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中国-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含答案

合集下载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 (上学期) 期中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7分)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b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节选自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1) bó船 ( ) (2)纤绳( )2. 从上段诗文中找出两个形容词。

(2分)3. 上段文字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修辞手法是( )(1分)4. 诗段末处破折号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 )(2分)A.解释说明B.人称、话题或意思的转换 C .表示插说 D.表示声音的延续5. 古诗文默写填空。

(8分)(1)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两句, 写塞外之景, 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誉为“千古壮观”。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两句以描写花草萌发之状,表现了大自然从深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

(3) 崔颢《黄鹤楼》中,“□□□□□□□□□□□□□□”两句写出诗人登高临远,又值黄昏,归思难收的愁绪。

(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与思恋的句子是:□□□□□,□□□□□。

二、阅读 (45分)(一)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

(7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唐诗里的中国 课外阅读理解提高(含答案)

唐诗里的中国   课外阅读理解提高(含答案)

唐诗里的中国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唐诗里的中国文 / 吴克欣①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②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

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③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

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

多么豪迈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

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

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唐诗呵!浅斟低吟,拭泪掩卷。

④ A 。

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

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⑤ B 。

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

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

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⑥ C 。

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

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

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

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

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⑦ D 。

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

一路狂舞,一路豪饮。

初一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1.古诗文默写(8分)6、马上相逢无纸笔,。

7、此夜曲中闻折柳,。

8、,思君不见下渝州。

9、,弹琴复长啸。

10、山际见来烟,。

11、,雌兔眼迷离。

12、《木兰诗》中体现战争惨烈,旷日持久的句子是,。

【答案】6、凭君传语报平安 7、何人不起故园情 8、夜发清溪向三峡 9、独坐幽篁里10、竹中窥落日 11、雄兔脚扑朔 1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解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凭、园、幽篁、窥、诸侯、朔,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古诗文默写(9分)9.,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不亦远乎?(《论语·泰伯》)10.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1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2.,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1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答案】9.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1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2.烟笼寒水月笼沙 13.小园香径独徘徊(以上各空每空1分,该空有错字不得分,此题共9分)【解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弘、毅、己、澹、竦、峙、莺、啄、笼、径、徘徊,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3.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6分)(1) ,可笑不自量。

(2)桃李不言,。

(3)须晴日,,分外妖娆。

(4)出淤泥而不染,。

(5)《破阵子》一词中直抒胸臆,表现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3 《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参考答案:《野望》一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

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

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

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二、《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

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三、《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

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参考答案: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七年级 古诗词阅读 含答案

七年级  古诗词阅读 含答案

江欣彤古诗文理解及鉴赏(七年级)山中杂诗梁·吴均ϖ山际见来烟,高高的山顶上飘来轻烟,ϖ竹中窥落日。

竹林中能看到落日的余辉。

ϖ鸟向檐上飞,鸟儿在房檐上飞。

ϖ云从窗里出。

云朵从窗子里飘出来。

赏析• 本诗作者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当时的山居之乐,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

——主题• 本诗歌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这一主题。

句句写景,句句有情。

——特点练习巩固1、"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环境清幽,闲适恬淡的心情。

2、"鸟向檐上飞,鸟向檐上飞",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鸟飞檐上,云出窗里,在动和静的变化中写出了轻快飘逸的生活情趣3、“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不能。

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

所以不能改。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里,• 弹琴复长啸。

一边弹琴一边吹着口哨。

• 深林人不知,竹林里僻静幽深,没人知晓我在做什么,• 明月来相照。

只有一轮明月照耀着我,陪伴着我。

品味感情感受意境• 景:优美高雅• 情:宁静淡泊• 画面:• 一片宁静、幽深的竹林里,一个人独自坐在那里,他面前摆放着一架琴。

诗人一边弹着琴,有时“长啸”,似乎是在抒发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然而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又有谁能明了呢?只有天上的一轮明月在陪伴着他。

1、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弹琴长啸反衬。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目录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通过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和诗人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4.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答: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运用典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隐逸山林的愿望。

6.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4《唐诗三首》(课后解析)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4《唐诗三首》(课后解析)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24《唐诗三首》(课后解析)一、参考答案:第一节: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景。

第二节:写茅草被顽童抱去和诗人的叹息。

第三节:写大雨中诗人长夜沾湿的苦痛,彻夜难眠。

第四节:写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

这首诗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解析: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参考答案:《卖炭翁》讲述了一个卖炭老人艰难谋生的故事。

通过写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统治者对人民的强行掠夺,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3分)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

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綢之路”。

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二者文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的历史篇章。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载(zài)载(zǎi)B.载(zài)载(zài)C.载(zài)载(zǎi)D.载(zǎi)载(zǎi)(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2.3.器、AC41分)5恰当的一项是()(2分)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

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

【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6.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

初一语文古诗鉴赏真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古诗鉴赏真题及答案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作者】杜甫【朝代】唐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注:糁:米粒稚子:小野鸡凫雏:小野鸭1、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图2、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送张四王昌龄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小题1】《送张四》中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小题2】《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李益借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从听觉的角度唤醒了"征人"的思乡之情请仿照对《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分析,赏析《送张四》的第三、四句.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处境?(2)请说说"夜阑卧听风吹雨"与上下包在内容上的联系凉思[唐]吴融松间小槛接波平月,淡烟沉暑气清。

半夜水禽栖不定,绿荷风动露珠倾。

【注释】①楹(jiàn):横着的栏杆(1)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掩映松间的栏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恬淡闲适的美好夏夜(2)"绿荷风动露珠倾"一句生动传神,诗味盎然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画面描绘出来。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以下各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读完这首诗后,你认为这首诗在构思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题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迎新晚会上小苏打算朗诵李白这首《从军行》,请你帮他完成以下任务(1)第三句中哪些字或词需要重读?此句又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诵?请你帮他一起揣摩分析一下(2)朗诵诗会上,有同学说这首诗写了一场只剩残兵的败仗没能突出将士的英勇.小苏不同意这种观点,请你结合诗句帮他说说理由.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含答案)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含答案)一、《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的样子,“竦峙”是写的形象。

“丛生”、“丰茂”给人以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A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字统领全篇的写景。

写景的十句中,前句是实写,后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4、这首诗的主旨是二、《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诗歌鉴赏试题带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田园乐〔唐〕王维萋萋春草秋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大的样子。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三、四两句展现了________、儿童不认识官员衣冠等画面,描绘了一种闲适恬淡、________的田园生活。

(2)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请谈谈你的理解。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对本诗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笼”字,表现出夜色的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做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图,寄寓诗人的忧愁与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意在借商女表达对真正“不知亡国恨”的封建统治者的愤慨和批判。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加上活用典故,是唐诗中的优秀之作。

(2)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

(3)“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做简要赏析。

(4)诗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泛舟后溪(唐)羊士谔①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检测试题及评分说明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检测试题及评分说明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期末检测试题及评分说明(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

交卷时只交答卷。

与经典同行•汉字(10分) 一、写字。

(4分) 1. 说起书法,你一定会想到这样一个人——他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他的《兰亭集序》贴是我 2.下面几个短语是后人对他书法的总体评价,请将其写在下面的方格里。

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 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二、识字。

(6分)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生命的美丽展现在搏击风雨的翱翔中,展现在乘风破浪的前行中。

同学们,请以乐观的心态,坚定的信 ⑴按照部首检字法,加点的“破”字应查_______部。

(1分) ⑵加点字“破”的读音应为________(1分) ⑶下面词语中“破”字与文段中加点字“破”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势如破竹B.一语道破C.打破纪录D.大破敌军 4.在“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上街去调查规范用字的情况时,某同学发现下面两家店铺橱窗上 ⑴公用电话长途直播_______应改为_______ ⑵某款手机震憾上市_______应改为_______ 与经典同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13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节选自《宋史》 5.根据你对甲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⑴日薄西山 薄() ⑵白头偕老偕()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⑴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⑵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题(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题(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题(带答案)《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解释词语:玉笛:折柳:故园:闻: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简单作一下分析。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春夜洛城闻笛》参考答案1、解释词语: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折杨柳》笛曲。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故园:指故乡,家乡闻:听;听见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念家乡3、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

《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3)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4)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5)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6、幽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7、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8、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竹里馆》参考答案(1)(2分)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2分)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3)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4)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5)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及答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峨眉山月歌【作者】XXX【朝代】唐XXX,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XXX不见下渝州。

【朗读节奏划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XXX,XXX不见/下/渝州。

【注释】⑴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有两山峰相对,望之如蛾眉,故名。

⑵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

⑶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在今四川中部峨眉山东北。

源出宝兴县北,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等地,到乐山汇大渡河,入岷江。

⑷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省犍为县,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乐山县志》XXX指四川省乐山县之嘉州小三峡: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清溪在黎头峡之上游。

一说指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⑸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唐代州名,属剑南道,治所在巴县,即今重庆市。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主题思想】《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XXX的诗作。

这是XXX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

通过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XXX【朝代】唐XXX宅里寻常见,XXX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光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朗读节奏分别】岐王/宅里/平常/见,XXX。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⑴XXX:唐朝开元、XXX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XXX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XXX 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⑵XXX:XXXXXX的弟弟,名叫XXX,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⑶XXX:XXX,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XXX的弟弟。

XXX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XXX宠幸。

XXX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XXX原来受赏识。

高三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四) 含答案

高三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四) 含答案

2016高三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五)第五周一、以下各字只有一种读音,请牢记残垣yuán 攻讦jié肯綮qìng 讪笑shàn 筵席yán 仓廪lǐn 股肱gōng 框架kuàng 嬗变shàn 赝品yàn觇视chān 蛊惑gǔ岿然kuī赡养shàn 央浼měi 谄媚chǎn 棺椁guǒ跬步kuǐ商榷què一爿pán 阐明chǎn 盥洗gu àn 老趼jiǎn 赏赉lài饴糖yí忏悔chàn 广袤mào 羸弱léi 深邃suì屹立yì掣肘chè规矩ju 罹难lí翌日yì琛宝ch ēn 皈依gūi 莅临lì哂shěn笑肄业yì嗔怪chēn 瑰丽guī二、近义词辨析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三、熟语:1.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例句:①“一个法国人曾挺疑惑地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老把忙挂在嘴边,简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没搭理他,因为他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们国情是虚位待人,我们的国情是多人待一位。

”(《春城晚报》)②“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2.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例句:①“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附答案(4)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附答案(4)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附答案(4)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附答案(4)文章来自:爱师网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1.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2.浪淘沙?怀旧(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2)“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3.梅花绝句(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1/ 12(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4.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5.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2/ 1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8.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唐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

《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

试结合作品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石壕吏》直接讲述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诗人自己并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

一方面,这个故事本身已经足以令人动容,任何直接的议论和抒情都显得多余;另一方面,诗人对这件事情的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他高度赞扬人民的牺牲精神,而牺牲的具体方式(战争所迫,差役所胁),又是他难以接受的,甚至是需要控诉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也难以直接表达,而蕴含在叙述之中则更能令人回味和深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但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身境遇不幸的描述,而是能够推己及人,从个人遭际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出一种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使得诗歌具有了非常深广的社会历史意义;而且诗人也并不是抽象地议论和抒情,而是借助“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真挚而感人的呼告。

如果不借助结尾议论和抒情的升华,诗歌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都要大打折扣。

二、《卖炭翁》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参考答案:本诗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底层人民在这种掠夺之下生活困苦不堪又无力反抗的黑暗社会现实。

诗人对于卖炭翁是满怀同情的,而对宦官及其爪牙则充满了憎恶。

但这一切情感并未采取直抒性的表达,而是蕴含在诗歌的叙述和描写以及强烈的对比之中。

一方面极写卖炭翁生活之困苦、心理之矛盾、烧炭运炭之艰辛,一方面又将宦官及其爪牙的飞扬跋扈、颐指气使、蛮横无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还有结尾处“一车炭,千余斤”之重与“半匹红纱一丈绫”之轻的强烈对比。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1) ,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故园东望路漫漫, 。

, 。

(岑参《逢入京使》)二、阅读理解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晚春风景?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闻笛①李益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身在江淮。

②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

(1)从《春夜洛城闻笛》这个题目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阅读题训练(有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阅读题训练(有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阅读题训练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所展现的画面。

(2分)2.这首诗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2分)(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2.请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简要赏析(2分)(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作简要赏析。

(2分)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首小令的情景。

(2分)2.这首诗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2分)3.“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人”是个怎样的人?(2分)(五)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分)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3、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4、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分)(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里的中国
1.唐诗里的中国文 / 吴克欣
①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
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②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

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③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

精光
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

多么豪迈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

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

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
多么凄美的唐诗呵!浅斟低吟,拭泪掩卷。

④ A 。

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
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

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⑤ B 。

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

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

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⑥ C 。

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

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
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

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
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

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

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⑦ D 。

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

一路狂舞,一路豪饮。

舞出一颗盛唐
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

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

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

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⑧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

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

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选自《时文选粹》)
请你将下面三个句子还原到文中的A、B、C、D处。

(填序号)
①唐朝的酒烈。

②唐朝的月明。

③唐朝的诗人清高。

④唐朝的离别苦。

请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②段括号里填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请你结合第④段内容仿照前面的划线句在省略号处再续写一个句子。

唐诗陶冶了无数的中国诗人,读醉了无数个思妇游子。

你觉得唐诗有怎样的美呢?
请用原文回答。

文章第⑥段中说“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

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你能体会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的那种离别愁绪吗?请你写出送别
之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积累链接:这篇文章多处化用古诗,如“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化用的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请你写出这首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句子。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
②①④③
【小题2】
无论……都……
【小题3】
示例: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小题4】
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

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

【小题5】
要求:用第一人称,写出送别时的那种不舍及对友人的祝福之情。

【小题6】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对语句的分析判断能力。

本题不难,结合上下文分析即可。

根据“第一个望见了月亮”“千金换酒”“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等语句可知,应依次填:唐朝的月明、唐朝的酒烈、唐朝的离别苦、唐朝的诗人清高。

故依次选②①④③。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判断关联词语的能力。

本题不难,结合上下文分析即可。

细读第②段可知,前后句属于条件关系,应填:无论……都……。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仿写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

本题只要句式相同,是化用有关
“月”的诗句,内容解读正确即可。

结合原文分析,如: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分析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一段一段地找,万万不能粗枝大叶。

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从本文第②段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答案。

另外,做这类题还要注意理解文章内容,抓住关键信息,从中提取出正确答案。

唐诗美在:字字珠玑,笔笔生花。

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要结合上下文内容,联系人物的言行等做综合的分析。

因为人物的心理往往会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因此借助这些描写,结合故事情节往往可以看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本题用第一人称,写出送别时的那种不舍及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

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

此题中需注意“烛”的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