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 6 可爱的草塘》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爱的草塘》课堂实录

课题,你会产生什么问题。(板书课题)

生1:为什么说它是可爱的草塘?

生2:这个草塘在什么地方?

生3:草塘是什么样子的?

生4:为什么课题在“草塘”一词之前加上“可爱的”这个词而不加别的词,比如“美丽的”等。

文,什么是草塘你能说说吗?

生1:草塘里有草,很大,很绿,无边无际。

生2:草塘是长满草的洼地。

师:(出示绘有草塘的投影片,略作讲解)这个草塘在哪儿呢?(出示绘有中国版图的投影片,用教鞭指图讲解。)

师:至于为什么说草塘可爱,我们通过读书来了解。在读课文之前,你先看看这些生字和生词是否都理解了。(出示写有生字词的投影片)

(学生自由读生字词,教师指名让学生读并纠正读音。全班齐读。)

师:现在自己练习读课文。如果有哪句话读错了,或这个句不太好读,能够反复练习这句话,读好了,再往下读。这样你读一遍就能有很大收获。练习的时间是5分钟。

(学生练习读课文。教师巡视,发现几名同学身体姿势不端正,眼睛离书太近,提醒他们注意,并逐一纠正。)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读那一段呢?读最难读的那一段。你们认为那一段最难读?

生:第五自然段。

生:第七自然段。

生:第九自然段。

生:第十四自然段。

师:好,我们就来读这几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第五、七、九、十四自然段。)

师:课文读熟了。作者初到草塘的时候,他觉得没意思。不过后来他跟着小丽到草塘里游览了一番,就深深地爱上了草塘。这个过程中作者都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情啊?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浏览一下课文,一边看一边归纳。注意:不要一字一句地去看,而要一段一段地去看。

(学生浏览课文,用时一分钟。)

生:作者经历的事情有:他看到了草塘的景色,听小丽介绍草塘冬季和春季的物产和有趣的事,在水泡子里捉鱼,看到了美丽的小河。作者是经历了这些事就深深地爱上了草塘。

师:这次我们再读课文的时候,除了用口念,还要用脑想,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感受。这样,你读课文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草塘的景色。咱们先来到北大荒的草塘里,谁来读写草塘景色的段落?

生:(读课文)“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教师出示写有课文第五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熟练地朗读。)

师:要想看到草塘的景色,这么读行吗?

生:(齐)不行。

师:现在听老师读。老师读的时候你想象,你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来到北大荒的草塘里。老师读的时候,你在脑子里浮现课文的画面,会吗?(学生自动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有感情地读)“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你想象你的前、后、左、右,全是芦苇和蒲草,茫茫无际,就像大海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看见“浪花”了吗?(生:看见了。)这个“浪花”实际上是什么呀?(生:是芦苇,是蒲草。)好,老师接着读:“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停了一会)看到草塘的同学请你点点头。

(学生都点了一下头。)

师:刚才是谁把你带到草塘里去了?

生1:是老师,老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我们带到草塘里去了。

生2:是作者。

生3:是小丽。

生4:还有我们的想象。

师:对,还有你自己。你在用心去想象,这样才能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你说对吗?

生:(有所领悟)对。

师:刚才是师生合作,现在你自己一边读一边想象,到草塘里去看一看。(学生自己读文想象。)

师:这个草塘的特点,用文中的两个字来说是——

生:(齐)“大”和“美”。

师:现在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什么?

生:读课文!

师:请你在这三句话中,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来读。

生1:(读)“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我感受到草塘里的草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它的颜色非常美。

生2:“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我觉得那儿的草又多又绿,像浪花一样,风一吹,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很美。

师:如果让你来找这句话里用的最好的一个词语,你找哪一个?

生2:我找“欢笑着”。因为我从这个词语里能看出,这些草在风的吹拂下一上一下的,非常的活泼欢快。

生3:我选“一层赶着一层”,这里的草很多,“一层赶着一层”就写出一层又一层的野草,是追着跑着涌向远方。

生4:(读)“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我的感受是这草塘非常大,这里的草非常非常多。

师:谁能把草塘很大的那种感觉读出来。

(四名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个句,最后一名学生读得非常好。)

师:能不能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为什么你一读就让人感觉草塘很大?

生:我读的时候是入情入境用心去读,就像真的到了草塘里一样。而且我把“大海中”读得非常慢,“大——海——中——”,就觉得草塘非常非常的大。(众笑。)师:咱们按照他这种方法试一试。

(学生练习读。)

师:哪个词语用的好?

生:是“置身于大海中”,作者不是站在大海边,而是像来到大海中间,说明草塘很大。

师:谁再来读别的句子。

生5:“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我觉得就像看到了绿色的大海一样,近处的和远处的颜色不一样,有变化,变得很美。

师:你体会得好。请看,(出示绘有草塘的投影片,并随着学生的朗读为画面覆盖上不同的颜色)变得多美。你头脑中想象的颜色变化肯定更美。谁能通过读把颜色的变化表现出来?

(一名学生读句子,读得非常好。)

师:变化得非常美,我注意到她跟老师刚才读得方法不一样。我读“近处的……”、“远处的……”、“再远的……”这三个分句时是声音由强转向弱,表现草塘里颜色变化的美;她由弱转向强,然后再弱。多有层次,多有美感。这就是创造。我今天学到了一种朗读这句话的新方法,我应该谢谢这位同学。请问你贵姓?

生1:我姓曹。

师:谢谢曹老师!

生1:我应该称您为老师。

师:不,谁创造了新的知识,谁就是老师!

师:咱们请三名同学来读,我们再来体会体会。

(由学生自己指名,三名男同学读课文,非常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