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第一”口号的提出(1906年美国U.S. 钢铁厂厂长格里);
Heinrich提出1:29:300原则的提出(Heinrich,
1959年)
行人碰桩事件:1次骨折:29次轻伤:300次未造成伤害 对全部煤矿事故为死亡∶重伤∶轻伤=1∶10∶300 重要意义不在于这些具有数字,而是在于事故及所造成的伤害或
危险度=危险可能性或概率×危险严重度
(例如坐飞机与坐大巴,在空旷地面上行走,烟花爆竹行业危险性的概念(物质感度、威力 破坏性)等,高危行业的概念)
危险度——之可能性
可能性分级
危险度——之严重度
严重度分级
危险度概念的重要意义
重要意义:是一切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 任何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都是以这个概 念为基础,进行延伸、细化、完善。
现代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典型事例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解决民兵式弹道导弹与核 武器运载火箭研制中出现的多次重大事故,美国 将系统安全分析和安全系统工程引入可靠性研究;
并于1969年发布美军标准MIL-STD-882;我国军用标准
(GJB900-90)“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1965年,美国Bone公司与华盛顿大学共同主持 召开了系统安全性学术研讨会,此间以Bone公司 为中心的航空产业开发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及 设计方法,并用于导弹和超音速飞机的安全性评 价,证明是有效的;
危险有大有小,为了定性、定量评价和比较而引入了 危险度(也叫风险或风险度risk)的概念。并定义:
ASSE: -A measure of both probability and the consequence of all hazards of an activity or condition. –A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relative failure potential.
相当于哲学中的黑格尔思想
例如: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格雷厄姆 和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a)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b) 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E); (c) 事故一旦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后果(C)。 前两者可以看作是危险概率,后者则相当于危险严重度。这样,危险性可
化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化工安全 问题。即使到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化 工行业仍然是安全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军事工业的发展也将安全问题推到了历史舞 台的最前沿(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战斗机在训练中飞
行员及战斗机的损失大于在实际战斗中的损失——现代安全人机系统的 发展)。
近代安全科学的代表性进步
2 安全科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危险与危险度 事故与灾害 直、间接经济损失 安全与危险的关系 安全指标 本质安全
2.1 危险与危险度
危险(hazard或danger) ,是指存在着导致人身伤害、
物资损失与环境破坏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因某种 (或某些)因素的激发而变成现实性了,就是事故。
我国军用标准(GJB900-90)“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把危险定义为“可能导致事故的状态” 。
发展历程:传统的或近代的安全技术阶段
从十八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60年代:近代 安全技术阶段。
十八世纪,以蒸汽机(1765年)为代表的大机器生产时代 从英国发起—人们称之为工业革命。它将人类文明和生 产力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人们也告别了 原始的劳动工具,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人+机器” 的正面结果。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1 安全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2 安全科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3 事故致因理论 4 安全文化 5 安全制度 6 安全教育 7 现代安全管理
1 安全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原始阶段 近代安全科学 现代安全科学
发展历程:原始阶段
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对安全的需求体 现为求生、保健的本能。有了狩猎、畜 牧、农耕、矿冶等产业活动后,为了防 止野兽、环境、生产工具的危害,人们 不得不注意自我保护,研究和掌握一定 的安全技术,这只能算是产业安全的原 始阶段。
发展历程:现代安全技术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后,新技术革命时期的出现,推动了各产业 特别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 ;
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论与计算机技术应 用于规划、设计、组织和管理的产业全过程, 使生产规模更加大型化、机械化、连续化和 自动化,并最终导致了系统的复杂化 ;
形成了“人×机器”和知识密集、能量密集、 财富密集的“三密集”态势。
损失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与概率的关系,从而为事故预测、 预防提供了依据
。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重视量变过程
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近代安全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主要着眼于一些局 部或单元;
方法的使用上还主要是直观的、片面的 和、经验型的和事后被动处理式的;
从总体上看,尚处于单学科研究的局部 认知阶段(例如从人机系统中,主要研究机械)。
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一个影响巨大的负面效应。 即事故增多,而且由于能量的集中,发生破坏性大、伤 亡严重的事故的机会大大增加。 用现在的话讲即“群 死群伤”。
近代安全科学兴起的几个重要领域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电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 产业革命的发展,同时又提出了如何防止电 气伤人与电气火灾等安全问题。
1974年美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关于原子能发电站 风险评价的Rasmusson(拉姆逊)报告,这可以说 是当时集Baidu NhomakorabeaTA和ETA之大成的工作。
英国、日本的发展(略)
现代安全科学技术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安全科学技术还主要处在工程 技术与技术科学的层次上,跨入安全科学 的层次还只是刚刚开始,欲达完备与成熟 尚任重而道远。
我国与国外先进发展水平的差距:
在软件方面(如评价方法等)相差10-20年。 在硬件方面(如各种研究手段)相差20-30年。 在先进工业技术的应用方面相差30-40年。
安全科学与技术的目的
安全科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应用现 代技术所产生的任何损害后果控制 在绝对的最低限度内,或将其保持 在可容许的限度内。
Heinrich提出1:29:300原则的提出(Heinrich,
1959年)
行人碰桩事件:1次骨折:29次轻伤:300次未造成伤害 对全部煤矿事故为死亡∶重伤∶轻伤=1∶10∶300 重要意义不在于这些具有数字,而是在于事故及所造成的伤害或
危险度=危险可能性或概率×危险严重度
(例如坐飞机与坐大巴,在空旷地面上行走,烟花爆竹行业危险性的概念(物质感度、威力 破坏性)等,高危行业的概念)
危险度——之可能性
可能性分级
危险度——之严重度
严重度分级
危险度概念的重要意义
重要意义:是一切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 任何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都是以这个概 念为基础,进行延伸、细化、完善。
现代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典型事例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解决民兵式弹道导弹与核 武器运载火箭研制中出现的多次重大事故,美国 将系统安全分析和安全系统工程引入可靠性研究;
并于1969年发布美军标准MIL-STD-882;我国军用标准
(GJB900-90)“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1965年,美国Bone公司与华盛顿大学共同主持 召开了系统安全性学术研讨会,此间以Bone公司 为中心的航空产业开发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及 设计方法,并用于导弹和超音速飞机的安全性评 价,证明是有效的;
危险有大有小,为了定性、定量评价和比较而引入了 危险度(也叫风险或风险度risk)的概念。并定义:
ASSE: -A measure of both probability and the consequence of all hazards of an activity or condition. –A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relative failure potential.
相当于哲学中的黑格尔思想
例如: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格雷厄姆 和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a)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b) 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E); (c) 事故一旦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后果(C)。 前两者可以看作是危险概率,后者则相当于危险严重度。这样,危险性可
化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化工安全 问题。即使到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化 工行业仍然是安全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军事工业的发展也将安全问题推到了历史舞 台的最前沿(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战斗机在训练中飞
行员及战斗机的损失大于在实际战斗中的损失——现代安全人机系统的 发展)。
近代安全科学的代表性进步
2 安全科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危险与危险度 事故与灾害 直、间接经济损失 安全与危险的关系 安全指标 本质安全
2.1 危险与危险度
危险(hazard或danger) ,是指存在着导致人身伤害、
物资损失与环境破坏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因某种 (或某些)因素的激发而变成现实性了,就是事故。
我国军用标准(GJB900-90)“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把危险定义为“可能导致事故的状态” 。
发展历程:传统的或近代的安全技术阶段
从十八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60年代:近代 安全技术阶段。
十八世纪,以蒸汽机(1765年)为代表的大机器生产时代 从英国发起—人们称之为工业革命。它将人类文明和生 产力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人们也告别了 原始的劳动工具,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人+机器” 的正面结果。
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1 安全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2 安全科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3 事故致因理论 4 安全文化 5 安全制度 6 安全教育 7 现代安全管理
1 安全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原始阶段 近代安全科学 现代安全科学
发展历程:原始阶段
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对安全的需求体 现为求生、保健的本能。有了狩猎、畜 牧、农耕、矿冶等产业活动后,为了防 止野兽、环境、生产工具的危害,人们 不得不注意自我保护,研究和掌握一定 的安全技术,这只能算是产业安全的原 始阶段。
发展历程:现代安全技术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后,新技术革命时期的出现,推动了各产业 特别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 ;
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论与计算机技术应 用于规划、设计、组织和管理的产业全过程, 使生产规模更加大型化、机械化、连续化和 自动化,并最终导致了系统的复杂化 ;
形成了“人×机器”和知识密集、能量密集、 财富密集的“三密集”态势。
损失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与概率的关系,从而为事故预测、 预防提供了依据
。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重视量变过程
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近代安全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主要着眼于一些局 部或单元;
方法的使用上还主要是直观的、片面的 和、经验型的和事后被动处理式的;
从总体上看,尚处于单学科研究的局部 认知阶段(例如从人机系统中,主要研究机械)。
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一个影响巨大的负面效应。 即事故增多,而且由于能量的集中,发生破坏性大、伤 亡严重的事故的机会大大增加。 用现在的话讲即“群 死群伤”。
近代安全科学兴起的几个重要领域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电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 产业革命的发展,同时又提出了如何防止电 气伤人与电气火灾等安全问题。
1974年美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关于原子能发电站 风险评价的Rasmusson(拉姆逊)报告,这可以说 是当时集Baidu NhomakorabeaTA和ETA之大成的工作。
英国、日本的发展(略)
现代安全科学技术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安全科学技术还主要处在工程 技术与技术科学的层次上,跨入安全科学 的层次还只是刚刚开始,欲达完备与成熟 尚任重而道远。
我国与国外先进发展水平的差距:
在软件方面(如评价方法等)相差10-20年。 在硬件方面(如各种研究手段)相差20-30年。 在先进工业技术的应用方面相差30-40年。
安全科学与技术的目的
安全科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应用现 代技术所产生的任何损害后果控制 在绝对的最低限度内,或将其保持 在可容许的限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