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乾隆年间
乾隆年间的统治者是谁?
乾隆年间的统治者是谁?乾隆,又称弘历,是中国清朝的第四位皇帝。
他在位的年代跨越了乾隆四十个寿春年(1736年-1795年),是清朝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乾隆皇帝执政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乾隆盛世”。
那么,在乾隆年间,这位统治者是如何执掌国家大权的呢?一、推行儒学思想与科举制度展开乾隆皇帝非常重视教育,推崇儒学思想,致力于培养士人,并重视科举制度。
他努力保持社会稳定,选拔人才,使国家得到人才的不断涌现。
乾隆积极改革考试制度,考察文武双全的人才,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动力。
1. 提倡儒学思想乾隆皇帝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倡导儒家思想,注重儒家经典的学习和教育。
他建立了国子监等教育机构,培养了大量的士人,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重视科举制度乾隆皇帝重视科举制度,不断完善考试制度,以提拔优秀人才。
他加强了对科举考试的监督,提高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乾隆时期,科举考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选拔方式,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国家文明的发展。
二、注重农业与乡村建设展开乾隆皇帝非常重视农业,认识到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致力于改善农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
他推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乡村地区的面貌。
1. 实行国家救灾政策乾隆皇帝注重救灾工作,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给予了政府支持。
他提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理念,通过国家财政支援受灾地区,提供救济物资,帮助受灾民众渡过难关。
2. 改善农田水利条件乾隆皇帝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修建。
他兴修水渠,改善灌溉设施,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和耕地的产出。
三、推行疆域扩张和海外贸易展开乾隆皇帝重视国家的疆域扩张和海外贸易,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1. 扩张领土版图乾隆皇帝通过外交手段和武力手段,成功扩张了中国的疆域。
他对西北地区的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巩固了中国的疆域。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
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顺口溜清朝十二位皇帝列表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历经十二位皇帝。
以下是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列表:1.顺治皇帝(1611年-1661年,在位1644年-1661年)2.康熙皇帝(1654年-1722年,在位1661年-1722年)3.雍正皇帝(1678年-1735年,在位1723年-1735年)4.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在位1735年-1796年)5.嘉庆皇帝(1760年-1820年,在位1796年-1820年)6.道光皇帝(1782年-1850年,在位1820年-1850年)7.咸丰皇帝(1831年-1861年,在位1850年-1861年)8.同治皇帝(1856年-1875年,在位1861年-1875年)9.光绪皇帝(1871年-1908年,在位1875年-1908年)10.宣统皇帝(1906年-1924年,在位1908年-1912年)11.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1967年,在位即位于1908年,退位于1912年)12.世宗太子·溥儁(1930年-2017年)顺治皇帝洪承畴的入关顺治皇帝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明末民变军事领袖李自成的将领李定国。
顺治皇帝于1611年出生,顺治十八年(1644年)正式即位。
1644年,中国明朝的统治者李自成因自身军事行动的错误,导致明朝灭亡的命运无法挽回。
而在此期间,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选择了自尽。
此时,将领洪承畴率领明军投降入关,将清军引入了北京。
顺治内政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其内政主要是由摄政王多尔衮和后来的世祖后婚的和硕格格所主导。
这段时期,清朝的中央政权逐渐稳定,政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多尔衮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重视地方自治,减轻了农民的税赋负担。
同时,他还改革了官员的选拔制度,提拔了一些有才干的官员来推动国家的发展。
顺治垂悬长绳然而,长达十七年的顺治时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乾隆年间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乾隆年间的历史事件有哪些?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是中国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乾隆年间,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的事件和改革,对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乾隆年间的几个重要历史事件。
一、扬州十日:乾隆帝对于民间豪绅的压迫政策引发了扬州士人的抗议。
这场抗议活动延续了十天,在这期间,扬州的士人们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乾隆帝最终对于士人们的要求做出了妥协,这场抗议事件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扬州十日”。
其一,抗议的士人们主要是针对乾隆帝的个人政策而发起的。
当时的乾隆帝对于士人抱有偏见,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压迫政策,限制他们的发展和权利。
这些政策引发了士人们的不满和愤怒,激起了这场抗议。
其二,这场抗议展示了中国士人集体行动的力量。
士人们团结一致,通过联名上表、举行示威等方式表达了他们的意愿和诉求。
这种士人集体行动的力量对于后来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乾隆字曰》:在乾隆年间,乾隆帝撰写了一部名为《乾隆字曰》的书信集。
这部书信集记录了乾隆帝的思想和政治观点,对于后世的文化和政治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其一,乾隆帝在《乾隆字曰》中表达了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
乾隆帝在书信中谈到了他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追求,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和见解。
这些观点对于当时的文化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二,乾隆帝在书信中还表达了他对于政治管理的思考。
乾隆帝对于政治管理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他在书信中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政策建议。
这些观点和见解对于当时的政治体制和后来的政治改革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三、康熙乾清河洲灾害事件:乾隆年间,中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洪水灾害,这次灾害被称为康熙乾清河洲灾害。
这次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当时的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其一,这次灾害暴露了中国治理体系的弊端。
当时的中国政府在面对灾害时,应对能力相对较弱,导致救援措施不力。
清朝时期乾隆年间
清朝时期乾隆年间1736年(乾隆元年)3月1日:(正月十九日)清廷令西路、北路军部分撤兵后,留吉林兵1000名暂驻鄂尔昆。
4月16日:(三月六日)遣发宁古塔的汪景祺兄弟家属赦免返籍,族人革禁者宽免。
5月13日:(四月三日)因黑龙江、宁古塔、吉林等地发遣人犯太多,定除满人犯法者外,汉人犯法者改发关内各省烟瘴地方。
8月11日:(七月五日)裁撤长宁县,其地和民人仍归伯都讷副都统管辖。
8月23日:(七月十七日)由京师发往宁古塔等处人犯,年久者在京已多无产业。
是日,刑部行文该将军查明情况,有愿返京者可以返京;不原返京者,可在当地安置。
8月27日:(七月二十一日)吉林、黑龙江之巴尔虎兵丁从西路、北路军营撤回。
8月:调打牲乌拉兵丁1000名前往巴里坤备调。
9月30日:(八月二十六日)前锋统领吉党阿任宁古塔将军,原任将军博第调任奉天将军。
9月:依据南京文庙格局,建永吉州文庙(即吉林文庙),1742年落成。
10月17日:(九月十三日)定宁古塔等处遣犯人中,曾为职官及举、贡、生、监出身者,一律免其为奴,编入该旗出户当差。
法司定案时,凡职官及举、贡、生、监等发遣人犯不得加“为奴”字样。
是年,设额穆赫索罗驿站(今吉林省蛟河县)。
旋设佐领衙门,置佐领、防御、骁骑校各1员,领催6员,披甲20名。
是年,吉林各属官庄已达80处,原额地共14404万垧,岁征谷9万石。
其中吉林官庄50处,原额地6000垧,岁交谷1.5万石;宁古塔官庄13处,原额地1560垧,岁交谷3.9万石;伯都讷官庄6处,原额地720垧,岁交谷1.8万石;打牲乌拉官庄5处,原额地5404垧,未征谷。
至1756年,阿勒楚喀、拉林有官庄共6处,原额地720垧,岁交谷1.8万石。
1737年(乾隆二年)5月25日:(四月二十六日)发遣宁古塔十余年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戚麟祥被赦免返回原籍。
9月18日:(八月二十四日)准将吉林、伯都讷、宁古塔、阿勒楚喀、三姓等地赈济兵丁婚丧的恩赏生息银两互相调剂使用。
清高宗乾隆年间的科技成就
清高宗乾隆年间的科技成就清高宗乾隆年间,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清朝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在乾隆年间,中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技成就,涉及农业、工业、医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乾隆年间的科技成就。
一、农业科技成就在农业方面,乾隆年间的科技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上。
乾隆年间,清政府鼓励农民使用新型农具,如铁犁、铁锄等,取代传统的木制农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乾隆年间还推广了一些农业生产技术,如水稻的育种改良、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等,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工业科技成就在工业方面,乾隆年间的科技成就主要体现在纺织业和冶金业的发展上。
乾隆年间,清政府鼓励纺织业的发展,推广了新型纺织机械,如纺纱机、织布机等,提高了纺织品的生产效率。
同时,乾隆年间还加强了冶金业的研究和发展,改进了冶炼技术,提高了铁器和铜器的质量。
三、医学科技成就在医学方面,乾隆年间的科技成就主要体现在医药学的发展上。
乾隆年间,清政府鼓励医学研究和医药生产,推广了一些新型的医疗技术和药物。
乾隆年间,中国的中医药学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如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对某些草药的研究和应用等。
四、其他科技成就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科技成就外,乾隆年间还有一些其他领域的科技成就。
例如,在建筑方面,乾隆年间的清政府推动了一些重要的建筑工程,如修建了颐和园、扩建了故宫等。
在水利工程方面,乾隆年间的清政府加强了对水利工程的研究和建设,改善了水利设施,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结起来,清高宗乾隆年间的科技成就涉及农业、工业、医学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时期,清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乾隆年间的科技成就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来的科技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乾隆在位多少年_乾隆的主要成就
乾隆在位多少年_乾隆的主要成就清朝这一个封建王朝,经过四百年的风云飘摇,总共出现过十二位皇帝,而乾隆皇帝就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
那乾隆在位多少年?在位期间做了什么贡献?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乾隆在位多少年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乾隆在位多少年乾隆是雍正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全名是爱新觉罗.弘历,生于1711年9月25日。
在雍正十三年,乾隆成为了皇帝。
乾隆在位六十年,是仅次于康熙在位时间的一位皇帝。
但是,乾隆在退位之后,当了三年的太上皇。
在当太上皇期间,乾隆仍然掌握着清朝的政权。
所以,乾隆掌权时间一共是六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最长的一位皇帝。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在政治、军事、经济以文学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政治方面,乾隆皇帝赦免了众多因为执行力较差,或者是惹怒了雍正皇帝而被受到牢狱之灾的官员。
使得清朝的统治阶级内部的裂痕得到修补,稳定了清朝内部的稳定。
在军事方面,乾隆皇帝平定了诸多叛乱,最为著名的就是大小和卓叛乱,使得百姓免遭战争的迫害,保证了百姓的安定生活。
在经济方面,乾隆皇帝继续弘扬先代重视农业的经济发展政策。
但是,乾隆了解重农会轻商,从而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商业政策,保证了为商者的利益。
在文学方面,乾隆皇帝积极效仿康熙皇帝,十分重视知识。
对于汉人知识分子,乾隆皇帝也没有歧视。
不断的通过考试来为统治阶级吸收人才,稳定清朝的统治以及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对乾隆的评价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四位皇帝,也是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他在位期间清朝发展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多次免除钱粮,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
乾隆在25岁继承清朝皇帝位置,自此开始了他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的统治,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掌握实权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虽然他在位六十年就将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做了太上皇,但是他仍然是当时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清朝乾隆在位时期疆土也得到了扩大,他派兵攻打西藏,平定西藏后他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让西藏从此纳入到了中央的管辖之中,自此西藏成为我国的一部分,也使当时的清朝版图达到了最大。
中国清朝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清朝历史事件时间轴介绍:中国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继明朝之后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清朝自1644年建立,至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共统治了268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中国清朝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帮助我们了解清朝的发展与演变。
1. 1644年:中国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1644年,明朝由于农民起义与外族侵略而灭亡,清朝建立。
- 清朝首任皇帝顺治帝登基,开始清朝的统治。
2. 1661年:康熙帝即位- 1661年,康熙帝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统治达61年之久。
- 康熙帝实行多项改革,对清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1796年:乾隆帝逝世- 乾隆帝是清朝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统治了60年,其时期也是清朝最繁荣的阶段。
- 乾隆帝逝世后,清朝进入了一个相对衰退的时期。
4. 1839-1842年: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清朝与英国等西方列强之间的一场战争。
- 清朝失败,签订了《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5. 1850-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由洪秀全领导。
- 太平天国的起义给清朝带来了巨大冲击,国内大面积动荡。
6. 1894-1895年: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是中国清朝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
- 清朝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国力。
7. 1900年: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场民族抗击外侮的运动。
- 义和团运动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朝进一步陷入困境。
8. 1911年: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场重大革命运动,标志着封建帝制的结束。
-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结语:在中国清朝的统治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的变革与挑战塑造了清朝的兴衰。
通过了解清朝的历史事件时间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朝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清代历史的名词解释
清代历史的名词解释清代,也称为大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时间跨度为1644年至1912年。
它是明朝灭亡后,由满洲族建立的一个外族统治的王朝。
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权稳定,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科技进步。
本文将对清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了解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1. 乾隆皇帝:乾隆,是清代最长寿的皇帝,他统治期间为1735年至1796年。
他的统治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盛世之一,也被称为“乾隆盛世”。
乾隆皇帝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善于制定政策、管理国家事务。
他对内推行繁荣稳定的政策,推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使国家的经济日益繁荣。
对外,乾隆扩大了中国的领土,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使清朝的势力达到了巅峰。
2. 康熙皇帝:康熙,是清代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的时间是1661年至1722年。
康熙皇帝是一位有着卓越智慧和治国才能的君主。
他在位期间,通过整顿政权,加强军队,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康熙皇帝提倡儒学思想,注重文化教育,奠定了后来乾隆盛世的基础。
他还在国内推行“和平漕运”政策,使得内河交通和对外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3. 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是清朝统治时期,对外进行限制和限制的一种政策。
这种政策的目的是保护国家和国内经济,阻止外来文明和宗教的影响。
根据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的对外贸易只能通过一个特定的港口进行,并且对外国人的限制和管理非常严格。
这种政策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中国在一段时间内与其他国家的联系较少,但同时也保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4. 藩镇割据:藩镇割据是指清代时期,地方将领势力强大,掌控了一定的地区,并独立于中央政府。
这些地方势力由军队和地方贵族、豪强组成。
藩镇割据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清朝统治的虚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大规模兵戎割据现象。
藩镇的出现对国家造成了一定的分裂,给统治者带来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困扰。
5. 文化融合:清代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充满文化交融和融合的时期。
乾隆年间的历史
乾隆年间的历史在清朝历史上,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被誉为是一个盛世。
乾隆皇帝即位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使得国家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繁盛,对外战争取得胜利,使得乾隆时期成为清朝最辉煌的时代之一。
一、社会经济繁荣乾隆皇帝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推动了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乾隆年间,国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农业生产得到提升,粮食产量大幅增加,而且农业技术得到改进,使得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制造业迅速壮大,特别是纺织业和陶瓷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此外,商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国内经济的繁荣,贸易活动蓬勃发展,同时乾隆还开放了对外商业贸易,加强了与西方国家(如英国)的贸易往来,使得国家经济更加繁荣。
二、文化艺术繁盛乾隆年间,文化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在乾隆的支持下,文人墨客活动频繁,文化氛围浓厚。
诗人、书法家、画家等大才俊纷纷涌现,他们的作品承载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乾隆也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大力推动了科举制度,提升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和效率。
此外,乾隆还大力支持古籍整理和研究,修订了《四库全书》等重要著作,使得中国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在建筑艺术领域,乾隆时期兴起了乾隆式宫殿建筑,如颐和园、圆明园等,展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风格。
三、对外政策与战争胜利乾隆时期,中国对外政策积极主动,与周边国家保持了稳定的关系。
与俄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保持了友好的贸易往来,并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和协议,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此外,乾隆还积极开展对外战争,并取得了胜利。
他先后发动了准噶尔、越南和尼布楚等战争,扩大了中国的疆土,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乾隆年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的治理之道为后世所称道,乾隆时期也被后世誉为是一个充满荣光的时代。
乾隆不仅是一个杰出的统治者,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艺术的保护者和推动者。
在乾隆的统治下,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乾隆皇帝在位多少年?
乾隆皇帝在位多少年?乾隆皇帝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君主,他统治了近六十年。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经历了繁荣和安定的时期。
本文将介绍乾隆皇帝的在位时间以及他的一些重要贡献。
一、乾隆皇帝在位长达六十年1.乾隆皇帝于1736年开始登基,他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
他的正式年号是“乾隆”,因此,他在位期间被称为“乾隆皇帝”。
2.乾隆皇帝的统治时间长达60年,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皇帝统治时间最久的君主。
3.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中国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
他以清廉治国和天下为公为宗旨,注重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乾隆皇帝的政绩和贡献1.经济繁荣:乾隆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手工业和商业的蓬勃发展。
他注重发展经济,提倡节约,并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2.文化繁荣:乾隆皇帝对文化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视。
他兴办了许多学校和图书馆,大力支持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和创作。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的文化繁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外交稳定:乾隆皇帝通过持久的外交努力,维护了中国的国际和平。
他与邻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参与了一些重要的外交谈判和条约签订。
4.地方治理:乾隆皇帝非常重视地方治理,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地方行政能力和减轻百姓的负担。
他建立了有效的监察体系,贪污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5.文献整理和编纂:乾隆皇帝下令整理和编纂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古籍,保护了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乾隆皇帝的统治风格和影响1.明君形象:乾隆皇帝被普遍认为是一位明君。
他勤政好学,注重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2.文人皇帝:乾隆皇帝自幼喜爱文学,善于书法和诗词。
他与许多文人雅士交往,开展文化活动,使清代文学艺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
3.乾隆盛世:乾隆皇帝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乾隆盛世”,因为那个时期的中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繁荣。
综上所述,乾隆皇帝在位长达60年,他以清廉治国和天下为公的理念,推动了中国的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和外交稳定。
清代乾隆年间的海禁政策
清代乾隆年间的海禁政策一、乾隆年间的海禁政策简述清代乾隆年间,海禁政策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对外贸易限制措施。
海禁政策的核心是禁止海外商人参与中国的对外贸易,同时限制中国居民与海外商人的接触和交往。
海禁政策实行的时间长达两百余年,直到19世纪中期才有所松动。
乾隆即位后,他对海禁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改革。
清朝政府逐渐建立起一整套严密的海禁制度,禁止中国民众与外国人通婚、禁止外国传教士传教、禁止中国居民出洋经商,以确保清朝在贸易和政治上的主权权益不受损失。
二、海禁政策的实施原因在乾隆年间,海禁政策被视为保护清朝政府的主权利益和国家安全的一项重要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维护对澳、东南亚和亚洲其他地区的控制清朝政府担心海外商人会对中国社会和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维护自己在亚洲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清朝政府限制对外贸易和交往,以保证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禁令不受损失。
2. 遏制海外商品的流入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外国人是商人和商人是骗子,外国商品是质地差、诈骗多的劣质产品,所以会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清朝政府认为在对外贸易上,以国内产品换取外国产品并不能增加国内财富并不划算,因此实行海禁政策来限制对外贸易,遏制外国商品的流入。
3. 健全国内经济体系清朝政府期望通过保护国内经济和国内工业来发展中国的经济和财富。
海禁政策的实施,同时限制了国内商人与外国人的接触,使得比较落后的中国手工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同时,政府也给与一定的优惠税收政策,鼓励国内的商业贸易发展,增加国内财富。
三、海禁政策的实施措施乾隆年间,清朝政府采取了多项严格的措施来实施海禁政策,包括:1. 禁止中国居民出洋经商为了限制中国居民与外国人的接触和交往,清朝政府禁止中国居民出海经商。
出海经商者若被抓到则不仅要受到惩罚,而且其本人、家人以及其他亲属都要受到处罚。
2. 建立海关乾隆年间,清朝政府在广州等重要海港设立了海关,并实行对外商的限制。
清朝公元干支年份对照表
清朝公元干支年份对照表清朝公元干支年份对照表顺治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公元1644年1645年1646年1647年1648年1649年1650年1651年1652年1653年干支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顺治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纪年1654年1655年1656年1657年1658年1659年1660年1661年干支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康熙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公元1662年1663年1664年1665年1666年1667年1668年1669年1670年1671年干支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康熙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公元1672年1673年1674年1675年1676年1677年1678年1679年1680年1681年干支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康熙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三十年公元1682年1683年1684年1685年1686年1687年1688年1689年1690年1691年干支壬戌癸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康熙三十一年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三十四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三十七年三十八年三十九年四十年公元1692年1693年1694年1695年1696年1697年1698年1699年1700年1701年干支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康熙四十一年四十二年四十三年四十四年四十五年四十六年四十七年四十八年四十九年五十年公元1702年1703年1704年1705年1706年1707年1708年1709年1710年1711年干支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康熙五十一年五十二年五十三年五十四年五十五年五十六年五十七年五十八年五十九年六十年公元1712年1713年1714年1715年1716年1717年1718年1719年1720年1721年干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干支壬寅雍正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公元1723年1724年1725年1726年1727年1728年1729年1730年1731年1732年干支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雍正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公元1733年1734年1735年干支癸丑甲寅乙卯乾隆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公元1736年1737年1738年1739年1740年1741年1742年1743年1744年1745年干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乾隆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公元1746年1747年1748年1749年1750年1751年1752年1753年1754年1755年干支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乾隆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三十年公元1756年1757年1758年1759年1760年1761年1762年1763年1764年1765年干支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乾隆三十一年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三十四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三十七年三十八年三十九年四十年公元1766年1767年1768年1769年1770年1771年1772年1773年1774年1775年干支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乾隆四十一年四十二年四十三年四十四年四十五年四十六年四十七年四十八年四十九年五十年公元1776年1777年1778年1779年1780年1781年1782年1783年1784年1785年干支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乾隆五十一年五十二年五十三年五十四年五十五年五十六年五十七年五十八年五十九年六十年公元1786年1787年1788年1789年1790年1791年1792年1793年1794年1795年干支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嘉庆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公元1796年1797年1798年1799年1800年1801年1802年1803年1804年1805年干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嘉庆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公元1806年1807年1808年1809年1810年1811年1812年1813年1814年1815年干支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嘉庆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公元1816年1817年1818年1819年1820年干支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道光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公元1821年1822年1823年1824年1825年1826年1827年1828年1829年1830年干支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道光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公元1831年1832年1833年1834年1835年1836年1837年1838年1839年1840年干支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道光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三十年公元1841年1842年1843年 1844年1845年1846年1847年1848年1849年1850年干支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咸丰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公元1851年1852年1853年1854年1855年1856年1857年1858年1859年1860年1861年干支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同治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公元1862年1863年1864年1865年1866年1867年1868年1869年1870年1871年1872年1873年1874年干支壬戌癸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光绪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公元1875年1876年1877年1878年1879年1880年1881年1882年1883年1884年干支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光绪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二十年公元1885年1886年1887年1888年1889年1890年1891年1892年1893年1894年干支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光绪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三十年公元1895年1896年1897年1898年1899年1900年1901年1902年1903年1904年干支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光绪三十一年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三十四年公元1905年1906年1907年1908年干支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宣统元年二年三年九年公元1909年1910年1911年1917年干支己酉庚戌辛亥丁巳。
清朝的科学家乾隆年间的科技繁荣
清朝的科学家乾隆年间的科技繁荣清朝乾隆年间(1735年-1796年),是中国历史上科技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他们在农业、医学、工程、历法、地理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动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农业科技的进步清朝乾隆年间,农业科技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推动。
科学家们重视农田灌溉,提出了很多灌溉技术改进的方案,如修建水利工程、设计灌溉设备等,有效提高了农田的产量。
此外,他们还研究了肥料的使用方法和种植技术,改良了种植工具,提高了耕作效率。
这些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加,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
二、医学科技的发展乾隆年间,医学科技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在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清朝科学家开始学习西方医学知识,并将其与中医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
科学家们通过实地考察,并研究草药的功效和配方,开发出了许多新药。
此外,科技的进步还促使医学器械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提升,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三、工程科技的突破清朝乾隆年间,大规模的工程项目正在进行,涉及水利、交通等领域。
科学家们运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如几何学、地图绘制等,为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他们在修建大型运河、修复古建筑、开发新的矿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为国家的工程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历法与天文学的研究乾隆年间,科学家们对历法与天文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轨迹,精确测量时间与星座位置,改进了历法系统,修订了历法误差。
他们还研究了日食、月食的规律,提出了新的解释和理论。
这些成果不仅使农民们更准确地预测季节和天候,也为航海、农业、天文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五、地理探索与科学考察在乾隆年间,中国的地理探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科学家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科研考察队伍,对中国的地理、人文、动植物等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
他们记录了大量的地理数据,制作了地理图册和地图,丰富了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
乾隆年间概况总结
乾隆年间概况总结乾隆年间是中国清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乾隆帝的统治下,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经济繁荣在乾隆年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乾隆朝廷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朝廷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和调控,推行了一些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同时,乾隆朝廷还鼓励了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了手工业品的质量和产量。
此外,乾隆帝还积极推动海外贸易,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繁荣。
乾隆年间的经济繁荣也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的收入增加,城市的商业活动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同时,乾隆朝廷还重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济和赈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社会稳定乾隆年间,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乾隆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维护社会和谐。
通过加强对藩王的管控和限制,乾隆帝有效地稳定了国内的政治状况。
朝廷还积极推广法律制度,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和维护,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同时,乾隆帝注重教育和宣传工作,提倡儒家思想,倡导社会道德和秩序,培养了社会公德和家庭观念。
文化发展乾隆年间,文化蓬勃发展。
乾隆帝本人对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他注重对文人墨客的扶持和赏识,建立了清代最高学府——文渊阁,并推行科举制度,提倡儒学。
在乾隆年间,文人雅士们的才情得到了广泛的发挥,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
此外,乾隆年间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如遣使西洋、修建人工湖、开展考古挖掘等,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乾隆年间是中国清朝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文化发达的时期。
乾隆帝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乾隆朝廷注重社会和谐的维护,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在文化方面,乾隆帝注重文化艺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清朝乾隆年间
清朝乾隆年间(约1775年),山东的吕氏家族出过一位大学士,这个家族在方圆几百里是有名的大户人家。
吕大学士在朝廷有很高的名望,地位尊崇、深受爱戴。
这位大学士的智慧、品格、名望、地位成为吕氏家族几百年的荣耀。
几百年来,这个家族先后出过多位秀才、进士、官员、教授、博士……吕大学士家族的书香气息,一直被他的后人延续至今。
知识、教育一直是萦绕着这个家族的文化情结。
2003年,吕大学士的后人创建并注册了“大学士”这个品牌。
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大潮席卷全国,吕大学士的第十四代孙吕启梦放弃了医学科研机构优厚的待遇,下海创业,开办了一个教学设备厂,专为学校提供设计独特的、更加人性化的课桌椅,继续保持着与教育、文化的密切关联。
因为要高考,因为职工的家里条件不好,冬天来临,孩子们晚上在被窝里学习更暖和。
原本搞科研的吕厂长按照人体工学原理,亲自给职工的孩子们设计制作了十几张独特的、桌面有一点斜度床上学习桌当时这些孩子正在读高一高二(那个年代没有高三),每天晚上都要苦读,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知识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的。
那个年代,家里有一张自己专用的小桌子,孩子们已经很满足了。
光阴如梭,高中毕业了,高考了,十几个孩子都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
这十几个孩子,都是职工们看着长大的,现在个个出类拔萃了,也从心里替他们高兴。
到底是大学士后代制造的小桌子给了他们灵感,还是孩子们的聪慧勤奋呢?也许兼而有之吧。
博士陈文涛说,我当年考大学成绩突出,多亏了那张小桌子,因为用那个桌子很舒服,学习不觉得累,每天晚上可以学习更长的时间。
说实在的,我很感谢你们,还有那张小桌子。
这个教学设备厂在2003年更名为大学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大学士”品牌。
“大学士”品牌,与吕大学士的智慧、品格、名望、尊崇一脉相承。
2003年,我们公司邀请了附近大学里的百位大学生,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让他们共同参与小桌子的设计,这就是大学士品牌功能多,款式新,工艺精之所在。
清朝乾隆年间的政治变革与文化兴盛
清朝乾隆年间的政治变革与文化兴盛乾隆年间是清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之一,不仅政治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文化方面也进行了深刻的发展。
本文将对乾隆年间的政治变革与文化兴盛进行探讨,并通过详实的历史事实阐明其重要意义。
一、政治变革在乾隆年间,清朝政治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地方行政领域进行的改革。
当时,地方官员的贪污问题日益严重,腐败现象普遍存在。
在此背景下,乾隆皇帝下令启动新政,实行改革。
通过调整官员的权力范围,加强对地方行政的监管,建立负责人的责任制度等措施,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现象的蔓延。
此外,乾隆还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并对乡试、会试、殿试等环节进行了严格的改革,以确保选出的官员能够真正做到清政府的“御批四海、定乾坤”的宏图伟业。
二、文化兴盛乾隆时期,文化方面也充分得到了发扬光大。
在艺术方面,乾隆皇帝十分注重景泰蓝、玉器、漆器等的制作,并大力鼓励民间手工艺的发展。
同时,在书法、绘画等方面,乾隆时期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艺术家,例如石涛、顾恺之和达芬奇等,为中国的文艺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福建、广东等地,乾隆时期还兴办了不少文化教育机构,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到科学的知识和文化的熏陶。
此外,乾隆还开启了清朝多年的“南巡”运动,使得南方文化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发扬。
三、政治变革与文化兴盛的关系政治变革与文化兴盛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事物,而是密切相关的。
乾隆时期地方行政的改革为文化兴盛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文化艺术的兴盛也为改革扫清着道路。
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得清朝在乾隆年间取得了旷世之成就。
当代的我们也能够借鉴乾隆年间的政治变革和文化兴盛,推行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开放的文化环境,助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乾隆年间的政治变革和文化兴盛是清朝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们为中国深入发展和全面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乾隆期间的官制改革
乾隆期间的官制改革在中国历史上,清朝乾隆年间的官制改革是一次重要的制度变革,它不仅奠定了清朝官制的基本形态,而且对我国官制改革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乾隆帝在位期间,作为一位出类拔萃的皇帝,他极为重视官制改革。
在他的治理下,清朝的官制逐渐完善,各级官员的权力得到了明确规定和分工,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还能够预防官员的滥用职权。
乾隆的官制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设置新的行政区划乾隆帝实行了“府、州、县、乡”的行政组织模式,且这一制度在其后的清朝时期和现代中国均得以保留。
这一制度的优势体现在,它具有明确的行政区域划分和职能分工,而且地方政权被分散到各个层级,这有利于提高地方自治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较为平衡的权力分配。
二、规范官员职责和权责乾隆的官制改革将官员职责和权责进行规范化,设立了有明确职权的官员职位。
如设立“都察院”的监督官员,负责监察各地方政权;又如设立“六部”以及纳银等职务,具有管理财政和军需物资的职责。
这些职务的设立,使得官员职责得到明确,相应权力也得到了清晰的规定。
同时也真正实现了清晰的权责对应,杜绝了官员滥用职权的可能性。
三、制定官员选拔评定制度乾隆帝设立了三大考试机构,其中最著名的为乡试、会试和殿试。
这个制度有力地推进了官员的选拔,有效地避免了官员遗传或贿选等不正之风。
而且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成为对后世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借鉴。
四、限制官员升迁、任期和权贵干涉乾隆帝限制了官员的升迁和任期,以及权贵干涉。
他规定对于有重大过错或不称职的官员必须降职,将此作为加强监管的重要手段。
同时,他还规定了官员的晋升时间限制,禁止官员在短时间内晋升太多,以免出现权力失范或权贵垄断。
这种权力限制的做法,很好地避免了官员的权力膨胀,提高了官员牢固性。
五、提高对清朝政府形象的认同度乾隆皇帝还特别注重宣传和塑造清朝皇家的威望形象,设立许多封官宣布上下崇拜。
这恰恰是为了增加民众和普通官员对皇帝和官府的信任度,进一步保障清朝政府的稳定和治理效率。
1776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事
1776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事1776年,正值中国清朝乾隆年间。
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1776年中国发生的这些重大事件。
首先要提及的是平定中亚战争。
在18世纪末,乾隆帝致力于巩固清朝的统治,并扩大中国的领土。
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伊犁地区发生了激烈的争夺战。
1776年,清朝成功平定了中亚战争,将伊犁地区纳入中国版图,进一步加强了清朝在西北地区的控制力。
与此同时,1776年也是乾隆帝统治下的中国繁荣发展的一年。
清朝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之后,国家逐渐恢复了稳定。
在乾隆帝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贸易活动蓬勃兴盛。
特别是与欧洲国家的贸易,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乾隆帝以颁布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推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而闻名。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风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文化领域,1776年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
王夫之等一批学者开始倡导古文运动,提出修改典籍的观点,致力于推动古文运动。
这一运动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也在这一时期迎来了兴盛,爱好戏曲剧目的人们纷纷参与到戏曲演出中。
然而,1776年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不平凡之年。
在这一年,太平天国起义在中国南方爆发。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也是清朝的重大挑战。
该起义由洪秀全领导,他宣称自己是兄弟耶稣的弟弟,倡导平均分田地、共同富裕的思想,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此次起义对清朝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剧变。
除了太平天国起义,1776年还发生了另一起重要的历史事件,那就是四川地震。
1776年1月1日,四川省遭受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
这场地震持续时间长达2分钟,震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数千人丧生,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
此次地震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国内外众多救援力量纷纷赶到灾区,展开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1776年中国是什么朝代
1776年中国是什么朝代中国是清朝(1644-1912年),当时,是乾隆皇帝在位时期。
1776年(大清乾隆41年),大清乾隆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乱,此战役从乾隆12年(1747年)开始,历经29年,大小金川的平定,标志着清政府对川西的控制。
此役被列为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之一。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
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
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
入关后20年时间里,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
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
土地增垦,物产盈丰,小农经济的社会生活繁荣稳定,综合国力强盛。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
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
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
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期间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也推向最高峰。
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江南出现密集的商业城市,并在全国出现大商帮。
在此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大关,占世界总人口十亿的近一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时期乾隆年间1736年(乾隆元年)3月1日:(正月十九日)清廷令西路、北路军部分撤兵后,留吉林兵1000名暂驻鄂尔昆。
4月16日:(三月六日)遣发宁古塔的汪景祺兄弟家属赦免返籍,族人革禁者宽免。
5月13日:(四月三日)因黑龙江、宁古塔、吉林等地发遣人犯太多,定除满人犯法者外,汉人犯法者改发关内各省烟瘴地方。
8月11日:(七月五日)裁撤长宁县,其地和民人仍归伯都讷副都统管辖。
8月23日:(七月十七日)由京师发往宁古塔等处人犯,年久者在京已多无产业。
是日,刑部行文该将军查明情况,有愿返京者可以返京;不原返京者,可在当地安置。
8月27日:(七月二十一日)吉林、黑龙江之巴尔虎兵丁从西路、北路军营撤回。
8月:调打牲乌拉兵丁1000名前往巴里坤备调。
9月30日:(八月二十六日)前锋统领吉党阿任宁古塔将军,原任将军博第调任奉天将军。
9月:依据南京文庙格局,建永吉州文庙(即吉林文庙),1742年落成。
10月17日:(九月十三日)定宁古塔等处遣犯人中,曾为职官及举、贡、生、监出身者,一律免其为奴,编入该旗出户当差。
法司定案时,凡职官及举、贡、生、监等发遣人犯不得加“为奴”字样。
是年,设额穆赫索罗驿站(今吉林省蛟河县)。
旋设佐领衙门,置佐领、防御、骁骑校各1员,领催6员,披甲20名。
是年,吉林各属官庄已达80处,原额地共14404万垧,岁征谷9万石。
其中吉林官庄50处,原额地6000垧,岁交谷1.5万石;宁古塔官庄13处,原额地1560垧,岁交谷3.9万石;伯都讷官庄6处,原额地720垧,岁交谷1.8万石;打牲乌拉官庄5处,原额地5404垧,未征谷。
至1756年,阿勒楚喀、拉林有官庄共6处,原额地720垧,岁交谷1.8万石。
1737年(乾隆二年)5月25日:(四月二十六日)发遣宁古塔十余年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戚麟祥被赦免返回原籍。
9月18日:(八月二十四日)准将吉林、伯都讷、宁古塔、阿勒楚喀、三姓等地赈济兵丁婚丧的恩赏生息银两互相调剂使用。
是日,由吉林、伯都讷二处拨本息银1万两给三姓地方,使三姓恩赏声息银达到2万两。
9月24日:(九月一日)吉林距宁古塔630里,官兵押解遣犯跋涉艰难。
是日,给事中慧中奏准于额穆赫索罗驿站大路南添置防汛,从吉林额兵内拨出佐领1员、防御1员、兵120名驻防。
是年,长宁县裁归永吉州后,将长宁县原取进童生2名并入永吉州内,共取进4名。
是年,于苏斡延河(即双阳河)南岸设苏斡延驿站。
是年,以打牲乌拉佐领、骁骑校各2人移驻宁古塔,并增兵400名。
1738年(乾隆三年)3月15日:(正月二十五日)调东三省兵2000名,与驻扎鄂尔昆的东三省兵丁换防。
11月15日:(十一月四日)定凡凶徒结伙,持械伤人者,一律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1739年(乾隆四年)11月6日:(十月六日)定宁古塔地方每年应领俸饷须按黑龙江之例,将应支俸饷档册于每年12月造册上报户部,派官照数领取发给官兵。
12月:玛因普任伯都讷副都统,原任副都统觉罗七十五革职。
是年,吉林城驻防兵丁增至3320名。
1740年(乾隆五年)3月31日:(三月四日)准满洲、蒙古官员除在京文职旗员外,凡补授宁古塔等地官缺,如有父母或祖父母年逾70以上者,均可照汉官之例辞官奉养。
是年,于打牲乌拉添兵驻防,设立衙署与总管衙门合并,初设协领2员、佐领10员、防御8员、骁骑校10员。
1741年(乾隆六年)3月3日:(正月十六日)驻防西路、北路军营吉林苏鲁克兵500名由副都统莫尔浑率领启程撤回。
6月11日:(四月十八日)改刑部现审左司为奉天清吏司,专办奉天府辖属各州县并宁古塔将军衙门刑事案件。
山东一司不再兼管盛京、宁古塔将军衙门案件。
6月20日:(五月八日)清政府谕令严查宁古塔将军所辖松花江、长白山、乌苏里等处水旱道路,不准随便通行,以防流民偷贩人参、东珠。
9月28日:(八月十九日)兵部侍郎鄂弥达任宁古塔将军,原任将军吉党阿内召。
10月15日:(九月六日)诏准宁古塔等处居民保甲法。
规定:凡以入永吉州籍贯并有产业者,按亩编为保甲,设甲长、保正,10家书1名牌。
其余未入籍贯单丁不得于山边一带居住,查明原籍、年龄,5人书1名牌互保。
如有1人私采人参,私买貂皮,私垦地亩,隐匿熟田及赌博滋事者,罪及4家。
严禁不入名牌者居住,如有容留,对甲长、保正重罚,并将拿获之人枷责,解回原籍。
是年,于吉林城建立蒙古官学,由蒙古翻译笔帖式兼充教习,收蒙古八旗子弟,学习蒙文和骑射。
生徒无定额。
1742年(乾隆七年)4月15日:(三月十一日)定凡由吉林等处前往黑龙江贸易者,必须携带地方官发给信票,于边口查验后放行。
5月15日:(四月十一日)吉林城屡遭火灾,损失严重。
命宁古塔将军鄂弥达等配齐救火器具,以备急用。
是日,宁古塔副都统常盛告发:遣犯沈柱潜逃,投奔故友宁古塔将军鄂弥达。
鄂弥达资助沈柱衣物、银两和驿马,前往禁地贸易。
遂将鄂弥达交部查议。
旋定鄂弥达革职留任,以观后效。
6月9日:(五月七日)清廷旨准向拉林、阿勒楚喀一带移驻满洲八旗闲散1000户屯垦耕种。
每户给房3间、地3顷。
于适中地方设立衙署,派副都统巴灵阿会同宁古塔将军筹办。
7月30日:(六月二十九日)宁古塔副都统常胜与墨尔根城副都统图纳对调。
10月24日:(九月二十六日)绥芬河、乌苏里江以东,私采人参者及“逃犯”与宁古塔、吉林“奸商”结伙运粮接济。
是日,令宁古塔将军前往查办。
12月2日:(十一月六日)定于两年内实施拉林、阿勒楚喀屯垦条例7款。
将1000户满洲闲散分左、右16屯,由伯都讷、三姓派兵300名建造房屋,凿挖水井。
派吉林兵800名、阿勒楚喀兵200名及驿站站丁500名开垦供1000户满洲闲散所用耕地。
动支吉林库银1万两作为移驻满洲生息恩赏之用。
是年,吉林城进行第一次扩建。
东西北三面筑土为墙,长1451丈(约合4800米),设城门5个。
城区面积增至1.1平方公里。
1743年(乾隆八年)1月1日:(乾隆七年十二月六日)宁古塔副都统始照山海关榷税之例收取参税。
对进关贸易人参者俱钤印票封交本人收执,沿途备查。
1月18日:(乾隆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黑龙江等处歉收粮贵,吉林等处丰收粮贱。
清政府准由吉林义仓内拨出粮谷9000石,运抵齐齐哈尔等处,减价卖给兵丁,然后再于吉林当地买粮谷9000石归仓存贮。
1月19日:(乾隆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宁古塔将军鄂弥达获准动支库银1000两借高收利,本利银交拉林副都统生息,作为移驻满洲生息恩赏银之用,5年后停给。
每年剩余利银按时价收买满洲所获余粮。
存仓积至万石后,将陈粮内每年拨出3000石售卖。
所得利银存贮拉林副都统衙门,丰裕时缴还本银。
4月11日:(三月十七日)宁古塔将军派员率兵300名前往乌苏里等处设卡缉拿私采人参、私垦种地流民。
7月13日:(五月二十二日)清政府诏准自明年始宁古塔等处所有秋审人犯,均由该将军会同巡察御史就地审理定案,不必解送盛京。
10月24日:(九月八日)宁古塔将军鄂弥达调任荆州将军。
黑龙江将军博第调任宁古塔将军,调傅森任黑龙江将军。
12月31日:(十一月十六日)三姓副都统衙门骁骑校天保等前往库页费雅喀人住处颁赏乌林(袍子)。
将93套颁赏给来进贡貂皮的雅丹、绰敏、耨德、都瓦哈四姓姓长4名、乡长15名、白人70名及另随雅丹姓同来进贡貂皮的舒隆武噜姓白人4名。
余53套乌林带回库存。
1744年(乾隆九年)4月6日:(二月二十四日)定宁古塔将军衙门主事各缺,由在京的部、院笔帖式中选补。
4月30日:(三月八日)赴拉林、阿勒楚喀垦田盖房兵丁的原籍私田不能耕种。
是日,准将去年拉林、阿勒楚喀垦田所获荞麦7700石全部赏给上述兵丁,供赡养原籍家口之用。
5月1日:(三月十九日)宁古塔将军博第调往西安,副都统巴灵阿任宁古塔将军。
因巴灵阿派往拉林、阿勒楚喀督办移垦事务,暂由副都统1员署理将军衙门。
5月:设拉林副都统衙门,任巴尔品为拉林副都统。
任清保为三姓副都统,原任副都统崇提解职。
是年,增设登伊勒哲库驿站和拉林多欢驿站。
每站额设10名壮丁,归西路驿站管辖。
1745年(乾隆十年)5月3日:(四月二日)定宁古塔将军每年上交武备院花白桦树皮1万张。
6月11日:(五月十二日)宁古塔等处地方官兵对查拿沿海地区私采人参之事,互相蒙混,私令潜逃,资借粮食,索取财物。
是日,派乾清门二等侍卫库楚弛赴宁古塔协同该将军严查。
6月:伊伦泰任宁古塔副都统,原任副都统图纳解职。
富僧阿任三姓副都统,原任副都统清保内召。
7月24日:(六月二十五日)顺治、康熙年间发遣宁古塔等处流人多已编为六佐领入旗披甲,录用为官。
是日,准于吉林添设管辖水手七品官缺,从尚未任官职有功流人中选任。
8月25日:(七月二十八日)于宁古塔、三姓、珲春等处水陆隘口添设关卡,派官把守。
钦派二等侍卫库楚率兵在吉林、三姓所属德克登伊、乌苏里等处缉拿私采人参流民。
守卡官兵于南海、雅兰、西楞等处过冬,平毁该处窝铺、耕地。
10月:嵩阿礼任吉林副都统,原任副都统乌察拉内召。
是年,于盛京、吉林、宁古塔等分别设立官参局。
每年春由户部发放印票,京城差官邦办。
放票后入山。
出山时发给回票,由协领在参包上加贴印封,派兵护送至宁古塔,由宁古塔副都统及邦办京员共同验收。
1746年(乾隆十一年)8月9日:(六月二十三日)派往各地拿获私采人参流民的500名官兵不够分派。
是日,准宁古塔、珲春地方增派100名官兵前往各路关卡。
9月18日:(八月四日)巴灵阿办事推诿,进京候旨时不知自新,遂将其革职。
宁古塔将军遗缺由阿兰泰补授。
10月29日:(九月十五日)宁古塔等地捕获私采人参流民数百人,内有从前免死减等发遣人犯14人。
11月16日:(十月四日)清政府严申越禁界贸易、私卖粮米、私采人参律令。
规定:打牲乌拉官兵刨参、催交貂皮时所带衣粮器物;赫哲费雅喀人至宁古塔贡貂返回时所购买粮米物品;三姓、珲春等处商人、官兵赴宁古塔和吉林购买器物,均须领票沿途查验后放行。
违禁者,米不及50石,器物值银不及50两者,照无引私盐律杖100、徒3年。
米过50石,器物值银50两者,照越禁界贩运私盐3000斤以上例发附近充军。
官兵执法违法,加一等严惩。
旗人违禁同样治罪。
1747年(乾隆十二年)3月12日:(二月二日)裁撤永吉州,改设吉林厅。
添设伯都讷巡检,隶于吉林厅。
吉林厅隶于宁古塔将军管辖,首任理事同知阿阳阿。
5月25日:(四月十七日)撤回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巡察官员。
定今后以3年为一届,分3班轮流派管巡视东北等地。
第一年派往盛京,第二年派往黑龙江、吉林,第三年派往归化,皆以1年为期。
6月4日:(四月二十七日)因原给拉林垦种旗人耕牛2000头,现仅存500余头;给地1000顷,去年仅耕种630顷,余地皆抛荒;所盖房屋塌毁近三分之一。
遂将拉林副都统巴尔品革职,自费从军3年。
9月2日:(七月二十八日)打牲乌拉等地遭受霜灾,五屯官地庄稼全部冻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