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_苏东水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第二版,课后答案.doc
产业经济学(第二版苏东水)课后答案第一章(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一)理论意义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二)实践意义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三)现实意义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
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7.案例研究方法;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产业的涵义有哪些?1.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2.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3.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4.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5.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6.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产业经济学_苏东水_第二版_课后答案01
产业经济学_苏东水_第二版_课后答案01第一篇:产业经济学_苏东水_第二版_课后答案01第一章(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一)理论意义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二)实践意义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三)现实意义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
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7.案例研究方法;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主编)课件
(二)产业经济学揭示自身特有的经济规律
• 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就既不同于宏观经济学 所揭示的宏观经济总量的行为规律,也不同 于微观经济学揭示的单个经济主体的行为规 律,而必定有自身所特有的运动规律。
•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产业出发来揭示产 业的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诸如此 类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 秩序型产业政策是指与产业经济行为有关的规 则性产业政策,它一般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法 律或者通过诱导、说服和规劝等方式对产业活 动进行干预。
(二)产业结构理论
•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 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 变化主要是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 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 出来。
•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 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它主要从经济发展 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 结构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 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 产业政策的研究领域从纵的方向来看包括: 产业政策调查(事前经济分析)、产业政策制定、 产业政策实施方法、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产 业政策效果反馈和产业政策修正等内容;
• 从横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 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 业技术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 从其作用特征来看包括秩序型(或称制度型)产 业政策以及过程型(或称行为型)产业政策。
• 该理论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 绩效的基础;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而市 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受市场结 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反映产业资源配 置优劣的最终评估标志;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第八章优化
1.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 递进的方向演进。
2.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 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 的方向演进。
3.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 业方向演进。
4.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 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
(一)产业的关联效应
产业的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的生产、产值、技术等方 面的变化通过它的前向关联关系和后向关联关系对其他产 业部门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
前向关联效应就是指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值、 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它前向关联部门在这些 方面的变化,或导致新技术的出现、新产业部 门的创建等。
第六章 优 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二、产业结构效应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
国际投资结构就是指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的比 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 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 种派生的结构指标。 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投资结构进行优化。 思考:我国国际投资结构如何优化?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
二、产业结构效应
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 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一种特殊的作用。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就是通过四步过程实 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1.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课后答案——第三章
(七)与西方企业比较,东方企业具有哪些特 与西方企业比较, 以日本企业为例) 点(以日本企业为例)?
1.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 日本企业的经营方式带有浓厚的家庭风格。首先,企业内部实 行温情主义的家长制管理。其次,日本人不仅把企业看作是谋生场 所,更重要地是把其当作一种生活共同体,从中寻求个人生存的价 值,使得企业(集团)或成员之间具有一种超越一般职能组织的家庭 式亲近感。 2.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 在日本,企业的集团目标与企业成员的个人利益能够很好地、 有机地结合起来。日本的企业文化并不否认职工个人的利益和愿望, 也不简单地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它使每个成员都时刻意识到, 自己与企业休戚相关、生存与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企业追求的是双重经营目标。一个目标是利润,表明企业是一个利 益集团;另一个目标是企业的持续性,这表明企业同时又是一个共 同体。 (2)利益一体感使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有着一种共同的纽带。 第三章 企业
第三章 企业
( 四 ) 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什 如何解释企业纵向一体化现象? 么?如何解释企业纵向一体化现象?
威廉姆森提出了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 第一个是交易所涉及的资产专用性。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当一 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入的资产就具有 专用性。这时假如交易过早地终止,所投入的资产将全部或部分地 无法改作其他用途,使得投资中的成本里包含部分或全部的“不可 挽救成本”或“沉没成本”。因此,契约关系的连续性意义重大。 第二个维度是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其意义在于使应变性的、 连续的决策成为必要。当交易受制于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时,对治 理结构的选择就很重要,因为不同的治理结构有不同的应变能力。 第三个维度是交易发生的频率。一种治理结构的确立和运转是 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在多大程度上能被所带来的利益抵消,取决于 在这种治理结构中所发生的交易的频率。多次发生的交易,较之于 一次发生的交易,更容易使治理结构的成本被抵消。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 第三篇
第三篇产业结构第六章演变第一节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一、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1.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
需求的变化和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被看作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所有部门的资本和劳动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
他们的增长理论没有把部门之间的资源流动等诸多结构变化当作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而排斥结构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经济增长的结构主义观点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生产结构变化应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资本和劳动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加速经济增长。
3.库兹涅茨与罗斯托对现代经济增长本质问题的争论库兹涅茨:在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首要问题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总量的高速增长才能导致结构的快速演变。
没有总量足够的变化,结构变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受到限制。
与库兹涅茨的观点相反,罗斯托则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
虽然他无意要否定总量的概念,而只是强调,部门分析是解释现代经济增长原因的关键。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1.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几个阶段: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
2.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
3.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
4.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
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
只有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产业的轻纺产业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产业经济学(第二版)苏东水 第一篇 总论
5、战略关联分类法
5、战略关联分类法战略关联分类法是指按照在一国产业
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战略地位划分的产 业主要有: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 产业。(1)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 的产业特点:发展速度很快,增长率很高,并对整个产业结构的 变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既对其他产业起着引导作用,又对国民经济起着支撑 作用。如:微电子工业、信息产业等
后向关联关系就是通过自身的需求与其他产业部门
发生的关联。例如:钢铁业与煤炭采掘业,对钢铁业来说,它与煤炭采掘业发生的关联就是 后向关联关系,煤炭采掘业就是钢铁业的后向关联产业。 钢铁业(前)〜煤炭采掘业(后)
(3) 双向关联产业:互相提供供给的产业
如:电力产业与煤炭产业,电力煤炭^(4) 环向关联产业: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学 修产业经济学应具备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 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所以,宏观经济学、微观 经济学、高等数学等相关学科是其先导学科。
四、对相关学科体系要求
[8]简新华,
参考文献: .[1]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三)国家标准分类法
国家标准分类法是指一国(或一地)政 府为了统一该国(或该地)产业经济研宄的统计和 分析口径,以便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 进行宏观管理,并根据该国(或该地)的实际而编 制和颁布的划分产业的一种国家标准。
这种分类法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它是由一国或一地的政府或其技术标准管理部门编制和颁 布,而不是由个人或产业研究机构自己编制的,因而具有整体性、广 泛性和权威性的特征;第二,它是一国或一地的国家标准,在运用上具有强制性和代表 性;第三,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统一统计口径和 分析口径,以便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第四,它具有特殊性,它是针对一国或一地的具体实际编制的, 只适用于该国或该地的产业分类,其他国家只能参考和借鉴。第五,它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比较能反映该国或该地的产业发展 和变化情况,也比较能适应其产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课后答案——第三章-
(八)简要论述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 企业是产业分析和研究的出发点。所谓产业简单地 说就是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合。 这样,不同企业所具有的某类共同特性就成了划分 产业的基准。而不同产业究竟是由具有什么样共同 特性的企业群来构成,则取决于具体经济分析的需 要。 企业行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对象。同一 产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重 要依据。而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处于不同第地三位章 的企业
第三章 企业
威廉姆森用资产的专用性解释了企业纵向一体化现象。他认 为只有懂得了资产专用性对于交易成本的影响,才能理解为什么 有些市场采购会让位给企业自己生产。他把企业看成是连续生产 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指出企业之所以 会出现,是因为当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至 少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第三章 企业
(五)古典企业具有哪些特征?它之所以产生必 须具备哪两个前提条件?
古典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联合投入的生产;有几个投入的 所有者;有一个团体对所有联合投入的合约是共同的;享有这 些权利的人可以独立于其他投入所有者的合同,而与任何投入 合约进行再谈判;他有剩余索取权;他可以改变队成员的资格; 他可以出售这些用来定义古典企业的所有制的权利。
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 本的。
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 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
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 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
第三章 企业
(四)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什 么?如何解释企业纵向一体化现象?
产业经济学讲义
产业经济学讲义课程说明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为面向21实际的高等教育教材系列教材--《产业经济学》(21世纪教材),由苏东水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第二版教材。
计划授课时数为72课时(民族班)或54课时(汉族版)。
为学好这门课程建议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要求具备能够综合运用上述学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学习过程中建议学生多看一些相关行业经济方面的杂志、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方面的政策文件。
作为配套内容,建议学生看看一下所列图书:1.陈耀,国家中西部发展政策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推荐本书的基本理由:新疆作为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应当了解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北京,发展进程中的基本产业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在时间中的演变有一个较好的了解。
2 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推荐本书的主要理由: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又是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度问题。
本书从结构优化出发讨论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细节内容,是产业经济学核心内容的重要读物,又是从经济发展角度全面把握和掌握产业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
3 李大山主编,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推荐本书的理由:虽然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有其整体的产业布局和结构上的合理性,但是全局合理不一定对局部合理。
本书从区域产业结构出发,讨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理论分析。
重点是提供了如何判断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和优化方面的实证分析方法和案例。
4 毛健编,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政策选择,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推荐本书的理由:本书主要是从政府干预角度较为系统的阐述了政府产业政策选择、产业政策的实施以及效果评价,从动态的角度分析问题。
这是本课程多从静态角度分析的弊端的有效补充。
5 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产业经济学七十一个综合二复杂的经济系统里面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子系统。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课后答案——第三章 ppt课件
假 设 q 表 示 生 产 向 量 或 计 划 , 对 m 种 产 出 , q=(q
1,…,qm)。令q1,…,qn,代表n个这种向量(上标指 生产计划,下标指商品种类)。如果成本函数C是严格次
可加的,即对于所有的q ,若
,有
第三章 企业
若令m =2,i=1,即q1和q2代表两种不同的
商品的数量。带入上式,则有
第三章 企业
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益,选择效率更高即平均成本最 低的设备规模。因此,当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它选 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必然位于LAC曲线之最低点(A点), 该点所对应的产量即是该厂商在长期中的最优产量。 又因为只要存在着超额利润,竞争的压力会引起市场 供给增加,由此迫使价格下降到超额利润完全消失, 即P1=LAC的最低点。总之,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理 论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因为它表明,在行业达到长 期均衡时,留存下来的每个厂商都选用在当时技术条 件下效率最高的规模,用最低的成本(即所费各种生产 资源之数量为最小)生产产品,并且只能赚取正常利润。 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的假定前提下,市场机制能够 使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实现最有效率的配置。
第三章 企业
(二)什么是范围经济?试证明只要成本函数是 严格次可加的,则必然存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 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时(假定两个企 业得到的投入物相等)。如果企业的联合生产低于独立 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那么其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不 经济。这种情况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与另一种产品的生产 有冲突时可能会发生。当然范围经济也可以一般化到多 产品企业。
第三章 企业
二、长期均衡
第三章 企业
所谓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 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厂商能够根据他准备提供的产量选择 一个所费总成本(从而平均成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 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变化,即 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该 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反之,不能赚得正常利 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出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 商数量的减少。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框架整理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 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辨析:传媒业?传媒产业?产业发展和变化产业经济学 从产业出发 产业内部企业间相互作用 产业本身特有的经济规律产业与产业间相互联系完全竞争 完全垄断 市场结构structure 寡头垄断 (市场集中度、 垄断竞争产品差异化、 进入退出壁垒)市场 定价行为 产业组织政策 (哈佛学派SCP 分析框架市场行为conduct 广告行为 (政府公共政策)将产业分解成特定市场 )兼并行为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绩效performance 规模结构效率技术进步 产量决策 静态竞争策略价格决策竞争产品决策产量领先策略 动态竞争策略 长期竞争策略供给因素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术经济联系。
人口、技术进步、资金(产品劳务、生产技术、商品供应、环境)(单向多向、顺向逆向、价格、劳动就业、投资)直接间接)需求因素高度化: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消费、投资)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化:产业间协调能力加强、关联水平提高国际贸易因素(素质、联系方式、相对地位、供需适应)国际投资因素布局:地理位置、自然因素、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其他产业政策:组织政策、结构政策、布局政策、技术政策、综合性产业政策民间主导型:美国产业管理产业规制政府主导型:日本政府民间平衡型:德国行业管理:行业协会产业发展生命周期: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产业集聚化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趋势产业融合化产业生态化。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苏东水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节产业1.产业的含义:(1)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3)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
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目的: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1)关联方式分类法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②原料关联分类法③用途关联分类法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的前向、后向关联)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2)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第二阶段(18C60。
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 (3)生产要素分类法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得比重较大的产业.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1)四次产业分类(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他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第二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产业组织的理论基础(哈佛大学———SCP基础上)一、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节产业1.产业的含义:(1)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3)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目的: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1)关联方式分类法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②原料关联分类法③用途关联分类法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的前向、后向关联)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
(3)生产要素分类法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得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1)四次产业分类(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他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第二章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产业组织的理论基础(哈佛大学---SCP基础上)一、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
1.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交换者)之间进行经济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一种关系,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强制成为对商品生产者的外在强制而得到贯彻。
竞争机制被西方古典经济学认为是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给出最优解的组织形式,它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因此,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2•“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马歇尔冲突” 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面对这一矛盾,马歇尔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成一发展一衰退”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可以获得某种均衡。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1)亚当斯密→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夫人→克拉克→梅森、贝恩(2)哈佛学派的SCP^g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
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
市场绩效:在一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
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市场结构。
微观经济理论: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
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因此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者”特征: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在贝恩等人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
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
沉没成本:企业进入市场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该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
“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
梅森将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成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
有效竞争三分法(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
第二节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可竞争市场理论: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
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第二篇产业组织 (60%)第三章企业第一节西方观点:什么是企业一.新古典企业理论1•生产函数:描述在生产技术状况给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的函数式。
2•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短期与长期行业均衡及厂商最优规模分别是如何决定的。
(1)短期均衡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时期内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固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他只能通过调整可变要素(即可变成本)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量(即生产规模)。
如图,在短期内当一个行业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基本稳定时,行业的产量和价格将保持稳定,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状态。
图(a)中,市场的需求曲线DD与供给曲线SS相交于E点,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Pe,市场均衡数量为Qe O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每个厂商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因此,其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且与横轴之间的距离就等于Pe o同时,我们已证明此时:MR=Pe ,所以厂商的需求曲线d=MR=Pe。
在图(b)中,e点是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MC与边际收益曲线MR的交点,它所对应的产量qe就是该厂商最优的生产规模。
(2)长期均衡(b)(a)行业均衡(b)厂商均衡所谓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厂商能够根据他准备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费总成本(从而平均成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变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反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出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减少。
如图,在开始时,效率最高的厂商选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的效率小于最优规模的效率,意味着该厂商的规模在其LAC最低点的左上方的一点,例如B点。
若开始时的价格为P, 则该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
由于只要LAC曲线还处于递减阶段,那么厂商选用规模更大从而平均成本更低的设备规模,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这会驱使该厂商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益,选择效率更高即平均成本最低的设备规模。
因此,当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它选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必然位于LAC曲线之最低点(A点),该点所对应的产量即是该厂商在长期中的最优产量。
又因为只要存在着超额利润,竞争的压力会引起市场供给增加,由此迫使价格下降到超额利润完全消失,即P仁LAC的最低点。
总之,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理论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因为它表明,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留存下来的每个厂商都选用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效率最高的规模,用最低的成本(即所费各种生产资源之数量为最小)生产产品,并且只能赚取正常利润。
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的假定前提下,市场机制能够使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实现最有效率的配置。
*3.什么是范围经济?试证明只要成本函数是严格次可加的,则必然存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岀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时(假定两企业得到的投入物相等)。
若企业的联合生产低于独立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则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不经济。
这种情况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与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有冲突时可能会发生。
假设q表示生产向量或计划,对m种产出,q=(q 1, , , qm)。
令q l, , , qn,代表n个这种向量(上标指生产计划,下标指商品种类)。
如果成本函数C是严格次可加的,即对于所有的q ,若有ΣC(⅛i J > c(爲訓若令m =2, i=1 ,即q 1和q2代表两种不同的商品的数量。
带入上式,则有C(q 1,0 ) + C(0, q2)> C(q 1, q2 )其中C(q 1, 0)和C(O , q2)被称为独立成本。
这就证明了只要成本函数是严格次可加的,那么就必然存在单个企业联合生产两种产品比两个企业各自生产一种产品更有效率(成本较低)的范围经济。
二、现代企业理论1•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明确、市场存在、交易成本为零,初始权益的归属是不重要的,通过市场就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按照科斯的观点,试简要论述什么是企业。
为克服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不足,科斯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将生产的制度结构纳入经济理论。
(1)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
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小的统制经济,市场体系不应该也不能够排除或消除诸如企业组织这样的统制经济,相反它倒是保证了它们只能在比其他企业或者比市场运行的结果更有效率的时候才能够生存下去。
(2)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
(3)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
(4)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
3.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契约理论)两个分支:一是交易成本理论,着眼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二是代理理论,侧重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的代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