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1900——关于早期旅美华工的历史钩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梦1860

——关于早期旅美华工的溯源

孟祥溪

小时候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美国太平洋铁路的筑路华工。那时就对早期的赴美劳工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后来在经济图书馆闲逛,看到极其稀少的关于这个课题的材料,便借出来仔细研究。于是形成了这个文章。

本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来自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七辑美国与加拿大华工》,主编陈翰笙,编者卢文迪、彭家礼和陈泽宪。以下引文若非特别说明均来自这本书。

一、看不见的手:最早的赴美华工

陈匡民《美国华侨通鉴》(1950)载,据美国移民局记载,中国人早在1820年就来到了美国。到了1848年,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华人开始大批来美。而在夏威夷,谢廷玉《檀香山先辈华人史》(1975)称,1788年即有中国人居住。历史学家认为中国人最早在夏威夷定居的时间为1789年,是随两艘英国籍船只抵达夏威夷的。

早期来美的华人数量很少。但是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力矛盾尖锐,劳动力成为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之美国西部的金矿开发对中国人形成的吸引力,中国劳工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大量涌入美国。正如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光绪三十三年)的附录中指出的:“华工之往美,实由美人招之使来也。”他尖锐的指出,在美华侨早期受到欢迎的原因是工价低廉,满足美国需求。

1868年,在美国国内形势的驱动下,中美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史称“蒲安臣条约”。这一条约在上课看的纪录片《幼童》中也曾提到,所以签订背景就不再赘述。鉴于国内急需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条约第五条提到:“大清国与大美国切念民人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为是现在两国人民互相来往,或游历,或贸易,或久居,得以自由,方有利益。”第六条又提到:“中国人至美国,或经历各处,或常行居住,美国亦必按照相待最优之国所得经历与常住之利益,俾中国人一体均沾。”这两条被认为是奠定了赴美华工的法律基础。(条约文本引自葛永海和王丹的《清代中晚期小说的“粤民走海”叙述及其文化意义》,见《文艺研究》2010年第一期)

二、从金门到金山:华工赴美历程

网上佚名的《帝国主义侵华史》中提到:“美国侵略者诱拐大批华工从事奴隶劳动的罪行,一向是在‘自由’和‘人道’的旗帜下进行的。他们‘振振有词’地说:到美国来的华工都是‘自由移民’或‘自由劳工’,而不是丧失自由的契约劳工。但是,不管这些欺人之言如何动听,事实上‘自由劳工’和契约劳工是很难区别的。如果硬要加以分别,那末只能说:‘契约劳工’在出口以前就被迫接受了卖身契,而‘自由劳工’却在进入美国国境后才

完成这道手续。华工到达美国后再立契约,对于美国的资本家很有好处,因为这些劳动者一旦被骗到远隔重洋的异乡后,在欲归不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势必完全听人摆布,被迫接受任何苛虐的条件和待遇。这就是‘自由劳工’所享受的‘自由’!”

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早期来到美国的华人受到了非常好的待遇。关于彼时美国人欢迎华人的盛状,梁启超转述道:“虽神明不如也”。这些华人在美国通过诚实劳动很快赚到了一笔令人艳羡的财富,他们回国之后向乡里讲述美国的富庶、金矿的诱人,吸引了一批乡人。陈冠中1977年在香港《明报月刊》撰文《美国华侨血泪简史》,提到一个叫做张明的思考敏锐的华人,正巧美国加利福尼亚“纽海维西”发现金矿,大量淘金者涌入时居住在那里,率先将消息转回中国,使“金山”的名字不胫而走。

而且丁韪良《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提到,“华人之赴金山,皆出自情愿,不因美国招买”。我认为,说美国“诱拐”华工是不公正的。美国对于华工的劳动剥削并没有超过一般的劳动者,但是在后期排华时期以及一些有种族歧视的雇主那里(比如谢廷玉提到的一些夏威夷种植园主)华工的情况比较不好。

Gunther Barth在Bitter Strength: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850-1870(1964)中描述了大量中国劳工是如何涌入美国的。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在此篇幅所限不再赘述。事实上是实行“诱骗”的是船东和中国商人而非资本家(不可否认资本家是驱动力)。Gunther算了这样一笔账:署理美国驻华特使伯驾告诉前国务卿韦伯斯特,“每个中国人的运费是50元”,“最近结关的一只船得到18000元的运费……另一条船的客运收入是为19000元”。他还引用《先驱报》的数据,称1852年上半年28000名中国旅客的船费为1120000元。

巨额利润吸引的不仅是船东,也包括赴美劳工们。乔治·F·西华,一位出于美国利益主张保护华工的美国政客和外交官,在其著作《美国的中国移民——论它的社会和经济方面》(1881)中提到:从广州到旧金山的船票和旅途开销,加在一起要约60美元。而在中国,一个普通劳工的工资是每月6美元,无论怎样节俭也最多只能存下1美元。60美元相当于5年的积蓄,因而对中国的贫苦劳动阶层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如果有人为他们出这笔钱,而要求他们在美国做三年五载的工作他们则会愿意。

旅美华工在美国在饱受屈辱的情况下为美国的现代化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无论是诱骗还是自愿,在纺织业、种植园和美国太平洋铁路等建设工程都留下了他们的血汗。探索历史的同时,请让我们对这些前辈致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