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服务质量

合集下载

第五章网络服务质量

第五章网络服务质量

预留的资源: 缓冲区及带宽的大小等。
实现过程:
在路由的每一跳上进行,由此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
适用环境: 由于RSVP是单向的资源预留,因此适用于点到点以及点到
多点的通信环境。 RSVP的属性:
不属于传输层的协议,而是属于网际层的控制类协议(在 此称为信令协议),只用于预留资源、不用于携带应用数据。 资源预留时间:
(2)UDP协议,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分析发现:无重传纠错和流量控制机制,但延迟和延迟波
动都非常小 ——采用UDP协议适于进行实时业务的传输
结论: 采用UDP协议,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服务质量协商机制。
其它解决方案: —— 增大带宽? 应用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不管网络有多大的带宽都有可
能耗尽~
(2)受控负载的服务(Controlled_Load Service,CLS): 没有固定的服务质量(带宽、时延、丢包率)保证,能够
提供一种相当于网络节点在低负载情况下的尽力服务。
(3)尽力而为的服务(Best Effort,BE):类似于Internet 提供的尽力而为的服务,基本没有质量保证。 IntServ的4个功能部件: (1)分类器(Packet Classifier):根据预置的一些规则,
1、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本身只能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或称“尽最大努 力交付的服务”。 对于早期以纯数据传输业务为主的互联网来说?
—— 是可以保障传输质量的。 当互联网越来越多的用于传输多媒体信息时?
—— 由于这些实时业务对网络的传输延时、延时抖动等 特性较为敏感,这样网络的传输质量就难以保障了。 后果?
为了适应网络拓扑路由及QoS要求的变化,各路由器中的 预留信息只存储有限的时间。
——RSVP请求及路由器维护的状态信息要做周期性的刷 新。 IntServ/RSVP综合服务体系结构模型:

论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2)

论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2)

论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2)摘要: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加快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步入各行各业以及千家万户,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便捷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然而当传输数据出现拥挤情况时,会造成一系列的网络服务质量问题,因此优化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简单阐述了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问题,并分析研究了优化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方法,希望为计算机网络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06-0109-01计算机网络资源是有限的,当出现资源抢夺情况时,就会影响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促使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产生了一定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简称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也是解决网络延迟、丢失数据包的等网络问题的一种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优化qos方法保障网络系统稳定运行十分必要。

一、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问题(一)网络延迟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当路由器内数据缓冲区的数据已满时,完整的数据包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到达终点,或者在路由器阻塞的时候,数据包会寻找直接、快速的路径实现传输,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网络延迟,而且难以预料。

(二)丢失数据包在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如果所在的缓冲器数据已满,则表示着数据发送失败,此时路由器会根据网络的实际状况决定是丢弃现有的一部分数据包还是所有的数据包,具体情况不可能预先知道,导致接收端则请求重新传送,同时也可能造成网络延迟。

(三)数据的传输与接收出错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选择的传输路径可能不同,传输的状态和距离存在差异,致使数据包最终到达终点的顺序和时间可能会和预期结果不同,而数据包传输路径和情况都无法预知,很可能出现损坏、被合并或跑错路径等问题,此时接收端必须借助识别功能丢弃不可用的数据包并请求发送端再次发送相同的数据包。

电信行业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方案

电信行业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方案

电信行业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方案第一章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概述 (2)1.1 行业背景分析 (2)1.2 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的必要性 (2)第二章网络优化策略制定 (3)2.1 网络优化目标设定 (3)2.2 优化策略制定原则 (4)2.3 优化策略实施步骤 (4)第三章网络设备升级与改造 (4)3.1 设备升级方案设计 (4)3.1.1 需求分析 (5)3.1.2 设备选型 (5)3.1.3 升级方案设计 (5)3.2 设备改造实施流程 (5)3.2.1 准备阶段 (5)3.2.2 实施阶段 (5)3.2.3 验收阶段 (5)3.3 设备升级与改造效果评估 (5)3.3.1 评估指标 (5)3.3.2 评估方法 (6)3.3.3 评估结果分析 (6)3.3.4 改进措施 (6)第四章无线网络优化 (6)4.1 无线网络覆盖优化 (6)4.2 无线网络容量优化 (6)4.3 无线网络功能优化 (7)第五章传输网络优化 (7)5.1 传输网络结构优化 (7)5.2 传输网络传输功能优化 (7)5.3 传输网络安全性提升 (8)第六章数据网络优化 (8)6.1 数据网络架构优化 (8)6.2 数据网络带宽优化 (9)6.3 数据网络服务质量保障 (9)第七章业务优化与拓展 (10)7.1 业务流程优化 (10)7.2 业务产品创新 (10)7.3 业务市场拓展 (10)第八章客户服务优化 (11)8.1 客户服务流程优化 (11)8.1.1 引言 (11)8.1.2 客户服务流程梳理 (11)8.1.3 客户服务流程简化 (11)8.1.4 客户服务流程标准化 (12)8.2 客户服务渠道拓展 (12)8.2.1 引言 (12)8.2.2 线上渠道拓展 (12)8.2.3 线下渠道拓展 (12)8.3 客户满意度提升 (12)8.3.1 引言 (12)8.3.2 服务态度提升 (12)8.3.3 服务质量提升 (13)8.3.4 服务响应速度提升 (13)第九章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估 (13)9.1 服务质量监测体系建立 (13)9.2 服务质量评估方法 (13)9.3 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14)第十章持续改进与未来规划 (14)10.1 持续改进策略 (14)10.2 未来发展规划 (15)10.3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5)第一章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概述1.1 行业背景分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电信运营商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计划

电信运营商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计划

电信运营商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第1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3)第2章网络优化概述 (4)2.1 网络优化的重要性 (4)2.2 网络优化的发展历程 (5)2.3 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 (5)第3章服务质量理论基础 (5)3.1 服务质量的概念与度量 (6)3.1.1 服务质量定义 (6)3.1.2 服务质量度量 (6)3.2 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 (6)3.2.1 用户满意度评价 (6)3.2.2 网络功能评价 (6)3.2.3 基于KPI的评价体系 (6)3.3 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的关系 (7)第4章网络功能监测与分析 (7)4.1 网络功能监测技术 (7)4.1.1 主动监测技术 (7)4.1.2 被动监测技术 (7)4.1.3 自动化监测技术 (7)4.2 网络功能数据分析方法 (8)4.2.1 时域分析 (8)4.2.2 频域分析 (8)4.2.3 空域分析 (8)4.3 网络功能问题识别与诊断 (8)4.3.1 基于阈值的功能问题识别 (8)4.3.2 基于趋势的功能问题识别 (8)4.3.3 基于关联规则的功能问题诊断 (8)4.3.4 基于机器学习的功能问题识别与诊断 (8)第5章网络优化策略与方法 (8)5.1 网络优化的基本策略 (9)5.1.1 需求导向策略 (9)5.1.2 预防性优化策略 (9)5.1.3 综合优化策略 (9)5.2 网络优化方法及选择 (9)5.2.1 网络规划与设计优化 (9)5.2.2 参数优化 (9)5.2.3 资源优化 (9)5.2.4 技术优化 (9)5.2.5 服务质量优化 (9)5.3.1 网络问题识别 (9)5.3.2 问题分析 (10)5.3.3 制定优化方案 (10)5.3.4 优化方案实施 (10)5.3.5 优化效果评估 (10)5.3.6 持续优化 (10)第6章网络优化案例分析 (10)6.1 案例一:覆盖优化 (10)6.1.1 背景介绍 (10)6.1.2 优化方案 (10)6.1.3 实施效果 (10)6.2 案例二:容量优化 (10)6.2.1 背景介绍 (10)6.2.2 优化方案 (10)6.2.3 实施效果 (11)6.3 案例三:接入优化 (11)6.3.1 背景介绍 (11)6.3.2 优化方案 (11)6.3.3 实施效果 (11)第7章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11)7.1 服务质量提升目标 (11)7.2 服务质量提升方法 (11)7.3 服务质量提升措施 (12)第8章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估 (12)8.1 服务质量监测方法 (12)8.1.1 实时数据采集 (12)8.1.2 关键功能指标(KPI)监测 (12)8.1.3 用户满意度调查 (13)8.2 服务质量评估体系 (13)8.2.1 确立评估指标 (13)8.2.2 评估方法 (13)8.2.3 评估流程 (13)8.3 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13)8.3.1 技术优化 (13)8.3.2 管理优化 (13)8.3.3 用户反馈与沟通 (13)8.3.4 预防性维护 (13)第9章技术创新与网络优化 (14)9.1 新技术发展趋势 (14)9.1.1 5G技术 (14)9.1.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14)9.1.3 边缘计算 (14)9.2 技术创新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14)9.2.2 网络切片 (14)9.2.3 软件定义网络(SDN) (14)9.3 技术创新对服务质量的影响 (14)9.3.1 提高网络速度 (15)9.3.2 优化网络覆盖 (15)9.3.3 提升网络运维效率 (15)9.3.4 满足多样化业务需求 (15)第10章电信运营商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实施计划 (15)10.1 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的组织与管理 (15)10.1.1 组织架构 (15)10.1.2 管理制度 (15)10.1.3 人员培训与选拔 (15)10.2 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的保障措施 (15)10.2.1 技术保障 (15)10.2.2 资金保障 (15)10.2.3 政策保障 (16)10.3 网络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的推进策略与实践案例 (16)10.3.1 推进策略 (16)10.3.2 实践案例 (16)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行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互联网服务质量

互联网服务质量

18.4 集成业务
IntServ/RSVP服务模型定义在RFC 1633中,并且RFC 1633将RSVP作为IntServ结构中的主要信令协议,其主要目标是以资源预留的方式来实现QoS保障。 4.1 IntServ模型 IntServ的基本思想是在传送数据之前,根据业务的QoS需求进行网络资源预留,从而为该数据流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
RTP数据传输
RTP利用混合器和翻译器完成实时数据的传输。一个典型的RTP包传输流程如图18-3所示:
图18-3 典型的RTP包传输流程
其中S1,S2,S3,S4为数据源的发送端,R1为最
终RTP包流的接收端。
3
2
1
4
5
RTP协议特点
#2022
18.3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在RTP会话期间,各参与者周期性地传送RTCP包。RTCP包中含有已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等统计资料,因此,服务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动态地改变传输速率,甚至改变有效载荷类型。
RSVP的优点:
RSVP的缺点: RSVP的操作依靠周期性的不可靠的消息交换,如果在预约的建立阶段丢掉预约消息,则将导致很长的连接建立时延。RSVP的预约方法本身就对RSVP的可扩展性构成损害,因为RSVP需要在路由器的数据路径(调度,缓存管理等)和控制路径(RSVP状态)同时保持流的状态。
18.5 区分业务(DiffServ)
IntServ的缺点有: (1)扩展性不好。 (2)要求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所有路由器都支持RSVP。 (3)信令系统及RSVP都较复杂,造成实现困难。 因此,Intserv只适合用于网络规模较小、业务质量要求较高的网络。
IntServ的优点有: (1)能够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 (2)可以保证组播业务中网络资源的有效分配和网络状态的动态改变,以及组播成员的灵活管理。 (3)适用于多媒体实时业务。

城域网网络服务质量的改善

城域网网络服务质量的改善

城域网网络服务质量的改善摘要:本文以作者在某运营商城域网实施QoS的经历重点阐述了如何在运营商城域网上实施QoS策略的全过程,包括实施前的业务分类、各类业务的服务质量目标制定及技术策略;实施过程中分析、设计、论证及部署;实施后为运营商带来全方面的提升。

关键词:QoS 服务质量差分服务引言城域网承载着本地区网络的关键数据。

随着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视频应用和协作应用的出现, 不仅对网络的可靠性、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应用还带来了分散流量和虚拟服务的需求。

在这种环境与背景下,运营商如何优化城域网的网络结构模型,以保证关键核心业务的有效开展同时整合网络资源提供优质的差异化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某运营商城域网的现状及发展目标1.1 网络拓扑结构该运营商城域网分为三层结构:业务接入层、汇聚层及核心层。

接入层设备为华为NE40E,汇聚层设备是思科7609,核心层设备是思科GSR12416。

核心层设备通过万兆以太互联,汇聚层设备利用双千兆分别上连至不同的核心层设备。

1.2 QoS部署的必要性业务层面:部署QoS后,给客户带来全新的变化和体验。

对于VIP 用户得到高速有效的快速传输体验;对高优先级的流媒体用户得到高实时性的无缝传送的体验;对IPTV用户保证网络在其时延、抖动、丢包等许可范围内的正常传输。

网络层面:通过在城域网部署QoS,进一步梳理了业务体系,特别是针对不同业务提供差异化服务,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量的要求。

2 目标与QoS策略针对上述分析,我们拟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以完善和提高城域网的网络服务质量。

1)IP城域网各种控制流量:在任何情况下应首先保证此流量的可靠传送,要求低延时,无丢包,高可靠性。

2)大客户专线业务及一般专线业务:按照客户对网络的不同需求实现分级制度,达到用户所要求的时延、丢包及可靠性需求。

3)IPTV业务:保证网络中的IPTV业务在与低等级业务发生冲突时,首先保证IPTV业务的正常运行,并保证其时延、抖动、丢包等在承诺范围内。

三级电信运营商网络服务质量标准(综合电信运营商)

三级电信运营商网络服务质量标准(综合电信运营商)

三级电信运营商网络服务质量标准(综合电信运营商)1. 引言本文件旨在规定三级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服务质量标准,以确保用户获得稳定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综合电信运营商,包括固定线路、移动网络以及宽带接入。

2. 基本要求2.1 网络覆盖范围三级电信运营商应确保网络覆盖范围涵盖主要城市、乡村和重要交通干线区域。

覆盖范围应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稳定的信号和通信连接。

2.2 服务可靠性三级电信运营商应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确保网络不易受到干扰或故障。

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以最小化用户的服务中断时间。

2.3 带宽和速度三级电信运营商应提供足够的带宽和合理的通信速度,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带宽和速度应根据用户数量、地区需求和网络负载进行调整,并尽可能提供高速率的网络连接。

2.4 数据安全性三级电信运营商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用户的通信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或泄露。

必要的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措施应被使用以确保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 业务支持3.1 客户服务三级电信运营商应设立有效的客户服务机构,提供快捷、周到和专业的服务。

客户投诉应得到及时处理和合理回应。

3.2 业务创新三级电信运营商应积极推动业务创新,包括但不限于增值服务、新技术应用和用户体验提升。

借助创新,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3.3 故障排除和维修三级电信运营商应设立完善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机制,确保用户在遇到通信故障时能够迅速解决。

故障排除和维修服务应高效、准确,以尽快恢复用户网络连接。

4. 监管和评估4.1 监管要求三级电信运营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监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必要的许可和审批手续应按规定办理,确保合规经营。

4.2 评估和反馈三级电信运营商应定期评估网络服务质量,并向监管机构和用户公开报告评估结果。

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应得到充分考虑,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5. 结论本标准旨在确保三级电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稳定和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层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层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

L NG Yn O i ,
Yneg A io E e in A fa g e i n ,W NGX a ,F NGR n a ,W N n w n f j i
( colfIsu n Si c n pol t n s n i ei B ia gU i rt B ln 0 1 1 C i ) Sho o nt met c neadO te c oi gn r g, e n nv sy, e g 10 9 , hn r e er c E e n h ei i t a
中图分类 号 : P 9 T 33
文 献标 识码 :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章 编号 :0 4—19 ( 0 0 1 10 6 9 2 1 ) 2—1 6 7 6—0 6
无线 传感 器 网络 的服务质 量反 映 网络运行 状况
大学 的 Mo L b 、 亥 俄 州 立 大 学 的 K ne 等 t a 俄 e a si 报道 了其 对无 线传感 器 网络测 试 系统技 术 的研 究进 展 。他们 的测试 系统 实 现 了对 无线 传感 器 网络运行 参数 的实 时捕 获 , 以及 对 无 线 传 感 器 网络 的部 分 服
p s d. Th rgna n o mai n wa ol ce ei b y a d ef int y t sb d,t e e a u to n e u h a a k oe e o i li fr t sc le td r l l n fi e l b e t e i o a c y h v l ai n i d x s c sp c —
务 质量指标 的量化评 价 。但是 上 述测试 系统 没有从 网络分层 模 型的角 度对 无线传 感 器 网络 服务 质量进

第4讲--网络服务质量控制

第4讲--网络服务质量控制

4.1 QoS的基本概念


QoS需求示例

语音业务QoS需求

视频业务QoS需求



丢包率不超过1% 单向时延不超过150 ~200ms 平均抖动不应超过 30ms 每个呼叫需要21~ 106kb/s的保证优先 带宽


丢包率不应超过2% 单向时延不应超过1s 平均抖动不应超过1s 带宽需求依赖于视频 流的编码和速率

主要承载数据业务,采用尽力传送(Best Effort)的方式, 服务质量显得无关紧要

当前的IP网络

由一个单纯的数据网络转变为具有商业价值的多业务承载网, IP网络必须为其所承载的每一类业务提供相应的服务质量
4.1 QoS的基本概念
1.为什么需要QoS?





应用对延时、丢包、抖动等参数非常敏感; 在网络中总有一些诸如传输时延、处理延时、CRC错 误之类不可调整的因素存在; 在网络中还存在如缓冲延时、丢包率等和链路有关的 因素存在; 在绝大多数的网络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拥塞; 不能总用增加带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应用一个“可保证 ”的策略。
4.1 QoS的基本概念
2. QoS的基本测度

抖动
Jitter=abs(T1-T2)

抖动用于衡量网络时延的稳定性,单位为ms。 同一个数据流的不同数据包,在网络中经历的延迟可能不同, 从而产生抖动。 抖动对实时应用的影响较大,如语音、视频等应用,会造成失 真。

4.1 QoS的基本概念
2. QoS的基本测度

网络丢包

网络丢包用于衡量网络的可靠性,单位为pps或者百分比。 网络发生拥塞的情况下,由于所有队列被占满,必然导致部分数据包被丢 弃。 通过拥塞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区分式服务,保证关键数据流优先转发。

网络服务质量

网络服务质量
1、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本身只能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或称“尽最大努力 交付的服务”。
对于早期以纯数据传输业务为主的互联网来说? —— 是可以保障传输质量的。
当互联网越来越多的用于传输多媒体信息时? —— 由于这些实时业务对网络的传输延时、延时抖动等特 性较为敏感,这样网络的传输质量就难以保障了。
6
(1)服务类型 其取值范围被划分为3个区间:1,[2,127],[128,254]。
1:用于指定通用参数。即:当服务类型的值为1时,参数类 型中给定的任何参数都可以被所有的服务所使用。
区间[2,127]:用于表示由IETF定义的各种服务。例如,2 表示保证型服务,5表示控制负载型服务。当前,IETF尚未 定义更多的服务类型。
区分业务(Differentiated Services)工作组,1998提出区 分业务模型。
综合+区分:IntServ over DiffServ模型 —— QoS研究的目的是针对不同的业务,通过最优化的使 用和管理网络资源,使其尽可能满足多种业务的需求。 ——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QoS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确 保实时业务的通信质量这一方面。
3、问题的分析 QoS涉及用户的要求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响应两个方面。
(1)用户的要求 不同类型的业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典型的网络
服务对QoS的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典型的网络服务对QoS的要求
网络应用 FTP
E-Mail Telnet IP电话
MPEG-1
视频传输
带宽 较高 一般 较低 ≥16Kbps
≥1.86Mbps
≥20Mbps (有损压缩)
分组延迟 ≤几分钟 ≤几分钟 ≤几十秒 ≤150ms
≤250ms

计算机网络的QoS保证与服务质量控制

计算机网络的QoS保证与服务质量控制

计算机网络的QoS保证与服务质量控制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于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大规模应用中,如在线视频会议、实时游戏和云计算等领域,网络延迟、丢包率和带宽等因素对用户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成为计算机网络设计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与服务质量控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

一、QoS保证的定义与重要性QoS保证,即在网络中为特定的应用或用户提供有保障的网络服务质量,包括带宽、延迟、时延抖动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

QoS保证对于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应用优化和提高网络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QoS保证可以确保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共享网络环境中,如果没有QoS机制,网络上的各种应用很容易相互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和性能下降。

通过设置合适的QoS参数,可以对应用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从而保证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QoS保证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许多实时应用如VoIP电话、视频会议和实时游戏对网络延迟和丢包非常敏感。

通过强制要求较低的延迟和丢包率,可以减少这些应用的抖动和中断,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最后,QoS保证可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管理和控制。

通过分析流量数据,可以识别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和拥塞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网络性能和避免拥堵现象的发生。

二、服务质量控制的实现方法1. 基于网络层的服务质量控制基于网络层的服务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差分服务(Differentiated Services, DiffServ)和整流服务(Integrated Services, IntServ)来实现。

DiffServ机制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分类和标记,然后在路由器中进行优先级排序和流量控制,以确保高优先级应用的带宽和延迟需求。

IntServ机制则通过为每个流量流进行单独的预留资源和请求服务质量,确保每个应用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网络服务质量的评估与分析

网络服务质量的评估与分析

网络服务质量的评估与分析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服务的质量也成为了各大企业和机构争相优化的重要内容。

而如何评估和分析网络服务质量,成为了技术上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介绍网络服务质量的相关概念,分析现有的评估方法,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网络服务质量的概念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是指在网络上,保障某些应用或者用户的网络服务质量。

网络服务质量的内容包括带宽、时延、丢包率等方面,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网络服务质量需求,因此网络服务质量的评估也需要有所区分。

网络服务质量的评估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考虑:(1)带宽:带宽是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是衡量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网络服务的质量与带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带宽不足,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堵,从而降低网络速度和质量。

(2)时延:时延是指网络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所需的时间,包括传输延迟、处理延迟、排队延迟等。

时延对于某些应用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和交易等影响很大,需要保证网络时延的稳定性。

(3)丢包率:丢包率是指在网络传输中,发生数据包丢失情况的概率。

丢包率对于在线游戏、视频播放等应用来说,会影响显著的用户体验。

二、网络服务质量的评估方法网络服务质量的评估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例如基础设施层面、应用层面、传输层面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1)基础设施层面评估基础设施层面是指网络设施和网络应用的整体架构。

评估基础设施层面主要需要考虑网络的覆盖范围、带宽使用情况、设施规划等因素。

这类评估方式更加适合于网络建设的初期阶段的网络服务质量评估。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网络拓扑分析、性能测试等。

(2)应用层面评估应用层面的评估是指根据不同应用的特点,对网络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不同的应用可以有不同的服务质量需求,例如对于在线游戏和实时视频来说,需要保证网络时延的低延迟和丢包率的稳定性,而对于大规模重要数据传输来说,带宽则成为了首要问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 网络服务与服务质量QoS

计算机网络原理  网络服务与服务质量QoS

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服务与服务质量QoS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可以看作是增加和优化网络层服务质量。

如果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很完备,那么传输层的工作就很容易,否则传输层的工作就较繁重。

对于面向连接的服务,传输服务用户在建立连接时要说明可接受的服务质量参数值。

在讨论传输层服务质量参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服务质量参数是传输用户在请求建立连接时设定的,表明希望值和最小可接受的值。

●传输层通过检查服务质量参数可以立即发现其中某些值是无法达到的,传输层可以不去与目的计算机连接,而直接通知传输用户连接请求失败与失败的原因。

●有些情况下,传输层发现不能达到用户希望的质量参数,但可以达到稍微低一些的要求,然后再请求建立连接。

●并非所有的传输连接都需要提供所有的参数,大多数仅仅是要求残余误码,而其他参数则是为了完善服务质量而设置的。

传输层根据网络层提供的服务种类及自身增加的服务,检查用户提出的参数,如能满足要求则建立正常连接,否则拒绝连接。

服务质量参数包括用户的一些要求,如连接建立延迟、连接失败概率、吞吐率、传输延迟、残余误码率、安全保护、优先级及恢复功能等。

下面我们来了解服务质量中的这些参数内容:●连接建立延迟从传输服务用户要求建立连接到收到连接确认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它包括了远端传输实体的处理延迟,连接建立延迟越短,服务质量越好。

●连接建立失败的概率在最大连接建立延迟时间内,连接未能建立的可能性,例如,由于网络拥塞,缺少缓冲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失败。

●吞吐率是在某个时间间隔内测得的每秒钟传输的用户数据的字节数。

每个传输方向分别用各自的吞吐率来衡量。

●传输延迟是指从源计算机传输用户发送报文开始到目的计算机传输用户接收到报文为止的时间,每个方向的传输延迟是不同的。

●残余误码率残余误码率用于测量丢失或乱序的报文数占整个发送的报文数的百分比。

理论上残余误码率应为零,实际上它可能是一较小的值。

●安全保护为传输用户提供了传输层的保护,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读取或修改数据。

qos的标准

qos的标准

qos的标准QoS的标准是指网络服务质量的量化和标准化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带宽使用率和延迟的控制。

由于现在各种网络应用的推广,网络中有着不同类型的流量,包括视频、语音、数据等。

因此,QoS成为网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简述QoS的标准。

1.分层结构标准分层结构标准(Layered Architecture)是一种QoS的标准化方式,用于保证应用程序在层次结构中的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此标准中,网络服务被分为不同层,从应用层到传输层、网络层以及数据链路层。

每个层次使用自己的技术和协议,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从而保证相应的服务质量。

2.服务类型标准服务类型标准(Type of Service)是QoS中的基本标准之一,用于分类和识别网络上不同的数据流。

根据网络服务类型的不同,QoS可以为数据流提供不同的服务,例如优先级、带宽保障等。

该标准常常被应用于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中,以鉴别不同数据服务类型。

3.带宽管理标准带宽管理标准(Bandwidth Management)是针对网络上数据流量的控制和优化而提出的QoS标准。

该标准主要是通过限定应用程序的带宽来实现网络流量状况的优化。

该标准包括带宽分配、拥塞控制、流量整形等技术,以确保应用程序的延迟和数据传输的流畅。

4.优先级标准优先级标准(Priority)是QoS中优化服务等级的一种标准化方式。

根据应用程序的重要性和优先级,QoS可以为不同的数据流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

该标准可以帮助网络在拥堵时保证针对重要数据的优先服务,从而避免网络过载,保证服务质量。

5.延迟标准延迟标准(Latency)是用于度量网络传输中的时间。

该标准衡量在数据传输期间所消耗的时间,这种时间各种应用程序不同。

延迟标准可以通过QoS的设置和优化,以保证所需数据的传输速度。

当一个应用程序的延迟很高时,该程序的使用可能受到极大的限制。

6.拥塞控制标准拥塞控制标准(Congestion Control)是QoS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层(IP层)知识总结

网络层(IP层)知识总结

网络层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虚电路(VC):面向的,由网络确保提供可靠的服务。

借鉴与电信网络。

两个计算机通信前先建立。

数据报服务: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数据报服务。

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承诺。

依据:计算机比机智能,有很强的差错处理能力。

由于传输网络不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服务,因此路由器可以设计的简单,价格低廉。

2.网际协议IP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最主要的协议之一。

IP协议配套使用的有:●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组织管理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CMP和IGMP使用IP协议IP协议使用ARP和RARP协议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3.什么是虚拟互联网络(逻辑互联网络)互连起来的物理网络的异构性本来是客观存在的,但利用IP协议可以使这些性能各异的网络在网络层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网络的异构性:由于用户需求不同,网络技术发展,导致网络体系中存在不同性能,不同网络协议的网络。

(那么如何使这种存在差别的网络连接到一起,感觉像是一种网络没有障碍的通信——>使用相同的网际协议IP,构成一个虚拟互联的网络。

比如我们通信的过程中,有段网络使用了卫星链路,有的使用了无限局域网,但是IP协议可以使信息在这些网络传输)。

用来连接异构网络的设备:路由器。

4.将网络互连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根据中间设备所在层次不同分为:(1)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转发器(repeater)(2)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网桥或桥接器(bridge)(3)网络层使用的中间设备路由器(router)(4)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网关(gateway)转发器和网桥只是把网路扩大(因此,由转发器和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属于一个网路,只能有一个网路号(主机号不同))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都有不同的网络号IP地址)5.IP地址和物理地址物理地址: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IP地址: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因为IP使用软件实现的)1.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首部,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首部2.在局域网中,只能看见MAC帧。

中国电信-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指标

中国电信-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指标

5.2 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指标覆盖指标对有业务需求的楼层和区域进行覆盖。

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的位置,接收信号电平≥-75dBm。

其中对重点目标覆盖区域的覆盖电平指标:重点区域内95%以上的位置,接收信号电信≥-70dBm。

5.2.2 信号质量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用户终端接收到的下行信号S/N 值>10dB。

5.2.3 速率指标在目标覆盖区内,单用户接入最大下行业务速率≥AP 上联中继带宽的90%。

5.2.4 信号外泄室内WLAN 信号泄露到室外10m 处的强度不高于-75dBm5.4 室内覆盖设计设计原则系统室内覆盖采用新建(改造)综合分布系统或室内独立AP 放装方式进行覆盖。

已有室内分布系统的楼宇,宜改造原有系统,引入WLAN 信号合路覆盖。

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室内综合分布系统应做到结构简单,工程实施容易,不影响目标建筑物原有的结构和装修。

2. 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应满足CDMA、PHS、WLAN 等系统接入要求。

3. 目标覆盖区域内应避免与室外信号之间过多的切换和干扰、避免对室外AP 布局造成过多的调整。

4. 系统拓扑结构应易于拓展与组合,便于后续改造引入移动业务、增加AP 等。

5. 应根据链路预算和原室内分布系统结构,合理选择合路点的安装位置,在满足WLAN 覆盖/容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合路节点。

6. 室内分布系统信源AP 安装位置应满足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需要,设备周围的净空要求按设备的相关规范执行。

7. 室内分布系统信源AP 供电宜采用本地供电方式。

8. 对于覆盖面积小且布放线缆传输困难的热点区域,宜采用多AP 直接覆盖热点区域,AP 可视现场环境外置挂放或内置于吊顶中。

吊顶中安装应注意满足维护需要。

9. 对于已有分布系统需合路WLAN 的,应确认现有系统对WLAN 频段的兼容性:若原系统不支持该频段,应进行改造。

天线1. 天线的数量由覆盖范围及信号强度指标决定,预设计勘察阶段,可用AP 作为测试信号源来测试信号覆盖状况。

“我为客户解难题”——开展网络整治提升服务质量NEW-百度

“我为客户解难题”——开展网络整治提升服务质量NEW-百度
✓ 缆线布放:光缆布放、接头盒安 装、接续成端、布放盘留等符合 规范要求
✓ 光缆标牌:在管孔、接头盒、5 档杆路、进楼、入箱等处应挂机 打标牌
✓ 机房规划布局:划分无源、有源(接入、无线 、传输、动力、预留等)功能区
✓ 机房安全管理:门禁、监控、消防、进出管理 制度
✓ 机房走线:走线架上集束分支缆、光缆、交直 流电源线、接地线按“分层分向分侧”原则布 放,机柜内电源线、光缆对角下线
开展网络整治提升服务质量
2O2O年10月
1
项目背景
2
存在问题分析
3
整治方案
4
整治成效
5
后期管理
1 项目背景——电信用户的那些烦恼
投诉客户
反映的难题
用户A:赵某东 家里的宽带经常中断,故障率高
用户B:庞某晖 故障修复时间长
用户C:王某强 上网慢,iTV电视卡画
用户D:李某强
在他家小区墙壁上安装了很多光缆箱,光缆多门 关不上,不美观
美观
箱门关不上,不美观,且故障率高。
下雨天积水地段电信井盖移位 容易摔伤人
低洼地带的人井没有安装防坠网
路边的光交箱有时未关门,有 人拔掉尾纤造成故障
箱门锁无监控,钥匙管理困难导致箱门未上锁
2 存在问题现场调研1
➢ 传输机房可拆老旧设备情况:DDF共25架,SDH设备3架, 传统接入设备ONU设备4架,无线设备1架。
4 整治效果图例——端局机房
整改前
整改后
拆除老旧设备及相关的各种线缆。并且按专业分区安装(分为接入、政支、无线、传输专业)。 安装第二层走线架,电源线和尾纤分层。
4 整治效果图例——端局机房
整改前
整改后
整改后划出无源区,所有的设备尾纤使用集束尾纤布放到MODF,使得光缆管理集中、简洁。机 房内线缆整齐美观。

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

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

浅谈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在有限时间内,采取合理的优化方法,满足广大用户的网络需求,合理分配计算机网络资源,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就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质量优化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优化方法;服务质量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网络会议与视频点播等实时服务在计算机网络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并且不同的业务流所要求的服务质量qos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网络传输能够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因此,加强网络qos优化方法的探讨是必要的。

一、网络服务质量的内涵与优化模型(一)网络服务质量内涵。

网络服务质量qos所指的是ip服务质量,也指ip数据流经网络时候的性能。

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质量,并且自身含有度量指标,主要包含业务的吞吐量、可用性、丢包率、可变延迟与延迟等。

通常来说,网络服务质量能合理安排数据包,优化具有标识内容的数据包,对特定数据包赋予优先级,加快数据包传输进程,实现数据的实时交互。

与传统ip相比,qos的可测量及可预测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多媒体类的应用与数据传输需求进行了有效解决,提高了网络带宽应用率。

(二)网络qos的优化模型。

在有限资源的网络系统当中,对偶问题成了最小网络进行运行的代价,要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就需要加强现代网络协议评价,并实施网络再造工程,应用优化理论,加强网络系统的分析,提高网络的性能,以满足人们的网络使用需求。

在不同网络业务及系统中,其运行机制是不同的,不过模型优化的初衷是相似的,若把网络服务看作某资源,其优化问题就能归结成资源配置的优化,网络优化模型可细致划分成资源分配、网络资源部署、任务调度与系统参数配置等模型,其中,资源分配模型包含队列空间及链路带宽等分配问题;网络资源部署中的问题是网络平面结构的体系问题,目的是在现有体系结构当中,把网络资源实现最优放置;而系统参数配置模型中,主要包含拥塞窗口控制的大小配置与传输节点功耗配置等问题。

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研究探讨

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研究探讨

有多种不 同内容 , 诸如 : 时延、 丢包率 以及吞 吐率等 , 这 些评价 足了约束不等式 的时候函数才会 趋向于0 , 如果约束使得等号成 指标在 某种程度 上是网络协议的效用。网络系统本身的资源有 立的时候则函数趋 向于无穷, 把障碍函数运用到原 目标 的函数
这是为了牛顿法的应用能够更加方便。 效, 为了运 行最小化 网络 , 对偶 问题是必 须付出的代价。 为了能 当中, 够更好 的提高Q o S 性能 , 不但 需要对现在存 在的网络协议进行 1 . 2整 数规划 多项式 算法 评价, 还 要对 网络进行再造工程 , 通过优化 理论对 网络系统做 更进一步 的分析, 让 网络 的性能可 以满足 当前机制 。
是一阶条件, 找到~阶函数为0 的时候相对应 的变量 值, 这种也 分布式 的方案进行并完成 的, 在 网络 当中所有相关 的节点都 参 根据节点本身位 置以及作用等 决定优化过程 的大小, 就是最优方案 , 如果利用数值 的方法就可 以通过梯度法或 者是 与了优化 , 牛顿法最 大程度接近最优 解。 在关于调度还有分配 资源的问题 通过节点进 行必 要信息传递 工作 , 最后 每一个节点都能够通 过
的优化方法能够从 理论方面得出问题 且找到最好的解 决方式,
表现为凸函数 , 且 线性约束 所形成的可行解 结合本身是一个多
在 根本上克 服以往 启发式 设计方 法中一直存在 的难 以对 方案 面体, 所 以该模型 是一个典型 的凸优化模 型, 只需要做 到局部 优劣程 度进行判断的缺陷。 所 以在优化方法 的基础 上对 网络服 最优解也就能达到全局最优解的效果。 在求解的同时还需要将
决定着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还有生活水平质量, 如何使得计算机 网络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 更好的符合生活以及发展需求, 是相关_ T -

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

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
new o k o a c s ntr tm utm e i t r s t c esI ene li d a s r c s H ow e r i o l t or s evie . ve ,n m bi ne e w k, t efc o sof e o lt h a t F us rm bi y, ba i ndwi t dh i s r nd er us e i lt a s n ho ta rors c pt iy oft n — bi r

mison ln Wi as m a y r lm s si i k l r ie l n p ob e f o d n i h—q lt ieesne— orpr vii g h g — uaiy w rls t wor evie . D e a e nays spr ksr c s ti da l i i l s o—
组 无线 业 务 ( P S … G R ) 网络 、 线 局 域 网 ( AN) 如 I E 8 21 、 无 WL ( E E 0 .l蓝
些 有待 解 决 的 问题 。
关 键 词 :移 动 通 信 网 , S,p, Qo I
U M TS
Ab ta t M o i sr n e b e sr c : b e u es e d mo i l l
为 了在移 动 用 户接 入 因特 网多 媒 体应 用 时 提 供 端 到端 的 Q S o, 网络 中的所 有 部 分都 应 当支持 Qo 。如 图 l 示 , 到端 Q S的提 S 所 端 o 供 意味 着 除 了要在 无 线 接入 网 中支 持 Qo S协 议方 案 ( 即无线 Qo ) S, 还 应 该在 广 域 网 ( N) 支持 Q S协 议 方 案 ( WA o ) 而且 WA 中 o 即 NQ 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助MPLS的LSP(标记交换路径)机制,以隧道机制提供 VPN。每个入口LER基于分组目的地址和VPN成员信息来 把通信流沿着不同的LSP转发。
7
2014/5/21
1. 通过把分组赋予FEC,标签对换可以赋予业务提供者很 大灵活性 2. 业务提供者可以构造用户化的LSP以支持特殊的应用要求 3. 可以把任何类型的通信量与FEC关联起来,把FEC映射 为LSP 4. 仅需分析IP首部一次,转发速度提高 5. 采用定长的短标签转发分组,保持了路由的灵活且简化 了转发机制 6. 可作为综合业务平台,在VoIP等语音业务中成功
最优的业务(EF): 类似于传统运营商网络的专线业务 分等级的业务(AF): 这一类别的业务严格讲不仅仅是一种业务,而是一个 大的类别,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业务等级。 四类、三个丢弃级别 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服务
34
优点: 1)伸缩性好 2)便于实现 缺点: 1)自身无法完成端到端QoS保证 2)协议的简单带来网络规划的复杂 常规类:主要的通信量 迅速类:少量的分组,需要快速转发以保证服务质量
栈:先进后出 当MPLS有多个域嵌套时,分组每进入一个MPLS域,就 会加入一个与该域相关的标签,离开时从栈中弹出一个标 签
4字节 20bits 3bit MAC头
标记
1bits 8bits S 标记 栈标 示符 TTL 生 存 期 IP头 用户数据
QoS 业 务 等 级
连 接 标 识 符
通过通信量测量和控制,优化网络运行的性能 FEC1:H1ACIH2 FEC2: H3AEHIH4
IP数据包1 LSR IP数据包1 IP数据包2 LER LSR LSR FEC2 LER IP数据包2 LER FEC1
MPLS转发数据分为两步: MPLS域 1、路由选择及其标签交换路径(LSP)建立 LSR使用标签分配协议(LDP)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特定标签对 应的LSP,各LSR根据LSP构建分组转发表 2、分组在LSP上根据转发表(非路由表)传输: LSP是单向传输路径,只负责一个方向的业务,双工业务需要两 39 条LSP。
35
4种级别的优先类,拥塞情况下的3中丢包概率,共12种 组合。 丢弃 优先级 低 中 高 类1 001 010 001 100 001 110 类2 010 010 010 100 010 110 类3 011 010 011 100 011 110 比特3、 比特4、 比特5 类4 100 010 100 100 100 110
25
执行分组的分类及调节。 分类器:选出匹配某种规则的分组,将其送入业务量调节器模 块进行进一步处理。 行为聚合分类器(BA):根据DSCP对分组进行分类 多字段分类器(MF):根据分组首部中的字段对分组分类
RSVP在路由器之间的面向流的协商和预留过程过于复杂。 差别服务:相对简单,基于类的方法而不是基于流的。 思想:尽量少改变网络的基础结构,根据预先确定的规 则对数据流进行分类,以便将多种应用数据流综合为有 限的几种数据流等级(类),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 转发,提高通信流的服务质量。 优势:仅在路由器上添加差别服务功能即可。
2014/5/21
三种基本服务模型 Best-Effort Service(尽力而为服务模型) Integrated Service(综合服务模型,Int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差别服务模型,DiffServ)
4
QoS等级/服务模型
4.1 4.2 4.3 4.4 4.5 4.6
传统网络协议 IPv6协议 网络层服务质量 资源预留协议 IP多播协议 实时传送协议
无QoS
基于类的QoS
基于聚合流的QoS
基于流的QoS
Best Effort 原始的IP服务 1994 IntServ/RSVP IPQoS的第一次尝试 1998 DiffServ/DSCP 为寻求扩展性和简易性 2002 MPLS DS 考虑端到端的SLA(服务等级 5 协定)及带宽优化
在网络层提供服务质量的难点是受限于无连接的 分组转发机制。 要提供服务质量,就要求有面向连接的行为。 有了面向连接的行为,才能进行资源预留,或对 不同类别的分组采取不同的调度策略,以实现不 同的服务质量。 以较高的服务质量对待视频和音频分组,就可以 有效地支持连续媒体流的通信。
4.3.1提高服务质量的技术 4.3.2综合服务 4.3.3差别服务 4.3.4标签交换和MPLS 4.3.5服务质量问题的讨论
R2和R#,请求不同的发送端, 需要单独再预留一条通道
确保业务类型Guaranteed Services: 时延有界的端到端服务;用于要求实时媒体的应用。 受控业务类型Controlled Load : 在一个负载较轻的网络中实现类似尽力而为的业务, 但网络负荷加重后,其重量明显下降。 尽力而为的业务Best-Effort: 类似于Internet在多种负载环境(由轻到重)提供的尽 力而为的业务。
通信量调节器: 测定器:通信流是否符合通信量的规格要求,包括时间特性; 标记器:把分组的DS字段设置为特定的码点值DSCP,将标记过 的分组加入特定的DS行为聚合中。 整形器:整形通信量平滑输出; 丢包器(通信监管):丢弃不符合通信量要求的分组。
DS区域
DS域 DS域
保 留
DSCP:差别服务码点,每种行为聚合类的标识 PHB:每一跳行为 ○DS结点:域内结点执行共同的服务提供策略和PHB ○边界路由器:对进入该域的业务流分类、标记,并按照支持的 PHB转发;与其他域之间的通信量调节(TCA)
分组交换的默认规则:分组在路由器内排队,等 待转发;FIFO 先入先出。 按时间敏感性分类,时间敏感的优先输出得到更 高的服务质量
如何表达发送方的要求? 令牌桶速率 令牌桶大小 峰值数据率 最小分组大小 最大分组大小 流特性可以实现和预留资 源之间的转换
假设一个流的数据率为1000000 字节/s,最大和最小分组长度为 500字节。因此,要求路由器能以 2000分组/s的速度处理这个流。 再假设该路由器的处理能力是 100000分组/s,那么这个流的处 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的2%。 如果限制路由器的CPU分配不要超 过其50%的处理能力,而现在已经 达到49%,那么该流的请求(2%) 就不能接受,必须拒绝。
漏桶 不允许空闲主机积累发 送权 强制数据的传送速率 漏桶中存放的是数据分 组、桶满则丢弃分组
令牌桶 允许空闲主机积累发送权 允许某种程度的速率突变 令牌桶中存放令牌、桶满 了丢弃令牌,不丢弃数据 分组
2
2014/5/21
通信量整形流平稳,网络是否支持这么多通信量? 网络资源:通信链路及其路由器的容量 预订=资源预留 带宽 发送端到接收端可以使用的数据率 缓冲区空间 路由器中的缓冲区空间,用于分组排队 CPU处理能力 处理分组的能力:读取和分析分组首部字段,交付 队列排队及其进行队列调度,送往相应的输出接口
IPv4和IPv6中的“服务类型” 和“通信量类型”字段重新定 义为DS字段(8位); 内部路由器根据DSCP的值不同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质量; 服务等级?SLA(服务等级协定),使用DS字段之前用于与 IS组转发的行为或方式。 迅速转发(DSCP值101110) 处理两类别分组的简单方式; 为需要迅速转发的分组提供一条特殊的VIP逻辑管道, 使得这些分组无阻碍的迅速通过。 确保转发 转发多种类别分组的复杂转发行为。
提供音频 节目2
24
4
2014/5/21
优点: 可以实现端到端的QoS 缺点: 可扩展性问题 预留状态正比于业务流个数 在途经的每个中转节点上都留有对每个流进行资源预 留的软状态信息 端到端的信令协议使得这种模型难以在网络上部署 从发送到接受端的所有路由器都支持信令协议 定时刷新的PATH、RESV消息,通信开销 RSVP协议无法预留资源并不等于网络上没有足够的资源
6
2014/5/21
FEC( 转发等价类) LER(标记边缘路由器) LSR(标记交换路由器) LSP(标记交换路径) IP数据包1 LSR IP数据包1 IP数据包2 LER LSR LSR FEC2 LER MPLS域 IP数据包2 LER FEC1
FEC:路由器按照同样的方式对待的分组集合。从同样的接 口转发到同样的下一跳,具有同样的服务类别和同样的丢弃 优先级。 IP报文仅在MPLS的LER处通过路由表查询并分配相应的 转发等价类,同时采用固定长度的标签对该FEC进行描 37 述与编码,并将标签附在IP首部之前。
常规的路由选择:寻找最优路径。 在网络负荷较重时,对通信量进行合理的分割,分别经过 多条路径送达目的地。 问题:如何划分通信量? 利用局部信息在多条路径上划分通信量 常规:平均划分 比例路由选择:根据输出链路的容量,按比例划分 通信量
通信整形通信流按约束方式输出 资源预留数据流在传输前可以预留沿途路由器及其链路 的容量 如果路由器容量不够? 同意、拒绝、其他建议
核心是资源预留(RSVP):显式地为给定数据流向网 络请求预留的网络资源,如带宽和路由器缓冲区等,以 保障获得请求的QoS。
3
2014/5/21
发送端周期性发送Path报文沿着单播或多播路径到达接收端 包括发送端IP、端口;发送端通信量;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端到 端路径信息;前一跳转发Path报文的RSVP结点地址 接收端以单播方式向发送端发送Resv报文
001 010
比特0、 比特1、 比特2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 交换 MPLS属于第三代网络架构,是新一代的IP高速骨干网络 交换标准 MPLS 主要设计来解决网路问题,如网路速度、可扩展性、 服务质量(QoS)管理以及流量工程,同时也为下一代 IP 核心网络解决宽带管理及服务请求等问题。 重要特点:基于标签,对打上固定长度标签的分组用硬件 在第2层进行转发省去第3层软件查找路由表的过程,提 高分组转发速度。 多协议:可使用多种链路层协议,如PPP、SDH、 DWDM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