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及答案解析
【材料】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要建设幸福广东,离不开幸福农村,建设幸福广东,就必须从基层抓去,从农业与农村垒砌基础。

粤兴县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下辖8个镇,人口约32万,多为山区或者丘陵地带,近几年,该县响应上级号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下困难和问题。

以下是该县各镇有关情况的材料:
1、巴塘镇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一位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说:“科技兴农,人才是根本。

建设新农村,自己也许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没有人才。


东风村是巴塘镇最大的自然村,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该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办起了农业科技园,并积极向一些农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争取农业科技成果,希望这些成果在村里实现转化,给农民带来实惠。

可是由于人才缺口,即使争取到了科技成果,也悬在半空中,无法落地。

这两年,多名大学生到该村任职,其中有一些是学农的,这对村里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村干部们来了精神,每名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头一个月,村干部都会带他走进园区、到田头,手把手地传帮带,希望他们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

可是一些大学生到村任职不到一年,便以各种理由离开了。

其原因,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收入低微,很难实现年轻人致富的目标;另一方面,新一代知识型青年,不甘心守在农村,向往去城市发展。

红石村为提高村民收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引进一些新奇特品种,给农民增收带来新的机遇。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科技人才的缺乏,村民对引进的新品种不熟悉,也不掌握管理技术,生产中遇到很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感到仅靠季节性“三下乡”活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

一位村干部表示,希望上级政府能够采取应对措施,一方面要留住本地知识青年,努力将其培养成为科技带头人;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村知识型青年返乡创业,同时吸引外地专业人才,以解决农村科技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在南里村,随着越来越多依靠农业科技发家致富的“明星”不断涌现,农业科技日益成为农民手中的“香饽饽”。

然而,那些被纯朴的村民们称为“财神爷”,为广大农村播种“致富种子”的带头人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目前,花卉产业正成为该村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然而花卉培育等方面的高端科技人才却相当匮乏。

种植花木的核心种苗技术至今还需要到外地购买,增加了花农的种植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镇里的农技人员队伍极不稳定。

许多基层农技人员纷纷抱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不少基层农技人员“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有不少人跳出“农门”,弃科从政、弃科经商。

另外,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40%的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农技专业人员也缺乏培训的机会,面临“知识老化”的问题。

2、江口镇
在江口镇梅园村,村民种植紫薯历史悠久。

当地的土质特别适合紫薯的种植,出产的紫薯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近几年的市场行情,种植紫薯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水稻。

尝到甜头的村民纷纷开垦荒地种植紫薯。

紫薯种植使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梅园紫薯”具有淀粉含量高、无渣、质鲜、味美的优点,获得了国家“无公害蔬菜”与“原
产地”认证,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为推动紫薯种植业的产业化发展,在得到了上级的支持后,由村“两委”干部牵头,梅园村于2008年11月成立了“梅园紫薯专业合作社”。

只要该村种植紫薯的农户,都可以无条件地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逐渐凸显了它的优势。

在合作社成立以前,虽然紫薯的产量年年上涨,销路却渐渐成为问题。

农户生产出来的紫薯,都是自己运到附近县镇的集市上去卖。

合作社成立后,按照不同等级、不同价格,大量收购农户种植的紫薯,然后由合作社负责销售。

以前,村民收获的紫薯存储两三个月都卖不出完,现在不出半个月紫薯就已经卖完。

合作社从农户那里收购紫薯时把质量关并合理定价。

对卖紫薯所得的利润,合作社有严格的分配标准:30%用作日常办公费用。

30%用来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剩下的40%全部返还给农户。

这样既避免了同村种植紫薯的农户之间恶性竞争,保护了农户的利益,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又通过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促进了梅园紫薯的产业化发展。

合作社制定了工作章程,规范经营运作。

同时,还制定了“梅园紫薯标准化生产规程”,大力推行生产标准化,每天派出技术员指导、帮助农户严格按照“无公害”的标准进行生产。

紫薯在梅园村的种植面积已达600多亩,总计有120多家农户进行紫薯的种植,成功走上了农业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实现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12%。

现在,紫薯已经成为改成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为尽快扩大规模,加快发展紫薯产业,江口镇大力发挥资源优势,在梅园村串班了“紫薯种植科研基地”,打造一乡一品。

镇农业部门成了了科技攻关小组,专门负责紫薯选育和推广种植。

梅园紫薯产业将会不断做大做强,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

3、龙潭镇
近些年来,龙潭镇加快了林业发展,林地面积不断扩大。

森林覆盖率超过了60%。

为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镇政府引导农民改变单一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业综合效益,稳步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林下经济,就是把农村的一些多种经营项目转移到林下,是农民在不增占地的情况下实现增收。

为此,政府拿出300万元资金作为补贴,鼓励引导农民在竹林和幼林下养兔、养鸡、养鸭,在树林中放羊蜜蜂以及在林下发展香菇夜菌种植。

金号村村民老曾探索了林下家兔野生放养的养殖经验,前年四月粗,老曾将第一批100只仔兔放到桑果林下养殖。

到了去年5月底,兔子个个活泼健康,长到3斤多。

吃过林下兔的人们都说,林下养出的兔子肉味十分鲜美。

目前,老郑的养兔场已养起了200多只种兔。

他在镇、村干部的支持下,打算讲村里100多亩地的桑果林全部利用起来。

有了广阔的场地,他计划今年出栏肉兔1万只。

五年内出栏20万只左右。

畔溪村委会引导村民在林地放养土鸡,以粮食、青草、昆虫为食的土鸡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据了解,每亩林地每年可放养两批,每批可养100多只,每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

岩湾村有很多的果林和竹林。

村民小刘卡到林地上仗着不少野草,便于去年7月买回来山羊定点在林地养殖。

至今,已出栏180多只,收入4万多元。

目前,还存栏山羊110只。

小刘林地养羊的成功,带点了本村的群众,现在全村在林地养羊的已经10多户。

镇党委赵委员说:“近两年林下经济发展态势相当好,到目前为止,林下经济大户已经发展到120多户,包括养羊、养鸡、养鸭、养兔和种植食用菌等等方面。

目前,发展早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0万员,其它正在发展中,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丽水镇
丽水镇双沟村广场上人头攒动,这是镇流动舞台车到该村进行巡回演出的日子,附近的男女老少也三五结伴过来观看。

村民陈老伯开心的说:“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的文艺演出,现在家门口都有演出看了!”据统计,2011年镇里的文艺演出队到下辖各村巡回演出了30多场
次,观众达2万多人次。

此外,镇政府向各村的图书阅览室配送了大量新书和杂志报纸,还积极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已全部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在该镇麻涌村文化室里,几位村民正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种养方面的资料。

其中老李是位养殖大户,他一边上网,一边和其他的人交流饲养土鸡的经验。

近些年,丽水镇试试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农村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的能力大大提高。

目前,全镇85%以上的行政村已开通宽带接入,建成基层服务点23个。

虽然文化硬件建设上了一个台阶,但由于镇、村文化站、室工作人员不足的原因,除了组织流动舞台车巡演,当地很少组织村民广泛参与文化娱乐活动,此外关于政策和科普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也开展的不多。

镇里原有的一些文艺表演团体由于从事创作和表演的人员年纪偏大,节目难以推陈出新,群众慢慢失去了兴趣,使得一些传统的保留节目被迫取消。

现在,当地的村民在空闲时间还是以看电视为主,还有一些人喜欢聚在一起打牌或打麻将。

5、青峡镇
城市试行垃圾分类,农村连个垃圾箱也没有;城市在清理河道,农村就往河里排污;城市建景观步行街,农村却牛粪满地步步惊心。

新农村建设已开展了若干年,一些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却不尽人意,甚至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

粤兴县的一些偏远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垃圾污染的问题。

在青峡镇的一个村庄,一进村就可以看到村道两旁分布着成片的垃圾带,大量垃圾随意丢弃在路旁、田边、水渠、等地方。

不仅如此,还有塑料袋、纸屑、饮料瓶等零碎垃圾被风刮到了村道中间,狼藉不堪。

在村委会前面的村道旁几堆垃圾几乎将村委会围住。

有村民在烧垃圾,他称:“太脏了,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把火烧掉,眼不见为净。

”一位正在菜地里干活的村民说:“村民日常的生活垃圾都是随手丢,沿路丢,根本无人管。

”今年来垃圾问题比较严重,村里于是请了一个村民专门负责垃圾清理,但一般半年才清理一次,效果不佳。

“农村就这样”的认识不仅存在于村民的心里,而且在部分的基层干部的脑海中也根深蒂固,因此即使见到路边成堆的垃圾大家也见惯不怪,等凑够一堆“一把火烧了”,或者扔到河里,“水一冲就没了”。

对于农村垃圾污染问题,有专家指出,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村民长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基层干部的观念问题。

基层干部要转变观念,保护农村环境卫生的意识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紧密结合起来,带头珍惜和爱护农村生活环境。

6、上坝镇
走进上坝镇的各个村子,处处可见粉刷一新的农家小院、整齐干净的水泥路面,疏浚清澈的小河塘,路边也都栽上了各类苗木,掩映在花草丛中的小村庄显得安静祥和。

在闫楼村的环境整治现场,村里的干部群众都在忙着清理垃圾、清洁河塘、粉刷房屋。

村委会黄主任说,他们带领群众,开展了系列“环境专项整治活动”,采取“拆、修、护、刷、绿”等办法,集中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河道沟塘,使村庄的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经过近几年的整治,该镇的7个行政村都展现出新的风貌。

闫楼村的环境整治只是上坝镇美好乡村建设行动的一个缩影。

这个镇其它村的整治和美化绿化工作都在热火朝天地开展。

新绿片片绕乡村,绿化、美化是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秀美怡人的沿河公园建成以后,成了上坝镇农民享受休闲时光的好去处,公园环境优美,道路整洁,草坪青翠,树木交错。

闲暇之时,农民齐聚于此,漫步聊天,其乐融融。

上坝镇,以沿河公园等游园绿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实施农村建绿工程,努力构筑绿地绿水交融的生态景观格局,使农民的生活环境处处绿意浓浓。

今年春天,上坝镇实施了农村绿化工程,栽植苗木100多万株,涉及30多个种类。

在陈夏村绿化现场,干部和群众一起在绿化一线忙碌。

这个村绿化面积已占到村庄的50%。

能为
幸福家园建设出力流汗,大家都十分高兴,参加义务劳动的村民表示,能生活在天蓝水清、地绿人好的环境中真是太幸福了。

美好乡村建设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建立了完备的垃圾处理系统。

上坝镇投资40余万元,购置了垃圾清理设备,建设了300多个垃圾处理池,投资185万元建设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按照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清洁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大力推进镇村垃圾污染治理工作,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化和生态化,大力推进镇村垃圾污染治理工作,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化和生态化。

上坝镇的垃圾处理系统,以2千人口为基数,每20户一个小型垃圾池。

垃圾按可用垃圾、填埋垃圾分类,每村因地制宜选择废弃的沟塘建立多个垃圾填埋场,以减少垃圾运输量,做到垃圾集中倾倒,统一收集,统一处理,来及收集率、清理率和处理率达到了100%。

他们还制定了村卫生所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工作制度,有效地按照记录、按要求分类贮存,统一送到有资质的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理。

另外还设立了“分段包干制”的管理模式治理河道,做到“河水清、无杂草、无垃圾、无秸秆、无漂流物”,通过清理淤泥,清理垃圾,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达到“河畅、水清、岸美”,切实改善了农村水环境。

7、成田镇
成田镇是粤兴县北部的山区镇,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5%,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农民依山而栖,居住分散,经济发展落后。

镇委、镇政府邀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对镇情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成田镇的资源在山水,潜力在山水,出路和希望也在山水。

他们从山区实际出发,从总结典型经验入手,找到了一条颇具山区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建设生态村。

为逐步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镇政府紧紧抓住水利这个农业命脉和交通这个经济动脉,下大力气加强对环境硬件的改造。

在水利、交通方面,对当地的中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疏浚治理了河道,兴建了农田水利项目,扩大了灌溉面积;改造了农村公路,修建了桥梁。

另外是美化村庄,以建设宜居村庄为目标,实施了农村新居建设工程,将农村危房改造与农村农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移风易俗相结合,引导农民对旧村进行了重点改造。

通过对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生态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地积极发挥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定期组织林果、花卉、黄烟等特色产业的种植能手进行传经授艺,并带头以社会化合作的形式推动生态村的建设。

三联村,总面积为7900亩,山地丘陵面积约占89%。

该村立足山区优势,发展贡柑、板栗等绿色无公害果品,户均7亩果园,形成了“山间果树缠绕,山峦梯次起伏,水面波光粼粼,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良好生态环境,全村果园达到3800多亩,贡柑打进了高端销售市场。

去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68万元,仅果品一项农民的人均收入就达到2000多元。

近些年来,一些村还挖掘生态资源优势,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建设以旅游为产业特色的“乡村游”、“农家乐”品牌生态村。

桃花村,总面积7400多亩,果园面积3500多亩,其中桃园1500多亩。

该村以桃为载体,大作桃文章,通过引进投资,完善基础设施,扶持村民兴办了桃花山庄等20多处农家乐旅游点,打造了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村,现在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

8、北岭镇
北岭镇的生态农业可以说发端于沼气。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岭镇开始推广沼气,并逐步完善生态链条,创造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

沼气化需要人畜粪便,促进了当地家庭养殖业的发展和厕所的改造。

当全国大兴农村改水改厕时,北岭镇农民早就用上了“城里的厕所”。

由于沼液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当地便于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果种植。

正是按照生态链条的关联性,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该镇的生态农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沼气的蓝色之光点燃了新农村的希望,成为连接养殖业和种植业的“金纽带”。

每办一个沼气池要配套养5头猪,促进了养猪业大发展;大量的有机化肥的使用使农作物品质优良,而且无污染、无公害。

粮食产值连续10年增长,水果每年以40%、养殖业以50%的速度增长。

这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变了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烧柴”变为“烧气”保护了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7%上升到现在的77%.而且人畜粪生活污水都进入沼气池发酵,使村庄环境大大改善。

如今北岭镇的各个村庄果园遍布,山岭葱郁,清泉流淌,一派美好和谐的景象。

假如你是粤兴县新入职的公务员,领导要求你尽快熟悉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于是,你下基层了解了该县下辖8个镇的情况,并收集了相关材料(附后)。

请根据材料(仅限所给材料)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对青霞镇如何治理农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出建议。

(20分)
要求:针对性强,调理清晰,文字流畅。

篇幅不超过200字。

问题二:总结成田镇和北岭镇“生态村”建设的主要方法。

(3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文字流畅。

篇幅不超过200字。

问题三:请你在分析该县各镇的基础上,谈谈对做好乡镇基层工作的认识。

(50分)
要求:分析全面,归纳准确,调理清晰,文字流畅。

篇幅800字左右。

2012年广东省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答案及解析
问题一:对清峡镇如何治理农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出建议。

(20分)
要求:针对性强,条理清晰,文字流畅。

篇幅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首先,通过阅读题干和作答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道提出对策题。

接下来,阅读给定资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

我们发现清峡镇出现在粤兴县下辖镇5中,所以可以把阅读重点迅速地定位到这里。

资料第一段“城市试行垃圾分类,农村连个垃圾箱也没有;城市在清理河道,农村就往河里排污;城市建景观步行街,农村却牛粪满地步步惊心。

”我们可以参考城市在治理环境、改善市容市貌的措施,提出相应的治理农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的建议。

第二段,反映了垃圾被随意丢弃,垃圾成片堆放所造成垃圾污染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可以提出“试行垃圾分类,在路边增设垃圾箱”的建议。

第三段,反映了村民焚烧垃圾,随意丢弃垃圾无人管理,由村民专门负责清理垃圾效果不佳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可以提出“提高垃圾清理的频率,明确其职责,禁止焚烧垃圾”以及“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破坏环境、村容村貌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的建议。

第四段和第五段,反映了部分基层领导干部认识落后,农民生活习惯等问题。

针对该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对策:改变基层干部观念,增强保护农村环境卫生的意识;培养农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环保意识。

最后,需要我们将要点整合归类,形成答案。

从第二步提取出来的要点可以发现,要点包括:垃圾分类、设置垃圾箱,垃圾清理、明确职责,惩治破坏农村环境行为,改变村干部观念,培养农民环保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等。

要点可分为:思想层面、制度层面和设施层面三个方面。

具体作答时将以上要点分门别类罗列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针对清峡镇治理农村环境、改善村容村貌的建议如下:
思想层面,一是基层干部应转变观念,增强保护农村环境卫生的意识,带头珍惜和爱护
农村生活环境。

二是改变农民不良生活习惯,培养环保意识。

制度层面,一是制定垃圾定期清理制度,明确职责,提高垃圾清理频率;二是对于焚烧垃圾、乱排等破坏农村环境的行为要严惩。

设施层面: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增设垃圾箱等垃圾收集和清理设施,保证垃圾正确分类。

问题二:总结成田镇和北岭镇“生态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3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文字流畅。

篇幅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通过阅读题目,由“总结”一词,可知此题是一道归纳概括题,即对成田镇和北岭镇建设“生态村”时所采取的做法、措施进行归纳概括。

答题前要准确把握作答要求,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如“全面、准确”,即作答时要点应全面、准确,不可缺一;“条理清晰”,不是把要点简单的罗列就可以了,而是把意思相同、相近的要点进行整合、归并,按着一定的逻辑顺序层次将其表述出来;“文字流畅,字数限制”则要求文字书写通顺、流畅,字数不超过200字。

阅读材料,可知答题信息点在材料7、材料8中。

如成田镇聘请专家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可得出一点做法:深入调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掌握“生态村”建设基本情况。

利用自身生态资源优势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可得出做法: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北岭镇推进沼气发展,可得出的做法: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等等。

通过分析材料,将这些做法要点进行归纳,把握好作答层次、结构,用精炼、通顺的语言分条表述出来即可。

下面提供概括题作答应注意的一些技巧方法:一是把握核心关键词,对材料中常出现的一些高频词汇要引起注意,很有可能是采分点所要求的关键词;二是踩点要全面,在不超过字数限制和遵守一定条理结构框架的前提下,答准、答全要点;三是重视结构分,答案要有结构、有框架,前有总括句,后再归类分条,按一定逻辑顺序逐一阐述,常用到的结构模式是“总—分”、“总—分—总”结构。

问题三:请你在分析该县各镇材料的基础上,谈谈对做好乡镇基层工作的认识。

要求:分析全面,归纳准确,条理清晰,文字流畅。

篇幅800字左右。

【作答思路】
首先,要看清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题中指出要“在分析该县各项材料的基础上”,提醒考生不能脱离材料,要从材料中寻找答题要点;“谈谈对做好乡镇基层工作的认识”要求我们通读材料,全面分析,不仅要归纳出“是什么”,还要提供“为什么”和“怎么做”,不能有失偏颇;此外注意身份是“公务员”,向领导整理汇报,做到“归纳准确,条理清晰”而非议论文章。

其次,根据所给材料内容构思答题逻辑思路,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结构作答,着重写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问题一定要回归材料中去找,将各乡镇的资料分别提取要点,整理成文。

对策也要紧扣材料来写,有针对性,注意作答的用语规范并控制字数。

【参考答案】
近年来,我县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结合实际,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不少成就。

如江口镇梅园村组织规模化紫薯种植使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龙潭镇加快林业发展,鼓励“林下经济”,真正让老百姓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田镇利用自身生态资源优势把生态和旅游相结合,前景看好。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区域层面各地发展仍存在不少差异,一些现实的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科技人员缺口大,队伍不稳定。

“科技兴农,人才是根本。

”巴塘镇的东风村办起了农业科技园,但因没法留住足够的农技人员而遭遇发展障碍。

另外,农技人员也存在专业知识不足等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