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上册《静女 》 (经典课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章,“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写一位文静而美丽
的姑娘,相约等候“我”在城角的地方,表示了男子对 女子的赞美,同时也流露了一种十分倾慕的感情,更生 动地写出了男子赴约会时的得意和愉快的心情。“搔 首踟蹰”,可以说穷形尽相地写出了当时男子焦灼万分 的情态。同时,这里也借以写出了男子对所爱的女子的 深情和迷恋。
换头承故国明月,点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词到此为 止的六句,都是两两对照,写出永恒与无常的巨大反差, 表现作者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但柔弱的李煜已 经不可能由此激发出进取的激情,而只能在与生命决绝 前,放纵一下悲哀的心情,任凭自己沉溺在这种无边的 生命悲歌中,静静地等候人生终曲的奏起。
煞尾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 ,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 制。
B.三、四两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 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由来。 C.第五、六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 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 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是全诗的 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 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诗歌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如 果从游子的角度看,是在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不但表现 出一种无奈,更表现出了对“同心而离居”的妻子的思 念。如果从妻子的角度看,表现出了对丈夫爱得坚强的 决心。即使丈夫不回家,即使想念得“衣带渐宽”也 “终不悔”,爱到老死也心甘情愿。结尾“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这一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 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 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 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 所传达的意韵,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 凌山岩的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参考答案: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 求爱情的女子。“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 、调皮、可爱,“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 对爱情的追求大胆直率。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在《诗经·静女》中,男女主人公相约在城角见面, 结果女主人公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可见她调皮可爱的一面。
参考答案:(1)爱而不见 (2)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3)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涉江采芙蓉 【助读博览】
一、创作背景 求宦失百度文库,怀乡思亲
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大多 无处施展才华,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士子在宦途无望、
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 。本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第二章,当男子正因为找不到静女而搔首踟蹰的时 候,静女从隐蔽处出来了,并送给了男子一根“彤管”, 男子立刻就由焦急而转为喜悦,拿着“彤管”爱不释手 。这首诗正是通过这种民歌常用的手法,用一忧一喜的 对比来表现男女青年间的真挚爱情。
第三章,进一步表达男子对彤管的喜爱。“彤管” 就是静女从放牧处带回来的送“我”的荑草 ,这个荑 草真是又好看又珍贵。但是究竟为什么喜欢这彤管呢? 是因为这是美人的馈赠。第二章只说爱彤管,到这里才 点出爱的原因。
二、名家点评 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 室的离思,因而把这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 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
【自读检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莲花,归去送 给各自的心上人。
参考答案:既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 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前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后 半部分为虚写;后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前半部分为虚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 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 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 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
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 说,却已了无意趣了。“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 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 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
“小楼昨夜又东风”更具体印证了春花秋月无法 终了的事实。由小楼进而联想到故国,“不堪回首”四 字乃心中滴血之语。“月明中”既是呼应起句“春花 秋月”之“月”,也是将小楼、故国、人生等统统笼罩 在永恒的月色中,则李煜个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类之 大悲哀。
【自读检测】 1.下面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让词人触景生情,首句 表达了词人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
B.“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是指词人往昔为人 君时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 。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故国的江山、旧 日的宫殿都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 少悲恨在其中。
二、创作背景 亡国囚徒的悲歌
此词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 年(978),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 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
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 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词。
【解析】选D。应是“结尾明白晓畅,表现出这对夫妻 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而非含蓄表达 。
2.第一、二句选择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起 什么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 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解析】选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运用了象征手 法而非借代手法。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含 有爱情将更有进展的象征意义。
2.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 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涉江采芙蓉》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 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答案:(1)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2)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3)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虞美人 【助读博览】
一、作者简介 千古词篇——李煜
参考答案:选择了“芙蓉”“兰泽”“芳草”“江”等 意象。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描述了涉江采摘芙 蓉的美丽优雅迷人的情景,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形象的雅 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 贯的地方,似乎是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你是怎样理 解这种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女》是一首仅有三章十二句的短诗,诗歌在短 短的篇幅中生动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饱满地刻 画出了人物的性格、形象,即再现了一个天真活泼、聪 明慧美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男子,在热恋中的一 个生活片段。读起来令人感到十分真实、动人。无疑 这首小诗思想是清新的,健康的,艺术上也是成功的。
二、名家点评 《静女》,无疑地是关于男女相悦之诗。
古诗词诵读
静女 【助读博览】
一、创作背景 先民的美好爱情
《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 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而旧时的各家
之说,则有多解。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 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男女青 年私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 爱情活动。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 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 在天涯。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 想念的远方的人。采莲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 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采用“悬想” 写法,转换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 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却是漫 漫无尽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游子回家 的希望渺茫,思念妻子的情感更为强烈。
二、白话译文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故意躲藏看不 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红色嫩茅。红色嫩茅有光彩 ,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 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诵读鉴赏】 一、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描写一对赤
诚相爱的男女,相约在城角幽会的情景。 这首诗是用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第
二、白话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诵读鉴赏】 一、整体赏析 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中的“芙蓉”
(荷花)与“夫容”谐音,即丈夫的面容,故“涉江采芙 蓉”之人为思妇。“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 有很多的兰草,发出阵阵幽香。这里以花喻人,除了说 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兰泽有很多美女。
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 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 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二、名家点评 他(李煜)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 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经 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 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 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唐圭璋 《李后主评传》)
三、白话译文 季节的更替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多少往事都难以忘 却。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 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 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 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诵读鉴赏】 一、整体鉴赏 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
(2)《诗经·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对 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赞美,这 两处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并不是茅草本 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这是爱人及物,移情于物 的手法。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南唐后主。李璟 第六子。于961至975年在位,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
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 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 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 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三十 八首,存诗十六首。
——陈子展《诗三百解题》
【自读检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 ,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 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 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 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 则表达了他对姑娘的挚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