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郎世宁《百骏图》创作背景 郎世宁在中国的生活
郎世宁的《八骏图》
艺术品知识清郎世宁《八骏图》清郎世宁的八骏图纵:139.3公分,横:80.2公分本幅虽然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颜料来作画,但在马匹、人物和柳树的表现上,却融入了西画著重光影的手法,显得立体感十足。
右下角的签名,用极工整的仿宋体书写,据此推测,此画应是郎世宁来华初期,亦即雍正年间(1723-1735)的作品。
他的作品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结合西洋画,色彩明暗聚焦透视的绘画手法。
八骏图,是在一棵壮实粗大的柳树下,在境界秀丽视野开阔的环境中,画着色彩不同的八匹骏马,神态各异造型逼真色彩外貌十分准确生动无不栩栩如生。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2、波斯绿松石:产于伊朗,天蓝色,孔隙小,质地细腻,光泽强度高,也属优质绿松石,有的品种有较多的黑蜘蛛网状褐色花纹。
3、美国和墨西哥绿松石:颜色差别大,好品呈蓝绿色和绿蓝色,次品由苍白到淡蓝色,孔隙多,质地较疏松,一般市场销售的需人工处理。
4、埃及绿松石:多呈蓝绿色和黄绿色,在浅色的底子上有深蓝色的斑点,虽然质地细腻,但颜色不受欢迎。
5、阿富汗、俄罗斯、澳大利亚、秘鲁也有少量优质绿松石,大多呈暗黄色,无宝石价值。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2、波斯绿松石:产于伊朗,天蓝色,孔隙小,质地细腻,光泽强度高,也属优质绿松石,有的品种有较多的黑蜘蛛网状褐色花纹。
3、美国和墨西哥绿松石:颜色差别大,好品呈蓝绿色和绿蓝色,次品由苍白到淡蓝色,孔隙多,质地较疏松,一般市场销售的需人工处理。
4、埃及绿松石:多呈蓝绿色和黄绿色,在浅色的底子上有深蓝色的斑点,虽然质地细腻,但颜色不受欢迎。
5、阿富汗、俄罗斯、澳大利亚、秘鲁也有少量优质绿松石,大多呈暗黄色,无宝石价值。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故宫博物馆藏《骏马图》清郎世宁
故宫博物馆藏《骏马图》清郎世宁故宫博物馆藏《骏马图》清郎世宁郎世宁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入宫廷充当画师,历康、雍、乾三朝。
经过多年的努力摸索,他根据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按照皇帝的要求创作御用绘画作品,以洋画技法为主,使用中国画具、纸张和颜料,参以中国画法,形成了独特的“清画院的绘画新体”(91),受到宫廷的欣赏,成为乾隆朝画院主要画派之一。
这种画派新体被王致诚、艾奇蒙、安德义、潘廷章和贺清泰等人,及郎世宁的中国徒弟等继承并加以发扬,在宫廷前后存在约一个世纪,并影响京畿地区,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可忽视的内容。
在这些画中,骏马的身形、皮毛都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这与我们古代的白描手法有着天壤之别。
郎世宁的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的技法不同的是,他是画油画出身,特别善于表现马的皮毛和肌肉,同时因为他学过解剖,能用明暗的方式表现出皮毛的质感,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他画的马就从过去那种画上的马变成相片里的马了,也就是完全有立体感、质感很强,让人看了产生想动手摸一摸的感受,就像真的似的。
所以,当时在宫廷里轰动一时,得到了皇帝和王公贵族的喜欢,更是受到乾隆皇帝的器重。
郎世宁的作品以惊人的艺术表达能力,创造了大量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也使清代宫廷纪实绘画的数量与水平远超前代。
这些绘画以精彩的笔墨记录了中华帝国最辉煌的历史,栩栩如生地表现了盛世的恢宏光荣。
据文献记载,郎世宁的画法被称作“线画法”,代表当时宫廷的主流画派。
郎世宁来到中国以后,画有大量作品,存世的有近百幅。
郎世宁在人物肖像画方面,以当时先进于中国的解剖学作为造型依据,加之擅长运用逼真画法描绘人物,体现出较强的写实能力,因而受到好奇西方学术、艺术和科技的清朝皇帝的器重。
郎世宁的肖像作品追求立体感、准确性、比例合理、晕染精细、凹凸分明。
这一类作品的特点可以从他几幅比较重要的作品当中如体现出来,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乾隆朝服像》《乾隆大阅图》《孝贤纯皇后像》《平安春信图》等。
百蝶图
百蝶图一、作者:郎世宁,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意大利米兰人(1688年7月19日—1766年7月16日),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重用。
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乾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等。
二、作品:《百蝶图》绢本,设色,纵35cm,横226cm, 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色彩鲜艳、亮丽,逼真写实的手法将百只蝴蝶描绘的栩栩如生。
三、题跋:(一)乾隆御笔:“翩翾(xuān)锦绣丛,蚑(qí)栩玻瓈(lí)影,无色香常住,消得忙中静。
”注:1.翾:意为轻柔地飞。
2. 蚑:意为虫类慢慢地爬行。
3. 瓈:通“璃”。
(二)“乾隆十年七月,臣余省恭书。
”余省,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珣子。
宫廷画家。
乾隆(1736—1795)时进宫,善花鸟、虫鱼、翎毛,间亦参用西法,赋色妍丽,尤善画蝶,工兰竹水仙,所作叠邀高宗睿题,藏于石渠宝笈。
乾隆元年是1736年,十年是1745年。
四、印章:“石渠宝芨”“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注:《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著录文献,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编四十四卷。
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画卷、轴、册九类。
作为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古巨著,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而负责编撰的人员均为当时的书画大家或权威书画研究专家。
清代·郎世宁《十骏图》画马名家意料精美
清代·郎世宁《十骏图》画马名家意料精美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油画师,兼习建筑。
19岁时,为天主教耶稣会修士,27岁来华传教,以绘事供奉内廷。
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宫廷画师。
画法中西合璧,善画人物花鸟,尤擅犬马。
御侍宫廷画师长达50多年,创作了花鸟静物、人物肖像以及纪实绘画等多题材的作品,尤擅以画马闻名。
郎世宁像郎氏为清初杰出的画马御师,运用西洋油画技法:焦点透视、色彩秾艳,色调明暗深浅变化,真实生动地表现出马的架构体积,尺寸大小似真马,生动逼真。
相异于中国画用线条来塑造马的外貌,而以碎细的笔触来画皮毛和尾鬃的质感,更将颈部、腿部肌肉的皱折与皮下筋、血管都表现出来。
乾隆八年,郎世宁奉旨绘制十匹骏马的肖像,十幅《马图》大画依照真实的骏马大小所绘。
「十骏图」3月起稿,10月底完成,共10轴,画钤上有汉、满、蒙文标明马的身长、高度、及由何人进贡。
裱成命交懋勤殿,张照等人按月份等级编次,俱为上等,特制黑红漆画金龙箱收储王室。
「十骏图」成画于乾隆八年(1743),所绘骏马均来历不凡,由新疆藩臣、蒙古各部王公贵族亲王、郡王、贝勒进贡,有喀尔喀、科尔沁、和拖辉特、翁牛特等部旗。
是乾隆的坐骑也是他一生武功的见证。
雪点雕(科尔沁郡王诺们额尔龢图进贡)▲郎世宁《十骏图》之『雪点雕』霹雳骧▲郎世宁《十骏图》之『霹雳骧』大宛骝▲郎世宁《十骏图》之『大宛骝』奔霄骢▲郎世宁《十骏图》之『奔霄骢』赤花鹰▲郎世宁《十骏图》之『赤花鹰』阚虎骝▲郎世宁《十骏图》之『阚虎骝』红玉座(新疆藩臣敬贡乾隆坐骑)▲郎世宁《十骏图》之『红玉座』如意骢▲郎世宁《十骏图》之『如意骢』自在骢▲郎世宁《十骏图》之『自在驈』爾云驶▲郎世宁《十骏图》之『爾云驶』《十骏图》被收录在《石渠宝笈初编》,著录详尽。
从中可知,《十骏图》收藏于御书房,是“素绢本,着色画”,属上等品。
在清宫内务府的活计档记载:“乾隆八年,三月初三日,司库郎正培面奉上谕:着郎世宁画十骏大画十幅,不必布景,起稿呈览。
清·郎世宁《十骏犬图》
清·郎世宁《十骏犬图》十骏犬图 -清 .郎世宁郎世宁于公元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7月19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米兰,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青年时期受到过系统良好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并于公元1714(清·康熙五十三年)年以传教士的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东方,经过一年的海上颠簸,于次年低达澳门(此时已为葡萄牙占据),起郎世宁作为汉名,继而北上京师,随即于康熙末期进入宫廷供职,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
公元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七十八岁。
郎世宁所画的动物,和传统中国绘画中的动物有很大的差别,他从来不用连绵富有弹性的线条来描绘物象的轮廓,而是以细碎的小笔触来表达动物皮毛的质感;郎世宁还深谙动物的解剖结构,所以描绘的动物形象非常准确,而且富于立体感,和中国画家笔下的动物形象大相径庭,别有一番味道,很得乾隆皇帝的青睐。
郎世宁在宫廷内创作的《十骏犬图》轴十幅,画了十条品种高贵的名犬,分别命为:“双花鹞”、“睒星狼”、“金翅猃”、“苍水虬”、“墨玉璃”、“茹黄豹”、“雪爪卢”、“蓦空鹊”、“斑锦彪”和“苍猊”。
这中间的前九条狗都属小头长吻、腰腹收缩、四肢细劲那类品种,均为出色的擅长奔跑的猎手,敏捷强壮,速度耐力惊人,成为皇帝一行围猎时的好帮手;最后那条威猛的大狗,应当是藏獒。
从画面上所题写的字句来看,这些名犬,大都是周遍各个部落的首领或地方官进献给皇帝的。
从画面上看,图中的犬,无疑是由画家郎世宁所绘,因为欧洲风味很足;而再看背景部分的花草坡石,讲究皴法、勾勒,追求平面的装饰效果,与动物的画法相比较,二者有很大的差异。
这应当是由供奉宫廷的中国画家补画的,但是署名只有郎世宁一人。
本文摘自:白石秋水()。
郎世宁《百骏图》赏析
郎世宁《百骏图》赏析清代传奇画师-宫廷画师郎世宁有一幅名作:《百骏图》,此图绘于雍正六年,当时,郎世宁正就职于宫廷画师,这幅《百骏图》也是他早期典型代表作之一,原图绢本纵94.5cm,横776.2cm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郎世宁是一个传奇画师,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时,雍正在位,正是清朝鼎盛时期,郎世宁乃一个外国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意大利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来到中国,以传教士身份进入宫廷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他在中国的绘画时间长达50多年。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意大利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因为他对艺术的向往,对中国文化的渴求,不怕离乡背井,不拍语言障碍,不怕亲朋阻挠执意来到中国。
这种精神,注定他会成为艺术上的一座丰碑。
1715年,刚来中国的郎世宁,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诏入宫中,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郎世宁融通中西的技法,将西方油画明暗层次绘画技法加入传统国画中,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这种新的画风,而备受康熙,雍正,乾隆的器重。
由于,郎世宁的到来,也给清宫的绘画,带来一股西洋风,这种“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郎世宁--《百骏图》在中国从事绘画的这50多年里,他先后有很多知名画作流传出来,如他的代表作《百骏图》,《聚瑞图》,《平定西域战图》等等。
他的一生共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他平时除了绘画,还要花时间学习汉字和满文。
传教士身份的郎世宁,由于受到宫廷的庇佑,而得安宁,然而,当时清政府对西方传教士甚是不满,三朝在位期间,郎世宁也是在宫中,小心翼翼,绘画也完全按照皇帝的要求来画,先做稿本,后才能在绢上作画。
郎世宁百骏图细节图郎氏,擅长画马,这幅《百骏图》正是,正体现了郎世宁画马的真正水平。
《百骏图》作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其内容,是近百匹马,姿态各异,放牧游息于草地的场景,或立或躺,或行或停,或嬉戏,或饮水,或觅食,或求偶。
手法上,郎世宁采用西洋画法中常用的前轻后重,前实后虚,前大后小的写景方法。
清 郎世宁《百骏图》长卷高清版【组图】
清郎世宁《百骏图》长卷高清版【组图】清郎世宁《百骏图》长卷高清版【组图】清郎世宁《百骏图》长卷,绢本,设色画。
纵:94.5公分,横:776.2公分。
《百骏图》画姿态各异之骏马百匹,放牧游息於草原的场面。
马匹们或卧或立、或嬉戏、或觅食,自由舒闲,聚散不一;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发挥了西洋画法中常应用的前重後轻、前实後虚、前大後小等写景方法,使画面产生空旷深远的景界,草木、山水、人物无不写实精致。
全幅色彩浓丽,构图繁复,形象逼真。
郎氏擅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及西画颜料,以显示中西趣味兼容并蓄的画面。
如画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皆应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极富立体感;而如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国传统手法,即使是马匹及树干上的阴影表现,亦是以中国传统的渲染方法来完成。
此图绘於雍正六年(1728),堪称郎氏早期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生于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中国,随即入宫,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重用。
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乾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城战图》等。
郎世宁1715年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
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
尽管如此,洋画家郎世宁也必须遵守作画前绘制稿本,待皇帝批准后再“照样准画”的清宫绘画制度,目前保留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郎世宁《百骏图》稿本就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清郎世宁百骏图(超清)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清郎世宁百骏图(超清)
百骏图
郎世宁画《百骏图卷》为清代绘画神品上上,原图绢本纵94.5公分横776.2公分,藏宫廷大内人莫能观。
满清鼎革溥儀出走,清宫为故宫博物院,方得以浏览。
此后故宫博物院付梓在故宫周刊发表遂公开于世,蜚声世界艺坛。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画姿态各异之骏马百匹,放牧游息于草原的场面。
马匹们或卧或立、或嬉戏、或觅食,自由舒闲,聚散不一;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发挥了西洋画法中常应用的前重后轻、前实后虚、前大后小等写景方法,使画面产生空旷深远的景界,草木、山水、人物无不写实精緻。
全幅色彩浓丽,构图繁複,形象逼肖,郎氏擅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及西画颜料,以显示中西趣味兼容并蓄的画面。
如画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皆应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极富立体感;而如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国传统手法,即使是马匹及树干上的阴影表现,亦是以中国传统的渲染方法来完成。
此图绘于雍正六年(1728),堪称郎氏早期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郎世宁百骏图(局部1特大图)
郎世宁百骏图(局部2)郎世宁百骏图(局部3)
郎世宁百骏图(局部4)郎世宁百骏图(局部5)
郎世宁百骏图稿。
百骏图
《百骏图》介绍作者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人,生于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到中国,随即入宫,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干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的重用。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郎世宁正值七十大寿,为此,皇帝还特地为他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
生日当天上午,郎世宁赴圆明园晋谒乾隆皇帝,除了贵重物品赏赐外,得皇帝亲笔题写的颂辞,在从圆明园返回城里的路上,郎世宁更是荣耀万分,坐在华丽装饰的轿内,由24人的乐队作前导,后面有不少满汉官员骑马相随,所有在京师的传教士也都聚集在宣武门的天主教南堂,为郎世宁祝贺。
由此可以看出郎世宁甚得皇帝恩宠,殊荣有加,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作品《百骏图》,是一部绢本巨幅长卷。
《百骏图》使用中国特有的散点透视方法,构图辽阔、丰满。
画面中的每匹马都采用了马的典型姿势,用中国绘画的平光源以刻画结构为主,将马塑造得丰厚细腻而有立体感。
他那以中国传统笔墨和绘画形式,工细而逼真的表现方法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绘画发展的一个推动和冲击。
整体全幅色彩浓丽,构图繁复,形象逼真,郎世宁擅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及西画颜料,以显示中西趣味兼容并蓄的画面。
如画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皆应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极富立体感;而如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国传统手法,即使是马匹及树干上的阴影表现,亦是以中国传统的渲染方法来完成。
局部画面表现的是郊原牧马的场面,卷首为两棵盘郁古拙的巨松,透过树隙,可以看到牧马帐篷和三位身著旗装的牧马人。
画幅的主要部位,画有一大群作原地活动的马匹,它们或立或卧、或交斗、或觅食、或翻滚嬉游,自由舒闲,聚散不一;在马群的上部,一位牧马人正赶动着八匹马向这边集中,另一位牧马者正以套杆追逐着朝相反方向奔跑的白马;在画幅右边,有一条弯曲的河道,一群马匹在牧马人的带领下已抵达对岸,有的马匹尚在河心中泅游,几位牧马人亦骑马缓缓向河边走来。
西画中用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运用——以郎世宁《百骏图》为例
【美术理论研究】一、从《百骏图》研究郎世宁工笔花鸟画的绘画特点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历代书画展中,郎世宁的花鸟画色彩夺目,质感逼真,从他的花鸟画中既可以清楚地看见西方绘画技法的痕迹,又能够从中捕捉到传统中国花鸟画的气息。
郎世宁笔下的作品融会贯通了中西绘画艺术的精髓,带给观者新颖而熟悉的感受。
郎世宁绘画技法发展到极致的体现应该算是其7.7米的长卷《百骏图》,作品被断代为雍正六年(1728)。
[1]“在具体的描绘手法上,郎世宁充分发挥了欧洲绘画注重明暗、立体感,以及解剖准确及强调透视的特点,使画幅别开生面。
其中马的形象尤为精彩,姿态各异,造型准确,皮毛的真实质感突出。
”[2]整幅《百骏图》均出自郎世宁一人之手,虽然《百骏图》具有浓厚的西洋味,但是宫廷审美趣味也融合了不少,例如物象几乎没有阴影,整幅作品都是中国式的散点,而且风景的远近虚实都是传统中国式的,画中的树干没有阴影,水面的处理方法较为西式,没有线条的勾勒,用颜色体现出逼真的感觉。
“在许多清代宫廷绘画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欧洲焦点透视的痕迹,即所有的斜向线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走向,集中于画面之中或之外的一个点,此点在透视学上被称为‘焦点’或‘灭点’,从而在平面的画幅上形成深远的效果。
”[3]这是典型的西方素描绘制方法,如《乾隆雪景行乐图》《乾隆观孔雀开屏图》。
[4]这样的技法体现出了宫廷趣味,中国画家焦秉贞、冷枚也使用这样的技法。
郎世宁所描绘的花卉大多是由边疆各处的少数民族进贡给宫廷的珍稀物种,不是内地所有的,郎世宁对这些花卉的描绘,既有艺术品创作的成分,还有很多的写实记录,这种绘画方法还表现在肖像、鞍马、出巡、征战等画面中。
凭借高超的写实能力,郎世宁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但这种写实并不等同于他在意大利所接受的“良好教育”的“写实”,正如聂崇正在其专著中所述:“郎世宁所作的肖像画,都保留了造型的准确,并且富有立体感的特点;同时为了适合东方人的欣赏习惯与审美心理,在画面光线的运用上,一律取正面光照,以避免由于侧面光线照射下所出现的强烈的明暗对比,即所谓‘阴阳脸’现象,从而使人物面部五官都处在明亮的部位,非常清晰。
浅析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百骏图》:「不务正业」郎世宁
浅析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百骏图》:「不务正业」郎世宁不知不觉间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系列来到了最后一期:《百骏图》猜猜看这幅画出自哪位画家之手?是的,他就是本业为传教士但当了一辈子宫廷画师的意大利男子郎世宁不会画画滴西方人不是好传教士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经历公众号后台回复百骏图可获取高清资源链接(tif格式图片)郎世宁(1688.7.19-1766.7.16)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圣名若瑟,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画家,意大利米兰人,清代宫廷画师。
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27岁的郎世宁来中国传教,先在澳门学习中国文化和礼仪,并给自己取名郎世宁,由于擅长绘画,他很快受到了康熙帝的接见,随即入皇宫任宫廷画师,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曾奉乾隆帝之命参与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包括我们熟知的十二生肖兽首),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圆明园海晏堂喷泉旁的十二兽首红铜像之牛首原本按照西方的风格,郎世宁设计的是十二座裸体女性雕像,但乾隆帝认为有伤风化,于是改成了人身兽首形象郎世宁圆明园铜版画海晏堂西面点击图片放大,可看到图中喷泉旁的十二兽首人身铜像郎世宁擅肖像、花鸟、走兽,尤工画马,强调将西方绘画手法与传统中国笔墨相融合,注意透视和明暗,刻画细致,受到皇帝的喜爱,常奉命为宫廷重大活动作纪实绘画,对康熙及以后的宫廷绘画风格产生较大影响。
郎世宁的作品有《聚瑞图》、《百骏图》、《八骏图》、《嵩献英芝图》、《竹荫西狑图》、《十骏犬图》、《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乾隆皇帝大阅图》、《弘历观画图轴》、《乾隆帝后妃嫔图卷》等,其中,由郎世宁带领西方传教士画家们起稿绘制的《平定西域战图》,后来被送往欧洲做成铜版画,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郎世宁嵩献英芝图是为雍正帝贺寿所作郎世宁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局部:乾隆帝和富察皇后)又名心写治平图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29岁乾隆戎装像此外,郎世宁还帮助当时的学者年希尧撰写《视学》,将透视法及原理介绍到中国。
郎世宁《百骏图》赏析
郎世宁《百骏图》赏析
郎世宁《百骏图》是一幅大型综合性的宫廷书画,以“百骏图”命名,共有一百头马。
这幅作品凝聚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厚重底蕴和传统的审美情趣。
作品以湛蓝的天空为背景,展示了一百头骏马在充满神奇气息的森林里奔腾、翩翩起舞,形成一道壮丽而有力量的景象。
马的头部绘制得栩栩如生,体态各异,肢体活泼,蹄子凌厉,表情深沉,充满动感,宛如生动的现实。
浑然天成的效果使作品更加逼真,观者心旷神怡。
此外,作品上的马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道士的特殊马、骑士的武装马等。
这也显示出当时社会的文化多样性,表达了宏大的气魄和精神力量,展示了古代宫廷艺术的风采。
总之,《百骏图》展现了中国古代宫廷礼仪文化的精华,充分体现了宫廷艺术的高超技艺,展现了宫廷文化的华美和魅力。
宫廷画家郎世宁《八骏图》
宫廷画家郎世宁《八骏图》
阳历2013年的第一天,特为您介绍一位在中国书画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洋画家,意大利米兰人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中国名郎世宁。
耶稣会教士,二十七岁来华传教,後以绘事供奉朝廷,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兼擅人物、花卉、鸟兽;动物中,以马画最多,亦最传神。
本幅虽然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颜料来作画,但在马匹、人物和柳树的表现上,却融入了西画著重光影的手法,显得立体感十足。
右下角的签名,用极工整的仿宋体书写,据此推测,此画应是郎世宁来华初期,亦即雍正年间(1723-1735)的作品。
他的作品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结合西洋画,色彩明暗聚焦透视的绘画手法。
八骏图,是在一棵壮实粗大的柳树下,在境界秀丽视野开阔的环境中,画着色彩不同的八匹骏马,神态各异造型逼真色彩外貌十分准确生动无不栩栩如生。
【名称】清郎世宁八骏图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图轴,绢本,纵:139.3公分,横:80.2公分。
郎世宁《百骏图》赏析
郎世宁《百骏图》赏析清代传奇画师-宫廷画师郎世宁有一幅名作:《百骏图》,此图绘于雍正六年,当时,郎世宁正就职于宫廷画师,这幅《百骏图》也是他早期典型代表作之一,原图绢本纵94.5cm,横776.2cm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郎世宁是一个传奇画师,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时,雍正在位,正是清朝鼎盛时期,郎世宁乃一个外国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意大利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来到中国,以传教士身份进入宫廷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他在中国的绘画时间长达50多年。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意大利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因为他对艺术的向往,对中国文化的渴求,不怕离乡背井,不拍语言障碍,不怕亲朋阻挠执意来到中国。
这种精神,注定他会成为艺术上的一座丰碑。
1715年,刚来中国的郎世宁,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诏入宫中,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郎世宁融通中西的技法,将西方油画明暗层次绘画技法加入传统国画中,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这种新的画风,而备受康熙,雍正,乾隆的器重。
由于,郎世宁的到来,也给清宫的绘画,带来一股西洋风,这种“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郎世宁--《百骏图》在中国从事绘画的这50多年里,他先后有很多知名画作流传出来,如他的代表作《百骏图》,《聚瑞图》,《平定西域战图》等等。
他的一生共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他平时除了绘画,还要花时间学习汉字和满文。
传教士身份的郎世宁,由于受到宫廷的庇佑,而得安宁,然而,当时清政府对西方传教士甚是不满,三朝在位期间,郎世宁也是在宫中,小心翼翼,绘画也完全按照皇帝的要求来画,先做稿本,后才能在绢上作画。
郎世宁百骏图细节图郎氏,擅长画马,这幅《百骏图》正是,正体现了郎世宁画马的真正水平。
《百骏图》作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其内容,是近百匹马,姿态各异,放牧游息于草地的场景,或立或躺,或行或停,或嬉戏,或饮水,或觅食,或求偶。
手法上,郎世宁采用西洋画法中常用的前轻后重,前实后虚,前大后小的写景方法。
“西画东渐”下郎世宁的《百骏图》
“西画东渐”下郎世宁的《百骏图》□孙孟珂摘要:人类文化的变迁与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西方交通的畅通“西画东渐”就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现象,是西方艺术文化向东方渗透的过程。
中国文化底蕴的强大内聚力让"西画东渐”的影响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吸收,西方文化也融入了来自东方的意韵。
朗世宁的《百骏图》就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之际出现的精品,整幅画既有西方绘画中的写实,又有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而不仅仅是描绘物体的表象。
郎世宁创造的新体画影响了清代宫廷绘画一派的风格,对中国绘画之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西画东渐百骏图郎世宁一、东西方艺术交融下的“西画东渐”西方绘画在中国传播与交流的文化现象,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东西文化交流,这仅仅是交通层面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西画东渐”,具有十分重要的融合贯通的地位;第三个层次是中国西洋画,这是一种派生典型“西画东渐”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阶段,在此研究中,重点是在明清时期的“西画东渐”,“洋画运动”是明清时期艺术的重要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聚力是十分强大的,并且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以儒家思想作为主流的思想观念,核心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以社会和谐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精神等。
而正是这种内聚力的作用,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时,有文化碰撞后的回应,而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接纳或者排斥。
郎世宁在《百骏图》中,构图上采用了唐宋时期的牧放马群式,但在描绘马的体态时,他运用了西洋画法中的明暗、透视法如实描绘马这个真实存在的物象,让观者在欣赏这幅画时,就如同置身于其中。
郎世宁对于马的描绘有自己的方法,他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如:画马身上的斑点是把中国传统书画中写意性运用其中;而画马身体的结构则基于更为科学的观察,缜密地表现身体结构,使马就像是真实生活中的一样。
彼时没有照相机,郎世宁让一些珍贵的图像留存下来,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上的贡献,而且是历史的见证者。
郎世宁《百骏图》
郎世宁《百骏图》《百骏图》清代彩色绢本郎世宁作纵94.5厘米、横776.2厘米原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古代文人墨客,以马抒怀,以马寄情,留下了如唐代韩愈《杂说》“伯乐相马”,《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千金买骨”等故事。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以马为主题的作品数不胜数,如唐代韩干的《牧马图》、《照夜白图》,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宋末元初赵孟頫的《浴马图》,近现代徐悲鸿的《奔马图》等。
《百骏图》是清代外籍宫廷画家郎世宁的代表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画卷描绘了一百匹姿态各异的骏马,放牧游息于草原的场面。
马匹有肥壮,有精瘦,或奔驰,或行走,或站立,或蹲坐,或躺卧,或翻滚嬉戏,或交斗觅食,聚散不一,自由舒闲。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藏有一幅黑白的纸质稿本《百骏图》。
有专家推测,郎世宁在创作《百骏图》的过程中,应该画了不少的草稿,直到雍正认可,最后才画在了丝绸上。
因此,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保存的纸本画应是郎世宁前期准备的草稿画,而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的绢本画才是最后的成品。
画卷赏析画卷中郎世宁发挥了西洋画法中常应用的前重后轻、前实后虚、前大后小等写景方法,使画面产生空旷深远的境界,草木、山水、人物无不写实精致。
全幅色彩浓丽,构图繁复,形象逼真,郎世宁擅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及西画颜料,以显示出中西趣味兼容并蓄的画面。
如画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皆应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极富立体感;而如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国传统手法,即使是马匹及树干上的阴影表现,亦是以中国传统的渲染方法来完成。
最左侧下方那匹正在交斗的灰马,画家用了西方明暗光影的手法,把这个“马屁”画得特别圆,特别立体。
河流中,一个牧马人正在给一匹黑白相间的骏马洗刷,这匹马的身上遍布大块的黑色,马鬃的颜色为黑白相互衬映,马腹上的颜色大部分是白色。
这样的深浅色用了西方绘画的写实技法中的明暗法,而在马身上的墨点似的黑色,有一种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趣。
郎世宁《神骏图》高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神骏图》高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郎世宁神骏图设色绢本海士德1020秋拍成交价2016万元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天主教士。
康熙年间来中国,工画,以西法参入中国画中,自成一家,历经康、雍、干三朝供奉“内廷”。
他把西洋画的技法融入中国画当中,开创了一条“西画中用”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画体,史称“郎世宁新画体”。
郎氏擅长花果、走兽、翎毛、历史事件,最擅长画马。
马也是他的绘画中出现最多的题材。
而满族自古以来就是马背上的民族,“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是马背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们在马背上兵戎相见,攻城夺地,所以马深为满族皇室所钟爱。
从现存的郎世宁墨迹来看,它既有西洋油画如实反映现实的艺术风格,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凸显的笔墨趣味,两者合一,呈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艺术感染力。
此幅《神骏图》,为设色绢本镜心,乾隆御题于1767年,为郎世宁去世后一年。
郎世宁堪称所有外国画师中的翘楚,由此《神骏图》可使我们领略到郎世宁画马艺术之天纵风韵。
郎世宁擅画马,风格卓然一家,他的马画颇有杜甫口中的“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境界。
这幅画线条坚实有力、流畅自然,一丝不苟地层层熏染,再配以油画独特的色彩运用,整幅画显示出了一种当时中国画从所未有的艺术魅力,能带给世人焕然一新的审美体验。
画中三匹膘肥体壮的马姿势各异,俯首嬉游,自由舒闲,栩栩如生,神气毕现。
在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充分运用了光影效果,画面中事物的立体感均十分强,在线条上用笔细腻,充分展示了他的西洋油画功底及中西结合上做到的统一与和谐。
传说郎世宁画马,为了了解马的习性,他常去马厩观察、揣摩,熟悉周边环境,领悟马的精气神。
画面中马的头部造型稍加变形,顺服拟人,显然与真马不同,但艺术加工独具匠心,使人赏心悦目。
画幅背景为一棵盘郁古拙的树,造型准确、精细,以素描和明暗效果使其具有比较强烈的凹凸感和立体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故事-郎世宁《百骏图》创作背景郎世宁在中国的生
活
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百骏图》,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来到中国之后,于清朝雍正六年创作的作品。
郎世宁最开始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是以传教士的身份前来,目的是为了向中国的统治者和老百姓传播天主教义,扩大宗教影响。
不过天主教并不受当时统治者的认同,他们拒绝郎世宁等人向百姓传播天主教义,并不赞同他们的宗教信仰。
主要目的眼看是不行的,但是清朝统治者却对郎世宁的绘画产生兴趣,将郎世宁留在宫中,成为一位宫廷画师。
就这样原本传教次啊是主业的郎世宁,最终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清朝皇宫中的一位宫廷画家。
百骏图创作于雍正六年,雍正皇帝当时对西方传教士比之康熙帝还更为严厉。
当时许多传教士都遭受厄运,幸而郎世宁服务于宫廷,这才免受责难。
欧洲以色彩艳丽,注重写实的油画见长,郎世宁自然更擅长油画。
不过因为油画保存不易,时间久了容易变黑模糊,看不清本来面目,不受皇帝喜爱。
于是郎世宁只能抛弃自己原有的绘画方式,学习使用胶质颜料在绢上作画的艰难技巧。
另一个方面,清朝有宫廷画师绘画之前,必须先在作画前绘制稿本,随后将稿本上呈皇帝,在得到皇帝批准之后,才照着稿本绘制图画的规定。
郎世宁自然也必须遵守这个规定,在绘制《百骏图》之前绘制稿本,得到批准,这才有了今日大家看见的《百骏图》。
《百骏图》的稿本,现如今保留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都充分说明了郎世宁在清朝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受到的限制。
郎世宁受到限制并不仅仅是在创作方面,同时也在生活方面。
郎世宁虽然说是宫廷画师,但是当时的生活和创作条件却并不好。
他的欧洲伙伴王致诚曾在写往欧洲的信件中说起他们作画的情形:“吾人所居乃一平房,冬寒夏热。
视为属民,皇上恩遇之隆,过于其他传教士,但终日供奉内廷,无异囚禁……作画时颇受掣肘,不能随意发挥。
”又因为他不是中国人,是欧洲人,受到的限制则更多。
这种生活条件一直到乾隆帝继位之后,才逐渐变好。
也许是因为乾隆帝在继位之前,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就与郎世宁有了交情。
所以继位之后,对郎世宁多有照顾。
他经常前往探查郎世宁绘画,初始几乎是每日必至。
皇帝的关心,让郎世宁在宫中的生活好过了不少。
乾隆帝先后几次打赏宫廷画师,郎世宁都位在其列,地位堪比当时宫廷的资深画师,元老级人物冷枚和唐岱等。
郎世宁七十岁的时候,乾隆帝还专门下令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祝寿仪式,亲自写了祝词。
不过唯一要说的是,尽管已经在中国待了几十年,但是郎世宁还是没有忘记自己到中国来的主要目的——传播天主教教义。
所以又一次乾隆帝前来看望他绘画的时候,他从怀中掏出了请求恩准传播天主教的奏折。
虽然乾隆帝当时并没有发怒,但是却也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从此之后,郎世宁每每出入宫廷,都会被搜身,看是否夹带有奏折。
郎世宁最后在中国去世,至死没有完成在中国传播天主教教义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