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案例分析之二概要
合同法案例及法律意见(3篇)
![合同法案例及法律意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991e9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0.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A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某市B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于2018年3月1日签订了一份建筑材料采购合同。
合同约定,A公司向B公司采购一批建筑材料,总价款为人民币500万元,交货时间为2018年6月1日,付款方式为货到付款。
合同还约定了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
2018年6月1日,B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将建筑材料交付给A公司。
然而,在A公司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如水泥强度不达标、钢筋锈蚀等。
A公司遂要求B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但双方就违约责任承担及赔偿金额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产生了纠纷。
二、案件争议焦点1. B公司是否构成违约?2. 如B公司构成违约,应承担何种违约责任?3. 争议解决方式如何选择?三、案例分析1. B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本案中,A公司与B公司均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且双方签订的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合同合法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本案中,B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构成违约。
2. 违约责任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本案中,A公司因B公司提供的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工程延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B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赔偿A公司的经济损失。
关于赔偿金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法律合同法案例分析(3篇)
![法律合同法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ffd89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f.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
2008年,甲公司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决定引进战略投资者。
经过协商,甲公司与乙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达成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乙公司收购甲公司30%的股权,成为甲公司的股东。
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000万元,乙公司应于协议签订之日起3个月内支付全部股权转让款。
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乙公司按照约定支付了股权转让款。
但随后,甲公司却以乙公司未履行协议约定的其他义务为由,拒绝将股权转让给乙公司。
乙公司认为甲公司违约,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履行股权转让协议,将股权转让给乙公司。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甲公司是否构成违约?2. 乙公司是否应当履行股权转让协议?3. 如甲公司构成违约,乙公司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案例分析1. 甲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有效合同。
甲公司作为股权转让方,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将股权转让给乙公司。
然而,甲公司却以乙公司未履行协议约定的其他义务为由拒绝履行股权转让协议,明显违反了合同约定。
因此,甲公司构成违约。
2. 乙公司是否应当履行股权转让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甲公司未履行股权转让协议,构成违约。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乙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股权转让协议,即要求甲公司将股权转让给乙公司。
3. 乙公司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股权转让协议,将股权转让给乙公司。
合同法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合同法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44d99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03.png)
第1篇案情简介: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以下简称“施工方”)签订了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施工方负责某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
合同约定工期为一年,工程总价款为1000万元。
合同签订后,施工方按照约定进行了施工,但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实际工程量增加,工期延长。
施工方多次与开发商协商,要求增加工程款和延长工期,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施工方遂停止施工,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支付增加的工程款和赔偿停工损失。
争议焦点:1. 由于设计变更和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工程量增加和工期延长,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2. 施工方是否可以要求增加工程款和延长工期?3. 开发商是否应当赔偿施工方因停工造成的损失?案例分析:一、关于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在本案中,设计变更和材料价格上涨虽然属于客观情况,但并非不可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因此不属于不可抗力。
关于情势变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不可预见的、非当事人所能控制的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设计变更和材料价格上涨虽然影响了合同的履行,但并非不可预见的、非当事人所能控制的变化,因此也不属于情势变更。
二、关于增加工程款和延长工期的请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因设计变更或者工程量增加等原因,增加合同约定工程款的,当事人应当协商一致。
”在本案中,施工方要求增加工程款,但双方未能协商一致。
根据法律规定,施工方无权单方面要求增加工程款。
法律合同法案例分析(3篇)
![法律合同法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9e3f4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3.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0年,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在市区某地开发了一处住宅小区,命名为“和谐家园”。
经过一系列宣传和销售活动,该小区吸引了众多购房者。
张先生(以下简称“购房者”)在2010年10月,与开发商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了该小区一套面积为120平方米的住宅。
合同约定,房屋总价款为100万元,首付比例为30%,剩余款项于房屋交付时一次性支付。
合同中还约定了房屋交付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
然而,由于开发商未能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导致房屋交付日期一拖再拖。
购房者多次与开发商协商,要求按照合同约定交付房屋,但开发商始终以各种理由推脱。
2012年5月,购房者张先生将开发商诉至法院,要求开发商按照合同约定交付房屋,并支付逾期交付的违约金。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开发商是否构成违约?2. 购房者主张的违约金是否合理?3. 法院应如何判决?三、案例分析(一)开发商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本案中,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明确约定了房屋交付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
然而,开发商未能按时交付房屋,已构成违约。
(二)购房者主张的违约金是否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购房者主张的违约金为每日万分之五,即每日500元。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违约金的计算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同时考虑到当事人的预期利益。
在本案中,购房者因开发商未能按时交付房屋,导致其无法入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购房者主张的违约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考虑到违约金的总额可能过高,法院在判决时可以适当降低违约金数额,以平衡双方的权益。
(三)法院应如何判决1. 开发商应承担违约责任,按照合同约定交付房屋。
法律合同法案例分析(3篇)
![法律合同法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dee00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9.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某购房者(以下简称“购房者”)于2018年5月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
合同约定,开发商应在2019年5月前将房屋交付给购房者,购房者的购房款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购房者依约支付了全部购房款。
然而,由于开发商自身原因,房屋未能按期交付。
购房者多次与开发商协商,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但开发商始终未履行义务。
无奈之下,购房者将开发商诉至法院。
二、案件焦点1. 开发商是否构成违约?2. 购房者能否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3. 购房者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的具体方式有哪些?三、案例分析(一)开发商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开发商未能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房屋,已经构成违约。
(二)购房者能否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的,对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购房者作为守约方,有权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三)购房者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的具体方式1. 要求开发商继续履行合同,即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房屋。
2. 要求开发商支付违约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
3. 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
如果购房者的损失超过了违约金数额,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
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开发商未能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房屋,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如下:1. 开发商应继续履行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房屋。
2. 开发商应支付购房者违约金10万元。
合同法法律关系案例分析(3篇)
![合同法法律关系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70c4b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7.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乙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工程的企业。
2009年5月,甲公司因公司项目需要,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合同约定,甲公司将一项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的住宅楼建筑工程交给乙公司施工,工期为12个月。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按照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但在验收过程中,甲公司发现乙公司施工的住宅楼存在多处质量问题。
甲公司要求乙公司进行整改,但乙公司拒绝承担责任。
随后,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二、案例分析(一)合同法法律关系概述合同法法律关系是指合同当事人之间基于合同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合同法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合同主体:合同主体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2. 合同内容:合同内容是指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包括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
3. 合同效力:合同效力是指合同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包括合同成立、生效、变更、解除、终止等。
(二)案例分析1. 合同主体在本案中,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合同主体。
甲公司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甲方;乙公司作为建筑工程企业,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乙方。
2. 合同内容合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合同标的: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的住宅楼建筑工程。
(2)数量:住宅楼建筑工程。
(3)质量: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质量标准,但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4)价款或者报酬:合同中未明确约定价款或者报酬,但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价款或者报酬应当明确约定。
(5)履行期限:12个月。
(6)履行地点和方式: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违约责任。
3. 合同效力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合同法培训之二案例分析(实用版)
![合同法培训之二案例分析(实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1ab7c8f705cc1754270907.png)
附期限的合同是指当事人以一定期限的到来作为合同效力发 生或终止的条件。《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合 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 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对于本案例,首先需要弄清该合同是附条件合同还是附期限 合同。期限和条件的差别在于,条件是约定事实,是否发生不 确定,如本案中的“开工时”。如约定的事实是一定会发生的, 就是期限。在理解期限时,不要局限于年、月、日的表述,而 是要约定的事实一定会发生。约定的事实不一定会发生,不是 条件。本案的合同附款为“开工后第二个月”,工厂开工不是 必然发生的客观事实,其是否发生及何时发生是无法确切预知 的,所以本合同是附条件的合同。
在本争议中,要确定中巴车主应否承担赔偿责任,关键在于 双方之间事先达成的免责约定是否成立并生效。合同中的免责条 款是指导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为免除或者限制 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未来责任的条款。对于免责条款的效力,现 行法律视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规定。一般来说,当事人经过充 分协商确定的免责条款,只要是完全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 且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法律是不干预并承认其效力的。但是对 于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免责条款,法律是禁 止的,并否定其效力。《合同法》第53条规定:“合同中的下 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 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二、甲厂发出要约后,没有使要约不发生法 律效力或者使要约失效的事由。首先,按照《合 同法》规定,要约人即甲厂发出要约后,要使要 约不发生法律效力就应当及时撤回要约,而要约 要撤回,必须要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即到达乙厂 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时才能撤回。 甲厂在向乙厂发出传真后,没有作出撤回要约的 行为,因此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即乙厂后正式发 生法律效力。其次,在要约生效后,甲厂又没有 在受要约人即乙厂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向受要约人 要求撤销要约。
合同法法律实际案例分析(3篇)
![合同法法律实际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80383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c.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乙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企业。
2015年,甲公司决定在市区新建一个住宅小区,并计划在小区内建设一座公园。
甲公司为了完成公园的建设,与乙公司签订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合同》。
合同约定,乙公司负责公园的规划设计、施工、绿化种植等工作,工期为一年,合同总价为人民币1000万元。
二、案例经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乙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并开始进行施工。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乙公司发现甲公司提供的土地存在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的问题,导致施工进度严重滞后。
乙公司多次与甲公司协商,要求甲公司提供解决方案或延长工期,但甲公司以合同条款为由拒绝。
2016年5月,乙公司向甲公司发出《工期延误通知》,告知甲公司由于地下管线问题导致工期延误,要求甲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
甲公司收到通知后,认为乙公司延误工期是由于自身原因,不同意承担任何责任。
三、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是合同法中关于工期延误的责任承担问题。
1. 工期延误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因不可抗力或者非因当事人原因的其他障碍,导致合同履行不能或者履行困难,当事人可以协商解除合同;当事人不能协商解除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乙公司主张工期延误是由于地下管线问题导致的,属于不可抗力或非因当事人原因的其他障碍。
2. 工期延误的责任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因不可抗力或者非因当事人原因的其他障碍,导致合同履行不能或者履行困难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本案中,甲乙双方在合同中并未约定因不可抗力导致工期延误的责任承担问题。
(1)甲公司的责任甲公司作为土地的所有者,应当对土地的使用情况负责。
在本案中,甲公司提供的土地存在地下管线问题,导致乙公司工期延误。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甲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承担工期延误造成的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法律学合同法案例分析(3篇)
![法律学合同法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f688d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7.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甲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乙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装修的企业。
2015年3月,甲公司因新建一栋办公楼,需要乙公司进行装修。
双方经协商,于3月15日签订了《建筑装修合同》。
合同约定:乙公司负责甲公司新建办公楼的整体装修,包括室内装饰、水电改造等,工期为6个月;工程总造价为500万元,支付方式为分期支付,首期支付合同总额的30%,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总额的50%,工程竣工后支付合同总额的20%。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按照约定开始施工。
2015年6月,乙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甲公司提供的办公楼图纸中存在多处不合理之处,导致装修工程无法顺利进行。
乙公司多次与甲公司沟通,要求修改图纸,但甲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
7月,乙公司向甲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甲公司不同意解除合同,双方发生争议。
二、争议焦点1. 甲公司提供的办公楼图纸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是否影响装修工程的顺利进行?2. 乙公司是否有权解除合同?3. 双方解除合同后,如何处理工程款项和损失赔偿问题?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第三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第四条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一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工程设计要求,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偷工减料。
第二十二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
四、案例分析1. 关于甲公司提供的办公楼图纸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是否影响装修工程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工程设计要求,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偷工减料。
在本案中,乙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甲公司提供的办公楼图纸存在多处不合理之处,导致装修工程无法顺利进行。
合同法法律制度案例分析(3篇)
![合同法法律制度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e5a99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6.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中约定,乙公司应在合同签订后10日内将货物交付给甲公司,甲公司应在收到货物后30日内支付货款。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货物,导致甲公司无法按约定时间完成销售计划。
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二、案件争议焦点1. 乙公司是否构成违约?2. 如果乙公司构成违约,应承担何种违约责任?三、案例分析(一)乙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货物交付的时间,即合同签订后10日内。
然而,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货物,违反了合同的约定。
因此,乙公司构成违约。
(二)乙公司应承担的违约责任1. 乙公司应承担继续履行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货物,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即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
2. 乙公司应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在本案中,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货物,导致甲公司无法按约定时间完成销售计划,给甲公司造成了损失。
因此,乙公司应赔偿甲公司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三)损失赔偿的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本案中,甲公司因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货物,导致其无法按约定时间完成销售计划,损失包括但不限于:1. 销售收入的减少;2. 库存成本的增加;3. 市场机会的丧失。
合同法法律关系案例分析(3篇)
![合同法法律关系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d8224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7.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21年5月1日签订了一份设备采购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一批设备,总价值为人民币1000万元。
合同约定,乙公司应在2021年6月30日前将设备交付给甲公司,并保证设备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合同还约定,若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设备或交付的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应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合同总值的10%。
然而,到了2021年7月1日,乙公司仍未交付设备。
经甲公司多次催促,乙公司于2021年8月1日告知甲公司,由于生产设备故障,预计无法在原定时间内交付设备。
甲公司要求乙公司赔偿违约金,但乙公司以设备故障为由拒绝支付。
二、案例分析本案例涉及的主要法律关系包括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违约责任关系以及可能涉及的侵权责任关系。
(一)合同关系1. 合同成立与生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本案例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设备采购合同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合同成立后,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2. 合同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本案例中,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设备,已构成违约。
(二)违约责任关系1. 违约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例中,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设备,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2. 违约金的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本案例中,合同约定了违约金为合同总值的10%,乙公司应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三)侵权责任关系1. 侵权责任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学合同法案例分析(3篇)
![法律学合同法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024b4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3.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某购房者(以下简称“购房者”)于2019年10月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购房者以总价款200万元购买开发商开发的某住宅小区的一套房屋。
合同约定,购房者于签订合同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定金20万元,剩余房款于房屋交付前支付完毕。
合同还约定了房屋交付时间为2020年6月30日。
然而,由于开发商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房屋交付时间推迟至2020年9月30日。
购房者认为,开发商未能按时交付房屋,且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居住体验,遂要求开发商退还定金并赔偿损失。
双方协商未果,购房者遂将开发商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开发商是否构成违约?2. 购房者能否要求开发商退还定金?3. 购房者能否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三、案例分析1. 开发商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开发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房屋,已构成违约。
2. 购房者能否要求开发商退还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并有权要求其返还定金。
”在本案中,由于开发商违约,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退还定金。
3. 购房者能否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购房者因开发商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包括:因延迟交付房屋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房屋质量问题造成的居住不便等。
因此,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开发商未能按时交付房屋,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退还定金。
同时,鉴于房屋存在质量问题,给购房者造成了经济损失和居住不便,法院判决开发商赔偿购房者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10万元。
合同法判决案例分析
![合同法判决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602d2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0.png)
合同法判决案例分析一、合同主体。
咱就先说这个合同里都有谁吧。
一方呢,咱就叫甲方,另一方呢,就叫乙方。
甲方和乙方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人或者企业啥的。
比如说,甲方可能是个小商贩,在街边卖着自己手工做的小饰品;乙方呢,可能是个大商场,想要进点独特的东西来吸引顾客。
二、合同目的。
这合同是为啥签的呢?这就像是两个人搭伙做买卖,得把目的说清楚。
就像甲方把自己的小饰品卖给乙方,那目的就是乙方能拿到那些好看的小饰品去商场里卖,然后甲方能赚到钱。
或者说,也有可能是乙方要甲方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务,比如说给商场的顾客做个小饰品制作的现场表演之类的。
这个目的得明明白白的,不能含糊。
三、合同内容。
1. 商品或者服务的描述。
如果是卖小饰品这种情况呢,得把小饰品的样子、材质、颜色啥的都得说清楚。
不能说甲方给了乙方一堆塑料珠子,乙方想要的却是水晶珠子。
要是服务的话,就像做现场表演,得说清楚表演的时间、地点、表演的具体内容。
比如说表演是在商场的中庭,每个周末的下午两点到四点,表演的内容就是现场制作十款不同的小饰品。
2. 价格和支付方式。
这可是很关键的一部分呢。
甲方把小饰品卖给乙方,那得说好一个价格呀。
是按个卖呢,还是按一批卖。
如果是按个卖,每个小饰品多少钱;如果是按批卖,这一批总共多少钱。
支付方式也得说清楚,是现金支付呢,还是转账。
要是转账的话,啥时候能到账,这些都得有个准话。
就像甲方说,这批小饰品一共1000块钱,乙方得在收到货后的三天内转账到甲方指定的账户里。
3. 交货或者服务的时间和地点。
要是卖东西,甲方得把小饰品啥时候送到乙方那里,送到哪个地方说清楚。
不能让乙方干等着,也不能送错地方。
如果是服务,那就是甲方的人啥时候到商场开始表演,这些都得有安排。
比如说甲方要在签订合同后的一个星期内,把小饰品送到乙方商场的仓库,地址是啥啥啥,都得写得清清楚楚的。
4. 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
小饰品要是有质量问题怎么办?甲方得给个说法。
是可以换货呢,还是退款。
合同法法律案例分析例文(3篇)
![合同法法律案例分析例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34c0b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c.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涉及一起因合同履行纠纷引起的法律诉讼。
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19年5月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总价款为人民币100万元。
合同约定,乙公司应在2019年6月30日前将货物交付给甲公司,甲公司在收到货物后10日内支付货款。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了纠纷。
二、案情概述2019年6月30日,乙公司按照约定将货物交付给甲公司。
甲公司在验收货物时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部分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规格。
甲公司遂与乙公司协商,要求乙公司更换或退货。
乙公司认为,货物虽然存在质量问题,但并非不能使用,不同意更换或退货。
双方协商未果,甲公司遂将乙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其违约造成的损失。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 乙公司提供的货物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2. 乙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以及如何赔偿甲公司的损失。
四、案例分析(一)关于货物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货物的质量标准。
乙公司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规格,因此,乙公司提供的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二)关于乙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公司提供的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构成违约。
因此,乙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三)关于赔偿甲公司损失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甲公司因乙公司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包括:货物质量不合格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因退货或更换货物而产生的运输费用、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生产线停工损失等。
合同法法律案例文本分析(3篇)
![合同法法律案例文本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9bc9e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e.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货物交付时间为2021年3月1日,付款方式为货到付款。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支付了10万元定金。
然而,由于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货物,导致甲公司遭受重大损失。
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二、案例分析(一)合同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在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货物买卖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故该合同合法有效。
(二)违约责任1. 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货物,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物,已经构成违约。
2. 乙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
在本案中,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合同、退还定金以及赔偿损失。
(三)损失赔偿1. 甲公司遭受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因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货物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因未能及时使用货物而错失的市场机会损失等。
2. 乙公司应赔偿甲公司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在本案中,乙公司应赔偿甲公司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
三、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货物买卖合同合法有效,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货物,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包括:1. 继续履行合同,按照约定交付货物;2. 退还甲公司已支付的10万元定金;3. 赔偿甲公司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错失的市场机会损失等。
合同法案例分析(二)
![合同法案例分析(二)](https://img.taocdn.com/s3/m/bf3a807a02768e9951e73845.png)
合同法案例分析(二)【案例一】某山区农民赵某家中有一花瓶,系赵某的祖父留下。
李某通过他人得知赵某家有一清朝花瓶,遂上门索购。
赵某不知该花瓶真实价值,李某用1万5千元买下。
随后,李某将该花瓶送至某拍卖行进行拍卖,卖得价款11万元。
赵某在一个月后得知此事,认为李某欺骗了自己,通过许多渠道找到李某,要求李某退回花瓶。
李某以买卖花瓶是双方自愿的,不存在欺骗,拒绝赵某的请求。
经人指点,赵某到李某所在地人民法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合同,并请求李某返还该花瓶。
试分析:(1)赵某的诉讼请求有无法律依据?为什么?(2)法院应如何处理?答题要点:(1)赵某的诉讼请求有法律依据。
李某与赵某之间的合同属于显失公平的买卖合同,且显失公平系由于赵某欠缺交易经验所致,因此赵某有权依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买卖合同一旦被撤销,合同即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依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赵某有权请求李某返还财产。
依上述理由,赵某的诉讼请求有法律依据。
(2)法院应根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撤销该花瓶买卖合同。
并依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要求李某将花瓶退还给赵某,赵某将收到的花瓶款退还给李某。
若李某愿意支付与该花瓶价值相当的价款,赵某也同意接受,赵某可以不用撤销该合同,由李某补齐余下的价款即可。
【案例二】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秘密从境外买卖免税香烟并运至国内销售的合同。
甲公司依双方约定,按期将香烟运至境内,但乙公司提走货物后,以目前账上无钱为由,要求暂缓支付货款,甲公司同意。
3个月后,乙公司仍未支付货款,甲公司多次索要无果,遂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公司支付货款并支付违约金。
试分析:(1)该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为什么?(2)应如何处理?答题要点:(1)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依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法案例分析之二
![合同法案例分析之二](https://img.taocdn.com/s3/m/2506b125647d27284b73519c.png)
• 德民433(1)因买卖合同,物的出卖人有义务将该物交付给买 受人并使买受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出卖人必须使买受人取得没 有物的瑕疵和权利瑕疵的物。 • 125 欠缺法律所规定的形式的法律行为,无效。有疑义时,法律 行为所定的形式的欠缺同样导致无效。 • 311b (1)使一方有义务转让或取得土地所有权的合同,必须 做成公证证书。关于土地所有权的合意已达成,且已登记于土地 登记簿的,未遵守这一形式而订立的合同,依其全部内容成为有 效的。
案例2
• 中国A公司与德国B公司在汉堡签订一项书面合 同,A公司向B公司购买位于汉堡郊区的一块工 业用地。 • A公司是否有权要求B公司向其转让这块土地?
本案的结构
• 1.准据法 • (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民法通则第142条 第2款 • (2)应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 • a法律选择 • b最密切联系 • 2.这项请求权是否发生?(德民433-1,125,311b-1) • (1)要约与承诺 • (2)合同的形式要求(公证) • 3.结论
•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36 不动产物权, 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 41 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 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 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 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 合同法126
案例3
• 村委会主任甲与乙打算成立一个合伙企业, 但苦于没有资金,于是背着村委会其它成 员分别以村委会的名义向乡信用社申请贷 款5万元,并根据央行有关利息限制规定计 算贷款利息。信用社对于甲乙的越权代理 及打算用所贷资金投入私人企业的事实不 知情。 • பைடு நூலகம்乙将贷款得来的资金投入自己的企业。 该企业后业破产了。 • 信用社能够要求村委会承担还款责任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4
• • • • • • •
本案结构 1.这项请求权是否成立? 1.1有效的要约 1.1.1公司法上的有效代表(公51) 1.1.2根据合同法第50条,代表被认定为有效? 1.1.3是否根据合同法第49条将代表行为视为有效? 1.1.4能否通过对合同法第49条进行类推适用而将代 表行为视为有效? • 1.2中间结论 • 2.结论
•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36 不动产物权, 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 41 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 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 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 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 合同法126
案例3
• 村委会主任甲与乙打算成立一个合伙企业, 但苦于没有资金,于是背着村委会其它成 员分别以村委会的名义向乡信用社申请贷 款5万元,并根据央行有关利息限制规定计 算贷款利息。信用社对于甲乙的越权代理 及打算用所贷资金投入私人企业的事实不 知情。 • 甲乙将贷款得来的资金投入自己的企业。 该企业后业破产了。 • 信用社能够要求村委会承担还款责任吗?
案例7
• 杨和王从大学时就是好朋友。现在杨是X公司的法 定代表人,王是Y公司的法定代表人。Y公司决定 购买五台机器扩大生产,收到了几家公司的要约, 其中Z公司的条件最优惠。但考虑到与杨的个人关 系,在8月19日,X公司与Y公司订立了机器买卖 合同。 • 货物交付前,杨在公司内部斗争中被解聘,随后 被Z公司聘为经理。现在王与杨想撤销原先的买卖 合同,指出Z公司的要约更为优惠,而且Y与X订 立原来的合同只是因为杨是X的经理,但是合同没 有规定任何撤销权条款。 • X是否有权请求Y接收机器并支付货款?
• 1.2.3依据合同法第396条,王是否是以受托人 的身份行为,并依据合同法第402条,他的签 字可以约束A公司? • (7)A公司和王之间依据合同法第396条订 立的有效委托合同 • (8)根据合同法第402条规定的,能使王签 字产生约束力的条件 • 中间结论 • 2.结论
• 问题二:B公司是否有权要求王作为无权代 理人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1.这项请求权是否产生? • 1.1合同法第48条第1款的要件 • 1.2合同法第48条第1款的法律后果 • 1.2.1对“责任”一词的理解 • 1.2.2履行合同的责任 • 1.2.3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 1.2.4中间结论 • 1.2.5损失是否包括了利润 • 1.2.6中间结论
• • • • • • • • A.基本问题(159-1第1句) 1.这项请求权是否产生?(130) (1)双方是否订立了合同?(13) (2)双方是否遵守了形式要件的要求? (10,合释二5) (3)中间结论(159第一句) 2.此后该请求权是否消灭或发生变更? 3.这项请求权是否可以强制执行?(66) 4.结论
• 条件替换:双方一致同意由A公司拟定书面合同, 然后发送给B公司签署。A公司派人将起重机送 交B公司,但忘记了拟定和签署书面合同。B公 司先接受了A公司交付的起重机,后来又改变了 主意,以不存在书面合同为由拒绝付款并要求A 公司取回起重机。 • A公司是否有权要求B公司给付起重机价款?
案例1的结构
• • • • • • • • • • • •
问题二:张要求傅赔偿损失的请求权 1.这项请求权是否已经产生? 合同法第48条第1款 法律效果 (1)对责任的解释 (2)履行合同的责任 (3)损害赔偿的责任 (4)中间结论 (5)赔偿范围 (6)中间结论 2.这项请求权是否变更或消灭,是否可执行? 3.结论
案例2
• 中国A公司与德国B公司在汉堡签订一项书面合 同,A公司向B公司购买位于汉堡郊区的一块工 业用地。 • A公司是否有权要求B公司向其转让这块土地?
本案的结构
• 1.准据法 • (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民法通则第142条 第2款 • (2)应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 • a法律选择 • b最密切联系 • 2.这项请求权是否发生?(德民433-1,125,311b-1) • (1)要约与承诺 • (2)合同的形式要求(公证) • 3.结论
• 货物付运以后,B公司要求王付款,王以他是为A 公司购买货物所以A公司应支付货款为由拒绝支 付。当B公司要求A公司付款时,A公司称王仅有 权进行业务谈判,无权订立任何合同。 • 问题一:B公司是否有权要求A公司支付货款? • 问题二:B公司可以向王提出什么主张?是支付全 部购货款,或是给付20万元的利润损失和1万元 为准备合同而支出的费用,还是这两笔费用之和?
• • • • • • •
问题三:请求权是否产生? 1.违约责任(107) 2.代理权授权不明的责任(民通65条第3款) 3.先合同责任(42) (1)双方在订立合同过程中; (2)魏是在恶意磋商吗? (3)魏是否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事实, 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 (4)魏有无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 4.合同无效的责任(58条第2句) • 结论
案例8
• 中国A公司与德国B公司进行谈判,协商向德国销售鱼 制品。B的经理于2月12日指令其秘书说,B需要购买1 万公斤鱼制品,但秘书将10000公斤误写为100000公 斤。此外,B还建议合同不适用CISG,而适用中国法。 A以传真回复:感谢贵方2月12日的订单,我们将按时 发货。 • 10万公斤鱼制品到货后,B只接收了其中的一万公斤, 其余的鱼制品必须储藏在货仓中。为了将10万公斤的 鱼制品运往德国,A支付了4万元人民币的运费,而如 果仅运送1万公斤,只需4千元。另外,A为将多余的9 万公斤鱼制品进行储藏和运回中国又支付了5万元。A 宣称,在正常的商业交易里,出售9万公斤的鱼制品可 以带来10万元的利润。
• • • • •
本案结构 1.这项请求权是否成立? 2.这项请求权是否变更或消灭? 3.这项请求权是否可执行? 4.结论
• • • • • • • • • • • • • • • •
本案结构 1.这项请求权是否成立?(206条第1句) 1.1当事人之间是否订立了有效的贷款合同?(13) 1.1.1信用社的要约是否有效? 1.1.2村是否作出了有效的承诺? (1)是否存在有效的代表? a甲乙的行为是以村的名义进行的吗? b他们是否在其既有的权限内行为? (2)根据合同法第50条,代表行为是否有效 (3)中间结论:甲乙的代表行为对村是有效的。 1.1.3是否符合合同法第197条第1款的形式要求? 1.1.4是否构成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无效合同? (1)欺诈、胁迫,损害了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 (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否变更或消灭? 3.这项请求权是否可执行? 4.结论 根据合同法第48条第1款的末句,B公司有 权要求王赔偿一万元的损失。 • 《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第2句似乎提供 了同样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基础。
案例6
• 张有游艇两艘,A为“crying wind”,B为“flying wind”。魏看过后想买B。后来魏授权其雇员傅以不 超过80万元的价格购买B。张和魏有长期业务往来, 但不知傅为魏的雇员。 • 傅有听力障碍并为魏所知,傅将B误听为A。于是与张 联系,接受张的要约以魏的名义以80万元买下A。 • 当晚,李表示愿买A并出价75万元。张不情愿地向李 表示A已卖给了魏。 • 魏得知傅买了A而非B。拒绝承认这份买卖合同。这时 李已另购船舶,对A不再有兴趣。张找到一个新买主, 对方最高出价只有70万元。傅表示自己对游艇毫无兴 趣,也无能力支付游艇的价款。
• • • • •
• • • •
B.条件替换之解决方案 1.这项请求权是否产生? (1)双方是否订立了合同?(13) (2)双方是否遵守了形式要件的要求? (10,合释二5,32) (3)是否存在合同不成立的例外(信赖规 则)?(36,130,135,133) (4)中间结论 2.此后该请求权是否消灭或发生变更? 3.这项请求权是否可以强制执行?(66) 4.结论
合同法案例分析之二
请求权基础分析
案例1
• 上海A公司和广东B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就买一架二 手起重机进行磋商。双方最终约定起重机价格为 85000元人民币,由卖方A公司将起重机运往广东 交货。双方还就其他所有相关条款达成共识,并 约定合同应该采用书面形式。 • 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会谈中,A公司的领导在已经 拟定的书面合同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而B公司的 领导人则在该合同上加盖了本公司的印章。 • A公司可否请求B公司支付起重机的价款?
案例5
• 上海A公司授权王与全国各地所有的潜在供应商 开展业务谈判,但王并不是A公司的雇员或代理 人。A也没有授权王以公司名义签订任何合同。9 月份,王在北京与B公司就购买计算机进行磋商。 谈判过程中B公司问及被代理人的身份,王称暂时 不想透漏,并称将在以后让B公司知道谁是被代理 人。B表示同意。经过长时间的谈判,B公司发出 要约,王作出承诺。双方签订了价格为60万元的 计算机销售书面合同。这批计算机的生产成本为 40万元。王仅在买方一栏签署了自己的名字。B 公司为准备该合同已经支付了1万元法律费用。
• 德民433(1)因买卖合同,物的出卖人有义务将该物交付给买 受人并使买受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出卖人必须使买受人取得没 有物的瑕疵和权利瑕疵的物。 • 125 欠缺法律所规定的形式的法律行为,无效。有疑义时,法 律行为所定的形式的欠缺同样导致无效。 • 311b (1)使一方有义务转让或取得土地所有权的合同,必须 做成公证证书。关于土地所有权的合意已达成,且已登记于土地 登记簿的,未遵守这一形式而订立的合同,依其全部内容成为有 效的。
• • • • •
1.1.5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本案合同是否无效? 1.2中间结论 2.这项请求权是否变更或消灭? 3.这项请求权是否可执行? 4.结论
• A公司是一家经营煤炭的有限责任公司,刘是该公司 的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由于与公司所有者之间产 生误会,刘于10月7日被解雇。 • 刘对公司仍有感情,希望维持公司业务的正常进行。 10月15日,他给从事货车维修的Y公司打电话,为A 公司发生故障的货车订购了一批备用零件。此前刘和Y 公司及Y公司与A公司之间不存在业务往来。 • 10月15日,A公司任命张为公司新的执行董事,并在 10月25日取得了载有新的执行董事的营业执照。在对 刘行为不知情的情况下,张决定将公司的货车送往汽 修厂修理,因此,当汽车零配件运到时,A公司已经 不再需要了。 • Y公司是否有权向A公司请求支付汽车零配件的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