊柱 而 发病 。 等 肾虚症状。笔者 根据 中医肾主 骨 , 肾为先 天之本 的理 论 , 用 在运用本 方治疗 时, 如果腰 、 背、 髋疼痛 明显 者3 1  ̄ - L 香、 没药 ; 风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 , 每获 良效 。病案 3 : 黎某 , 女, 6 8岁 , 2 0 0 6 寒湿偏盛者重用独活 、 秦艽 、 防风 、 细辛 ; 痰瘀交结 , 腰 背关节僵 年 1 1月 1 0 日初 诊 。 症 见 : 腰背 疼痛 , 形寒 肢冷 , 腰膝 酸软 , 耳 硬变形者加 白附子 、 半夏 、 土鳖虫 , 同时选用 狗脊 、 续 断、 枸杞 以 呜 , 腹胀 , 大便干结 , 夜 尿多 , 舌淡 , 苔 白, 脉细弱 。中医辩证 : 寒 补。 肾养骨 。病 案 1 : 李某, 男, 2 6岁 , 2 0 0 3年 1 0月 1 3日初 诊 。 湿痹阻 , 肝 肾亏损 , 治 以祛寒除 痹、 滋肝 补肾。予独 活寄 生汤 , 患强直性脊柱炎 1 O年。颈、 腰、 臀、 胯部 疼痛 , 僵硬 不舒 , 畏寒 处 方 : 独活 1 0 g , 寄生 3 0 8 , 生地 1 5 g , 牛膝 1 0 g , 秦艽 1 0 g , 茯 苓 喜暖 , 得热则舒 , 俯仰受限 , 肢体屈伸不利 , 腰脊僵直后 凸变形 , 1 0 g , 陈皮 1 0 g , 防风 l O g , 太子参 1 5 8 , 白芍 1 0 g , 炙甘草 6 g , l 0剂 。 舌质淡 、 苔薄白 、 脉 弦细。检查 : H L A—B 2 7 (+) , 骶髂关节及腰 每 日 1剂 , 水 煎 分 2次 温服 。服 完 1 0剂 后 . 症 状 缓 解 后 守 上 椎拍 片提示 : 强直性 脊柱炎改 变。中医辩证 为肝 肾不足 、 寒湿 方 续 服 2 0剂 , 症状基本消失。 凝滞 , 治以祛风散寒 除湿 , 补益 肝肾。用独 活寄生汤 加减 。处 综 上 所述 , 3例不 同病 案 , 均 属 中 医痹 证 范 畴 。而 j 虫 活 寄 生 方: 独活 1 5 g , 寄生 1 5 8 , 杜仲 1 5 g , 牛膝 1 2 g , 秦艽 1 0 g , 茯苓 1 0 g , 汤所治之痹证 , 乃风寒湿三气痹 着 日久 , 肝’ 不 足, 气血两 虚所 肉桂 6 g , 防风 1 0 g , 红参 1 0 g , 白芍 1 0 g , 熟地2 0 g , 枸杞 1 0 g , 狗脊 致 。故其病 除痹着重痛之外 , 并 见腰 膝酸软 , 麻 木不仁 , 甚 则屈 1 5 8 , 炙甘草 6 g , 1 O剂。每天 1剂 , 水煎分 2次温服。1 0剂服毕 , 伸不利等。《 素问 ・ 痹论》 说: “ 痹在骨则重 , 在 于脉 则血凝 而不 颈、 腰、 殿、 胯部疼痛 减轻 , 关节 功能 活动改善 。上 方续服 1月 流 , 在 于筋 则 屈 不伸 , 在 于 肉则 不仁 ” 。《 素问 ・ 逆 调论 》又 后, 能从事 轻体 力活动。 说 : “ 营气 虚 则 不 仁 , 卫气 虚 则不用 , 荣卫 俱虚 , 则 不 仁 且 不 2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用” 。方 中 以 独 活 为君 , 取其 理 伏 风 , 善 祛 F焦 与 筋 骨 间 之 风 寒 腰椎 间盘突 出症系感 受外邪 、 跌仆 损伤而 致经 脉受 阻, 气 湿邪 ; 伍 以细辛发散阴经风寒 , 搜 剔筋骨风湿 而止痛 ; 防风祛 风 血运行不畅 、 不通则痛 。本病发生多 由于素体虚 弱, 肝 肾不足 , 邪以胜湿 ; 秦艽除风湿 而舒筋 ; 寄生 、 杜 仲、 牛 膝祛 风湿 兼补肝 气血亏损 , 病情迁延 可造成下肢痿废不用 。运用独活 寄生汤治 肾 ; 当归 、 川芎 、 地 黄、 白芍养血 又兼 活血 ; 人参、 茯苓补气 健脾 ; 疗时 , 如果寒胜疼痛剧烈者加制川乌 、 制草 乌 ; 湿胜重着 者加防 桂心温通血 脉 ; 甘草 调和 诸药 。综合 全 方 , 祛邪 扶 正 , 标 本兼 己、 白术 ; 风胜放射痛 明显者加威 灵仙 、 青风藤 ; 有热 者加 白花 顾 , 可使血气足而风湿除 , 肝肾强而痹痛愈 。 蛇舌草 、 败酱草 ; 挟瘀者加制乳香 、 制没药 ; 病久 入络者加蜈蚣 、 参 考 文献 全虫。病 案 2: 胡某 , 男, 4 8岁 , 2 0 0 5年 3月 9日初诊 。患腰 椎 [ 1 ] 任 晓新 , 白志芹. 独活寄生汤临床应 嘲举隅[ J ] . 中国中医药 间盘突出症 3年。腰 部及左 下肢冷 痛重着 , 转侧 不利 , 静 卧痛 信 息 杂 志 , 2 O l 3 , 1 9 ( 7 ) : 9 5— 9 5 . 不减 , 遇寒及 阴雨天疼痛加重 , 肢体 发凉。舌 淡 , 苔白, 脉沉 紧。 [ 2 ] 许 济群. 方荆学[ M] . 第 1版 , 上海科技 出版社 , 1 9 8 5 . 腰椎 C T提示 : C 4 / 5 腰椎 问盘 突出。中医辩证 : 风寒 湿痹 、 肝。 肾 [ 3 ] 张红. 独活寄生汤临床应 用举隅 [ J ] . ‘ 珍 国医国药 , 2 0 0 7 , 亏虚 , 治 以祛寒除湿 、 补肝益 肾。投服独 活寄生汤。处方 : 独活 1 8 ( 6 ) : 5 4— 5 5 . 2 0 g , 寄生 3 0 g , 秦艽 1 5 g , 防风 1 5 g , 细辛 3 g , 当归 1 5 8 , 白芍 1 5 8 , 『 4】 黄江发 , 陈平. 林 定坤 治疗 第三腰 椎横 突综 合征 经验 介 绍 【 J ] . 中国中医药信 息杂志, 2 0 1 1 , 】 7 ( 9 ) : 9 2— 9 3 .
古方独活寄生汤:保膝盖,治增生,缓解关节退行性病变,功能强大
![古方独活寄生汤:保膝盖,治增生,缓解关节退行性病变,功能强大](https://img.taocdn.com/s3/m/268994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0.png)
古方独活寄生汤:保膝盖,治增生,缓解关节退行性病变,功能强大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古方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的应用非常广泛,根据病情进行加减后,功能就会变得十分强大。
今天主要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它在治疗膝盖关节方面的使用思路。
都说人老骨先老,那膝盖的老化体现在哪里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常讲的增生,退行性病变。
外在表现就是关节的疼痛麻木,还有走路、上下楼梯的乏力。
有位来自江苏的男性患者,姓李,年纪不到50岁。
李先生有个多年的毛病,就是双侧膝关节疼痛,发作起来那叫一个难受。
不管你动不动,都会从骨头里隐隐地发疼,要是站起来走路,这疼痛更明显。
上下楼梯使不上劲,感觉脚下一软一软的,好像踩在棉花上。
后来去医院检查,原来是骨质增生的问题。
不想住院,便选择了中医治疗。
当时的医师见他脉象又弦又细,舌淡苔薄白,随后拟出一张方子。
具体配伍很简单,就是古方独活寄生汤,加上伸筋草,透骨草,骨碎补和路路通。
结果你猜如何?李先生按照方子服药7剂后,膝盖的疼痛就有了明显改善,连续用药1个月后,不管是走路还是上下楼梯,疼痛都消失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下面就给大家具体说说。
咱们先来复习一下独活寄生汤的配伍: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这个古方,稍微知道点中医的应该都比较熟悉,尤其是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时,经常会运用到此方。
上述医案中,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膝盖疼痛。
我们都知道肝主筋,肾主骨,关节出现问题大概率是肝肾亏损。
肝肾精血不足,导致膝盖失养,也就意味着患者体内没有足够的正气,去抵御外来的风寒湿邪,所以寄居在体内,形成了气滞血瘀。
这个时候怎么办?扶正,加上驱邪。
肝肾精血不足了,我们就去补。
外有风寒湿邪了,我们就去清。
恰巧独活寄生汤,既善于补虚,也善于驱邪。
方中的独活、细辛、秦艽、防风四味药材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可以像一座墙一样牢牢抵抗外部的风寒湿邪。
再加上肉桂心温阳驱寒,这样一来,再狡猾的风寒湿邪,也会被连根拔掉。
独活寄生汤临床应用体会
![独活寄生汤临床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bf3b4ca04a1b0717fd5dd51.png)
独活寄生汤临床应用体会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由独活9g,桑寄生6g,秦艽6g,防风6g,细辛6g,川芎6g,当归6g,生地6g,肉桂心6g,茯苓6g,杜仲6g,川牛膝6g,党参6g,甘草6g组成。
功能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风寒湿痹,肝肾两亏,气血不足。
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腰椎骨质增生伴坐骨神经痛李某,男,51岁。
2006年4月来诊,腰痛连及左下肢已10天,不能行走,夜不得眠。
X 光片示腰骶椎骨质增生。
诊见不能坐,站立稍痛缓,跛行弓腰,面色无华,痛苦面容,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诊为腰骶椎骨质增生,压迫坐骨神经痛。
辨证为风寒痹证,肝肾两亏。
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味: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风10g,细辛6g,川芎15g,当归15g,白芍30g,桂枝10g,茯苓15g,炒杜仲15g,川牛膝15g,党参30g,甘草6g,制乳香8g,制没药8g,炮甲珠10g。
水煎,1日1剂,分3次服。
服4剂症减,服8剂诸症悉除。
随访3个月,未见不适。
腰椎骨质增生伴腰椎间盘突出陈某,女,52岁。
腰痛3个月,加重半月,痛时牵连及下肢麻木,蹲坐不能,CT显示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
诊见面色欠荣,腰腿疼痛麻木,舌淡紫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为风湿痹证,肝肾不足,瘀血阻滞。
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风10g,细辛6g,川芎15g,当归15g,白芍30g,桂枝10g,茯苓15g,杜仲15g,川牛膝15g,党参30g,甘草6g,桃仁10g,红花10g,炮甲珠10g,制乳香8g,制没药8g,蜈蚣2条,枣皮30g。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服5剂后痛减,麻木好转。
后用上方做丸,服3个月后诸症消失。
体会独活寄生汤方中以独活疏散伏风,祛下焦与筋骨间的风寒湿邪;防风、秦艽祛风胜湿,通络舒筋;细辛散少阴经风寒,温通血脉而止痛;桑寄生祛风湿强筋骨,养血;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扶助正气;肉桂补阳祛寒,通利血脉;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补血活血。
风湿名方《独活寄生汤》应用:出自药王孙...
![风湿名方《独活寄生汤》应用:出自药王孙...](https://img.taocdn.com/s3/m/3d6ccfc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9.png)
风湿名方《独活寄生汤》应用:出自药王孙...
风湿名方《独活寄生汤》应用 :
出自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文量: 独活三两,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川芎,当归,干地黄,芍药,桂心,茯苓,杜仲,牛膝,人参,甘草各二两。
现代用法: 独活15,其它各10克。
功用 :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原方主治 :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痿软无力,畏寒喜温,心悸气短。
应用心得 : 本人临床应用独活寄生汤*通治*各种风湿痹证,均取得较好疗效。
随证加减效果更佳。
肩痹酸痛明显者加桑枝,片姜黄,威灵仙。
项强筋挛者加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
背后酸痛凉明显者加干姜。
腰痛明显者加狗脊,续断。
膝下明显者加巴戟天,仙茅,牛膝,千年健,地枫皮。
注: 细辛可用10克,一是因为目前国家控制严格正规皆以根须入药,毒性比全草小很多。
二是汤剂用量要比丸散大,小量很难取效(细辛不过钱指的是散剂)。
特加注释,希望不要以此做无必要的争
论。
祛湿利水方之独活寄生汤(制丸,名独活寄生丸)
![祛湿利水方之独活寄生汤(制丸,名独活寄生丸)](https://img.taocdn.com/s3/m/4cb74563f12d2af90242e6b2.png)
独活寄生汤【方源】:《备急千金要方》【组成】:独活9克,寄生6克,杜仲6克,牛膝6克,细辛6克,秦艽6克,茯苓6克,肉桂新6克,防风6克,川芎6克,人参6克,甘草6克,当归6克,芍药6克,干地黄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方解】:方中重用独活辛苦微温,入足少阴肾经,祛风化湿,蠲痹去痛;寄生苦平,入肝肾经,强筋骨,补肝肾,去风湿,《本经》谓其“主腰痛”,《别录》谓其“去痹”,以上二味共为君药。
臣以杜仲甘辛温,滋肝补肾,强筋健骨;《本经》谓其“主腰脊痛,……坚筋骨”;牛膝苦酸平,补肝肾,强腰膝,且能活血,通利关节,《本经》谓其“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
”佐以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正,所谓“祛邪先补正,正旺邪自除”;川芎、当归、芍药、地黄养血和营,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又有细辛发散少阴风寒,使邪溢出;秦艽、防风祛风胜湿,蠲痹止痛。
桂心入肝肾血分,以散阴寒;独活为少阴引经药,故又为使药。
诸药配伍,标本兼济,扶正祛邪,使肝肾强而痹痛愈,血气足而风湿除,该方用意颇为周到。
【按语】:本方以四肢麻木、疼痛、腰膝酸软为辩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背或四肢的关节痛、慢性劳损、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脊髓灰质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下肢象皮肿、疏精管结扎术后的痛性结节等。
如见关节肿胀者,加车前子、防己;肢体麻木者,加天麻、白附子;疼痛甚者,加制川乌、延胡索、没药、乳香、地龙、红花、白花蛇;寒邪偏重者,加附子;病程日久者,加丹参;正虚不甚者,减地黄、人参;湿邪偏重者,加防己等。
【附方】:1、三痹汤(《妇人良方》),由本方去桑寄生,加续断、黄芪、生姜构成。
功能益气养血,散风祛湿。
主治血气凝阻,手足痉挛,风痹等。
千古名方:风湿、类风湿—独活寄生汤
![千古名方:风湿、类风湿—独活寄生汤](https://img.taocdn.com/s3/m/94b4f60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d.png)
千古名方:风湿、类风湿—独活寄生汤风湿类风湿——独活寄生汤现在大家都很关注健康,风湿类风湿这个病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颈肩腰腿痛,老寒腿,风湿热,腰膝关节肿痛,非常常见的疾病。
那么今天我就从讲病历故事说起吧。
我从医这么多年,风湿类风湿患者接触非常多。
症状相信大家也都了解:腰疼,腿疼,有的膝关节疼,有的还游走性疼痛。
现在我们老百姓,有很多自我调理的办法,比如泡药酒啊,比如吃大、小活络丹等等。
可是效果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我仅举一个病例:有一次,有个病人40多岁,女的,来找我,说腰腿疼痛20年了,早晨疼的厉害,关节尚没有变形,另外,每天起夜很多次,怕冷明显,已经绝经了,瘦弱,诊察舌淡苔薄,脉细弱。
并且吃过很多种药物,一直没有改善。
经询问,以前治疗的时候,只要一提到腰腿痛,医生就开六味地黄丸,或者金匮肾气丸,加活血通络止疼的药物。
其实这个病人确实是风寒痹症,还有肾虚,但是我们现在有个误区,见肾虚就是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
其实大家看看这两个药的组成,就知道。
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的,症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而金匮肾气丸,虽名为补阳,而且说明书里说阴虚有火禁用,可是金匮肾气丸只是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加了两味超小剂量的附子肉桂,“微温少火”。
体现的是古代医家对阴阳互根互用的认识。
他们认为人体阴液充足,才能阳气旺盛,就像说,我们过日子,钱够多,一个人才可以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活力四射。
这确实有一定道理,可是如果一个人意志消沉(风寒痹阻),要赚足够的钱,不一定那么容易(滋养肝肾之阴),反而给些鼓励和加油打气(温阳振奋阳气),让人立刻振奋起来,对他或许是更好的办法。
说明白点,金匮肾气丸虽然温肾阳,但力量是比较弱的,必须坚持服用比较久才能体现效果。
而对于内在阴寒很盛的病人而言,这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根据这个病人的情况,我开了一个小方子。
吃过5副以后,疼痛就有了缓解,手脚有了暖意,不那么怕冷了,我守方继进,再吃了10副巩固疗效,她怕冷的感觉基本改善了,寒湿痹症,首先要求得阳气来复,她身子一暖,疼痛感就基本缓解了,夜里起夜也少了,基本在一次左右。
[转载]独活寄生汤名家经验
![[转载]独活寄生汤名家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bcc7f01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e.png)
[转载]独活寄⽣汤名家经验原⽂地址:独活寄⽣汤名家经验作者:应超毅独活寄⽣汤——焦树德 独活9克、桑寄⽣15~2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3~6克、当归6~9克、⽩芍9克、川芎6~9克、⽣地12~15克、杜仲9~12克、⽜膝9克、⼈参5~6克、茯苓10克、⽢草5克、桂⼼3~5克,古代医家⽤此⽅也有的把独活⽤三两,其余药皆为⼆两。
共为粗末,每次⽤12~18克,煎⽔服,每⽇2次。
近代医家则多⽤此⽅随证加减,作为汤剂使⽤,上述⽤量即为汤剂常⽤量。
本⽅为治疗痹证的常⽤⽅剂。
主⽤于肝肾两虚、风寒湿三⽓杂⾄,痹阻经脉,⽽致腰膝疼痛,酸软⽆⼒,屈伸不便,喜暖畏冷等症。
⽅中以独活、细⾟专⼊⾜少阴肾经,搜风寒、通⾎脉;配以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化湿;桑寄⽣补肝肾、益⽓⾎、祛风冷;⼜配合杜仲、⽜膝壮肾健⾻,强筋固下;更⽤归、芍、芎、地活⾎补阴;以参、桂、苓、草益⽓补阳。
全⽅主旨是⽤⾟温以散之,⽢温以补之,使肝肾强,⽓⾎⾜,风湿除,筋⾻壮⽽腰膝痹痛⾃愈。
我在临床上治疗痹证时,经常使⽤本⽅随证加减,屡起沉疴,可以说差不多天天能有机会运⽤此⽅。
本⽅照顾全⾯,⼒在治本,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见效,常须久服⽅效。
为了能见效迅速,所以我经常是以本⽅随证加减,尤其是要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加⽤针对性强的祛邪之品,标本兼顾。
取效则较快。
兹把个⼈点滴经验和常⽤经验⽅以及主治病症、加减法等介绍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1、治疗腰腿痛痹,喜暖怕冷,见寒加重,膝腿屈伸不利,包括西医学中的坐⾻神经痛、⾻关节病、⾻刺、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处⽅:桑寄⽣20~30克,独活9~12克,细⾟3~5克,川断12~15克,威灵仙12~15克,防风10克,杜仲12克,⽣熟地各12克,⽜膝12~15克,红花10克,制附⽚10~12克,草乌5~9克,炙⼭甲9克,桂枝12~15克,伸筋草30克,⽔煎服。
加减法:关节肿⽐较明显者,去⽣、熟地,加⽣薏⽶30克、汉防⼰10克、茯苓15~30克;脊柱疼明显者,加⾦狗脊2O~30克、地鳖⾍6~9克、羌活6~10克;主诉⼤腿外后侧连及⼩腿外后侧疼痛者,可加重⽜膝15~30克,加地龙10克,青风藤20克,槟榔12~15克;拍X光⽚腰膝关节⾻刺明显者,可去伸筋草、杜仲,加⾻碎补12~18克、补⾻脂10克、乳没各5克、⽣龙⾻15~20克(先煎)。
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炎](https://img.taocdn.com/s3/m/6f08214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6.png)
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炎风寒湿邪痹关节,肢体关节酸痛疼。
屈伸不利痛无定,症状似同又各殊。
发热恶寒苔薄腻,厉节走注脉浮风。
或痛剧烈有定处,遇寒痛剧得热舒。
舌苔薄白脉弦紧,此为寒痹性凝收。
关节痛重并肿胀,麻木不仁苔白腻。
重着不利脉濡缓,此为湿痹性浊粘。
利湿通痹祛风寒,独活寄生病可痊。
独防秦细苓寄生,归芎芍草桂牛膝。
风邪偏盛加羌活,寒邪偏盛制草乌。
湿盛苍术生苡仁,上肢疼重姜海风。
下肢疼杜追地风,周身疼重羌桑枝。
关节肿大加皂刺,木通山甲地龙功。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g 桑寄生30g 秦艽10g 防风10g 细辛4g 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8g 茯苓20g 桂枝10g 牛膝10g 甘草6g注:风寒湿痹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肢体关节酸痛,关节屈伸不利。
风寒湿邪侵入人体,留着经络,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
由于筋脉关节缺乏气血濡养,故屈伸不便。
风寒湿邪性各有异,所以症状在大略相同的情况下又各有殊。
若风邪偏盛,则成“风痹”,因风性善走窜,故虽疼痛但又痛无定处。
厉节走注,或表邪未解,正邪交争,故有寒热、脉浮,苔白腻。
若寒邪偏盛,则成“寒痹”,因寒邪凝滞,故痛有定处。
气血因寒邪凝滞,运行不畅,故疼痛剧烈。
寒性收引牵缩,故关节不可屈伸,遇寒痛甚,脉浮且紧。
得热血行稍畅,故痛减则舒。
若湿邪偏盛,则成“湿痹”,湿性重浊粘滞,阻滞气血流畅,故关节痛重或有定处。
且多有肿胀,麻木不仁,活动不便等。
桑寄生、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活血通络,祛风止痛;当归、赤芍,川芎活营养血,通经活络,通利关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独活,细辛入肾搜风,通痹止痛,驱邪外出;桂枝温经祛寒止痛;秦艽,防风疏风解表,胜湿止痛。
若风邪偏盛,可加羌活10g;寒邪偏盛,加制草乌9g;湿邪偏盛,加苍术10g,生苡仁30g;上肢痛重加姜黄10g,海风藤15g;下肢痛重加杜仲10g,追地风10g;周身痛重加羌活10g,嫩桑枝30g;关节肿大疼痛,加皂刺8g,木通8g,穿山甲10g,干地龙10g。
一剂独活寄生汤,补肝肾强筋骨,帮你逼走你骨子里的那些寒和湿
![一剂独活寄生汤,补肝肾强筋骨,帮你逼走你骨子里的那些寒和湿](https://img.taocdn.com/s3/m/0d8f12e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75.png)
⼀剂独活寄⽣汤,补肝肾强筋⾻,帮你逼⾛你⾻⼦⾥的那些寒和湿现在风湿⾻病的⼈,是⾮常的多!常常⾛路不灵活,关节变形甚⾄疼痛,⼀遇阴寒天⽓,更是疼痛难以⾏⾛!上医院⼀检查,风湿性关节炎!那么,这些在中医⾥⾯讲,就是“痹症”。
什么叫痹症?风寒湿三⽓杂⾄,合⽽为痹。
意思是,风邪、寒邪、湿⽓这3种邪⽓⼀起跑到关节缝⾥⾯去了,从⽽影响到了⾝体⽓⾎的运⾏,便会导致功能失常,从⽽出现各种问题。
所以,对于这种问题,中医如何去调理呢?⾸先就是要祛风、祛湿、祛寒!然后再养好⽓⾎,关节就会恢复正常啦。
接下来就给⼤家分享⼀个千古名⽅,是药王孙思邈记载在《备急千⾦要⽅》的⽅⼦,很多⼈也都⽐较的熟悉,叫做《独活寄⽣汤》,它是调理风湿性关节炎的⾸选⽅,很多⼈都⽤过反馈不错。
独活寄⽣汤:独活、桑寄⽣、熟地黄、⽜膝、细⾟、秦艽、茯苓、⾁桂、防风、川芎、⼈参、⽢草、当归、⽩芍、杜仲。
第1梯队,祛风散寒湿:独活+防风+秦艽+细⾟+⾁桂⾸先:独活⾟散苦燥,⽓⾹温通,为祛风、散寒、除湿之要药;防风,从名字上知道,它是擅长把关节缝的风邪吹出去;⽽细⾟,⾟温,所以最擅长的就是散寒,⽽且它⾛窜⼒量⾮常强,这样就可以把⾻头缝⾥的寒⽓逼出来;秦艽,也是能散风湿的,还能舒展经脉。
总得来说,这5味药强强联⼿,就可以把关节缝⾥的“风寒湿”都给搜刮出来。
独活第2梯队,补肝肾、强腰膝:桑寄⽣+杜仲+⽜膝桑寄⽣苦燥,味⽢,中医讲,⽢能补。
⼊肝、肾经。
所以桑寄⽣可以补肝肾。
并且肾主⾻,肝主筋。
所以桑寄⽣还可以强筋⾻。
杜仲也是⼀味⽢温的药材,⼊肝、肾经。
同样具有补肝肾,强筋⾻的功效;⽜膝,⼀听名字就知道,它对我们的膝盖有好处。
它不仅有补肝肾,强筋⾻,⽽且还有个⾮常独特的作⽤,就是引药下⾏,可以把⽓⾎顺便引到下⾯来。
桑寄⽣第3梯队,补益⽓⾎:当归+芍药+⽣地+川芎+⼈参+茯苓+炙⽢草+⾁桂把邪⽓赶跑之后,马上就要补充新鲜的⽓⾎了,这就好⽐,把链条的铁锈擦掉后,接着就要涂点润滑油,以使其功能快速恢复正常!那独活寄⽣汤到底适合哪类⼈群呢?只要是下半⾝的风寒湿痹,诸如腰膝酸软、冷痛等,都⾮常适宜。
独活寄生汤,治一切腰痛,气血不足之常用方
![独活寄生汤,治一切腰痛,气血不足之常用方](https://img.taocdn.com/s3/m/fe9544e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1.png)
独活寄生汤,治一切腰痛,气血不足之常用方
原创罗华昌
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原方组成为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g。
本方为祛湿剂,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
肾,水脏也,虚则肝脾之气凑之,故令腰膝实而作痛;屈伸不便者,筋骨俱病也。
《灵枢经》曰∶能屈而不能伸者,病在筋。
能伸而不能屈者,病在骨。
故知屈伸不便,为筋骨俱病也。
冷痹者,阴邪实也。
无力者,气血虚也。
是方也,独活、寄生、细辛、秦艽、防风、桂心,辛温之品也,可以升举肝脾之气。
肝脾之气升,则腰膝弗痛矣。
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杜仲、牛膝者,养阴之品也,可以滋补肝肾之阴。
肝肾之阴补,则足得血而能步矣。
人参、茯苓、甘草者,益气之品也,可以长养诸脏之阳。
诸脏之阳生,则冷痹去而有力矣。
夫腰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如不以速治,则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治宜急服药独活寄生汤是也。
独活寄生汤实为治久痹而致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之常用方。
临床对一切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吾认为,此方常用于现代所谓之慢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小儿麻痹等属风寒湿痹日久,正气不足者 ,都可辩证加减而用之!。
独活寄生汤临床应用体会
![独活寄生汤临床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cff30b6f121dd36a32d82e0.png)
亡 阳, 或血溢 , 而成大 患 。 ( 本草 害利》 。 ”( ) “ 然此治 中风 不汗者 为宜 , 自汗者 更用 麻黄 , 若 则津 液 转脱 , 反为大 害。 ( 医学纲 目 ・ ”‘ 卷之 十》 。 ) “ 黄轻可 去 实 , 发 表第 一 药 。惟 当冬令 在表 真 有 麻 为
… …
兢致谨哉 。 ( 本草 通玄 》 。 ”< ) “ 及见脉 微 恶寒 , 吐利 烦 躁 等证 , 阳 已顷刻 , 亡 又不 当 用麻黄 。即此推 之 , 治 暴病 而 用 麻 黄者 , 杀 人不 转 睫 凡 其 矣 。 ( 医 门法律 ・ - ) 。 ”《 卷- ) “ 喉间起 白所 切忌 药物 : 麻黄 误 用哑 咽不 可救 。 ( 重 ”《 楼玉钥 ・ 间发 白论 》 。 喉 )
滑。辨证为风湿痹证 , 肾不足, 肝 瘀血阻滞。方用独活寄
生汤 加减。独活 1g桑寄生 1g秦艽 1g防风 1g 细辛 5, 5, 0, 0, 6 , 芎 1g 当归 1g 自芍 3g桂 枝 1g茯苓 1g杜 仲 g川 5, 5, 0, 0, 5, 1g川牛膝 1g党参 3g 甘草 6 , 仁 1g 红花 1g炮 5, 5, 0, g桃 0, 0,
”《 ( 本草求真》 。 )
“ 其性轻扬善散, 发表最速。若表虚 自汗 , 饮食劳倦杂 病; 自汗 , 肺虚有 热 , 痰 咳嗽 , 多 以致 鼻 塞 ; 痘疮 倒 靥 , 因 不 寒邪所郁, 而因热甚; 虚人伤风 , 气虚发喘, 阴虚火炎, 以致
独 活 寄生 汤 临床 应 用体 会
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中医医案
![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中医医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1ab43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6.png)
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中医医案
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它常常给患者带来不可承受的疼痛和不适。
中医认为风湿病的发生是由于寒湿之邪入侵体内,导致经络气血不畅所致。
而独活寄生汤则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一种常用方剂。
以下是一例中医医案,介绍了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的具体做法。
患者,女性,45岁。
主诉双侧膝关节疼痛,伴有关节僵硬,行动不便,已持续半年。
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期间使用了西药、中药、针灸等多种治疗方法,效果不佳。
中医诊断:寒湿侵袭,经络阻滞。
治疗方法:祛风湿、活血化瘀、通经络。
处方:独活寄生汤
原料:独活15g、寄生15g、桂枝9g、白芍15g、当归12g、陈皮9g、川芎6g、牛膝12g、防风9g、生姜6g、大枣6枚、水适量。
制法:将上述药材洗净,加水适量煎煮,煮至药液浓缩,去渣留汤,分成2-3次服用。
治疗效果:患者服用独活寄生汤后,膝关节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增加,行动更加自如。
连续服用1个月后,疼痛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总结:独活寄生汤是一种中医经典方剂,对于风湿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饮食调理和适当锻炼,加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
- 1 -。
独活寄生汤治腰腿痛—需重用独活
![独活寄生汤治腰腿痛—需重用独活](https://img.taocdn.com/s3/m/3463237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0.png)
独活寄⽣汤治腰腿痛—需重⽤独活独活寄⽣汤治腰腿痛—需重⽤独活唐朝是个⼈才辈出的年代,其中孙思邈就是⼀位伟⼤的医药学家,其撰著的《千⾦要⽅》更是家喻户晓,⼈⼈皆知。
作为学中医者,更是厚爱有加。
平时在临床上我常⽤《千⾦⽅》,诸如温胆汤、犀⾓地黄汤、但尤其偏爱独活寄⽣汤,在治疗腰腿痛中每每⾸选,疗效卓著。
独活寄⽣汤来源于《备急千⾦要⽅》,原⽂如下:夫腰背痛者,皆由肾⽓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
不时速治,喜流⼊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
【组成】独活三两 (45g) 桑寄⽣(30g) 杜仲(30g) ⽜膝(15g) 细⾟(10g) 秦艽(12g)茯苓(15g) ⾁桂⼼(6g) 防风(10g) 川芎 (10g) ⼈参(10g) ⽢草(10g) 当归 (10g) 芍药 (10g) ⼲地黄(15g)各⼆两(⽅中为我临床常⽤量)。
注意!⽅中独活⽤量较重,三两,其余药物均为⼆两。
这是⼀个关键点。
很多⼈都会⽤这个⽅⼦,但常说效果不⼤,我观其⽅发现其中独活不是⽤的轻了就是与其它药平⾏,完全违反了制⽅⼈的本意,故尔不效。
(天津名⽼中医王⼠福在《治痹之秘在于重剂》⼀⽂中谈到“如疼痛较重,⾆苔⽩厚⽽滑者加独活⼀味,此药不但有疏风散湿之功,若⽤⾄60克既有镇痛之神效⼜⽆副作⽤”。
)本⽅是治疗痹证的名⽅,也是治疗腰痛的效⽅。
古⼈因没有现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腰椎⾻质增⽣等疾病的概念,故凡腰腿痛类证皆从宏观病机分析⼊⼿,采取有效⽅药治之,从⽽留下了独活寄⽣汤这⾸效⽅。
临床⼏⼗年,⽤过治腰腿痛的⽅⼦⽆数,治疗上述现代医学所称的疾病,效果都不是很满意,⽽且还要分型辨病⼗分⿇烦,⼀直都想找⼀个⽅⼦为主代替。
后在某医学杂志中,恕实在记不清了,发现有⼈⽤独活寄⽣汤治疗上述⼀类病效佳,⽽且不详细分型辨病,统统⽤该⽅为主治疗,仍然取得显著疗效。
有这么⼀个执简驭繁,药精效宏的⽅⼦,何不取之为我所⽤。
独活寄生汤的辨证要点
![独活寄生汤的辨证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0830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1.png)
独活寄生汤的辨证要点
1. 嘿,你知道吗?独活寄生汤辨证要点之一就是看有没有腰膝冷痛呀!就像老张,整天喊着腰膝那一块儿又冷又痛,这时候就得多想想是不是符合这个要点啦。
2. 哦哟,患者肢体关节屈伸不利也很关键呢!你想想看,隔壁的李大妈,关节都不灵活了,那可不得考虑一下独活寄生汤呀!
3. 疼痛游走不定也得留意呀!就好比小王今天这儿疼,明天那儿疼,没个固定地方,这不就是个明显信号嘛!
4. 还有呀,遇寒加重、得热则缓,这得多明显呀!像老孙一到天冷就哎哟哎哟喊疼加重,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
5. 苔白脉沉细也不能忽视呢!你看那个谁,一检查舌苔白,脉象还沉细,这不就是提示可能适合用独活寄生汤么。
6. 身体虚弱,经常觉得没力气,这也是个点呀!咱村那个身体弱弱的老李,不就可能是这种情况嘛。
7. 肢体麻木不仁也要关注哦!那个谁谁谁不是经常说自己手脚有点麻嘛,这得多考虑考虑呀!
我觉得独活寄生汤的这些辨证要点真的很重要呀,大家遇到相关症状的时候可得好好对照,说不定就能找对方法解决问题呢!。
独活寄生汤之我见祛湿法时方3
![独活寄生汤之我见祛湿法时方3](https://img.taocdn.com/s3/m/db538fb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8.png)
独活寄生汤之我见祛湿法时方3独活寄生汤源自于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里,方子如下:独活15克桑寄生10克杜仲10克牛膝10克细辛10克秦艽10克茯苓10克肉桂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当归10克白/赤芍10克生地黄10克我们来看看这个独活寄生汤是怎么治疗风湿病的。
(它的脉一定是沉细,沉微细的)风邪、寒邪、湿邪,这三种邪气入侵人体久了必然会导致经络血脉不通,所以再加一个淤血。
因为久病必淤。
寒气是怎么进入身体的呢?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物,外面刮风下雨没有及时避开,晚上睡觉忘记关窗户“虚邪贼风”进入,洗冷水澡,冷库里工作,冬天穿漏脐装,韩国漏腿装等等,这些都可能让寒邪悄悄进入你的身体。
这个方子里祛寒的有哪些药呢?首先是细辛,它有一股浓烈的芳香,能够快速打开你的皮肤毛孔,利九窍。
把身体里面的寒气逼出去。
还有肉桂,肉桂可以强壮一身的阳气,尤其善于补充命门之火,命门之火一足就会鼓动全身的阳气去祛寒。
那些手脚很暖和的老年人通常都会长寿,因为他们的命门之火很充足,也不会得风湿病。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
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
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
”还有独活。
独活可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方子都是用它命名的,可见其重要性。
独活性温,是风湿圣药,凡是治疗风湿病的方子几乎都有它的影子。
独活不仅祛寒,还肩负祛风祛湿的重任,真可谓能者多劳。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
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贲豚,痫痓,女子疝瘕。
久服,轻身耐老。
”独活是一味特别善于走下肢,把下肢的风寒湿搜刮出去的好帮手。
如果风湿在下肢,包括风湿腰痛以及风湿关节炎等用独活准没错。
祛了寒,我们再来看湿。
湿邪又是怎么进入我们身体的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比如地下室,经常在水下工作,在水田里劳作等,还有洗完头发不吹干直接就睡了。
这是外湿,还有内湿。
内湿就是经常吃一些肥甘厚腻损害了脾阳,导致湿邪泛滥,前两篇有所讲述。
独活寄生汤怎么祛湿的呢?用的是秦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学诗老中医运用独活寄生汤经验姚安县名中医余学诗主治医师长期致力于中医临床,推崇仲景之说,长于仲景《金匮》;业医五十载,临床经验丰富,临证慎密心细,处方知常达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经方,不但擅治内科杂证,尤精于老年病的诊治,其对老年病的独到见解、辨证之精、立方遣药之巧,足资吾辈等后人师法。
现就余学诗主治医师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痹证经验总结,以借鉴、学习与继承、发扬。
独活寄生汤组方特点
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组成: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秦艽、茯苓、防风、川芎、党参、甘草、当归、芍药、生地各6g,细辛、肉桂各3g。
该方配伍用药特点:①八珍汤去白术,双补气血。
补血以四物为主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凡治风剂中加入和血之药可加强疗效。
②杜仲配牛膝:杜仲常用于强壮筋骨,如青蛾丸、右归丸、杜仲酒。
《医学衷中参西录》谓牛膝:“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
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
此皆其力善下行之效也”。
杜仲配牛膝,补肝肾之力能峻达腰、腿、膝、脚下肢。
③秦艽与防风、细辛配伍:三药合用具有祛风、温通、止痛功效。
④独活与桑寄生配伍:《本经逢原》云:“寄生得桑之余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须皆受其荫,即有痈肿,亦得消散矣”。
《本草求真》曰:“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
缘肾主骨,
发主血,苦人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致痿痹而酸痛矣”。
余老临证心得
余老十分推崇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病,认为该方配伍全面,不用一味虫药却可达到祛除顽痹的效果。
临证只要具备虚痹的证候如肾气虚,腰臀股膝酸痛,畏寒,脉沉或虚大而弦,舌质淡,皆可投独活寄生汤。
该方用大补气血之品为君药,兼用强壮筋骨药为臣药,佐以祛风湿之品。
临床扩范用于老年性骨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伴有肿瘤等现代疾病。
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用以增强温阳疗效;与四妙散合用以利下肢关节湿热;并酌配伍情血肉之品如鹿角片、鹿角霜以壮督脉;临证酌情加减,如背部歪曲疼痛者加狗脊、鹿角霜、乌梢蛇;畏寒严重者可配麻黄附子细辛汤;兼慢性鼻炎者,可酌加杏仁、桔梗,取“上病下治”之意。
典型病例
腰椎重度骨性关节炎病案:患者,男,70岁,近3年来反复感腰骶部疼痛伴双下肢活动不利,1年前曾在楚雄州中医院行”椎间盘摘除手术”,2009年5月1日在楚雄州中医院ct诊断:腰椎重度骨性关节病,今日就诊我院余老中医,刻诊:感腰骶部疼痛,左下肢疼痛,左关弦,左尺脉虚大,右脉缓,舌苔黄腻,边有瘀点,舌质偏红,拟千金方独活寄生汤出入。
组方:独活、当归、苍术各15g,赤芍、炒白芍、生地、桑寄生、茯苓各20g,炒川断、炒杜仲、怀牛膝各12g,肉桂6g,川芎、防风、生甘草、川黄柏、秦艽各10g,薏苡仁、伸筋草、鸡血藤各30g,丹参、太子参各20g。
10剂,每
2天1剂,水煎分3次服。
2009年6月1日二诊,主诉腰骶部及左下肢疼痛消失,已能爬山,左关弦,右关缓,舌红苔根薄腻。
效不更方,前方去苍术、川黄柏,再投7剂。
此后患者半个月来诊,行动已基本如常人。
肩周炎病案:患者,女,72岁,农民,2009年10月8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困难3月加重1周,伴局部发凉、怕冷,夜间为甚。
经按摩、理疗稍有好转,近1周来症状加重,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效果不明显。
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纳差(与服止痛类药物有关)、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四肢乏力,二便正常,舌质淡,脉细略弦。
给予独活寄生汤加鸡血藤、附子、桂枝。
药用:羌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党参、杜仲、川牛膝各15g,细辛6g,当归、茯苓、熟地、生白芍各20g,炙甘草10g,鸡血藤20g,附子60g(先煎3小时),桂枝15g。
连服7服,每天配合按摩1次,辅以适当功能锻炼。
复诊诉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较前好转,续上方7服,临床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随访两年未复发。
按: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俗称漏肩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多因外伤及外感风寒湿之邪诱发。
经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本病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邪外侵为标,独活寄生汤具有益肝肾、补气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作用。
但该病病变部位在肩关节,且多有发凉、怕冷、得热则舒之感,故易肉桂为桂枝引药上行,加附子温肾散寒、祛风止痛,改独活为羌活以
走上焦。
鸡血藤为余老治疗该病的经验用药,具有行血补血、舒筋活络之功效,临床常用于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等症,一般20~30g适宜,多则甘而涩,反而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